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達飛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乙未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達飛聲[註 1](英語:James Wheeler Davidson,1872年6月14日—1933年7月18日),又譯禮密臣[註 2]、大衛孫、德衛生[註 3][2],探險者、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他以著有《臺灣的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1903),以及大力推廣國際扶輪的國際化發展為人所知。
達飛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cppSii
生平 達飛聲
1872年達飛聲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奧斯丁市,父親是當地的銀行總經理。1890年,達飛聲自小對馬戲有興趣,學校課業只對地理有興趣,年僅18歲便營運馬戲專業劇院。1891年達飛聲從芝加哥市附近的私立西北軍事專科學院(Northwestern Military Academy)畢業,被授予伊諾利州民兵少尉軍銜。
達飛聲離開學校後,擔任報社編輯,為期一年,後續便開始周遊全世界。1892年,達飛聲擔任愛德華・亞諾(Sir Edwin Arnold)的事務經理,後隨亨利・史坦利(Henry M. Stanley)在美國旅行。1893年,達飛聲成為皮里北極探險隊一員(Peary North Pole Expedition),遠征格陵蘭島。不過隔年在攝氏零下3度的酷寒凍傷了左腳,雖然後續受到皮膚移植,但仍留下後遺症,終生左腳略為跛行。回美國後,達飛聲為《紐約前鋒論壇報》(New York Herald)等數家報社聘為記者,他前往滿洲國之際,因得知甲午戰爭可能延燒到臺灣,故隨即搭船前往臺灣,成為乙未戰爭時唯一的西方戰地記者。
1895年,他以戰地記者身份前往臺灣,在臺北城內申請採訪許可,獲得臺灣巡撫唐景崧接見,且於數日後取得隨軍採訪證,上載第一個漢名「德衛生」。在臺期間,達飛聲見證臺灣民主國成立,是少數親身參與民主國成立典禮的外籍人士。隨後,達飛聲跟隨臺灣民主國軍隊前往北部前線,也目睹民主國軍隊遭日軍攻擊而陷入潰散暴亂。達飛聲返回臺北城,紀錄了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的潛逃回中國,也寫下臺北城內民主國士兵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破壞了且搶奪政府物資。[2]
臺北城內居民面臨暴動的民主國士兵及搶匪時,開始期望日軍進城維護秩序。6月6日,達飛聲與另外兩位洋商自願(也是受託)前往日軍陣地傳遞訊息。6月7日協助日軍入臺北城。6月15日,北白川宮親王召見,獲得日軍頒發的臨時戰地記者採訪證。隨日軍採訪期間,達飛聲詳細紀錄乙未戰爭的情況,書寫立場是偏向日本的,不過,他於文中也提到部分調至臺灣南部的軍隊及日籍苦力素質不佳。
1896年,他被美國總統格羅弗·克里夫蘭任命為美國在臺灣本島的領事代辦。1898年,美國在淡水設立領事館,達飛聲出任首任領事,並將美國領事館自淡水遷移到大稻埕。1903年,達飛聲發表《臺灣的過去與現在》(英語: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一書,[3]是一本關於臺灣事務的專題著作,達飛聲有感當時英文文獻缺乏對臺灣本島歷史的完整論述,他耗費多年進行調查,參閱多元語言的資料,該書爾後成為研究臺灣歷史的重要文獻之一。[4]
1903年,達飛聲奉美國總統狄奧多·羅斯福之指令,前往滿洲及西伯利亞,協助帝俄交通部門考察甫完成的西伯利亞鐵路亞洲段沿線。
1904-1905年,達飛聲被美國總統狄奧多·羅斯福任命為安東、上海、南京等美國外交人員,值得注意的是,達飛聲於安東就任時期,美國國務院核准正式漢名為「達飛聲」,自此乙「達飛聲」之名聞名。1905年因患傷寒休假返美,在日本神戶遇到道麗蓮(Miss Lillian Dow)小姐,同船返美。1906年起,達飛聲與道麗蓮小姐結婚,移居加拿大從商,隔年同兄長合作,在加拿大卡加利共同經營土地開發、木材、石油、開路及旅遊業等事業。 達飛聲
1914年起,達飛聲加入卡加利的扶輪社,曾任社長及地區總監。當時國際扶輪計畫向地中海地區、中東、南亞、澳大拉西亞推展扶輪社活動,達飛聲是此計畫的理想人選。1921年,達飛聲貨扶輪社派遣前往澳洲、紐西蘭開創分社。1926-1927年,當選國際扶輪社副社長。1928年,達飛聲同妻女踏遍歐、亞、美三大洲,在為期32個月的奔波中,於12個國家開拓23個扶輪新社,被譽為「扶輪社的馬可波羅」。1930年,在環球之旅結束前,達飛聲與家人來到闊別多時的臺灣,待了一個星期,達飛聲在臺北向地方要人發表扶輪社目標,社務演講,隔年3月底臺北成立扶輪社。1931年,達飛聲完成3年多的環球之旅後,到扶輪社位於芝加哥的總部報告成果。
1931年,達飛聲心臟病突發,身體健康急劇下滑,隔年遷居溫哥華,臥病在床。1933年,因為心肌肥厚與擴張症引起的冠狀動脈硬化,在溫哥華病歿,得年61歲。
此外,達飛聲的著作,包括乙未戰爭相關報導(大約 125 篇)、亦包含數篇有關臺灣的論文及專門著作《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除了臺灣相關論述以外,達飛聲亦有從紐約至臺灣的航海日記,介紹俄國、滿州國、韓國的文章。此外,有關國際扶輪社的文章與書信,亦留下不少。[5]達飛聲也是皇家地理學會會員之一。 達飛聲
達飛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cppSii


故事》【臺灣史上最大戰爭】達飛聲與巴克禮 :為臺灣推開時代交接大門的兩位外國人 - 自由評論網


乙未割台之役 美國記者這樣看2015/9/15 乙未割台之役 美國記者這樣看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4cuPDh1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1895年清帝國將台灣割讓日本,台灣人成立「台灣民主國」抗日。已故美國記者達飛聲當年來台,以文字和插畫記錄乙未戰役始末,中研院近日展出他的文物,帶民眾瞭解第三方觀點。
達飛聲(James Davidson)先後為紐約前鋒論壇報等多家報社工作,後來還曾擔任美國駐台外交官,並參與國際扶輪社。他過世後,畢生文物典藏於加拿大University of Galgary。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今天舉辦的「翻轉1895—乙未之役120年檔案特展」,展出達飛聲與台灣乙未之役相關的複製品。
中研院台史所長謝國興表示,達飛聲用過很多名字,當時台灣人比較熟悉的是「禮密臣」,中文字看不出所以然,但用閩南語一念,就是Davidson。他也用過「德衛生」,據說是後來擔任外交官,美方覺得原名不妥,才改成達飛聲。
達飛聲於1895年3月抵台,拜訪當時的台灣巡撫唐景崧(後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取得參與軍隊行動、採訪軍官的核可。日軍來台後,他也取得日方隨軍記者身分,親眼見證了乙未之役的始末。
對於台灣人當時要迎接日本還是反抗日本的複雜心理,達飛聲有如此生動的描述,「台灣人認為,儘管皇帝已經把台灣割讓出去了,能表現忠君愛國的行為莫過於抗日。不過,許多清國子民愛國心並不強烈。大部分的中產階級就在『搥胸泣血,誓同死守』和『冷漠以對,看事辦事』間搖擺,芝麻小事都足以讓他們改變立場,端視外面兆頭而定。」
日軍來台,徵召台灣人支援後勤運輸,達飛聲在日記裡曾抱怨這些「可惱的苦力」,在戰鬥緊要關頭,仍毫不愧疚地將轎子擋在旅團長前,悠哉地坐下觀戰。
達飛聲擅長插畫,在他的隨身筆記本封面,就畫了清日兩軍人對比,日軍穿著西式制服、拿著洋槍氣勢自信,而清軍則相對窘迫,拿著傳統兵器,甚至還打著赤腳。筆記內頁也有多張插圖,包括他聘請的一位客家籍女性幫忙洗衣服,也被以繪畫形式保存下來。
謝國興表示,達飛聲為乙未戰爭,提供了珍貴第三方觀點,中研院預計年底將出版他的著作中譯本。不過謝國興也說,達飛聲還是有偏見,他明顯較喜歡日本,對日方的描述較為正面,因此分析他的資料時要特別小心乙未割台之役 美國記者這樣看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4cuPDh1


James Wheeler Davidson先生,美國人,清代使用的中文名為「德衛生」,臺灣翻譯為「達飛聲」。西元1895(清光緒21)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以記者身分來臺訪問,在臺時期歷經清代、臺灣民主國、日本等三個階段,也詳細記錄期間之演變。日軍完全控制臺灣後,改在淡水經商;1897年被任命為美國駐臺灣代理領事,直至1905年他被任命為上海領事館領事而離臺。
Davidson先生在臺期間,即已寫了許多關於臺灣的著作,在擔任代理領事期間,更參考歐洲、日本的諸多文獻,在1903年由「日本公報(Japanese Gazette)新聞社」發行《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commercial Prospects》一書(陳政三譯《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未來》),以英文詳述臺灣1900年以前完整的發展過程,當中內容包含各項臺灣文史民情調查,亦包含臺灣的商業展望,當時臺灣重要的商業有樟腦、礦產、經濟植物、蔗糖及茶葉等。書中記錄臺灣的茶產業雖僅一部份,有照片呈現茶葉製造之圖像,為臺灣記錄茶產業相當原始的記錄。
James Wheeler Davidson先生在臺期間,不僅採訪臺灣各地,並詳實記載,亦拍攝許多照片,成為研究臺灣重要的典籍。
James Wheeler Davidson-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4a0EbID


達飛聲(James W.Davidson)當時就有「記者採訪證」?美國記者Davidson以第三方觀點記錄台灣人民「竹篙湊菜刀」和日本正規軍對抗,大、小戰役不斷的情況,他的記者採訪證最先叫「護照」,後來變成「臨時從軍證」,最後成「從軍許可證」,;還有日軍接收臺灣時,徵召臺灣人支援後勤運輸,在新竹孔廟前聚集苦力聆聽日軍諭示。臺灣人民於洶湧的歷史浪潮中,為求生存而奮鬥的足跡,甲午戰爭後的台灣 翻轉1895-乙未之役120年檔案特展 https://bit.ly/3TvNw44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本書將達飛聲(James W. Davidson)1903年出版的《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上、下冊一書加以翻譯出版。達飛聲是首位美國駐臺領事,在1895年以記者身分來到臺灣報導當時島內情勢,1897年至1903年出任美國駐臺領事。本書在1903年出版後,成為以英文寫就臺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是研究近代臺灣史重要的一本專書。除了文字之外,也完整收錄原書所附168張珍貴照片及2張精繪地圖。這些圖像資料搭配文字,能幫助我們對當時臺灣的人文、自然風貌有更清楚的認識跟重構。 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套書(共兩冊)(精裝)/達飛聲【三民網路書店】 | 蝦皮購物
此套書為達飛聲(James W. Davidson)1903年出版的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一書的中文翻譯。達飛聲是首位美國駐臺領事,1895以記者身分來到臺灣報導當時島內情勢,1897年至1903年出任美國駐臺領事。本書在1903年出版後,成為以英文寫就臺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是研究近代臺灣史重要的一本專書。此次本館除將館藏達飛聲的原書加以中譯出版外,譯者陳政三先生並加上相當豐富的註解資料,針對原書內容的相關引用來源,做了相當多的歷史考證與補充資料,幫助讀者能更清楚理解達飛聲寫作此書的知識系譜來源。此外,書後之附錄,包括對當時臺灣鳥類及哺乳類動物的調查記錄、19世紀末20世紀初臺灣的氣候狀況、達飛聲的簡歷與著作等,均有相關的閱讀參考價值。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 圖書館
博客來-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上下冊一套/精裝] https://bit.ly/4ctianq

