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號」比「山東號」更具威脅性 國防部揭開原因 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內部艙室首次曝光 各種設備安裝完成
2023/09/12 16:02「福建號」比「山東號」更具威脅性 國防部揭開原因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3EDzJBg
國防部「112年國防報告書」特別繪製福建號航空母艦。(記者吳書緯攝)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國防部今公布「112年國防報告書」,涉及中國對台威脅的篇幅增加,連中國海軍尚未成軍的「福建號」航空母艦也納入介紹。國防部今指出,「遼寧號」、「山東號」航艦是滑跳式航空母艦,戰機起飛的載彈量低、航程短,而「福建號」航艦是中國第一艘平板式航艦,也就是準備走向遠洋的規劃,是國軍未來要積極應對的海上威脅。
國防部今召開例行記者會,發布「112年國防報告書」,是自烏俄戰爭與中國加大對台軍事威脅後,首次出版國防報告書;今年報告書提到的中國對台威脅頁數,比起108年的11頁、110年10頁,擴增到今年19頁,並將「中共各型飛彈打擊範圍示意圖」、「中共當面沿海機場擴建示意圖」及各軍種發展狀況納入,也特別繪製了「福建號」航空母艦的圖片。
媒體關注,「山東號」航空母艦昨日才通過台灣南部的巴士海峽前往太平洋演訓,而「福建號」航艦卻尚未服役,國防部就已經先行列入重要軍備發展,是否有其特殊原因。
對此,國防部情次室助理次長黃文啓少將表示,特別將「福建號」標出來的原因,是因為「福建號」與「遼寧號」(CV16)「山東號」(CV17)不一樣,「遼寧號」、「山東號」這兩艘都是屬於「滑跳式」航空母艦,所以艦載機的起降重量量比較低、航程也比較短,「福建號」代表著中共第一艘的「平板式」航空母艦,也就是準備走向遠洋的規劃,這是國軍未來要積極應對的海上威脅。
因此,黃文啓說,國防報告書也做一個凸顯跟提示,讓國人了解國軍隨時掌握好共軍的任何變化,同時做好應有的準備。
至於「山東號」航艦昨日經過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演訓,黃文啓說,「山東號」航空母艦對台灣無疑是新的威脅,第一個威脅需要注意的是,「山東號」是第一艘中共自製的航母,第一次中共自己有辦法造一艘航空母艦,完全使用自己的系統進行操作。
黃文啓說,第二個是「山東號」航艦搭配其他新的艦艇,包括052C、052D等大型驅逐艦,勢必對台灣週邊海域構成相當大的威脅,但是國軍也掌握到,「山東號」航空母艦本身,並不是一個具備完全海上航空打擊戰力的載台,第一個「山東號」不具備足夠的海上指管範圍,第二個是「山東號」航艦上的起降戰機,其載彈量也受限、油量也受限。
因此,黃文啓表示,這就是為什麼特別強調「福建號」航艦,在海上戰力指標上的重要性,所以對於共軍海、空軍以及遠程打擊戰力的每一個發展,情次室都透過各種管道掌握,針對敵人戰力形成,發展應有的反制之道。
「福建號」比「山東號」更具威脅性 國防部揭開原因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3EDzJBg
福建號航空母艦,正式名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18),為首艘003型航空母艦。該艦以福建省命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二艘航艦,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的航艦,滿載排水量約8萬餘噸[2]。
福建號航空母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raJJz0
福建號航空母艦也是亞洲的第一艘超級航空母艦[9],該艦水線長約300公尺,比美國海軍的福特級航空母艦大約短10公尺多,媒體推測其動力為常規動力[3][10][11]。飛行甲板全長320公尺,全寬76公尺[4][6]。商業衛星圖像顯示其飛行甲板全長316公尺,全寬76公尺[4][6]。美國《外交家》雜誌編輯羅伯特·法利認為,福建號航艦在建成後將成為「有史以來在美國以外建造的最大、最先進的航空母艦」,也是歷史上在亞洲建造過的最大軍艦[12]。福建號是繼美、法兩國的現役航艦之後,又一艘使用「彈射起飛阻攔回收」系統的航艦[13]。
歷程
建造
福建號建造始於2010年代中期,確切日期不詳[14];且採用航艦模組化生產線建設模式[15]。據外媒報導稱,「初步工作」已於2016年2月開始[16]。
福建號原計劃採用兩台蒸汽彈射器,但後來電磁彈射器技術取得突破,並且具備上艦條件,因此決定改為採用彈射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的電磁彈射器,同時修改艦體、艙室結構以及其他子系統以利電磁彈射器上艦[17]。
