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具足蟲(學名:Bathynomus giganteus[註 1];或稱巨型深水蝨、巨型深水虱、巨型深海大蝨[1]、巨型等足蟲[2]、深海水曱甴、深水穿山甲[3])是大王具足蟲屬的一個種,棲息在西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310至2140公尺深海裡。
大王具足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4RhxyH
法國動物學家阿爾馮斯·米爾恩-愛德華茲是首先描述此物種的人[4]。他於1879年在墨西哥灣捕獲一隻大王具足蟲的雄性幼蟲[5]。該消息震撼當時的科學界和社會大眾,因為其時只有少數科學家支持如查爾斯·威維爾·湯姆森提出的「深海有生命論」的觀點。1891年首次捕獲到大王具足蟲的雌性幼蟲。
身體特徵
成年大王具足蟲的體長可達19—37公分[4]。這樣的巨大體型在節肢動物中是很少見的,其他的一些等足類動物大多只有1—5公分。身體是腹—背壓扁的,由堅硬的鱗片狀鈣質外骨組成。在這種情況下,鱗片在上與頭部、在下與尾部都是合為一體的。[6]
大王具足蟲有近4,000個平面小眼組合而成的複眼。無柄的複眼在頭部相互保持一定的距離。此外,大王具足蟲還有兩對觸鬚。[6]
大王具足蟲有七對關節肢,第一對關節肢進化成顎足,可以把食物送到四套顎處。腹部有5塊被稱作pleonites的鱗片,每塊鱗片都有1對雙肢型附肢,作用是能夠在水中行動。帶有呼吸構造的扁平腹肢具有鰓的作用。[4]
大王具足蟲一般為淡紫色。有聲稱捕獲76公分的個體,但可確定的記錄最大為50公分。[7]
生態地位
大王具足蟲的正面
大王具足蟲可棲息於170公尺至2,140公尺深、昏暗無光、攝氏4度的海域[8],80%生活在365—730公尺的深度[9]。牠們一般在滋泥或黏土層中獨自生活。
大王具足蟲在大多數情況下表現為肉食性動物,主要食用海洋生物的屍體,如鯨魚、魷魚等海洋動物。此外,它們也會主動獵食一些行動緩慢的海洋生物,如海參、海綿、線蟲、放射蟲等海底動植物。有時會捕食魚類、攻擊捕魚網等。牠們可以忍受長期的飢餓,如飼養於日本三重縣鳥羽水族館的大王具足蟲在絕食5年43天後才死亡[10][11][12]。
1990年,東澳大利亞海洋食腐動物探索計劃(Scavengers of East Australian Seas expedition, SEAS)開始研究澳大利亞東海岸的甲殼綱動物。他們發現深海巨大現象,即海底越深動物越少,但物種個體越大。在澳大利亞的深海水域發現的大王具足蟲的體型可以與在墨西哥或印度發現的相比擬。[13][14]
繁殖方式
大王具足蟲的季節性繁殖主要發生在春季和冬季,這應該是因為夏天的食物短缺所致。成年母體在性活躍期會長出一個育幼袋。大王具足蟲的卵是所有無脊椎動物的卵中最大的。蟲卵都被安置在育幼袋中度過孵化期。如果一個正在孵卵的母體大量進食,可能會導致身體膨脹從而使得蟲卵被擠出育幼袋。[15][4]
本種的繁殖系統與其它等足目相似,雖然體型遠比其它同類大,但其育幼袋裡的卵卻只有與其它同類相同的數目,因此其卵的大小是隨著其體型同比率放大。[16]
當大王具足蟲從育幼袋中出來的時候,牠們就已經是成蟲的微型版了。它們不再屬於幼蟲階段,除了一對胸部附器外,其他部位都已充分發育。[15][4]
料理
因為大王具足蟲難被捕獲且沒市場銷路,所以商業捕魚業對牠沒有很大興趣,即使如此,香港西貢的餐廳[3]和日本的一些水族館[17]仍有大王具足蟲的料理;雖然在日本常被拿來吃的其實是道氏深水蝨。牠的肉質比較像螃蟹和龍蝦[3]。2023年5月,一家台灣拉麵店推出大王具足蟲拉麵,引起一波風潮。但實際上推論東沙群島捕獲物種應為詹姆斯具足蟲,而非大王具足蟲
大王具足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4RhxyH


