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台麗教授胡台麗一手拿筆寫學術論文,一手拿攝影機拍攝影像,數十年來留下多部紀錄片及無數論著,為台灣原住民、新移民、省籍及性別議題研究帶來無限啟發
學歷: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
現職: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經歷:    
公共電視文化基金會原住民節目諮詢委員會委員
     臺中市犁頭店鄉土文化學會顧問
     臺北市政府文化諮詢委員會委員
     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暨文化諮詢委員會委員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專刊出版委員會召集人
研究專長:    文化人類學、視覺人類學、臺灣民族誌、詮釋人類學。

「我們常常擔心『原始部落』的文化快消失了,卻沒有問自己的文化是不是也快要消失了?」、「我們如果不肯拋棄成見,虛心地面對自己和別的族群文化,將永遠不能逃脫井底之蛙的命運。


人類學者胡台麗辭世 享壽72歲
04:102022/05/09 中國時報 李欣恬
人類學者胡台麗辭世 享壽72歲 - 生活新聞 - 中國時報 https://bit.ly/3KVusG5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前主任委員孫大川昨日在臉書發布消息,長年致力研究原住民文化的人類學者、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胡台麗病逝,享壽72歲。
曾和胡台麗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原舞者創始團員斯乃泱表示,胡台麗可說是介紹原住民文化的推手和橋梁。她表示,1990年代,原舞者才在創團階段,「她等於是無酬地協助一個團隊,運用所學,帶大家做田野調查,了解原住民文化。」
卑南族的斯乃泱說,自己在部落長大,但以前對原住民文化並不了解,「是胡老師帶我們做深入的卑南族田野調查,和長輩訪談,每天練習歌謠,再請長輩修正,我們開始了解樂舞和祭儀文化,我也因此被長輩取了部落的名字『斯乃泱』。」
斯乃泱表示,早年世人對原住民的樂舞停留在迎賓舞階段,是胡台麗讓世人有機會看見原住民的樂舞文化。由於她本身有很深入的田野調查經驗,部落對她都很信任,在卑南族田調之後,她還帶大家深入賽夏族,「當時要帶那麼多人進賽夏族,難度很高,而且部落對自己的祭儀文化要到外頭呈現,早期比較保守,需要很多溝通。
斯乃泱強調,胡老師帶我們進到五峰部落,當時剛好是矮靈祭典,她慢慢和部落溝通,讓大家知道有一群人要來學習祭典文化。現在回過頭來看,胡老師對原舞者的影響真的很大,她也是原住民文化和社會大眾溝通的橋梁。
曾跟著胡台麗一起做田野調查的國家文藝獎得主平珩表示,過往要把原住民祭儀文化搬上舞台並不容易,「有很多文化內容需要深入了解,胡台麗帶著大家做田野調查,幫助原舞者深入部落,要如何忠實呈現祭儀,還有歌詞的翻譯要如何讓一般人理解,需要做很多功課。透過胡台麗的協助,我們才可以在舞台上看見原住民的祭儀文化。」
胡台麗出生於1950年,同時也是紀錄片導演,研究專長包括文化人類學、視覺人類學、台灣民族誌、詮釋人類學、儀式與展演、巫文化研究等。自1984年起,也編導攝製了8部民族誌紀錄片,包括《蘭嶼觀點》、《讓靈魂回家》、《愛戀排灣笛》等,曾獲時報文學獎
人類學者胡台麗辭世 享壽72歲 - 生活新聞 - 中國時報 https://bit.ly/3KVusG5
-------------------------
人類學者胡台麗辭世 享壽72歲
14:312022/05/08 中時 李欣恬
人類學者胡台麗辭世 享壽72歲 - 生活 - 中時 https://bit.ly/3KToFAL
長年致力研究原住民文化的人類學者、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胡台麗辭世,享壽72歲,前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在臉書公開發布消息,消息傳開,諸多藝文界人士感到不捨,紛紛到胡台麗臉書留言悼念。
國家文藝獎得主平珩曾跟著胡台麗一起做田野調查,她表示,胡台麗對於原住民文化的研究非常深入,對舞蹈表演也有很大的貢獻,尤其是原舞者舞團第一部舞作《山水篇》,展現原住民不同族群的音樂、舞蹈和祭儀,「這部作品的田野調查,就是透過胡台麗的協助完成,有了原舞者之後,我們也才可以在舞台上看見原住民的祭儀文化。」
平珩表示,過往要把原住民的祭儀文化搬上舞台,並不容易,「有很多文化內容需要深入了解,胡台麗帶著大家做田野調查,幫助原舞者深入部落,要怎麼樣忠實呈現祭儀,還有歌詞的翻譯,要如何讓一般人理解,需要做很多功課。」
胡台麗出生於1950年,除了是人類學家,同時是紀錄片導演,研究專長包括文化人類學、視覺人類學、台灣民族誌、詮釋人類學、儀式與展演、巫文化研究等。自1984年起,也編導攝製了8部民族誌紀錄片,包括《蘭嶼觀點》、《讓靈魂回家》、《愛戀排灣笛》等
人類學者胡台麗辭世 享壽72歲 - 生活 - 中時 https://bit.ly/3KToFAL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現職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理事長。著作有:《媳婦入門》、《婆家村落》、《性與死》、《燃燒憂鬱》、《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等。編導製作十六釐米紀錄片:《神祖之靈歸來》、《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笛》等。


2022-05-09_073908maxresdefault (11)

胡台麗 - 飛比價格 - 優惠價格推薦 - 2022年5月 https://bit.ly/3FtoqeB
胡台麗(1950年3月11日-2022年5月7日)[1][2],台灣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台北市人。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3]
胡台麗胡台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mDQfg
Hu Tai-Li in 2015 TIBE.jpg
出生
1950年3月11日
 臺灣台北市
逝世
2022年5月7日(72歲)
教育程度
人類學博士
母校
紐約市立大學研究院人類學碩士、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
知名於
透過拍攝紀錄片,從事影像民族誌研究
配偶
李惠正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
影像人類學
機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
目次
學經歷
胡台麗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獲得學士後,於紐約市立大學研究院(英語:The Graduate Center, CUNY)獲得人類學碩士、博士學位。1979年起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任職至今。2015年接任民族學研究所所長[4]。
研究領域
文化人類學
視覺人類學
臺灣民族誌
詮釋人類學
儀式與展演
巫文化研究
紀錄片拍攝
胡台麗是台灣民族誌紀錄片的先驅,所拍攝紀錄片《穿過婆家村》於1997年上映,是台灣商業電影院播放的首部紀錄片[5]。並有多部紀錄片獲得國內外獎項[6]。
家庭
胡台麗的父親胡為一來自上海,為《摩爾門經》中譯本的譯者[7]﹐母親來自江西[4]。丈夫李惠正是東海大學美術系退休教授,兩人育有一子[8]。
胡台麗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mDQfg
-----------------------