達飛聲:唯一目睹臺灣民主國成立的外國記者。1895 年三月從淡水上岸,踏上情勢緊繃的福爾摩沙,如實紀錄下即將發生的重要戰役。
巴克禮:被譽為「府城人的和平使者」。同年十月受臺南仕紳懇請,徒步前往沒有轎夫敢進入的日軍軍營,帶著請願書向乃木希典將軍求和。
1895 年這兩位島上的外國人,為臺灣推開了時代交接的大門。
戰爭結束後,巴克禮持續在臺為宣教工作服務,於 86 歲永眠臺南;而當年只是個菜鳥記者的達飛聲在離臺三十年後,回到臺灣創立臺北扶輪社,兩年後於溫哥華離世。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精裝上下冊不分售) - 原著:達飛聲(James W. Davidson) 譯註:陳政三 - 國家網路書店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美國人James Wheeler Davidson所見的日治初期臺灣中部樣貌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文 / 鄭文文 / 本館整理組編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https://bit.ly/4csTgUU
  James Wheeler Davidson(達飛聲)與其他2名住在臺北城內的外國人,在明治28(1895)年6月5日曾經因為主動協助日軍近衛師團順利進入臺北城而獲得日本帝國勳五等旭日勳章(註1)。之後他曾遊歷臺灣各地甚至遠達紅頭嶼(今蘭嶼)(註2),他曾經把他在1896年8月在臺灣中部的見聞向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長水野遵報告(註3)。從這報告中,我們看到1896年臺灣的地方治理還是呈現事權未統一的狀況,總督府方面還需要借助地方及外國人回報,以掌握各地的真實狀況。
  達飛聲與通譯井原氏一起從臺北搭乘火車到新竹,之後坐轎子旅行於中港(今苗栗竹南)、後壠、苑里、大甲、梧棲、彰化、西港、北斗、雲林、臺中、苗栗等地,最後回到新竹。
  他看到雲林以外(可能是當年6月發生雲林事件,尚未完全平定,就未到雲林旅行)各村落都呈現繁榮的樣子,各地方的農民都很歡喜安心的耕作。就唯獨彰化城的人口顯著的減少,商業也比日本統治前衰退。根據當地官吏表示可能是因為市場從城內移到城外。
  他比較有駐軍的地方如新竹及彰化與其他沒有駐兵的地方,發現沒有軍隊逗留或駐紮的村落都呈現非常繁榮且人民勤勉工作,滿足的生活。以梧棲為例,只有文官2、3名,憲兵3、4名,大都委託一位稱呼「總理」的村民來處理各項業務,雖然還沒有給予村長的名義與實際權力,但是要代表村民回答日本官吏的詢問,擔負著官方與村民雙方的責任,如果有過失,會受到日本官吏的譴責,會自己主動想辦法逮捕匪徒或是向官方報告有疑似不法的情形。
  達飛聲觀察到軍隊進駐某村落往往都只有幾天的時日,當然對於該村落的情況不熟悉,誤將良民當成犯人逮捕這樣的過失比比皆是。還發生真正的犯人自由橫行,誣告良民犯罪這種令人痛心的事。又因為駐軍的轉移無常,經常有駐在地以外有需求不得已而遷移,所以村裡會發生同一事件已經前軍隊審問過,新的軍隊來又再審問,而遭到重複的制裁。
  達飛聲聽一名當地的士紳說,各庄的人民都不清楚自己屬於哪個官廳?經常收到日本官吏布達的各種規則。今天有個士兵來家裡致意,明天又有憲兵來家裡做同樣的事,後天又是警察來家裡,讓當地人感到非常害怕。這些官吏最大的特質就是想要查看屋內有什麼隱藏的秘密而侵入人民的住宅,這也就是中上階級的社會人士紛紛移居去清國的原因。
  達飛聲建議把監督人民的一切事務都交給警察負責,侵入人民住宅只能限於有犯罪嫌疑的情況,就可以除去前述的弊害。如果警察官跟民眾比鄰而居,在其管轄區域內,哪些人是勤勉和平的,哪些人是懶惰不法之輩,都能夠辨別及監視。就算是無法逮捕到犯罪人,也不至於錯捉良民。像美國的制度把市街地劃分,讓警察官及其下屬不間斷地常駐該地。然而現今臺灣沒有派出所,發生日本工人毆打清國人(註4),侵入民宅等事,而警察都駐在警察本署,根本不知有此亂暴情事。即使軍隊有哨兵站崗也無法期望其有什麼保護行動。達飛聲舉他住家附近發生的例子,他看到有個日本人從他家追打一名清國人出來,住家附近就有個哨兵面對這邊眺望,對這樣的狀況也沒有採取什麼行動。所以應該儘速導入警察制度,並採取嚴格的處罰,不准任意脅迫平民,無故侵入他人住宅等這些法律,如果有違反,即便是日本人也要處罰。而軍隊必須限制在村落附近的軍營中。
  達飛聲也旁聽了彰化臨時法院的開庭情形,他覺得日本人法官的問案找不到什麼缺點,對於日本人與清國人無差別待遇,毫無造作,謹守司法官的職責,特別推崇濱崎芳雄法官,感到非常敬佩。唯獨開庭中,憲兵無故以暴力把旁聽的其中一人拉出去,這樣的舉動讓原本對法官心悅誠服的旁聽人,傷害了民眾對司法的感情,是讓達飛聲感到很遺憾的。
  另外,在西港(彰化縣大城鄉西港村)有一位達飛聲認識的紳士擔任行政官,達飛聲覺得他是很適任的,這讓他感到很欣喜,雖然他認識的人擔任文官者不多,但是他相信很多行政官都是蠻有才幹的。
  此外,總督府發出一項公告訓令:「除謀反或刑事上犯罪外,不得毆打百姓」,他舉身邊的例子證明社會上確實有執行這項訓令:在他們從臺中出發行走約1小時,同行的工人不再繼續同行了,所以他們就要雇用新的工人。其中有一位陸軍下士聽到達飛聲等人頻頻在講「ストライク(strike)」,誤以為他們要用毆打等手段強行雇用工人,達飛聲他們便向那士兵說明他們沒有要毆打工人的意思。雖然這事有點可笑,但也可以做為該地方不得虐待清國人的證據。
延伸閱讀:
註1:「米國人〔ゼ-ムス、ダブリユ-〕デウイツトソン三名敘勳ノ件」(1896-01-29),〈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一卷皇室及儀典官規官職〉,《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70016。
註2:「紅頭嶼蕃人ノ狀況ダヒドソン氏報告書」(1897-05-01),〈明治三十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十六卷殖產〉,《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4533022。
註3:「米國人ジヱ-ムス、ダブリユ-、デビソン氏報告書」(1896-09-01),〈明治二十九年臺南縣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十八卷官房門外事部〉,《臺灣總督府檔案.舊縣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9681012。
報告書並未寫達飛聲當時的職稱,經查註1檔案中達飛聲的履歷,其在1895年10月擔任日軍隨軍記者,本報告書寫於1896年8月,有可能其當時仍任隨軍記者。
註4:達飛聲以外國人的角度寫此報告,此處的清國人應是統稱當時住在臺灣的清國人,包含本島人與大陸來臺工作的清國人。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https://bit.ly/4csTgUU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內容


聽過基隆河淘金故事的人可能不少,但看過當年景象的人應該就不多了。首位美國駐臺領事達飛聲(James W.Davidson)應該就是少數的歷史見證者。
達飛聲(James W.Davidson) 是首位美國駐臺領事,他在1903年出版的《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一書,內容詳述1895年他以記者身份,以及後來擔任領事期間駐臺的所見所聞。其中的產業見聞部分,當然也提到了當年蓄勢待發的金礦產業。除了詳細的文字描述之外,難能可貴的是也留下了數楨極為珍貴的影像,足以讓現代人遙想過去基隆河爍爍流金的故事。長河淌淌,爍爍流金 |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https://bit.ly/43tmAX4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1860年代臺灣以開港為契機,重新得到西方世界關注。本書以李仙得、達飛聲這兩位美國外交官對臺灣的觀察記錄為主軸,討論開港後至日治初期來臺西方人關注的各種知識面向。西方人以洋行、教會、領事館、海關等機構為中心形成互助互惠的社群,彼此交流知識之餘也時常結伴旅行。交遊網絡成為實現旅行的機制,由此形成的知識也帶有旅行的痕跡。西方人共同關心的主題多半圍繞在商貿、博物學、族群關係方面,李仙得1874年針對臺灣主權提出獨樹一格的「番地無主論」,當時更掀起一陣波瀾,及至日治初期達飛聲寫作時主權爭議似乎已風平浪靜。本書比較西方人不同時期的書寫,勾勒臺灣知識累積和變化的輪廓,以期窺見百餘年前西方人眼中的臺灣-行旅致知: 李仙得、達飛聲等西方人建構的臺灣知識1860-1905 | 歷史 | 商品 | 誠品線上 https://bit.ly/3VqBxan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假議題-民主國曇花一現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 臺灣歷史檔案資源網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假議題-民主國曇花一現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 臺灣歷史檔案資源網


James Davidson - 淡水維基館

 James Davidson(James Wheeler Davidson,1872年6月14日-1933年7月18日),漢名達飛聲,又譯禮密臣、大衛孫。美國記者、外交官和商人。1895年3月23日受聘為美國報社戰地記者,來到北臺灣。1896年12月,被美國任命為駐淡水領事代辦,隔年3月就任。1903年底,調派滿州,隔年元月年向美國國務院報備、獲准使用「達飛聲」正式漢名。
著作
  著有《臺灣的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照字面翻譯為《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歷史、人民、資源、與商業展望—— 茶葉、樟腦、蔗糖、黃金、煤礦、硫磺、經濟植物,以及其他產品),依其副標題與內容,分為歷史篇、產業篇、住民與日治初期篇。
  達飛聲留下許多採訪報導,加上擔任美國駐臺灣領事撰寫領事報告蒐集的資料,1903年在倫敦、紐約、橫濱、上海、香港與新加坡同步推出,總計776頁,包含了168張照片及2張精繪地圖的鉅著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James Davidson - 淡水維基館 https://bit.ly/3xdem9o

