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曼就讀法國人在北京開辦的聖心學堂,父親為她聘請英國籍女教陸小曼就讀法國人在北京開辦的聖心學堂,父親為她聘請英國籍女教陸小曼就讀法國人在北京開辦的聖心學堂,父親為她聘請英國籍女教陸小曼就讀法國人在北京開辦的聖心學堂,父親為她聘請英國籍女教陸小曼就讀法國人在北京開辦的聖心學堂,父親為她聘請英國籍女教陸小曼就讀法國人在北京開辦的聖心學堂,父親為她聘請英國籍女教陸小曼就讀法國人在北京開辦的聖心學堂,父親為她聘請英國籍女教陸小曼就讀法國人在北京開辦的聖心學堂,父親為她聘請英國籍女教

陸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又稱陸眉,別名小眉、小龍,是一位出身江蘇武進的畫家。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
陸小曼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RnoYdR
家世
陸小曼,江蘇常州人,於1903年11月7日(農曆九月十九日)出生於上海孔家弄。名眉(英語:May),別名小眉、小龍,筆名冷香人、蠻姑。
陸小曼的祖先原在常州樟村,即晉陵(常州)樟村陸氏宗祠(今常州戚墅堰區丁堰),為書香門第,後定居市內白馬三司徒。白馬三司徒即今常州天寧區白馬巷,陸小曼常回故鄉省親看望在白馬巷71-3的舅舅吳安甫和表弟吳一鳴。清咸豐、同治年間,陸小曼祖父陸榮昌因避「長毛」(即太平天國)之亂遷居上海,陸榮昌之兄陸榮俊則遷居到武進僻壤的埠頭鎮(今常州武進區湟里鎮,又名楊柳埠)。
陸小曼父親陸子福(1873年-1930年),字厚生,因他少時聰慧,每考必中,長輩因此替他改名為陸定,又字靜安,號建三,晚清舉人,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是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在日本留學期間,參加了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民國初年袁世凱任大總統時,曾下令逮捕了陸定和其他很多同盟會會員[1]:18。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陸定經同鄉翰林汪洵之推薦入度支部(後為財政部)供職,歷任司長、參事、賦稅司長等二十餘年,是國民黨員,也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辦人。母親吳曼華,小名梅壽,是常州白馬三司徒中丞第吳耔禾之長女,上祖吳光悅(常州吳氏中丞第的主人)做過清代江西巡撫。她多才多藝,對古文有較深功底。清末,陸定一度擔任貝子貝勒學校的教師,這些王子王孫寫的文章作業,陸定帶回家中,由吳曼華幫助批改,可見她具有相當的文字基礎。她更擅長一手工筆畫,陸小曼嗜畫,受其母親影響至深。「小曼」兩字也來源於母親。
生平
陸小曼於1903年11月7日(農曆九月十九日)出生。9歲,陸小曼進入北平女中讀書;15歲,就讀法國人在北京開辦的聖心學堂,父親為她聘請英國籍女教員教她英文,閱讀英、法著名作品;陸小曼因此精通英文和法文[1]:18-19。
1922年,19歲的陸小曼奉父母之命與27歲的軍官王賡成婚[1]:29。婚前陸小曼經常被人簇擁、關注參加各種活動,婚後陸小曼期待王賡依然能經常伴她出遊、交際;王賡六天致力於工作和讀書,星期天才休閒,無法滿足陸小曼之期望;雙方個性不合,感情便出現危機[1]:33。王賡有時請朋友徐志摩陪陸小曼參與各種活動,雙方開始婚外戀[1]:35。陸小曼與徐志摩相戀之後,陸小曼向王賡提出離婚要求,並瞞著徐志摩及王賡,至一德國人所開診所墮胎,也因此終生失去生育能力。王賡於1926年與其離婚[1]:93。
1926年8月14日,陸小曼與徐志摩在北京北海公園董事會廳堂訂婚,請徐志摩的老師梁啓超證婚[1]:98,梁啓超在訂婚儀式上發表一番對兩人傷害家人親朋,婚外出軌,人品低劣,以及反對兩人結合的證婚詞[1]:3。10月3日,陸小曼與徐志摩成婚,徐陸結婚時給王賡發了請帖,王賡也贈送一份禮物。
陸小曼(左)和徐志摩(右)