20210723-Foatv9ThPGtM0zp9pSjc6JF6LlcS2dEOYmm5dwG120210723-XMWuh2N9hnVTJ2iS6so2VnfhSZzl12FS1KvIEgbpFireShot Capture 131 - 胡台麗:吸收和欣賞異文化的好,能夠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 tlife.thsrc.com.tw2022-05-09_0748352022-05-09_0748282022-05-09_074821

胡台麗:吸收和欣賞異文化的好,能夠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胡台麗:吸收和欣賞異文化的好,能夠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文|李偉麟・攝影|張季禹胡台麗:吸收和欣賞異文化的好,能夠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https://bit.ly/38ZfrFU
她以拍攝民族誌電影為橋梁,讓人類學的研究與紀錄保存成果,走出學術圈外,帶領社會大眾深入台灣閩南農村、外省榮民聚落和南島民族等不同族群,促進不同的文化彼此溝通、理解、欣賞和尊重,讓社會有更多創意與包容。她是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 胡台麗。
人類學是研究人的學科,記錄人類極富多樣性的文化樣貌。一般的記錄方式,多半是以文字把田野工作研究所得寫成「民族誌」(Ethnography),然而胡台麗卻運用紀錄片影像,創作出獨樹一格的「民族誌電影」,在台灣人類學領域走出新的研究與實踐路徑。
已完成的9部作品中,1997年的《穿過婆家村》、2000年的《愛戀排灣笛》及2004年的《石頭夢》,都曾在戲院售票放映。《穿過婆家村》是全台第一部登上院線作商業放映的紀錄片,以台中南屯劉厝村為對象,描繪台灣的農村變遷;《石頭夢》則記錄外省老兵與他們來自台灣不同族群的妻子兒女所組成的新移民聚落,兩者皆成功地形成社會議題與反思。
跨越學術框架 讓研究成果走入人群
胡台麗自臺大歷史系畢業後赴美進修,碩、博士學位都是人類學。在美期間,無意中看到電影史上關注北極圈伊努特(Inuit)原住民生活的經典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 )深受震撼。自此影像與文字、科學與藝術、人類學和電影,在她的思考中徘徊不去。1983年回台之後,胡台麗找到中研院一台老式的手轉發條16釐米攝影機,赴台東縣達仁鄉土坂村,以排灣族五年祭為題材,次年完成生涯第一部民族誌影片《神祖之靈歸來》。
胡台麗是台灣第一個拍攝具完整影音剪輯概念紀錄片的人類學家。但她並不以原住民代言人自居,而儘量採與被攝者合作的平等態度,一方面在片中讓當地人直接發聲,另方面也保留自己觀點伸展的空間,在當時的學界和紀錄片界,都是很少見的作法。
比如1993年的《蘭嶼觀點》,片子一開頭,一位蘭嶼青年就對人類學者來此做研究的動機提出質疑和批判,認為人類學家在該地研究愈久,「對雅美族的傷害就愈深」,因為他們「只是把蘭嶼當作是他晉級到某一個社會地位的工具而已」。胡台麗透過此種動態影像的呈現,讓當地人的聲音,與其它多重聲音和觀點對話。
胡台麗(後排右二)拍攝紀錄片時與當地人合作,讓他們直接發聲,讓多元觀點得以對話。圖為《蘭嶼觀點》劇照。©胡台麗
排灣族Padain村頭目李正(tsegar Tarhulaiaz)(圖右)製作單管口笛,並接受胡台麗採訪。©胡台麗
將影像回饋給被研究的群體
1989年的《矮人祭之歌》,則呈現了賽夏族每十年一次大祭的情況。賽夏族每兩年一次的矮人祭,以及每十年一次的大祭,還有排灣族的五年祭,可說是台灣現存原住民傳統祭儀中極具特色的重要祭儀。胡台麗不間斷地進行著田野調查與記錄的工作,每逢祭儀期間一定參加,自80年代至今而不輟。
光是屏東縣來義鄉排灣族所在的古樓部落影像紀錄,目前就有五百多筆,其中被她記錄的重要巫師與經語傳唱者,有些已經過世。這些胡台麗四十餘年來主持的10個計畫所採集的近三千筆寶貴影音已數位化為「台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資料庫。胡台麗強調:「我希望能夠把自己花了那麼多時間所獲得的文化詮釋和理解,透過不同的方式,跨出學術領域,傳遞給更多的社會大眾,並且回饋給被研究的群體。」
由於許多傳統祭儀的作法逐漸消失,多年來累積的採集、保存工作,開始發揮了協助傳承的作用。有些年輕一代的原住民想要回溯過往、找回傳統,瞭解傳統的祭儀怎麼做?有沒有做錯?在胡台麗跨時性的影音紀錄與後續整理出的文字中,部落祭儀專家們展演著傳統。胡台麗甚至會提供錄音檔,讓年輕一代的原住民感受並學習純正的發音和唱法,讓珍貴的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傳承。
影片能夠帶領觀眾身歷其境,感受直接而強烈,在胡台麗眼中是很好的溝通工具。圖為胡台麗歷年完成的民族誌紀錄片DVD。
將片子帶回部落巡演 創辦亞洲第一個國際民族誌影展
完成一部民族誌電影的過程固然艱辛,資源與經費都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然而胡台麗更重視片子拍好之後,要把它推廣給更多的人看見。「如果不把它推出去,就算拍得再好,也是沒有用的。」胡台麗有感而發地說。除了努力讓片子上院線和到各地放映,她和同伴也在2001年創立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雙年展,成為亞洲第一個也是持續最久的國際民族誌影展。每次都儘量邀請入選影片的國際導演來台座談,讓台灣觀眾拓展文化視野;同時也把台灣影片,特別是原住民題材的影片推上國際舞台。
此外,她也將片子帶回村落巡演,直接聽取部落的回應,並刺激當地年輕人思考,傳承與創新文化。胡台麗不僅親自舉辦映後座談,還將座談整理成文字,公開在網路上,讓一部部的片子變成一座座的橋梁,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能夠彼此溝通與互動。
今年,她計畫完成一部以排灣族女巫師為主題的民族誌電影。雖然已接近退休的年齡,但未來仍有許多等待她完成的計畫。她表示,「人類學就是研究異文化的學問,如果能夠吸收和欣賞異文化的好,就能夠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如果有更多更好的人集結在一起,那便是一個更好的社會、更好的國家。」
《讓靈魂回家》記錄了阿美族太巴塱部落迎祖靈回家,並重建祖屋的過程,探討了原住民傳統文化在歷史進程中,信仰的變遷。圖為該片劇照,巫師在重建的祖屋中進行儀式。©胡台麗
胡台麗
1950年生,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人類學博士。現職為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兼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以及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等。2014年教育部第58屆學術獎人文及藝術類科得主。
胡台麗:吸收和欣賞異文化的好,能夠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https://bit.ly/38ZfrFU


