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健康危害像每天抽15根菸! WHO宣布「孤獨」為全球公衛危機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7EN0Gu
對健康危害像每天抽15根菸! WHO宣布「孤獨」為全球公衛危機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孤獨」是全球健康及公衛迫切危機。(美聯社)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孤獨」是全球健康及公衛迫切危機。(美聯社)
2023/11/17 16:5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孤獨」是全球健康及公衛迫切危機,成立了一個國際委員會,致力於解決孤獨問題。
綜合外媒報導,WHO成立一個國際委員會來解決「孤獨」危機,由美國公共衛生局(USPHS)局長穆爾蒂(Vivek Murthy)和非洲聯盟青年特使姆潘巴(Chido Mpemba)為首,成員還包括11名倡議者和政府部長,包括日本孤獨・孤立對策擔當的眾議員加藤鮎子,預計委員會運作3年。
穆爾蒂表示,孤獨對健康的危害相當於每天抽15根香菸,對健康威脅甚至大於肥胖和缺乏運動;過去人們常認為孤獨是已開發國家的問題,但是其他所有地方也一樣,老年人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覺得孤獨,研究指出,孤獨會使老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50%,罹患冠狀動脈疾病或中風的風險增加30%。
姆潘巴指出:「(孤獨)正在成為一個超越國界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影響層面包含健康、發展等各個方面。」除了老年人外,年輕人平均也有5%至15%覺得孤獨,其中在非洲比例更高,有12.7%青少年覺得孤獨,而在歐洲只有5.3%。
姆潘巴表示,大多數人口由年輕人組成的非洲,和平、安全和氣候危機的挑戰以及高失業率正在加劇社會孤立。「我們認為,重新定義有關孤獨的敘述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被數位資訊落差排除在外的弱勢群體。」
穆爾蒂最後強調:「這些問題不會只影響一個國家……(孤獨)是一種被低估的公共衛生威脅。」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7EN0Gu


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

現年89歲的哥倫比亞藝術大師費爾南多波特羅,以「圓滾滾」的繪畫風格和雕塑舉世聞名,被譽為是當代最重要「在世藝術家」之一。動物、水果、樂器甚至人體,經過他的手,都能呈現出一種「圓潤」樣貌,這種形體飽滿的藝術特色,也被稱作是「波特羅風格」(Boterismo)。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邀請波特羅親自解開「渾圓」的秘密,他能獲得世界認可,絕不是一朝一夕達成,背後有他鍥而不捨的信念,和永無止境的學習,以及對繪畫的真誠熱愛,來看他如何用藝術創作,一步一腳印成為一代「具象藝術」大師。 圓滾滾藝術家 費爾南多波特羅的「圓滿之道」 │希望行銷│紀錄片│藝術 X 反骨 X 影展│TVBS新聞網
圖/希望行銷 提供 圓滾滾藝術家 費爾南多波特羅的「圓滿之道」 
圖/希望行銷 提供
圓滾滾藝術家 費爾南多波特羅的「圓滿之道」 │希望行銷│紀錄片│藝術 X 反骨 X 影展│TVBS新聞網 https://bit.ly/4384fwS
無論人體、動物、水果還是樂器,都能展現出圓潤鮮豔的嶄新面貌,這標誌性的「圓滾滾」,正是「波特羅風格」(Boterismo)。
  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我決定(把樂器孔)畫得比原本的小,彷彿曼陀林琴膨脹了一樣,膨脹得非常可觀,以各種可能的方式變大,我看著這張草圖,感覺到其中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
 南美藝術大師費爾南多波特羅(Fernando Botero Angulo),是世界知名現代藝術家,1932年生於哥倫比亞麥德林,無師自通的他,1952年在繪畫大賽中拿到7000美元獎金,獲得赴西班牙留學的機會。
 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如果我待在哥倫比亞,也許畫得比鄰居好就很滿足了,但我想要的是,畫得比世界上所有人都好。」
  在抽象主義當道的1960年代,波特羅的「具象藝術」被批評得體無完膚,雖然不被看好,但他堅持信念;波特羅認為,藝術的目的是「製造快樂」,而「飽滿」的視覺衝擊,能豐富感官體驗。
    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我不畫胖女人,我不是在對女性品頭論足,我畫人類、動物、風景、水果,並將感官的愉悅傳達在形式上。」
 「蒙娜麗莎」在波特羅筆下增胖,眼神不再神秘,反而流露和藹氣息,如此「接地氣」的風格,讓波特羅逐漸闖出知名度,不過他沒因此停下腳步。
 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他決定暫停繪畫一整年,全心投入學習雕刻。」
 1972年,波特羅再度前往歐洲學習雕刻,融入他獨特的「渾圓」風格,打造巨大雕塑;1992年,波特羅獲得法國政府出借公共空間,成為第一位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展出作品的在世藝術家。
 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非常興奮能在一個大城市中心,看到自己的作品與大家交流,大批群眾觀看、拍照、觸摸雕塑,他們碰雕塑我不會生氣。」
     波特羅的作品從此橫跨歐亞和美洲大陸展出,影響力已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但儘管波特羅的作品已極具「辨識度」,卻鮮少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確立「圓滿」風格?
 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為什麼『體積』和『力量』,在我的畫中如此重要,得出的結論是,可能是因為『我在追尋父親般的身影』。」
 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一輛卡車忽然衝向我們,我記得他失控衝過來,我弟弟佩德里托坐在我腿上,那輛車,哇,忽然就,碰!。」
 波特羅和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兒子,4歲時在車禍中喪生,波特羅天天以淚洗面,把自己關進畫室,畫下一幅又一幅兒子的畫象,不喜慶但也不陰鬱的用色,詩意溫柔,展現滿滿慈愛,他也藉創作走過喪子之痛。
  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他從其他藝術家手中,購買的每一件作品,共有百餘件,一件都沒留下來。」
 成名之後,波特羅陸續將家中所有藝術收藏,統統捐贈給了家鄉哥倫比亞的博物館;即使已獲得名聲和大筆財富,波特羅依舊謙虛,持續學習也不吝傳承。
 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成功與否都不會改變任何事,我的生活就是作畫。」
圓滾滾藝術家 費爾南多波特羅的「圓滿之道」 │希望行銷│紀錄片│藝術 X 反骨 X 影展│TVBS新聞網 https://bit.ly/4384fwS