婚後徐志摩與陸小曼南下定居上海,陸小曼因為票戲與翁同龢門生翁綬祺之子翁瑞午(1899年5月-1960年)[2]相識。翁瑞午已婚有子女,擅長推拿,為她推拿治療疼痛,建議她吸鴉片止疼[3]。當時有人以此事做文章《伍大姐按摩得膩友》刊登在1927年12月17日的《福爾摩斯小報》上,影射陸小曼與翁瑞午的姦情,徐志摩因此起訴《福爾摩斯小報》的編輯,不過由於只是影射沒有真名,最後不了了之。[1]:153[4]
陸小曼自身無工作能力,生活卻非常奢侈,徐志摩以每月收入一千餘元之高薪(當時一個圖書館職員月薪約五元),不足小曼豪宅租金,司機、廚師、男僕、女傭之薪水等奢華之開銷。徐志摩不得不在北京,上海兩地四處兼職增加收入,為節省路費,徐志摩經常蹭搭郵政飛機。1931年11月17日這一天,徐志摩勸說陸小曼稍微節儉,不要再吸食鴉片,陸小曼惱羞成怒,兩人發生口角,徐志摩一氣之下離開上海、到了南京[5]。兩天後11月19日徐志摩空難身故,南京航空公司主任保君健通知陸小曼徐志摩不幸身亡,陸小曼作《哭摩》[6]悼念他。小曼整理徐志摩作品,編成《志摩日記》、《徐志摩詩選》、《志摩全集》[7]等。
徐志摩死後,已婚的翁瑞午經常到陸小曼居所同居,由於陸沒有收入,生活艱難時,陸小曼與翁瑞午甚至曾向翁與妻子的女兒翁香光索錢[8] 二人維持同居關係近30年直到翁瑞午過世。胡適曾要求她與翁斷交,未果;她曾表示對翁瑞午只有友情、沒有愛情,又說:「我的所作所為,志摩都看到了。志摩會了解我,不會怪罪我。[9]」
1955至1956年間,陸小曼被安排在上海中國畫院當畫師,月工資八十元。她居於上海靜安公園對面的延安新村。金石篆刻師父陳巨來介紹十三四歲的張方晦去跟小曼學畫。張方晦形容那時的陸小曼「瘦弱蒼老,頰萎腮癟,口中只剩一二餘齒」。跟她一起生活的有她的表妹吳錦、還有同居多年的翁瑞午和翁在外私生的小女兒。[10]
1961年翁瑞午在上海去世,過世前托趙家璧、趙清閣繼續照顧陸小曼,陸小曼在他們鼓勵下從賀天健習畫,善畫山水,畫風近清代王鑒一路,格調有幽雅淡遠之趣。有《江邊綠陰圖》軸,與孫鴻(雪泥)合作《黃山煙雲圖》橫幅、《歸樵圖》及《黃鶴樓圖》等畫作傳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陸小曼先後擔任上海文史館館員及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後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並出任該黨上海市徐匯區支部委員。
1965年陸小曼在上海病逝,享壽61歲。
才藝
陸小曼精通英文和法文,閱讀、寫作、口譯皆佳。
擅長跳舞、京戲。
散文、詩作廣受讀者及作家好評。
與名家習畫之後,受畫界好評。翁瑞午死後,陸小曼把作品放在「朵雲軒」寄售,很受歡迎。
逸事
翁瑞午曾說:「人稱陸小曼是『海陸空』」。因她的第一任丈夫王賡是陸軍出身,第二任丈夫徐志摩死於空難,而同居數十年的翁瑞午是海軍出身,曾官至海軍部軍需處長。[10]
陸小曼對其他人的看法:[10]
徐志摩:始終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是真的,不是裝出來的。
林徽音:高雅美麗,與志摩極其相配。當年梁思成也追求林,為了替林買桔子,梁騎摩托出門,車禍傷腿,林不忍離棄腿殘的梁,才捨志摩而取梁。
胡適:溫雅有禮,關愛他人的。
聞一多:頭髮亂蓬蓬、衣服臟兮兮的。
沈從文:當過警察。曾在她與志摩的家裡住過。
泰戈爾:慈愛得像上帝。
孫大雨:非常自傲,但不狂妄。
丁玲:很有才氣。當年胡也頻出事,是她推動志摩去向邵洵美借錢,以資助沈從文陪伴丁玲潛逃。
評價
陸小曼與徐志摩及翁瑞午(生於1899)的婚外戀,受到梁啟超、徐志摩父親徐申如、胡適多人批評。梁啟超亦曾對其子梁思成表示對徐志摩這段婚姻的諸多擔心。
徐志摩說:她一雙眼睛也在說話,睛光裏盪起,心泉的秘密。
胡適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郁達夫說:小曼是一位曾振動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
郁達夫之妻子王映霞說:她確實是一代佳人,我對她的印象,可以用「嬌小玲瓏」四個字概括。
劉海粟說:陸小曼的舊詩清新俏麗;文章蘊藉婉約;繪畫頗見宋人院本的常規,是一代才女,曠世佳人
陸小曼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RnoYdR
--------------------------
林徽因與陸小曼:富養的女兒差別在哪裡?
