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還是嘉義? – TaiwanAirBlog

2023-07-17_100023

虎尾還是嘉義? – TaiwanAirBlog


Google 地圖

2023-07-17_101401

Google 地圖


攻擊嘉義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Kagi Airdrome – TaiwanAirBlog

2023-07-17_100345kagi_1kagi_7kagi_6kagi_5kagi_4kagi_3 (1)kagi_2 (2)kagi_32023-07-17_100408

攻擊嘉義飛行場! Battle of Formosa: Kagi Airdrome – TaiwanAirBlog


9ebd20eee6e49bcc_largee4be101f43106191_largeF12396_076_Chaiyi_2F12396_076_Chaiyi_14f088e6dd34c89d0_larged58cf42f7e4b614d_large171f0d644f609a88_large77ba646bc978635f_largee40714ceeaec7bb0_largedea4f2820f6c552e_large

High YoYo: 1950年1月 台灣嘉義基地的空軍四大隊 (The 4th Fighter Group of ROCAF in Chayi airbase, Jan-1950)

1950年1月 台灣嘉義基地的空軍四大隊 (The 4th Fighter Group of ROCAF in Chayi airbase, Jan-1950)High YoYo: 1950年1月 台灣嘉義基地的空軍四大隊 (The 4th Fighter Group of ROCAF in Chayi airbase, Jan-1950) https://bit.ly/3XRrf2l
因為高志航大隊長與814空戰, 民國25年(1936)10月16日成立於杭州的第四驅逐機大隊幾乎就是中華民國空軍的軍魂所在.
 最近看到這批照片, LIFE magazine的攝影記者記錄下民國39年四大隊在嘉義基地的情景; LIFE的記者慣常在戰地出沒, 那時刻共產黨的人民解放軍已攻到海峽邊, 台灣這頭的機場也就是空防的前線戰地了.     先前四大隊一路從北平,  青島, 上海撤到台灣嘉義, 從編號來看, 照片中可能是22中隊的P-51; 若是如此, 也就是這一年, 這群P-51就是首批跟解放軍MiG-15接戰的國軍戰機.
 (All photos from LIFE magazine via Google)
    當時嘉義基地有十大隊跟四大隊兩個單位, 先前看過衣復恩將軍的回憶錄, 文中提到十大隊(運輸機)先到嘉義, 共有101/102/103三個中隊, 四大隊則後之, 所以照片中可看到兩個大隊的飛機都在.    四大隊抵台時大隊長為徐華江少校, 後為張光蘊(1949/8/1接任), 所以LIFE拍攝照片的當口, 大隊長應是張光蘊, 他也是第一位在空中遇到MiG-15的大隊長.
  機群旁邊的棚廠是日本陸軍航空隊嘉義飛行場(Kagi Airdrome)時代的建築, 衣復恩將軍的回憶錄也提到這些建築在二戰中已被炸得殘破不堪, 當40年代內戰後期空軍與他們的眷屬在台灣嘉義一落地後, 必須先在這裡住到眷村蓋好為止.  不過照片中的二號棚廠狀況尚可, 玻璃破損不多.
  這批照片也拍到基地施工的情景; 當時空軍工兵總隊正在新竹集結整訓中, 或許因此應急的工程仍需民工與牛隻支援.  我覺得這幅情景像似了LIFE magazine在抗戰拍到的照片, 只是敵人從日本變成了共產黨.
      這些影像頗能表達出當時的氣氛.
從地上的石頭與凹凸不平的地面可知二戰受損的嘉義機場尚未修復, 兩個飛行大隊就已匆匆從大陸飛過來.
  從隔年的美軍空照圖(1951/6/18)來看, 嘉義基地跑道周邊仍有二戰美軍轟炸彈坑的痕跡.
前述照片中的P-51是停放在紅圈中鄰近棚廠的區域; 徐華江將軍在"天馬蹄痕"書中提到的由四大隊自力修復的跑道就是綠色區域中那條; 不過看過現在嘉義基地的照片就知道, 舊棚廠還健在, 但目前的主跑道已離它們更遠也更長, 這應該是空軍工程聯隊後來改建機場的傑作. High YoYo: 1950年1月 台灣嘉義基地的空軍四大隊 (The 4th Fighter Group of ROCAF in Chayi airbase, Jan-1950)
High YoYo: 1950年1月 台灣嘉義基地的空軍四大隊 (The 4th Fighter Group of ROCAF in Chayi airbase, Jan-1950) https://bit.ly/3XRrf2l


嘉義機場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嘉義機場(IATA代码:CYI;ICAO代码:RCKU)是一座位於臺灣嘉義縣水上鄉的機場,俗稱嘉義水上機場,簡稱水上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民用部分的管轄單位為中華民國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嘉義航空站,軍用部分則為中華民國空軍嘉義基地,駐紮有空軍第四戰術戰鬥機聯隊(前第455戰術戰鬥機聯隊),也曾是駐台美軍的軍用機場。空軍基地位於嘉義縣水上鄉、太保市與嘉義市交界,航空站出口位於嘉義縣水上鄉,距離嘉義市大約有8公里,距離中山高速公路水上交流道有7.50公里。
嘉義機場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bit.ly/3K1M1qb
歷史
日治時期
水上機場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由日本陸軍所使用,時稱嘉義飛行場。此機場始自於1936年12月設立的「飛行第十四聯隊」,與位於屏東飛行場的「飛行第八聯隊」同屬第三飛行團司令部。1944年,「第三航空教育隊」由臺北飛行場轉移至嘉義飛行場[1],其曾執行演習訓練與至外地投送物資的任務[2]。在二戰期間,嘉義飛行場亦曾遭受美軍空襲。在戰後,其成為中華民國空軍及美國空軍在台部隊基地。
 戰後
1947年3月,二二八事件波及當地及其鄰近村落。[3]
1955年1月25日,美國空軍第67戰鬥-轟炸機中隊進駐。
1955年1月27日,美國空軍第67戰鬥-轟炸機中隊一架F-86D軍刀戰鬥機在嘉義空軍基地以西約5英里(8公里)處因燃料耗盡墜毀。
1955年3月4日,美國空軍第310戰鬥-轟炸機中隊從韓國烏山空軍基地(Osan Air Base)部署至嘉義空軍基地執行防空任務[4]。
1955年1月至1968年7月間,美國空軍第51戰鬥-攔截機聯隊及第18戰術戰鬥機聯隊以臨時任務分配(TDY)形式從沖繩那霸空軍基地(Naha Air Base)及嘉手納空軍基地(Kadena Air Base)每60-90天頻繁輪調戰鬥機至嘉義空軍基地[5]。
1958年2月19日至3月1日,隸屬肯塔基州空軍國民警衛隊的偵查特遣隊(Reconnaissance Task Force KENTUCKY)被部署至嘉義及桃園空軍基地,裝備RB-57A坎培拉偵察機[6],6月4日至24日,第25戰鬥-攔截機中隊及第44戰鬥-轟炸機中隊部署至嘉義空軍基地執行低空炸射演練。
1976年1月7日,隨著美國空軍第327航空師解散,部署在嘉義基地的第6215支援中隊(6215th Support Squadron)解編。
1976年5月19日,成立嘉義民航候機室。
1977年7月,航站大廈開工至同年12月完工。
1978年1月1日,航站大廈正式啟用。
1993年1月1日,升格為嘉義民航輔助站。
1995年2月,航站大廈重新擴建,於11月完工啟用。
1997年11月1日,升格為民航丙種航空站。
2013年5月25日-29日,中華航空包機直飛日本靜岡機場。
2014年4月30日,春秋航空包機直飛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空軍司令部派駐單位
空軍第四戰術戰鬥機聯隊(原第455戰術戰鬥機聯隊):臺灣嘉義空軍基地(聯隊長少將、副聯隊長上校)
第二一戰鬥機作戰隊(F-16 AM/BM)20架
第二二戰鬥機作戰隊(F-16 AM/BM)20架
第二三戰鬥機作戰隊(F-16 AM/BM)20架-中美斷交時,中央政府發起自強救國捐款運動,陸海空三軍分別成立自強部隊,空軍將所獲部分款項購買18架F-5E/F虎Ⅱ式戰鬥機裝備23中隊,故又稱自強中隊。
空軍救護隊(S-70C-1/6)5+3、(EC225空中救難搜救直升機[7])3架、(UH-60M黑鷹直升機)14架
空軍第四修護補給大隊
空軍第四基地勤務大隊
憲兵第四中隊
嘉義基地歷代戰鬥機
F-84雷霆噴射式戰鬥機(1953年~1964年)
F-86軍刀戰鬥機(1954年~1988年)
F-100超級軍刀戰鬥機(1958年~1984年)
F-5自由鬥士戰鬥機(1962年~1978年)
F-5E/F虎Ⅱ式戰鬥機(1978年~1995年)
F-16戰隼戰鬥機(1997年~)
航空公司與航點
國內航線
國內航線由立榮航空營運澎湖及金門共2條航線,主要以ATR72-600機型執飛
嘉義機場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bit.ly/3K1M1qb

