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被後世竄改700多處,160多句發生重大變化!由此可推其他典籍…
《道德經》被後世竄改700多處,160多句發生重大變化! 由此可推其他典籍… - 知乎 https://bit.ly/48AWmCT
1.《道德經》被後世改動了多少,是哪些內容?
2. 老子哪些關鍵字句被替換,思想如何被竄改?
3. 老子的本意、真諦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復原?
900餘處被改動,近200句意思大變;
100多處顛覆性考校詮釋,首次面世。
詳見2023年1月上市的圖書(如下圖):
本書以大眾通俗讀物形式講述《老子》(即《道德經》)帛書出土50年、楚簡出土30年來的眾多研究成果,以帛書甲本為底本,結合楚簡,考校2000多年來20餘部重要的傳世版本,參考近90年來數以百計的研究專書與論文,力求盡量接近《老子》原貌,復原《老子》的本意與真諦。
本書設定復原本(以帛書為主、楚簡為輔)、釋文本(以帛書為主,見附文)、參考本(以楚簡為主、帛書為輔)與今本(通行本)四個版本,對比、梳理出960餘處後世改動內容,發現近200句意思發生重大變化,並對百餘處突出問題進行重點考校和訓詂,甚至作出顛覆性的詮釋,其中有些觀點是首次提出。同時,對復原本進行翻譯、註釋,並透過對照版本差異進行詳細闡釋,以便讀者輕鬆、愉快地讀懂、領會與深悟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與智慧。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50多部失傳兩千多年的帛書,其中有兩張分別抄有《德》和《道》,與傳世的《道德經》極其相似,學者們根據這兩部帛書成書年代的先後,將它們分別稱為帛書《老子》的甲本和乙本,統稱為帛書《老子》。
經研究發現,帛書《老子》的下葬時間距今2170多年,比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河上公版本的《道德經》約早50年,而且帛書《老子》的成書時間都比下葬時間更早,大致估算,應比《道德經》早至少100年。
在這之前,史上流傳最廣的《道德經》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河上公本,一為王弼本。河上公本為道教所尊崇。據道教傳說,漢文帝時有老人隱居河濱,世人號為河上公,精通《道德經》,漢文帝曾前往請教,河上公授以《老子章句》二冊。該書分《道經》、《德經》兩篇。這樣說來,河上公本就和出土的帛書二卷對上了,也就是說,這部經本不叫《道德經》,而是《德》和《道》兩卷;而王弼本是三國時期的王弼註解的版本,也就是所謂的通行本,流傳最廣,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就是這個版本。
帛書《老子》與通行本《道德經》對照,發現後者對前者的竄改多達900多處,導致原文350多句中有近200多句發生了重大改變。
如果說這兩個版本孰真孰假不好辨別,那麼1993年在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出土的戰國竹簡則是為帛書本被篡改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只可惜這個版本損毀太嚴重,現已無使用價值。
《老子》篡改的原因很多,這裡簡單列舉四個原因。
1.不能理解老子看問題的深度,也就是沒有達到老子思想的高度,妄斷文意自以為是為之。這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且竄改的內容很多。
例如「大器晚成」 ,這個成語被誤用了2000多年,其實老子說的是:「大器免成」。」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褒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顯示這個'免'不是錯字,從語境中看,也應該是'免'而不應是'晚' 。'大器晚成'沒什麼內涵可言,而'大器免成' 則讓人回味無窮。
例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原文則是:“水善利萬物而有靜“。靜,這裡應該是默默無聞的意思,雖然也含有不爭之意,但這個'靜'字所含的意思更多,更深刻。
例如第十四章,本來帛書為「執今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被通行本篡改成了「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直接把 '今'改成了'古' ,使意思完全相反了。不用想,這一定是那幫腐儒幹的!儒家推崇古禮,提倡古道,效法先人,而這正是老子所極力反對的。《莊子》中記載,孔子向老子問道時,老子說“子t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 “今子之所言,猶跡也。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 意思是你所說的那一套,都是已經死了好久的人說的。那些東西就像古人用鞋子踩出來的腳印,你能拿著腳印當鞋用嗎?所以不要死抱著那些東西不放。而儒生們為了推廣自己的那套思想竟然有意篡改老子的話,實在是太可惡了!