2022-05-09_075235

年輕時的vuvu們(左為前當家頭目Galaigai,右為前首席女巫Dremereman)和胡台麗胡老師


祖靈回家212022-05-09_075430

紀錄片《讓靈魂回家》是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執導的第8部民族誌影像作品。
鏡頭背後的人類學家 胡台麗 - 台灣光華雜誌 https://bit.ly/3skyukR
是紀錄,也是觀察,胡台麗的紀錄片新作《讓靈魂回家》,用人類學家的情感,拍出太巴塱人在挫折中,勇於追尋文化根源的激情與浪漫。
學者最忌做自己專業領域外的事,怕被說是「半調子」。但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一手拿筆寫學術論文,另一手拿攝影機拍電影。20年來,她完成了8部人類學紀錄片,題材包括原住民、榮民、本省籍婦女,以及農村的變遷。
胡台麗的跨界事績還不止於此。她長期浸潤於原住民排灣族研究,先前從未想過會選擇不甚熟悉的阿美族議題進行影像紀錄,而且一拍就是8年,才完成2011年年底正式發表的《讓靈魂回家》。她把她的第一部阿美族紀錄片,獻給了太巴塱部落。
「如果人類學者不主動站出來攝製民族誌影片,就只好任憑台灣觀眾在采風式的原住民影像中接收訊息。」22年前,胡台麗寫下這句文字自惕;現在,她仍是台灣唯一一位密集且大量拍攝民族誌影片的人類學者。
民族誌電影是讓研究者、被研究者、讀者三方對話的媒介。圖為胡台麗早年拍攝《石頭夢》採訪收音現場。
遲來的挑戰
有趣的是,《讓靈魂回家》的拍片構想,一開始並不存在。胡台麗表示,2003年,民族所博物館館長把太巴塱部落想要索討祖屋柱子的信轉給她看,她當下唯一的念頭是:「這事終於臨到我們頭上了。」
當時,其他國家的原住民向博物館提出歸還文物的要求已很普遍。美國聯邦政府甚至早在1990年便通過《美國原住民墓穴保護及回復法案》,要求受聯邦經費補助的博物館及其他典藏機構,歸還原屬於美國原住民的文物。
胡台麗心想,太巴塱青年提出的訴求很有意義,放在台灣的脈絡來看,是原住民對傳統文化主體性的追求。一開始,胡台麗只是單純地想把事件過程紀錄下來,並無拍片的構想,因此,年輕人到民族所拜訪當天,她用的是DV,而非正式攝影機拍攝。
隨著追討行動持續進展,部落巫師到民族所舉行儀式、與祖靈對話,以及後來出現Kakita'an祖屋繼承人與部落發生土地糾紛,胡台麗嗅到事情並不只是歸還文物那麼單純,如果只是紀錄,而非以一部完整的紀錄片呈現,可能沒人可以看懂太巴塱部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太巴塱人迎回祖靈後,胡台麗多次前進部落,觀察他們討論、爭議如何重建祖屋,也看到年輕人推動文化復振的工作,這時,拍成紀錄片的計畫輪廓也越來越清楚。
而為了讓影像品質達到紀錄片的水準,胡台麗找來從她第5部紀錄片《愛戀排灣笛》就開始合作的攝影師李中旺,加入影像的拍攝。
拍攝、後製,8年抗戰
從2003年太巴塱年輕人提出索回祖柱,2004年正式迎回祖靈、2006年完成祖屋的重建,到部落土地糾紛未解、民族所協助祖屋繼承人申請文化景觀的認證,重建後的祖屋依舊風波不斷,對胡台麗而言,似乎看不到拍攝的句點,唯一能做的,就是一直拍下去,等到可開始剪輯時,已拍了兩百多小時的毛片。
影像資料如此大量、龐雜的情況,胡台麗還是第一次遇到。她說,以前拍16釐米影片,10小時長度的毛片,大約可剪成1小時的片子。而現在要把200小時的毛片,剪成七、八十分鐘的片子,資料整理的難度非以前的拍片經驗可比。
再者,從迎靈到祖屋重建,涉及巫師儀式及太巴塱起源的神話,都以阿美語發音,必須透過事後轉譯,再找出適合剪入的片段,再再拉長了影片後製的時間。
2011年紀錄片完成,距太巴塱人提出返還柱子的要求,足足長達8 年,是胡台麗至今拍攝耗時最久的紀錄片。
中立,不代表沒立場
胡台麗借自太巴塱青年Fuday的發想,將片名取作《讓靈魂回家》。影片處理了造成太巴塱部落現況的歷史因素,包括日本殖民、國民政府統治,以及改信基督宗教對傳統祖靈信仰的衝擊。此外,為了保存文物,卻導致部落失去神聖的精神文化,博物館的角色,也是片中討論的重點。
西方人類學界的重量級期刊《視覺人類學》評論指出,胡台麗細膩地觀察、紀錄,對博物館研究、宗教、物質文化、原住民生活變遷有興趣者,《讓靈魂回家》是推薦必看的紀錄片。
身為導演,胡台麗在影片中同時也是訪談提問者與敘述者。對於博物館取得文物的正當性,以及部落與祖屋家族間的土地爭議,她以幽微的方式,在片中表達她的觀點。
譬如,祖靈迎回部落後,頭目與議員反對祖屋本家重建祖屋,這時,胡台麗透過旁白,援引文獻資料提出她的看法,認為只有讓Kakita'an家重建和管理祖屋,才能讓房子變成一個有靈魂、有祭儀的地方,傳統文化也才有復振的希望。
胡台麗強調,人類學紀錄片導演保持中立、不介入,但不表示沒有立場。「Kakita'an家很委屈地被日本人趕出祖屋。瞭解這些歷史之後,自然就會對這些家族寄予同情。」
另一方面,胡台麗不避諱追問民族所博物館拿取、收藏太巴塱Kakita'an屋柱的正當性。她在片中訪問當年把柱子搬回中研院的民族所前輩研究員劉斌雄,得到的答案是:當年搬走柱子時,只有請示當時的部落頭目,卻沒有取得祖屋家族的同意。「過程確實不夠細膩,」胡台麗說。
祖屋家族在重建祖屋過程遇到部落意見領袖的質疑,對於這些反對意見,胡台麗在片中讓當事人具體陳述,把思考、判斷、評論的空間,交給觀眾。
激發反思的力量
《讓靈魂回家》完成後,在國內巡迴11個原住民部落放映,胡台麗親自出席其中的9場。她表示,太巴塱尋回祖靈、重建祖屋的經過,給了其他族群、部落很大的啟發,放映後的討論會上,觀眾提出各自部落面對的文化困境,以及對於古老傳統的懷思。譬如,在屏東縣泰武鄉排灣族佳平部落放映時,族人對於目前也收藏在中研院民族所內Zingrur頭目家屋的祖靈柱,是否也該循太巴塱部落迎回祖靈的方式辦理,有了熱烈的討論。
「相對於論文書寫,影像的訴諸是更直接的,得到部落的迴響也較大,」胡台麗說。
胡台麗1997年完成的《穿過婆家村》,創下國內第一部紀錄片在電影院商業放映的紀錄,後續作品《愛戀排灣笛》與《石頭夢》也循此模式排上院線。目前礙於政府補助制度的變革,針對《讓靈魂回家》,胡台麗沒有商業放映的計畫,當下只想專注於深耕部落及社區巡迴,只要有團體想看,她義不容辭。
《讓靈魂回家》的配樂由美國德州萊斯大學音樂院副教授陳士惠擔綱。這部影片今年3月下旬展開哈佛、哥倫比亞、加州柏克萊等6所美國知名大學巡迴放映。胡台麗表示,除了人類學學者外,觀眾席上不乏來自兩岸的留學生,而由會後討論的焦點來看,西方觀眾對於台灣原住民的傳統祖靈、巫師儀式,以及西方宗教的影響,最為關注。
「歷史一去不復返,阿美族太巴塱的現狀也很難說扭轉就扭轉,但對於族群精神本源、靈魂的追尋,是讓一個族群健康發展的力量,」胡台麗說。
正是太巴塱年輕人對於尋根義無反顧的浪漫,以及祖屋後代家人在挫敗中的堅持,讓一邊做研究、一邊拍電影的胡台麗深受感動。《讓靈魂回家》,對太巴塱,對其他原住民部落,以及對胡台麗個人,歷時8年,終於有了交代
鏡頭背後的人類學家 胡台麗 - 台灣光華雜誌 https://bit.ly/3skyukR


