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推淨零轉型 全台首座零耗能辦公室曝光
全台第一座零耗能辦公室「芒果樹辦公基地」位於高雄大寮。(高市府刊物高雄畫刊提供)
高雄推淨零轉型 全台首座零耗能辦公室曝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a3DcGv
2024/05/03 21:34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高雄市長陳其邁力推淨零轉型,成立淨零學院培育人才,全台第一座零耗能辦公室「芒果樹辦公基地」,就位於高雄大寮,該基地使用在地材料、環保建材,並節省不必要建材,達成「零耗能建築」目標。
陳其邁強調,淨零轉型需要跨領域合作,全台第一座零耗能辦公室「芒果樹辦公基地」,就位於高雄市大寮區立德路528號,3層樓高圓弧曲線建築物,經過7年的孕育,芒果樹基地誕生,只為環境與芒果樹共生。
「當遇見這棵守護百年芒果樹,第一個念頭就是保留它!」陳其邁說,從樹木的健檢及調養開始,為芒果樹設計最適宜的生長環境,進行一系列環境監測,包含樹木根系、日照、通風環境等微氣候量測,導入實測1年的環境微氣候資料,進行環境模擬,目的為了打造人、樹及環境融合共處建築,成為自然共生新典範案例。
陳其邁表示,「芒果樹辦公基地」使用在地材料、環保建材,並節省不必要建材,正是淨零轉型關鍵,建築設計整合不同領域專業,包含建築、土木、植物、民間團體等專家,找出因應氣候變遷危機的環境與建築解決方案,達成「零耗能建築」目標,兼顧舒適、美學及省能源。
陳其邁認為,2050淨零碳排已成為世界各國共識,高雄排碳量約占全國20%,市府全力支持產業減碳計畫,全國最大的碳交易供需市場就在高雄,市府去年通過「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陸續成立淨零學院培育人才、發行全國首檔政府綠色債券,迎接碳權交易所正式掛牌,期盼綠色金融等市場從高雄出發。
高雄推淨零轉型 全台首座零耗能辦公室曝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a3DcGv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 每噸碳90歐元/排放交易不會減少碳「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 每噸碳90歐元/排放交易不會減少碳


硬質玉米、高粱、水稻3項農作物對固碳(吸碳)能力最強,官田菱角、蕎麥也有潛力
農作物淨零碳排新農業 台南官田菱角也可以成為碳金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NM8an


關於碳權 你應該知道的二三事
2023/08/08 08:00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 每噸碳90歐元/排放交易不會減少碳「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 每噸碳90歐元/排放交易不會減少碳「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 每噸碳90歐元/排放交易不會減少碳
 〈銀行家觀點〉關於碳權 你應該知道的二三事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5nu7Xn
近來「碳權」可說是最熱門的話題。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的規定,碳權依政府溫室氣體管理政策的推動期程可分為「減量額度」與「核配排放額度」兩種。(示意圖,資料照)
 只有超過政府法規要求的減碳作為,才可依法申請碳權。
 近來「碳權」可說是最熱門的話題,惟各家說法南轅北轍,令許多業者不知所措。本期特別有系統的介紹國際的主流規範,讓業者有正確的觀念,也避免走冤枉路的風險。
 現階段的碳權:「減量額度」
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的規定,碳權依政府溫室氣體管理政策的推動期程可分為「減量額度」與「核配排放額度」兩種。目前屬於第一階段,我們討論碳權的正式名稱叫作「減量額度」。什麼是「減量額度」?就是業者的減量作為超過政府主管機關的要求,就可依自願減量專案的規定,向環保署申請核發「減量額度」,並且已經行之多年。當然環保署的審查程序也是相關嚴謹的,要求申請計畫書符合溫室氣體減量方法,並且符合「外加性」的要求。簡單地說,法規要求下的減碳作為不能申請碳權,這些減量作為必須超過政府的要求才可申請。
 另外,就是這些減碳作為不會自然發生,必須有碳權作為誘因才會有人做,才能申請碳權。除了在台灣進行減量產生碳權外,政府也會開放國際上品質較佳的碳權,藉由即將設立的碳交易所引進,供國內業者運用。
 買碳權 可以抵什麼?怎麼抵?
目前許多企業在其永續報告書中揭露其淨零減碳目標或是進行碳中和,事實上,大部分的企業很難靠自身的條件達到淨零排放,必須靠外部的減量成果來輔助達成。因此,業者除了努力降低自身的碳排外,也可購買碳權來抵銷剩餘的排放量。例如某業者過去的排放量為10萬噸,經由製程改善或是使用潔淨能源後,還有5萬噸的排放。屆時就可購買5萬噸碳權來抵換,宣示完成碳中和。
 今年初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除了確立開徵碳費外,也提到引進國外之減量額度,若符合主管機關要求,在一定比例以內可扣抵碳費。這可能是目前許多業者最關心的,也可能引發許多爭議。因為國外碳權又可分為「民間自願性碳權」跟「法定或京都機制碳權」兩種,而《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未明確規定係指哪一種,應該是故意保持彈性。但目前國際上讓民間自願性碳權可以抵碳稅的國家並不多,只有智利與哥倫比亞有此規定。新加坡目前碳稅的稅率是每噸新加坡幣5元,未來每噸稅率調高到25元之後,則可使用自願性碳權抵減企業5%的排放量。未來新加坡預計碳稅稅率將調高到50至80新加坡幣。
 事實上,當碳權價格高於碳稅稅率時,根本沒有人會用碳權來抵碳稅,因此這項制度設計就是為了減輕業者的碳稅負擔。之前國內有些業者希望政府能夠跟歐盟協調,能以碳權抵銷產品的碳排放,以減輕業者「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實施後的負擔。但現在歐盟已公布CBAM的計算方式,確定無法以碳權來抵減。因為CBAM的目的就是要讓進口到歐盟的商品,負擔與歐盟本地產品相同的碳定價。
 因為歐盟是排碳成本最高的國家,造成許多高排碳的產業外移到不用負擔碳成本的國家,使得根留在歐盟的企業面臨不公平競爭。實施CBAM就是為了解決此不公平現象,因此當然不會允許用碳權來抵,否則就是破壞歐盟原先的政策目的。此外,國際上自願性碳交易與法定總量管制的碳交易,是獨立的兩個系統。基本上,法定的碳管理機制不接受民間自願性碳權,但業者可自願使用法定碳權來進行碳中和宣告。
  比較「減量額度」與「核配排放額度」。(表由台灣銀行家提供)
 碳權交易所的功能
在此強調,排放交易不會減少碳排放。排放交易是以最小的社會成本,來達成一個國家的排放目標。也就是說,在設定國家的減排目標後,先將這個減碳目標分配給各排碳企業。每個企業會依各種條件被核配若干「排放額度」(Allowance),沒有用完的企業可以賣給不夠用的企業,但整個社會可以排放的總量是固定的,並且依國家的減量目標逐年調降
 由於每家企業的減碳成本不一,因此,若由減碳成本較低的企業減碳多一點,再將碳權賣給減碳成本較高的企業,那麼地球的排碳沒有增加,但整個社會的減碳成本會降低。觀察過去各國碳交易所的發展經驗可知,只有當地政府有進行溫室氣體總量管制交易(Capand Trade)時,交易才會活絡。若只有開辦減量額度的碳權交易時,交易大多較冷清,因此,常會另外提供減碳相關諮詢服務。也就是說,成立碳權交易所,只是減碳工作開始的第一步,未來進入減碳深水區還有更多挑戰。
  下一階段排放交易的運作方式。(表由台灣銀行家提供)
 2022年IFRS公布「氣候相關揭露標準(S2)草案」時只規定,企業揭露使用抵換前的原始碳排數據,企業若要進一步宣稱進行碳中和或淨零,則應慎選高品質的碳權來抵換自身的碳排,且不應與自身的碳排量與減量混淆。
 不能用碳權來模糊企業的碳排放
但在2023年6月23日公布的正式標準,則特別用一些篇幅來規定碳權的使用。這應該是想矯正過去這一段時間,國際上濫用碳權的情形頻傳,甚至淪為漂綠工具的亂象。IFRS S2規定,企業必須揭露原始的碳排放數據,若有使用碳權,必須揭露使用前以及使用後該企業的碳排放量,並且不能用碳權來模糊化,或使人誤解其真實的排放量。此外,必須清楚交代這些碳權的廉潔性與可靠性,並說明這些碳權的來源,是屬於以自然為基礎的碳移除,還是技術性的碳減量。
 IFRS S2如此不厭其煩地規定,主要是現在許多企業都有淨零排放的目標。但一般企業基本上無法靠自身的減碳達到淨零,因此必須使用碳權來抵換(Offset)自身的排放。在此情況下,企業只是帳面上達到淨零,並不是實質上達到淨零。因此,社會上應該更重視企業自身的減量使用碳權抵換只應是最後的輔助手段,否則全球永遠無法達到淨零。此外,許多碳權的品質有疑慮,發放過於浮濫,這也是碳權有贖罪券之譏的原因。因此美國證期會(SEC)的企業碳揭露要求與「科學減碳標準」(SBT)也都持與IFRSS2相同立場與規定。
 回歸碳定價的本意
事實上,不管是排放交易或是碳稅,都是要讓排碳承擔應負的責任,也是碳定價的一種。這是衡量減碳努力程度的核心指標,因為這不但影響減碳的誘因,也是決定減碳設備能否普及的決定性因素。因為減碳設備初期的成本一定較高,若沒有合理的碳定價,讓排碳者負擔對應的成本,那根本沒有人會採用新的減碳科技,自然也就無法普及。因此,政府在進行各種碳管理制度時,應避免扭曲碳定價,或造成兩種制度之間有「競租」的空間,成為逃避排碳成本的巧門。
 碳權的核發要像中央銀行在釋出貨幣時一樣謹慎,因為每一噸碳權的核發,都代表有人可以合法的或理直氣壯的排放。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核發碳權時必須採保守原則,核發的碳權必須小於實際的減碳成果,否則不只讓碳排更加失控,也可能讓碳權像超級通膨後的貨幣一樣沒有價值。過去有一些聲音批評政府對於碳權的推動不積極,影響減碳誘因。事實是,目前有不少人有很多減碳的創意,但這些想法是否真的有實質減碳效益,都還未經過驗證,就急著要申請碳權。殊不知,一旦因此發了碳權,就是增加某些人的排碳許可。這會不會背離減碳的原本立意?