例如通行本中的「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在帛書本是:「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不病。 」不知知這個很難理解,不知不知就很好理解了。意思是認識不到自己的無知,還自以為是,這人就有問題了。知道自己有問題,就表示這個人沒問題。
2.大量刪除「之」「也」等語氣助詞,表面面顯得精簡有韻律,實際使文意變得晦澀,不準確,引發眾多歧義。
例如把「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句改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面上似乎簡潔了,實際上有大問題:一是後者可斷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顯然意思大變了。二是詞不達意,晦澀難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故弄玄虛之嫌;而帛書復原本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的句式簡單,意思清晰明了。
再例如,同樣是第一章,帛書為「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句,斷句沒有任何爭議,然而,通行本將兩個「也」字刪除後,存在兩種斷句,其中之一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就大變了。」
3.避諱劉邦、劉恆、劉啟、劉勶和劉弗這五個皇帝的名諱,將全文中的「邦全部」改成了「國」、「恆」全部」改成了「常」、 「啟」全部」改成了「開」、「勶」全部」改成了「徹」、「弗」全部」改成了「不」
例如《道德經》最知名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帛書《老子》的原文則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妙之門。'
'常'和'恆'雖意思接近,但還是'恆'字理解起來意思更加明確。
帛書《老子》中的“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弗敢弗為而已,則無治矣”,意思是要一直讓人民處於無知無欲的狀態,如果讓他們只是不敢去做而不做,那就完了; 而今本的《道德經》則改成了「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意思全變了。
在今本的《道德經》中,所有的'弗'都改成了'不' 。這使得'弗'和'不'變得無法區分,而這兩個字的意思是有區別的。'弗'和今天所理解的'不'很像,如'弗為'指不去做;但《道德經》中的'不' ,一般是指不講什麼,比如”上德不得“,”天地不仁「 等等。
4.諸如有些違背儒學核心精神等等其他原因而更改
“愛民栝國,能毋以知乎?”被改為“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改為「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五色使人目明” 竟然被改成了“五色令人目盲”
本來很好懂的句子被改成這樣,這是非要把人搞糊塗的節奏啊,不知竄改者是何居心?
還有,」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後面竟憑空的多了一句:」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我說之前解讀起來怎麼這麼彆扭!
被竄改的內容還有很多,甚至很多都已經被我們使用的朗朗上口了。
老子的思想可以說是中華智慧中最傑出的代表,不想竟被後世竄改的如此嚴重,實在讓人痛心。
《道德經》被後世竄改700多處,160多句發生重大變化! 由此可推其他典籍… - 知乎 https://bit.ly/48AWmCT
-----------------------------
有人改了《道德經》一個字,差點顛覆整個道家體系
有人改了《道德經》一個字,差點顛覆整個道家體系_《道德經》帛書_國際道學網 https://bit.ly/3wI9LMa
不知何時開始,國學圈有一種論調甚為流行:道家追求的理想社會,是「上如標枝,民如野鹿」的原始社會;道家的道,只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嬰儿期,人民很少,國家很小的「小國寡民」時代。那時一窮二白,人們的生活清淡寡味,大家智力未開,純樸且友愛,正合《道德經》中對治世的描述。所以綜而述之,道家是推崇復古的,主張社會倒退的。
是執古禦今還是執今禦今?
有國學名家拿儒道來說事,說儒家只是提倡返回到周朝,以周禮來治國;而道家卻要直接返回原始社會乃至動物世界,比儒家返古更甚,對社會發展的阻礙更大。證據之一,便有《道德經》第十四章: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什麼意思呢?是說要用古時的方法(聖賢之道),來駕馭當下,這樣才能把握住那個存在於遠古之始的東西(道),這才叫做以道治國。如此解釋,道家祟古似已成定論。然而直到《道德經》帛書版出土,人們才赫然發現,此處原文實為「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有人把“今”字換成了“古”字,把“執今之道”變成了“執古之道”,卻由此造成道家整個思想體係都產生了異化,乃至割裂。
道家之術的核心是什麼?
