金龜頭砲臺-國定古蹟,又稱作天南砲臺,澎湖縣馬公市的清代軍事遺址-(1718年)兵部特准福建總督覺羅滿保所奏而修建之明朝遺留之十二座砲臺之一1864年-1883年中法戰爭中,金龜頭舊砲臺與新城砲臺是澎湖廳諸砲臺中火力最強者-1895年,歸因乙未戰爭使日軍登陸澎湖,3月23日日軍從澎湖島東側裡正角海岸上陸,避開了金龜頭、西嶼西臺、西嶼東臺的火力攻佔了澎湖廳城,位在城西的金龜頭砲臺也隨之淪陷/媽宮古文化城包括了開台天后宮、順承門、古城牆、天南鎖鑰、金龜頭砲台、篤行十村、第一賓館、澎湖廳憲兵隊、郵便局等古蹟及-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澎湖蛇頭山 輕鬆攻頂小百岳免門票景點沒有觀光客 ,至高點絕美海景爽拍IG美照 @Stancy teacher 美味異想世界

風櫃尾荷蘭城堡位於馬公風櫃里俗稱「蛇頭山」的小半島上,於明天啟2年(西元1622年)8月由荷蘭人所興建,以作為其貿易據點,堡內有司令官住所、營舍等建築物。天啟4(西元1624年)年因明政府派軍攻擊,明荷雙方達成協議,由荷人將可搬遷之建材拆運至安平,用以興建熱蘭遮城。於荷人離去之後,僅賸的土垣與濠溝成為往後歷代政府之海防砲臺。 風櫃尾荷蘭城堡為小型的歐式城堡,平面為正方形,長寬各約55公尺,其四角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轉角處均有往外突出的稜堡。本堡的土垣高約7公尺,以土壤壓實而成,其上鋪草皮;西南面的土垣因鄰接風櫃半島,其外側以石料及石灰築成,並有濠溝一道;其餘的三面臨接海洋,土垣的外側以木板圍成,木料來自日本、巴達維亞及廢船。於荷人佔領期間,本城堡之棱角上共安置有29門大砲。儘管如今僅存殘跡,城堡的形式為大航海時代荷蘭在海外殖民地所建砲城的式樣,是西式砲城引進澎湖的先聲

Google 地圖

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

Google 地圖

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

Google 地圖

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


風櫃尾蛇頭山為突出的小半島,因形似蛇頭而得名,過去多做為軍事管制區,與馬公港金龜頭砲台遙遙相望。2022 澎湖。蛇頭山 - 健行筆記

下載 (19)下載 (88)下載 (86)下載 (87)下載 (85)下載 (83)下載 (84)下載 (82)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下載 (81)下載 (80)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