 現在坊間有許多誇大不實的廣告炒作,許多業者都有碳焦慮,但有些人焦慮的是,怕漏接了逃避碳排成本的妙招,比同業負擔更高的排碳成本。事實上,全球暖化失控的風險更值得我們焦慮,企業該焦慮的是其公司在減碳的議題上輸在起跑點。若在製程技術上無法掌握先進的減碳技術,在碳排效率上缺乏競爭力,這都可能讓企業今後無法生存下去。因為未來有兩件事情是確定的,各國政府的碳排要求一定更嚴格,碳定價一定越來越高;同時消費者的偏好一定非常注重低碳產品,高碳排產品的市場恐將一去不復返
 (本文摘自2023年08月份《台灣銀行家》月刊,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永續金融召集人,撰文:陳鴻達)〈銀行家觀點〉關於碳權 你應該知道的二三事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5nu7Xn


碳交所揭牌 碳權交易明年啓動 對象限法人
工商時報 呂雪彗 2023.08.07
 碳交所揭牌 碳權交易明年啓動 對象限法人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OIYxxJ
台灣碳權交易所總公司今(7)日在高雄軟體園區揭牌,總統蔡英文及閣揆陳建仁將連袂出席,見證淨零重要里程碑。知情人士表示,初期碳交所只能進行碳諮詢,至於碳權交易最快明年上半年展開,產業供應鏈要求等三大類對象,將有購買碳權需求。此外,本月升格的環境部最快下半年訂出碳交易對象,將侷限有需求法人才能交易,排除自然人,不容像股票有炒作空間。
  碳權交易所7日揭牌後,將南北營運,營運項目分成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以及碳諮詢3大項,初期碳諮詢及教育訓練先行,待碳交易及拍賣子法11月預告及實施後,再做碳權交易。
 究竟誰需要買碳權?環保署表示,目前碳交易將作為企業減碳三大「補充性」功能,包括一、企業課徵碳費繳交不划算,可購買碳權抵減排放量少繳費;二、業者開發案在環評被要求需抵減一定比例,可在交易所購買碳權完成環評承諾;三、產業供應鏈自主要求,可在交易所購買碳權來符合。
 氣候變遷署副主任黃偉鳴強調,減碳不能讓大家以為購買碳權就好,必須窮盡一切手段仍無法達到減碳效果,再用碳權交易機制補充,但最終希望企業要自行努力減量,碳權交易與明年課徵的碳費有「互補」功效。
 有關環評開發計畫抵換額度,依規定為新開發產業園區或工廠年排放量的10%,且強制需連續抵換10年,否則開罰最高百萬元,除購買碳權也可合作減量,或幫下游廠商改善污染,「以大帶小」方式抵減碳排額度。
 至於購買國外碳權,據悉環保署將訂定抵減碳排放量上限,比例不會太高,除此,碳的pd值計算等配套會作規範,要兼顧碳權品質與來源,確保減碳永久有效。碳權交易所成立後,會和國外洽談取得國外碳權,其來源為現行國際間已發行、核可之碳權,進到台灣還會再審查確保品質。
 而國內碳權來源,官員說,主要是環保署早期有專案抵換額度,例如鍋爐、LED燈汰換、畜牧場沼氣收集等。另事業單位、各級政府、事業「以大帶小」等向政府申請自願減量計畫取得之碳權額度,例如種樹,可補入交易所上架交易。
碳交所揭牌 碳權交易明年啓動 對象限法人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OIYxxJ
---------------------
碳權交易所於8月7日正式掛牌上路,台灣股市開始追捧「碳權概念股」,擁有森林碳匯的造紙業股價應聲大漲,一時間市場氛圍從「碳焦慮」進入「碳興奮」的狀態。
 曾參與國家減碳制度發展的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形容:「碳權交易所的成立,將是台灣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的曙光。」接下來碳權交易怎麼運作?對於企業減碳有什麼幫助?如何建立碳權認知?本文一次看懂。
 碳權(Carbon credit)是什麼?台灣為何在此時成立碳權交易所?
 「碳權」一詞從字面來看代表「排碳的權利」。最早在2005年國際氣候公約《京都議定書》的授權下,聯合國建立了「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讓企業可透過聯合國網站購買清潔發展機制核發的碳權,網站還會頒布證書,證明持有碳權所代表的減量成效,開始建立全球碳交易市場。這也是首次將抽象的環境概念轉換為金融商品。
   碳權交易所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主要營業項目分成 國內碳權交易 、 國外碳權買賣 、 碳諮詢及教育訓練 等三大項,初期將以碳諮詢及教育訓練業務先行,而國內外碳權交易須待「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及政策確定後才會進行。
   事實上,國際上成立碳權交易所比台灣早了20年,台灣之所以選在今年成立,跟今年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有關, 其中「減量額度抵換與交易」相關子法訂定,需搭配碳權交易所 。像是企業透過自願性減碳專案取得碳權(又稱減量額度),可以抵減環評開發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碳費抵減,此時碳權就會有轉移、交易或拍賣的需求。
   第二個原因,是企業追求ESG(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 ,設定達成碳中和(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平衡正負抵消)的年份目標,或是推出碳中和產品。當企業自身減碳達到極限時,就會需要對外購買碳權來抵減,交易平台的需求應運而生。
   你可能也想看:碳費、碳稅、碳定價... 碳中和與淨零有什麼不同?一次搞懂16個碳名詞!
   第三個原因,是建立台灣跟國際的合作管道 。碳權主要分成:聯合國、各國政府、國際獨立機構三種規格。不過台灣因為有國際政治問題,無法參與《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等聯合國所建立的全球碳交易市場,只能利用國際上獨立機構核發的碳權來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像是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美國氣候行動儲備方案(Climate Action Reserve, CAR)、美國碳註冊登記簿(American Carbon Registry, ACR)。
   李堅明解釋:「這些屬於民間自願性碳市場,按照有規範的方法學來核發碳權,且核發的碳權可在國際市場流通,等於多開闢了一個管道,讓大家有減碳的機會。」
    專研國際碳權制度的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表示,「台灣有國際政治的問題,無法參與聯合國的碳交易機制,降低台灣減碳的能量;但有了碳交易所,可以建立台灣跟國際合作的管道。」
   據了解, 未來台灣碳權交易所會跟國際獨立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授權交易所販售海外合格且具有品質公信力的碳權商品 。當有了碳權交易所來把關海外碳權,也有助於降低企業從事碳權交易的成本與風險。從海外碳權先行,透過代購適用於國內企業的碳權,下一步才有把國內本土碳權納入交易機制的可行性。
   你可能也想看:碳權交易所上路!如何達成減碳目標?企業必讀碳管理工具懶人包
   目前本土碳權來自於台灣環保署建立的「溫室氣體減量抵換專案」,自2010年推動以來,共93個案子註冊通過,其中25案已核發碳權、累積2379萬噸碳權。但該碳權只能在國內抵換使用,不能放到國際使用。
           碳權怎麼買、怎麼賣?強制型碳市場跟自願型有什麼不同?
 碳權交易所成立後,外界關注是否人人都有出售碳權的機會?企業是否只要花錢買碳權,不需辛辛苦苦減碳呢?
   當今碳權種類依其來源可分成強制型及自願型兩種。 強制性碳市場 是由政府做莊家,採取碳排放的總量管制,對管制企業如工業或發電業等排放大戶配發免費排放配額(allowance),如果A企業努力減碳,就可以把多的配額賣給其他企業。打個比方,一間學校針對過重的男同學舉辦減重大賽,每人都被要求減每月減3公斤,但一個學生減了4公斤,就可以把多的減重額度賣給其他同學。
   另一種屬於自願型碳市場 ,透過減碳專案計算出碳權(減量額度,Credit),屬於負的排放量,是無中生有的商品。同樣拿剛才的減重大賽做比喻,其他女學生透過響應減重比賽,把多的額度賣給需要的男同學;甚至是跟校外同學約定好,請他1個月減2公斤,再買他的額度來達成學校的減重目標。
     當今碳權種類依其來源可分成強制型及自願型兩種。一種是政府給的,一種是企業自己創造的碳權(carbon credit),並經過聯合國/獨立機構認可的減量計畫。
   目前台灣沒有總量管制,因此 台灣的碳權交易屬於自願型碳交易市場 ,但實際碳權交易所要怎麼做?據了解並不會像是股票市場公開交易,不會讓散戶來炒作、沒有套利的空間。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指出,為避免「囤碳」來哄抬碳價, 環保署將限制交易對象,僅依法有抵換需求者(例如環評開發單位或碳費課徵對象),才能在碳權交易所購買國內碳權,以確保價格合理 。
   再加上 國內碳權的賣方依規定須為公司、工廠、行政單位等事業 ,換言之,一般自然人無法透過種樹等方式取得碳權、進入市場交易。想靠一片土地種樹取得碳權來發財,可能要打消念頭。
   碳費(Carbon fee)是什麼?收費標準是什麼?
 碳費(Carbon fee)指的是企業製造多少碳排放,繳交相對費用給環保署。
   至於碳權怎麼跟碳費做搭配,有助於受管制的碳排大戶達成減碳目標?據悉,目前碳費的收費標準預計明年上半年公布,環保署為鼓勵企業減量,如果業者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並照著承諾的計畫執行就可以得到較優惠的碳費費率,但如果企業沒有達減量目標者,就必須追繳碳費。
   舉例一間企業年碳排達100噸,提出明年減少10噸碳排的自主減量計畫,如果企業最終超額達標年減15噸,多出來的5噸,環保署就會核發碳權。等於企業不只可以享受優惠的碳費費率,還可以把5噸碳權拿到交易市場販售,或是作為日後的碳額度抵換。
   但要注意的是,未來企業在碳權交易所買到的碳權,並無法抵銷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費用,指產品進口到歐盟會被課碳關稅。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說明,CBAM是歐盟訂定的遊戲規則,能不能抵換是它說了算。目前法規僅提到進口商在國內繳交的碳稅費用可以抵CBAM,但國際民間組織核發的碳權不能抵。
   台灣推動淨零的機會!自願性碳市場將帶動綠色科技、碳金融發展
 雖然台灣碳交易市場才剛起步,初期環保署顯得小心翼翼,不希望碳權交易所淪為炒作或投資市場。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發布《2023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3)指出,自願性碳市場(carbon credit markets)在2022年略為放緩,去年核發的碳權額度4.75億噸(供給)、碳權抵換1.96億噸(企業需求)分別下降0.6%、1.3%,主因包含獨立機構申請案量大增拉長審查時間,及各國對於碳抵換加強審查,可能有遞延的狀況。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2023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指出,自願性碳市場(carbon credit markets)核發碳權額度在2022年略為放緩,自2021年4.78億噸去年降至4.75億噸。
   范建得認為,雖然強制性碳市場的力度會增加,但自願性碳市場不會消失,特別是大型企業的自願減量需求為主要驅動力。他建議,「未來台灣必須以自創綠色科技與金融市場的發展角度來看待碳交易機制。」
   李堅明抱持同樣立場,當碳有了明確的價格訊號,可透過資本市場的力量,加速減碳科技研發、森林碳匯投資與行為改變,這是台灣推動淨零的機會。
   不過全世界都以2050年淨零排放為終極目標,長期來看,碳排都要歸零的情況下,能夠「額外減碳」的空間會越來越少。各國對於碳排的法規勢必加嚴,碳權可視為是「減碳加速器」工具。
【圖解】碳權概念股夯爆!碳權是什麼?台灣碳權交易所8/7掛牌-ESG永續台灣 https://bit.ly/3OLMNKM
------------------------

為響應全球淨零排放浪潮,台灣修訂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目標 2050 年達成淨零碳排,並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針對年排放量超過 2.5 萬噸的碳排大戶施行碳費,而為協助各企業「代購」國際碳權,台灣碳權交易所今日正式掛牌上路,做為開啟碳權交易的第一步,本文將一次說明整個碳權交易的運作模式。
  碳權是什麼?
首先淨零排放並非不排放,而是努力讓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極小化,再用負碳技術、森林碳匯等方法抵消,達到淨零排放,而「碳權」(Carbon Credit)就是應運而生的機制,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由各國政府透過「碳排總量管制」,達成逐年減少的碳排目標後,分配給各企業一定額度的碳排放權利,簡稱「碳權」。
   碳權交易是什麼?
為減少氣候暖化,世界各國 1997 年簽訂《京都議定書》,制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並附帶彈性減量機制,碳排放許可的交易正式建立,排碳需求高的企業或組織可以「購買碳權」,以增加許可的碳排放量,而反之若實際碳排放低於政府規範上限的企業,就可以將碳排放的剩餘額度轉換成碳權,放到碳權交易市場「賣出碳權」。
 台灣碳權交易所做什麼?