「道家」這個概念首次出現在西漢初年,太史公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說道家「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
與時遷移,是說道家之術隨著天下時勢的變化而遷移。
應物變化,是說道家之術應對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方法。
立俗施事,是說道家之術根據現有的風俗習慣而製定措施。
無所不宜,是說道家之術因為其「順勢變遷」的核心而無所不為。
這便是古人對道家思想的總結,十分貼切。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道可道,非恆道”,凡是固定下形跡,有了成法的所謂“道”,都不是那個真道。因此當孔子懷揣上古聖賢的六藝之術前來向老子討教的時候,老子善意地勸說道:“你看重的'六藝',都是先王留下來的遺跡,又哪裡是他們的真實內涵呢?腳印是腳踩出來的,你現在的學習,不過是在承襲他們留下來的成品,就好像研究人的腳印而忽略了他的腳一樣。」(見《莊子外篇天運》)
同樣的腳,踩出來的腳印卻沒有一個是完全相同的,因為踩到的地方不一樣。拿踩在泥地裡的腳印來駕馭沙地,這不是自取其辱麼?所以要“執今之道”,來禦今之有。時過境遷,則法術也要隨之而變,用一成不變的古法來治國,非道家之道。
而在《莊子》中,更是旗幟鮮明地反對“尊古卑今”,《外物》篇中有云:“故曰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也。並以稀韋氏之流觀今之世, 夫孰能不波?」意思是說:得道的人是能隨世而行不固執的人。尊崇古代而鄙視當今是學者之流的短見。況且用狶韋氏的觀點觀察當今時代,誰能不偏波呢?
既然用古代的觀點來觀察當今的時代,是不合時宜的,又怎麼會「執古之道」來禦今之有呢?
「小國寡民」是原始社會嗎?
至於說老子推崇的「小國寡民」是復古,是主張社會倒退,這其實是對道家理論一知半解而造成的臆斷。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莊子》有提到「至德之世」人與鳥獸居的場景,說人與小動物和諧共處,甚至可以攀到樹上參觀鳥窩。聽起來好像的確是原始社會才有的場景,但細品一下就會發現不同:
原始社會固然人處鳥獸叢林,和平共處卻完全談不上,若真是人人“一窮二白”,恐怕能掏到的鳥窩早就遭了殃,能獵到的小動物早就進了肚。人與鳥獸和平共處,只會出現在物資極為豐富的社會,人心極為平和淡然的社會,比如現代發達國家有很多地方的小動物是不怕人的,可以常來拜訪串門的。
我們再來看看老子所描述的「小國寡民」社會:「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首先確定一點,小國寡民社會是“有什伯之器”,“有舟輿”,“有甲兵”的,這就明顯區另於原始社會。因為有而不用和沒有,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例如我手上有武器,什麼情況下會不用呢?沒有人攻擊我,我也沒想著攻擊別人的情況下,用不到武器。那麼毫無疑問,這樣的社會是安寧祥和的。
再例如我有種種聰明,萬般手段,但有而不用,為什麼呢?因為大家淳樸,沒人對我耍陰招使手段,我也不需要用來自衛防備用來對付別人。那麼這樣的社會,才是一個人人安樂的極度發達的社會,才會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為何?人人自得其樂,自適其適,用不著再與人往來勾連抱團取暖。
“結繩而用之”,原始社會倒確有“結繩記事“之說,這在我們現代是不可能了,因為每天可記錄的事件都太多了。那麼到底日常生活中,是可記錄的事多一點好,還是少一點好?我想經歷過事多的人心中自會有答案。而韓非子站在國家的層面對此做了進一步描述。
韓非子說:「非常安定的社會,法律就像早晨的露水,純潔質樸不雜亂,人們心裡沒有積怨,嘴裡沒有牢騷怪話。所以戰車軍馬不在遙遠的道路上勞累拖垮,戰旗不在遼闊的沼澤裡亂舞,百姓不會喪命於敵寇,英雄猛士不會短命於戰旗之下;豪俊傑士不會在青銅上留名,不會在青銅器上記錄功勞,記載大事的史冊也是空的。所以說,沒有什麼比簡樸更有利的了,沒有什麼比安定更有福氣的了。」(見《韓非子·大體第二十九》)
“大智若愚”,並非真愚,而是智之極的一個狀態;“復歸於嬰兒”,並非成人倒退回嬰兒,而是成人擁有嬰兒一樣質真純樸的狀態。成人的世界若想身心不被侵染,那是需要社會極度發達、文明程度極高才有可能實現的。因此老子描述的治世,不在戰亂不止的夏商周,更不在缺衣少食的原始社會,只在精神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未來時代。那麼到底是誰!要這樣竄改《道德經》
有人改了《道德經》一個字,差點顛覆整個道家體系_《道德經》帛書_國際道學網 https://bit.ly/3wI9LMa
---------------------
老子道德經原文 https://bit.ly/3V33e95
---------------------------------

《道德經》被後世竄改700多處,帛書《老子》與通行本《道德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