2022 澎湖。蛇頭山 - 健行筆記


風櫃尾荷蘭城堡,明天啟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由荷蘭人所興建,為全臺最早完成之西式城堡,位於馬公風櫃尾所突出的小半島上,俗稱「蛇頭山」,與馬公半島共同扼守馬公灣,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地位,頗具文化、歷史價值。
  自西元十六世紀初,西方海權國家勢力東漸以後,荷蘭人佔領東印度群島,設立東印度公司,派兵貿易,想和中國沿海「互市」,但因和朝庭沒有外交關係,因而覬覦澎湖,由荷蘭艦隊司令官雷爾生於明熹宗天啟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率領軍艦十二艘,兵一0二四人,於七月十一日清晨侵入媽宮港,登陸風櫃尾,居民反抗被殺三十六人,八月勘察地理形勢後,奴役澎民數千,自海中取石建築風櫃尾、紅木袁、瓦硐等三處紅毛城,迄今僅存「風櫃尾荷蘭城堡」尚有殘蹟可供查考,餘已不復見、且無跡可尋。
  依據西元一六二三年所繪「澎湖港口圖」及史料記載,「風櫃尾荷蘭城堡」為典型的歐洲小型城堡,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個為五十五公尺左右,城牆高約七公尺,其四角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該堡係以土壟圍繞四周,上鋪草皮,以做為掩體,西南面的城垣因鄰接風櫃半島,其外側以石料及石灰築成,土垣之外為一道乾壕溝,其餘的三面臨接海洋,土垣的外側以木板圍成,木料來自日本、巴達維與及廢船。在城堡的四個角上各有一往外突出的稜堡,分稱東、南、西、北稜堡,在上述稜堡上共安置二十九門大砲。
  明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正月,南居益決心驅除荷蘭人,派遊擊王夢熊至澎,築鎮海城為前哨。又派總兵俞咨率領俞應龍、孫國禎等攻澎。南居益增兵於海中接應。六月十五日明軍會師進攻,荷軍抵抗失利。戰爭激烈,燬風櫃尾荷軍砲樓、荷軍投降、協商條件,荷軍必順拆除紅毛城,准許退回臺南。
  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傳清將施琅將攻澎,明鄭將領劉國軒赴澎整修包括該堡在內之十二座砲臺。
  臺灣、澎湖入清以後,該堡似繼續被做為砲臺使用,齊康熙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一七年)曾加以整修,並增設墩臺一座,營房數棟,持續至清末。
  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一月,因中法之間戰雲密布,劉璈緊急整修該砲臺及西嶼砲臺,翌年三月,法軍攻擊臺北失利,將軍艦調往澎湖,二十九日七時艦隊航入澎湖灣,該砲臺曾發砲攻擊,約八時許守軍即宣告棄守。
  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己乙末,日本伊東福亨中將、進攻澎湖,三日佔據澎湖,該堡似乎一直充做砲臺(或稱砲陣地)之用,迄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後,該堡即任其荒廢,未再做砲臺使用。
資料來源:澎湖時報
介紹2:
  暗澳天啟城:據明史卷九十一,兵志三,海防云:「天啟中,築城於澎湖。設游擊一,把總二,統兵三千,建砲台以守」。就是天啟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南居益趕荷人雷爾生走後,在隱澳(即暗澳)築城是為天啟城。紅毛城:從此可知依南居益善後規劃,荷蘭所築風櫃尾毀城,曾修復利用,並在穩澳築城,案山、西安各建銃城,設防駐兵。
  又顧祖禹撰讀史方輿記要卷九十九福建「彭湖嶼」項所錄有關澎湖防戍情形,與皇明世法錄大致相同,可能利用一資料來源。從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知道驅荷善後所規劃的設施,而驅荷銃所建明城是在穩澳,另新築西安、案山二銃台,並修復利用風櫃尾為銃台,計有三座銃台。
  本文即利用明實錄、明內閣大庫殘餘檔案等明季當代資料與荷蘭文獻和古地圖比對,訂正一些明史等書的錯誤,荷蘭人在澎湖建造的「紅毛城」是位於風櫃尾的蛇頭山上,而台灣各方志和民間所流傳所謂「紅毛城」,其實是驅逐「紅毛」後,規劃善後,於天啟五、六年間所構築的明城。