2023-07-17_093508水上機場07-高雄空1941

嘉義機場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嘉義原水上機場位在今嘉義市區西南方,日治時期原為昭和11年(1936)陸軍創建的「嘉義飛行場」軍用機場,戰後由軍方接收。二二八事件期間是軍民衝突場所,現為嘉義航空站與嘉義空軍基地。
不義遺址網站|嘉義原水上機場 https://bit.ly/44MDkbf

s航空書_封面-0528-10a

飛行場の測候所: 年終歲末最後一場「不沈空母」新書演講!


台灣全國各飛行場Google地圖庫 Facebook
林飛寶2009年11月25日  ·
 訊息: 本飛場地圖庫已建立 FB社團, 請多多利用...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84503381603760/
   (持續建檔中, 歡迎提供最新飛行場座標訊息, 以供建檔使用..)
  P.S 更新訊息: 新增各地 FB 飛場社團網址..歡迎提供各地飛場成立的臉書社團網址! 已建立社團(木柵福德,台中大里,台中烏溪南,西螺橋, 竹山南雲橋,台北浮洲橋,淡水RC飛場,B37埔里信義夜市,埔里鎮虎子山,苗栗飛行場,屏東舊鐵橋溼地公園飛場,台南北沙崙飛場,高雄楠梓土庫飛場,台南市觀海橋飛場,嘉義永欽橋飛場)
    區分:
飛機或直升機飛行場, 以飛機或直升機的圖示表示... 簡單明寮~
只要點上飛機或是直升機船, 可以顯示出飛行場的名稱喔. 還有簡易的飛行場概況說明..
    目前已建檔飛行場 : (圖示為 ! 驚嘆號的或許可能已無法飛行了)
北部
台北淡水新市鎮飛行場,基隆瑞芳山寮飛場,基隆市安樂區台北ego飛行場,基隆市安樂區大武崙飛行場,基隆市八斗子望幽谷飛行場,台北G17飛行場,台北縣新莊西盛飛行場,台北縣三重市疏洪道內賽車場飛行場,台北縣三重市河堤飛行場,台北縣樹林柑園飛行場,台北樹林環河飛行場,台北城林橋飛行場,台北縣五股賽船場,台北縣五股鄉提防飛行場,台北蘆堤飛行場,台北縣新店市秀朗清溪飛行場,台北縣新店市碧潭飛行場,台北縣板橋市光復橋飛行場,台北縣瑞芳鎮大寮飛行場,台北縣瑞芳鎮五分山飛行場,台北縣瑞芳鎮聖城飛行場,台北縣樹林市河濱公園賽車場,台北縣林口飛行場,台北縣林口醒吾飛行場,中壢龍岡眼鏡蛇基地,桃園縣中壢市龍岡大操場飛行場,桃園縣平鎮市新勢公園飛行場,桃園縣中壢市高榮飛行場,桃園縣龍潭鄉北風場飛行場,桃園縣大溪鎮月眉飛行場,桃園縣蘆竹鄉大古山東北風飛行場,桃園縣蘆竹鄉五酒桶山西南風飛場,桃園龍潭三坑飛行場,新竹竹東河濱公園飛行場,新竹竹北頭前溪飛行場,苗栗縣造橋飛行場,苗栗經國路飛行場,苗栗縣竹南鎮假日之森西風飛行場,苗栗縣頭份鎮雞心霸飛行場,苗栗縣頭份鎮後花園飛行場,苗栗縣後龍鎮後龍北風飛行場,台北木柵福德飛行場,桃園縣大溪飛行場,桃園縣大園鄉青埔飛行場,台北遙控船場,桃園大溪月眉飛行場,浮洲橋飛行場,翡翠彎滑翔機飛行場,大同山滑翔機飛行場,彩虹飛行場,台北華中飛場,
  中部
台中縣東勢鎮亞拓飛行場,台中縣東勢鎮東勢河濱公園飛行場,台中縣豐原苗圃飛行場,台中港區飛行場,台中梧棲飛行場,彰化108甲伸港飛行場,台中洲際棒球場飛行場,台中縣旱溪飛行場,台中市夜電飛行場,台中縣神岡鄉螺旋槳俱樂部飛行場,台中大里飛行場,台中一江橋飛行場,中縣龍井鄉龍井土碳場飛行場,台中縣大肚鄉南山南風飛行場,台中縣大肚鄉西風飛行場,台中縣霧峰鄉朝陽科大北風飛行場,彰化縣彰濱飛行場,彰化花壇磚窯飛場,彰化溪洲花博飛行場,彰化縣北斗鎮三號仔飛行場,彰化縣花壇鄉花壇電機飛行場,彰化縣線西鄉彰濱線西飛行場,南投芬園輕航機飛行場(停用),彰化大村飛行場,南投縣綠美橋飛行場,彰化二林甘蔗園飛行場,南投縣集集飛行場,南投縣埔里鎮鯉魚潭,南投縣埔里鎮親水公園飛場,南投縣埔里鎮暨南大學飛行場,南投縣竹山鎮木屐寮飛行場,南投縣竹山鎮紫南宮飛行場,南投縣竹山鎮文四國小操場,南投縣竹山鎮清水溪飛行場,南投縣鹿谷麒麟潭船場,雲林飛行俱樂部飛行場,雲林縣斗六人文公園飛行場,雲林縣斗六市絲瓜寮防洪蓄水池飛行場,雲林縣二崙飛行場,雲林縣古坑鄉綠隧道飛行場,雲林縣古坑F1飛行場(停用),南投縣埔里鎮虎子山飛行場,台中大肚山月老飛行場,烏日溪南飛行場,南投NTOC振興提防飛行場,西螺大橋飛行場,B37埔里信義夜市飛行場,彰化二水新機場,台中大坑情人橋飛行場,台中太原路線控遙控飛行場地(一)(二),
  南部
嘉義縣東石港口宮飛行場,嘉義市東區軍輝橋飛行場,嘉義縣新港鄉溪北公園飛行場,嘉義縣中埔鄉中埔飛行場,台南縣麻善飛行場,台南縣北沙崙飛行場,台南安平飛行場,台南市安平區市府廣場,台南市安平區科技工業區飛行場,台南市東區台糖飛行場,台南市安平區林默娘公園飛行場,台南市中西區觀海橋飛行場,台南縣大內鄉走馬瀨農場飛行場,台南縣永康市砲校飛行場,台南縣西港大橋飛行場,高雄土庫飛行場,屏東縣里港飛行場,高雄萬大橋飛行場,高雄新光碼頭飛行場,屏東縣高屏橋河濱公園飛場,屏東縣賽嘉飛行場,屏東縣里港鄉里港飛行場,高雄市三民區美術館飛行場,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飛行場,高雄市三民區明誠飛行場,高雄縣鳳山市中崙飛場,高雄橋頭新市鎮飛行場,屏東舊溼地公園飛行場,高雄楠梓土庫飛行場,嘉義永欽橋飛行場,
  東部
台東縣海濱公園飛行場,宜蘭縣南機場飛行場,宜蘭縣羅東飛行場,宜蘭縣冬山鄉中山舊寮茶園斜坡飛行場,宜蘭縣冬山鄉東北風及東風飛場,花蓮吉安福州公墓飛行場,花蓮光華工業區賽車場飛行場,花蓮市東興飛行場,台東市海濱公園飛行場,台東縣鹿野鄉降落場飛行場,台東縣鹿野高台飛行場,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外島 Facebook
澎湖縣西嶼北風飛行場,澎湖縣西嶼東北風飛行場,
  連結在此: http://g.co/maps/69ap5
連結在此: http://g.co/maps/69ap5
  本地圖縮短網址: http://g.co/maps/69ap5