因改為採用電磁彈射,航艦設計布局需要進行大範圍改動,工作量巨大[18],原定於2017年6月施工的航艦被推遲[19]。到2017年11月,海軍已經開發了一種艦艇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為電磁彈射器提供電力。得益於電磁彈射系統,飛機彈射器數量增加到了3條[20][21][22]。
船體模塊於2020年5月從製造設施移至中轉區,並於2020年7月移至乾船塢。到2020年9月上旬,幾乎所有的龍骨和船體模塊已移至船塢中。基於衛星和航空攝影的測量表明,該艦的水線長度約為300公尺,最大水線寬度約為40公尺,排水量超過85,000噸[5]。
《南華早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003型航艦原定於2022年4月23日在人民解放軍海軍建軍73周年之際下水。但因上海暴發的新冠疫情,導致原定下水計劃推遲。後期的舾裝、安裝艦島雷達和傳感器,以及繫泊試驗將耗時2年時間,故該艦很可能2023年至2024年交付海軍才能開始先期訓練。[23][24]。
2022年4月22日,解放軍海軍發布航艦宣傳片《深藍!深藍!》,結尾以「三胎」暗示中國第三艘航艦即將下水[24]。
根據美國網站The Drive報導,依據衛星圖片服務商「Planet Labs」所提供的拍攝於北京時間2022年6月14日下午3時21分的衛星圖片,003型航艦的船塢已經注水、已經拆除大部分建築工棚,並鋪設了慶祝標語等典禮設施。根據上海海事局發出的轉移部分船隻的公告,推測預計在近期進行下水儀式[25][26][27]。
下水
2022年6月17日上午,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命名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廠舉行[28]。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出席了儀式[29]。經中央軍委批准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18[28]。11時許,下水命名儀式開始,全場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升五星紅旗;儀式上,向接艦部隊主官授予命名證書,軍地領導共同為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剪綵;隨後擲瓶禮,航空母艦停靠碼頭;下水命名儀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聲中結束[28]。福建艦下水後,相繼開展了繋泊試驗[30]、動力測試[31][32]等,此後還將按計劃開展航行試驗[28]。
2023年3月13號央視公開畫面顯示水線下排煙口被燻黑,據此,有引述中國內地軍事專家宋忠平的說法,福建艦可能已經進行了輔助動力的測試,繫泊試驗進展順利,海試日程指日可待。[33]
據媒體報導,自2023年7月上旬,福建號開始拆卸3號電磁彈射器上的工棚,到8月14日,已經拆卸1號電磁彈射器上的工棚,推測在9月10日(最新報導為報導時的9月7日前[34])前也拆卸2號電磁彈射器的工棚,報導引述專欄意見,福建號可能加快施工速度,趕在10月1日國慶日舉行海試。[35]另有引述專家意見認為,福建號可能在2025年交付。[34]
設計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王世純稱,該艦可能使用8台增壓鍋爐與4台蒸汽輪機為全艦提供動力,並配有綜合電力系統[7],《文匯報》刊登時事評論員宋忠平的文章,認為該艦可能採用綜合電力系統作為動力[36]。全通平直甲板,搭載電磁彈射器,以FC-31為基礎的新一代艦載機及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將部署其上[37],而之前的中國航艦則採用滑躍起飛方式。[38][39][40]
2020年,有媒體引用中國海軍退役大校張旭東2019年所稱,003型航艦使用常規動力,排水量78,000噸,且使用電磁彈射器[41];電磁彈射器數量為3組,同時具備兩台升降梯,位於艦島側[42]。2022年6月17日該艦下水時,中國官方媒體新聞通稿正式報導其滿載排水量為8萬餘噸[2][28]。
艦載機
殲-15的彈射型殲-15T預計用於福建號航空母艦上,機型正式照片於2021年12月17日己曝光[43]。分析人士認為殲-15T將搭載新一代航空電子設備和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採用新的複合材料和新塗層以減輕重量、降低雷達反射面並優化結構設計,此外還有可能改用具有推力矢量的渦扇-10發動機[44][45][46]。由於殲-15T是已歷經時間驗證的改良版艦載戰機,在量產、整合及訓練上更容易上手,因此應會優先裝備部隊[47][48]。另外預計搭載新型的空警-600固定翼預警機,及海直20通用型直昇機作運輸、搜救及反潛用途