  村上直次郎與包樂史兩位博士,於一九三二年和一九七二年分別往訪風櫃尾,查勘紅毛城的墟址,均稱尚能看出城璧與四隅稜角。此遺址是荷蘭人在台澎地區最早構築的城堡,不但對台灣早期歷史,更對明末中西交涉史和十七世紀歐洲海外擴展史上均具有很大歷史意義。
沿著菊島旅行--澎湖資訊網:Spots:蛇頭山荷蘭城遺址 - PH-Sea https://bit.ly/3SconLE
----------------------------------------
鐵索橫江─金龜頭與蛇頭山之間的鐵鍊
金龜頭蛇頭山鐵鍊 https://bit.ly/4d5BoyU
1883年12月法軍進攻駐紮在越南北圻的清軍,清法戰爭於焉爆發,1884年8月法軍轉而攻打基隆。澎湖海防亦形勢嚴峻,澎湖士紳郭鶚翔、蔡玉成、黃濟時等奉令舉辦民團。此時,清軍在澎湖陸地上共有三條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從雞母塢到豬母水,就是今天的山水海灘這個地方。第二道防線,是雙頭掛到烏崁。第三道防線是石泉到拱北山。然而,這三道防線在1885年3月29日至31日三天內,很快就被法軍擊潰。
E. Garnot 所著的《法軍侵台始末》此書中,法軍除了對澎湖各砲台的武器配置瞭若指掌外,法軍亦真查得知Fort du Nord (北砲臺─金龜頭砲臺)與Fort du Sud Ft Dutch(南砲臺─蛇頭山砲臺)之間有鐵鍊封鎖媽宮港。法軍已其優勢的船艦順利推進戰事,並占領紗帽山一帶。3月29日入夜後,孤拔派遣Foret海軍中校和Goudot海軍上尉從事偵察媽宮港的鐵鍊。偵察的結果證明封鎖的柵閘僅是由兩條粗大的鐵鍊造成,這些鐵鍊每隔若干距離便有浮標支持著。隔天清晨,這些鐵練被Talpomba少校指揮的Triomphante艦的小艇鎖破壞,Bayard艦順利立即駛入了馬公港,並對清軍的散兵壕從事背面攻擊。
此條鐵鍊(barrage)也清楚的描繪在Les Pescadores (Mouillages intérieurs & Ile Ponghou.)地圖上。《孤拔元帥的小水手》一書中對此條鐵鍊是如此的形容:「障礙物是由一條浮標拉成三公尺長的粗鐵鍊,剛開始我們以為線端會有魚雷。然而只在航道上放了一半,剩下的地方就放一條看起來像用繩股作成的纜繩,我順手把他收了起來。」
從以上的描述,法軍幾乎沒有遭遇什麼抵抗就順利的清除媽宮港的障礙物。鐵鍊也在此戰役中被破壞了。1895年澎湖乙未之役,清軍是否如清法戰爭般於媽宮港以鐵索橫江方式阻絕日軍進入媽宮港,不得而知。然而,明治38年日俄戰爭期間,澎湖廳長小林三郎於4月14日發布《廳報》告示第14號:媽宮港左側區域禁止夜間捕魚。其範圍以虎井西山至西嶼屹仔尾為基準線,往外延伸二海里;其次,虎井西山至西嶼屹仔尾、虎井西山沿桶盤嶼至雞籠嶼以及雞籠嶼至小頭角 (東鼻頭)所構成的區域。
1949年5月20日零時起,宣告全臺灣省戒嚴,除基隆、高雄、馬公三港口在本部監護之下,仍予開放,並規定省內海上交通航線外,其餘各港,一律封鎖,嚴禁出入。金龜頭與蛇頭山之間,也有一條大鐵練。
媽宮港自明清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百年來歷經變遷,此條鐵鍊於清法戰爭中破壞。二次戰後重建,於今已經廢棄,然其殘蹟依然留存於金龜頭與蛇頭山兩地。
金龜頭蛇頭山鐵鍊 https://bit.ly/4d5BoyU
--------------------------------------------------
風櫃尾蛇頭山,戰地遺跡道出澎湖的過去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澎湖風光明媚的背後,依然有著曾為戰地的歷史傷痕。小小的蛇頭山內,曾經擁有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
風櫃尾蛇頭山,戰地遺跡道出澎湖的過去
風櫃尾蛇頭山,戰地遺跡道出澎湖的過去 - 澎湖款款行 - 微笑台灣 - 用深度旅遊體驗鄉鎮魅力 https://bit.ly/4fkTf71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澎湖風光明媚的背後,依然有著曾為戰地的歷史傷痕。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歷史中,風櫃尾蛇頭山是澎湖大小戰役中,兵家必爭之地,卻也是台灣最迷你的小百岳,海拔僅有二十公尺,前後發生荷蘭侵略、中法戰爭、以及日本松島艦沈沒事件,極具歷史意義。
小小的蛇頭山內,曾經擁有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奴役數千位澎湖居民建造,現今台南安平古堡的部份建材,即為荷蘭人當年退守台南時,由此拆遷運往台南搭建,牆內的玄武岩為最好的歷史驗證。