James Davidson - 淡水維基館


甲午戰時協防台灣 清將領劉永福墓遭盜
2015/6/21 14:39(6/21 14:55 更新)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位於廣西的清朝將領劉永福墓碑區域,18日上午被發現坍塌,出現一個直徑60公分的大洞,直通墓室,疑似被盜墓,警方已介入調查。
大陸廣西日報主辦的南國早報報導,劉永福墓地位於廣西欽州市一座山嶺上,距村民聚落有500、600公尺遠,周邊沒有安裝監視器,平時只有黃姓草坪養護工人偶爾會去照料草皮。
黃姓工人18日上午前往墓地後發現,劉永福墓地遭到嚴重破壞,水泥封土從最高處被下挖1.5公尺深,墓碑區域坍塌,且被鑿開直徑60公分的大洞,直通墓室。
欽州市博物館接獲報案後,派員查看損毀狀況,並報案處理。當地公安局隨後趕到現場進行調查取證。
報導說,由於黃姓工人不是每天都會清掃墓地,不知道什麼時候被盜墓,附近居民也不知道墓室裡面有什麼陪葬品,所以也不了解被盜走哪些文物。
欽州市博物館人員指出,民國時期劉永福的墓地就被盜過數十次,1990年代也曾被盜過一次。目前正在進行修復,爭取儘快裝上監視器。
劉永福是清末民初時期的軍事人物,甲午戰爭期間,奉命赴台協防。「馬關條約」簽訂後,他擁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總統,在唐景崧逃走後自立大總統。日軍兵臨台南城下時,劉永福逃至廈門甲午戰時協防台灣 清將領劉永福墓遭盜 | 兩岸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Ptp6XJ
-------------
馬總統:台灣抗日先烈效忠祖國非日本
2015/9/2 12:46馬總統:台灣抗日先烈效忠祖國非日本 | 政治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PwxbuI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2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談到台灣人民抗日與抗戰時表示,先烈先賢做法雖各有不同,但重要的是他們都證明台灣當時雖是日本殖民地,但效忠的祖國不是日本。
馬總統上午應邀出席國防部舉辦的「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暨民國104年軍人節慶祝大會」,從世界、中華民國及台灣層面,談紀念對日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的意義。
馬總統表示,台灣人民抗日與抗戰,至少比中國大陸人民早30年。台灣反侵略、反殖民武裝抗日行動,從1895年5月日軍在澳底登陸開始,到1915年台南爆發「(口焦)吧哖(西來庵)事件」已達20年,之後再轉為非武裝抗日。在世界殖民史上,是相當罕見的抗爭實例。
馬總統說,抗日先烈先賢中,包括成立「台灣民主國」的丘逢甲、劉永福;組織新竹義勇軍的吳湯興、徐驤與姜紹祖等人抗日行動,大家永遠不會忘記。
馬總統表示,日本開始殖民統治後,台灣抗日行動一直持續,除武裝抗日,還有以新聞、教育及文化等方式推動非武裝抗日、爭取自治民主、設立議會的林獻堂、蔣渭水、翁俊明與連雅堂等及後期的蔡忠恕、李建興等人地下運動。台灣抗日運動持久且波瀾壯闊,令人動容。
馬總統說,抗戰時期,李友邦將軍組編「台灣義勇隊」在閩浙沿海游擊抗日;翁俊明領導「台灣革命同盟會」;謝東閔、黃朝琴、連震東等先賢也貢獻心力,志在光復台灣,同樣令人感動不已。
馬總統表示,先烈先賢做法雖各有不同,都志在追求自由、平等與民主。更重要的是他們都證明台灣當時雖是日本殖民地,但他們效忠的祖國不是日本。台灣同胞抗日決心非常堅定,充分展現台灣主體性。
馬總統說,國內關於台灣人的抗日與抗戰有些討論,「我絕對尊重不同族群的歷史記憶,也明白在歷史格局之中,人民面對時代與命運,有許多無奈與感傷」。
不過,馬總統表示,台灣多少前輩前仆後繼,為反侵略與反殖民付出心血、甚至生命,史實俱在,不容選擇性遺忘,更不能讓子孫不知道這段歷史。「不容青史盡成灰」是他的基本態度,也是中華民國面對國史應有的態度。
馬總統說,講述這段歷史,是為先烈先賢發聲,讓當代社會對這段重要歷史留下見證,「這是我無可迴避的職責」


【臺灣史上最大戰爭】達飛聲與巴克禮 ── 為臺灣推開時代交接大門的兩位外國人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臺灣史上最大戰爭】達飛聲與巴克禮 ── 為臺灣推開時代交接大門的兩位外國人


博客來-禮密臣臺灣資料選集(精裝)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禮密臣(James Wheeler Davidson; 1872-1933)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894-1895年曾以日軍隨軍記者身份見證日軍武力接收臺灣的過程,1896-1903年在臺灣擔任駐淡水美國領事代辦與領事,之後轉往中國地區擔任領事職務,返國後移民加拿大。本書內容為加拿大卡加利大學圖書館典藏之禮密臣家族資料全宗(James Wheeler Davidson Family Fonds)內,有關臺灣之部分,包含照片、剪報、書信、證書、出版品等等,並有導論等多篇專文介紹禮密臣生平及本批資料內涵。禮密臣臺灣資料選集 - 聚珍臺灣 https://bit.ly/496nEkU


馬偕、李春生與禮密臣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馬偕、李春生與禮密臣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禮密臣細說台灣民主國

禮密臣細說台灣民主國 - 聚珍臺灣

臺灣民主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密臣(James Wheeler Davidson)是一位美國記者、外交官和商人。
在一次差點喪命的北極探險之後,禮密臣對復原期間錯失的世界大事十分有興趣,便決心成為戰地記者,遠赴東亞報導當時熾烈進行的中日戰爭,並見證了日軍進入臺北城的經過。
1895年5月,被臺民拱為臺灣民主國總統的唐景崧突然潛逃,被遺留在臺北城內沒薪餉可領的中國士兵開始劫掠。據禮密臣的說法,由於害怕憾事一發不可收拾,禮密臣和幾個同伴前往城外15公里處的日軍營區,告知臺北陷入無政府狀態。日軍司令便派遣500人跟隨,但命令他們天黑前不要展開攻擊,以減少傷亡。禮密臣一行人在晚間回到城內,他們向掌鑼施號者說明有一支「巨大」的日軍即將來襲。剩餘的中國軍因此消失無蹤,臺北城得以在未經交戰的狀態下於1895年6月7日移交給日軍。這也是除了較常聽到的辜顯榮與日軍交涉入城以外,另一觀點的紀錄。
禮密臣在臺灣期間完整經歷臺灣民主國及日本武力接收島嶼的歷程,並留下戰時日記和玻璃底片等許多珍貴紀錄。
此後,他分別在臺灣及中國擔任美國外交領事長達8年,除了編製臺灣地圖,並在1903年出版了關於臺灣歷史和地理的的名著-《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直到今日仍對臺灣歷史地理的研究具有重大貢獻,是此主題英文書寫的最重要書籍。
《禮密臣臺灣資料選集》一書除了日記、剪報、著作等圖文資料,更收錄許多清晰珍貴的玻璃底片,一些以往只有模糊影像的景點照片,終於有清晰的細節可以看了!同好們趕快來看看吧~
圖說:一起來猜猜看這四張玻璃底片分別是臺灣的哪裡呢?留下臺灣重要紀錄的美國記者-禮密臣(James Wheeler Davidson) - 聚珍臺灣 https://bit.ly/3TMbWYb

禮密臣(James Wheeler Davidson)是一位美國記者、外交官和商人。
在一次差點喪命的北極探險之後,禮密臣對復原期間錯失的世界大事十分有興趣,便決心成為戰地記者,遠赴東亞報導當時熾烈進行的中日戰爭,並見證了日軍進入臺北城的經過。
1895年5月,被臺民拱為臺灣民主國總統的唐景崧突然潛逃,被遺留在臺北城內沒薪餉可領的中國士兵開始劫掠。據禮密臣的說法,由於害怕憾事一發不可收拾,禮密臣和幾個同伴前往城外15公里處的日軍營區,告知臺北陷入無政府狀態。日軍司令便派遣500人跟隨,但命令他們天黑前不要展開攻擊,以減少傷亡。禮密臣一行人在晚間回到城內,他們向掌鑼施號者說明有一支「巨大」的日軍即將來襲。剩餘的中國軍因此消失無蹤,臺北城得以在未經交戰的狀態下於1895年6月7日移交給日軍。這也是除了較常聽到的辜顯榮與日軍交涉入城以外,另一觀點的紀錄。
禮密臣在臺灣期間完整經歷臺灣民主國及日本武力接收島嶼的歷程,並留下戰時日記和玻璃底片等許多珍貴紀錄。
此後,他分別在臺灣及中國擔任美國外交領事長達8年,除了編製臺灣地圖,並在1903年出版了關於臺灣歷史和地理的的名著-《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直到今日仍對臺灣歷史地理的研究具有重大貢獻,是此主題英文書寫的最重要書籍。
《禮密臣臺灣資料選集》一書除了日記、剪報、著作等圖文資料,更收錄許多清晰珍貴的玻璃底片,一些以往只有模糊影像的景點照片,終於有清晰的細節可以看了!同好們趕快來看看吧~
圖說:一起來猜猜看這四張玻璃底片分別是臺灣的哪裡呢?Facebook https://bit.ly/3Tr0hgd