福建號航空母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raJJz0
6月17號,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003在江南造船廠下水,取名福建號,是中國第一艘採用全通甲板,電磁彈射的航母,滿載排水量達到8萬噸。我們今天就帶著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003福建號航母的具體性能。
003福建號航母性能分析
從尺寸推測排水量及艦載機起降能力
人靠衣裝馬靠鞍,我們先來看外形。福建號長316米,寬76米。這樣一個幾何參數小於美國的10萬噸級航母尼米茲號和福特級,略小於美國已經退役的小鷹級。
美國的小鷹級航母全長326米,寬86米。長和寬比003航母多出10米來,這也直接影響了航母上艦載機起降的能力。我們知道小鷹號航母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兩具C 13蒸汽彈射器。第二,航母只設置了3具電磁彈射器。其中直角甲板上有兩具,而在斜角甲板上只有1具。這樣的安排其實是尺寸決定的。
其實003航母的尺寸和美國50年代建造的第一集超級航母福萊斯特級相當,福萊斯特級航母甲板長為326米,寬76米。尺寸要比003稍微大一點,但大不了太多。所以從美國過去的這幾級航母,我們就大致能推算出003具體的排水量和攜帶飛機的數量。
福萊斯特級標準排水量59,000噸,滿載排水量79,000噸到80,000噸,而小鷹號的滿載排水量達到83,000噸。由此我們可以推測003福建籍的滿載排水量在80,000噸左右,有可能在78,000噸。雖然比不上美國的小鷹級航母、尼米茲級航母和福特級航母,但是已經比英國和法國現役的航空母艦要大。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常規動力航母排水量65,000噸,而法國的戴高樂級核航母雖然號稱核航母,但排水量只有42,000噸,使用的是核潛艇上的核反應爐,最高航速竟然只有27節,可以說是核航母中的敗家子。
根據專家的推測,中共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號只能帶24架艦載機,第二艘航母山東號能夠搭載36架艦載機,而到了003福建號,搭載的艦載機數量能達到50架左右。003福建號,尺寸足夠大,但是航母並不是比大小。軍艦好不好用還要看它內部的武器裝備,接下來我們看一下003福建號的動力系統。
003福建號動力系統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披露,003一定是常規動力,裝備的是4台蒸汽輪機,使用的是重油。蒸汽輪機是人類最早的動力裝置之一,雖然誕生的早,但是因為提供功率足夠大,至今仍然在大型航母上使用。美國50年代建造的福萊斯特級航母速度就能達到33節,小鷹級航母也能達到30節以上,一艘航母的最大速度和動力系統有關,和動力來源沒有關係。以此推測,雖然003並沒有採用核動力,但是在蒸汽輪機性能可靠的情況下,最高速度達到28節,到30節是可以預期的。
003福建號電磁彈射系統
福建號最大的亮點就是電磁彈射系統。電磁彈射系統和蒸汽彈射系統的優缺點,我們在上一節目已經和大家介紹了。電磁彈射有著極其巨大的優勢,不僅能夠提升艦載機的出動效率,大大的減少體積,而且使用更加靈活,可以快速的彈射不同重量的艦載機。對於航空母艦的使用效率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
中共在早期研發003航母時,是兩個賽道同時進行,一手準備的蒸汽彈射的研發,一手準備的電磁彈射的研發。在2020年終的時候003航母曾經中斷了一段時間,據悉,當時就是在為是否使用電子彈射而進行討論。那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呢?003使用的是三條電磁彈射。在這次下水儀式上,三個電磁彈射裝置並沒有完工。
關於常規動力航母如何使用電磁彈射,在上一集我已經介紹過了。電磁彈射用電量並不大,以美國福特級為例,彈射一架飛機大概需要40度的電。但問題是瞬時功率非常大,需要7萬千瓦,怎麼辦呢?美國人的做法是使用飛輪儲能,先將這些電力儲存起來。至於這些電力的來源是核能還是常規動力,都沒有關係。所以從這一角度上來說,003就算採用了常規動力,也完全可以應對電磁彈射的用電需求。
但是我有一個疑惑,美國的電磁彈射,在上艦之前,就已經在陸地上多次彈射飛機了。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開發出彈射型的殲-15,那麼沒有彈射飛機,電磁彈射是如何在陸地上做實驗的呢?沒有拿彈射飛機做實驗,你怎麼保證你的系統運行良好呢?很奇怪。
說完了電磁彈射器,我們再講講很多人會關心的全電推進。
