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餐桌禮儀》:禮必有理,從享用鰻魚飯看日本文化中的「《日本料理餐桌禮儀》:禮必有理,從享用鰻魚飯看日本文化中的「《日本料理餐桌禮儀》:禮必有理,從享用鰻魚飯看日本文化中的「

世界上沒有比吃纖細自然原味的日本料理更需要科學知識的菜。本書的精華在於作者陳弘美分析出「禮必有理」,日本傳統的作法竟然都是基於︰人體工學、生理學、物理、化學等。了解後你會對日本料理改觀,也會立刻改變吃法,突破美味的極限。
文:陳弘美陳弘美《日本料理餐桌禮儀》:禮必有理,從享用鰻魚飯看日本文化中的「粋」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xhLCwY
3. 鰻魚飯—從石器時代吃到科技時代的美食
日本的考古學家曾經發掘出土過鰻魚的廚餘化石,考證出新石器時代老祖先就吃鰻魚了。
另一個鰻魚的跨時代之舉是,牠一直都昂貴。鰻魚是江戶時代興起的大眾美食,但價格並不大眾化,是江戶四大料理中最貴的,主要是因為牠是營養豐富又美味的滋補品。比如當時藩主殿王的貓咪生病,是每天吃鰻魚當藥治病。然而今天我們一般人還比不上殿王的貓咪可以天天吃。
雖然日本大量進口中國、台灣的鰻魚,但是因天然鰻苗的減少,價格仍居高不下。在日本吃的鰻魚若在價位三千日元以下大都是進口貨,日本的天然鰻魚約五千日元以上,和牛排不相上下
日本人會鬆綁荷包是在夏天的「土用丑日」。日本人不像台灣人很愛「補」,唯一「補」的時機不是補冬寒,而是只補夏暑。為了熬過酷暑,在立夏左右的「土用丑日」人人有吃鰻魚的定例。這個傳統的習慣也符合科學,現在營養學證明鰻魚含豐富的維他命A、B和礦物質,是因流汗失去體力最好的補品。
讀者旅遊日本關東和關西時有沒有發現兩地鰻魚的口味不同?是的,兩地鰻魚的體型不同、烹調法不同,連切法也不同。
關東的鰻魚是先蒸過一次再火烤,所以關東是選用肥厚型的鰻,才不致於經過兩道過程後魚油全流失。關西的鰻魚是直接在火上烤,因此用的鰻是較少油的苗條型。
並且連切法也不同。江戶時代的東京是以武士文化為軸,因此切鰻魚從腹部下刀會如同武士道的「切腹」般,不吉利,所以是從背部切。關西是以商為主的文化所以就不在乎這一點,鰻魚從腹部切。這習慣仍延續著。
有品味的吃法
鰻魚最普遍的做法是「蒲燒」。
塗上甘味醬油在碳火上烤。吃鰻魚別再加任何調味料。等吃一陣子有需要才灑些山椒粉,它幫助消化鰻魚的油脂。
另一種烹調法是「白燒」。
這不太普遍,因為必須是非常優質的鰻魚才經得起吃牠的原味,而原味很腥,所以需要有功夫處理得好。吃法是先用配備的抹茶鹽吃一些,再嘗試山葵和醬油。
日本「粋」的吃法是:吃鰻魚之前先喝一口附上的「肝湯」。雖說「肝」,但是日文和中文的意思不同,是魚的內臟統稱。
一個在台灣常見,又是以吃中菜的習慣吃日本菜的是:一邊吃鰻又一邊吃生魚片、天婦羅、炸雞......,日本人不這麼做是因為日本的感性是:「多、雜」就減損「純、真」。
要徹底享受一個美味就只全神專注於它,不吃別的主菜。吃鰻最多只配一盤烤鰻肝。
鰻魚飯大多是放在重盒。重盒是像長方形的便當盒可以重疊多層。它有正規的用法:
首先,要不要拿起來用?如果是有四腳的重盒很難拿吧?是啊,所以這就是要放著用的。沒有腳的重盒則要拿、放隨意。放著用的時候,記得左手一定要扶著盒邊(圖❷),左手不垂下來。吃大碗的丼飯也一樣這麼做,是基本的進餐禮儀。從小要教。
蓋子用雙手打開,放在重盒的後面。就不會阻礙兩手。蓋子朝上水珠才不至於弄濕桌面(圖❶)。
吃重盒,如鰻魚重、親子重、天重,有一個重要的規矩是不東戳一口,西戳一口。一律從重盒的左下角開始吃逐漸往右(圖❷)。禮必有理,讀者有沒有注意到這和西餐禮儀切牛排要從左下角開始切一樣呢?
是的,這也是人體工學,以左下角為定位就方便右手操作。
(圖❶)蓋子朝上,水珠才不會滴下。
(圖❷)如同牛排從左下角開始食用,左手扶著盒邊。
並且吃到最後,將散亂的飯粒全都聚到左下角,就方便挾取。
在談「粋」之前更重要的是基本的家教:日本自古以來是對米飯有獨特的敬意的文化。
飯要盡可能吃乾淨,但是也不必潔癖到一粒不剩,挾不起來的飯粒不四處亂散,要全部聚在一起(圖❸)。最後蓋回蓋子。最後要把散亂的飯粒全部聚在一起。
(圖❸)最後要把散亂的飯粒全部聚在一起
陳弘美《日本料理餐桌禮儀》:禮必有理,從享用鰻魚飯看日本文化中的「粋」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xhLCw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