中法戰爭時,法國攻陷澎湖,登陸蛇頭山,卻因為水土不服罹患疫疾,死傷近千人,合葬於風櫃尾蛇頭山後,立「法軍殉難紀念碑」。日明治時期松島艦行經於此,彈藥庫突然爆炸,兩百名官兵全數罹難;此事件還另有一個故事,傳為日軍軍官的父親,因反抗日軍暴行被處死,軍官為父報仇,策劃炸沈三艘日軍艦,松島艦即為其一。為哀悼此事,日軍曾建立紀念館與慰靈碑,如今紀念館已不復見,碑墓尚存。
廣告
澎湖戰地的歷史痕跡也可從四大砲台窺知一二,位於西嶼的西臺古堡為當時四處砲台工程最浩大者,當時堡中有著最新的阿姆斯脫朗大砲,也是現今保存最完善的古砲台。擔任澎湖各地防禦工事的重要遺跡還有西嶼東臺古堡、拱北砲台、媽宮金龜頭砲台。拱北砲台為唯一的「內陸」砲台,於劉銘傳清光緒年間所建,是非常珍貴的歷史遺跡。
澎湖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個島嶼,除了自然環境地貌、廣闊無垠的海洋,還有值得深深品嚐的時代記憶。 風櫃尾蛇頭山,戰地遺跡道出澎湖的過去 - 澎湖款款行 - 微笑台灣 - 用深度旅遊體驗鄉鎮魅力 https://bit.ly/4fkTf71
-------------------------------------------------
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Wqx4EL
風櫃尾荷蘭城堡[a],明代奏章作彭湖城[1]:219,1623年荷蘭文報告寫作「Het Fort, Péou (Piscadore)」,直譯為澎湖堡壘[2][3],是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俗稱「蛇頭山」的小半島上的一個城郭遺址。[4]1622年(明朝天啟二年)8月2日(格里曆[5][b])[6],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築建,在1624年(天啟四年)九月間拆毀夷平。[3]
此後荷蘭城堡舊址所在的蛇頭山僅剩土垣與濠溝,陸續為大明帝國、東寧王國、大清帝國、日本帝國和中華民國作為軍事用地,2001年11月21日公告為中華民國的市定古蹟,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登錄名稱為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4][7]
荷蘭東來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經略版圖。
荷蘭所在的尼德蘭地區原屬西班牙統治,在十六世紀時不僅已是歐洲商貿高度發達的地區,其造船技術和造船業亦十分蓬勃。約莫於1560年代,荷蘭地區不滿西班牙菲利普二世高壓統治,自行籌組聯合省共和國,並在1648年(南明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正式獨立。[6]:94-95
荷蘭在本土與西班牙帝國(伊比利聯盟,包括西班牙、葡萄牙)進行獨立戰爭,在海外亦與其征戰,並未停下海外商貿的腳步,不過相對於葡萄牙在1526年(明嘉靖五年)開始經略澳門,西班牙在1565年占領菲律賓、1571年控制馬尼拉,荷蘭人直到1595年才第一次派遣艦隊前往東印度。荷蘭鑒於商船造價高昂、成本昂貴,且航行風險高,民間獨立船隊如遠方貿易公司(荷蘭語:Compagine van Verre)、老牌公司(荷蘭語:de Oude Compagine)等無力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在南洋的勢力,荷蘭國家議會遂決意聯合各家公司船隊,在1602年3月20日正式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語: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VOC,聯合東印度公司)」。[6][8]
荷蘭曾於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進攻澳門、但遭葡萄牙人擊退。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後,1603年(萬曆三十一年)荷蘭再度捲土重來,派出艦隊總司令韋麻郎(荷蘭語:Wybrand van Warwijck)進攻澳門,經過將近一年的航行,仍於1604年(萬曆三十二年)6月不敵據守澳門的葡萄牙人。[8][9]
初占澎湖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
