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巴塱部落,阿美族部落,巫師信仰-卡瓦斯,《讓靈魂回家》紀錄太巴塱部落,阿美族部落,巫師信仰-卡瓦斯,《讓靈魂回家》紀錄

宗教團稱感應祖靈「巫師交接」 太巴塱部落發聲明譴責
2024-03-23 14:59 聯合報/ 記者王思慧/花蓮即時報導
花蓮光復鄉太巴塱部落保有傳統祭儀文化,呼籲外來宗教團體尊重。圖為太巴塱部落「kakita'an祖靈屋」。本報資料照
宗教團稱感應祖靈「巫師交接」 太巴塱部落發聲明譴責 | 基宜花東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TQ24gn
有一宗教團體日前在花蓮光復鄉阿美族太巴塱部落舉行祈福儀式,發起「首席巫師傳承交接儀式」等,部落青年發現其內容有許多對太巴塱傳統文化的謬誤,部落緊急開會發出4點聲明,呼籲外來宗教團體不要自行代言部落文化,要求停止交接活動。
來自西部的宗教團體聲稱,感應到太巴塱部落祖靈需要祭祀,需在部落找sikawasay(巫師),又稱族人接收祖靈託付,要感化來自部落的新生代萬姓巫師,因此決定為新巫師舉辦交接儀式。
太巴塱部落昨天發出4點聲明,指出部落一直以來皆有保存sikawasay文化,巫師人數眾多,每年固定舉行祭儀,該團體卻稱「部落祖靈未被安置」、「族人無力解決」等,令人懷疑真實性,侵害部落主體性,也將太巴塱部落巫師團體視為無物。
聲明指出,部落設有完整自治組織,涉及公共事務要依循部落機制進行討論、取得共識,部落對宗教活動和傳統信仰十分重視,相關祭儀、祭祀活動應由部落族人自主發起,不應由外來人士干涉,強烈譴責該宗教團體未經同意、擅闖部落聖地等行為。
太巴塱頭目楊德成表示,昨緊急開會,出席的鄉代、村長及部落各組織,都沒人收到該宗教團體的通知或詢問,不知道對方是取得哪裡的頭目或耆老同意,聽部落年輕人提到,才知道此錯誤資訊。
「怎麼可能忘記祖靈?」楊德成說,部落聖地規範嚴謹,豐年祭儀式第一天連女性族人都不能進入,每年固定執行祭儀,聽到該宗教團體對部落的說法,覺得一頭霧水、不尊重部落,要求該團體立即停止活動。
有一宗教團體日前在花蓮光復鄉太巴塱部落舉行祈福儀式,發起「首席巫師傳承交接儀式」等,部落發出4點聲明,呼籲外來宗教團體不要自行代言部落文化。圖/翻攝臉書
宗教團稱感應祖靈「巫師交接」 太巴塱部落發聲明譴責 | 基宜花東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TQ24gn


太巴塱部落,阿美族部落,巫師信仰-卡瓦斯,《讓靈魂回家》紀錄祖靈回家6祖靈回家19 (1)

阿美族太巴塱部落
向祖靈尋找文化復振的力量
阿美族太巴塱部落 向祖靈尋找文化復振的力量 - 台灣光華雜誌 https://bit.ly/4crSG9U
基督宗教進入部落之後,天主教成了阿美族太巴塱人最主要的信仰。圖為部落內的聖母諸惠中保堂。
在人類學家胡台麗的紀錄片鏡頭下,年輕的阿美族太巴塱人,尋回了祖靈,重建了祖屋。但,已被邊緣化的祭儀文化、祖靈信仰,還能找得回來嗎?