003福建號電力系統
全電推進要我說,在003福建號上是完全沒有的事情。我們要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全電推進。全電推進,這裡面有個全電,就是說船上的所有能源都來自於電。這很好理解。
之前的軍艦,我們以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為例,它的動力是來源於蒸汽輪機,蒸汽輪機推動著主軸,帶動螺旋槳旋轉。同時還有另外一套發電設備,主要是柴油發電機和汽輪發電機組,它們發出來的電供船上的常規用電使用。而所謂的全電推進,就是我的蒸汽輪機不再帶動我的主軸了。船上所有能源全部先轉換成電,再用電帶動主軸推進。
那麼003福建號,為什麼不是全電推進呢?有一大問題。目前中共沒有這麼大功率的電動機,8萬噸級的航母不是你拿一個小電動機就能帶動起來的。過去幾年來,中共一直採取的是循序漸進、小步快跑的策略,如果中共真的使用全電推進,首先要有大功率的電動機,而且這樣的電動機一定要先在其它大噸位的船隻上使用,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這樣的產品。
003沒有使用全電推進,但使用了綜合電力系統,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什麼是綜合電力系統?簡單地說就是把電力集中起來管理而已。美國的福特級也使用了綜合電力系統,但也不是全電推進,到福特級第四艘,才會使用全電推進。目前003福建號也是這樣一個情況。
003福建號使用中壓直流系統
003福建號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使用了中共開發的中壓直流系統,而美國的軍艦上,從朱瓦特級到福特級,甚至到英國的45型驅逐艦和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使用的都是中壓交流系統。中壓交流體系技術比較成熟,難度較小,但缺點是系統功率較小,發動機並聯困難。
很多人拿英國四五級驅逐艦和朱瓦特級驅逐艦遇到的困難,試圖來證明中壓交流技術並不成熟。但其實朱瓦特級驅逐艦遇到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中壓交流體制,而是電動機的問題。朱瓦特級是採用的全電推進,這就意味著它要通過電動機,帶動螺旋槳旋轉。朱瓦特級本來是使用永久磁鐵電機,但該技術方案遇到困難,之後,改用了先進感應馬達。但是該馬達體積巨大,需要很多空間,又很重,還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的斷路控制器來降低雜訊。並不是中壓交流系統的問題。
我並不是電力工程專業,對於中壓交流還是中壓直流,恐怕沒有太多的發言權。在我看來,無論是中壓直流,還是中壓交流,是兩個不同的工程路線,以目前的情況來說,還難以看出哪一個方案更實效。
003福建號面對的問題
我們從排水量、動力系統、電力系統和彈射系統等幾個方面簡單地分析了003福建號。綜合來說,這艘航母相比之前的遼寧號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按說這艘航母的戰鬥力就要超過山東號加遼寧號之和,但是目前的003福建號,還面對著以下問題:
第一個問題:艦載機
中國目前並沒有適合彈射的艦載機。據悉,殲15T彈射型已經在研發和驗證中了。在我看來,開發彈射型的艦載機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因為彈射型的艦載機主要差別在前起落架的強度,因為前起落架要固定到彈射器上,承受相當大的力量,從工程上來說,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所以殲15彈射型飛機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問世,但僅僅依靠殲15是無法取得空中優勢。中國目前面對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第五代隱身戰機,在面對美國F 35的時候沒有還手之力。
殲-15,畢竟是脫胎於蘇聯時期生產的蘇-33艦載機。雖然中共之後不斷改進,更換了雷達航電,甚至是飛行控制系統,但是寬大的機體,和沒有經過隱身處理的外形,使得它的雷達反射截面比較大。美國的F -35不僅有極好的隱身性能,還搭配了強大的相控陣雷達和光電系統。雷達不開機,就能在幾百公里遠通過光電系統發現飛行中的殲-15。如果未來以殲-15遇上了F- 35,將毫無招架之力。