文/陳政三----達飛聲《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譯介與原住民敘事
原住民族文獻 https://bit.ly/3vqdYEb
【編按】本書是1895年美國戰地記者James Davidson奉命來臺擔任領事後的第一手觀察紀錄,書中有專章報導臺灣原住民族,各章也多提到原住民的各種遭遇。附錄並有10個原住民族的語言比較表。本譯著根據中外史料,考證Davidson、John Dodd的正式漢名;考證牡丹社事件中「卓杞篤」的身分,以中文、外文文獻相互參照、匡正。另發掘不少有趣的史實,如臺灣最早裝設的電燈、私人電話等。透過嚴謹的考訂,讓本書更具可讀性。
本書原作者James W. Davidson(1872-1933)19歲畢業於私立西北軍事專科學院,做了1 年的報社記者,投入探險家活動,1893-94 年間加入皮里北極探險隊,留下凍傷左腳、終生略跛的後遺症。
1895 年3 月23 日受聘為美國報社戰地記者,來到北臺,展開8 年餘多采多姿的生涯。1896 年12 月,被美國任命為駐淡水領事代辦;隔年3 月就任;1898 年升任駐臺領事;1903 年底,調派滿州,隔年元月年向美國國務院報備、獲准使用「達飛聲」正式漢名。
達飛聲留下許多採訪報導,加上擔任美國駐臺灣領事撰寫領事報告蒐集的資料,1903 年在倫敦、紐約、橫濱、上海、香港與新加坡同步推出,總計776 頁,包含了168張照片及2張精繪地圖的鉅著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本書副標題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Tea, Camphor, Sugar, Gold, Coal, Sulphur,Economical Plants, and other Productions, 標誌出有別於其他書籍的面向;照字面翻譯,可為《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歷史、人民、資源、與商業展望—— 茶葉、樟腦、蔗糖、黃金、煤礦、硫磺、經濟植物,以及其他產品》。本譯註書以《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為名,依其副標題與內容,分為歷史篇、產業篇、住民與日治初期篇。
達飛聲原著、陳政三譯註《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2014。(圖片來源/南天出版社)
整理早期西方文獻史料
原著第1 章至第7 章,參考荷蘭、西班牙史料與早期研究者著作,以及日本、中國文獻撰成。〈第4 章 國姓爺的臺灣王國〉、〈第5 章 清領臺灣(1683-1800)〉及〈第7章 清領臺灣(1800-1862)〉有偏向依據西方文獻為主的不正確處,筆者依據中文史料,補充更正,其他各章也依據較新資料,加以註釋。
〈第1 章 福爾摩沙最早的訪客〉根據德國學者李斯(Ludwig Riess)的說法,認為早在紀元前幾世紀,即有人類從東北方的琉球來到臺灣島定居,這些被稱做「琅嶠人」(Lonkius)的種族支配全島,直到第6 世紀後半,逐漸被馬來人勢力所取代。12 世紀末、南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幾百位毗舍耶人出現在福建省沿海掠奪,原著用福爾摩沙島土著(Formosans)稱之。究竟毗舍耶人來自何方? 有認為住在臺灣東西兩岸、可能是排灣族的祖先、小琉球嶼或菲律賓北部的Bisaya 島等,說法不一。
〈第2章 荷治時代福爾摩沙(1514-1655)〉與〈第3章 荷治時代的福爾摩沙(1644-1661)〉敘述荷蘭、西班牙入臺後對以平埔族為主的原住民的統治政策,荷蘭透過各種手段,逐漸馴服土著;西班牙則無法有效掌控土著,最後不得不黯然離臺。1642年荷蘭人驅離西班牙人後,加緊對原住民的控制,1644 年在全臺分四區舉辦「地方會議」,後逐漸制度化。荷蘭人治理臺灣之所以成功,傳教士居功厥偉,1627 年荷蘭臺灣首位傳教士干治士(G. Candidius)、1629 年抵臺的尤羅伯(Robertus Junius)、1647年葛拉維(Daniel Gravius)是其中代表。
第5、第7 章,除敘述清領時期一再重複的民變、分類械鬥,也兼述平埔族面對官府、通事及漢族移民的壓迫,逐漸喪失土地、獵場與生存空間。1732 年1 月(雍正9 年12 月),以大甲西社為首的10 餘中部平埔社,不堪迫害,起而反抗,即是顯例。19 世紀之後的平埔族漸採和官方合作的生存之道,譬如,1807 年(嘉慶12年)大海盜朱濆企圖引誘平埔族於蘇澳附近建立根據地,在官方、平埔族與義勇協力下,被逐離東岸。平埔即便已融入漢人生活圈,卻常遭漢人頻繁的分類械鬥波及。直到18世紀末,清廷從未聲明擁有山區主權,也無法控制深山原住民族群;頂多是漢人欺壓山區原住民,後者下山出草,引起小衝突之後,官府不得不派兵稍事鎮壓。
〈第6 章 倍勇斯基造訪東臺灣(1771)〉摘錄1771 年(乾隆36 年)倍勇斯基伯爵造訪臺東、花蓮一帶,和原住民的衝突、合作情節,根據其敘述,至少屠殺了近2,000 名原住民。他繪聲繪影的傳記,旨在向歐洲各國推銷殖民計畫。本譯註本根據1892 年Pasfi eld Oliver 整理、翻譯的Memoirs and Travels of Mauritius Augustus,Count de Benyowsky 加以比對、考據,認為,匈牙利探險家倍勇斯基到東臺灣19天,而非其本人稱的17天,更非一般解讀的18天。
海難漂民與原住民
〈第8章 外國接觸與屠殺英國屬民(1801-1847)〉是鴉片戰爭期間,邊陲地帶的臺灣當局,居然打敗英國船舶、捕獲、斬殺俘虜的故事,牽涉到地方官員虛報戰功、清國對英國夷人恨之入骨,以及最後清廷不得不的卸責行為。
19 世紀後半葉前段,發生多起原住民與外國船艦及海難漂流上岸船員的衝突事件,列強因此多次派人、船來臺尋找難民。〈第9章 海難與暴行(1848-1867)〉舉了幾件船難例子,點出臺灣做為當時航道必經之地,原住民、漢人、官僚、列強間的折衝。尤以「羅妹號事件」,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的介入影響最大,他和排灣下十八社大頭人卓杞篤(Tokitok)會面3 次,1869 年簽訂原住民與國外政府有紀錄的第一件正式書面和約。臺灣當局處置不當,以「查臺地生番,穴處猱居,不隸版圖,為王化所不及」,否認對內山的管轄權,遂成為「日本臺灣出兵事件」的遠因之一。本章收錄李仙得1867年11月的探險報告,對事件經過、清國官方與卓杞篤的立場,以及恆春半島民情有深入描寫。
1871 年琉球山原號海難船員遭屠殺,清廷處理不當,引發1874 年「日本臺灣出兵事件」,也即「牡丹社事件」,本書用了4 章(10-13 章)詳述事件經過,絕大部分引用曾來臺採訪該事件的豪士(E. H. House)著作《征臺紀事》(The Japanese Expedition to Formosa)。除了武力衝突、政治折衝,內容對排灣琅嶠下十八社頭人、屏東東南沿海平埔族、社群關係、衣著、飲食、武器、住屋有深入的描寫。事件落幕,清廷採用沈葆楨「開山撫番」政策,開鑿通往東部的北路、中路、南路,大舉引進移民,造成原住民生活空間遭到壓縮,影響相當深遠。就在官方大舉開發
內山的同時,1875 年2 月發生「獅頭社事件」,依據〈1875 年打狗海關年報〉,連指揮官王開俊在內共約有250 名官兵陳屍森林,只約50 名倖存者逃回。5 月下旬,淮軍宿將唐定奎督戰,攻下內、外獅頭社。此役折損不少人馬,援臺萬餘淮軍,在7、8月撤回大陸時,已有1,485名官兵命喪南臺。
〈第14章 臺灣開港貿易(1850-1868)〉及〈第15章 19世紀70至80年代中期洋務百態(1870-1884)〉敘述1850年代至清法戰爭前臺灣開港、洋行進駐的相關事件。洋人勢力進入臺灣,與官方及漢人之間互動增多,衝突在所難免,船難事件也相對增加。1850 年代起,漢人試圖拓殖蘇澳以南的平原,頻遭原住民抵抗。14 章涉及原住民較重大事件為1868年5月蘇格蘭人何恩(James Horn)與漢堡商人美利士(James Milisch)聯合多國洋人、漢人及當地平埔族開墾大南澳。15 章提到1877 年爆發的「大港口事件」、1878 年「加禮宛事件」,清廷還出動砲船協助鎮壓大港口(花蓮豐濱鄉港口村)阿美族烏漏、阿棉、納納等社。原著引述相當多各年代的英國駐臺灣與駐淡水領事貿易報告,資料相當詳盡。
〈第16章 法軍侵臺之役(1884-1885)〉大部分引自德約翰(John Dodd)Journal of A Blockaded Resident in North Formosa, During the Franco-Chinese War, 1884 -5乙書。介紹在淡水勇挫法軍的湘軍將領孫開華,以及法艦封鎖北臺,軍民與洋商的生活情形。平埔族為主的原住民並未缺席清法戰爭,雖非主角,不過他們如猛虎出閘的氣勢,讓登陸淡水的法兵為之膽寒。
〈第17 章 進步的臺灣:大清帝國之一省(1886-1894)〉為臺灣建省、劉銘傳出任首任「福建臺灣巡撫」之後的新政與建設,因缺財源,遂有引起百姓、洋商嘩然、反對的徵稅制度,以及失敗的「理番」政策,最後劉黯然去職,邵友濂、唐景崧相繼接任。達飛聲特重鐵路建設,陳述他搭乘火車從大稻埕到基隆的趣事。本章大篇幅敘述漢人、官方與原住民的衝突,都是肇因山區開發,與24章可相參照。
親身觀察乙未之戰,雖精彩但描述欠客觀
18 章至22 章是原作者的親身觀察,也是本書最精采的部分之一。
〈第18 章 日本占領澎湖• 臺灣緊急備戰(1894-1895)〉對臺灣當局備戰、人心惶惶、軍隊武器操練有深入描寫。他面見唐景崧,拍下唐坐在巡撫衙門走廊的照片,取得一張上書「德衛生」的採訪證照。〈第19 章 臺灣民主國的誕生(1895)〉就《馬關條約》會談、臺灣仕紳反對割臺、各方尋求列強援助、籌辦臺灣民主國、官僚富商相繼逃難、軍隊備戰有深入描寫,尤其保留了已佚失的「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及「全臺人民公告」,殊為珍貴。
〈第20 章 日本進占北臺(1895)〉陳述日清交接臺灣、親赴基隆觀戰、民主國兵自相殘殺、唐總統與官員紛紛逃亡、臺北城陷入混亂劫掠、北部外僑處境險狀,以及他與2位外僑冒險前往要求日軍儘快入城維護治安等。作者在〈第21章 日本占領臺灣中部(1895)〉敘述跟隨日軍遠征桃竹苗與彰化的經過,日軍在桃竹地區遭遇客家人堅強的抵抗,並一舉攻下中部防衛重鎮彰化,戰況慘烈。達飛聲行文常以「我們」、「我軍」稱呼日軍,以「叛軍」(insurgents)、「叛徒」(rebels)稱抗日民主國軍隊或義軍,逐漸顯露親日立場,對許多慘烈的焚殺視而不見,實在有失戰地記者須保持客觀的本份。第22 章 日本占領南臺(1895)〉顯示,即便威名顯赫的黑旗將軍劉永福,也無法在兵缺餉盡的情況,對抗三面圍攻的強敵。亞洲第一個短命的民主國夭折了,不過各地被稱為「叛徒」、「土匪」的抗日分子紛紛起事。征服才是日本統治難題的開始。
21 章提到日軍與原住民幾次初見面情形。苗栗山區原住民執意加入日軍征討行列,後來發現好像「玩假的」,抱怨說,「原以為日本兵是來臺灣殺漢人的,現在周圍到處都是無武裝漢人,日本人顯然放過成千上萬該死的漢人,這可令其百思不解!」遂退出行列。1895 年9 月,殖產部部長橋口文造會同臺北縣知事田中綱常海軍少將在大嵙崁,與22名原住民會晤,又說服角板山社2男、1女,奇那之社2男,上臺北開眼界。
有原住民加入抗日行列。22 章記載,當日軍逼近臺南府時,一群原住民加入劉營,被安排駐紮府城,後來死了2 人,其餘認為噩運當頭,立刻離去。也有原住民舉旗迎日,杜君英庄(屏東內埔鄉中林村)平埔族潘吉硬串聯客家人、「傀儡番」,高舉「用日本明治君做主」旗號。日本占領初期曾兩度來臺的德國學者A. Wirth說,「日本人先在較友善的日月潭邵族、恆春牡丹社拉攏他們,再擴及中央山脈從北到南的山區部落舉行盛大酒宴,使得原住民對倭族產生好感,有的甚至稱其為同宗兄弟;有位國會議員娶了酋長公主,更暫時拉攏雙方關係。」這或許是初期原住民較支持日方的原因。
美國駐臺領事達飛聲在臺期間留下許多採訪報導與珍貴圖片,集結成鉅著The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圖片來源/南天出版社)
宏觀的產業發展史與原住民敘事
第23 章至29 章闡述臺灣產業發展史,也是一部臺灣早期經濟史,是最令人擊節讚賞之處,介紹包含茶葉、樟腦、糖業、黃金、煤炭、石油、天然氣、硫磺、食鹽,以及經濟植物等早期重要產業,詳述民生所繫、島嶼所賴的重要產業,是絕大部分臺灣通史書籍所無,也將臺灣史推升到更全面、更宏觀的視野。內容大量引述記載19 世紀後半詳實的英國駐臺灣與駐淡水領事貿易報告,非常有參考價值。其中〈第23 章 臺灣茶業〉、〈第24 章 臺灣樟腦業〉詳述山區原住民如何逐步喪失生存空間,抵禦如潮水般湧來的漢人、日本拓墾集團,以及清廷與日本國家機器的壓迫。值得再三細讀。
1860 年代後半,德約翰引進茶苗、機械化生產及借貸制度,打開了臺茶外銷市場;1870 年代初期,多家洋行投入茶產業,加上茶販、媽振館及箱子館,使得茶葉成了最重要的產業,1882-1891 年間,茶業占淡水港每年出口貨物總平均值的93.8%;1868-1895 年,海關資料顯示,茶葉占全臺出口總值的54%,遠高過第二位、占36%的糖,以及第三位、4%的樟腦。到1880 年代初期,茶農把所有適合種茶的山坡地,都改種茶樹,並朝深山推進,漢人墾首取得墾照,募集武裝墾丁驅逐原住民,逐步開拓,然後再轉給茶農。
樟腦也是早期重要產業,〈第24 章 臺灣樟腦業〉一開始,作者就說,「樟腦問題就是原住民課題,因為樟腦產業的成敗端看原住民的臉色。」除了樟腦,連帶有其他獲益頗豐的山產之誘惑。「朱一貴事件」即和森林開發有關。從樟腦出口量可以看出漢原衝突的程度,1875 年北部出口量減少一半,南部完全沒有出口,係因原住民反抗,經常出草所致。臺灣建省需大筆經費,山區開發成了必然,於是血腥戰爭一再發生。1885 年從北到南全面爆發漢原戰爭,導致該年全臺出口只有3 擔(約400 磅)。劉銘傳的侄兒、副將劉朝帶即喪命在宜蘭山區, 各大家族都是靠著山區開發致富,而受害的便是弱勢的原住民。這樣的戰爭,一直延續到1895 年日本入臺,但武力更強、更有效率的國家機器,卻意味著原住民更悲慘的未來。
〈第30 章 臺灣的住民〉大篇幅敘述早期日本學者對原住民族的研究,主要參考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1899 年的《臺灣蕃人事情》,將臺灣原住民分為8 族:1. 泰雅族群;2. 布農族群;3. 鄒族;4. 澤利先族群(魯凱族);5. 排灣族群;6. 卑南(漂馬)族群;7. 阿美族群;8. 平埔族群。詳述各族住屋、衣服、飾物、刺青、食物、婚姻、疾病、喪葬、獵頭、宗教等方面的特點。另有達飛聲隨總督府探險隊到紅頭嶼(蘭嶼)踏查的親身觀察。因為只是初期研究,不正確處難免,不過正視了構成主要族群的原住民,兼略述島上的漢族與大和民族。內文用了34 幅早期珍貴的原住民各族照片,相當值得參考。
〈第31 章 20 世紀初的臺灣〉對日治初期政治、人口結構、社會、教育、傳教、司法、衛生保健、財政、軍事、警政、交通、郵便與電信、貿易等,作最新的補述,畫下出版前完美的句點。
附錄部分,〈九族原住民語言比較表〉就泰雅、布農、鄒族、澤利先(魯凱)、排灣、卑南、阿美、巴宰、噶瑪蘭、蘭嶼人(達悟)等九族語言做對照,另有臺灣陸鳥與哺乳類動物,19 世紀末、20 世紀初氣候概況,以及詳細的〈臺灣產業地圖〉、〈福爾摩沙島全圖〉2 幅。整體架構完整。譯註者以為,是一本迄今為止,涵蓋面最完整的臺灣通史。
原住民族文獻 https://bit.ly/3vqdYEb