與部落文物一起被安置在博物館的阿美族太巴塱祖靈,10年前在部落青年的爭取下,終於回到了原鄉,重燃部落文化復振的契機。這條艱辛的歸鄉之路,走了近50年。
太巴塱的祖靈為何離家?已經改信天主與基督的後代族人,又是如何看待與祖先靈魂的關係?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把這段太巴塱祖靈失而復得的經過,以及祖靈回家之後,與現代部落生活之間的摩擦,拍攝成《讓靈魂回家》紀錄片,甫於4月上旬結束在哈佛、加州柏克萊等6所美國知名大學的巡迴放映,並獲今年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影視製作族群與文化類」金牌獎,繼去年獲法國巴黎Jean Rouch國際民族誌紀錄片影展「非物質文化傳承推薦獎」後,持續受到關注。
昔日Kakita'an祖屋是太巴塱的祭儀中心,有深遠的巫師傳統。重建落成當天,巫師與Kakita'an後代子孫在屋內進行儀式。
Kakita’an:太巴塱信仰及政經中心
10年前,一封署名太巴塱國小教師Fuday的電子郵件,驚動了中研院民族所;信中提出交涉的請求,希望民族所博物館歸還阿美族太巴塱部落Kakita’an祖屋的柱子。自1984年第一個原住民運動團體「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成立以來,這是第一宗由部落主動提出,向博物館索討文物的行動。
當時,部落年輕人大量進入都市就學、工作,急速淘空了部落的主幹,留在部落的,也陷入未來不確定及文化失落的雙重焦慮。在此氛圍下,Fuday等青年族人組讀書會討論、訪談耆老後,認為唯有重建Kakita’an祖屋,才能重振太巴塱的精神。
2003年8月,Fuday與部落年輕人首度赴中研院民族所進行溝通。當時身兼民族所博物館委員會召集人的胡台麗,隨手抓起手邊的DV攝影機拍攝,開始往後長達8年影像紀錄與整理的過程。
在與民族所交涉時,Fuday重申Kakita’an有如太巴塱「總統府」的地位,主宰部落土地的分配;同行的族人則說,族人以前獵下來的人頭都是放在Kakita’an裡,只有Kakita’an才有資格主持部落最重要的獵首祭。換言之,Kakita’an既是祖靈之地所代表的建築空間,也是實質的治權,以及象徵的神聖性與儀式性。
根據民族學學者研究查證,太巴塱的Kakita’an是阿美族裡唯一在屋柱上雕繪圖紋的祖屋,圖騰所記載的神話,包括會發光的女孩、大洪水、兄妹婚、巫師降世,以及兄弟獵首弒父,描述太巴塱部落的起源。
問題是,為什麼太巴塱人要到民族所,找回Kakita’an?
學者遍查阿美族文獻,發現就只有太巴塱Kakita'an祖屋柱子雕繪圖紋,記述太巴塱部落起源的故事。
颱風毀損,Kakita’an被迫離鄉
1958年,一場颱風吹垮了由茅草搭建而成的Kakita’an,屋內9根柱子有7根被搶救了下來,暫置於一旁。當時,對原住民建築雕飾極感興趣的民族所研究員任先民,委請同事劉斌雄前往處理,這7根雕有太巴塱神話的屋柱,就這樣被帶回民族所。
「長輩們的用語就是『被、拿、走』,」Fuday對著胡台麗的拍攝鏡頭,強調柱子「被『他們』拿走,」並轉述部落長輩的詛咒:「帶中研院過來的那些人,他全家滅族,誰叫他要去動這些東西。」
「他們」是指誰?胡台麗接受本刊專訪時透露,當年劉斌雄從阿美族馬太鞍部落找來人手搬運柱子,因此推斷,「他們」應是指馬太鞍人。
劉斌雄接受胡台麗拍攝訪問時坦承,當年擔心柱子遭風吹雨打,有腐爛之虞,僅詢問太巴塱當時的部落頭目,就決定把柱子運回中研院。
太巴塱年輕人與民族所的初次交涉並無結論,當年擔任副所長的蔣斌提醒Fuday等人,「文化並不就只是幾根木頭而已」,況且以屋柱當時的狀況,已不適合再做重建之用。這次協商後不久,部落年輕人再度前往中研院,這回帶著巫師、耆老一起探望祖靈。
當年已近70歲的Kating Hongay是太巴塱最資深的Sikawasay(巫師),她穿著黑色巫師服,站在博物館內的祖屋柱前做儀式,將口中含著的米酒噴灑而出,身體不斷跳動、前傾膜拜:「這是Kakita’an的祖先,她的頭被砍掉,不能說話,只能走來走去。」
然後, Kating換到當時掛在另一邊的3根柱子前。「中間的柱子是女人的影像,她就是Katita’an祖柱上的女人。這個家族都由女人繼承,」Kating 眼睛閉著,口中唸唸有詞。
最後,Kating轉述祖靈的埋怨:「Kakita’an家的後代在哪裡?怎麼都沒有看到?」