大王具足蟲體長可達19—37公分在西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和加勒比大王具足蟲體長可達19—37公分在西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和加勒比


大王具足蟲體長可達19—37公分在西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和加勒比  

絕食第6年 大王具足蟲死亡
中央社中央社 – 2014年2月14日 下午8:58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14日專電)日本媒體報導,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1隻深海生物「大王具足蟲」今年1月2日邁入絕食第6年,今天下午被錧方人員發現已經死亡。
鳥羽水族館飼養10隻大王具足蟲,其中編號第1號的這隻於今年1月2日絕食滿5週年,邁入第6年,它為何長期絕食還能存活?引起外界關注。
水族館飼育員表示,今天上午查看時,這隻大王具足蟲還活著,但下午5時許(台灣時間4時許)去查看時卻已死亡,死因不明。
大王具足蟲是世界最大等足類生物,這隻編號第1號的大王具足蟲是2007年從墨西哥引進的,身長約30公分、體重約1公斤。這類生物通常棲息於墨西哥灣等深海600至700公尺處。1030214

大王具足蟲體長可達19—37公分在西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和加勒比  

大王具足蟲1隻深海生物「大王具足蟲」今年1月2日邁入絕食第6年,今天下午被錧方人員發現已經死亡。大王具足蟲是2007年從墨西哥引進的,身長約30公分、體重約1公斤。這類生物通常棲息於墨西哥灣等深海600至700公尺處