收錄於1895年曾來臺的美國記者達飛聲(J. Davidson)於1903年所著的《臺灣的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內容為漢人畫家所繪製,來臺灣幫辦軍務的劉永福將日本的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斬首圖,但這其實是想像虛構,事實為劉永福最後兵敗,逃亡回中國。劉大將軍擒獲倭督樺山斬首全圖 -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臺史博線上博物館) https://bit.ly/3TKrZGa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一八九五年「臺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
作者    吳密察
一八九五年「臺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 元照出版, 月旦知識庫 https://bit.ly/3IQyCk2    
一八九四年,日本以朝鮮東學黨之亂為藉口,出兵朝鮮,終於引發近代中日兩國第一次直接的武力爭端。一八九五年四月,清廷在軍事連連失利的情況下,與日本簽定「中日講和條約」(通稱「馬關條約」)。其中第二款明白規定:清朝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永遠讓予日本。同年六月二日,清朝全權代表李經方與日本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基隆外海完成臺灣授受手續,臺灣正式成為日本的領土。在日本接收臺灣的軍隊抵達前,臺灣為了抵拒日本占領臺灣,在臺北成立了一個「新政府」,號稱「民主國」。為何在這個時機,一批中國人能迅速地借用西方的觀念,建立一個抵拒日本的政府呢?這個觀念是透過什麼方式或途徑被提出來的? 本文企圖從可信性較高的史料──如唐景崧、張之洞、總理衙門之間往來的電報──利用排日的方式,一方面觀察臺灣如何順著時局的推移,一步一步地走向「自主」,另建一個徒具形式的抗日政府;一方面也從這種發展中觀察建立「臺灣民主國」構想的來源。至於在時局的推演過程中,臺灣方面向中央所提出的各種方策,如何被清廷打消及被列強拒絕,和當時列強的對臺態度等問題,則非本文之討論重點。 就「臺灣民主國」成立前後清朝官僚和臺灣民眾的動向來看,「臺灣民主國」的成立,與其說是臺灣抗日運動的開端,不如說是中日馬關議和交涉的延長,尤其是三國干涉還遼事件的尾閭。設立「臺灣民主國」的努力,其實是企圖從日本手中搶救臺灣的外交設計,目的在引入第三國插手干涉臺灣問題,逼使日本放棄占領臺灣。在馬關條約未簽訂之前,張之洞就主張給予列強臺灣利權,甚至以臺灣作為向列強借款的抵押,使臺灣在現實利益上、法理上都與列強產生關係。張之洞認為如此一來,便可引列強插手干涉臺灣的主權歸屬問題。這種看法顯然是清末自強運動洋務派官僚典型的外交觀念。其實,當時的反割臺運動最終的拒日手段,也就僅止於盼望第三國的介入。因此,清朝官吏所領導的武力抵抗相當微弱。等到「民主國」的外交努力失敗,領導這個運動的清朝官僚和臺灣士紳內渡之後,臺灣民眾才深刻地了解到,必須以自己的力量來抵抗日本。由此,也可以看出割臺之際清朝官吏和臺灣士紳之拒日運動的脆弱性和極限性。
臺灣學術期刊開放取用平台 https://bit.ly/3PzNQgR
1894年,日本以朝鮮東學黨之亂為藉口,出兵朝鮮,終於造成近代中日兩國第—次直接的武力爭端。1895年4月,清廷在軍事連連失利的情況下,與日本簽定「中日講和條約」(通稱「馬關條約」),其中第二款明白規定:清朝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永遠讓予日本。同年6月2日,清朝全權代表李經方與日本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基隆外海完成臺灣授受手續,臺灣正式成為日本的領土。但是,在日本接收臺灣的軍隊來到之前,臺灣為了抵拒日本占領臺灣,竟然在臺北成立了一個「新政府」,這個政府具有西方國家的外貌,號稱為「民主國」。這個「新政府」的成立目的,顯然是在抵拒日本占領臺灣。但是,為何在這個時機,一批中國人能迅速地借用西方的觀念,建立一個抵拒日本的政府呢?這種西方的觀念是透過什麼方式或什麼途徑,如何地被提出來的呢?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臺灣民主國」的建立,就可視為是十九世紀末,中國知識份子接受西方觀念的一個個案了。
一八九五年「臺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 元照出版, 月旦知識庫 https://bit.ly/3IQyCk2


陳俊宏的《禮密臣細說台灣民主國》    陳政三,《禮密臣細說台灣民主國》

禮密臣細說台灣民主國 | 歷史 | 商品 | 誠品線上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禮密臣細說台灣民主國= 陳俊宏 =南天書局 = 9789576386053. | 露天市集 | 全台最大的網路購物市集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1895 年‧決戰八卦山:乙未年抗日義軍浴血風雲錄 陳文德  博客來-1895年‧決戰八卦山(下):乙未年抗日義軍浴血風雲錄
博客來-1895年‧決戰八卦山(上):乙未年抗日義軍浴血風雲錄 https://bit.ly/3x104IX
 百年前,中國因甲午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百年後,人人都記得這世紀的恥辱。然而,被當作陪葬品的台灣,也曾經在日軍接收時,經歷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慘烈程度不亞於甲午戰事的戰役--乙未年抗日戰爭。台灣義民為保衛鄉土,成立台灣民主國,用簡陋的武器對抗日軍精良的裝備,即使付出鮮血的代價,仍義無反顧地投入捍衛家園的戰爭之中。本書透過通俗的文體,呈現出台灣歷史的真面目,目的是為了喚起國人對台灣史的重視,並摘下有色眼鏡以懇切務實的態度去了解台灣,期待國人在再認識台灣之際,能夠重新拾回自尊與自信。
西元1885年,台灣建省。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台灣與澎湖割讓予日本。5月25日,台灣紳民公推台灣巡撫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總統,年號永清。6月2日,李鴻章長子李經方搭乘掛上德國國旗的中國軍艦至基隆外海,登日本軍艦橫濱丸號與日本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完成點交。自此,台灣政治從屬再度易手。
  本書從朝鮮政局寫起,甲午戰爭到《馬關條約》,這些都是背景,全書的重心在於台灣民主國的起滅以及後續台灣民眾對於日本軍的抗戰。
  唐景崧在台北城攻防戰尚未開打前便棄職而逃。丘逢甲則在日本攻入台北城時莫名其妙失蹤,再出現時人已在大陸。正副總統就這麼逃走,枉費敲鑼打鼓了十幾天。
  真正抵抗日軍的,還是得靠台灣各地的義勇軍。日軍由北往南「經略」時,坐鎮台南的黑旗軍劉永福一直是大家的希望所在,日軍也以其為最大勁敵。可惜,台南城攻防戰前,劉永福還是選擇逃回大陸去了。許\多事,在歷史記載上屢見不鮮,喊得越大聲的、越正義凜然的,往往已找好後路,被撩撥得血液沸騰的,最後只落得幫他斷斷後,以利其逃脫而已。
  同樣的事件,解讀立場不同,得到的說法便完全不同。所謂起義與叛亂,完全看出自哪一方之口。只是,有時不免會想,如果當年日本人不必急著「統一」全台,而逐步招安,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清國割讓臺澎給日本,不久後被遺棄的臺人自立救濟下催生了「臺灣民主國」。臺灣民主國號稱亞洲第一個成立的民主國,代表旗幟甚「黃虎旗」至有人把它視為臺灣獨立建國的象徵,但其實當時只是一個嘗試讓列強介入干涉,阻止臺灣讓與日本的手段。
這裡借用井上雄彥大作《灌籃高手》經典場景「我想打籃球」來說明,一秒讓你了解「臺灣民主國」在想什麼。
這裡不去評論這些目的或想法好或不好,單純就客觀事實來看,「臺灣民主國」是建立了,目的卻不是真的要獨立自主,而是想回歸清國。日本時代,臺人無法想像未來還有能「回歸祖國」的可能,也有少數人主張獨立,但其實有相當比例是基於無法「回歸祖國」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臺灣人獨立建國的思想逐漸普及,認清命運必須由自己掌握、權益必須由自己捍衛,其實是二戰後見識過中華民國政權之後的事了。一張圖秒懂「臺灣民主國」 - 台灣回憶探險團 https://bit.ly/3x9NBCU