太巴塱人迎回祖靈後,7根Kakita'an祖屋木柱續由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收藏,2012年2月經文建會(現改為文化部)公告為第一批「國寶級」原住民文物。右圖為重建後的祖屋(胡台麗提供)。
土地之爭
Kakita’an的後代,為什麼沒有跟部落一起探望太巴塱祖靈?透過這個問題,《讓靈魂回家》洞見了祖靈/部落,以及原住民傳統/現代律法之間的矛盾:Kakita’an家族和部落頭目之間,對祖屋所在土地的所有權有爭議,Kakita’an家族繼承人已循法律管道,希望將部落從日本人那裡接收來的祖屋土地,判還給Kakita’an家。
原來,日本殖民時期禁止Kakita’an家進行獵首祭儀,把家人趕出Kakita’an,並把祖屋與土地指定為史蹟與國家土地。日本人離開後,部落延續殖民政府的安排,堅持認為土地屬部落所有。
正是因為土地的糾紛,Kakita’an家不願和部落族人一起到民族所探望祖靈,只好另約時間造訪。
「我媽媽Saumah Geliu是Kakita’an傳下來的第58代。」對著鏡頭說話的,是漢名何玉蘭的太巴塱婦女Tipus Saumah,Kakita’an家的第59代傳人。
接連兩批族人前來中研院討回屋柱,讓一旁掌鏡紀錄的胡台麗,對於文物即使必須歸還,但該歸還給誰,有了更多的考慮。「至少我覺得,在所有要求的人裡面,Tipus是比較有資格的,畢竟這是她們祖先雕刻、建造的房子,」胡台麗如此認為。
Kakita’an是花蓮縣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創始家族,也是部落的信仰及祭祀中心,掌管獵首祭儀的進行。圖為Kakita’an家族老照片,以及2006年祖屋重建落成時,家族繼承人Tipus Saumah立下的紀念碑(右圖)。
迎回祖靈,重建祖屋
正當太巴塱年輕人回到部落討論如何繼續向中研院民族所爭取歸還屋柱,巫師Kating的一席話,改變了索討的方向:「我們要的又不是柱子,而是柱子裡面的老人家。」
隔年,2004年8月14日,天氣豔陽高照,太巴塱年輕人帶著頭目、部落代表及一頭山豬,再次來到民族所,以豬為祭品,餵食祖靈,由巫師舉行儀式,準備把祖靈接回部落。7根雕有部落傳說圖紋的屋柱,仍留在民族所博物館收藏,一場文物之爭,圓滿收場。
儀式過後,胡台麗錄下太巴塱年輕人的感言。Fuday有感而發:「失去的,要再找回來,得加倍辛苦。」
被裝在米酒瓶裡的祖靈回到部落後,先安置在祖屋原址旁的草屋裡。2005年,在中研院民族所協助購買屋柱木材及雕刻經費的補助下,Kakita’an的祖屋開始重建。在動土儀式上,透過巫師的中介傳達,Tipus說,祖先指示,屋門須面朝南方,屋內的火爐須置於中間,一定得如此重建。
然而,與部落之間懸而未決的土地爭議,讓Kakita’an的重建過程,波折不斷。
法律上,鄉公所派人到場插立「不准動工」的警告牌,警示意味濃厚。2006年1月重建完工後,Tipus擔心Kakita’an被拆,在中研院民族所的建議下,向花蓮縣政府文化局提出「文化景觀」申請通過,逃過被拆的命運。
面子上,部落頭目、議員等意見領袖,不支持由經濟、社會地位已經沒落的Kakita’an家重建祖屋。
原來,Kakita’an以前除了掌管部落土地,也是社會福利的供給者,舉凡部落裡貧困、孤寡的族人,Kakita’an家都得負起照顧、撫育的責任。
16歲就到台北學做美髮的Tipus坦言,母親以前沒有積極爭取重建Kakita’an,就是因為家裡太窮;硬要重建,卻因缺錢而沒能做好,反而會讓祖先蒙羞。
即便時至今日,部落裡主要仍以阿美語Kitaan(意指「富有的地方」)來定義Kakita’an,忽略了這個家族最重要的儀式功能。年輕的族人Tilo分析說,有些部落耆老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由Tipus家重建Kakita’an,認為重建所涉及的Kakita’an既有儀式與禁忌,並非部落可以取代。
譬如,部落最重要的年祭(Ilisin),傳統上,第一天都在Kakita’an家舉行餵養祖靈的迎靈儀式。隨著Kakita’an家沒落後,這個儀式一度中斷了50年,即便如此,部落也不敢僭越Kakita’an的祭儀權威。
學者遍查阿美族文獻,發現就只有太巴塱Kakita'an祖屋柱子雕繪圖紋,記述太巴塱部落起源的故事。
誰還相信祖靈?