兩次攻澳門失利後,東印度艦隊指揮官韋麻郎聽從漳州海澄商人李錦與潘秀的建議,於1604年8月7日占領澎湖。(又根據甘為霖筆記,《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卻寫,韋麻郎艦隊來到澎湖的原因是因為前往澳門途中,遭遇暴風雨,才漂流至澎湖本島的馬公港[10]:63)明朝政府在澎湖原設有「澎湖遊兵」汛守,但僅每年春、冬有駐兵,夏季正逢遊兵收汛時節,因澎湖島上並無駐軍[11]:91,韋麻郎不費一兵一卒即登上澎湖,向明國官員請求貿易。後浯嶼水寨指揮官沈有容親赴澎湖,會談中多次對韋麻郎施壓[11]:184、189-190,承諾只要荷方離開澎湖,就可以開始貿易談判,又建議荷方可改前往東南東方的島嶼,韋麻郎等總計在澎湖停留131日,明國官員承諾的貿易談判並未實現,最終只得在1604年12月15日離開澎湖。此事件亦是澎湖首次被西方勢力占領的紀錄,今澎湖天后宮存有「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作為輔證。[12][9]:40[6]:100-101
1609年,公司於日本平戶設立商館,更加需求取得鄰近中國的貿易據點。1613年,平戶商館館長布魯瓦(Hendrik Brouwer)認為應在台灣設立據點,以作為對中國–日本絲綢貿易間的轉運站。[來源請求]
總督顧恩
荷蘭東印度公司(VOC)艦隊。
1618年4月30日,來自霍倫的顧恩(荷蘭語:Jan Pieterszoon Coen,1587年-1629年)受命出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四任總督。顧恩甫上任便面臨英國與爪哇王室搶奪東印度區域貿易利益的挑戰,雙方展開超過一年的鏖戰,後荷蘭順利於1619年7月底重挫英國艦隊,並得以掌控麻六甲海峽以東至摩鹿加群島間的海域,將原貿易據點雅加達改名為巴達維亞(荷蘭語:Batavia,荷蘭的羅馬名,今印尼雅加達),設立總督府,以為東印度公司總部、東亞貿易的行政中心。為了開發巴達維亞以及汲取更豐碩的利潤,顧恩開始招募更多奴工(對象包括非洲東岸、印度半島、大明帝國等)。隨後荷蘭與英國合作對抗葡萄牙與西班牙,致使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也考慮占領台灣,以保護其貿易路線。1622年,荷蘭由擄獲的西班牙船隻得知其占領台灣的意圖,乃決定先發制人。由於董事會一再要求顧恩與明朝政府貿易,儘管先前明國屢次拒絕,顧恩決定以武力打通貿易管道,並且企圖在海上打擊與荷交戰中的西班牙、葡萄牙貿易管道,在1622年4月兵發中國東南沿海,企圖打下葡萄牙人占領的貿易口岸澳門。[13][14][6]:101-107如果無法達成,澎湖或台灣也是良好的地點,可以阻絕西班牙人由馬尼拉到明國與日本的貿易路線。[來源請求]
二占澎湖
1622年4月19日,顧恩任命雷爾生[c](Cornells Reyerszoon,?-1625年)擔任此次出征澳門的艦隊指揮官,於4月20日啟航,總計率領16艘船隻(兩艘英國船)和1300名士兵於6月22日抵達澳門,但葡萄牙人挾大砲優勢擊敗雷爾生艦隊,荷方總計136人陣亡、124人負傷,40人被俘虜。作戰失利之後,雷爾生奉顧恩訓令駛往澎湖媽宮港,途中雖遭遇十艘左右的明朝武裝帆船,但皆無任何衝突,此次澎湖仍無明朝官兵駐守,雷爾生所乘坐的船艦遂順利於1622年7月11日登陸澎湖。[15][16][6]:107-108
又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瑞士籍傭兵利邦上尉(法語:Capitaine Élie Ripon)日誌,利邦乘坐船艦則於7月5日夜晚抵達澎湖,翌晨先行探勘地形。[3]:109
荷方築城
決議築城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所繪製的福爾摩沙暨澎湖地圖。
雷爾生1622年7月11日抵達澎湖紅木埕[d],於當地上岸後開始評估建立長期據點。雷爾生於7月26日遵照顧恩指令,以50里爾聘請澎湖漁夫做嚮導,於7月27日親赴打狗(今高雄)、大員(今台南安平)等地實地勘察、實際測量水深、尋找便於船隻停泊之良港,7月31日返回澎湖。[16][6]:108-109
當時荷蘭慣於占領新地區建造城砦[6]:115,故雷爾生返回澎湖後,8月1日即召開會議評估築城地點,儘管雷爾生反對,最後評議會根據三個理由擇定澎湖:第一,地緣上澎湖較接近中國大陸,貿易較便利;第二,澎湖的港口條件優於大員(台灣本島),便於大型船艦停泊,而大員水淺,大船不便停泊;第三,大員較容易遭到以馬尼拉為據點的西班牙艦隊襲擊和攔截。8月2日公司開始在媽宮風櫃尾的蛇頭山築城。[17][6]:109-110