國庫缺錢靠郵票?百年前,臺灣民主國發行「獨虎票」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https://bit.ly/4asWXbm
臺灣歷史學家連橫指出:
⋯⋯票印一虎,民主國之章也。凡三種,分為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以兵遞之。當是時,戎馬倥傯,私信斷絕,故民問多用,乃未幾而臺南亦陷,其制遂止。──《臺灣通史.卷十九》
增加政府財務,這是目前公認發行獨虎票最可能的目的。南部的臺灣民主國維持了四個多月,其成立的背景與存在的理由猶如北臺灣的民主國,條件卻遠遠不如,如何維持這樣一個政權確實棘手。劉永福一度被推舉為總統,但他拒絕了。他說:
須相互協力,籌軍餉,為第一著要緊之事,蓋軍餉足用,士肥馬騰,日本雖然利害,吾豈懼哉⋯⋯,諸軍如能移送印踴躍之心而籌餉,則自有所措置矣。──《劉永福歷史草》,羅香林
對劉永福的新政府而言,籌餉之迫切不亞於嚴辦防務。劉永福不得不要求人民「有銀幫銀,有錢幫錢,無錢幫米,無論多少均善。」連七月初成立的議院主要也是為了募款而存在。如此一來,有錢人和大財主很難不淪為頭號箭靶,為了逃避當局反覆徵斂,有辦法的人接連內渡,使得官方向富有之人募資的成效極為有限。
難題依舊在,而且愈來愈嚴重。一八九五年八月十日(農曆六月二十日),協助劉永福籌餉的吳質卿走進安平海關拜訪麥嘉林,希望他幫幫忙想想辦法。
二十日派員四出籌餉,余至議院,聞諸紳籌餉之法,眾人徒歎奈何。又至洋關稅務司麥嘉林處坐談。麥言外洋士担帋一事,此間何不仿行。余因詢士担帋乃郵政之信票,簡而易行,還與劉公商之,公大喜,立刻概行。數日問,即賣洋五千餘元。──《臺灣戰爭日記》,吳質卿
拆解獨虎票
首先是發行國家的名稱。
根據李明亮的研究,獨虎票有四個版本,外加一個試用版。毫無例外地,國家名稱安放在任一版本最上方,但試用版採用「民主國」[51],第Ⅰ、Ⅱ、Ⅲ、Ⅳ版則為「臺灣民主國」。
獨虎票的基本設計,圖為第Ⅲ版。
郵票左邊有「士担帋」三個字,這是stamp paper的粵語音義合譯詞,「士担」是stamp的音譯,paper是「紙」,但改採異體字「帋」。郵票的右側為面值,單位是「錢」。剩餘的版面──也就是郵票正中間──安置了一隻動物,這隻動物一出現就大大引發猜疑。
A Republic Proclaimed
無論「民主國」還是「臺灣民主國」,在獨虎票上都由右而左排列。傳統中國文字書寫方向為從上至下由右而左,和今日橫式書寫由左至右的習慣不一樣。附帶一提,當時臺灣平民多為文盲,只有少數人受過教育,禮密臣就懷疑整個臺灣島上懂得「共和國」(republic)一詞涵義的不超過一千人。
嚴格說來,中文的「民主國」表示民主的國家,未必是歐美認知的共和國。根據黃昭堂的說法,「民主國」這三個字是滿清對共和國的官方稱呼,當年中國與法國在越南戰爭,在對法國交涉以及官方文獻上都稱法國為「大法民主國」,可見「民主國」三個字在中國雖不是陌生字眼,但顯然未獲充分理解。
獨虎票的郵戳有兩款,字樣都是英文,而且採用不一樣的英譯,一是FORMOSAN REPUBLIC(福爾摩沙共和國),另一個是TAIWAN REPUBLIC(臺灣共和國)。大清海關末代淡水稅務司馬士在〈夭壽的共和國〉(A Short Lived Republic) [52] 一文採用「福爾摩沙共和國」,禮密臣也是。其他許多人則選擇「臺灣共和國」,藍厚理(H. J. Lamley)在討論中國近代史時就採用「臺灣共和國」。一八九五年五月二十七日倫敦《泰晤士報》刊登臺灣民主國獨立的消息(全文如附錄一),標題為「福爾摩沙宣布成立共和國」(A Republic Proclaimed in Formosa),並未提到正式的國家名稱。幾天後,五月三十一日的《香港日報》第二版有一篇〈臺灣之動亂〉(The Rebellion in Formosa),說「共和國宣布獨立」(Declaration of the Republic),對於國名同樣隻字未提。
音義合譯士担帋
獨虎票很可能是古今中外唯一在票面上使用譯文的郵票。
郵票左邊的「士担帋」向來公認是英文 stamp 的音譯。「郵票」這兩個中文字的組合早在臺灣民主國之前即已存在,一八八五年,清朝發行中國第二套郵票「小龍郵票」,其中有些加蓋「臺灣郵票」四個字,可見「郵票」在中國不是陌生的詞彙。
清代小龍郵票加蓋「臺灣郵票」字樣,可知「郵票」不是陌生的詞彙。
有人說郵票創始人麥嘉林是英國人,所以採用音譯。既然發行國名和面值使用中文,何以「郵票」採用譯文?臺灣民主國之前的一八八八年,臺灣發行龍馬票,其上有「大清臺灣郵政局」字樣,這一款著名的郵票也沒有使用音譯文字。
一八八八年臺灣龍馬票,右側有「大清臺灣郵政局」字樣。
或謂劉永福是廣東人,所以採用「士担」兩字。這種說法毫無說服力,因為郵票是印來在臺灣使用。
香港「印捐士担」
前文提及「士担帋」不等於 stamp,而是 stamp paper。為什麼不用 stamp 的音譯「士担」呢?廣義的 stamp 是指一種票據,代表一定的金額,某一種已付的稅,或某一種已盡的義務,在這種情況下,stamp 可以指稱多種票據,郵票、稅票,護照上的票等都是 stamp,經常做為某一種稅已經完付的憑證。這種使用法在郵政史上並不罕見,譬如香港有「印捐士担」,而這個見解強烈暗示獨虎票可能為了稅捐而誕生。
松鼠?還是抽筋小貓?
最後是郵票中央的圖案,如今我們知道那是一隻老虎,但為什麼是老虎,麥嘉林沒有說,吳質卿也不曾提及。
獨虎票的老虎圖樣實在過於拙劣,以至於一開始沒有人猜得出究竟是什麼動物。英國《史丹利.吉本斯郵票月刊》一八九五年十一月號曾指出有人搞不清楚那究竟是老虎還是松鼠:
……當中有一個圖案,可是我們不知道這個圖案所代表的是龍、松鼠、風景抑或其他事物。甚至於那一方為上,那一方為下,也無法得知。
到了下一期才說「圖樣的中心是表示一隻老虎」。幾年後,還有人相信那是一隻面部表情非常兇猛的龍,其下有一隻驚慌奔逃的動物[54]
有人甚至認為那個圖案是蝴蝶[55],一隻抽筋的小貓或阿富汗貓[56]。姚錫光在《東方兵事紀略》提到這隻動物,他認為那是一隻老虎;目睹臺灣民主國的建立以及覆亡的馬士,在致英國郵學會(British Philatelic Society)會長美爾微爾(F. Melville)的信中提及這個圖樣的確是一隻兇猛的老虎[57]。禮密臣注意到那是一隻老虎,但尾巴大得不成比例,佔去很多空間[58]。
額頭王字鐵證無誤
這隻動物之所以是老虎的另一個重要證據是額頭上的「王」字。在中國,老虎是百獸之王,畫虎時往往在前額描上一個「王」字[59],這個「王」字在第Ⅱ、Ⅲ、Ⅳ版都可輕易辨認。
這隻令人費盡疑猜的動物是一隻老虎,還可以從臺灣民主國的國旗得到有力的佐證。前文一八九五年五月三十一日《香港日報》第二版的報導提到臺灣民主國國旗上有一隻老虎(……the new flag, a yellow tiger on a blue ground……),為了表示臣服於清朝,所有有龍的旗幟都遭到銷毀,而代之以虎旗(A tiger was adopted on the design for the flag. The dragon flag has been everywhere destroyed and the tiger flag has been hoisted in its stead.)。
連橫指出老虎是臺灣民主國的象徵,而這個象徵也用在郵票上。馬士在一九一九年談到臺灣歷史時,提及臺灣民主國的國旗是藍地黃虎旗,這一隻老虎有一條很長很威猛的尾巴在空中揮擺,這條尾巴有八至十尺長,馬士甚至說他擁有唯一一面遺留於世的臺灣民主國國旗
國庫缺錢靠郵票?百年前,臺灣民主國發行「獨虎票」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https://bit.ly/4asWXbm

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達飛聲-探險家、軍人、記者、作家、美國外交官、商人及慈善家。