或者,更準確地說,跟其他原住民部落一樣,多數太巴塱人信仰了西方宗教,投身上帝的權威,避開了祖靈。現在,進到太巴塱部落的外地人必訪的三座美麗教堂,分屬天主教、基督教長老教會,以及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其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最多。
「離開將近50年的太巴塱祖靈,能夠適應部落的變遷嗎?」胡台麗在《讓靈魂回家》紀錄片裡,拋出信仰衝突的敏感問題。當畫面上穿插播出太巴塱喪家舉行基督教告別式、耶誕夜報佳音、外籍神父在天主堂裡主持彌撒,以及彌撒結束,族人趨前領取聖體時,祖靈的位置在哪裡?
即便Tipus的媽媽,Kakita’an第58代的傳人,也在日本人離開後,信了天主教。「沒辦法,當時很窮,為了得到奶粉、衣服補助,很多人都信了天主教,」Tipus說。
然而,不容否認,雖然土地的爭議仍在,但太巴塱的祖靈已經回來了,部落的改變,也在慢慢發生。太巴塱國小師生在Kakita’an祖屋做戶外教學,大夥在屋內圍坐、傳唱阿美族傳統歌謠,學習部落神話的起源。遊覽車載來觀光客,Tipus熱心地為他們解說祖柱圖騰的寓意。「重建的工作很辛苦,但看到祖先可以住得舒服,我就好開心,」Tipus說。
雖然Kakita’an家族仍無法像五十幾年前一樣,在部落的年祭裡扮演關鍵的儀式角色,但Tipus不放棄,重建之後,每年都在Kakita’an祖屋外自辦敬餵祖靈的儀式。部落青年對此甚表樂觀,認為只要祭儀繼續存在,Kakita’an與部落精神就能延續,他們相信,部落未來應會重新認可Kakita’an的重要性。
「看到了太巴塱人重建的Kakita’an,會有兩種人哭泣。一種人哭泣,是因為看到了以前的樣子。另一種人哭泣,是因為看到了未來的路寸步難行。」回顧整起迎回祖靈的經過時,Fuday寫下感性的文字。
《讓靈魂回家》是感傷的,讓人看到原住民傳統文化在歷史進程中,遭受外力的扭曲;它也是浪漫的,讓人看到什麼是對理想的堅持,什麼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
太巴塱部落小檔案
所在地:花蓮縣光復鄉
人口:約4,000人,阿美族占8成以上
產業:農業(水稻、箭竹筍、檳榔、紅糯米)
宗教信仰:天主教、基督教(長老教會、安息日教會)阿美族太巴塱部落 向祖靈尋找文化復振的力量 - 台灣光華雜誌 https://bit.ly/4crSG9U
重要祭典:年祭


胡台麗教授-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胡台麗一手拿筆寫學術論文,一手拿攝影機拍攝影像,數十年來留下多部紀錄片及無數論著,為台灣原住民、新移民、省籍及性別議題研究帶來無限啟發「她等於是無酬地協助一個團隊,運用所學,帶大家做田野調查,了解原住民文化。」胡台麗讓世人有機會看見原住民的樂舞文化。由於她本身有很深入的田野調查經驗,部落對她都很信任,在卑南族田調之後,她還帶大家深入賽夏族,「當時要帶那麼多人進賽夏族,難度很高,而且部落對自己的祭儀文化要到外頭呈現,早期比較保守,需要很多溝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1874開山撫番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港區中研院民族學研所2450px-太巴塱木雕790px-鳥居龍藏所攝太巴塱社阿美族人2020._08.16_副總統出席「太巴塱部落」傳統_llisin文化祭儀_(50232405988)

太巴塱部落(阿美語:Afalong、Tafalong),是原住民族委員會核定的一個阿美族部落,同時也是台灣阿美族最大的部落,位於花蓮縣光復鄉東境,與西邊的馬太鞍部落相鄰[1]。為阿美族傳統製陶四大中心之一[2]。「Afalong」出自於阿美語,漢譯為阿巴塱,其意譯則指當地有許多白螃蟹,族人因此直接以「白螃蟹」取名;後來被改稱「Tafalong」,即漢譯為「太巴塱」[3][4][5]。