作者:小富女 日期:16-06-05 字體:大中小 標籤:林徽因陸小曼 閱讀:860
林徽因與陸小曼:富養的女兒差別在哪裡?
  林徽因與陸小曼,兩個典型按照當下“富養女兒”的標準,培養出來的民國閨秀。
  同樣出身富貴之家,同樣從小就讀詩書、精外文、學鋼琴跳舞、習山水繪畫、拿著名女校的文憑、請舉止優雅的外教;且是同樣的天生麗質和天資聰穎,又同樣出落的儀態萬千且才情兼備……
  可是如果縱觀兩人的一生,或者林徽因更符合我們今天“富養女兒”的期待,她是真正把富養轉化成了“高起點”和收益一生的“高姿態”,而陸小曼卻把富養當成了“揮霍”,揮霍著錢財與容貌,揮霍了才情與愛情,更揮霍了自己這獨一無二的青春與一生。
  究竟,富養的女兒差別在哪裡?
  1、真正富養的教育,不是附庸風雅,而是找到自己的一生志趣
  林陸二人,從小就接受著當時最優質、最豐富,且是中西結合式的教育;從後來看,倆人在詩歌、外文、繪畫、鋼琴上的造詣,也是各有見長,難分伯仲。
  那麼她們的教育有什麼不同嗎?
  答案是:教育的目的和境界不同。
  陸小曼的教育,是那個年代裡典型的“淑女名媛式教育”,那時“交際花”一詞(非貶義)剛從西歐舶來,在中國的上流社會裡極為推崇,且在意識形態中強化了“血統”的概念,由此催生了“名媛”的階層。
  家有一名媛,不僅意味著此女貌美婀娜、修養高貴、風華萬千,更是豪門之家的“象徵”和“榮耀”,甚至可能通過她們在社交場合的盤旋,帶來家族更深的權利結合和社會影響。
  所以那個年代裡,如唐瑛、盛愛姬、章含之、王映霞等,多半自小就朝著名媛的標準來打造,她們學習詩詞歌賦,或者本身沒有特別目的(打發下時間),或者是從眾心裡(跟隨主流形態),甚至帶著一些功利和虛榮色彩……總結起來,即是為學而學、附庸風雅。
  而林徽因則不同。其父林長民在當時也算是個與眾不同的官員,不僅是清官一枚,且猶如清風一縷,滿身正氣。他好結文人雅士、工詩文墨法,他那個時候培養女兒,也是有意朝著學者的方向,而非名媛而去。
  林徽因在16歲那年隨父遊歷歐洲,正是吻合了今天“讀更多的書、走更遠的路,以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的富養女兒觀念。她在“放眼看世界”的過程中,對不同的建築形象和設計藝術大開眼界,由此,成了她一生的志向和興趣所在。
  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是為了獲得一份真正的志趣。今天我們談富養、談教育,其唯一目的也正是為了讓她在更廣闊的世界裡,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不僅僅是為了一份工作、一個謀生手段、一項經濟來源,它更是一個人一生提綱挈領的靈魂,扯著一個人的精氣神,讓人總有奮鬥的夢想和著眼的落腳。
  而沒有這份真正的志趣,則如同陸小曼,即便養尊處優和衣食無缺,精神世界也是荒蕪而寂寥的,需要拿更多的聲色來填滿
  2、真正富養的品味,不是時尚奢華,而是懂得裝扮和用心體會
  民國的名媛們,在置衣打扮上也絕對不遺餘力。陸小曼愛漂亮的衣服,穿著華服忙著趕場、聽戲、打麻將。而與之有著“南唐北陸”之稱的唐瑛,更有一段與之有關的詳實記錄:
  她有十口鑲金大衣箱,昂貴的裘皮大衣掛滿大櫥;最喜歡的一件旗袍,上面鑲滿紅寶石和金絲線;有專配的裁縫;但凡法國貴族小姐所有,她一應不缺……時髦和前衛水平,旁人無法企及。
  而林徽因呢?倒也是個極其愛美之人。但恰巧也有段記錄,說明著她的品味:
  她穿一身合體的旗袍,既樸素又高雅,自從結婚後,她就這樣打扮。質量上好、做工精細的旗袍,穿在她均勻高挑的身上,別有一番韻味,東方美的嫻靜、端莊、輕巧,魔力全在裡頭。
  看到這段文字,不由讓人想起其祖父林孝恂。時為翰林的他,常喜歡以一身青衣布衫,像普通百姓一般出入街頭巷口,很是低調卻又難掩一身儒雅之氣。
  女人對美麗有追求,這事本身應點贊。包括今天富養女兒的觀念裡,也十分強調擁有品位和經營外表的重要性。但品味不是時尚驕奢,不是擁有LV、GUCCI、PRADA,而是懂得通過更高的審美情趣,去選擇與自己真正相宜的東西。美人與美物,本是相得益彰,而不是為其所累。