《氣候變遷因應法》首波將年排放量高於 2.5 萬公噸,總計 287 家碳排大戶納入要徵收碳費的企業,因此證交所與國家發展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主要有三大項營業項目,包括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碳諮詢,初期會以碳諮詢先行,再來以碳盤查為重,最後以國內碳權交易和國外碳權買賣,協助企業因應供應鏈減碳及碳中和,最快將在 2024 年進行碳權交易。
   ▲ 碳權來源。(Source:經濟部淨零辦公室)
 碳權來源是什麼?
目前碳權來源分為「總量管制與交易」和「減量計畫」,其中「總量管制與交易」是由政府訂定排放總量,政府再依據排放總量和減碳目標,每年核發「排放配額」,正是企業碳排放的許可證,企業排放超過配額就要再買碳權,反之排放不到配額就能賣碳權,由於超額將面臨鉅額罰金,因此又稱為「強制性市場」,而整體核發的排放配額會逐年降低,以達到減碳的目標。
 「減量計畫」是由企業主動發起,因此又稱為「自願性市場」,經由聯合國或獨立機構認證的「減量計畫」,由企業執行植樹、再生能源計畫,經查證後就能獲得核發減量額度,而這減量額度可以抵銷自家企業的排放,或是買賣給其它企業抵銷碳排,所以又被稱為「碳抵銷」,台灣目前採取的就是自願性市場機制。
 由於清潔發展機制的法源依據《京都議定書》期滿,台灣必須透過國際獨立機構核發碳權,像是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GS)、美國氣候行動儲備方案(Climate Action Reserve,CAR)、美國碳註冊登記簿(American Carbon Registry,ACR),因是國際通用標所,可避免產生供應鏈不承認的問題。
   碳權交易機制?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後,環保署將對象限制為依法有抵換需求者,依規為企業、工廠、行政單位等,一般人無法透過種樹、再生能源計畫取得碳權,因此整個交易機制就是有碳權需求者,包括受管制的排放大戶、非管制的自主加入的業者,可以透過平台購買碳權,而賣家就是自然碳匯、負碳技術擁有者,可向環保署申請自願減量計畫,再經第三方機構驗證、查證,獲得核發碳權來交易。
 目前由台灣環保署建立的「溫室氣體減量抵換專案」,自 2010 年推動以來,註冊通過 93 案,已核發 2,379 萬噸碳權,但要注意未來企業在碳權交易所買到的碳權,無法抵銷歐盟 CBAM 的費用,因為自願市場取得的「碳權」,並非 CBAM 認定的碳稅,只有在台灣繳交的碳費和「總量管制與交易」的碳權可以抵消,而環保署預計明年上半年公布碳費的收費標準。
台灣碳權交易所掛牌!一文看碳權是什麼?碳權交易機制是什麼? | TechNews 科技新報 https://bit.ly/3KuEOzi
--------------
財訊快報【圖解】碳權概念股夯爆!碳權是什麼?台灣碳權交易所8/7掛牌-ESG永續台灣 https://bit.ly/3OLMNKM
2023年8月7日 週一 上午9:08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今(7)日在高雄軟體園區揭牌,外傳碳權交易最快將於明年上半年展開,產業供應鏈要求等三大類對象,將有購買碳權需求。而環境部預計最快將於下半年訂出碳交易對象,預估將侷限於有需求法人才可交易,屆時將排除自然人,不容炒作。
 外傳碳權交易所7日揭牌後,將南北營運,營運項目將分成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以及碳諮詢等3大項,至於初期將先行碳諮詢及教育訓練,等待碳交易及拍賣子法11月預告及實施後,再做碳權交易。
 隨著碳權交易所將於今日揭牌,先前被市場點名碳權相關概念股已先漲的如華紙(1905)、農林(2913)、盛達(3027)、精誠(6214)等今日盤中股價表現將會如何?也值得留意。台灣碳權交易所今揭牌開幕,相關概念股股價表現值得留意 https://bit.ly/4413I0a
-----------------------
台灣碳權交易所揭牌 蔡總統:估創造5.9兆產值及55萬就業機會台灣碳權交易所揭牌 蔡總統:估創造5.9兆產值及55萬就業機會 | 政治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s7gXz9
2023/8/7 台灣碳權交易所揭牌 蔡總統:估創造5.9兆產值及55萬就業機會 | 政治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s7gXz9
總統蔡英文7日在高雄出席台灣碳權交易所揭牌典禮表示,從2023年到2030年,淨零碳排整體努力,預計帶動4兆元以上民間投資,創造5.9兆元產值,提供超過55萬個相關就業機會。中央社記者林巧璉攝 112年8月7日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7日電)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正式揭牌,總統蔡英文說,從2023年到2030年,淨零碳排整體努力,預計帶動4兆元以上民間投資,創造5.9兆元產值,提供超過55萬個相關就業機會。
 台灣碳權交易所總部設於高雄,蔡總統、行政院長陳建仁、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共同出席見證,眾人手持金壺灌溉植栽白鶴芋,象徵攜手減碳。
 邁入碳權交易時代 學者:須與國際接軌避免重複交易
林修銘:國內碳權交易分自願減量及增量抵換
童子賢:碳權交易是趨勢 但若沒根本減碳無助益
蔡總統致詞時說,台灣碳權交易所是由國發基金及台灣證券交易所共同出資成立,總公司設於高雄,資訊交易中心設於台北;過去產業分工,高雄多是發展鋼鐵、石化、造船等大型工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為國家打下工業化基礎,更是創造經濟奇蹟的關鍵。
 蔡總統指出,總部設於高雄,一方面高雄鋼鐵業、造船業是離岸風電供應鏈中不可或缺角色,另一方面高雄本地的大型工業將會發揮大帶小的功能,帶動台灣整體製造業進入碳中和的時代,推動產業轉型,也培養更多減碳人才。
 近年來,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日本東京、新加坡等先後成立碳權交易平台,蔡總統認為,台灣碳權交易所能讓台灣跟上國際淨零轉型潮流,跟其他國家碳交易所進行國際合作,將是協助台灣達成低碳目標的關鍵助力。
 蔡總統表示,去年3月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未來會透過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增量抵換交易及國外碳權交易3大機制,運用交易平台力量,落實淨零碳排目標,加速淨零轉型進程。
 另外,環境資源部也會推動氣候變遷因應法的相關子法陸續上路,逐步完成碳定價、碳交易的相關機制。
 陳建仁致詞說,氣候變遷帶來嚴峻風險,最近2個颱風接連侵台造成淹水,前幾年也碰上百年大旱,政府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超前部署,將洪水、大旱的影響減到最小,也希望高雄市桃源區、南投仁愛鄉能早日恢復正常。
 話鋒一轉,陳建仁說,近來防災可看到陳其邁超前部署,西南氣流一來時,趕在豪雨未下就開始撤離,山區病人不必因為路斷而出動直升機協助就醫,「但有一些縣就不是這樣」,如果無法超前部署,防災工作就會相當困難。
 陳建仁表示,舉防災為例是要告訴大家,政府超前部署能讓很多工作做得很好,包括前瞻建設、碳交所都是前瞻部署的努力,「這樣國家施政才能永遠在全世界佔有領先的角色」
台灣碳權交易所揭牌 蔡總統:估創造5.9兆產值及55萬就業機會 | 政治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s7gXz9
-------------------------
碳權交易所掛牌上路 相關概念股跳水式下跌
 碳權交易所掛牌上路 相關概念股跳水式下跌 https://bit.ly/3s5Ly00
2023年8月7日 週一 下午6:53
 台北市 / 謝鈞仲 沈麗容 報導
 台灣的碳權交易所今(7)日正式掛牌上路,碳權議題再度受到關注,科技大老施振榮和童子賢都認為,這是國際趨勢,台灣當然要跟上。財經專家指出,碳權未來能夠結合區塊鏈技術,在計算上能夠更公正、不被竄改,也更能被國際碳權市場給接受。碳權衍伸的市場可不小,先前就曾帶起華紙等概念股的價格,不過隨著交易所掛牌,許多投資人依時間看不到獲利,紛紛脫手,也導致相關概念股,跳水式下跌。
 物流車掛牌試跑, 車子 全靠電子操控,不只機車轎車推出電動車款,現在更有廠商看中商業市場,因為減碳已經成了全球目標,台灣的碳 權 交易所,也在7日正式掛牌上路,未來擬定相關法規,碳權就能夠交易,碳權就是排放碳的權力,每個企業都有一定的額度,排放低於管制量的公司,能將剩餘的額度賣給碳排大戶,以此達到減少碳排總量的目的,另一種則是企業主動透過再生能源、造林等方式獲得碳權,算出減量額度。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說:「反過來我們跟著世界的大方向來走,但是我們要走出我們的特色。」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說:「台灣以外銷出口為主,一定要在碳稅碳權上面要多加研究,A賣給BB賣給C,可是最後對整體排碳沒有幫助的話,這是錯誤的。」聯合國表示,最後對整體減碳沒幫助這是錯的, 碳排放 該怎麼算衍伸出龐大 市場 ,根據外媒報導,2021年碳排放計算軟體市場,吸引到3.56億美元的資金,是2020年的5倍多,若結合區塊鏈技術,更能和國際接軌。
 分析師說:「就可以呈現比較公正,也不會有被竄改的可能性,對於未來跟歐盟碳權交易所之間的銜接,能夠更為快速。」只是在掛牌這天,擁有大片造林地的農林,以及造紙相關的,華紙永豐餘等碳權概念股,紛紛跳水式下跌,分析師謝晨彥說:「擁有的這些碳資產,都還沒有辦法明確的,反應在資產的價值上,如果用狹義的碳資產思維去運作,反而有時候可能會比較偏向短線(操作)。」隨著交易所成立,碳權議題在台灣也備受關注,接下來相關市場如何發展,也影響投資人的下一步
碳權交易所掛牌上路 相關概念股跳水式下跌 https://bit.ly/3s5Ly00
---------------------------
〈銀行家觀點〉台灣碳權交易所正式上路 零碳時代Q&A一次看
2023/08/07 08:00碳權交易所今天掛牌,碳權概念股卻跳水!碳權是什麼?一次看懂交易機制|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https://bit.ly/3OMtgKo
 〈銀行家觀點〉台灣碳權交易所正式上路 零碳時代Q&A一次看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5es8Va
人類許多活動(如燃燒化石燃料、森林砍伐等)導致大量碳排造成全球變暖。這些變化帶來了極端氣候、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損失等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法新社)
 碳費?碳權?碳排為什麼要收費?好多碳!跟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關係呢?台灣淨零碳排動起來!