太巴塱部落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NTfDv
在阿美族的遠古傳說之中,祖先來自現今豐濱鄉貓公山一帶,一路來到太巴塱才定居下來[1][6]。太巴塱發祥地原本被族人認為是在河床地,後來在2000年一場考古挖掘之下,在部落後方的小山坡被挖出2000餘年前陶片,屬於卑南文化遺址之巨石文化一部分,因此被當地族人視為這裡是太巴塱發祥地[4][6]。現今,在部落內立有紀念碑與瞭望台[1][6]。
歷史
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所攝太巴塱社阿美族人
起源傳說
根據太巴塱阿美族人的傳說,他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住在阿拉巴耐(Arapanay,今台東市南方),但由於弗拉拉卡斯(Felalakac)為了追求迪雅瑪贊(Tiyamacan)而引發大洪水,迪雅瑪贊的四哥拉拉康(Lalakan)與姐姐蘿濟(Doci)一同駕著小木臼,在波濤淘湧的海浪中,從阿拉巴耐漂流至奇密社東北方的基拉亞散(Cilangasan),因為沒有其他人漂來,姊弟二人為了繁衍後代,因而結為夫妻。婚後生男生女,到了第三代,有位名叫拉莉卡揚(Rarikayan no Cidal)者下山,住在奇密另立一社。他們的子女們出外狩獵,偶然發現北方的一片原野,乃從基拉亞散下山向北移動,終於在太巴塱社,他們稱它為Sisaksakai[7]。光復鄉前任鄉長萬仁光及地方民意代表曾經到Sisaksakai去,發現不少遺物是祖先留下來的,因此認為,昔時太巴塱社阿美族遷來之初曾以此為拓殖據點。今他們的後裔皆稱該地是祖先早期之發祥地。在Piharaw時代,族人又從Sisaksakai遷居光復溪右岸與沙荖溪匯合處另建一聚落,稱Cifangaian。住了一段時間,因遇颱風,溪水暴漲,耕地流失,乃向較高的地方移居,另建一社,名太巴塱,這就是太巴塱歷史的開始[8]。
清治時期
咸豐七年(1857),分別有閩、客籍自台灣西部移民到太巴塱,從事商業及農墾。光緒元年(1875),清政府派遣陳輝煌駐軍位在今壽豐鄉的吳全城,招撫太巴塱社,並且修築到太巴塱的棧道。光緒十三年(1887),臺灣建省,東台灣設立臺東直隸州,太巴塱隸屬台東直隸州奉鄉新福堡,由秀姑巒撫墾分局管轄[9]。
日本時期
日本政府統治台灣時期,太巴塱隸屬鳳林郡。大正十二年左右(1923),日本政府壓迫並禁止太巴塱舉行Ilisin,後來由於部落族人寄望日本政府能夠許可部落再次舉行祭典,日本政府才再次以月見祭的形式舉辦,並且要求族人敬奉日本神道教[10]。大正十四年(1925),日本政府為掃除太巴塱、馬太鞍獵首習俗,並且清除傳統建築中的首棚(saksak),於是將首棚架上頭骨集中,設立太巴塱納骨塔[11]。1933年,時日本政府為化解馬太鞍、太巴塱部落彼此仇恨 因而搭建跨越兩部落間的馬沸溪橋,因此在 1933 年設立太巴塱紀念碑。現在位於太巴塱國小大門左側位置。1937年,日本政府實行地方改名政策,太巴塱因土地富饒,因此便改稱「富田」並沿用至國民政府遷臺之後。[9]
國民政府時期
國民政府遷台後,此時全臺的行政區域進行全面的調整,花蓮成立光復鄉,富田被劃分成東富、西富、南富、北富等四村[12]。雖是如此,在現今仍有人使用「太巴塱」或「富田」稱之[11]。
位於部落內的造景木雕
經濟
太巴塱部落經濟以務農為主,農業用地佔全光復鄉的65%。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箭筍、藤心以及紅糯米等。箭筍的盛產季為二月到四月,據光復鄉公所農情調查的統計,太巴塱的箭筍年產量超過1,200公噸[13]。1996年後,由於受到「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影響,部落經濟發展轉型到另一個階段,隨即培育木雕、皮雕、陶藝、編織、植物染布、珠串等產業,希望開創部落的工藝產業特色;農產部分,則將阿美族野菜改良培育成有機無毒蔬菜,轉型為部落健康食品。觀光發展,也成為太巴塱發展的項目,舉凡表演團體成立、各景點的修繕與維護、餐飲美食的研發與民宿,進行食衣住行育樂全面的推動,無不以觀光作為努力展的方向,唯就缺乏有效的包裝與建立合作機制,觀光發展的成效有限。[14]