  而更高一個層次的品味,是懂得用一雙質樸的眼和一顆細緻的心,去發現萬事萬物所蘊藏的原生美好和獨特所在
  一花一草皆是美,品味的高低在於有沒有能力去體會。
  3、真正富養的圈子,不是達官顯貴,而是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
  說起林徽因的圈子,人們不難想起那聞名遐邇又飽受爭議的“太太的客廳”。且不說這客廳是不是女主人的一份別有用心,且單看這廳中的座上客:
  有政治學家錢端升,物理學家周培源,有文學家沈從文和胡適,有藝術史家鄧以蟄,哲學家金岳霖,大詩人徐志摩……還有清華、北大和燕大的教授和名重一時的學者,還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他們談文學、談思想、談流派,笑談中西古今。林太太的客廳,儼然是京城最有名的文化沙龍。而客廳的女主人,則成為京派文學的中心人物。
  巧的是,同一時期在上海,以陸小曼為中心,也有一個的“太太的客廳”(當時的另一種說法,冰心“太太的客廳”或指陸小曼)。
  陸太太的客廳,往來的則是富貴公子和社交名媛,她們有錢又有閒,在一起無非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觥籌交錯間,她們享受著跳舞、打牌、聽戲帶來的歡愉,還有男男女女的刻意恭維……這樣的圈子,帶給她的是麻木萎靡和紙醉金迷。
  要說圈子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潛移默化有多要?看看林徽因和陸小曼就知道。今天我們強調富養,拼命的擇名校、擇小區,自己也擠進更好的圈子,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人脈環境。這些本身或者沒錯,但真正有營養的圈子,不是要多富貴,而是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
  4、真正富養的高貴,不是世界唯我,而是自尊自愛並擁有大愛
  記得曾經在富養的理論中看到這樣一句話:父母希望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不是一定要給包裝上公主的身份、豪門的背景、華麗的服飾和貴族的教育,只是希望她有一天獨自走入這繁華社會,不至於被有心男人的一粒糖拐走。
  或者說,我們富養女孩所期待的真正高貴,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像花蕾一樣把自己嚴嚴的包裹起來,和那些臭小子保持距離,永遠尊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如果說離婚、墮胎、吸大煙,將本來萬般美好的陸小曼,一步步推入萬丈深淵。那麼這背後的根源,是她自我身體的不夠保護和重視。作為已婚女人的“翡冷翠一夜”(雖然沒有帶來什麼影響),是她在思想上任性、在身體上無畏的開始。接著,為了愛情而倉促墮胎、在墮胎中又傷及了身體,為了讓身體減少痛苦而染上大煙,此後更是欲罷不能、纏綿煙塌,離不開煙、錢和那個帶她吸煙的男人。
  可以說陸小曼,是真正熱愛自己的靈魂,在思想的國度任性遊走,卻不真正愛惜自己身體的女人。而相較之下,林徽因確實要做得好的多。
  她在荳蔻年華之時,遇到徐志摩的猛烈追求,沒有一味的跟著感覺走,而是先與父親溝通商量,視為懂得自重與自愛(雖不敢說林長民的選擇一定對,但就這種坦誠溝通的家庭氛圍,卻是我們所真正期冀的);後來她在老北京的建築保護面前和戰火紛飛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巾幗不讓鬚眉,勇敢、堅決和滿腔熱愛,可視為心中有大愛。
  我們所希望的富養和高貴,不正是懂得身體的自尊自愛,在精神境界卻又博大而寬懷嗎?
