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或稱紅印花郵票,為1896年大清郵政正式開辦以後,因為臨時急需各種高面值的郵票[註 1],而在1897年將造冊處儲存而未經使用的65萬枚紅色3分海關印紙[註 2][註 3],分批次加蓋成八種不同面值的郵票,暫時替代為正式的郵票來發售貼用。紅印花郵票是中國第一套採用其他票券來改作郵資憑證的郵票[註 4],由於刻印精美,流傳於世上之數量非常稀少,是中國珍貴的郵票。而其中的「紅印花小壹圓四方連」[3]:8[註 5],有「寶中之寶、王中之王」美譽,更號稱是「東半球最罕貴之華郵」,擁有者素有「華郵之王」尊稱[註 6]。
源由 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清郵政局
大清郵政開始於1878年的海關試辦郵務時期,在那期間僅有印製「大龍」、「小龍」、「萬壽」等郵票,當時的票上面值採紋銀計算[註 7]。1896年3月20日(光緒22年2月7日)清光緒帝批准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興辦郵政」奏摺 ,同年底就正式開辦了「大清郵政官局」[註 8],並掛牌「大清郵政津局」來正式營運,而此3月20日也就成了後來中華民國政府制定「郵政紀念日」的由來[註 9]。「大清郵政官局」的《郵政開辦章程》新規定,將原本的郵資紋銀計費改成了洋銀,但因新制郵票趕印不及,所以先將庫存的「小龍」和「萬壽」等郵票,來加蓋暫作洋銀郵票使用,只是存貨少,且二種郵票最高面值也只有2錢4分,不能滿足新開辦的匯兌和包裹業務之需要[註 1],後才將造冊處儲存未使用之紅色3分海關紅印花印紙(原票),分批加蓋暫作郵票來使用,此票於1897年2月2日(清光緒23年1月1日)發行,同年9月30日(清光緒23年9月5日)停售,而這套郵票也是中國第一套用其它票券改作的郵票 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Pm0PTl

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

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EXUWQ8

紅印花小壹圓四方連

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  小1元-2  

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或稱紅印花郵票,為1896年清朝國家郵政正式開辦以後,因為臨時急需各種高面值的郵票,而在1897年將造冊處儲存而未經使用的65萬枚紅色3分海關印紙,分批次加蓋成八種不同面值的郵票,暫時替代為正式的郵票來發售貼用。紅印花郵票是中國第一套採用其他票券來改作郵資憑證的郵票,由於刻印精美,流傳於世上之數量非常稀少,是中國珍貴的郵票。而其中的「紅印花小壹圓四方連」,有「寶中之寶、王中之王」美譽,更號稱是「東半球最罕貴之華郵」,擁有者素有「華郵之王」尊稱     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  

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nzDpTBG5Ww


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

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使用凸版印刷,有背刷與齒孔,面額有三種,分為綠色的1分銀、紅色的3分銀以及黃色的5分銀,1878年7月發行,發行日目前仍有爭議。[1]
歷史
發行前,清朝的海關設計了三款郵票草圖,即雲龍、寶塔和萬年有象圖,其中「萬年有象」在現代價格最貴。[2][3]
種類
大龍郵票可根據不同時期分為厚紙、薄紙、闊邊三種,其中以闊邊最為難得。大龍郵票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大龍郵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j2AVk
---
海關一次雲龍郵票(簡稱大龍票)
清光緒4年(西元1878年)海關試辦郵政,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是以具有中國文化根基與政治權威象徵的「龍」為主圖,龍騰飛於雲端之上,故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一般簡稱為「大龍票」全套3枚郵票,面值分別是1分銀、3分銀及5分銀,初期用無水印薄紙印刷,兩票間之距離為2.5公厘,之後再印之票所用紙張及間距不同,而有大龍厚紙票及大龍闊邊票。


郵政博物館

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

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

清代小龍郵票
大龍郵票和小龍郵票的名稱是集郵家的俗稱,過去的郵票目錄稱之為海關郵政第一次郵票和第二次郵票。小龍郵票和大龍郵票一樣,也是由海關總稅務司署駐上海的海關造冊處印製。小龍郵票分兩期印刷,第一期自1885年開始,齒孔12.5度,通常是毛齒,其中有少數是光齒。第二期自1888年開始,齒孔11.75度,都是光齒。據記載,小龍郵票1分銀共發行508667枚,3分銀共發行850711枚,5分銀共發行348161枚。

清光緒11年(西元1885年)海關造冊處依據大龍郵票圖案,另鐫新模,圖幅雖較小(約為大龍票之76%),圖紋則較精緻,文字排列格式及面值,與大龍票完全相同。郵票用紙含太極圖水印係向英國訂購,太極圖係海關總稅務司英籍赫德(Sir Robert Hart)手繪,稱「海關二次雲龍郵票」,一般稱為「小龍票」
郵政博物館 https://bit.ly/3v1dUux


海關2次雲龍郵票,或稱小龍郵票,是清朝發行的第二套常用郵票;也是中國的第二套郵票。小龍郵票由上海海關造冊處印製,於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根據大龍郵票的雲龍圖案加以修改,並另外鑄造印模印製。小龍郵票的圖幅比大龍郵票小,可是圖案花紋卻更為精緻;全套共有三枚,面值分別為壹分銀、參分銀、伍分銀;全張枚數為40枚。小龍郵票共分兩個時期印製,第一期印製的郵票,光緒11年(西元1885年),齒孔較為粗糙,故稱為「毛齒票」[1];清光緒14年(西元1888年)印製的第二期郵票,因為齒孔比較整齊,所以稱為「光齒票」[2]。此外,為了郵票防偽的考量,小龍郵票採用一種含粉質的油墨來印刷;不過,這種油墨遇到光線或遇水便容易褪色變淡[3]。File:Smalldragon.jpg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7U80n

大龍郵票是中國第一套郵票,又稱「海關一次雲龍郵票」1878年


郵票/郵資大漲+郵資調幅高達71%/中華郵政資產活化/台灣中國最早郵票/1888年劉銘傳台灣郵政時期台灣郵票/「臺灣郵政總局」辦理全臺郵政,比「大清郵政官局」的正式奉准設立(1896年)早了8年/清代台灣郵票.含民主國.站票.龍馬票.公報票.郵政商票/“龍馬”郵票的正式名稱為《大清台灣郵政局郵票》它被用作了火車票(鐵路公司在上面加印了自己的標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