讓臺記 -彰化文人吳德功所撰   讓台記 : 讓台記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記述臺灣民主國軍隊抵抗日本接收臺灣的專著。起自1895年(光緒21年)4月14日清日和議畫押,割讓臺灣,止於9月27日日本以吉野艦護送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棺柩返回東京。成書於1920年(大正9年),作者吳德功,清末臺灣府彰化縣歲貢生,1891年受聘主修《彰化縣志》,著有《戴施兩案紀略》等書。
全書有3個特色:(一)體例:內容依事件發生先後順序分成數段,每段之後,作者以「論曰」提出自己的評論。此一體例,乃模仿中國傳統史書,例如《左傳》的「君子曰」,《史記》的「太史公曰」等夾敘夾論的寫法;(二)秘錄:書中有許多秘話、秘述,如:記述基隆佈防,提到記名提督張兆連與棟軍統領林朝棟不合,乃傳小語給臺灣巡撫唐景崧,命令林朝棟拔隊撤回臺中防守;又如臺灣義軍統領吳湯興與苗栗知縣李烇失和,彼此攻訐對方,還勞駕大將軍劉永福調派黑旗軍統領吳彭年前往調處等,皆不見於他書記載;(三)紀年:除了使用陰曆,也註記陽曆的月日加以對照,是1895年以前臺灣任何一本書籍所沒有的寫法。 讓台記 : 讓台記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此書是當時人記當時事,作者因遭逢變故,憂憤之情溢於言表,不免有其主觀之處,但仍為了解割臺前後事蹟的第一手史料。
-----------------------------------
讓台記 : 讓台記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bit.ly/4aw6Epz          讓台記 : 讓台記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讓臺記》為記載臺灣民主國與乙未戰爭始末的專書,彰化文人吳德功所撰,為首部西曆/舊曆並用的編年體例史書,始自1895年4月14日(農曆)清日簽署《馬關條約》,終於同年9月27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屍體被運回東京。本書內容來自作者第一手的經歷與見聞,亦揭示其政治認同轉折的歷史背景。
內容介紹
《讓臺記》描寫日本軍隊初入臺灣時社會的變化,包含臺灣民主國的成立、各地軍團與仕紳的串聯、戰況紀錄、戰敗後的逃亡等,依照時序寫下1895年臺灣各地抗日運動的人、事、地。吳德功除了詳細記錄 4 月到 9 月在外援斷絕的情形下,對抗強盛日軍極為不易的情景,同時也檢討抗日慘敗之因,並藉由書寫為自己參與歷史的角色留下定位。
《讓臺記》全書依時序大要包含:1895年4月14日中日和議,將福建臺灣省割讓日本。清軍駐紮獅球嶺,派林朝棟、胡國華統軍駐守臺中。5月,臺灣紳民擁立唐景崧為民主總統,劉永福為將軍;大清國派李經芳至三貂海,將臺灣交讓給日本日軍五千士兵從三貂角、澳底登岸,直抵並佔領瑞芳。而後日軍攻佔基隆獅球嶺;臺北省內變,唐景崧夜逃滬尾(淡水),乘船至廈門;辜顯榮受令前往基隆請日將入城安民;日軍自三峽、新竹一路朝南攻打。劉永福接臺灣民主國臺灣總督印。6月,日本北白川宮親王抵臺,帶隊從新竹向南討伐反抗軍。於彰化、雲林一帶發生八卦山之役等戰爭。8月,劉永福逃往廈門。9月,北白川宮親王與大日本總督樺山資紀進入臺南。此時反抗軍節節敗退,局勢大致已定。[1][2]
創作背景
1895年(清光緒21年),大清帝國在清日甲午戰爭中戰敗,雙方簽訂《馬關條約》,日本提出割讓福建臺灣省予日本。其後,日本軍隊占領澎湖,民眾請吳德功與長官討論防守之策,吳德功遂向彰化縣令丁燮商議,建請開設聯甲局,與周紹祖、吳景韓等人招集內外窮民為練勇,維護地方治安。直到大清政府確立割臺已成定局,大勢已去,吳德功遂辭去帶團練勇一職,避禍鄉下,將親身經歷配以相關史料,於1901年寫成《讓臺記》一書。
《讓臺記》起自1895年4月14日(農曆)簽訂中日議和起,至同年9月27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薨,以吉野艦護送棺柩返東京止,歷時約五個多月。
吳德功原先並沒有出版《讓臺記》的計畫,直到1899年(明治32年),日本政府為了修纂臺灣戰史,曾派遣大尉山崎虎之助來臺拜訪,並將《讓臺記》手抄本攜回東京。本書付梓前,吳德功曾詢問來臺漢學家館森鴻的意見,因此獲得館森鴻為《讓臺記》作序。根據吳德功〈自序〉,1902年(明治35年),臺中國語學校三屋大五郎教授曾經翻譯本書,然至今皆未見其譯稿,無法判定是否曾刊行。[3]
分析研究
臺灣史學家吳密察將《讓臺記》視為臺灣漢族人書寫臺灣歷史的起點,而本書不僅是一部史書,同時也是一篇歷史散文。
《讓臺記》描繪官員潰敗竄逃的情形,書寫抵抗日軍的軍官與民眾的作為,更觸及文人思考世變對人心的考驗,以及處在新政權統治下的因應之道。雖然吳德功並未就史事的國際面向多加分析,但他重視撰史的功能,在舉家避難的創傷與日人治台的變局下,完成這段史傳書寫;以私人身分記錄對過往歷史文化的認知,保留對於這段台灣史的集體記憶。不僅檢討官兵、士紳等人的功過,也對武裝抗日的侷限提出詮釋。[4]
《讓臺記》主要採取「順敘」手法,也就是依照自然時間的順序前進,這樣的寫法雖然能讓讀者有條理地理解事件來龍去脈,卻可能使得閱讀缺少思考和推敲的樂趣。為了彌補此種不足,吳德功同時輔以「倒敘」、「預敘」等手法,讓時間重新組合,以十分多元的時序呈現,讓讀者花費心思拼湊完整的故事拼圖,提升閱讀的樂趣,並增加作品的藝術效果。[5]
版本
《讓臺記》目前常見的版本為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於1959年編《割臺三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7種),此版本以「臺灣總督府圖書館」(今「國立臺灣圖書館」)所藏吳德功定稿本為底本。吳德功定稿本分上下二卷,為作者最後定稿,1919年寄贈予「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內容包含館森鴻〈序〉、吳德功〈自序〉、〈凡例〉,附錄〈恭紀佐久間爵帥討番奏凱事畧〉、〈附祝始政紀念日文〉,鈐印有「立軒」、「吳德功印」、「大正八年四月二九日吳德功ヨリ寄贈」、「臺灣總督府圖書館藏」、「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藏書章」等。臺銀版與底本之主要差異在於因應當時政治情勢而有所刪改,包含上卷前〈諭旨〉、〈和約節要〉   讓台記 : 讓台記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讓臺記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9pMpcd
讓台記 : 讓台記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bit.ly/4aw6Epz