  富養與富養的差別,看似毫釐,卻又相距千里。與其說窮富、富養、散養、用愛養,都是愛的方式,不如說這是愛的分寸與技巧。
  中國人歷來講究中庸、平衡、和諧,在愛的國度裡也是一樣。
  本文不在於非要拿林徽因和陸小曼一教高下、說個淋漓,而只在於,在那條通往愛的路上,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用盡一生去體會。
林徽因與陸小曼:富養的女兒差別在哪裡? |小富女_文學愛好者 https://bit.ly/3rhWdF1
------------------------------
外遇卻狠逼元配墮胎!更染指好友妻子、再婚場面超火爆…課本沒教的一代才子徐志摩真面目
外遇卻狠逼元配墮胎!更染指好友妻子、再婚場面超火爆…課本沒教的一代才子徐志摩真面目-風傳媒 https://bit.ly/3RqxNUn
徐志摩的一生,以「轟轟烈烈」四字形容再適合不過了。然而,徐志摩對於愛情的痴狂,究竟是自由還是自私?(圖/維基百科)
1926年農曆7月7日,一場婚禮在北京舉行,新郎是當時鼎鼎大名的才子徐志摩,新娘是北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第一名媛」陸小曼,憑這兩人的名氣,這場婚禮應該要非常豪華盛大,沒想到現場只有幾幅對聯,桌上放著一些小點心。更怪異的是,雙方的父母都沒到場,現場非常冷清。
唯一有份量的來賓,就是徐志摩的恩師梁啟超,但當梁啟超一開口,他的證婚詞更是嚇壞全場,他不僅沒有講吉祥話,反而大罵:「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娶……以後務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更諷刺:「祝你們這是最後一次婚禮。」在場的人都嚇了一跳,徐志摩跟陸小曼也丟臉地想找個洞鑽
究竟這場世紀婚禮為何沒人參加?梁啟超為何又說出這麼苛薄的話、當場給新人「洗臉」呢?一窺徐志摩與他人生中最重要的3個女人,包括元配張幼儀、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北京第一名媛間的情感糾葛。
「真是一個鄉下的土包子!」不滿元配妻,還狠心逼墮胎
徐志摩家境不錯,父母經商因此衣食無虞,徐志摩自小讀書也非常刻苦認真,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在徐志摩十幾歲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他屢屢在報紙上投書談論政局,讓他小有名氣。之後,當徐志摩在杭州府中學就讀時,一名浙江的官員張嘉璈到校視察,他翻閱學生作業時被一份文章吸引,一眼就看上了徐志摩的才氣。
而張嘉璈也到處打聽徐志摩的來歷,聽說他是出身富商之家後,就產生了一個想法,想讓自己的妹妹張幼儀嫁入徐家,馬上寫了封信到徐府。而徐府收到這封信也嚇了一跳,因為張家門第非常顯赫、不是高官就是銀行家、企業家。於是,徐志摩跟張幼儀的婚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嫁給徐志摩那年,張幼儀才16歲。但打從結婚的那一刻起,徐志摩便發自內心的厭惡這段婚姻,因為「門當戶對、媒妁之言」對崇尚西洋文化自由戀愛的徐志摩來說,簡直是對他的侮辱。
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張幼儀的照片時,嘴角馬上垂了下來,脫口而出:「真是一個鄉下的土包子!」在徐志摩眼中,張幼儀不夠時尚、仍然是傳統中國女子的樣貌。在舉辦婚禮的當晚,徐志摩更逃離洞房表達他對這樁婚姻的不滿,最終兩人的婚姻只維持3年,但他們實際相處時間加起來根本不到4個月。
據張幼儀所說:「徐志摩除了履行婚姻基本義務之外,對我不理不睬,不過是遵從父母抱孫的願望而已。」兒子一出生,徐志摩更覺得自己已經盡到傳宗接代的本份,迫不及待隻身赴美留學。
1918年到美國的徐志摩,23歲就以優異的成績在克拉克大學畢業,接著又考上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所,半年就拿到碩士。之後,他來到劍橋大學。
另一方面,遠在中國的張幼儀也請了家教努力讀書,她希望自己能提升知識程度,期待自己與丈夫重逢的那天可以讓兩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不久之後,徐志摩還真的寄來一封信、希望她出國陪伴,張幼儀也重新燃起了希望,二話不說的收好行囊出發。但當她滿懷希望來到英國時,心又涼了一半......