二戰時期日本海陸軍在臺灣之飛行場洪致文

2023-07-17_094835

二戰時期日本海陸軍在臺灣之飛行場洪致文


2023-07-16_2307252023-07-16_230706

 1931 年九一八事變以後,「假想敵國除原本的美國、蘇聯,還增加中國與英國,為面臨可能的衝突,故必須建立能夠壓制東亞大陸及西太平洋區域的強大軍力」。也就是說,此國防方針所制定的即是日本戰時國防所需的兵力規模
---------------------

2023-07-17_160856
臺南州嘉義郡水上庄新設飛行第 14 聯隊
日治時期的高雄飛行場與太平洋戰爭
高雄飛行場高雄「苓雅寮」水上機場高雄岡山機場「臺灣空戰」後美日的攻防
 高雄飛行場
日治時期的高雄飛行場與太平洋戰爭 - 作家生活誌 https://bit.ly/3DfJEMJ
 高雄最早的民航交通,開通於1936年8月1日,由日本航空輸送株式會社經營的島內線航空。當時的西部航線有臺北、臺中、高雄三站,唯初期僅有貨運與郵遞,9月3日才展開客運業務。根據日本航空輸送株式會社的〈定期航空案內〉(1936年10月至1937年3月),高雄的飛行場事務所,位於「高雄飛行場」內。但奇怪的是,根據《部報》(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出版)、《臺灣日日新報》、《まこと》(臺灣三成協會出版)等,「高雄飛行場」開場於1939年12月1日。那麼,島內線航空所使用的「高雄飛行場」倒底是哪一座
 此外,1938年4月1日,日本海軍航空隊中,隸屬於馬公要港部的「高雄空」(高雄海軍航空隊)成軍。可見當時高雄州地區應有飛行場可供「高雄空」進駐使用。那麼,「高雄空」所使用的機場為何?洪致文曾撰寫〈臺灣飛行場考古-高雄飛行場〉一文,將「高雄」飛行場視同「岡山」飛行場,並認為「高雄空」就是成軍於「岡山」飛行場。但弔詭的是,《警備總部接收檔案》中,「高雄」機場與「岡山」機場標示於不同位置,分明是兩座不同的機場。那麼,「高雄空」的飛行場與警備總部記載的「高雄」機場,是否為同一座?
 綜上所述,日治時期的「高雄」飛行場至少有:(一)1936年8月1日,島內線航空所使用的「高雄」飛行場;(二)1938年4月1日,「高雄空」進駐的飛行場;(三)1939年12月1日開場的「高雄飛行場」;(四)被視為「高雄飛行場」的岡山機場;以及(五)警備總部記載的「高雄機場」。這五座「高雄飛行場」是同一座嗎?如果不是,那又是哪些機場?甚至,日治時期的高雄州,倒底有幾座機場?
 民間航空與「高雄飛行場」
 1920年11月21日屏東飛行場正式啟用。這不但是高雄州內最早的飛行場,也是臺灣史上第一座具規模的飛行場。當時,其它可供飛機降落的場地,僅為著陸場(如鹿港、臺東、花蓮港),或是以陸軍練兵場為主的臨時著陸場(如臺北、宜蘭)屏東飛行場位於屏東崇蘭,土地係臺灣救濟團所轉讓,原為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航空班所使用。至1930年,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在屏東飛行場開隊,成為臺灣史上第一個常駐的航空軍事單位。屏東飛行場不但和今屏東市的發展息息相關,更是日治時期高雄州地區最重要的機場之一。
 當1936年8月1日,日本航空輸送株式會社開通島內線航空之時,屏東飛行場就是高雄州內唯一的機場。至於島內線西線終點:「高雄飛行場」,與屏東機場的關係;本文以為,民航使用的「高雄飛行場」,就是屏東飛行場。
●陸軍飛行第八聯隊正門(屏東飛行場)圖像來源:臺灣日日新報社,《飛行隊見學》(臺北:臺灣日日新報,1930),頁數未註明。
 1936年5月島內線開通前,為因應民間航空的需求與地方發展,高雄州與臺南州當局展開了諮商,希望能在兩州之間,距離適中的岡山設置飛行場。飛行場敷地約三千萬坪,預計於1937年實現此計畫。不過,此案乃高雄州出於己身立場的想法,希望將南部的飛航重鎮置於州內。高雄州知事內海忠司除了提出以彌陀、路竹、岡山三庄為候選地,並由岡山郡郡守飯島稔視察飛行場預定地。
 日本航空輸送株式會社明確支持高雄州的構想。1936年7月13日-14日,日航臺北支所松村技士前來高雄訪問,向高雄州內務部長廣谷表達希望能借用岡山海軍用地的意見。由於不確定海軍方面是否會同意,廣谷只能期待透過高雄與臺南兩州的合作促成此事。
 航空事業主管機關─總督府遞信部的想法則出現變化,鑒於高雄市軍事的重要性,打算將原計畫的臺北-高雄航線,改為臺北-屏東。本文以為,遞信部的想法,至為實際與重要。除了軍事因素外,由於島內線預定開通於8月1日,至7月中,高雄飛行場竟仍無著落,若不迅速與陸軍協調,借用屏東飛行場,那麼,西部航線的終點僅能抵達臺中。至於軍方會同意的原因,則和當時日本陸軍主動提出民間航空應與軍事航空統合設置有關。日本陸軍更進而與海軍航空、大藏省、主管飛航的遞信省等展開協商。此外,早在1923年,運送郵件的「郵便飛行」航線,就是臺北-屏東。可見這條航線存在已久。
 不過,島內線分為東、西兩航線所造成的不便,也造成許多工商人士不滿。同年11月22日,日本樞密院決議通過,由大日本航空株式會社經營日本國內外的民間航線。於是,原先由日本航空輸送株式會社經營的島內線,改由大日本航空營運。屏東飛行場雖恢復民航,但大日本航空發行的1939年版《定期航空案內》,卻一如過往將「屏東」稱為「高雄」。幸好,〈定期航空發著時刻表〉上註明高雄站就是屏東飛行場。〈航空券發賣所〉也記載營業所(位於屏東驛前的臺灣運輸株式會社)與飛行場事務所皆位於屏東。此外,1940年版的大日本航空〈定期航空發著時間表〉,則起降航站未見「高雄」,直接記為「屏東」。這些事證,皆可證明民航時期的「高雄飛行場」,就是屏東飛行場。
 不過,高雄州當局並未放棄在大高雄地區設置民用飛行場的意圖。根據《部報》(臺灣總督府臨時情報部出版)、《臺灣日日新報》、《まこと》(臺灣三成協會出版),另一座「高雄飛行場」確實啟用於1939年12月1日。飛行場的落成,更象徵高雄的空、海、陸交通已全數完備。將帶動高雄大步躍進。
 不過,「高雄飛行場」的竣工實在太晚,比起臺南,在島內民航上,已失先機。隨著戰爭的發展,1940年10月,實施「燃料消費規正」,島內循環線停止,改為臺北至馬公(每週一次往返)、臺北至臺東(每週三次往返)兩航線。可見西部航線,無論高雄或屏東站皆已停飛。日後從臺南至高雄或屏東,只能搭車。如總督府總務長官齋藤樹進行島內視察時,就先由永康機場飛往澎湖(臺南─馬公),當天往返。並從臺南乘坐火車,晚間7點抵達高雄。隔天再由高雄前往屏東。至於高雄、屏東飛行場停飛的原因,顯然與太平洋戰爭有關。因為1941年臺灣的航空隊出擊呂宋島的任務。除了進駐「高雄飛行場」的高雄空;還包括屏東飛行場內的陸軍航空隊。開戰當天,海軍的臺南空還差點在巴士海峽誤擊9架編隊飛行的日本陸軍轟炸機。這些部隊事前的整備與編成,當然就是飛行場停止民航的主因。
 最後,這座「高雄飛行場」到底在哪?根據終戰時補為日本海軍南臺空司令─增田正吾中校的回憶錄:《赤蜓賦》,高雄飛行場就在岡山。
高雄「苓雅寮」水上機場
水上飛機巡航高雄港
 1916年,日本已完成第一架國產水上飛機─橫廠式イ號、ロ號的製造。由於水上飛機海空兩用的特性,一戰期間各國海軍除運用水上機母艦外,亦紛紛將水上飛機搭載於巡洋艦級以上的艦艇,作為偵察、反潛、護航、巡邏與轟炸之用。日本亦然。甚至發展到驅逐艦亦有能力運送水上飛機的地步。