正式築城
風櫃尾蛇頭山為突出的小半島,因形似蛇頭而得名,過去多做為軍事管制區,與馬公港金龜頭砲台遙遙相望。
位於媽宮澳內灣的澎湖天后宮,明代奏章多作「娘媽宮」,與明代萬曆年間設置的「澎湖遊兵」頗有歷史淵源。[11]
1622年8月2日,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築建澎湖的堡壘,擇址風櫃尾蛇頭山,約於12月間完成3個稜堡[3][6][7],次年1623年6月,因颱風豪雨導致城牆損壞,根據翁佳音〈澎湖紅毛城的歷史〉一文,風櫃尾城具備完整防衛能力、正式完工時間,約莫在1623年9月間,然而即便竣工,風櫃尾城仍屢遭風雨侵蝕,時時需要補修。[18]
1623年,雷爾生決定派人前往在去年7月探查過的台灣,3月27日特派商務官與2艘船艦前往大員視察商業實況,駐紮該地。雷爾生決定在大員興建城砦,10月25日,派遣利邦上尉率領16名士兵、34班達奴工前往台灣築城,27日在大員停泊,城砦地點設在大員海灣入口南側無人沙洲上。首先與當地原住民目加溜灣社(Backloun)接觸,贈與禮物,起初族人協助荷蘭人進入森林砍樹築城,隨後進入蕭壠社亦歡迎荷人,然當時當地勢力最強的麻豆社不滿為何沒有收到和目加溜灣社一樣的禮物,每天來質問為何來砍樹,數周後在得知是為了蓋堡壘之後,聚集300–400名傳統武裝戰士攻擊荷蘭人,雙方各有數人死傷。儘管受到攻擊暫時撤離,約莫於同年11月間完工。次年1624年,明朝艦隊圍攻風櫃尾城(即風櫃圍城戰),荷軍在澎湖只餘3艘船210名船員、城上守軍125名,雷爾生鑑於無力守衛兩地、但至少保全一處堡壘的前提,於3月19日下令拆除大員堡壘,將台灣的2艘船艦、124名兵力調返風櫃尾城增援。[3]:122-123、133[19]:41-47[20]:11-12[21][22]
擇址
台灣學者翁佳音對於指揮官雷爾生取蛇頭山、捨媽宮澳(今馬公港,即澎湖天后宮所在地)築城表示疑惑,特別是蛇頭山風勢強勁,媽宮澳上下岸裝卸貨物較為便利、避風程度較高的條件下。[2][9]:42
根據翁佳音推測,風櫃尾城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暫時性據點,其主要目的仍是尋找和明朝政府通商更接近的貿易據點。由於媽宮澳處仍有少數漢人聚落,以及低度的明朝官府設施,荷蘭方採取不干涉當地政治社會運作的立場,所以選擇於人煙稀少的風櫃尾築城;且地理位置上,風櫃尾位於媽宮澳西南側,與媽宮港隔海相對,盤據蛇頭山亦保有監控媽宮港船隻進出的優點。[2][7][9]:42
建材
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記錄,巴達維亞的總部下令建築一切從簡,並「不要蓋得太大,以免造成公司財務負擔」,消極供應堡壘所需的石灰、磚石等建材,故風櫃尾城蓋得十分克難,大部分建材皆是就地取材。[2][9]:42-45
瑞士籍傭兵利邦也曾參與築城工程,他於日誌寫道:「建材以土為主,一層土、一層草,...。如果不下暴雨的話,這座堡壘是很堅固耐久的。」除了堡壘外牆之外,亦建造四座稜堡(荷蘭語:bolwerk、punt),每座稜堡皆設架有六門火砲,兵房、守衛室、軍火庫和庶務庫部分則支解Galiasse號船艦、以其零件建造。[3]:109-110整體工程至1623年9月才大功告成。[18]
糧食與奴工
澎湖土地貧瘠,除了漁獲之外,糧食仍然不足;公司為封鎖明國與西班牙間的貿易,約莫自1622年7月起,陸續在中國東南沿海委託敵對勢力的海盜集團打劫前往馬尼拉的船隻(當時荷蘭法學者認為,打劫與交戰敵國西班牙貿易的船隻貨品是符合海事法的,稱為私掠),荷方又發現明方違反協議仍持續出航與馬尼拉貿易。隨後明軍佯稱願意談判卻下毒、俘虜、殘殺談判中的商務官代表,明軍亦拒絕釋放或交換俘虜,稱一千個漢人也不換一個荷蘭俘虜,為了報復,荷軍上岸燒毀村莊、掠奪物資及牲口,並抓了大量漢人赴往澎湖充作奴工修復在1623年6月間被颱風損壞的城砦,總數約1,400人至1,500人。由於生活環境不佳,建城期間不斷有奴工病死和餓死。[23]:44同年12月風櫃尾城完工之後,剩下的漢人奴工被運載去印尼萬丹,轉賣作當地商人的奴隸。[9][6]:110-112
規制
風櫃尾城為正方形,長寬均約55公尺,四角設有稜堡,四個稜堡上共有29 門大砲。土垣高約7公尺,舖有草皮,面向半島的土垣外側以石料及石灰築成,並且有一道防禦壕溝;面向海的三面土垣外側則以來自日本、巴達維亞及拆卸船隻之木板圍成。堡壘內部有司令官住所、營舍等建築物。[24][25]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Wqx4EL