徐志摩一臉不悅的看著她,仍嫌她穿著舉止俗氣、在歐洲很丟他的臉,之後更拉著張幼儀到百貨公司,胡亂挑洋裝、皮鞋、帽子也不管老婆喜歡什麼。
張幼儀在倫敦暫時待了下來,不久之後又懷孕了,但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徐志摩,徐志摩絲毫無喜悅之情,只冷冷地拋下了一句:「把孩子打掉。」張幼儀害怕地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徐志摩回答:「還有人因為火車肇事死掉,難道妳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而徐志摩在這之後就忙於學業消失了。此外,張幼儀也發現徐志摩時常滿懷欣喜的收到英文信,出於女人的第六感,她馬上意識到:徐志摩可能在外面有人了…...
(圖/取自維基百科)
16歲那年,張幼儀遵照長輩之旨,與徐志摩了結婚。(圖/取自維基百科)
不顧有婦之夫身分,熱烈追求「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
原來,徐志摩在一場演講中結識了中國政治家林長民跟他的女兒林徽因,林徽因氣質高雅、學識出眾、才華洋溢,徐志摩幾乎是見到她的第一面就被深深吸引,對林徽因展開了狂熱的追求,完全忘記自己是有婦之夫。
1922年,張幼儀生下了二兒子,產後沒幾天,徐志摩來到了張幼儀的住處。然而,丈夫此次前來並非要照顧剛從醫院回來的妻子,也非探望兒子,竟是要求張幼儀簽下離婚同意書。
這時張幼儀才22歲,帶著些微產後憂鬱痛苦地說:「可不可以等我知會父母再做決定?」徐志摩卻不耐煩的拒絕,要她當場簽字,等她簽上大名還興奮地站起來說:「太好了!我們非離婚不可,才能讓中國擺脫封建保守的舊思維!」
1922年11月,徐志摩在中國一份報紙上刊登了《徐志摩張幼儀離婚通告》,震驚社會、也挑戰了當時中國傳統保守的婚姻觀,徐志摩為此相當得意。而這件事也形成一時的風潮,更有崇尚西方思想者為離婚而離婚。
離婚之後,徐志摩馬上回頭去找林徽因,但林徽因當時已經離開歐洲,她也很痛苦,她喜歡徐志摩這個人,但他卻是個有婚姻、有家庭的男人。再加上徐志摩離婚,讓林徽因覺得自己無意間傷害了另一個女人,她最後理智的拒絕了大才子徐志摩,之後便與梁啟超之子梁思成前往美國讀書並結婚。
1924年,徐志摩年僅27歲學成歸國、當上北京大學的教授,這段期間他又突然想到前妻不知道怎麼了,所以跑到張家拜訪,沒想到一進門就被眼前的場景嚇到了!大廳裡掛著一幅巨大的男孩肖像,那是他二兒子的遺照,徐志摩這時才對自己從來未曾盡過父親本份感到愧疚。
但件事過後,徐志摩又戀愛了,而且他愛上了當時北京最知名的「交際花」、「北京第一名媛」,但她是有夫之婦、更是徐志摩好朋友的妻子,這場戀愛最後也鬧得滿城風雨......
(圖/取自維基百科)
1920年,林長民與女兒林徽因遊歷歐洲所拍的照片(圖/取自維基百科)
與陸小曼再婚,鬧得滿城風雨、眾叛親離
徐志摩在與朋友的一場聚會中見到外型亮麗、時尚的陸小曼就被她煞到了!
陸小曼的家世也非常顯赫,父親曾是南京國民政府官員。而陸小曼也不只愛跑趴的名媛,她精通英文、法文、繪畫、戲曲等。而且她嫁給高級警官、當時哈爾濱警察廳的廳長王賡,王賡相貌出眾,畢業於清華大學,還曾赴美就讀西點軍校,可說是當時的社會菁英,那為何陸小曼最後卻還跟徐志摩私通?