教育
太巴塱部落內目前有太巴塱國小。前身為明治三十四年(1901)設立的國語傳習所太巴塱分教場。明治三十九年(1906)改設為太巴塱蕃人公學校。大正十年(1921)改名為台灣公立太巴塱蕃人公學校,四月再度改名為太巴塱公學校。昭和十二年(1937)改名為富田國民學校,並附設富田青年學校。並加強對於當地居民的日語教育。 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富田國民學校改為北富國民學校。1994年,居民申請將校名改回傳統地名,命名為太巴塱國民小學。[9]
宗教
巫師信仰-卡瓦斯
太巴塱部落Kakitaan祖屋雕刻柱
太巴塱阿美族傳統上信仰巫師(Sikawasay)[9]阿美族將所有的靈泛稱為卡瓦斯(kawas),在阿美人的宗教生活中,卡瓦斯是一個重要的觀念。奠基於卡瓦斯觀念,阿美人還以不同的行動,試圖去保持或改變現狀,這樣的行動可統稱為宗教儀式(lisin)。在接納基督宗教之前,阿美人的宗教儀式環繞著兩大主軸:在人的方面,阿美人祈求的是健康、平安、長壽;在物的方面,則是希望富饒、不虞匱乏巫師的逐漸凋零,主要是受到信仰的改變及醫學技術發達之影響。在民生物資缺乏的年代,天主教透過教會國際系統募集救濟物資,資助許多貧困的部落族人,在實質物資的滿足下也間接達到傳教的目的。[15]但至今太巴塱都還保有Sikawasay甚至是巫師階層編制的傳承,也因此保存了相當的傳統文化與智慧經驗[16]。太巴塱地區阿美族宮廟最早起源於1982年黃未子所設的三寶堂,屬太巴塱系統的巫師,外觀上似漢式神壇,實際以阿美族傳統巫師執事為內容[10]。
道教富田協天宮
道教於清朝末年傳入太巴塱,起因為墾殖移民希望能在光復鄉地區供俸佛祖,於是自玉里鎮八通關客程聚落駕迎兩尊佛像,當神像抵達光復鄉後,部落族人見佛祖金身小巧玲瓏,故與漢人搶奪並產生衝突。後經地方士紳從中協調,才將此紛爭平息,最後兩尊佛祖神像由村民陳火爐供奉於私宅,由於部落族人咸認祭祀的不便,才與漢人共同商議興廟,此一理念時隔半個世紀才興建協天宮。故此之後光復鄉隨處可見土地公廟、關聖帝君、文昌君、玉泉寺等寺廟的建設[10]。
神道教
日本政府曾在部落內推行神道教信仰,但至今已不付存在。1937在太巴塱設立神社富田祠,主祭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另外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祭祀神。但神社於1945年毀於颱風,1958年協天宮改建在原神社位置上。今協天宮廟牆上仍可看見祭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碑文。
基督教
基督教會的傳入始於部落族人Kacaw Ipay得了一種病,此病難治只好轉住台北馬偕醫院繼續治療,轉院後仍舊沒有好轉甚至持續惡化,住院其間,醫院所屬的教會團體不時的前往探視祈禱並唱詩歌,在詩歌的感動下Kacaw Ipay奇蹟似的好轉,相信這是上帝的恩典,由於這樣的奇蹟Kacaw Ipay繼續聆聽教會團體的傳道加深對基督(教)的認識,隨即受洗歸入基督名下,病癒發願回太巴塱後分享經驗為教會傳福音。傳教初期教會沒有一個固定的聚會場所,輪流在每個家庭做禮拜,教友覺得受侷限,於是大家捐材料搭建茅屋做為教堂,終於民國三十五年落成啟用,八年後因風吹雨打不斷漏水不敷使用,於民國四十三年第一任牧師王玉信籌款再以鋼筋水泥搭建約五十坪面積的教堂,但籌募過程並不順利。民國五十二年,吳清雲回鄉傳道,兩年後任教會第二任牧師,繼續籌募經費終於民國五十八年完工啟用,才逐漸進入穩健拓展的階段。
天主教