當神秘的女巫遇上人類學家──專訪胡台麗、劉璧榛
by 研之有物 2020/07/02 2k 11758當神秘的女巫遇上人類學家──專訪胡台麗、劉璧榛|性別力 Gender Power https://bit.ly/392hj0q
中研院民族所胡台麗特聘研究員、劉璧榛副研究員,在傳統漢文化的父系社會長大,在各自的田野調查經驗中,感受到原住民差異文化帶來的強大衝擊!尤其是阿美與卑南族母系社會中女性的特殊角色,也被排灣族與噶瑪蘭族「女巫」的權力與神秘感深深吸引。但受到現代化、基督教進入與經濟影響,巫文化漸漸消失,本文專訪胡台麗與劉璧榛如何透過研究,與族人一起守護祖靈傳承下來的精神。
執行編輯|林婷嫻 美術編輯|張語辰
胡台麗(圖右)、劉璧榛(圖左)與《當代情境中的巫師與儀式展演》研究群,親身深入台灣各地原住民部落,在族人的協助下研究面臨消失危機的巫文化,以行動支持與肯定長期被認為是「迷信」的巫信仰。攝影│張語辰
巫文化中,感到最不可思議的現象?
胡台麗:
在排灣族的巫文化中,有一個成為女巫師 (puringau 或 marada) 必需有的「物」,引起我很大的研究興趣,那就是稱為 zaqu 的「巫珠」,有的排灣地區發音為 za’u 。
巫珠是神靈的代表,也具有與神靈溝通的功能。巫珠的外形很像無患子樹果實的果核,但對於女巫師而言,這不是無患子果實的果核,而是神靈界的創造者或巫祖賜予自己具備成巫資格的認證,絕非巫師自己在樹叢撿來的。
巫珠(圖中右手所示)是排灣族女巫師的必備靈物,代表受到神靈揀選、註定成巫的命運,一般會收藏於巫師箱袋中(圖中左手所持)。圖片來源│胡台麗提供
古樓村兩位最資深的巫師 Muakai Tjakivarit 和 Laerep Pasasav 表示她們使用巫珠時,主要為了三種目的:卜問部落的男祭司人選、卜問病因和死因及用何種方式處置、處理喪事時作為護身符。
巫珠出現的情境非常神奇,例如:望嘉村的 Qalsirh Jangerits 巫師( 1921 年生)生下來時手握著打不開,請鄰居老人家拿豬骨祭拜,手指才舒展開,並看到一顆巫珠。春日鄉力里、七佳、望嘉部落、與來義鄉白鷺部落,認為如果女子身邊出現巫珠而不願成為巫師,那麼她本人或家族會有病痛禍害,但另一些排灣村落則沒有這樣的說法。
並非成長經驗中有獲得巫珠的女子都能成為巫師,排灣族認為,拜師習巫的排灣女子即使之前已有巫珠出現,但若在她的成巫儀式唱經過程中,沒有一顆巫珠降下,她也不能成為巫師,意味著沒有獲得神靈的認可。
在古樓村的成巫儀式中,會用竹籃、甘蔗搭成橋,上面放粗麻繩或麻織的布條,再鋪上苧麻纖維和荖藤葉,並把一大片香蕉葉插入接近天花板的窗縫,作為巫珠降下的通路。參加的巫師每人手持一把苧麻和桑枝葉開始唱經,接著要成巫的學徒進行昏厥儀式 (kiringats) ,腋下夾麻布、繞東邊竹籃爬行五圈後昏倒。
當學徒被喚醒後,若腋下夾的麻布打開後有出現一顆巫珠,就認定該學徒的巫師身份。排灣族女巫師在部落中負責許多集體性和個人性的祭儀,受到很大的尊重。
在田野遇到「物」時要保持天真和開放的心態,讓「物」展現自己,而不是迅速認定該物代表什麼。
有沒有女巫看得到的「東西」,是老師研究時看不到的?
劉璧榛:
在噶瑪蘭人今已失傳的 kisaiz 成巫儀式中,年紀較長且經驗豐富的 mtiu 女巫們,會從女神處 ka-saray 拿下來一條「神靈線 (saray) 」,撒出去密密麻麻地纏住新巫(要治病成巫的女子)的手腳,象徵性地穿入新巫體內。
當新巫手腳被神靈線綁住、不能再走動時,她會象徵「死亡」昏倒在地,看起來像喪失意識,代表新巫已經順利抵達神靈所在之處。接著,比較有能力的女巫會在旁喚回昏倒的新巫,當靈魂回來表示新巫獲得能力再生,展演「死後復生」也代表為部落帶來新生命。
據 mtiu 女巫形容,神靈線彷彿帶有晶亮露水質感的蜘蛛絲。不是人間的物質,只有女巫得以看見並發揮效力。
圖片來源│劉璧榛提供
兩位老師如何接觸到原住民的「巫文化」?
劉璧榛:
我是南投鹿谷人,在很典型的漢人父系大家族長大,雖然國中時有接觸到布農族、泰雅族的老師,但真正讓我開眼界是,大學時到花蓮吉安鄉東昌村的阿美族 Lidaw 部落家庭裡,看到家庭裡的女人講話很大聲、意見很有份量,和我的家庭很不一樣。
阿美族的媽媽氣勢很不一樣,很辛苦地做事情,也很有權力和地位。讓我想到我阿嬤跟媽媽即使拼死拼活地努力工作,在家裡也沒有什麼份量,都是阿公或爸爸在做主。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文化震撼,只是跨越一個中央山脈,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後來我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 (E.H.E.S.S.) 讀社會人類學及民族學的時候,我的老師寫了一本關於男性支配的書,探討在經濟階級不平等前就已存在的性別不平等。於是我的論文思考母系社會中男女是否較平權,女性擁有哪些權力?特別看噶瑪蘭社會如何生產出「女性巫師」,解析其性別的政治宗教性。
在巫文化中,最顯著也最讓人好奇的就是女巫會做很多儀式,這是外人看起來會霧煞煞的地方,因為越霧煞煞,就顯出其文化的差異性。更不一樣的是女巫都是阿嬤,在儀式中很有活力地唱歌跳舞,儀式常常從一早做到半夜,體力都比我還好。