原來,陸小曼跟徐志摩的遭遇非常雷同,她與王賡的婚姻是由父母一手包辦,雙方父母談成一個月後就結婚,當新婚的新鮮期過去之後,性格活潑外向、天真爛漫的陸小曼漸漸覺得,她的丈夫木訥、不愛應酬,兩人個性與生活方式南遠北轍;陸小曼對婚姻漸生不滿,認為王賡喝過洋墨水還如此不解風情。有時,王賡忙於公事,無法陪伴陸小曼時,便會請好友徐志摩陪伴、照顧妻子。沒想到兩人竟產生了愛苗......
而陸小曼也迷上這位幽默風趣、風度翩翩的大才子,為了與丈夫離婚,陸小曼狠下心來把肚子裡的孩子打掉,迫不急待的想嫁給徐志摩。但徐志摩染指朋友的妻子這件事,在他的朋友圈傳開之後,幾乎所有人對他們倆的婚事都非常不屑,因此才在結婚當天才會出現梁啟超怒罵新人的尷尬場面。
(圖/取自維基百科)
19歲那年,陸小曼奉父母之命與27歲的軍官王賡成婚。(圖/取自維基百科)
那麼,主張自由戀愛的徐志摩與陸小曼,從此之後就終成眷屬了嗎?現實遠比想像更殘酷......
兩人結婚後過上了一段神仙眷侶般的生活,但徐志摩背離禮教的行為,卻惹毛了家中二老,不但不許陸小曼入徐家大門,也從此被截斷金援。兩人居住在上海期間,陸小曼生活揮霍無度,即使徐志摩月入1千元的高薪(當時一般教職員月收入約500元),依然不敷陸小曼豪宅、下人、抽大煙以及交際的費用。因此徐志摩只好四處兼課,在上海、南京、北京間來回奔波,兩人之間的爭吵也更加頻繁。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回到了上海的家中,不料,夫妻倆一見面就為了錢的事吵了起來,陸小曼甚至拿起了菸槍往徐志摩臉上砸,砸壞了徐志摩的金絲眼鏡。徐志摩看著滿地破碎的鏡片,縱使滿腔怒氣,卻也無可奈何,妻子確實是她自己選的,他也深愛著陸小曼,徐志摩別過身便離開了家門,因為他隔天要去林徽因在北京的演講捧場。
11月19日他搭上了一個免票的郵政貨機,因為他已經沒有錢了,想省一筆交通費,沒想當到天起了大霧,飛機墜毀山區,就這樣一代詩人、大才子不過才34歲就英年早逝。
(圖/取自維基百科)
陸小曼與徐志摩(圖/取自維基百科)
這個消息震撼了中國文壇,也讓林徽因深感愧疚,還拜託丈夫到徐志摩的失事地點撿一片殘骸,永遠懸掛在家中紀念這位朋友;另一方面,醉生夢死的陸小曼不敢相信這個消息,精神瀕臨崩潰,之後她再也不出現在社交場合,並重新振作、整理了徐志摩所有的作品出版。
在徐志摩過世之後,陸小曼幾乎被外界謾罵的口水淹沒,也過著非常拮据的生活,但這時候有一個人向她伸出了援手、不時接濟她的生活,就是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原來當初成了棄婦的張幼儀並沒有意志消沉,反而下定決心想要彌補自己當初未受完教育的遺憾。
她一邊扶養年幼的孩子,一邊在德國攻讀幼兒教育與學習德文,甚至在二兒子病歿後,強忍悲傷,獨自打點一切的後事。回到中國後,張幼儀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時,在短時間內轉虧為盈;而後更創立了上海第一家時裝公司「雲裳時裝」,成為上海最頂尖的時尚品牌。
雖然,在徐志摩眼中,她不夠美麗動人、不夠幽默靈巧,但她的樸實與堅強卻勝過了徐志摩重視的了一切,在徐志摩未盡到一個丈夫、一個父親職責的情形下,她以自己的努力在失婚後華麗的轉身,成為了民國初年最勵志的故事。
外遇卻狠逼元配墮胎!更染指好友妻子、再婚場面超火爆…課本沒教的一代才子徐志摩真面目-風傳媒 https://bit.ly/3RqxNUn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受聘為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原名林徽音,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1]的設計者。她是建築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與梁思成結婚。時人稱為「才女」/徐志摩的女神林徽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民國六大美女人:不只是顏值爆表,更是才華橫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