 至於長程飛行(日本至臺灣),高雄也常是佐世保海軍航空隊造訪的城市。如1924年4月20日下午1點51分,佐世保航空隊兩架F-5飛行艇降落高雄港,這應是高雄史上首次出現水上機降落的記錄。官民群聚觀看,飛行員繫留大艇後,於高雄灣碼頭上岸。又如1931年4月21日上午,佐世保航空隊派出一五式飛行艇四架、一四式水偵機四架,分批前來高雄訪問。市役所在飛機抵達前就發射信號煙火,市民湧向蓬萊碼頭及對岸旗後一帶等待,高雄州知事平山泰也率官員迎接。待三架飛行艇降落後,平山知事於壽旅館聽取簡報並設宴款待,晚上則在高雄驛前滋養軒召開歡迎會。22日上午,另一架飛行艇與四架水偵機飛向高雄,蓬萊水產前的地勤人員完成準備,平山知事亦率眾前來迎接。這一天,高雄港內共停泊八架水上飛機,是1921年至1931年之間,臺灣同時聚集最多水上飛機的記錄。
 不過,佐世保航空隊派遣水上飛機來臺的過程,其實並不平順。在1933年6月以前至少八次的飛行記錄中,完全無事故僅有二次。隨著水上機來臺的次數越趨頻繁,每遇風浪、豪雨或機件故障、缺乏油料等造成之損害亦相對增加。除較小之損害可於基隆孤拔濱或港口碼頭檢修外,由於缺乏維修場地與能力,往往只能將水上機運回,或就地解體,拆解運返,甚至直接棄置。
 可見在水上飛機經常於臺灣起降的情形下,缺乏適合場地進行水上機的起降、維修與整補等問題勢須解決。而這些經驗累積的教訓,相信就是日本當局考量在臺興建水上機場的原因之一。
 機場的選地條件
 隨著航空事業發展,日本亦展開臺灣起降場地的評估工作。如1921年2月,佐世保航空隊司令金子中佐就接受航空局的委託,評估適合地點。他認為淡水條件頗佳,不但可停泊海軍水上飛機,附近沙洲亦可起降陸軍飛機。而1924年,佐世保航空隊欲以F-5飛行大艇渡海來臺,事先派遣淺田大尉等人赴基隆、淡水、安平、馬公、高雄等地考察適合的著水場,返國後在門司發表談話,認為淡水和安平兩港不適合,必須在其它三港中選定。淺田應是考量基隆、馬公、高雄三港均為海軍主要駐地,故做此建議。是以1924年後,此三港均成為佐世保航空隊水上飛機造訪之地。
 但在水上飛機事故不斷,機場設置有必要進行之際,以本島而言,水上機經常泊放的基隆、高雄兩港中,僅有高雄較適合作為水上機場的設置地點。此論依據有三:
 (一)基隆號稱雨港,風浪過大,經常造成水上飛機破損或無法起降,如1921年5月19日佐世保海軍航空隊返航時,基隆的雨勢造成五號機機翼出現約1呎的翼布破裂,只好拖回修理。又如1924年4月,佐世保海軍航空隊F-5飛行大艇兩架,由於基隆天候不佳,一直無法進行基隆至馬公、高雄間的飛行。待返航日本時,卻因風浪過大不宜起降,竟就地解體運回。而1933年6月3日一架一五式飛行艇於基隆起飛時,也因浪濤衝擊,機身底部竟裂開直徑1米的大洞,龍骨折損,只能將其解體。可見基隆的氣候不利於水上飛機的運作。
 (二)基隆雖然有孤拔濱(クールへー濱)可供水上飛機停放、利用,但該地畢竟是海水浴場,且沙灘狹長,腹地不大,又面迎大海,缺乏濱外沙洲等天然防坡堤,並非水上機場設置的理想地點。
 (三)水上機場或水陸兩用機場的設置主要為拖曳水上飛機上岸或停放於機庫,以免泊放海面遭風浪侵襲造成損害,而長時間泊放於海水中,也易遭海水鹽分腐蝕。機場設施除停機平臺外,亦需設置滑溜臺。滑溜臺為水泥製斜坡,從機場平臺向下延伸至海面下約5-6公尺處,使水上飛機得以上下平臺。因此,機場所在水域也不宜過深。 
 綜上所述,水上機靠岸停泊,以沙岸為佳,加上風浪不宜太大,以免影響起降等因素,高雄港的潟湖地形,以旗津作為天然防波堤的優勢,遂成為設置水上機場的理想地點。但高雄港出口一帶,船隻進出頻繁。先前水上機泊放的蓬萊碼頭(岸壁),又有許多貨運與廠房設施,不利機場的興築與起降,這或許就是日方考量將機場設置於高雄港南方一帶的原因。
 可惜的是,機場啟用未久,即因豪雨導致機場地基淤積。第二艦隊返航後,7月15日馬公要港部參謀長發出〈機密第二四五番電〉給軍務局長以及佐世保鎮守府的參謀長與建築部長:「當地(苓雅寮)飛行場於艦隊入港前,因數次降雨造成大範圍地基淤積,艦隊訓練之際部份修復,飛機使用時雖無重大異狀,但機場破損嚴重,以致今後難以使用的情況,有必要進行修補,經評估後需要經費二千(日)圓」。軍務局收文後,該局課員松永則於公文上加註:「下回使用之際才修理」。松永應是詢問過軍務局長官意見後備註。不過,這也代表了臺灣雖有設置水上機場的需求,但水上機往返臺、日之事,以過去之記錄,約為一年一次。倘若修復後再度淤積,待水上機來日抵達時無法使用,豈非徒勞?且工程以經費而言亦非龐大,或許軍方也有把握在下次使用前,迅速清理恢復。
 於是7月28日上午9時35分,軍務局第二課課長發出回覆電文〈軍務機密第三〇七番電〉給馬要參謀長:「根據貴〈機密第二五四番電〉通知,飛行場有破損。希望下次使用之際才修理。但現況則是損壞之處有日益增大傾向」。
 收到軍務局回文後,馬公要港部於下午4時發出〈機密第二六一番電〉,提出解決他們的看法:「一、應急措施可以在普通天候防止淤積擴大,但無法避免豪雨時破損(令人困擾目前正是颱風季節)。二、有害之雜草成長繁茂,現在若除草的話,恐造成草籽借工人之手播撒的疑慮。三、徵詢艦隊飛行員之意見,該處地基降雨後,泥沙只會重複積壓堆疊。鑑於上述幾點,此番若得到允許,於預算中容許的最低限度(即使五○○○),為將來之緣故考慮進行部分措施」。
 上述三封電文顯示,苓雅寮機場在第二艦隊進入高雄港之際,因豪雨造成埋立地淤積。雖仍有水上飛機試用,但飛行員亦感到此問題難以解決。軍務局欲將其暫且擱置,而馬要部則考慮進行部分措施以應日後所需。
 只是,到了1936年4月,佐世保海軍航空隊所屬12架飛行艇與水偵機訪問臺灣,基隆的著水場仍是孤拔濱,但高雄的起降、繫留則在第十號碼頭。同年8月,島內線民航開通時,高雄州的場站也未考慮苓雅寮,而是向陸軍借用屏東機場。國防義會的南部起降場則於1937年後移至臺南機場。1937年4月日本航空隊30餘架(包括水上機6架)赴屏東演習。中途轉場的地點,水上機著水地為淡水,陸上機則是臺北飛行場。
 這些記錄都證實了1935年初後,苓雅寮著陸場已失去作用。為何如此?根據張維斌之研究,原來同年5月即有報導披露,日本鋁株式會社將於6月成立,並以900萬圓取得苓雅寮著陸場之地。由此,不但透露了苓雅寮埋立地淤積問題似乎不易解決,以致軍方出售土地,另覓適合場地。而1936年海軍省購置岡山用地的舉措,相信也和此事有關。
 外、內苓雅寮機場
 張維斌博士曾於部落格發表《新飛行場埋立計劃圖》,認為當時「這項計劃是要在前鎮地區的海岸建築一座飛行場,以取代1933年完成的苓雅寮著陸場,但是在新飛行場完成之前,先在兩者之間的區域興建一座代用飛行場。」此圖之出處應是取自1934年的〈第号9.7.30 海岸海面に土木工事施行に関する件〉,此公文亦是苓雅寮機場位於今高雄星光碼頭的佐證之一。但代用飛行場(戲獅甲),則顯然並未興建,後來成為高雄港「要塞地帶內運河」(1937)。
 公文亦說明,新飛行場預計建於小港庄草衙,前鎮地區東南沿岸地,位於苓雅寮機場沿岸南端突角處。觀其計劃圖,其預定地就是美軍發現的「內苓雅寮」機場一帶。埋立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尺(1,118,450),不但遠大於「外苓雅寮」機場、代用機場,甚至也比後來島內航空的民航機場如臺南機場等大過數倍。此計劃係由高雄州知事西澤義徵提出,並由總督中川健藏轉告馬公要港部。可見性質上屬於高雄州規劃興建的民用機場,應是因應島內航空的開設(1936年)而預作準備。
 