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2](西班牙語:Fernando Botero Angulo,1932年4月19日—)是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家和雕塑家。他的作品充滿著一種形體飽滿的誇張感,這種標誌性藝術特色也被稱為「博特羅風格」(Boterismo)。他也因此被譽為拉丁美洲最知名的現代藝術家之一[3][4]。
費爾南多·博特羅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46a6El
生平
1932年出生於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麥德林,擁有義大利血統。四歲時父親離世,由母親撫養長大。1951年移居首都波哥大,1952年在繪畫比賽中獲得獎金,前往西班牙皇家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深造。1955年回到波哥大,在哥倫比亞當地風格的影響下創造出了肥胖的藝術形象。在20世紀70年代,他開始了自己第一批雕塑作品的創造[5]:128-129。
 博特羅作為土生土長的哥倫比亞藝術家,一方面參考並再現歐洲傳統藝術流派風格(包括文藝復興、巴洛克藝術和現實主義),表現拉丁美洲藝術與歐洲藝術之間的關聯和繼承;另一方面以形體飽滿的誇張表現故意加強了拉丁美洲的發展方向和獨立面貌,並成功地奠定哥倫比亞民族當代藝術的基礎要素[6]:131。
 捐贈
在成名後,博特羅已經向哥倫比亞多所博物館捐贈了藝術品。2000年,他向波哥大博物館捐贈了123件自己的作品和85件私人藏品,其中包括馬克·夏卡爾、巴勃羅·畢卡索、羅伯特·勞森伯格以及其他法國印象派大師的作品[7]。他向麥德林的安蒂奧基亞博物館捐贈了119件作品[8]。
 展覽
他的藝術作品分布在世界各地,如1991年義大利佛羅倫斯、1992年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1992年摩納哥蒙特卡洛、1993年美國紐約的公園大道[9]、1997年瑞士蘇黎世的盧加諾、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和2007年德國柏林等。 費爾南多·博特羅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92年10月至1993年1月,31件博特羅的雕塑作品在巴黎協和廣場到愛麗舍宮圓形廣場的巨大空間裡展出[5]:131。
 2015年11月20日至2016年1月2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哥倫比亞駐中國大使館聯合主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承辦的「博特羅在中國——費爾南多·博特羅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10],共展出博特羅的96幅作品,包含81幅大幅油畫和15幅大幅畫布素描[11]。
 2016年1月21日至5月8日,「博特羅在中國——費爾南多·博特羅作品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展出[12]。
費爾南多·博特羅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46a6El