台灣民間常見到乩童多是男性主導,但原住民的巫文化中幾乎都是女性掌舵,我很想進一步探究其差異原因。
胡台麗:
我讀臺灣大學歷史系的時候,很喜歡去修一點人類學系的課,尤其是人類學的田野調查讓我非常好奇。因為以前歷史系的訓練多為埋首古籍,但田野是人類活生生的生活場域,可以接觸不一樣的文化。
我第一次參加田野調查,是跟著臺大人類學系暑期營隊到卑南族的部落。卑南族是「從妻居」的社會,丈夫結婚後住在妻子家裡,門牌的戶長都是妻子的名字。在卑南族的部落裡,我看到我寄住的家庭中妻子拿著雞毛撢子在院子裡追趕先生,是漢文化中不常見的視覺衝擊。阿公(妻子的父親)也跟一家人住在一起,這種家庭結構和我們不太一樣。卑南族人說話語調、動作和表情都很幽默,而漢文化比較壓抑。這些文化差異,讓我覺得文化充滿可能性和變異性。
在自己的文化中常常會遇到困境,但若能把別的社會中一些特質或現象分析清楚、介紹給我們社會,這些清新資訊的注入,可以讓己文化獲得啟發和創新。
我不喜歡侷限在學術論文的模式中,所以會寫一些報導文學、小說或拍攝紀錄片,以不同方式展現研究成果。
《媳婦入門》是我第一本發表的書,從人類學的角度探討台中南屯的農村村落在政經社會劇變中,有什麼變的部分和不變的精神價值,例如農村經濟和家庭結構的變化、文化綿延及傳宗接代的需求。
1983 年於台東縣達仁鄉土坂村拍攝的《神祖之靈歸來》,是我的第一部民族誌紀錄片,呈現台東排灣族的「五年祭 (Maleveq)」。迎送神祖之靈的五年祭是排灣族部落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祭儀,藉由竹竿刺球等祭儀活動,呈現部落的結構理念和驅禍祈福的情感。
在五年祭中,我第一次見到女巫師。雖然排灣族不是母系社會,但巫師一定是女性。排灣族是長嗣繼承。若是長嗣是女的,她掌握的權力之大、背負的責任之重超出想像。在五年祭中我看到女頭目和女巫師密切合作的場面。
後來我接觸到屏東排灣族古樓村女巫師儀式中繁複深奧的唸經和唱經。我很幸運地遇到一位屬於祭儀創始家族的女巫師,知曉祭儀傳統,不只會唱唸也會解釋這整套經語。加上排灣助理柯惠譯很有耐心地協助,我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記錄、翻譯和解釋排灣古樓女巫師有固定結構和語句的入神唱經文本,希望把這整套快要失傳的經語保存下來。
身為人類學家,研究的樂趣或未來的夢想?
胡台麗:
人類學這門學科很有意思,可以親身感受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然後去找差異的原因。
這差異現象和原因若找到了,就是自己的體會和發現,會有很大的快樂和滿足。我很喜歡到處跑,和不同的人互動。旁人看了可能會覺得很辛苦,但我樂此不疲。
另外,現在有許多祭典儀式、經語都快要失傳,年輕一輩的原住民知道我們之前做田野調查時,有用影片、錄音等方式,將前人怎麼做祭儀、女巫怎麼唱經保存下來,會來跟我們索取,我們也會主動提供給他們。這些資料都放在《台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網站中,從 1984 年開始累積,應該是台灣人類學界採集數量最多的影音資料,任何人若有需要都可以直接查看。我希望這麼美好的文化能讓更多人欣賞、理解,並傳承下去。
劉璧榛:
我希望,可以讓社會關心我研究的人群。
我的研究內容多聚焦在噶瑪蘭和阿美族,這是台灣社會中較少被注意、理解的族群,我想透過研究發表讓更多人知道,這些原住民族是誰、有什麼樣的文化?特別是噶瑪蘭族,只剩下 1300 – 1500 多人,當未來一位一位長輩走了之後,這個族群就將消失了,可能再過十幾年就沒有人會說噶瑪蘭語。特別是其傳統上母系社會文化與語言的消失,是人類無法彌補的損失。
幸好 2002 年噶瑪蘭族被政府正式認定為原住民第 11 族,有了名份存在,族人就更有向心力共同傳承復振這塊「招牌」,整個邊緣化的部落逐漸有資源進入,其內部彼此間也有更多互動。
例如,原本噶瑪蘭族的 kisaiz 成巫儀式,因為戰後經濟衰退及改信基督宗教的影響,讓這個儀式在 1960 年代逐漸失傳,女巫們也漸漸失去在家族及部落原來的中心位置。
但現在噶瑪蘭人意識到 kisaiz 是他們獨特的文化,中老年人對其歌舞記憶猶深,於是這套神秘的儀式歌舞變成是噶瑪蘭族人向大眾介紹時,顯著的與特有的族群文化「標籤」。 1987 年正名運動時族人和女巫開始聯手再現 kisaiz 成巫儀式,並轉變為劇場展演作為爭取權益的工具,到現今成為宜蘭傳藝中心每年表演的重頭戲,而讓大眾更認識其獨特的文化。
kisaiz 成巫儀式中,要成巫的年輕女子會到屋頂上跳舞、呼喊女神,因為族人認為屋頂是最接近創造宇宙女神的地方,這是噶瑪蘭族最獨特的文化識別。圖片來源│劉璧榛提供
本文授權轉載自研之有物,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原文詳見:當神秘的女巫遇上人類學家──專訪胡台麗、劉璧榛
當神秘的女巫遇上人類學家──專訪胡台麗、劉璧榛|性別力 Gender Power https://bit.ly/392hj0q