民國三十九年(1950),漢籍神父王步融先生,擔任北富國民學校(即現在的太巴塱國小)校長時,受奉於台北的郭若石總主教之委派,於光復鄉做傳道工作,透過當時縣長曹匯川先生及鄉長梁阿湖先生的協助,順利來到太巴塱,同時也受到部落的歡迎。在校長與神父雙兼之職,由學校開始,最初利用學校宿舍作為臨時的傳道場所,同舍的有林景良及陳景嵐兩位老師熱心的協助傳道,逐漸的由學校學生、老師的歸入,即為日後宣教工作上最大的幫助。民國四十年花蓮大地震,天主教爭取救援物資,協助部落災後重建,使天主教在太巴塱傳教事務推展更順利,教友同心協力自行購料,以空心磚、鋼筋水泥興建教堂,於民國四十三年落成啟用,此後,光復大馬天主堂、西富天主堂、大全天主堂相繼興建。
太巴塱部落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NTfDv


太巴塱部落,阿美族部落,巫師信仰-卡瓦斯,《讓靈魂回家》紀錄太巴塱部落,阿美族部落,巫師信仰-卡瓦斯,《讓靈魂回家》紀錄

富田協天宮
富田協天宮位於阿美族的太巴塱聚落,前身為日本時期的太巴塱神社。早在日本治臺前期,因當地居民聽聞把馬太鞍社的佛祖傳奇,原也想將佛祖請回太巴塱社,但因當地村民不肯,太巴塱社官署為平息紛爭,便伐木請雕刻師雕刻關聖帝君、文昌帝君神像髹漆交付當地原住民,大家歡喜地將兩神尊迎回太巴塱社,但金身卻毀於日本時期的皇民化運動中。至今,廟中雖不見日本神社遺跡,但可見台灣信仰的關聖帝君等神祇,在右側殿還可見原日本神社所祭祀的日本神明,相當有趣。
花蓮縣光復鄉北富村光豐路25號03-8701136
富田協天宮 https://bit.ly/3ISrLqi


祝禱後,一杯酒敬天地祖靈。一行人魚貫走進太巴塱部落的祖屋,脱了鞋坐在黃藤編的地墊上。隨著太巴塱長者在給祖靈的灶上生火,煙裊裊升起逐漸密佈整間祖屋。淵遠流長的故事,從這裡開始娓娓道來。
傳說不只是故事,是生活|花蓮光復鄉太巴塱,從一場在地策展走入最古老的阿美族部落 - 微笑台灣編輯室 - 微笑台灣 - 用深度旅遊體驗鄉鎮魅力 https://bit.ly/4aiQFes
阿美族最大、最古老的部落之一「太巴塱」
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部落是阿美族最大的部落之一,以盛大的年祭聞名,「豐年祭只是盛大年祭的最後橋段『慶豐收』。」祖祀(Kakitaan,部落祭祀中心)第六十代何志傑說。每年八月下旬吸引遠道而來的旅人,不惜久待也要體驗感受的阿美文化。
最古老意味著什麼?在《TAFALONG 太巴塱》導覽手冊中,有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傳統一直是被創造的,同時也不斷受到再創造,」這就是文化生成的路徑。太巴塱傳說,大洪水開始,一對兄妹漂泊後建立了Kakitaan,並穩定繁衍至今成為人的先祖。兄妹的子嗣們歷經不同挑戰與磨難,也在父母輩的教導下生成以傳說形式延續至今的傳統禮俗,讓世世代代的阿美子民不忘土地不忘本。這一切也都以木雕的形式陳列在Kakitaan中,木雕腳下一杯紅標米酒,便是祭祖、祭神的精神延續。
廣告
在祖屋中生火,聽著太巴塱部落的傳說故事。(照片提供:沿岸製作)
全台灣唯一的紅糯米產地,原民菜餚裡藏著大學問
民以食為天,與土地最直接相連的便是「飲食文化」,以「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作為體驗部落文化的第一站或許再適合不過。
風格傳統的建築,結合了箭竹、黃藤、木、芒草等傳統建材,當初由部落工班搭建。端上桌的料理更是道道藏著秘密,老闆娘指著肥嫩的魚料理說:「原住民的烤魚都會有特別的香料。」而太巴塱的這一道加了刺蔥。再看看烘蛋,那是想讓外地孩子接近野菜、香料的秘方,被香濃的蛋液包裹後變得容易入口。除此之外,花蓮光復鄉更是台灣目前唯一出產紅糯米的地方,在這品嚐各式紅糯米料理香氣十足,吃的是阿美族部落記憶的重要作物。(延伸閱讀:花蓮馬太鞍濕地,阿美族的漁耕之地保育「坐月子的米」)
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的野菜、香料烘蛋。(照片提供:沿岸製作)
傳說不只是故事,是生活
以文化保存、永續傳承為目標,太巴塱文物館於今年(2023)落成,此次由花蓮縣政府指導、花蓮縣文化局主辦,並由沿岸製作執行策展,於8月18日在太巴塱ilisin年祭展開的同時,揭幕太巴塱文物館 O kakimadan no to’as no Tafalong 首檔展覽——《TAFALONG 太巴塱》。