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


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

Reales hembras – Telademoda.com

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

Reales hembras – Telademoda.com

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春天最美麗的視覺饗宴
2022/03/19 18:35瀏覽2,017迴響0推薦5引用0
 【看電影】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春天最美麗的視覺饗宴 - 嬉遊文字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Jyzz1a
上映:2022/03/25發行:輝洪、希望行銷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wehon
 「藝術就是要讓人感到愉悅、快樂」這是來自哥倫比亞、名聞世界、拉丁美洲最著名的現代藝術家之一費爾南多·波特羅(西班牙語:Fernando Botero Angulo)的定義!
 電影《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Botero)以近似紀錄片的形式,為觀影者介紹藝術家截至目前為止的一生!首先得讚美譯者,以「圓滾滾」三字為題,不僅傳神又容易牢記且充滿童趣,完整詮釋藝術家標誌獨特的「波特羅風格」(Boterismo)——圓潤、豐盈又飽滿。
  儘管有藝評家以「Hello Kitty也有獨特標誌」嘲諷、更有直言不諱的表示,波特羅的創作不過是LOGO似的大型娃娃,根本稱不上藝術,也有人提及,這般推崇根本就是將藝術宗教化云云等等。完全不留情面的評論,聽得還頗教人驚愣。然而所謂的藝術創作總是得褒貶不一才更貼近真實,尤其屬於美的環節,主觀意識必然是其中不可逆的變因。
 波特羅的創作一如他自己對藝術的定義,總是讓人感到愉悅、快樂,即便是幼童也能在其中感受到同樣的喜樂,無論是雕塑或者畫作,沒有高不可攀、莫測高深的氛圍,有的只是力與美還有趣味,一種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美,讓人情不自禁想要親近、讓人忍不住想要收藏、擁有,將這份歡愉帶入家中或者處身的環境!這是他藝術作品的魅力!
 而身為父親的魅力在於子女崇敬、熱愛的目光,電影以父子、女圍坐在一明亮的餐廳桌前,波特羅娓娓訴說開始創作的趣聞為始,如以7,000美金(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售出的畫作,成為他前往歐洲畫畫的旅費、山窮水盡之際,如何與人議價賣出自己一疊草圖而解決了財務困境等等,試想,有多少父親至今仍能贏得子女的敬仰?甚至承繼衣缽,從事繪畫和藝術類的工作!當然這與波特羅的成功不無關係,但有多少成功人士儘管功成名就依然與家人成陌路人!
   圖片出處|https://www.instagram.com/fernando.botero.zea/
圖片說明|波特羅特別為虎年創作的畫作,他的特色除了圓滾滾,還有什麼?就是那隻手!電影可是特別說明了唷
 是否想過,圓滾滾的可親與不具侵略性甚至可能是一種純真的表現?嬰兒是否總是圓滾滾,總讓人想起米其林娃娃;貓咪是否總是圓滾滾,教人忍不住低呼,好可愛!加菲貓不就是典型,邪惡搞怪卻讓人不能不愛?
 人圓滾滾通常也比較不具威脅性但為何人體的審美觀仍是纖細為主流?答案可自尋,但健康肯定是原因之一。我也愛纖細,感覺就是一種走路有風的姿態!這是題外話。
 波特羅的圓滾畫風肇因於繪製曼陀林的比例問題,一個誤差讓他窺見圓胖的美與力道,自此開始其標誌性的創作風格,也觸發「以此風格繪製同幅畫作」向不同時代的藝術家致敬的系列創作!
   圖片出處|https://www.instagram.com/fernando.botero.zea/
 想像有著神祕微笑的蒙娜麗莎,變得圓滾滾會展現怎樣的風情?什麼?你忍不住喊道,蒙娜麗莎早就圓潤豐腴,還要怎樣圓滾滾?哈哈哈,還可以更圓滾滾呢。他也提及自己前去拜訪畢卡索的經過,猜猜發生什麼事?更有策展人將其作品與畢卡索同展,他不僅表示與有榮焉更讚美策展人所選畫作、所展主題非常精準又意義深遠具代表性,他還謙虛的向其道謝,那種不高傲的藝術家風範,讓人對他的喜愛度大大提升。
   圖片出處|https://reurl.cc/akYag7
圖片說明|這是描繪毒梟巴布羅·艾斯科巴被槍殺的作品,不知何故讓我想起烏克蘭總統可能面臨的危機,不同的是前者為惡後者為善,這是藝術的神奇力量,觸發人審思、可以有不同面向的解讀
 儘管已經高齡90,波特羅始終創作不墜,而且創作主題總來自於生活、源自於心、湧生於愛該是其作品更充滿魅力的原因,無論是向喜愛的大師致敬的畫作、或者描繪舉世聞名的毒梟巴布羅·艾斯科巴(西班牙語:Pablo Emilio Escobar Gaviria)而起的殺戮戰事、貧窮的馬戲團(光是名稱是不是有一種悲中帶喜的戲謔)等等都是如此貼近生活,讓人透過畫作感受到生命可以多殘忍但也能化悲憤為力量也能從艱苦中找到如陽光般的趣味!
   圖片說明|不知何故,這座雕塑讓我想起木馬屠城記
 這就是波特羅藝術作品無與倫比的魅力,而其雕塑品更厚實所有作品的力度,即便雕塑與繪畫完全不同,然而卻精采的鋪成藝術家的生命厚度,彼此缺一不可,因彼此而更加完整,也喜歡他說,雕塑作品可以隨意觸摸、攀爬或坐或臥,那些陳列於公共空間的作品,他歡迎大家親近,以自己的方式享受、感受它。
 這等慷慨思維也顯現在他將自己所珍藏的85件包含夏卡爾、畢卡索等大師作品以及自己123件創作悉數捐贈給哥倫比亞博物館,而捐贈的大師作品中還有多幅是在確認捐贈之後才出資採購,其中更包含莫內作品!關於捐贈他曾說,希望自己的國家(哥倫比亞)、都市不再只給世人毒品氾濫的印象,也可以是充滿美、藝術與文化的地方!這就是波特羅。
 春暖花開的季節,賞花顏之際,也走入電影院,一探波特羅圓滾滾、童趣十足又美麗的藝術世界,不及兩小時的時間,不但滿足了視覺享受,連配樂也合襯得教人感覺心曠神怡!在此也忍不住呼籲,各位策展人,我們也有機會親自體驗圓滾滾藝術品無垠的魅力嗎?在引頸期待的的時光,就先透過影像解解對美與藝術的饞!
 【看電影】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春天最美麗的視覺饗宴 - 嬉遊文字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Jyzz1a
圖片說明|這是波特羅為自己的孩子所畫,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該是玩具木馬,雙眼卻炯炯有神,栩栩如生,右下方的小屋的門、窗,敞開雙手的男女又代表些什麼?