大王具足蟲是什麼?變成料理端上桌 牠真的適合食用嗎?
2023-05-28 10:39 遠見/ 文 / 魯皓平
大王具足蟲是什麼?變成料理端上桌 牠真的適合食用嗎? | 生活新聞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5VQyDB
大王具足蟲是個神祕的海底生物,科學家對牠的研究目前並不夠多。montereybayaquarium.org
當大王具足蟲成了餐桌上的佳餚,也許有一些你值得理解的小故事。
近幾天,一隻大王具足蟲端上拉麵(註:有學者指出該拉麵上的物種為詹姆斯深水蝨)的畫面震驚了全台灣的民眾,超乎想像的視覺震撼、看似古生物般的衝擊畫面,確實引起了極高的討論度與話題,有人紛紛好奇牠的口感、滋味,更懷疑,是不是真的能吃?
對許多玩過《動物森友會》的玩家來說,基本上都對大王具足蟲有著極深刻的印象,牠屬於海底生物系列的圖鑑之一,詳盡的介紹也讓人認識這平常幾乎不可能接觸到的生物。
在宮崎駿的《風之谷》裡,「王蟲」也是由大王具足蟲的靈感而來,牠是守護腐海的生物,有著神聖的象徵;而《寶可夢》當中,膽小蟲和牠的進化具甲武者,原型也是大王具足蟲,圖鑑介紹中寫到,「無論是腐爛的東西還是垃圾都能吃光光,是大自然的清道夫。」
圖/在《動物森友會》裡的大王具足蟲,是海底生物的圖鑑之一。twitter
圖/在宮崎駿的《風之谷》裡,「王蟲」也是由大王具足蟲的靈感而來。吉卜力
根據《Monterey Bay Aquarium》的科學介紹,大王具足蟲(學名:Bathynomus giganteus)是個具有7對關節肢、2對觸鬚、龐大甲殼和堅硬鱗片的生物,牠是無脊椎動物,和其牠20餘種類似生物分屬於漂水蝨科、大王具足蟲屬。
成年的大王具足蟲最高可長達40公分,這種巨大體型在節肢動物門裡是非常少見的,就連在等足目裡,大部分生物都非常微小、基本上都不超過5公分,由此可見大王具足蟲的姿態,有多麼令科學家驚豔。
生活在極端海底環境,以生物屍體和碎屑為主食
科學家目前還不能斷定,為什麼大王具足蟲可以這麼巨大的主因,但用克萊伯定律(Kleiber's law)和伯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解釋的話,指的是較大體型的身形在特定環境裡對於生存較有利,特別是在極冷的深海中,演化讓牠們變成現在的模樣。
大王具足蟲的棲息地,最主要都在極端的深海裡,特別是500公尺深以下的大海、黑暗的深處,這種地方的陽光照射亮度,不足地表的百萬分之一,在西太平洋和西大西洋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
在深海要吃什麼?科學家表示,由於海底動物、植物非常稀少,大王具足蟲進化成一種食腐動物,牠以所有沈積在海洋底部的碎片為食,包含魚類的屍體碎屑、殘渣、腐植質等,也會吃動物排泄的糞便,偶爾能抓到一些海底生物。
如果幸運的話,牠可以吃到巨大的鯨魚屍體,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因為鯨魚的屍體未必會沉到海底。
但也正是因為食物來源非常稀少,大王具足蟲有極強的耐餓能力,好比說在日本(Japan)三重縣的水族館內,有隻大王具足蟲在絕食了5年以後才死亡。
大王具足蟲第一隻有文獻的記載,已經要追溯到1879年,在數以千計的等足類動物中,大王具足蟲是最大、也是最神祕的,但也正是因為牠居住在極深的海底,目前科學界對牠的了解依然不足,更無法推估目前可能的數量和群體。
大王具足蟲真的可以吃嗎?
在早年,大王具足蟲都是隨著一種非常破壞生態的底拖網捕魚方式被捕捉上岸的,由於牠沒有非常大的經濟價值、市場行情並不高,加上並不討喜的外型,有些漁民會直接把大王具足蟲丟回海底。
《Adopt and Shop》報導,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大王具足蟲確實被少數饕客視為美味佳餚,牠吃起來有點像蟹肉,以及偏淡的龍蝦或蝦味。
在大海底,大王具足蟲就像最盡責的清道夫,牠清除海底的碎屑、吃動物的屍體,也有助於環境的修復,但也正是因此,吃大王具足蟲前必須有非常詳盡的清洗步驟,才有可能成為能食用的美食。
專家說,如果一定要吃、而且想要避免食物中毒,最好在料理前要確認甲殼顏色是否混濁、有沒有異味傳出,而且一定要煮熟才能食用。
「牠們雖然看起來可以食用,但事實證明,這些等足類動物真的不應該吃,牠們可能含有寄生蟲、細菌和其它毒素,雖然看起來很美味,但人類其實有很多其它的東西可以吃。」
人們應該體悟到的是,不應該為了「新鮮感」,讓大王具足蟲這種食物被大肆的端上桌,萬一真的引起某種風潮、導致漁民大量用底拖網去抓大王具足蟲的話,只會引發另一個殘酷的生態浩劫⋯⋯
根據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所(MBARI)所發表的研究顯示,縱使大王具足蟲生活在深海,人類的行為還是深深地影響著牠們。
因為無論從水面還是最黑暗的深海,科學家都發現了塑膠微粒的存在,特別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微粒。研究發現,海底生物會誤食這些塑膠微粒,而這些生物死亡後,牠們的屍體又會再被大王具足蟲所吃掉,從人類生活之處延伸到海底。
因此,如何解決海洋塑膠問題和污染,將是當今自然上的當務之急,而你是否又該吃下食物鏈最頂端、可能吃下最多塑膠微粒的大王具足蟲?值得你我深思大王具足蟲是什麼?變成料理端上桌 牠真的適合食用嗎? | 生活新聞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5VQyDB

大王具足蟲體長可達19—37公分在西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和加勒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