 Q&A 第1題 碳權是什麼?(Carbon Credit)
名稱
 合法排放溫室氣體,或抵換(offset)溫室氣體排放的權利。
 定義
 二氧化碳當量;以1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一計算單位。
 目的1
 有溫室氣體總量管制的情況下,可以合法交易排放的權利。沒用完的企業可賣給有需要的企業。(政府藉由總量管制,逐年減少碳權的發放,以達成減碳目標)
 目的2
 無總量管制的情形下,A企業可進行減碳並申請碳權,B企業可購買此碳權來抵換其溫室氣體排放,讓整個地球的排放不會增加。(當然也沒有減少)
  無總量管制的情形下,A企業可進行減碳並申請碳權,B企業可購買此碳權來抵換其溫室氣體排放,讓整個地球的排放不會增加。(圖由台灣銀行家提供)
 碳權產生方式有兩種 強制性市場VS.自願性市場
總量管制(強制性市場)
 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為例:歐盟針對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設定碳排上限,企業若沒用完所核配到的額度,可在碳交易市場賣給有需要的企業。超過核配額度的企業,需在碳交易市場上購買碳權。
 自願性市場
 此模式中,企業或個人在政府的減碳要求外,自行訂定更高的碳中和或淨零目標,則可主動購買民間自願性碳權以抵銷自己的碳排放。
 Q&A 第2題 購買碳權的用途?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後,初期交易的國外碳權,企業可用於ESG宣告、產業供應鏈要求或產品碳中和宣示等。
 未來碳費開徵後,或進行溫室氣體總量管制後,企業可將此碳權部分用於法定事項之抵減(如扣除排放源徵收碳費之排放量或抵銷事業排放之超額量)。此部分的碳權交易將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的開放進程,分階段設立不同交易機制,以符合政府政策並切合企業減碳需求。
 Q&A 第3題 為什麼要碳定價?
碳排放(特別是二氧化碳)是全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
 人類許多活動(如燃燒化石燃料、森林砍伐等)導致大量碳排造成全球變暖。這些變化帶來了極端氣候、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損失等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
 對碳排放收費是一種經濟政策工具,目的是將碳排放的環境成本「內部化」,將這些成本納入經濟活動的價格中。當企業或個人進行可能導致碳排放的活動時,他們必須支付一定的費用或稅金。這鼓勵人們減少碳排放、改變行為模式、投資於綠色技術和實踐,從而減少全球碳排放。
 收費的方式包含:
 開徵碳稅、碳費或是拍賣排放權。用於補充稅收,或用於資助環保專案,如氣候變化的調適與緩和策略,或是發展與推動可再生能源等環保技術和政策,以實現更廣泛的永續發展目標。
 Q&A 第4題 碳權、碳稅與碳費的差別是?
碳權(Carbon Credit)
 ①強制性市場:在溫室氣體總量管制下,企業為遵守其排放量不超過核配量,自行購買碳權。
 ②自願性市場:企業或個人主動購買碳權以達到自訂的環保目標。
 碳稅(Carbon Tax)
 ①政府以統收統支方式徵收。
 ②依各種化石燃料的含碳量開徵碳稅,有使用含碳燃料就會被徵收。
 碳費(Carbon Fee)
 ①政府以專款專用方式徵收為溫室氣體管理基金。
 ②政府針對溫室氣體(範疇一+範疇二)年排放量在2.5萬噸以上的企業開徵。
 台灣的碳費收入會用於溫室氣體管理基金,有助低碳和負排放產業發展,補助及獎勵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的投資。
 Q&A 第5題 世界碳交易所有哪些?
國際
 黃金標準 GS碳權交易平台
 自願性碳權價格常因不同減碳專案而有差異。
 美國
 洲際交易所(ICE)
 歐洲
 歐洲能源交易所(EEX)
 韓國
 韓國碳交易市場(KETS)
 中國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天排所)
 日本
 東京證交所(TSE)
 新加坡
 氣候衝擊交易所(CIX)
 台灣
 台灣碳權交易所(2023年8月7日正式成立)
 以碳諮詢先行,再進行國外碳權買賣,等到國內碳權交易子法核定後,再做國內碳權交易。
 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抵換資訊平台(目前採取方式)
 台灣企業進行碳權交易可申請減碳認證或發布販售碳權資訊。
 Q&A 第6題 台灣碳費的徵收對象與時間?
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第28條,碳費制度會分階段實施,並依據國家的減量目標來進行。初期徵收對象為溫室氣體達2.5萬噸以上的製造業。
 相關單位正就碳費的徵收費率和具體收費細節進行研議。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提出規劃構想並與各界討論。碳費的具體金額將在明年(2024年)上半年討論後確定。
 Q&A 第7題 我公司有生產低碳產品也可以取得碳權嗎?
要申請取得碳權,必須是實際執行減量措施,依監測所得之減量實績報告,作為額度核發之依據。
 以用電設備或是生質燃料為例,製造商只是製造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必須是被使用者用來替換原本比較差的設備或高排碳的燃料才有減碳成效,因此製造商若沒有實際減碳措施不能申請。
 換句話說,單純的製造這些節能產品並不能算作實際的碳減量行動,因此不能申請碳權。
 Q&A 第8題 碳費徵收後是否會造成成本轉嫁?
「碳費是經濟手段而非財政工具」,徵收目的是為促進實質減量,而非為了收取更多的費用或使成本轉嫁。
 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第29條,如果碳費的徵收對象(例如企業或工廠)能透過換用低碳燃料、改進排放技術、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改善製程等方式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設立明確的減量目標,那麼他們可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以申請更優惠費率。
 (本文摘自2023年08月份《台灣銀行家》月刊,整理、繪圖:吳承媛)
〈銀行家觀點〉台灣碳權交易所正式上路 零碳時代Q&A一次看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5es8Va
-----------------
台灣碳權交易所掛牌!碳權標的、何時開放交易一次看
易淳敏
user
易淳敏
 加入追蹤
2023-08-07
 瀏覽數 1,600+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7日在高雄軟體園區正式掛牌上路。張智傑攝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7日在高雄軟體園區正式掛牌上路。張智傑攝
Lineline
FBfb
    聽遠見
淨零排放是全球面臨的迫切議題,也讓碳權交易成為關切焦點。台灣碳權交易所今(7)日在高雄軟體園區掛牌上路,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連袂出席,見證台灣邁向低碳經濟重要里程碑。碳權交易所成立後將帶來哪些改變?《遠見》一文帶你瞭解。
 在各界敲碗、眾所矚目下,台灣碳權交易所(TCX,Taiwan Carbon Solution Exchange)於8月7日正式在高雄揭牌。儘管外面風雨交加,依然不減台灣邁向淨零的決心。總統蔡英文、閣揆陳建仁、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經濟部次長林全能、高雄市長陳其邁及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等蒞臨揭牌儀式,手拿金壺灌溉植栽,期許台灣碳交易茁壯發展。金融業大咖台新金控永續長李鎮宇、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等也現身會場。
 總統蔡英文、閣揆陳建仁、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經濟部次長林全能、高雄市長陳其邁等蒞臨揭牌儀式,期許台灣碳交易茁壯發展。張智傑攝
 總統蔡英文、閣揆陳建仁、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經濟部次長林全能、高雄市長陳其邁等蒞臨揭牌儀式,期許台灣碳交易茁壯發展。張智傑攝
2021年蔡英文在世界地球日宣示台灣淨零承諾,隔年國發會相繼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及12項關鍵戰略指引,今(2023)年1月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8月碳權交易所上路。
 歷經兩年,台灣從缺席全球淨零戰隊到迎頭趕上,蔡英文強調碳交所的成立為接軌國際、促進低碳經濟立下重要里程碑,有望帶動4兆元的民間投資、創造5.9兆產值並增加55萬個就業機會。陳建仁補充,制定碳定價、建置台灣碳權交易市場機制勢在必行,行政院也已核定743億元經費,全力推動淨零科技。
 國外碳權年底上架,國內碳交易最快2024年開放
台灣碳權交易所是台灣證券交易所和行政院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並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出任碳交所董座。人稱點子王的他,未來將連結證交所與碳交所,推動永續發展、加速形成新興低碳產業聚落,攜手企業共創淨零未來。
 林修銘說明,碳交所依碳權性質及對象分為三大交易板塊,包含國內碳權交易的自願減量額度、增量抵換,以及代購國外碳權交易。目前僅提供法人及有需要的企業進行購買。
 遠見電子報
 請輸入電子郵件
訂閱
初期,碳交所以碳諮詢及教育訓練先行,結合北中南各大專院校辦理教育訓練,培育人才完善基礎設施。未來也將和國際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合作導入ISO認證標準,積極參與國際活動,為台灣轉型鋪路。
 林修銘說明,碳交所依碳權性質及對象分為三大交易板塊。張智傑攝
 林修銘說明,碳交所依碳權性質及對象分為三大交易板塊。張智傑攝
國內碳權部分仍待環保署公布《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並制定碳費機制,預計最快2024上半年國內碳權即可開始交易。目前國內暫不開放次級市場自由交易,此外,透過自願減量交易購得的碳權,無法和歐盟CBAM碳關稅抵減。
 遠見37週年慶|遠見訂1年送半年,再送新光三越skm online 折扣金$100
根據初步規劃,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包含造林、植林、改善製程技術或汰換鍋爐等方案,各級政府、企業單位可透過「以大帶小」向政府申請自願減量計畫取得的碳權額度,亦可補入交易所上架交易。 而增量抵換主要是環保署早期有專案抵換額度,例如購買電動(機)車、LED燈汰換、畜牧場沼氣收集等。
 國外碳權方面,碳交所預計9月和核發減量認證的國際機構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接洽取得國外高品質碳權,最快今年底可上架。
 了解碳權機制後,究竟誰需要買碳權?環保署副署長王雅玢解釋,舉凡企業面臨「課徵碳費繳交不划算」「開發案在環評被要求抵減一定比例」及「產業供應鏈要求」時,可在交易所購買碳權抵換。
 了解碳權機制後,究竟誰需要買碳權?環保署副署長王雅玢也對此提出解釋。張智傑攝
 了解碳權機制後,究竟誰需要買碳權?環保署副署長王雅玢也對此提出解釋。張智傑攝
為何落腳高雄非台北?陳其邁:符合公正轉型
碳權交易所總公司為何選在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兩個象徵意義,第一是公正轉型。第二,高雄一年共排放5700萬噸二氧化碳,占全台碳排量20%,台北僅排放1000萬噸左右。另,高雄碳排的工業能源部門占83%、台北住商部門占76%,有90家列管高碳排廠商都在高雄,總公司設在高雄是非常貼近市場的決定。
 陳其邁分析,隨著歐盟即將課徵碳關稅,鋼鐵、肥料、水泥等企業需負擔額外稅收、面臨嚴峻挑戰。因此,現在更重要的是將過去政策推動轉為市場驅動,否則在「成本降低但關稅增加的情況下,等於白忙一場!」這也是他認為高雄需推動雙軸轉型,「生產製程需納入減碳思維,」產業已無退路,只能往前走。
 他感謝中鋼、中油、日月光、台塑都體認到轉型的迫切,共同成立「淨零策略大聯盟」,企業拉著地方政府、民間、學界一起做,議會也在今年通過淨零條例。
 高雄身為工業重鎮,氣候變遷的影響與產業、能源、生活密不可分,陳其邁坦言「地方人才不足是轉型路上最大困境。」未來高市府將成立淨零學院、和中央密切分工,從碳盤查、碳交易及減碳技術三方切入,進行人才培育、產學合作等,希望建立完整的生態系,導入大型國際盤查証照,加速推動高雄產業轉型。台灣碳權交易所掛牌!碳權標的、何時開放交易一次看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OLkUTf