台灣民主國是1895年5月25日到10月19日在台灣成立的一個共和國政體。起因於甲午戰爭戰敗,清廷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台灣人民為免於被割讓,丘逢甲倡議建立“台灣民主國”,推舉台灣巡撫唐景嵩為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丘逢甲為副總統,台灣第一大地主林維源任議長,改元“永清”。鑄印“民主國之寶印”,制藍地黃虎國旗。唐景嵩內渡中國大陸。同年6月下旬,民主國餘眾又在台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民主國第二任總統。同年10月19日,劉永福總統兵敗內渡;兩日後台南陷落,台灣民主國因而滅亡,存在時間僅150天。
日本於1874年出征台灣之前,聘用美國人李仙得為外交顧問。李仙得參與出征台灣的計畫,同時向日本政府進言:“除非將北自樺太島、南至台灣的一連串列島加以占有,把中國大陸以半月形勢包圍,再在朝鮮與滿州兼持立足點,否則不足以保障帝國之安全、制御東亞”。他的建言給與日本政府很大刺激,影響所及種植了日本領台的決心。日本後來的大陸政策,幾乎都是根據李仙得的建議而訂的。
為了朝鮮獨立,日清兩國於1894年8月1日發起戰端,是為甲午戰爭。同年年底,日方眼見勝利在望,前樞密顧問井上毅,向首相伊藤博文遞呈漢文意見書,陳述:“世人皆知朝鮮主權必爭之,卻不知台灣之占有尤為必爭。朝鮮究竟無力獨立。而且,為其保護國雖有義俠美名,並無富殖實益,台灣則然。不但能扼黃海、朝鮮海、日本海航權,亦可開闔東洋門戶。況且與沖繩(琉球)及八重山群島相連,一臂伸處,得以鉗制他人出入。若此一大島落入他人之手,我沖繩諸島將受鼾睡之妨礙,利害相反不啻霄壤。若失此機會,二、三年後台島必為他一大國所有。不然又必成為中立而不可爭之地”,井上說明領有台灣的重要性,並指出如失此良機,再沒有機會。當時,兼任海軍教授、隸屬大本營的中村純九郎,也向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提出“有關占領台灣島的建議”,極力主張:“台灣為南中國海的咽喉,日本非把它納入版圖不可”。
1894年10月,中日開戰之初,英國政府已覺察到日本政府對台計畫,促使《倫敦時報》報導此事以引起各國注意。法國也極力反對日本占領台灣,表示不辭使用武力加以阻止。清朝兩江總督張之洞被這些行動所鼓舞,於翌年3月透過駐倫敦的清朝公使,欲以台灣作抵押向英國借貸數千萬兩,但被拒絕。同一時期,法國艦隊來到澎湖島,告知日本軍不久即將進攻澎湖島的訊息,法國政府並向清政府提議將台灣暫且讓給法國,戰後再歸還。但是,此提議被中法戰爭時防守台灣的劉永福激烈反對而未實現
澎湖陷落
1895年1月,日軍大本營接納井上與中村的意見,決定先行占領澎湖列島。3月13日於佐世保軍港下令比志島支隊攻占澎湖,因天候不佳,至3月23日始登入正角,並於26日完全占領澎湖,日軍以霍亂病死二千人。為封鎖清政府對台灣的支援,占領澎湖島不但必要而且是有效的戰略。此占領給台灣官民帶來衝擊,對日本占領台灣的企圖感到不安。雖然中日兩國於同月30日簽署了停戰協定,因為台灣與澎湖列島被排除在停戰區域之外,不安情緒更為增高,台灣與澎湖列島割讓的傳說也增加了真實感。清政府將和談會議上有關遼東半島與台灣割讓之事極力隱瞞,不過,台灣官民由外國人洋行得到情報,和談會議的內容約略已知。
割讓台灣
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除賠款外,清廷將台灣、澎湖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台灣巡撫唐景嵩上書表示,台灣民眾不服,其約(馬關條約)可廢。5月8日,馬關條約獲清政府批准而正式生效。5月10日,日本擢升海軍中將樺山資紀為大將,並任命為首任台灣總督。18日,樺山總督指揮常備艦隊及當時駐在遼東半島的近衛師團,準備接收台灣。而原本一併割讓的遼東半島則因沙俄、法國、德國三國出面干涉,改由清廷贖回。
建立民主國
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台灣住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1895年5月15日,丘逢甲率領台灣士紳與巡撫唐景嵩密談,後發表“台民布告”如下:
我台灣隸大清版圖二百餘年。近改行省,風會大開,儼然雄峙東南矣。乃上年日本肇釁,遂至失和。朝廷保兵恤民,遣使行成。日本要索台灣,竟有割台之款。事出意外,聞信之日,紳民憤恨,哭聲震天。雖經唐撫帥電奏迭爭,並請代台紳民兩次電奏,懇求改約,內外臣工,俱抱不平,爭者甚眾,無如勢難挽回。紳民復乞援於英國,英泥局外之例,置之不理。又求唐撫帥電奏,懇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商請俄、法、德三大國並阻割台,均無成議。嗚呼慘矣!查全台前後山二千餘里,生靈千萬,打牲防番,家有火器。敢戰之士,一呼百萬,又有防軍四萬人。豈甘俯首事仇?今已無天可吁,無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推擁賢者,權攝台政。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國,作何辦理。倘日本具有天良,不忍相強,台民亦願顧全和局,與以利益。惟台灣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幹預。設以干戈從事,台民惟集萬眾御之。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所望奇材異能,奮袂東渡,佐創世界,共立勛名。至於餉銀軍械,目前盡可支持,將來不能不借貸內地。不日即在上海、廣州及南洋一帶埠頭,開設公司,訂立章程,廣籌集款。台民不幸至此,義憤之倫,諒必慨為佽助,泄敷天之恨,救孤島之危。
如肯認台灣自立,公同衛助,所有台灣金礦、煤礦以及可墾田可建屋之地,一概租與開闢,均沾利益。考公法:讓地為紳士不允,其約遂廢;海邦有案可援。如各國仗義公斷,能以台灣歸還中國,台民亦願以台灣所有利益報之。台民皆籍閩、粵,凡閩、粵人在外洋者,均望垂念鄉誼,富者挾貲渡台,台能庇之,絕不欺凌;貧者歇業渡台,既可謀生,兼同泄憤。此非台民無理倔強,實因未戰而割全省,為中外千古未有之奇變。台民欲盡棄其田裡,則內渡後無家可依;欲隱忍偷生,實無顏以對天下。因此槌胸泣血,萬眾一心,誓同死守。倘中國豪傑及海外各國能哀憐之,慨然相助,此則全台百萬生靈所痛哭待命者也。特此布告中外知之。
台灣士紳又發電報給總理衙門、北洋大臣、南洋大臣、閩浙總督、福建布政使及全台長官,表明獨立的意圖:
伏查台灣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惟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洋禁止。
1895年5月19日,一艘法國巡洋艦抵達基隆,對急需外國勢力協助的台灣人而言,不啻為大好訊息。法國軍官在21日拜訪唐巡撫時,表明如果是為清政府取回土地,則相當困難;如果是為台灣保護人民,則較容易。在此鼓舞下,原本猶豫不決的唐巡撫遂於5月23日發布“台灣民主國獨立宣言”如下:
照得日本欺凌中國,索台灣一島,台民兩次電奏,勢難挽回。知倭奴不日即將攻入。
吾等如甘受,則吾土吾鄉歸夷狄所有。如不甘受,防備不足故,斷難長期持續。屢與列強折衝,無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台民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台民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決定國務由公民公選官吏營運。為達計畫且抵抗倭奴侵略。新政府機構中樞必須有人主持,確保鄉里和平。素敬仰巡撫承宣布政使唐景嵩,會議決定推舉為台灣民主國總統。
初二日公同刊刻印信,全台灣紳民上呈。當日拂曉,士農工商公集籌防局,開始嚴肅此壯舉。
乞勿遲誤
以全台之民布告之。
24日將宣言譯成外國語並送至各國駐台領事館,25日上午9時舉行獨立典禮,宣布成立“台灣民主國”。唐景嵩被推為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劉永福被推為大將軍、丘逢甲則為義勇軍統領。
台灣民主國制定藍地黃虎的“黃虎旗”為國旗、刻有“民主國寶印”文字的國璽、以及建年號為“永清”、台北為首都。台灣第一富豪林維源,雖被推為國會議長,但堅持婉拒,在獨立慶典的第二天就潛逃至廈門。
乙未戰爭
台灣民主國為籌湊龐大軍需而發行的“股分票”。1895年5月27日,日本近衛師團的主力部隊與樺山總督在沖繩會合後,即往台灣前進。5月29日,日軍在澳底(今台北縣貢寮鄉境內)登入。6月2日,清廷代表李經芳與日本代表樺木完成台灣交接。6月3日,獅球嶺炮台與基隆相繼陷落,民主國正規軍戰死者在200人以上。
1895年6月3日敗兵退入台北,引發紛亂。6月4日,唐景嵩化妝成老婦,帶著銀子,搭上德國商輪鴨打號(Arthur),逃往廈門。有部分史學家據此,將該日定為台灣民主國的亡國日。丘逢甲得知唐景嵩逃走,亦倉徨逃往廣東嘉應。6月11日,辜顯榮代表艋舺士紳迎接日本軍進入台北城。
1895年6月19日,日軍開始南下進攻桃園、新竹。22日前鋒部隊占領新竹城前後,開始遭到北台灣客家人的游擊式“壯烈反抗”。另外,在三角涌的隆恩埔、分水侖等地,日軍分別遭到當地義勇軍的包圍伏擊,死傷多達數百人。
1895年6月26日,餘眾在台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民主國第二任總統,以台南為都,設總統府於大天后宮。為籌措經費,劉甚至曾經發行鈔票、郵票。學者將劉永福在台南所建的政權稱之為“台南共和”(TainanRepublic)或“第二共和”(Second Republic)。
1895年8月下旬,雙方各自集結於八卦山一帶。27日,日軍開始零星炮擊八卦山的抗日義勇軍陣地。29日半夜發動進攻,歷經八小時的激戰,於當日上午八時取得勝利。此役為乙未戰爭最大的正面會戰,史稱“八卦山之役”。
由於戰情不如預期,日軍增派混成第四旅團及第二師團,分別於嘉義布袋與台灣最南端屏東枋寮登入。10月3日起,分別於三方向進占台灣南部各城。
亡國
1895年10月18日,日本近衛師團、第二師團與混成第四旅團皆抵達台南城近郊,形成三方包抄形勢,台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在得知台南城被三面夾攻,已知大勢已去。10月20日當日軍準備以兩師團之兵力圍攻台南城之際,劉永福棄城內渡廈門。
劉永福棄職逃亡後,城內陷入無政府狀態、秩序大亂。台南鄉縉士遂紳依循台北前例,推舉英國牧師巴克禮請求日本軍隊和平進城協助維持秩序。1895年10月21日日軍由小南門順利進入台南城,至此台灣民主國亡。
組織
台北時期
連橫《台灣通史》卷六〈職宮志〉記載民主國政府的組織結構:除了府、州、廳、縣如舊外,另外設定大總統、軍務大臣、內務大臣、外務大臣以及遊說使。
大總統:唐景嵩
大將軍:劉永福
議院議長:林維源
議院議員:陳雲林、洪文光、白其祥等
內務大臣:俞明震(原刑部主事)
外務大臣:陳季同(原副將)
軍務大臣:李秉瑞(原禮部主事)
遊說使:姚文棟
義軍統領:丘逢甲
台灣道:忠滿(兼護印),一說為區鴻基
台北府知府:俞鴻
淡水縣知縣:凌汝曾
新竹縣知縣:王國瑞
宜蘭縣知縣:俞秉焜
基隆廳同知:方祖蔭
南雅廳通判:宋維釗
台灣府知府:黎景嵩
台灣縣知縣:史濟道
彰化縣知縣:羅樹勛
苗栗縣知縣:李烇
雲林縣知縣:羅汝澤(農曆五月內渡,後改李郁華)
埔裏社廳通判:溫培華
台南府知府:忠滿(兼護印)
安平縣知縣:忠滿
嘉義縣知縣:孫育萬
鳳山縣知縣:盧自鑠
恆春縣知縣:歐陽萱(乙未戰爭陣亡)
台東直隸州知州:胡傳(原職,胡適之父親,內渡)
台南時期
大總統:劉永福
議院議長:許獻琛
議院議員:許南英、林際春、徐元焯、謝鵬翀、陳鳳昌、林馨山等
籌防局長:陳鳴鏘
台灣道:忠滿(兼署)
台北府(府治已失陷)
新竹縣(部分失陷)知縣:李烇(兼署)
台灣府知府:黎景嵩
台灣縣知縣:史濟道
彰化縣知縣:羅樹勛
苗栗縣知縣:李烇
雲林縣知縣:羅汝澤(農曆五月內渡,後改李郁華)
埔裏社廳通判:溫培華
台南府知府:忠滿(署理)
安平縣知縣:鄭文海
嘉義縣知縣:孫育萬
鳳山縣知縣:林東青
恆春縣知縣:盧肇經
台東直隸州知州:孫振鐸(原砂金局督辦)
國家文化
國旗
藍地黃虎旗1895年
首都
台北(1895年5月-6月)
台南(1895年6月-10月)
官方語言
漢語、閩南語、客家語
政制
共和制
總統
- 1895年5月 - 6月唐景嵩
- 1895年6月 - 10月劉永福(事實上)
歷史時期
- 馬關條約1895年
- 解體1895年
人口
- 1895年估計2,980,000
獨虎票以老虎為圖案,是1895年時,台灣民主國為籌措抗日軍餉而發行的郵票。左方的“士擔幣”三字即是“郵票”的音譯。該宣言系由陳季同所起草,於1895年5月24日將宣言的英文譯文送給在台北的各國領事館。宣言內容主要為:
“日寇強橫,欲並台灣。台民曾派代表詣闕力爭,未蒙俞允。局勢危急,日寇將至。我如屈從,則家鄉將淪於夷狄;如予抗拒,則實力較弱,恐難持久。業與列國迭次磋商,儉謂台灣必先自立,始可予我援助。台灣同胞,誓不服倭,與其事敵,寧願戰死。爰經大會議決,台灣自立,改建民主國;官吏皆由民選,一切政務秉公處理。但為禦敵及推行新政,必須有一元首,俾便統率,以維持秩序而保全寧。巡撫承宣布政使唐景嵩為萬民所敬仰,故由大會公推為台灣民主國總統……”
解讀
對於這個短命的政權,學者之間對其本質一直存在著不盡相同的看法。首先,大多數的西方學者(以及一些傾向台獨的學者),似乎均不約而同地強調這個所謂“共和國”的“人為性(artificiality)”。他們認為,民主國不過是中國及台灣官方上層領導階級用來尋求國際支持、藉以嚇阻日本攻台的權宜作法罷了,他們不但還維持其對清廷的忠誠,而且也完全沒有得到一般台灣人民的支持。以李筱峰的看法為例,他說:“台灣民主國不能算是一次真正的台灣獨立運動。清廷的官吏在甲午戰敗後,想以台灣作為和談的籌碼,但恐台民不服,因而必須在台灣製造抗日行動,使台民覺得是日本來占領台灣,而不是清廷將台灣出賣”。
第二,比較傾向中國民族主義的作者,則認為民主國的抗爭是中國人民對抗日本帝國主義之鬥爭的一環。為了強化其對台灣主權屬於中國的結論,他們通常會強調“抗日運動”當中的中國性(Chineseness)。賴建國就對“民主國”有這樣的評論:“台灣民主國的政治定位,是設計屬於清朝或中國之下的,並不具備一種獨立自主的地位;加上它是一種過渡性的短暫組織,當台灣歸還中國的任務達成後,它就自行結束。”
有趣的是,也有一些支持台獨的學者持十分類似的看法。史明認為:“‘台灣民主國’雖說以獨立自主為宗旨,但是,其所代表的思想意識,並不一定和台灣本地人大眾相吻合……
所指向的政治目標也脫離不了老一套的滿清統治下封建中國之圈內。”另外,王育德也認為台灣民主國的獨立宣言格調不能算高,主要是宣言中的“恭奉正朔,遙作屏籓”這句話,令他懷疑民主國的獨立精神。
最後,某些支持台獨的學者,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也不一定不同意上述兩種對民主國的解讀方式,但是,他們還是試著將民主國視為一個“事實(de facto)”獨立的國家,而將其放在台灣人民從十七世紀以來反抗異族統治的脈絡下來解讀。
黃昭堂就認為,和台灣歷史上之前的政治運動相比,台灣民主國有以下三大特點:
在獨立宣言中主張:“所有的國務都由公民公選出來的官吏來推動”。關於這一點,不管是出於歐美人士的建議,或是為了得到外國承認而採取的一種手段,用公民(People)這個辭彙來宣揚台灣住民的意志有其特別的意義。
台灣民主國是第一個明確地表達了以台灣作為領土的建國運動。
不論實際的情形如何,它是首次嘗試亞洲任何其他國家所未曾經歷過的共和體制”。
總統列表
屆數    總統姓名    在任時間    任期
第一任    唐景嵩    1895.5.25——1895.6    約25天
第二任    劉永福    1895.6—1895.10.19    125天
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之疑義
台灣民主國”的誕生早於同樣採取共和制的“中華民國”16年,因而被某些學者以及教科書認定為“亞洲最早的共和國”。然而在此之前,亞洲早已出現過1777年成立於婆羅洲的蘭芳共和國,以及1868年成立於北海道的蝦夷共和國。
另一方面,比台灣民主國晚了3年,在菲律賓也出現了同樣短命之阿奎納多(Don Emilio Aguinald)的菲律賓共和國。繼1912年的中華民國之後,1920年在極寒地帶之西伯利亞,也出現了另外一個短命的遠東共和國。其後,亞洲地域新的共和國的出現,就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了。
台灣民主國:台灣民主國是1895年5月25日到10月19日在台灣成立的一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bit.ly/3TQQkJ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