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113438_876106687186463_8967366613174532014_n370500908_876107783853020_4058750205019263_n

十三衙門(鹿港國小、金盛巷一帶)
(丁志達/文,2013/08/28,歲次癸卯七月十三)
十三衙門近港底,東邊比鄰竹篦街;
馬路衙口正在內,金盛巷內大老宅。
                丁玉書〈憶起鹿港普渡〉
    鹿港詩人施一愚《古巷冬晴》詩:「鹿江名巷跡堪尋,也似烏衣夕照深。老屋尚殘歸燕壘,行人時聽賣餳(ㄒㄧㄥˊ,麥芽糖 )聲。途彎萬戶欣冬暖,樓號十宜憶士吟。倘使袁安(在東漢明章和三朝,是望重朝野的名臣)何愁臥被雪相侵。」所謂王謝堂前燕不復見,而烏衣巷口夕陽依舊!鹿港轉型了,卻仍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東西,那就是它的本身,它的過去,它的九曲巷。
    衙門,舊時地方官員負責審理案件,衙門中的衙門差役就是協助地方官員搜查證據及逮捕犯人的公署(類似憲兵隊)。台灣府北路理番海防總捕鹿港分府衙門(遺址為鹿港國小),位在鳳山寺西方,大眾爺塚之南邊,左與竹篦街(德興街)為界,右接菜園,正門面對馬路。當年的官員交通工具是騎馬或坐轎出巡,分府到杉行街之中間被稱為「馬路」(自今杉行街口起至紫極殿間)。以馬路為中心地帶為普渡區,地屬菜園里。
    金盛巷(舊有船頭行「金盛」在此營業而得名),清代稱「長培埕」(今中山路與美市街之間,彰化銀行後面),是一個高水準的住宅區,巷內有一個大厝係衙門(北路理番同治)大老官舍,亦在本日普渡。
曲巷徘徊尋舊蹟
    也許因為鹿港經濟的沒落,紅磚窄巷,仍藏著深深庭院。獨具風貌的金盛巷,採取迂迴的鋸齒狀,轉幾個彎,具有防風(九降風)、防砂、防盜的功能,是先民建築美學上智慧的見證,是鹿港歷史的一環,古樸而雅緻。《鹿港竹枝詞》中便有此一俳(ㄆㄞˊ)句:「九曲巷中風不到,十宜樓上士閒吟。」而名聞遐爾。
    九曲巷內,歲月深長,幽靜盎然,整條巷子舖以閩南紅磚,夕照下陰暗分明,自成妙趣。金盛巷內有許多負荷歷史的舊牆、甕窗(運用空的酒甕組成,可供光影與空氣流動,美觀又實用)、銃櫃(鎗樓,昔時民家為防止土匪盜賊而設防禦性建築),似乎敘說早年居家生活與自衛的往事,石敢當(用於辟邪的石碑)、十宜樓(二坎兩落一過水格局)以墨綠琉璃搭配、慶昌意樓,紅磚民居林立,佇立巷弄內,使人發思古之幽情。美術家林惺嶽曾提及鹿港:「剝痕斑斑的頹牆,花窗、甎壁與梳齒的古門、似在無言的訴說著很久以前的住家的故事。」
意樓春深身幾許
     鹿港詩人施文炳《鹿港懷古之四》詩:「十宜樓畔話從前,人去空留屋數椽。曲巷徘徊尋勝蹟,紅磚斜照色猶新。」十宜樓旁巷道,有一閩式紅磚閣樓的圓形赤褐的花牕,對映著草綠的楊桃枝葉,造型優美頗富詩情畫意,十分醒目的開在樓牆正中央,這是廈郊大戶陳克勸(1776~1861)慶昌古厝「天遺室(意樓)」,因流傳一段淒豔的故事,更襯托出此一勝景的靜謐、傳奇色彩。
  一位幽怨的美麗少婦,引頸企盼遠赴唐山應試的新婚夫婿歸來。如今,人去樓空,物是人非,徒留當年主人離家前種植的楊桃樹依然枝葉茂盛,爬滿磚牆,繼續等待主人歸鄉,讓在圍牆外的遊客遐想那「香夢醒來淚濕巾,天涯盼斷未歸人
鹿港公學校沿革
     鹿港公學校前身為創立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的「國語(日語)傳習所」,在今地藏王堂(廟),後遷至新祖宮,改稱「鹿港分教場」。明治三十一年(1898)日人頒布〈台灣公學校規則〉,但公學校創設和經營的費用,都由地方自行籌措。同年廢〈國語傳習所鹿港分教場〉,於新祖宮正式設立「鹿港公學校」,為彰化縣境內最早設立的三所現代化公學校之一;明治三十六年(1903)遷入現址三民路的新建校舍;大正三年(1914)附設二年制實業科,科名先後變更為簡商科、補習科以及高等科;大正九年(1920)改名為「鹿港第一公學校」;昭和十六年(1941)學制改革,將公學校和小學校都稱「國民學校」,校名「鹿港第一國民學校」。昭和十八年(1943)另增設青年學校。鹿港國小操場是古時刑場和亂葬崗,校旁有三座「有應公祠」為證。
    台灣光復後,初稱「臺中縣立鹿港第一國民學校」,民國三十九年行政區劃分後稱「彰化縣鹿港鎮鹿港第一國民學校」;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教」後,改稱「鹿港國民小學」。民國一〇六年十一月創校一百二十週年紀念。
十三年大普
    依據丁玉書《勿忘草.鹿港》記載:「由泉州府二十四都的「龜湖」來台人群仍延續故鄉的風俗,在農曆七月十三日舉行大普,龜湖(俗稱「歸湖」,原隸晉江,現為石獅市管轄)管轄十二個鄉村(最小的鄉村就附屬於鄰近的大村,例如桃源則附屬后按)按照十二生肖的次序,由當地角頭姓氏來擔當主普,俗稱十三年大普。輪值的鄉鎮次序當作歌謠來唸:塘頭鼠(王姓主普)、亭下(現蚶江錦亭村)牛(陳姓)、塘邊虎(蔡姓)、蘇厝兔(蘇姓)、后宅(厚澤)龍(林姓)、埔仔(現寶蓋鋪錦村)蛇(黃姓)、洪窟馬(洪姓)、塘後羊(黃姓)、后按猴(吳姓)、山仔(山雅)雞(吳姓)、鰲頭(俉頭)狗(張姓)、後頭豬(吳姓)。這就是鼠年由塘頭村(王姓)作東主,次年亭下陳姓為東主,以下按地支年類推輪普。
    因龜湖來鹿港定居者不多,以我(丁玉書)所記憶則塘頭鼠、亭下牛、塘邊虎(蔡姓)、埔仔蛇、泉州街黃姓,洪堀馬係洪堀寮洪姓,后垵猴則菜園黃姓,其他則因少數或無就不聞,不過擔當年即宰豬、羊全隻或半隻來表示,自統一在十五日普渡實施以來已就不聞舉行大普了。」(頁113)
    民國九十三年(甲申),生肖屬猴,菜園黃姓家族屬後壁(后垵)與福興鄉福南村一帶崙鋒黃家,值年輪到大普(老猴普),七月十三日依傳統習俗,搭建牌樓擴大普渡,祈求平安,殺豬宰羊,備五大牲禮及供品拜祭,頗為盛況。
圖1:日據時期的十宜樓舊樣貌。(丁玉書提供)
圖2:慶昌古厝的古色古香的木門。(丁志達攝,1990年代)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 Facebook https://bit.ly/3qHWuk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