「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 每噸碳90歐元/全球碳擷取7擷取8 (1)擷取8「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 每噸碳90歐元/全球碳「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 每噸碳90歐元/全球碳「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 每噸碳90歐元/全球碳


成立碳交易平台 要加快腳步
 2023/04/21 00:17:40
經濟日報 李沃牆
 為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並與國際接軌及合作,蔡英文總統日昨指示有關單位,應儘快研議成立「碳交易平台」(或碳權交易所)。持平而論,台灣碳權市場發展一直裹足不前,希冀邁開大步。進一步言之,碳市場主要包括碳權交易市場(Emission Trade System, ETS)及課徵碳稅(Carbon Tax)二種。碳權是碳交易的基本單位,不同的市場、不同的碳排情況,會用不同的方法制定出可供交易的碳權單位。
 全球碳市場及碳交易平台主要集中在歐盟、英國、中國大陸、韓國、紐西蘭,以及美國加州主導的西部氣候倡議和東北部的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根據世界銀行發布《2022年度碳定價趨勢與現況報告》(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2)中指出,目前全球共有68個碳定價工具(CPI)正在運行。其中,分別有36個碳稅(Carbon Tax),以及32個排放交易體系(ETS),並且至少有30國家或區域設置碳權交易所。全球碳定價機制收入在2021年增加近60%,金額約840億美元,去年增加至947億美元,而歐盟占其中的八成七。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於2005年啟動,是世界上第一個多國參與的排放權交易體系,希冀實現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下降55%的目標。目前,EU ETS所管制的溫室氣體涵蓋了歐洲逾40%的排放量(約16億噸)。除此,歐洲議會甫於今年4月18日通過多項改革歐盟氣候政策的法案,包括修改碳交易市場機制,提高歐洲汙染成本。還批准全球首創的碳進口稅(也稱碳關稅),自2026年起對進口歐盟的高碳排商品課徵碳稅,這也是國際首度將氣候規範納入全球貿易規則。另為汽車和建築物使用燃料的碳排放,擬於2027年開闢全新的碳交易市場。
 中國大陸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始於2021年初,共覆蓋了發電行業2,225個實體,年排放量約為40億噸二氧化碳,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隨著碳市場覆蓋範圍將逐步擴大,中國大陸碳市場在去年的交易額總計5.52億美元,預估2030年累計交易金額可望達到150億美元。
 此外,北京綠色交易所於今年2月4日啟動,主要深耕綠色低碳發展領域,服務政府及企業。目前已積累了2,000多家會員單位,各類產品成交量超1億噸。不僅已成為領先的綜合性環境權益交易和綠色低碳服務平台,還開發完成全國統一的自願減排註冊登記和交易系統。
 國發會於去年3月公布「台灣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為了達到2050淨零碳排,推出12項關鍵策略,包括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以及公正轉型。《氣候變遷因應法》於今年2月三讀通過之後,明年起徵收碳費,同時也賦予成立「碳權交易所」法源基礎。
 雖然台灣碳權市場規模不大,但設立碳權交易平台可通過實施排放配額和交易機制,鼓勵企業和組織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再者,透過市場化機制,鼓勵企業減排和技術創新,進而減少對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透過公開的市場交易更可促進碳權價格的形成和碳市場及低碳經濟的發展。最終藉由國際碳市場互連機制,實現碳排放配額的跨境交易,以達到淨零排碳目標。因此,建議跨部門合作,參酌國際主要國家碳定價及交易機制經驗,衡酌國情,加快碳交易平台腳步。(作者是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成立碳交易平台 要加快腳步 | 名家觀點 | 專欄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OJpxgA
----------------------------
籌設碳交易平台 證交所兩任務助攻平台運作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23年4月20日
總統蔡英文宣示將研議成立「碳交易平台」,由環保署、證交所及國發會等部會分工合作,目前規劃方向為:由證交所協助環保署蒐集資料並建構交易機制,至於碳權交易將另外成立法人機構負責運作。事實上,為協助建立碳交易平台,證交所日前也前往新加坡交易所就相關議題交換意見。
 碳交易機制最早可回溯至 2005 年,由歐盟率先成立碳交易平台,之後包括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等交易所都有相關機制,台灣近年也積極跟上國際腳步,積極籌畫碳交易相關機制。
 根據規劃,我國的碳交易平台與交易機制將由環保署、證交所與國發會分工合作,其中證交所除了運用其有價證券交易機制,協助平台創建交易模式外,也將蒐集國內外溫室氣體的自願交易機制給環保署參考。至於國發會則由國發基金負責出資。
 據了解,證交所在成立碳交易平台主要扮演資料蒐集並協助建立交易機制,不會涉入碳權交易,至於平台的運作,目前傾向另外成立法人公司負責運作。
 事實上,為了成立碳交易平台,證交所已將碳交易平台列為今 (2023) 年工作重點,同時也積極對外取經,3 月下旬董事長林修銘就率隊前往新加坡交易所,雙方就碳交易平台機制交換意見。
 新加坡的碳交易平台是由新加坡交易所與其他機構合資成立,透過衛星監測;區塊鏈等技術提高碳信用的透明度、質量,再進一步推動企業有效的實施減碳措施。
 證交所表示,證交所已經著手進行相關規劃及工作,雙方將討論如何建立一個效率、符合使用者 需求的碳交易平台,以支持碳市場發展與綠色投資
籌設碳交易平台 證交所兩任務助攻平台運作 https://bit.ly/47jTGKF
---------------------
「碳權交易所」不是炒作者的交易平台
「碳權交易所」不是炒作者的交易平台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OLHs6g
史上最熱的7月高溫,飆破地球10萬年以來的紀錄,南北極冰融加速,而我催生數年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阻止氣候變遷惡化迫在眉睫,實在無法再等了。 
 然而,有人質疑成立碳權交易所是提供國外碳權代理商來做碳權買賣,甚至是讓企業用購買碳權的方式作為碳排放的贖罪卷。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真的誤解碳權交易成立的真實意義,甚至對於碳權交易機制可以帶來的生態利益與社會利益有著膚淺的見解。
 大家必須認清,碳權並不是投機工具,而是用來加速企業淨零轉型的正面誘因。
 讓「碳」有價化,成為企業的資產或負債
為了減緩氣候變遷,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於1997年簽訂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定錨,要求各國制定溫室氣體的減量目標,並附帶彈性減量機制,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就此建立,後續每年聯合國COP氣候峰會都是依循此原則展開。
 從國家強制性機制所產生的排放許可權到企業自願性機制的碳信用抵換的架構之下,都能夠作為碳定價制定的基礎,讓排放二氧化碳的汙染者,付出相應的金額,彰顯人類經濟活動的外部成本,同時納為企業的內部營運成本。
 讓「碳」是有價的。碳可能成為資產,也有可能成為負債,可以導引資金或資本的流向,用意在於鼓勵減碳行為。當企業不減碳,就必須為其付出代價,負擔高額的經營成本,甚者因而負債;努力減碳的企業,則可被鼓勵獲得碳權,將其變換成企業的資產。
 特斯拉因生產電動車所獲得的碳權讓企業大幅獲利
美國政府早在2015年歐巴馬政府時期,對油耗及排放評定標準的CAFE(CorporateAverage Fuel Economy)開始制定罰則。加州政府去年公布2035年起將開始禁止銷售任何汽油引擎車款。
 根據加州政府規定,所有售出的汽車當中,必須有一定的比例是純電、PHEV或者是氫能源動力車款,當銷售比例超過訂定目標將會額外獲得積分,可以將其所獲得的積分進行交易,因此特斯拉擁有極大量的積分來進行販售。根據特斯拉財報公布,2022年的碳權收入達到17.8億美元,其中第四季的碳權收入年增率為47%,已連續八個季度從碳權銷售中獲利。
 好的氣候政策就是好的經濟政策
我於埃及的COP27聽見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好的氣候政策就是好的經濟政策」。好的氣候經濟政策,除了利用碳費與碳稅的徵收來督促減碳、以金融手段限制高碳排放業者的發展,亦可透過獎勵政策來引導。美國氣候特使John Kerry同時強烈建議,透過富國政府與企業收購碳權的方式,建立碳交易機制,資助開發中國家減少化石燃料使用,以協助其能源轉型。
 美國氣候特使John Kerry強烈建議,透過富國政府與企業收購碳權的方式,建立碳交易機制。Twitter/Cop27 
 美國氣候特使John Kerry強烈建議,透過富國政府與企業收購碳權的方式,建立碳交易機制。Twitter/Cop27
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 CCA)預計實施時間是2024年,若法案通過,很有可能早於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率先施行,CCA碳費用途中的75%資助管制行業脫碳,25%資助最低度開發國家脱碳。(註1)
 去年受邀COP27全球氣候峰會論壇演講中,我曾呼籲,「回收再製是循環經濟的最後一哩路。」全球回收後的資源多數進了焚化爐而沒有再利用,回收等同白費工夫。如果可以對於企業的資源回收再製進行鼓勵機制,例如作為碳權抵換的減碳額度,就可以增加供應鏈投入可再利用材料再製的誘因,共同完成循環經濟。減碳行為的方法學若能完善建立,就能將「碳」有價化,轉變成企業的資產。
 台灣碳權交易所致力接軌國際、把關漂綠、並因應國際供應鏈的要求
台灣的碳權交易所是在氣候法規範下委託金融監督管委會指定而設置,是全球少數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的國家。
 碳權交易所將以推動自願減量交易制度為主,協助國內產業面對國際產業供應鏈要求,鼓勵事業或各級政府自行或聯合共同提出自願減量專案申請取得減量額度,並於取得後在交易平台上公開透明的移轉、交易。我們將持續監督政府做到其規畫徵收的碳費,在未來面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必須獲得碳價扣抵,避免重複計費,落實碳稅公平與碳稅正義。
 企業必須對於自身生產製程以減碳為最高原則,最後才是運用用碳權來抵減碳排放,同時建立把關機制,檢視企業常見的「漂綠」情境,例如「選擇性的資訊揭露」或「象徵性的綠色行動」,從中防堵以此進行碳交易而成為企業漂綠工具。
 遠見37週年慶|遠見訂1年送半年,再送新光三越skm online 折扣金$100
當企業沒有達成碳中和,又如何有減碳額度(碳權)能提供交易?反之,如果企業有減碳額度,為何不能抵消自己的碳排放來完成碳中和?
 如果一個製造業,其產品製程不用綠電,只有辦公室或餐廳警衛室使用綠電,就宣稱達成企業綠電目標,這是我最近常聽見的漂綠笑話。
 另一個令我哭笑不得的例子是,我常看見某些品牌在店頭發起瓶身回收活動,但架上產品卻不是用回收再製的瓶身,這代表店頭回收回來的瓶子不是拿來製作新瓶身?這也是讓消費大眾匪夷所思的地方。
 歐萊德製造的產品,都是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為2050年淨零貢獻心力。資料照片
 歐萊德製造的產品,都是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為2050年淨零貢獻心力。資料照片
淨零一定優於碳中和嗎?碳中和一定是漂綠嗎?
目前政府與一些學者媒體的評論中,似乎沒有說明清楚也沒有理解範疇一、範疇二、範疇三的淨零差異。有人定義,淨零大於碳中和,實則過於簡略,其實必須要看所界定的邊境範圍。
 企業必須負責任地進行範疇一生產製程直接碳排的減碳,然而企業對於範疇二的間接排放、甚至範疇三消費端使用情境的碳排,要達成淨零減碳並不容易,因為範疇二大多是指間接能源使用,企業必須自設再生能源電廠或運用電能轉供來減少排放。民生消費品的碳排大多是落在範疇三,必須要有外部的減碳額度來支持。就一瓶洗髮精來說,消費者的碳排放屬於範疇三就佔了90%以上,而企業本身的碳排不到10%,意旨企業本身的減排量無法抵銷消費者的碳排放量,因此碳抵銷就是達成碳中和很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路徑。
 企業本身都應該要以淨零為目標,若企業致力將範疇三達成碳中和,都應該給予更大的肯定。
 除了碳權交易,我們還可以再做什麼?