雖然此大飛行場計劃並未成真,但草衙、前鎮一帶填海埋立與機場計劃也非全然虛幻。草衙一帶後來確實出現了埋立地,1944年成為日本石油高雄製油所(今中油前鎮石化儲運站),而前鎮內苓雅寮一帶海灣,則成為美軍發現的苓雅寮水上機場。
 兩座苓雅寮機場頗有異同之處,舊機場位於外苓雅寮,新機場位於內苓雅寮,或許就是美軍仍以苓雅寮名之的原因。舊機場為埋立地,利於水陸兩用,但埋立地土質鬆軟,容易積水淤積;新機場位於尖尾北側海灣內,應是為避開高雄港內自紅毛港一帶迴轉北上的海流,但海灣內容易淤砂,也僅能起降水上飛機。兩者互有利弊。此外,舊機場從竣工照片中,看不出任何設施,屬於起降場;新機場則有機庫等設施,已是水上機場(Seaplane Station)。
 戰後,根據1953調查資料等繪製的軍用地圖,苓雅寮水上機場已消失不見,成為田園。1958年,政府提出了高雄港12年擴建計畫,預計於第二期工程中建造遠洋漁港。1964年間,在美援的資助下,工程單位於苓雅寮水上機場舊地一帶疏濬,將挖掘之沙土於岸邊填土造陸,興建前鎮漁港。於是物換星移,機場轉眼成漁港。
 Top
高雄岡山機場
高雄岡山機場(今空軍官校),是日治時期海軍航空隊使用的機場,也是當時臺灣的第一級機場中,跑道數量排名第二者,僅次於新竹機場。在美軍的分類中,屬於中型轟炸機機場(Medium Bomber Airfield, MAD),意指擁有完善跑道或起降設施,且跑道長度達4,500呎(約1,370公尺)以上。根據盟軍的記載,岡山機場擁有4條跑道,不但是大高雄的機場中,規模最大者;也是終戰後,空軍裁撤各地機場時,臺灣極少數保留的兩座機場之一。
 緊鄰機場的第61海軍航空廠(今空軍航院)則是當時臺灣最大的飛機裝配、維修與保養之地。「臺灣空戰」時,岡山機場與航空廠遭美國陸軍B-29轟炸機投擲859.75噸的炸彈。必須說明的是,此役中,美國海軍17艘航艦的艦載機,總計在13-14日於臺灣各地投擲了650噸炸彈;陸軍B-29轟炸機232架次的總投彈量則是1,290噸。可見岡山的投彈量,不但佔陸軍總數約6成8,更超越海軍艦隊於13-14日的總合。岡山機場與航空廠,就是全臺第一攻擊目標。
 34.jpg
●彈坑遍佈的岡山機場
 岡山機場的興建與設施
 岡山機場用地,係日本海軍於1936年編定預算、購置土地。是年5月至7月,高雄州政府與日本航空輸送株式會社曾有意借用機場用地作為民航機場。至於民航啟用時間,依先前之考證,應是1939年12月1日,開場後短暫作為民航使用。1940年2月下旬,展開擴張工程。夏季結束後,由日本海軍航空隊作為換裝零式戰機之地。1941年9月2日,高雄航空隊自漢口移防岡山,以進行南進整備,並於12月8日往南西方面作戰。開戰後,陸續駐防的單位則有高雄航空隊(二代)與第二高雄空,均為訓練部隊。
 根據美方於1944年1月至9月的調查,岡山機場為臺灣第一級的軍用機場,主要作為訓練基地使用。隔鄰的第61海軍航空廠,擁有維修廠、裝配廠及倉庫等建物。美軍認為該廠除組裝飛機外,亦可能擁有改裝能力。航空廠東方4英哩處有地下倉庫,鄰近地區則有3座大型營房與數棟小型營舍。1944年1月10日時,另探知機場擁有早期預警設施與高射陣地。
 岡山機場共有四條跑道:(1)西北-東南向:3,700×260呎、(2)東西向:3,400×260呎、(3)南北向:3,300×260呎、(4)東北-西南向:3,200×260呎。跑道鋪設完善,周邊有排水設施。另有滑行道(Taxi Strips)連接跑道、疏散區(Dispersal Area)、機堡(Revetment)與停機坪(Apron)。但美軍亦指出,岡山機場擴張不易,因北方有小溪,東、西、南方又有建物,但不致影響戰機起降。機場四周有50座機堡,每座可容納兩架戰機,另有儲油設施。
 機場東南方有3座機庫(180×180英呎)、一座大型水泥製停機坪及許多小型建物。東方另有3座機庫(兩座180×180英呎、一座260×180英呎)、一座小型機庫(105×95英呎)、一座L型的停機坪(長約530英呎)以及9棟建物。行政區位於機場東鄰航空廠處,有小型發電站、通訊所等24棟建物(建物面積由105×35英呎至250×60英呎)。
 臺灣空戰後,鑑於美軍密集轟炸各地機場的教訓,加上機場多已被發現,於是11月日軍便展開一系列機場的強化與分散措施。在主要機場增建耐炸的掩體、增設跑道,並分散機場設施。在此情勢下,岡山機場確有增建掩體、延長跑道等工事。根據美軍於1945年5月製作的情報資料,岡山機場西北-東南向與南北向兩條跑道均已延長至4,900×260呎,餘不變。飛機掩體數量則擴增至有蓋機堡58座(10座興建中)、無蓋61座。機庫增為16座(4座興建中)。另有33座彈藥掩體庫。東北東方之山丘(應為小崗山)有地下化坑道與4座機庫。
 機堡數量眾多,並非為了停滿戰機,而是分散、保存戰力。有蓋機堡則可偽裝、掩蔽,使飛臨機場上空的美國飛行員找不到攻擊目標。終戰以後,空軍曾對岡山機場進行調查,1946年記錄機場共有四條跑道,最長的兩條為1200公尺(3,937英呎)×80公尺(260英呎)、1100×80公尺,可見在戰爭的破壞下,跑道堪用長度已有縮短。
 臺灣空戰後的岡山機場
 臺灣空戰結束後,美軍發動雷伊泰灣的登陸與攻勢,直至12月底才大致控制了雷伊泰島。1945年1月,美國海軍再度發動對臺灣的空襲,軍事目標仍以機場與港口為主。1月的攻擊任務除了臺灣,亦包括中南半島沿海與廣東沿海、香港一帶,目的是為了阻絕日軍自北面、西面增援菲律賓。攻擊南臺灣的主力為第二分遣艦隊(38.2)之列星頓號重航艦(CV-16 Lexington)、大黃蜂號重航艦與漢考克號重航艦(CV-19 Hancock)。分別於3、4、9、15、21日發動攻勢,目標為高雄、屏東一帶的機場與港口。21日更為驚人,美國海軍動員三支分遣艦隊,以38.1、38.2、38.4的九艘航艦:愛塞克斯號重航艦、提康德羅加重航艦(USS Ticonderoga CV-14)、蘭利號輕航艦(CVL-27 Langley)、聖哈辛托號輕航艦、列星頓號重航艦、大黃蜂號重航艦、漢考克號重航艦(CV-19 Hancock)、企業號重航艦、獨立號輕航艦(CVL-22 Independence),轟炸高雄港一帶。這是美國海軍對臺灣單一區域目標的最大攻勢。
 1月的戰役中,歷經浩劫的岡山機場,仍是美國海軍擬定的攻擊目標。如列星頓號重航艦,就將臺東、岡山與高雄港列為目標。但1月3日天候不佳,雲層遮蔽了攻擊區。日軍的反擊亦甚微弱,僅於空中遭遇三架日機,隨即被美軍擊落。1月4日,增列屏東為攻擊目標。列星頓號航空隊於7:00升空後,沿途僅有一架日軍97式艦載機(Kate),旋遭擊落。但當日上午9:00,天氣突然變壞,雲層籠罩。美軍飛抵岡山機場時,由於飛行高度限制(low ceiling),低飛時觀察不到日機,僅攻擊跑道旁一棟工廠類型的建物。
 此後,第二分遣艦隊的任務報告中,攻擊目標即未見岡山。21日的三支艦隊與各航艦的報告中亦無岡山。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或許有二:(一)1945年留存的海軍任務報告,以艦隊、航艦為主,與1944年相較,較缺乏飛行中隊報告,以致更細節的攻擊記錄,無法呈現。而1945年留存的百餘份中隊報告中,又無岡山的記載。(二)列星頓號艦載機出擊時,航空廠應未修復,機場又未見敵機,導致美國海軍不再視岡山為攻擊目標。且當時美軍已知日軍於臺灣各地另建機場,故1月的任務就是偵察並攻擊新建機場。如聖哈辛托號航艦戰機就襲擊鹽水、白河、北港、虎尾、北斗、鹿港、彰化、二林、新社、草屯等過去並未被視為目標的機場。因此,岡山機場的重要性已下降。
 雖然美國海軍不再視岡山為主要攻擊目標,但陸軍對岡山機場的轟炸仍未間斷,只是出動的機種、規模都不如「臺灣空戰」般的猛烈。根據筆者的統計,美國陸軍1945年對岡山機場的轟炸約有1/29、1/31、2/1、2/18、3/16、3/22、3/24、4/11、4/12、4/13、4/17、4/30等日。出擊時間在海軍1月21日撤出戰場後,至日軍發動於4月「天號作戰」之間。但4月30日以後,無論在美軍或總督府的記載中,岡山機場已非轟炸目標。