中共也知道自己的問題,最近在通過瀋陽飛機製造廠研究新型的五代機,大陸人稱之為海五代,代號殲-31。在去年珠海航展時,瀋飛的總工程師誇下海口,說,在年底之前,軍民們期待的新一代艦載機就會出來了。結果2022年都過了一半,別說殲-31了,連殲-15彈射型的消息都還沒有確認。這樣的牛皮,不知道吹過多少個了。殲-31什麼時候問世?有多少的作戰性能?這都是一個大大的問題。一艘航空母艦它的核心作戰力量來源於艦載機。如果艦載機無法獲得質的提升,無論你彈射效率再高,動力再大,續航再長,也沒有辦法改變你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個問題:電磁彈射
電磁彈射是好東西,也一定是未來的航母發展方向,這個就和電車必然取代內燃機車是一樣的。電磁彈射本身技術並不是多麼革命性的。它的概念早在七、八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來。核心是直線電機,如今在過山車,磁懸浮列車上都大量使用了相似的概念。但是把它運用在航母上,會面對大量的工程問題。它不是一個科學問題,是一個工程問題。
根據美國福特級的經驗,使用電磁彈射器在實戰中測試還是有大量的路要走。美國的福特級航母在2017年服役,之後的五年中不斷地測試和調整電磁彈射,到今年才完整地形成了戰鬥力,將進行首次海外部署。一般來說,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從服役到首次部署大概需要三年的時間,福特級這次多花了兩年時間就是主要是因為電磁彈射器和電磁阻攔系統。
003福建號的電磁彈射性能到底如何?還需要繼續觀察。
第三個問題:中壓直流系統
到現在而言,我都不知道055大驅到底有沒有採用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根據官方的說法,055目前服役的批次,並沒有採用所謂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最新的消息表示,055驅逐艦第二批有可能會採用國產綜合電力系統。一個連在055上都沒有實驗的中壓交流系統,首先運用在比055體量要大五倍的航母身上?
003福建號,到底有沒有採用所謂的中壓直流系統,以及所謂的中壓直流系統性能到底如何?我覺得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第四個問題:何時形成戰鬥力
一艘軍艦下水到他真正形成戰鬥力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首先他有進行舾裝,軍艦下水並不代表了他的建造就完成了。下水一般是指這個船的船體建造完成了。但是船上還有大量的電子設備。比如說雷達,比如聲納,包括一些電路管線,還需要鋪設。這些都要在軍艦下水以後進行。
航母的舾裝可能要進行兩到三年,中共的山東艦是下水之後兩年半才服役的。福建號體積更為巨大,並且採用了諸多新的技術。舾裝的時間很有可能要長達三年。
在舾裝之後,軍艦經過海試和驗收,就可以正式進入軍隊服役。但是從進入軍隊服役到真正形成戰鬥力,恐怕還要經過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因為很簡單,士兵們要熟悉使用軍艦上的各種設備。新的飛機要在軍艦上進行訓練。那以美國福特級為例,在2017年服役之後,到2022年初通過了所謂的航母資格認證。真正具備了出海作戰的能力。所以雖然今年003航母下水,但真正的形成作戰,恐怕少則需要五六年的時間,多則需要七八年的時間。
第五:003福建號也會有質量問題嗎
中共軍艦最大的問題是軍艦的質量問題。近日歐亞時報報導,中共在2009年向巴基斯坦出口了F- 22級護衛艦,其中的4艘給巴基斯坦海軍造成了極大的噩夢,船員們試圖在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湍流中,使它浮在水面上。
據悉,這些軍艦上裝載的F M90導彈系統是失效的——導彈竟然無法鎖定到目標身上。除此之外,這些軍艦安裝的紅外感應器和SR60雷達也是失效的。它們在大功率傳輸信號時,性能會顯著下降,船上的紅外感應器甚至不得不被巴基斯坦軍方扔掉。這些護衛艦使用的是柴油機,但是當廢氣溫度過高時,轉速只能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巴基斯坦軍方表示,特別是發動機的曲軸連桿系統,性能大大降級。潤滑油系統和減震系統也有很大的缺陷。
從巴基斯坦軍方的說法就能看出來,中共製造的武器質量往往存在重大的缺陷。這些缺陷在國內一言堂的宣傳環境中,不容易暴露出來,使得外界也不知道這些缺陷。但是這些武器一旦出口到海外,海外買家就會真實地發現它們的性能。比如約旦曾經購買6架彩虹-4號無人機,但是後來發現性能不好,決定將質檢6架無人機轉手賣給其它國家。在比如說,孟加拉國空軍購買23架南昌P T-6訓練機,這些飛機性能也存在問題。
中共能夠製造很多武器裝備,包括文中提到的柴油機、曲軸連桿、減震系統,這些並不是多麼複雜的系統,但是要用在高溫高壓以及軍事環境中,它對這些零部件的設計和製造質量是有較高要求的。003的柴油機、減震系統、潤滑系統,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每一個細節會不會也有相似的問題?