2022-05-09_075552FireShot Capture 133 - 當神秘的女巫遇上人類學家──專訪胡台麗、劉璧榛|性別力 Gender Power - womany.netFireShot Capture 132 - 當神秘的女巫遇上人類學家──專訪胡台麗、劉璧榛|性別力 Gender Power - womany.net


1990年「蘭嶼觀點」紀事 003 |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

2022-05-09_075946

1990年「蘭嶼觀點」紀事 003 |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單一登入 網路資訊平台

B05A00_P_02_02showLargeImageByIsbn.ashx


人類學者胡台麗病逝 享壽72歲
2022年5月8日 週日 下午3:58
前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今天證實,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胡台麗病逝,享壽72歲。
人類學者胡台麗病逝 享壽72歲 https://bit.ly/3LYvWRg
胡台麗 (圖)
前原民會主委孫大川今天在臉書表示,深夜得知訊息,胡台麗教授、原住民最敬愛的朋友病逝了,震驚與哀痛。
胡台麗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獲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與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第一、二任理事長。胡台麗跨足學、文、影各界,文學著作諸如「媳婦入門」、「婆家村落」、「性與死」、「燃燒憂鬱」、「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等書。
胡台麗也曾編導製作16釐米紀錄片「神祖之靈歸來」、「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笛」、「石頭夢」等。
根據資料,胡台麗製作的紀錄片作品曾獲得芝加哥國際影展紀錄片類銀牌獎、休斯頓國際影展金牌評審獎、金馬獎紀錄片首獎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特別推薦獎,以及入圍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等
人類學者胡台麗病逝 享壽72歲 https://bit.ly/3LYvWRg


胡台麗
胡台麗,台灣省人類學者,民族誌、女性影像工作者。畢業於台大歷史系,並赴紐約市立大學攻讀人類學。1997年,她的作品《穿過婆家村》打破當時台灣電影院的歷史,是首部在院線放映的本土紀錄片﹔之前多部作品也得到國際間民族誌影展的肯定。作品有 《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
期間因緣際會下接觸到《北方的南努克》,啓發她拍攝民族誌紀錄片的想法,之後認識了錢孝貞與紀錄片科班出身的李道明。李道明引薦胡台麗使用可以做同步錄音的SONY professional walkman錄音機,胡帶著此錄音機回台,促成她想拍片的動力,在其第一部影片《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即使用這台錄音機收現場音,這部片也成為台灣第一部以現場音想要去模擬同步收音的紀錄片。
胡台麗可以説是台灣第一個拍人類學紀錄片的工作者、又具有人類學研究的專業者,《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在簡陋的環境下,開啓台灣用影像紀錄原住民祭典的先鋒。接著她一方面拍攝民族誌紀錄片,一面以影像輔佐人類學研究,以影像紀錄台灣人類學,開啓台灣人類學界的“新面向”。
2001年曾擔任第一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The 1st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總策劃及主席。目前仍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主持多項民族誌影片相關計畫,並且在清華大學開設Visual Anthropology視覺人類學課程。她的新作《石頭夢》拍攝期長達六年,入選為2004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以及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
導演作品
1984 《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   The Return of Gods and Ancestors: Paiwan Five Year Ceremony
1988 《矮人祭之歌》   Songs of Pasta'ay
1993 《蘭嶼觀點》   Voices of Orchid Island
1997 《穿過婆家村》   Passing Through My Mother-in law's Village
2000 《愛戀排灣笛》   Sounds of Love and Sorrow
2003 《遇見尚‧胡許》   Encountering Jean Rouch
2004 《石頭夢》   Stone Dream
主要著作
《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
《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
1982 《媳婦入門:田野心影錄》1986 《性與死》
胡台麗《媳婦入門》
胡台麗《媳婦入門》
1991 《燃燒憂鬱》
2001 《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胡台麗、錢善華、賴朝財合著)
2003 《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
編著作品
2002 《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   (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 [1] 
作品介紹
《石頭夢》
《石頭夢》
《石頭夢》
2004年12月4日晚,第4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中國台灣舉行,胡台麗的作品《石頭夢》獲得了最佳創作短片的殊榮。《石頭夢》這部記錄片描述的是新一代由中國大陸移居台灣的外省籍榮民與台灣土地及原居民產生關係,並形成具有特殊文化現象之新移民社區的故事。片中觸及敏感的“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的議題。新移民究竟比較愛台灣新家園還是比較愛中國原鄉?不同的家國認同間有怎樣的情感拉扯?本片主角劉必稼的經歷其實是台灣代代移民的縮影。
《石頭夢》一片的拍攝具有傳奇色彩。1965年,陳耀圻導演攝製了台灣紀錄片史上第一部具觀察性紀錄片內涵的真實電影《劉必稼》。片中主角劉必稼是個在1940年代在大陸農村被抽壯丁而隨蔣介石來台的軍人,他在退伍前到台灣東部河川地,辛勤地挑石頭開闢田地。紀錄片當年發表時,在台灣藝文界引起很大的震撼。沒想到在《劉必稼》攝製完成的數十年後,胡台麗因從事榮民研究 ,在花蓮木瓜溪畔的一個農莊中驚喜地發現了劉必稼的身影,於是開始以攝影機紀錄這個由外省老兵與他們來自台灣不同族羣的妻子及兒女所組成的新移民聚落。劉必稼娶了具有阿美族和平埔族原住民血統的寡婦,並收養了她的兒子。父與子、生與養、原與漢之間有怎樣的差異?有無難解的情結?
“石頭”是本片最重要的象徵,將辛苦在石堆中開墾的劉必稼這一代,和喜愛撿拾與玩賞石頭的劉必稼兒子這一代連繫起來,同時映現了台灣政經社會的變遷。劉必稼和他的家人如同玫瑰石般外表黝黑平凡,內裏卻藴含瑰麗高雅的景緻,在片中悠遠質樸的古琴聲伴隨下,與溪流浪花共織夢想。本片並提示:石頭因含多種礦物質,幻化出美麗的內在風景;台灣因擁有多元族羣,才展現出強韌的生命與豐富的文化。 [2] 
《蘭嶼觀點》
主要呈現蘭嶼雅美族人的社會價值觀、宗教信仰與傳統生計活動等,和外界接觸後所產生的文化困惑、矛盾、調適及衝突。
《穿過婆家村》
這是一部以閩南語為主的片子,而且它講的是台灣在近幾十年來如何從農村轉變成都市化、工業化的社會,是一部可以引起許多人跟自己生命經驗做聯結的片子,也應該是一部可以引起台灣社會一些反省的片子
胡台麗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FvFLDF