走近展場,與一般體驗不同的是,門一關上瞬間一切變得幽暗。策展人陳彥安表示:「這是策展團隊第一次聽太巴塱故事時的環境印象,或許也反映著,這場通向部落文化和生活的展覽,正準備從創世前的混沌展開。」
展覽以部落神話作為主要軸向,將代代口傳的信念價值搭配作為物質載體的文物,一虛一實交織鋪墊出觀展的路徑,描述著太巴塱部落怎麼來、太巴塱部落何以成為現在的太巴塱部落。透過非具象與具象的物件,體會文化生成的狀態。「相較於展現『成果』,更希望展覽能夠成為探尋太巴塱文化的『起點』。」共同策展人張庭瑄說著期待。
祖祀第六十代的何志傑講述祖屋中兄弟木雕的故事。(照片提供:沿岸製作)
展覽亮點1  口傳文化的正常性混亂卻是魅力所在
《TAFALONG 太巴塱》以口傳文化為主軸策劃,邀請部落族人獻聲錄製部落的神話故事,作為展覽前三區的脈絡基底。與此同時,團隊發現口傳神話故事在轉述過程中可能因加入講者的個人詮釋而衍生出不同的版本,故為此展場特別設置了故事錄音區,讓部落族人可以再展區現場錄下自己知道的神話故事版本作為紀錄。坐下聆聽一捲捲卡帶,同時也體驗著口傳文化的魅力。
廣告
展場中的卡帶,可供觀展後的太巴塱居民,錄音留下自己聽聞的故事。(照片提供:沿岸製作)
展覽亮點2  「勿隨意碰觸展品,否則手會痠痛一個月。」
展區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物件的展覽,而導覽手冊的最後一條觀展須知耐人尋味。
從陳列物到數位策展,現場的所見之物都是太巴塱居民實際所有的生活用品,在實體展區,大多數的物品都赤裸的未加上玻璃帷幕。彥安說那是因為居民「不希望祖靈被困住在玻璃罩裡面」。每個物件都有自己的禁忌與故事,其中獵人的工具更是碰不得,連策展當下都是由獵人叔叔親自擺放的。相傳,獵具的禁忌只有獵人能解,而獵人叔叔說,他很忙沒時間一一幫大家解,所以還是真的別碰了吧!
除此之外,在數位策展的呈現中,仔細一看會看見一些不尋常的材質、生活的痕跡,正訴說著每隔家庭、時代的細微轉變、與傳統的碰撞。就待觀者一一品味。
現場的數位策展螢幕,可以360度翻看展出的物品。(照片提供:沿岸製作)
二地居半年的田野、兩年的展覽,族群的世代故事
同團夥伴們用餐時,與策展人彥安熟識的同行者感嘆道:「你真的曬好黑呀!」這才知道整個策展團隊半年來過著二地居的生活,在部落租了工寮,與小黑蚊搏鬥也要更深入的從生活中了解在地,這麼用心做田野調查的策展團隊實在難得!
廣告
然而,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說一段在地從創世到現在的故事,所要跨過的困難,豈是半年有辦法輕易跨越的?彥安跟庭瑄都說:「一開始長輩會問,為什麼是漢人來做部落的展覽?」但團隊希望扮演的並非強求的在地視角,而是「一個刺激的角色」帶著在地、外來的兩方人,共同思考「應該是什麼樣子?」
「希望大家先從空白的、外來的角度,到走入在地的角度。在這個空間進行一場每個人答案或許各異的文化對談,」他們說。
傳說不只是故事,是生活|花蓮光復鄉太巴塱,從一場在地策展走入最古老的阿美族部落 - 微笑台灣編輯室 - 微笑台灣 - 用深度旅遊體驗鄉鎮魅力 https://bit.ly/4aiQFes


太巴塱部落 Tafalong-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太巴塱部落太巴塱阿美族文化發祥地 - Google 地圖

太巴塱部落,阿美族部落,巫師信仰-卡瓦斯,《讓靈魂回家》紀錄太巴塱部落,阿美族部落,巫師信仰-卡瓦斯,《讓靈魂回家》紀錄太巴塱部落,阿美族部落,巫師信仰-卡瓦斯,《讓靈魂回家》紀錄太巴塱部落,阿美族部落,巫師信仰-卡瓦斯,《讓靈魂回家》紀錄太巴塱部落,阿美族部落,巫師信仰-卡瓦斯,《讓靈魂回家》紀錄

太巴塱部落太巴塱阿美族文化發祥地 - Google 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