 為了支援琉球的戰事,聯合艦隊於4月4日發布航空總攻擊命令。「天號作戰」期間,日本在臺航空隊多轉為特攻作戰。自4月上旬開始出擊,特攻作戰集中於5月。飛行員接到命令時,由「秘匿機場」(多位於中南部),飛往「發進機場」(東北部居多)待命,然後飛赴北方琉球一帶海面衝撞美艦。根據筆者研究,「秘匿機場」中並無岡山,而4月11日以後,美國陸軍轟炸的大多為東北部一帶的機場,相信這是因應日軍特攻戰而產生的戰略方位變化,以致美、日交戰重心轉移至臺灣東北部。岡山遂由南進基地,在戰局的發展下,軍事地位逐漸下降。終戰前的駐防單位則為地勤單位─南臺航空隊之一部。
 Top
「臺灣空戰」後美日的攻防
臺灣空戰結束後,美軍艦隊南下轟炸菲律賓各地的機場與港口。盟軍亦於18日發動蘇祿安島的登陸及20日雷伊泰島的登陸戰,臺灣的航空部隊也因此南下增援菲律賓日軍。如10月下旬,陸軍尚有戰力的飛行第11戰隊、飛行第20戰隊殘部移往菲島。而飛行第29戰隊自中國;飛行第246戰隊自大阪短暫駐防臺灣後,亦於11月赴菲律賓作戰。這段期間,臺灣成為日本航空隊南下的轉進基地。自各地增援,途經臺灣的戰機,僅11月就達1千架以上。
 由於戰事暫未及於臺灣,陸軍也掌握時間於1944年11月至1945年1月間在臺重整戰力。兵力方面,獨立飛行第23中隊自沖繩回防臺灣、沖繩新編飛行第105戰隊移防桃園、第九教育隊於嘉義整編為飛行第108戰隊。此外,第八師團亦編成三支特別攻擊隊:「と」號第15飛行隊(臺中)、「と」號第16飛行隊(北港、北斗)、「と」號第17飛行隊(花蓮),預備執行特攻作戰。1945年後,另有第22飛行團自菲律賓轉進臺灣(1月)、飛行第17戰隊自菲律賓移駐屏東(2月)。機場方面,由於舊有機場已被發現,遂利用地形於山腳、山谷、盆地之中,於1944年底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秘密機場」,作為航空隊進駐之地。
 海軍方面,第一航空艦隊1944年9月在菲律賓可動用的戰機原有250架,但在美軍的攻擊下,至10月17日僅剩35架。另一方面,19日時第二航空艦隊可動用的海軍戰機約200餘架(包括13日編入的第三與第四戰隊與在臺機群),加上T部隊可抽調100架,這些戰機便成為增援菲律賓日軍的部隊。於是,臺灣因為地緣,亦成為海軍的南進基地。
 不過,日軍在臺整備的兵力與機場,不敵美軍的再次攻擊。美國第38特遣艦隊在雷伊泰灣擊潰日本聯合艦隊後,於1945年1月,再度發動對臺灣的大規模空襲。主要目標為機場與港口,目的是為了阻斷臺灣對菲律賓的增援。
 這次的攻擊中,機場目標與臺灣空戰時略有不同。前次美軍攻擊主要機場,此次亦及於次要機場。按1944年10月14日上午,美國海軍轟炸臺灣各地機場後,陸軍第20航空軍即於下午執行轟炸任務。B-29轟炸機之威力遠非海軍艦載機可比擬,而各地的主要機場均是攻擊目標。由於主要機場已為美軍發現,又經常遭受轟炸,故日機多藏匿於次要與秘密機場。而此次海軍的攻擊,除了擴及次要機場,亦派出許多偵察機,試圖找出新建和秘匿的機場。1945年1月的第38特遣艦隊,戰鬥序列中共有航艦13艘。此次任務集中於3日、4日、9日、15日、21日,但各艦並非每役必與。
 第一分遣艦隊有愛塞克斯號重航艦、提康德羅加重航艦(CV-14, USS Ticonderoga)、蘭利號輕航艦、聖哈辛托號輕航艦。攻擊區域為臺灣中西部一帶。愛塞克斯號的攻擊目標主要為嘉義機場,兼及北港與鹽水機場。3日上午的任務亦協同蘭利號出擊南投、彰化一帶之機場,出擊時間集中於1月3日至4日。聖哈辛托號的目標多為次要機場,特別著重草屯、彰化、鹿港、二林、北斗、虎尾等機場。蘭利號的攻擊目標略同於聖哈辛托號,但亦及於中北部的臺中、公館、八塊、紅毛等機場。
 第二分遣艦隊主力為列星頓號重航艦、大黃蜂號重航艦與漢考克號重航艦。攻擊重心為高雄、屏東等地的機場與港口。列星頓號攻擊區域為高雄至左營一帶。3日進攻岡山機場與高雄港,但天候不佳,全天僅見到三架日機。4日飛抵岡山機場,因機場內有許多低矮掩體,無法觀測到日機數量,僅攻擊一棟狀似工廠的建物。高雄港內有6艘船隻,左營軍港有4艘大型船隻,均在壽山高射陣地的保護之下。9日,進攻小港機場,機場內停放6架戰機,於是掃射其中4架。高雄港內船隻約有75艘,其中20艘為大型貨輪與油輪。左營軍港內有40艘船艦,其中14艘為驅逐艦與護衛驅逐艦,另有6艘運輸艦。但美軍欲接近時,卻遭遇壽山火砲的猛烈攻擊。15日與大黃蜂號、漢考克號的戰機一同執行戰鬥掃蕩任務。21日於屏東(北)機場地面摧毀7架日機。漢考克號的攻擊區域集中於屏東一帶。3日的攻擊目標為屏東與恆春機場,4日為屏東機場,9日為屏東、佳冬、東港水上機場、恆春等機場,15日擔任戰鬥掃蕩任務,21日則再度轟炸東港水上機場與恆春機場。
 第三分遣艦隊有約克鎮號重航艦(CV-10, USS Yorktown)、胡蜂號重航艦、卡伯特號輕航艦、考佩斯號輕航艦。胡蜂號的攻擊區域主要為桃園、新竹一帶。3日發動四波攻勢:戰機6架(攻擊桃園機場)、戰機24架(後龍機場)、戰機16架(新竹機場)、戰機22架(後龍、桃園機場)。4日一波攻勢:戰機27架(臺中機場)。9日戰機15架(轟炸花蓮一帶)。15日兩波:戰機12架(新竹機場)、戰機10架(新竹、虎尾機場)。21日四波:戰機15架(桃園機場)、戰機29架(新竹機場)、戰機11架(攻擊八塊機場與一處美軍新發現機場)、戰機36架(新竹機場)。約克鎮號進攻的區域為北部一帶。主要目標為松山與桃園機場,但亦及於淡水(水上)機場、八塊機場與基隆港。
 第四分遣艦隊為企業號重航艦與獨立號輕航艦。兩艘航艦均搭載夜戰中隊,但僅有21日曾出擊臺灣,攻擊區域為南臺灣一帶。企業號於21日的戰事中,擔任戰鬥掃蕩的任務。當日日間派出二波戰機,夜間一波,巡弋南臺灣一帶,特重機場上方的制空。獨立號21日於夜間(16:50-21:20)派出夜戰部隊偵察南臺灣的日軍部署情況。黃昏時戰機4架(VF(N)-41)起飛,企業號亦派出8架(VF(N)-90)協同作戰。美軍於大崗山機場發現西方有小型建物,跑道則停放8架戰機,於是展開掃射。飛抵臺南與高雄機場後,機場內均無任何戰機停放。高雄港內約有6艘船隻,左營軍港內則有4-5艘中型船艦。南臺灣一帶日軍的防空火砲多為中、小口徑,各機場與壽山均有陣地。
 此役之後,臺灣的轟炸任務多由陸軍接手。
 1945年後,由於美、日實力懸殊,日本的軍事思想已轉為特攻作戰。於是,臺灣的航空隊亦編組為特攻隊。為防範美軍登陸,又興建一批作為地面部隊誘敵、死守的機場:「航空複郭」,導致終戰時臺灣的機場總數高達70餘座。
 在美軍的轟炸之下,日軍選擇其中一批機場做為平日的「秘匿機場」,飛機則設法偽裝、並利用小樹林、掩體、疏散道等藏匿。每次出擊2至數架不等,出擊前一日黃昏,或當日清晨,飛到「發進機場」待命。如日本海軍765航空隊,平日即駐防臺南一帶的機場,出擊時再飛到新竹與宜蘭機場發進。
 陸軍的「秘匿機場」有10餘座,以中南部居多。秘匿機場中,南部以北港、北斗的特攻隊較多,北部以樹林口較多。但特攻隊的兵力,實際上相當單薄。終戰前陸軍航空隊主力之一的第22飛行團,則是以八塊、宜蘭為機動基地。
 「發進機場」機場約有9座,多在北臺灣一帶。這種部署應是受到琉球戰事的影響,故選擇於北部出擊。而八塊、宜蘭、花蓮港則是終戰前臺灣最重要的基地,兼具「秘匿」與「發進」的特色,減少了飛行轉進時遭美軍攻擊的危險。不僅駐防部隊多,出擊次數亦多。
 攻擊次數方面,陸軍約在50次,海軍以765航空隊而言亦有10餘次。這些部隊能夠順利出擊的原因應該有二:(一)許多秘匿與發進機場,並未被美國陸軍列為主要目標,B24、B25多是重覆轟炸規模較大、位居平原,但早在臺灣空戰時就已被發現的機場。(二)日軍以假飛機停放機場各處,戰機則藏匿得當,不但達到欺敵效果,對戰力保存而言,亦相當有效。日治時期的高雄飛行場與太平洋戰爭 - 作家生活誌 https://bit.ly/3DfJEMJ