3644437-PHFireShot Capture 134 - 台灣影像人類學誌先驅胡台麗過世 享壽72歲 - 臺北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news.ltn.com.tw2022-05-09_0811249fef9547-faf6-4558-b5a6-5f75c8ef

人類學家胡台麗逝世 享壽72歲
2022/05/08 17:01
前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今(8)日證實,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胡台麗病逝,享壽72歲。
人類學家胡台麗逝世 享壽72歲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KVASEY
▲胡台麗病逝,享壽72歲。(圖/翻攝自胡台麗臉書)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原民會主委孫大川今日在臉書表示,深夜得知訊息,胡台麗教授、原住民最敬愛的朋友病逝了,震驚與哀痛。
胡台麗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獲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與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第一、二任理事長。
胡台麗跨足學、文、影各界,文學著作諸如「媳婦入門」、「婆家村落」、「性與死」、「燃燒憂鬱」、「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等書。
另外,胡台麗也曾編導製作16釐米紀錄片「神祖之靈歸來」、「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笛」、「石頭夢」等。
根據資料,胡台麗製作的紀錄片作品曾獲得芝加哥國際影展紀錄片類銀牌獎、休斯頓國際影展金牌評審獎、金馬獎紀錄片首獎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特別推薦獎,以及入圍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等
人類學家胡台麗逝世 享壽72歲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KVASEY


人類學家胡台麗逝世 享壽72歲
中央社台北8日綜合電
前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今天證實,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胡台麗(右圖.中央社資料照)病逝,享壽72歲。
前原民會主委孫大川今天在臉書表示,深夜得知訊息,胡台麗教授、原住民最敬愛的朋友病逝了,震驚與哀痛。
播撒人類學種子
胡:逃脫井底之蛙命運
胡台麗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獲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與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第一、二任理事長。
胡台麗一手拿筆寫學術論文,一手拿攝影機拍攝影像,數十年來留下多部紀錄片及無數論著,為台灣原住民、新移民、省籍及性別議題研究帶來無限啟發
胡台麗1986年出版「性與死」,這是她個人在完成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之後,返國途中「順道」前往人類學家的夢土新幾內亞,留下理性與感性兼具的見聞錄。
胡台麗在書中寫道,「我們常常擔心『原始部落』的文化快消失了,卻沒有問自己的文化是不是也快要消失了?」、「我們如果不肯拋棄成見,虛心地面對自己和別的族群文化,將永遠不能逃脫井底之蛙的命運。

胡台麗曾在當時寫下勉勵人類學者的話:「如果人類學者不主動站出來攝製民族誌影片,就只好任憑台灣觀眾在采風式的原住民影像中接收訊息。

胡台麗過世的消息傳出,許多藝文界朋友表示哀悼之意,作家、學者陳芳明在臉書表示,胡台麗是小他兩屆的台大歷史研究所學妹,雖很少見面,但知道她治學認真而嚴謹。
陳芳明說:「胡台麗出門總是揹一個袋子,他們大學畢業旅行到阿里山時也邀我參加。
最後一次見面時,她仍然還揹著袋子。
今天上午看到報導,還是無法接受。