003的下水,提升了中共在太平洋地區對台灣和美國的威脅。那麼在003航母下水之後,中美在西太平洋的角力又會如何?又會如何影響台海局勢的發展?我們下一集帶給大家。【探索時分】全面解析中共福建號航母 | 003 | 中國航母 | 福建艦 | 大紀元 https://bit.ly/4643nLI
福建號航母拆彈射器頂棚即將海試 殲35進度引發焦慮
03:552023/07/11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
頭條揭密》福建號航母拆彈射器頂棚即將海試 殲35進度引發焦慮 - 新聞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ZhFpdD
日前有網民拍攝到中共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艦拆除彈射跑道上第3座工作頂棚,隨即傳出福建艦艤裝已接近完工、準備進行海試的消息。對照大陸《央視》通報,加上艤裝時間,都符合專家們的推測。唯一比較意外的是,這一年來曾多次亮相的新式艦載機殲-35卻未再出現,有些人懷疑可能是試飛進度出什麼問題,以目前中共的航空工業技術判斷,如果真有問題,大概也還是出在航空發動機上。
自去年福建艦進行繫泊試驗,外界即推算這艘國產彈射式直通甲板的大型航母將在一年多後艤裝完成時開展海試。6月底《央視軍事》也在節目中宣告,正在進行繫泊測試與動力測試的福建艦「即將迎來最關鍵時刻」,網上的討論也逐漸多了起來,外界解讀是今年下半年將開展海試,離中國的「3航母時代」又推進了一步。
頭條揭密》福建號航母拆彈射器頂棚即將海試 殲35進度引發焦慮 - 新聞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ZhFpdD
在《央視》暗示之後不久,福建艦被人拍攝到甲板上3條艦載機彈射跑道上原有的施工棚已經開始拆除,目前已拆完一座,另2座可能近日也會接著拆除。在5月底已有網民拍攝到福建艦主動力進行試車,6月下旬加注燃油,吃水增加近一米深。這些跡象都顯示離海試已不遠。有細心的網民注意到,山東艦是在航母後勤保障船就位4個月後開展海試,現在福建艦主發動機已冒煙試車,航母保障船就位也長達4個月左右,福建艦海試應該會在近日正式官宣。
頭條揭密》福建號航母拆彈射器頂棚即將海試 殲35進度引發焦慮 - 新聞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ZhFpdD
海試是福建艦進入中共海軍序列前的最後流程,必須將動力及其他與航行有關的性能,以及航海電子系統、雷達、電子對抗、艦載機與彈射器等其他作戰功能。其中福建艦的艦載機是首款第5代隱形艦載戰機殲-35,要測試與艦上其他設施的相容性,內容非常複雜,自是格外引人注目。至於海試的時長,一般大約是一年,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海試時間稍長,當時用了19個月,而福建艦有更多新的設施與技術,時間應該會更長些。如果一切順利,福建艦服役的時間大約會落在2025年,最快也快不過2024年底前。
福建艦預計在2025年服役,屆時中共將會有3艘航母。圖為3艘航母的比較示意圖。(圖/搜狐網)
福建艦預計在2025年服役,屆時中共將會有3艘航母。圖為3艘航母的比較示意圖。(圖/搜狐網)
至於同樣受到高度關注的福建艦上的第5代艦載戰機殲-35,是中國第2款5代戰機,近年來多次公開部份研發進度與有限度地亮相。從去年6月最後一次露面後,網路與社交媒體上就再也沒有消息,至今也超過一年。殲-35受關注的程度不亞於福建艦,因為它既是第2款5代戰機,又是首架彈射型艦載5代戰機。若按過去殲-20研發過程觀察,在研發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對外透露一些進度,殲-35前幾年也是如此,但這次從2021年夏季後就沒有再發布新的消息,因此引起一些猜測。