2010年,台灣是全球第11個建立碳足跡盤查制度的國家,望平有幸當時也參與其中。近年欣見政府加快腳步,落實碳權交易所的建立,逐步邁向淨零排放。然而,台灣是全球所有已開發國家中尚未完成碳定價的制定,目前由環保署、經濟部、金管會等相關單位相互協調,配套措施發展仍不夠迅速與完善,很容易喪失先機,若政府可以成立一個新的部門,例如氣候變遷部來整合決策,或許可以迎頭趕上。
 此外,在外加性的減碳行為上,期待政府制定具備獎勵誘因的經濟策略。兩年前,我受邀於COP26全球生物多樣性峰會的演講時曾大力疾呼重視美國農業部制定的BioPreferred計畫,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增加可再生農業資源的使用;只要企業的產品原料具備USDA Biobased生物基天然永續認證,就可以成為聯邦政府優先採購的對象;在台灣,我們是否也可以推動綠色產品的優先採購呢?
 又例如在產品包裝上,除了鼓勵回收,對於使用PCR(Post Consumer Recycled)材料進行再製的業者,也可以給予減碳額度獎勵,有益完成循環經濟的最後一哩路。
 我們期待政府制定更多好的方法學,輔導企業進行「鑑源盤查」與碳權或碳匯的開發,符合巴黎協定第六條建立「自願性碳市場機制」的原意。當國家制定出碳總量管制額度,將可規範企業碳額度。我大膽預測,未來甚至規範每個人可以擁有的碳排放額度。試想,在碳額度管控與鼓勵機制之下,一個開汽油車製造排碳行為的人,可能就必須付費給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或許未來搭乘捷運刷卡聲,不再只是消費額度扣款,而是碳額度帳戶的儲蓄,讓減碳行為變成資產。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未來有可能是碳權儲蓄的方式之一。資料照片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未來有可能是碳權儲蓄的方式之一。資料照片
在氣候變遷已無回頭路之際,唯有從國家、社會、企業到個人,全體同心協力才有可能遏止地球升溫再繼續惡化。
 每個企業都可以邁向淨零,願不願意而已。
 我們都知道解決方案,那還在等什麼?
 註1:EU 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2023年10月1日開始試行,2026年1月1日實施。近期EU ETS參考價格: 每噸碳90歐元。US CCA美國清潔競爭法案2023年4月送進參議院立法,若通過將於2024年1月1日實施(沒有試行期)。目前提出的參考價格:每噸碳50美元。「碳權交易所」不是炒作者的交易平台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OLHs6g
-----------------------------------------
碳權是什麼?從何而來?為什麼要買碳權?
       碳權(carbon credit)是碳排放權,排碳需求高的組織須購買此權利以增加許可排放量。為減少氣候暖化,各國於1997年簽訂京都議定書,制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並附帶彈性減量機制,碳排放許可的交易於此時建立。而彈性減量機制可依運作模式分為兩個部分:
       (1)出售未使用的碳排放權:
            國家或企業若排碳量未達上限,可將未使用的單位出售給未達減量目標的組織
   碳權交意圖示
       (2)協助其他組織減少碳排放:
            投資國提供資金或移轉技術,幫助其他國家減量,並獲得排放減量權證(CERs)或排放減量單位(ERUs)。
       碳權的原理是將外部成本內部化,提高組織碳排放成本,以促進節能減碳。概念起源於寇斯定理,只要將資源的產權界定清楚,不論一開始資源如何分配,交易成本極小下,市場機制會讓此資源達到最適定價與分配。也就是說,將碳排放總量與權利進行限制,需要較多碳排額度的組織會在市場上收購碳權,當碳權達到最適價格,排碳量將最適分配。而排碳量高的組織因為需購買碳權,造成製造成本上升,會想辦法減少排碳,如此一來達到減碳的效果。
       在全球規模最大、交易系統最完善的歐盟碳交易所,強制發電業、能源密集型產業、歐洲經濟區內的航空業等加入排放交易體系,並嚴格監控這些高排放量的產業,若跨國企業需在歐盟地區銷售產品,也要符合相關排放限制。
       以汽車業來說,因需符合嚴格的碳排放上限,有誘因去市場購買碳權,歐盟在2021年啓用新門檻「每公里排碳 95 克」,但2019年全歐盟車輛的平均碳排放量是每公里 122.4 克,因此無法降低排碳量的車廠只能去交易所購買碳權以順利販售車輛,若不理會此規定,廠商們將會面臨高額罰款。而碳權的供應者則來自那些致力於製造低排碳車輛的廠商,例如:特斯拉,這些車廠可以在碳權市場依靠碳權獲利,而販售碳權的盈餘也須持續投入減碳相關的項目。
   永豐投顧授權轉載,請勿任意複製轉貼。
 原文連結
  研究報告投資聲明
 1.本研究報告由永豐商業銀行提供,資料來源為永豐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所載資料僅供參考,無法保證內容完整性或預測正確性,亦不作任何保證,資料內容若有變更,將不另行通知,客戶投資前應慎審考量本身風險承受度,並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2.投資均有風險,任何投資商品過去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且有可能受市場波動導致本金損失;若申購以外幣計價的投資商品應瞭解匯率變動風險亦有可能導致本金之損失。
 3.未經永豐商業銀行及永豐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沿用、複製或轉載本文件之內容。
碳權是什麼?你最需要了解的碳權交易機制!(上) https://bit.ly/3Otqatc
   1.全球碳定價概況
      (1)碳定價管制溫室氣體占總量21.5%:2021年全球碳定價機制成長至64個,管制21.5%溫室氣體,相較於2020年,管制溫室氣體的比例主要增幅來自於2月中國試行的碳交易(帶來增幅達7.4%)。
   「碳定價」是什麼:碳定價包含碳稅與碳交易所價格,除了利用碳交易市場機制,政府也可以透過課徵碳稅達到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效果。)
         (2)僅3.76%碳定價符合水準:碳定價標準不一,僅3.76%碳價符合巴黎協定預期2020年每噸40-80美元的定價水準,其中符合價格水準的交易所僅歐洲與瑞士。而至2030年,則須將碳價格提升至每噸100美元,才能達到全球升溫控制2°C內的目標。
         (3)目前全球有許多國家已成立或計畫成立碳交易所,圖二中,灰色或灰色斜線部分即已成立或已計畫成立交易所的國家。
   圖二、世界碳定價實施與規畫狀況
   資料來源:The World Bank
   2.台灣碳權交易狀況
      台灣目前沒有碳交易所,因台灣市場規模相對小,且排碳量集中在少數企業,若成立交易所,恐怕會有流動性與參與者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由誰來主導管理交易所也是問題之一。不過,致力於節能減碳的跨國廠商仍可透過境外的碳交易市場取得碳權買賣的利益,如:台灣某檔造紙公司在兩岸造林面積達3公頃,累積可觀碳匯,未來有機會成為中國碳交易市場的供給者。
   「碳匯」是什麼:指將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自排放單元或大氣中持續分離後,吸收或儲存之樹木、森林、土壤、海洋、地層、設施或場所。
   三、碳權指數-IHS Markit Global Carbon Index
      國際上有追蹤碳權價格的指數為IHS Markit Global Carbon Index,該指數涵蓋歐洲、美國的碳交易所,包含:歐盟碳配額 (EUA)、加州碳配額 (CCA) 和區域溫室氣體倡議 (RGGI)。影響碳權價格的因子除政策因素之外,極端氣候嚴重增加發電量,或經濟成長高帶來更多發電與工業碳排放,都將推升碳權價格。另外一個因素是天然氣與原油價格高時,發電產業改用燃煤發電,也將提高碳排放,進而推高碳權價格。
   永豐投顧授權轉載,請勿任意複製轉貼
 原文連結
    研究報告投資聲明
 1.本研究報告由永豐商業銀行提供,資料來源為永豐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所載資料僅供參考,無法保證內容完整性或預測正確性,亦不作任何保證,資料內容若有變更,將不另行通知,客戶投資前應慎審考量本身風險承受度,並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2.投資均有風險,任何投資商品過去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且有可能受市場波動導致本金損失;若申購以外幣計價的投資商品應瞭解匯率變動風險亦有可能導致本金之損失。
 3.未經永豐商業銀行及永豐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沿用、複製或轉載本文件之內容。
碳權是什麼?你最需要了解的碳權交易機制!(下) https://bit.ly/3s3jvi0
--------------------------
碳權、碳費、碳稅是什麼?碳交易市場如何運作?是否真的能幫助減碳?
作者: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小組
碳權、碳費、碳稅是什麼?碳交易市場如何運作?是否真的能幫助減碳?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 https://bit.ly/3DMtHho
近年受氣候變遷威脅,世界各國紛紛承諾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目標,投資人也嗅得低碳趨勢,碳中和、碳權、碳稅等名詞傾巢而出,成為財經節目的熱門話題。然而,除了將「碳」視為新興投資標的,您是否曾好奇它的內涵?讓綠色和平為您揭開碳的神秘面紗,深入走進「碳」的世界。
 碳權是什麼?
「碳權」簡而言之就是「排碳的權利」,通常以一公噸的碳排放量來作計算單位。根據碳權所產生的方式不同,又分為以下兩種:一是透過政府強制性的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產生;另一種則是在自願性市場產生,時常被企業用作碳抵換(Carbon Offset)的手段。
 1. 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所產生的碳權
此種碳權來自於強制性的管制措施,在此機制下,政府會為排放總量訂定上限,並根據不同產業別,核配給不同的企業碳排放的額度,假如企業的排放超過了額度,就需要在碳交易市場中購買碳權,彌補超額的排放。假如企業減碳相當成功,排放量低於核配額度,多出的額度就會轉換成碳權,可讓企業在碳交易市場中拍賣,獲得利潤。
 世界上第一個碳交易機制——歐盟碳交易市場(EU ETS, 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即是屬於此類型,其他採用碳交易系統(ETS)的代表地區還有美國區域溫室氣體倡議制度(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RGGI) 、南韓、紐西蘭等。企業若能在減碳上搶得先機,不僅對減緩氣候變遷有所貢獻,企業營收也可能因碳權的交易而有所成長。
  電動車品牌特斯拉(Tesla)2021 會計年度透過出售碳權賺進 14.6 億美元,佔當年總收入 3%。© Paul Langrock / Greenpeace © Greenpeace
最知名的案例就是電動車品牌特斯拉(Tesla)因碳排放低於歐盟標準,因此獲得大量碳權,可以拍賣給其他燃油車廠。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擁有愛快羅密歐、瑪莎拉蒂、Jeep 等品牌) 就因無法達到歐盟規定的碳排放標準,在 2019 至 2021 年間花費 24 億英鎊(668 億新台幣)向特斯拉購買碳權,是特斯拉碳權的最大買家。
 2. 自願性的碳市場所產生的碳權
第二種碳權來自自願性碳市場,當企業主動透過不同的減碳、再生能源或碳捕捉、造林等專案,向境內或是國際的機構申請認證,即可獲得碳權。較廣為人知的機構例如: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臺灣也有行政院環保署的溫室氣體減量與抵換管理機制,企業可在此平臺申請碳權認證或刊登碳權交易資訊。
  綠色和平於 2020 年發起 RE10x10 企業綠電倡議,輔導在地企業轉用綠電,截至2022年5月已有 60 家以上企業響應。© Greenpeace © Greenpeace
凡通過相關機構認證的碳權,即可在自願性市場上販賣或進行碳抵換(Carbon Offset)。
 「碳抵換」,簡而言之,是指企業透過支持或資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畫,以彌補日常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許多國際大廠之所以能宣稱已經達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也須部分依賴碳抵換,如 Google 即對外說明,他們的減碳策略除了透過增進能源效率、建設與購買綠電自用外,為了將碳足跡降到淨零也購買碳權執行碳抵換。
 守護氣候行動急需您支持!