LINE_ALBUM_蛇頭山_221007_2蛇頭山5蛇頭山1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澎湖天后宮|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


澎湖是實質上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第一線,雖然澎湖近年駐軍未增反減,不過,中國海警船近年都將執法點放在台灣海峽中線,澎湖漁船只要越過台海中線以西,就會被中國海警船追趕廣播驅離,顯見對我國而言,澎湖戰略地位不言而喻。戰車砲實彈上膛! 澎湖駐軍打「漢光」士氣高昂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4dceGFm

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


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風櫃尾荷蘭城堡全台第一座荷蘭人搭建的古城(紅毛城)位於馬公風


金龜頭砲臺-國定古蹟,又稱作天南砲臺,澎湖縣馬公市的清代軍事遺址-(1718年)兵部特准福建總督覺羅滿保所奏而修建之明朝遺留之十二座砲臺之一1864年-1883年中法戰爭中,金龜頭舊砲臺與新城砲臺是澎湖廳諸砲臺中火力最強者-1895年,歸因乙未戰爭使日軍登陸澎湖,3月23日日軍從澎湖島東側裡正角海岸上陸,避開了金龜頭、西嶼西臺、西嶼東臺的火力攻佔了澎湖廳城,位在城西的金龜頭砲臺也隨之淪陷/媽宮古文化城包括了開台天后宮、順承門、古城牆、天南鎖鑰、金龜頭砲台、篤行十村、第一賓館、澎湖廳憲兵隊、郵便局等古蹟及-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