編舞家平珩在臉書發文表示,胡台麗執著去田野調查溯源的要求,成就了原舞者,也回歸以歌配舞的原住民原貌,「她引領進入的原住民世界,對我影響至深,永遠趕不上她出田野的超強體力和滿溢的熱忱!」
胡台麗跨足學、文、影各界,文學著作諸如「媳婦入門」、「婆家村落」、「性與死」、「燃燒憂鬱」、「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等書。
另外,胡台麗的紀錄片起點也在1980年代,而且堅持以人類學民族誌的方式拍攝,1984年編導製作16釐米紀錄片「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是首部採取同步錄音的紀錄片、「矮人祭之歌」、1993年「蘭嶼觀點」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1997年「穿過婆家村」是首部進入商業戲院放映的台灣紀錄片、「愛戀排灣笛」、「石頭夢」等。
根據資料,胡台麗製作的紀錄片作品曾獲芝加哥國際影展紀錄片類銀牌獎、休斯頓國際影展金牌評審獎、金馬獎紀錄片首獎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特別推薦獎,以及入圍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等
更生日報 宜蘭花蓮台東新聞 https://bit.ly/3N0n4dT
--------------------------
人類學家胡台麗逝世 享壽72歲
人類學家胡台麗逝世 享壽72歲 | 熱門話題 | 要聞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snxQTL
2022/05/08 16:00:28
中央社 記者張雄風台北8日電
前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今天證實,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胡台麗病逝,享壽72歲。
前原民會主委孫大川今天在臉書表示,深夜得知訊息,胡台麗教授、原住民最敬愛的朋友病逝了,震驚與哀痛。
胡台麗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獲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與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第一、二任理事長。
胡台麗跨足學、文、影各界,文學著作諸如「媳婦入門」、「婆家村落」、「性與死」、「燃燒憂鬱」、「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等書。
另外,胡台麗也曾編導製作16釐米紀錄片「神祖之靈歸來」、「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笛」、「石頭夢」等。
根據資料,胡台麗製作的紀錄片作品曾獲得芝加哥國際影展紀錄片類銀牌獎、休斯頓國際影展金牌評審獎、金馬獎紀錄片首獎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特別推薦獎,以及入圍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等。
人類學家胡台麗逝世 享壽72歲 | 熱門話題 | 要聞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snxQTL
--------------------------------------------
台灣影像人類學誌先驅胡台麗過世 享壽72歲
   台灣影像人類學誌先驅胡台麗過世 享壽72歲 - 臺北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yn73dP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胡台麗過世消息傳出,震驚學界。(資料照)
快新聞/人類學家胡台麗逝世 享壽72歲 - 民視新聞網 https://bit.ly/3MVQABy
2022/05/08 13:58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拍攝多部人類學誌影像的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過世,享壽72歲,前原住民主委孫大川貼出胡台麗過世消息,並稱呼胡台麗是原住民最敬愛的朋友;胡台麗是台灣民族誌紀錄片先驅,所拍的紀錄台灣農村變遷的《穿過婆家村》是台灣商業電影院播放的首部紀錄片。
胡台麗是人類學專家,更特別的是,她並非只待在書桌,或者只單純用文字書寫其田野調查的結果,她用攝影機,一一記錄台灣農村的變遷外,也用影像記錄台灣原住民族、榮民、本省籍婦女等各類族群的影像民族誌,也因為這些影像民族誌,讓一般民眾也可以了解人類學的研究成果,促進不同族群的理解。
胡台麗拍攝影的影片曾獲得金馬獎肯定,也曾獲得國外影展等大小獎項,胡台麗曾擔任過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胡台麗於4月15日仍發文懷念母親,今天過世消息傳出後,震驚紀錄片界與人類學界。台灣影像人類學誌先驅胡台麗過世 享壽72歲 - 臺北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yn73dP
-------------------------
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胡台麗(中)病逝,享壽72歲。(圖/翻攝自臉書)
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胡台麗病逝,享壽72歲。
前原民會主委孫大川今在臉書發文哀悼,他深夜得知訊息,胡台麗教授、原住民最敬愛的朋友病逝了,感到震驚與哀痛。
胡台麗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獲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與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第一、二任理事長。
根據台灣紀錄片資料庫,胡台麗的紀錄片作品曾獲得芝加哥國際影展紀錄片類銀牌獎、休斯頓國際影展金牌評審獎、金馬獎紀錄片首獎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特別推薦獎,以及入圍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等。
胡台麗著作包括《媳婦入門》、《婆家村落》、《性與死》、《燃燒憂鬱》、《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等書。編導製作十六釐米紀錄片:《神祖之靈歸來》、《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笛》、《石頭夢》等。
快新聞/人類學家胡台麗逝世 享壽72歲 - 民視新聞網 https://bit.ly/3MVQABy
-----------------------
2022年5月8日 週日 下午3:58人類學家胡台麗病逝 享壽72歲-風傳媒 https://bit.ly/3PaIGX4
前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今天證實,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胡台麗病逝,享壽72歲。
胡台麗 (圖)
前原民會主委孫大川今天在臉書表示,深夜得知訊息,胡台麗教授、原住民最敬愛的朋友病逝了,震驚與哀痛。
胡台麗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獲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與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第一、二任理事長。胡台麗跨足學、文、影各界,文學著作諸如「媳婦入門」、「婆家村落」、「性與死」、「燃燒憂鬱」、「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等書。
胡台麗也曾編導製作16釐米紀錄片「神祖之靈歸來」、「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笛」、「石頭夢」等。
根據資料,胡台麗製作的紀錄片作品曾獲得芝加哥國際影展紀錄片類銀牌獎、休斯頓國際影展金牌評審獎、金馬獎紀錄片首獎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特別推薦獎,以及入圍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等
人類學者胡台麗病逝 享壽72歲 https://bit.ly/3ymVJyt
-------------------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兼任研究員、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胡台麗病逝。(取自胡台麗臉書)
原住民委員會前主任委員孫大川8日於臉書證實,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兼任研究員、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胡台麗病逝,享壽72歲。孫大川表示,深夜得知訊息,原住民最敬愛的朋友胡台麗病逝了,震驚與哀痛,8日將延續關閉訊息,以示哀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胡台麗畢業於台大歷史系、獲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與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第1、2任理事長,跨足學、文、影各界。
胡台麗運用攝影機記錄台灣農村的變遷,與台灣原住民族、榮民、本省籍婦女等各類族群的影像民族誌,讓一般民眾可以透過影像民族誌,了解人類學的研究成果,促進不同族群的理解。(相關報導:幕後》選假的或被賣掉?余天棄賽保何博文 傳張榮華致電、林佳龍親勸退|更多文章)
胡台麗製作的紀錄片曾獲金馬獎紀錄片首獎、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特別推薦獎、芝加哥國際影展紀錄片類銀牌獎等國內外大小獎項,紀錄片作品包括《矮人祭之歌》、《石頭夢》等,文學著作則有《婆家村落》、《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等
人類學家胡台麗病逝 享壽72歲-風傳媒 https://bit.ly/3PaIGX4
--------------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8日電)前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孫大川今天證實,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胡台麗病逝,享壽72歲。
前原民會主委孫大川今天在臉書表示,深夜得知訊息,胡台麗教授、原住民最敬愛的朋友病逝了,震驚與哀痛。
胡台麗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獲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主席與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第一、二任理事長。
胡台麗跨足學、文、影各界,文學著作諸如「媳婦入門」、「婆家村落」、「性與死」、「燃燒憂鬱」、「排灣族的鼻笛與口笛」、「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等書。
另外,胡台麗也曾編導製作16釐米紀錄片「神祖之靈歸來」、「矮人祭之歌」、「蘭嶼觀點」、「穿過婆家村」、「愛戀排灣笛」、「石頭夢」等。
根據資料,胡台麗製作的紀錄片作品曾獲得芝加哥國際影展紀錄片類銀牌獎、休斯頓國際影展金牌評審獎、金馬獎紀錄片首獎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特別推薦獎,以及入圍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片等。(編輯:陳清芳)1110508人類學家胡台麗逝世 享壽72歲 | 文化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yDRy1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