氣候緊急已成現實,綠色和平致力推動政府修法、要求企業轉用再生能源,加速減碳腳步!
 碳費與碳稅
碳稅與碳費不同於上述碳交易市場的「以量制價」(控制碳排放總量,讓市場的供需來決定排碳的價格),而是由「以價制量」的方式來促進減排,透過直接對每噸的碳排放訂價,由控制價格高低來影響排放程度。收取碳稅的國家包含了英國、加拿大、北歐五國、新加坡、日本等。
 大多數政府實行碳稅(Carbon tax),由財政機關統一徵收,稅收入國庫後可視為整體政府的財政收入,用途包含社會福利、所得稅減免、發展各項低碳的基礎建設等。而臺灣於 2022 年修正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將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中擬實行的「碳費(Carbon fee)」較為特別,規畫預計由環保署執行,向碳排大戶收取碳費並成立氣候基金,由於其行政上的限制只得專款專用,用於發展低碳、綠能、補助產業轉型等措施上。
 碳交易、碳費、碳稅,都是碳定價
無論是上述提及的碳交易系統、碳費或碳稅,其實都是藉由「將碳排放貼上價格標籤」的原理,提供企業經濟上的誘因,進而達到實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這個概念也是目前國際公認最有效的減碳工具:碳定價(Carbon price)。
  碳稅/碳費與碳交易系統都源自於碳定價概念,但實際執行上存在不少差異。© 綠色和平《有效碳定價解盲手冊》 © Greenpeace
  碳定價真的對減碳有幫助嗎?
有,前提是必須運用得當。
 一個有效的碳定價政策,除了能拉近傳統高碳排能源與再生能源的成本、鼓勵綠化轉型外,「排碳有價」這件事也反映了真實的社會成本,將一直以來被忽略的外部化成本重新列管,實現污染者付費的環境正義。
 然而,碳定價政策也可能因以下三種原因,導致減碳效果不如宣稱的好:
 1. 碳定價設計機制本身充斥漏洞
目前有不少的碳定價機制充斥漏洞,如臺灣即將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所制定的碳費政策,就可能因費率訂定過低無法造成市場的減量誘因,而使企業產生付錢了事的心態,無助於減碳。另一種設計上的漏洞是政府提供企業太多優惠方案,如在碳交易系統中給予太多免費配額,使得企業減碳壓力不足,與臺灣鄰近的南韓就值得引以為鑑。
 南韓政府早在 2015 年跟隨歐盟腳步推出全球第二大的碳交易系統 KETS(Korea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當時預期在 2030 年能減碳 37%,其市場價格也多在每噸碳 20 至 40 美元間。然而五年過去,南韓碳排放趨勢不減反升,深究其因發現,原來 KETS 在初期 5 年的階段,南韓政府發放超過 97% 以上的免費碳排憑證給企業,導致多數的企業免費配額都用不完,交易市場乏人問津,自然就沒有減碳的效果。
 2. 「碳權」淪為企業漂綠工具
某些企業會藉由大量購買低價的碳權,宣稱自己已經達成碳中和的目標,然而卻持續創造排放。姑且不論不同認證機構的碳權與碳抵換標準與品質不一,碳抵換的機制本身就有四大問題,礙於篇幅,本文無法一一列舉論述,讀者若有興趣深入瞭解可參考延伸閱讀:什麼是碳抵換?是拯救氣候危機還是數字遊戲?
 3. 發生碳洩漏情形
什麼是碳洩漏(Carbon leakage)?倘若只有少部分的國家及地區實行碳定價,會導致高碳排的產業都外移到碳管制較鬆散的開發中地區。這麼做或許在管制區的排放量減少了,但全球整體的排放卻沒有下降,甚至因為開發中地區的技術較落後,而使排放不減反增,這個過程就稱為「碳洩漏」。
 對此,歐盟與許多國際組織都在倡議如何建立一個全球碳定價的協作機制,來阻止碳洩漏的發生。歐盟已經預計於 2023 年試行,2026 年將正式實行碳邊境管制機制(CBAM)來防堵碳洩漏,而國際貨幣基金(IMF)也在倡議全球碳底價的機制,分別對低收入、中等收入與高收入經濟體建立每噸 25 美元、50 美元與 75 美元的碳底價。
 不本末倒置,才算真正達成碳中和
碳定價之所以誕生,目的是為了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企業不應本末倒置,因購買碳權的成本較低,而選擇碳抵換作為主要的減碳方案,而是應在完整執行碳盤查後,設定實質的減量目標與方案,如汰換老舊設備、提升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等。碳權抵換應被視為最下策的減碳手段,如此一來,才算真正達成碳中和目標。
碳權、碳費、碳稅是什麼?碳交易市場如何運作?是否真的能幫助減碳?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 https://bit.ly/3DMtHho
--------------------------
「碳權」到底是什麼?碳交易、碳抵換真的可以實質減碳、邁向淨零? - CSR@天下 https://bit.ly/3QudEfx
淨零排放風潮席捲全球,有關「碳權」的討論也甚囂塵上。有報導指出碳交易是巨大商機,碳權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宗的商品;甚至,國內出現了首宗以碳交易為名的詐騙案例《假投資碳權吸金1.6億元逾百人受害 竹檢逮捕2嫌》,低碳商機淪為新興金融犯罪的溫床。
 究竟買碳、賣碳,跟減碳,到底有什麼關係?現行許多討論讓人霧裡看花,不清楚這個碳到底怎麼賣、誰在賣、為何而賣。「碳權」,到底是什麼?
 碳權,其實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碳市場機制。
   第一種是常見的「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目前歐盟、美國加州、南韓、紐西蘭都有運作成熟的市場,中國在2021年7月中啟動全國層級的碳交易;另外一種則是「碳抵換」(carbon offsets)。通常後者是作為前者的補充,例如大家熟知聯合國的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或是中國碳市場中設有自願減排的機制(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CER),提供一個成本較低的替代選項。
 台灣把這兩種市場中可以拿來交易的商品通稱為「碳權」(carbon credits),相關討論常常出現混淆。
 總量管制與交易:政府核發的碳配額
在「總量管制與交易」裡,首先會由國家頒布法律,作為碳市場設立的法源依據,訂定出排放總量(Cap)。政府依據排放總量和減碳目標,每年核發「排放配額」(Emission Allowance),也就是企業碳排放的許可證,將其稱之碳「權」,算是貼切。
 如下圖所示,受管制的企業要需要繳交相應的配額數量。企業B想多排碳,可以去市場買配額;企業A少排了,可以把配額拿去市場上賣,得到額外收入。若排放超標,則會受罰。排放配額理想上透過拍賣發放,在美國加州等地拍賣所得還可以轉作其他低碳投資之用,有類似課碳稅的效果。另一些情況,會根據企業排放歷史免費核發,而整體核發的配額量會逐年下降,以達到減碳的目標。
  圖片來源/世新大學「二氧化碳與能源發展科普推廣計畫」
 這邊有一個重點是「排放配額」發放數量由政府控制,不能無中生有。企業間的交易僅僅是促進市場運作,本身沒有減碳的效果。若把碳配額對照貨幣,更容易理解,貨幣發行量由中央銀行控制,碳配額的發行量由減碳相關法令為基礎。也因如此,世界各國的碳市場彼此不互通,就像是各國發行自己的貨幣一樣。
 目前除了如美國加州和加拿大魁北克省在市場設計初期就有協議連通市場外,各地碳市場都獨立運作,價格各不相同。事實上,歐洲曾經跟澳洲討論要連通碳市場,也因為兩地碳成本不同,引起許多反彈而作罷,澳洲的碳市場甚至隨著政黨輪替而走入歷史。
 由此也需要澄清,有關「台灣需要發展碳市場以跟國際接軌」一說不甚精確,即使成立了碳市場,減碳的重點來自政府總量管制限制國內碳排,並非與國際交易。
 碳抵換專案:無中生有的碳權
另外一種碳權來自碳抵換機制(Carbon Offsets)。這種碳權的產生方式跟上述的總量管制與交易完全不一樣,是透過減碳專案計算出「減量額度」,也就是負的排放量,是無中生有的商品。由於在發展中國家減碳成本比較低,很多案例會由高所得國家去低所得國家進行投資,例如說去烏干達推行清潔爐灶,或去印度發展風電,理想上,不但減了碳,還有其他的社會發展的綜效。而這些減碳額度又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由政府認證,例如環保署推行數年的抵換專案,截至目前為止,共有20件額度申請通過,共計減了1,138噸;另一種則是「自願性」的市場,抵換全部都在企業間和第三方認證機構間完成。
 碳抵換機制長年受到各方嚴格檢視,如「碳交易的故事」便對此大力批判,有評論認為這些抵換類似贖罪券,只是有錢國家轉移責任的做法。我們姑且不涉入相關的倫理討論,僅僅聚焦在碳抵換的實作上,仍會發現其科學基礎非常薄弱,最大的爭議在於「外加性」或「額外性」(additionality)的認定。為了得到「減量額度」,申請人需要證明「沒有碳權收入,該專案就不會發生」,做法是先列出一個假設情況,亦即所謂的「基線情境」(baseline),然後對照實際的碳排量,以兩者差距得到減碳量。
 實際上,外加性和基線都建立在各種假設上。就算有再先進的科技,也無法知道假設情境會不會發生、減掉的碳到底是不是真的。舉例來說,我可以說我今天本來計畫去開車環島,可是因為現在有碳權收入,我決定在家裡睡覺,所以光是甚麼都不做待在家裡,應該可以得到「沒有去環島的減量」。這乍聽之下很荒謬!因為沒有人有辦法能證明「如果沒有碳權,我真的會去環島」,上述案例當然誇大了,真實案例不會這麼誇張,但是碳抵換確實面臨了這種難以認定「額外性」的困難,近乎無解。
 除此之外,從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的經驗看來,絕大多數的碳抵換額度都不符合外加性,CDM減碳量(CER)的價格在2012年崩跌趨近於零,可是大多專案卻仍然持續,這證明其實這些減碳量都大有問題。也因種種問題,國際碳抵換市場的發展一直不如預期。
 兩種碳權,兩個市場,兩套邏輯
簡單回顧一下,總量管制與交易中的「碳權」,是政府發放的碳配額,數量有限,發完就沒有;碳抵換機制的「碳權」是透過減碳專案,計算出跟假設情況少了多少碳而得,是一個被開發出的商品。
 簡介完兩種市場機制,一定會有人想問兩種碳權能否互通,簡單的答案:大多數的時候不行。
 目前各國的「總量管制與交易」市場中,會開放少許比例可以用當地政府認證的碳抵換的碳權來代替,絕大多數的交易,需要使用政府核發的碳配額。也因如此,大多數的抵換碳權常被用來企業社會責任之用,是自願性的市場,非在法令管轄之內,相關額度,也難以被計算在國家層級的減排量之中。就現行制度而言,台灣邁向淨零排放,不可能透過到國際抵換市場上大採購來完成。
   台灣的碳市場該何去何從?