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飛行第14戰隊(ひこうだいじゅうよんせんたい、飛行第十四戰隊)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飛行戰隊之一。軍隊符號為14F。
飛行第14戰隊 (日本陸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jhCGF
戰隊概要 飛行第14戰隊 (日本陸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飛行分科:重爆
編成時期:1938年(昭和13年)8月31日,飛行第14連隊(14FR)改編
編成地:台灣嘉義
使用機種:九七式重爆撃機、四式重型轟炸機
終戰時所在地:群馬縣新田
戰歷 飛行第14戰隊 (日本陸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首天,該飛行戰隊的17架九七式重爆撃機從台灣飛到菲律賓空襲美軍基地,支援攻略菲律賓,之後數日都是空襲菲律賓。
 因為香港總督楊慕琦拒絕向日軍投降,日軍決定加派重轟炸機隊空襲香港,在12月16日抽調該戰隊增援香港戰役[1],連續三日空襲駐港英軍在香港島的炮台及防衛陣地[2]。
飛行第14戰隊 (日本陸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jhCGF


web.archive.org/web/20210321082656/http://www.pacohama.sakura.ne.jp/sentaisi/14sen.html

168c7966-2442-4d61-858f-03cf15fee40e2023-07-17_091806

web.archive.org/web/20210321082656/http://www.pacohama.sakura.ne.jp/sentaisi/14sen.html
-----------------------
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列表(List of Imperial Japanese Army Air Squadron)為舊日本陸軍飛行機部隊之一覽。
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4LIBQj