預定做為福建艦的艦載戰機殲-35已有一年沒有消息,讓許多人對其研發進度感到憂慮。(圖/微博)
預定做為福建艦的艦載戰機殲-35已有一年沒有消息,讓許多人對其研發進度感到憂慮。(圖/微博)
如果按殲-20研發歷程,至今已服役近200架,許多技術與設備已在殲-20上獲得驗證或改進,殲-35沿用相關技術時,進度應該會更快些。唯一比較難以控制的變數與殲-20類似,恐怕還是發動機的問題。殲-20早期使用俄製AL-31FM,也有少量裝備渦扇-10試飛,直到2021年後才全面換裝渦扇-10C。而殲-35初期並未像殲-20一樣採用俄製發動機AL-31,而是以仿俄製RD-93並加以改進的國產渦扇-13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在殲-35試飛時未傳出什麼大問題,但是發動機到量產時會出現許多新的問題。當年渦扇-10A在殲-11B測試時表現很好,到了量產裝機時卻出現一大堆問題,也因此把殲-11B的進度拖慢了好幾年。
現在殲-35是否遇上類似的問題,外界目前也都還在猜測階段。如果研發順利,這款打算在國外銷售的機型按理應該積極地對外公開。若是遇上問題,以目前中國在航空發動機上的經驗與技術已有相當的進步,例如日前才發布殲-20裝備渦扇-15成功試飛,未來要解決殲-35發動機的技術障礙,應該也只是時間問題。在殲-35之外,福建艦應該也同樣會配備殲-15T戰機,但所有的目光都還是集中在殲-35身上,它身負多重任務,是未來中共「3航母時代」的支柱,就算遇上困難,也一定要設法克服。
頭條揭密》福建號航母拆彈射器頂棚即將海試 殲35進度引發焦慮 - 新聞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ZhFpdD
公布「112年國防報告書」,內容剖析中共常態化對我侵擾威脅樣態,除提及中共東、南部戰區沿海機場陸續完成擴建,並常態部署新式戰機及無人機,加大對我空防壓力外,亦繪製位於中國福建省的龍田、惠安、漳州機場位置圖,以及呈現擴建情形的空拍照。這三處機場緊鄰金門、烏坵等我國外離島,龍田機場距離台北市的距離,更只有135浬(約250公里)。距台最近僅250公里 國防報告書點名中共三機場對我威脅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3PgY5pp
國防部「112年國防報告書」內容提及,共軍2022年起對台針對性軍事作為轉趨頻密及多樣化,以「海峽無中線、台海非國際水域」認知作戰混淆國際視聽。中共6月發布《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試行)》,為部隊遂行任務提供法規依據,並藉在台海周邊常態侵擾我外島與防空識別區,及進行跨軍種「聯合軍事行動」,提升對台威懾力度,擾亂我民心士氣,企圖達成「以武促統、以戰逼談」目標。
報告書內容點出中共常態化侵擾態樣,包括調整當面機場兵力部署、針對性情蒐作為、聯合登陸作戰演訓、逾越海峽中線、開設海空禁航區、應對外籍機艦、遠海長航訓練、非軍事行動等八項。其中「調整當面機場兵力部署」部分,報告書明言,中共東、南部戰區沿海機場陸續完成擴建,常態部署新式戰機及無人機,藉由優勢空中兵力,加大對我國空防壓力,戰時爭取台海空優。
報告書亦繪製中共當面沿海機場擴建示意圖,位於福建省的龍田機場、惠安機場及漳州機場,不僅距離我國烏坵、金門等外離島相當近,三座機場距離台北市僅135浬(約250公里)、173浬(約320公里)、 248浬(約459公里)。
該報告也指,在我國演習之時,共軍派遣偵察機、無人機及情報船於國軍重要演訓及飛彈試射期間,在我周邊海、空域進行情蒐,掌握我國演習全貌及主要武器系統電子參數。距台最近僅250公里 國防報告書點名中共三機場對我威脅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3PgY5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