最後談一下台灣該如何面對這兩種碳市場機制。通常各國政府會在「總量管制與交易」和「碳稅(費)」兩種碳定價工具中擇一,兩者並行會有衝突。目前修法方向以稅費為主,對台灣是比較簡明、容易啟動的選項,碳交易可暫緩。如前所述,只要國內有合理的碳定價水準,應不會遇到什麼國際接軌問題。
 碳抵換機制,儘管有看似絢麗的外衣,實際上推行會遇到許多困難,缺點我們也都認識清楚了。很多研究指出,聯合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都是紙上遊戲做白工,對減碳助益有限,更糟的情況是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金融犯罪,讓民眾對低碳轉型失去信心,認為只是買空買空的遊戲。使用抵換碳權,也許在短期內對於開了一些簡便的解決方案,卻也可能讓企業忽視真正重要的價值鏈管理。
 就算碳市場規模再大,光是把碳權轉手無數次,二氧化碳也不會憑空消失。真正的減碳,還是需要回到生產過程的低碳轉型,以用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全方位提升能源效率。碳權,至多扮演一些輔助的角色,切勿本末倒置了!
「碳權」到底是什麼?碳交易、碳抵換真的可以實質減碳、邁向淨零? - CSR@天下 https://bit.ly/3QudEfx
----------------------
碳費、碳盤查、碳定價、碳關稅⋯⋯,各種碳焦慮一波波接著來,專家教你用CDP框架思考碳問題。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陳瑋鴻
商周頭條 2023.08.07
碳權,是基於全球淨零排放目標而誕生的機制,也是企業能否達成政府減碳要求的重要關鍵之一。當你越理解碳權運作模式,越能利用它協助自家企業規劃減碳路徑。本文將說明碳權的由來,介紹碳交易的市場類型和碳權認證機構,並且解說碳權與碳費、碳稅有什麼不同。
 1.碳權是什麼?
2.台灣碳權交易所
3.碳稅、碳費又是什麼?
4.為什麼要推行碳權交易?
5.碳權交易實例
 碳權是什麼?源自碳定價概念,進行以量制價
碳權是「碳排放的權利」,不過以英文而言可以解讀為「排碳的額度」。
碳權是「碳排放的權利」,不過以英文而言可以解讀為「排碳的額度」。 (來源:Dreamstime)
廣告
碳權是「碳排放的權利」,其設計機制是來自碳定價的概念,設定1公噸的碳排放為1單位,讓國家或企業可以計算減碳總量。隨著《京都議定書》簽訂,碳權逐漸發展成可交易的產品,讓政府或民間單位可以買賣碳權,作為碳抵換。
 碳權交易的類型可分為2種市場:
 強制碳市場(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
像是歐盟各國、紐西蘭等國家,基於巴黎協定及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締約國會議)會議中承諾的減碳目標,對國內實施排碳總量管制(Cap and Trade),規範各產業的排碳大戶,設定其排碳量上限。因此,對企業而言:
 企業的排碳量是有上限的,不能無限排碳。
企業努力減碳,讓碳排放低於上限,這才有「碳權」額度可以賣給其他人。
企業若碳排放超出上限,就需要購買其他人多出來的碳權來達成減碳目標。
自願碳市場(Voluntary emissions reduction)
自願碳市場是企業主動做減碳及碳捕捉行動、採用再生能源、投入造林這類自然碳匯的方式,執行減碳專案,再向國際減碳驗證機構申請認證,獲得碳權。這是沒有上限、且非強制的制度,即使是未被政府管制碳排放量的企業也能參與。
 廣告
國內減碳驗證機構名單(經行政院環保署認可):
 SGS
BSI Taiwan
TUV Rheinland Taiwan
Bureau Veritas Certification
國際減碳驗證機構名單:
 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黃金認證Gold Standard
聯合國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碳權交易平台有哪些?認識台灣碳權交易所
由國發會與台灣證券交易所共同出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於8月7日正式掛牌。主要提供業務包含3項:
 國內碳權交易
國外碳權交易
碳諮詢
目前碳權交易所先提供碳諮詢服務。國內、國外碳交易服務,則預計要等到11月碳交易相關子法實施後,才會正式運作。
 碳權交易所屬於自願碳市場。環保署表示,碳交易可作為企業減碳「補充性」的3大功能,包括:
 企業被課徵高額碳費,可購買碳權抵減排放量,降低碳費金額。
業者開發案在環評被要求需抵減一定比例,可購買碳權完成環評承諾。
符合產業供應鏈的自主要求。
碳稅、碳費又是什麼?以價制量的碳定價設計
碳稅與碳費是基於「以價制量」的減碳制度,政府透過決定每噸碳的稅額或規費金額,推動企業進行減碳。
 碳稅
碳稅是由政府的稅務機構統一向企業徵收碳排放的稅額,是一種增加國庫收入的管道。
 碳費
碳費來自2022年4月由行政院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該法規定2024年起,由環保署執行第一階段,向每年排碳2.5萬噸的287家企業收費。該筆費用將會專款專用,投入在減碳領域發展,成立氣候基金,或是補助碳捕捉技術、氫能技術發展等項目。
 為什麼要推行碳權交易?為幫助企業達成碳中和目標
交易碳權是幫助企業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方式之一。
交易碳權是幫助企業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方式之一。 (來源:Dreamstime)
不論是碳權、碳稅或碳費,這些碳定價概念都是為了推動企業減少碳排放而生,希望最終能夠達成碳中和目標。因此,企業不僅需要碳盤查、規劃淨零排放路徑、採用綠能、更換排碳設備等方式,盡可能降低企業本身的溫室氣體排放。針對產業目前無法降低的碳排部分,再尋求購買碳權,以進行碳抵換,直到技術發展足夠改善現況。
 碳權交易實例
如國內的奇美實業,2022年四月就加入新加坡的全球碳權交易平台 Climate Impact X(CIX)購入 1 萬噸碳權,來源為柬埔寨及祕魯的森林自然保育專案,成為首家在 CIX 平台完成碳權交易及抵換的台灣企業。
碳權如何交易?碳權交易所是做什麼的?完整資訊一次看-商周頭條|商周 https://bit.ly/3Kxybw1

「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 每噸碳90歐元/全球碳「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 每噸碳90歐元/全球碳「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成立/ 每噸碳90歐元/全球碳6007b478-螢幕擷取畫面-2022-06-01-155355-1024x457


全台上市櫃公司僅7%承諾淨零 環團要求政府拿出決心督促企業減碳
2023/08/17 13:17
 全台上市櫃公司僅7%承諾淨零 環團要求政府拿出決心督促企業減碳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KLthf8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公民團體今(17日)舉行記者會,指出全台上市櫃公司僅7%宣示淨零,要求政府提出更有力的政策工具,督促企業減碳。(記者陳嘉怡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企業是台灣能否落實淨零目標的重要關鍵,但目前全台1700多家的上市櫃公司中,僅有7%承諾淨零,多數企業因政府未有強制性規定,遲遲未宣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公民團體今(17日)舉行記者會,指出國際趨勢已從自願性減碳承諾逐漸轉為強制性規定,要求政府拿出減碳決心,提出更有力的政策工具,督促企業邁向淨零。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曾虹文指出,全台1791家上市櫃企業,目前在金管會平台上承諾淨零的有118家、不到7%;完全沒有填報任何資料、無具體減碳承諾或目標的企業高達7成。關鍵原因就是金管會要求的填報規定不具強制力,但若按照目前企業公開的減碳承諾,難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怡均表示,企業淨零承諾只是基礎,但當前國際趨勢已從自願性提出淨零及減碳承諾,逐步發展為強制性要求揭露氣候轉型計畫,檢視企業的資源是否正確投入到實質減碳工作上,而非錯置資源流於漂綠。台灣企業及政府應有所警覺、提前準備,不要像過去RE100、碳關稅等國際壓力席捲而來時,才手忙腳亂因應。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孫興瑄則說,台灣有許多企業都是歐盟供應鏈,現在歐盟正如火如荼討論「企業永續盡職管理指令(CSDDD)」草案,政府應參考並建立適當的監督機制,確保企業的氣候轉型符合2050淨零目標。
  綠盟指出,目前83家需要進行碳盤查的上市櫃企業中,仍有4成未提出減碳或淨零目標。(記者陳嘉怡攝)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元陳震遠認為,要讓目前尚在觀望的企業儘速提出減碳目標及期程,政府制定更積極的耗能產業減量路徑,例如環保署除要求企業做碳盤查外,也應要求排碳大戶制定並公開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計畫。而金管會也必須針對企業揭露的資訊,是否符合淨零政策目標進行通盤檢討。
 環保署氣候變遷署籌備處副主任黃偉鳴表示,現階段確實尚未要求企業提氣候轉型計畫,但氣候法子法「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管理辦法」草案已新增業者須說明原物料、燃料及生產營銷相關內容,目的就是要更細緻掌握企業減少碳排的作法,這已經超越過去單一數據揭露。不過,由於今年7月草案研商會上,有不少業者擔心相關揭露涉及商業機密,這部分還會持續溝通。全台上市櫃公司僅7%承諾淨零 環團要求政府拿出決心督促企業減碳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KLthf8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 每噸碳90歐元/排放交易不會減少碳「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 每噸碳90歐元/排放交易不會減少碳


近5成高碳排產業勞工不懂淨零 淨零轉型恐受阻
2023/12/20 14:52近5成高碳排產業勞工不懂淨零 淨零轉型恐受阻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RQximj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今天發布「2023年台灣高碳排產業之公正轉型調查報告」,顯示近5成的高碳排產業勞工仍不清楚淨零政策、2成憂淨零會導致失業。(記者陳嘉怡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今(20)天發布「2023年台灣高碳排產業之公正轉型調查報告」,顯示近5成的高碳排產業勞工仍不清楚淨零政策、2成憂淨零會導致失業;若勞工對淨零的意識愈薄弱,未來愈容易發生抗爭。
台大風險中心兼任博士後研究員王瑞庚表示,此次調查對象是針對台灣高碳排產業的從業人員進行調查,但卻有近48.9%不了解政府淨零政策、84.1%表示公司未設定減碳目標、44.9%不清楚公司有無投資低碳設備或技術。此外,更有20%的高碳排產業勞工擔心自己失業,其中青年世代與女性擔憂企業將減碳責任轉嫁給員工承擔。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表示,因應國際供應鏈減碳壓力,許多企業已起身推動淨零,但應該拉著勞工一起,尤其勞工是企業的主體,若在淨零轉型過程中發生抗爭,恐不利淨零政策推動。例如2018年老舊柴油車駕駛抗議環保署汰換政策走上街頭,導致空污法修法延後,應避免類似事件重演。他也建議政府成立氣候社會基金或公正轉型基金,補償受衝擊的勞工並輔導其就業。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也指出,台灣過去面對勞動問題,多停留在金錢補償,並未針對就業有太多安排,高污染產業轉型勢必牽涉到勞工問題,且大部分高污染產業都有強烈的在地連結,政策工具必須要預先規劃搭配,協助受衝擊勞工在當地就業。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認為,台灣76.8%企業僱用員工人數在30人以下,依法不能籌組工會,導致國內企業工會覆蓋率僅占7%,應推動行業別勞資對話、簽訂團體協約才能達到不遺落任何人;此外應讓大學人才培育和產業無縫接軌,台灣才能順利完成2050淨零目標。
王瑞庚表示,針對淨零全球都搭建在數位分析,韓國不只製造業、服務業也在發展,台灣的數位發展部也應朝此方向規劃,協助產業朝數位、低碳轉型,並呼籲各部會應加強淨零轉型工作,不要等到「火燒罟寮」才有意識。
近5成高碳排產業勞工不懂淨零 淨零轉型恐受阻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RQximj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 每噸碳90歐元/排放交易不會減少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