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陸軍飛行戰隊(りくぐんひこうせんたい、陸軍飛行戰隊)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陸軍航空兵,通稱為陸軍飛行戰隊或飛行戰隊(中文文獻一般稱為日本陸軍航空隊或日本空軍),內部簡寫為FR或F,屬於日本帝國陸軍空中武力的基礎戰術佈署單位。 陸軍飛行戰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各部隊詳情請參閱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列表一項。
陸軍飛行戰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hUIJu
沿革 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本帝國陸軍的航空單位最初成軍者是1904年為了日俄戰爭砲兵觀測需求而設置的臨時氣球隊,但是該編制在戰爭結束後被縮編至交通兵旅底下,僅為後勤兵科的一種。
 飛行兵科實際獨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但是飛機引進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年陸軍成立臨時航空隊,1915年扶正定名航空大隊,在1918年戰勝前已經有6個航空大隊;日軍理解空中武力後續發展的潛力,1922年將6個航空大隊改名為飛行大隊,1925年增編為飛行連隊(FR),至1930年時陸軍旗下有8個連隊。飛行連隊下無大隊編制,直轄數支獨立飛行中隊(Fcs)、以及後勤單位。
 1930年代初,帝國陸軍的主要假想敵仍是蘇聯,由於蘇聯地廣人稀,航空部隊如果被後勤制約將無法快速調動,無法有效壓制蘇聯,因此必須讓飛行武力更有效率的運用。最後日軍對這問題的結論選擇將空(飛官)地(地勤)分離制度,該制於滿洲進行測試,在1937年後推廣到所有陸軍航空部隊使用。不過原先在日本本土設立的飛行連隊因為職責為防衛日本領空,不需野戰機動,除了組織名稱變更以外並沒有對其作戰方式產生任何變化,這類稱為內地型戰隊,內地型戰隊則會外加一個機場大隊,納編機務中隊與警備中隊等部隊。
 在空地分離制度下,日本陸軍航空部隊被切割為全部配置軍機的飛行戰隊(FR / F),維修、補給部隊則改編成機場大隊(ab),教練單位的基本編裝也是比照飛行戰隊編制。
 原則上,飛行戰隊會編制3個飛行中隊(Squadron,日軍代號Fc),戰隊長則有機場大隊的指揮權限。
 1937年共有22個戰鬥機中隊,6個輕轟炸機中隊,8個重轟炸機中隊,15個偵察機中隊,近千架作戰飛機。第1、第2第3飛行團分駐本土、朝鮮、台灣,關東軍設飛行集團。下轄14個飛行聯隊。聯隊下設飛行大隊。飛行大隊下設飛行中隊。
 1937年七七事變後,航空兵團長德川好敏率首批6個飛行大隊組成「臨時航空兵團」參戰,1938年4月改稱航空兵團;留在本土的部隊改稱「留守航空兵團」。1937年8月開始設飛行集團。1938年7月飛行戰隊取代了飛行聯隊、飛行大隊兩級建制。1939年9月中國派遣軍成立時,下設第3飛行集團,航空兵團司令部調歸關東軍。中國戰場的日本陸航編制為:第3飛行集團-飛行團-飛行戰隊-飛行中隊。
 1942年4月15日後全面自德國空軍借鑒的日軍教範。飛行集團改稱飛行師團,航空兵團改稱航空軍。日軍戰機最小編組是分隊(2架,分隊長機、僚機),2個分隊組成1個小隊(4架)、3個小隊編成1個中隊(12架),理想上滿編可達36架戰鬥機,戰鬥機飛行戰隊的飛官標準編制是軍官13人、士官36人。但是受限於補充速度,以及兵科不同(轟炸機、偵察機等單位中隊編制9架,維持舊制編裝),轟炸機與攻擊機單位總數便僅有18-24架,而偵察機編制的飛行戰隊多半只有2個中隊,因此實際編裝仍得參考各部隊實際運作而定。
 到1943年,戰鬥機飛行戰隊進行組織調整,原先機場大隊隸屬之機務中隊解散,增設補給中隊,機務人員打散編入各飛行中隊下之「整備小隊」(機務班),飛行中隊則改名為飛行隊,在飛行戰隊隊本部則加設整備隊本部主管機務。飛行隊的隊長雖然仍是軍官(中隊長),但機務另有機務班班長協助指揮。實務運作恢復原先開戰前的空地一體制度,但不再兼管物料儲備,因此飛行戰隊仍保有快速調動的彈性,機場部隊則專精機場防務與機件物料管理。
 戰隊隊長由於需要同時管理戰鬥單位與後勤單位,由於後勤單位是大隊編制,故主官職階至少需要中佐級別始可合乎指揮鏈,實際配置時多半是資深中佐或大佐;不過在1941年開戰前因快速擴軍已經無法顧及職階問題,主官多是由一般中佐或是資深少佐;到日本戰敗前主官職階多半維持在此標準。
 戰隊分成戰鬥與偵察兩種類型,飛行戰隊由飛行團管轄,而飛行團由飛行集團指揮,1943年飛行集團改稱飛行師團,並在上方增設航空軍這種大型指揮單位
 陸軍飛行戰隊到1945年戰爭結束前編成了92支,包括飛行第1戰隊(以下「飛行」略)至第34戰隊、第38戰隊、第44戰隊、第45戰隊、第47戰隊、第48戰隊、第50戰隊開始至第56戰隊、第58戰隊開始至第68戰隊、第70戰隊開始至第75戰隊、第77戰隊、第78戰隊、第81戰隊開始至第83戰隊、第85戰隊、第87戰隊、第90戰隊、第95戰隊、第98戰隊、第101戰隊至第112戰隊、第144戰隊、第200戰隊、第204戰隊、第208戰隊、第244戰隊、第246戰隊、第248戰隊。
陸軍飛行戰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hUIJu

2023-07-17_0925342023-07-17_0926352023-07-17_0912312023-07-17_091152

陸軍飛行戰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3-07-17_093022

大日本帝國陸軍飛行戰隊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khm.org.tw/storage/files/504/original/11566755485f49c85a08cd2.pdf

2023-07-17_095100


飛行場の測候所: 現在養蚊子的恆春機場,竟然是太平洋戰爭開打第一天就登場的重要飛行場……

07-高雄空194106-高雄空1941a


彰化輕航機墜毀 飛行場負責人饒自強不表示意見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4242799_1_1


陳凱劭的BLOG » 嘉義水上北回歸線標

P116069520140624dscn52651DSCN52291970195019633853 (1)Taiwan3386615_n

陳凱劭的BLOG » 嘉義水上北回歸線標


終戰前美軍最後對台空襲任務 – TaiwanAirBlog

終戰前美軍最後對台空襲任務
 ADMIN  MAY 1, 2014 1 MIN READ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我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陸基飛機首次攻擊台灣」這一篇指出,《台灣航空決戰》一書所說美機在1945年8月10日轟炸南台灣各市鎮為終戰前最後一次對台空襲,並不正確,因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飛機在8月12日還空襲了北台灣。那麼美國海軍陸戰隊這一次任務是否就是美軍在二戰中最後一次的對台空襲任務呢?上面兩張照片是美國陸軍第13航空隊的第5轟炸大隊所攝,拍攝時間是1945年8月12日中午1250(東京時間),比陸戰隊的空襲時間晚了兩個小時,所以是我手上所有原始資料記載的最後一次美軍空襲台灣任務。
 這兩張照片都註明是Takao A/D,也就是高雄飛行場。不過我怎麼看怎麼奇怪,因為完全不像高雄飛行場。我找出嘉義飛行場的空照詳加比較,確認以上兩張照片裡的機場的確是嘉義。我特別作了下面兩張比較圖,圖左取自上述兩張照片,圖右則來自嘉義飛行場的空照: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中央研究院海外歷史圖資與典藏 (Via Academia Sinica)
 原來當天第5轟炸大隊的主要目標是嘉義飛行場,但是有4架B-24因故改炸次要目標高雄鐵路調車場,可能照片處理人員不小心搞混了,把Kagi A/D和Takao Railroad Yard各取一個字,便成了Takao A/D。下面這張照片取自第5轟炸大隊的隊史,這本書上還特別註明是 last combat mission of the 5th Group。我在網路上也看過這張照片的完整版,上面註明的拍攝時間是1945年8月12日1250,不過地點還是寫成Takao A/D。
  The Story of the Fifth Bombardment Group (Heavy)
 我用下面這張不同時間拍攝的高雄空照來說明當天被轟炸的地點,白框就是上圖涵蓋的區域(不過要把上圖逆時針旋轉135度來看):

終戰前美軍最後對台空襲任務 – TaiwanAirBlog


airfields.jpg (995×1373)

「台灣日陸海軍機場一覽表」 大林飛行場平面圖 (Tairin Airdrome on Google Earth & Maps) – TaiwanAirBlog

2023-07-17_1543022023-07-17_154231airfields

airfields.jpg (995×1373)


 

720ccf7a-61f9-46a5-b91a-fb91b64689ca

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B1~B10宿舍群(樂群村)|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XTkVXY
岡山樂群村原是日治時期日本海軍航空隊高階軍官的宿舍群。有飛行場才有海軍航空隊,日治時期高雄地區最重要的飛行場就是岡山飛行場,昭和14年(1939)12月1日正式啟用,當時是以民航為主。不過,隨著中日戰爭擴大,台灣扮演支應日軍南支南洋作戰的角色日益重要。為達此目的,昭和15年(1940)末日本海軍分別在台南、高雄、東港等成立航空隊基地,岡山飛行場因而被轉變為軍用飛行場。昭和16年(1941)10月,以岡山飛行場為基地的高雄航空隊和第61海軍航空廠相繼成軍,並被整編入第11航空艦隊,而岡山樂群村即為當時第11航空隊第23航空戰隊的軍官宿舍群。昭和18年(1943)8月高雄警備府成立,第11航空艦隊被改編為海軍第14聯合航空隊,司令部就在岡山基地。昭和19年(1944)9月再度被整編為海軍第21航空戰隊第341航空隊。
二次大戰結束後,整個岡山海軍航空基地被中華民國政府所接收,後成為空軍訓練司令部的基地,樂群村宿舍群乃是空軍訓練司令部司令、兩位副司令和接收要員等將官的官邸。民國38年(1949)之後,空軍官校、空軍通訊電子學校、空軍機械學校等相繼在岡山基地復校,大批空軍要員轉進台灣,樂群村同時是訓練司令部司令、副司令、機校校長、空軍資深要員、空戰英雄的住所。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B1~B10宿舍群(樂群村)|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XTkVX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