追求圓融,圓滿,圓的意象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非凡意義,同樣以探索圓的思維,將圓滾滾的球體造型植入他的藝術創作之中,費爾南多.波特羅(Fernando Botero)以此獨樹風格遊走在當今的國際藝壇,對他而言,圓融是種和諧關係,呼應在藝術工作和日常生活當中,是極其自然不過的事。
《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Botero)以圓意象追求永恆生命的和諧 @ 林朵兒的觀影隨想 :: 痞客邦 :: https://bit.ly/3qYCtFN
 一般而言,圓形如球體積,沒有開始,也沒所謂的結束,象徵著一種循環。西方文化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些藝術家認為,圓的幾何形狀和比例是完美理想的象徵。許多西方建築藝術是以圓為主體造型,尤其教堂,正代表著神聖完美的意涵。由視覺藝術家唐米勒(Don Millar)所執導的《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Botero)紀錄片中,這位在世即享有名利双收的當代藝術家,直言「無拘無束的圓就是我的藝術之道」。他以圓的意念深植於他的繪畫及雕塑作品之中。就他而言,圓的造型是內外兼備,深富平衡與和諧的美學。圓的意象圍繞在他的藝術與生活當中,習習相關,且牢不可破。
 《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劇照(1)
 以前在歐洲自助旅行時,曾在許多國家美術館及畫廊,看見十分誇大的似圓體人物造型作品,不管男女或靜物、水果都呈現胖嘟都而渾圓意象,色彩也繽紛多姿,充滿著喜悅的氛圍,就覺得這位畫家內在有其寬廣一面,如此釋放樂觀開朗的正能量來。每次看完展覽後,我總會在美術商品店裡買些留史藝術家明信片和畫卡回家,梵谷、莫內、秀拉、高更、塞尚、莫迪里亞尼、畢卡索..等經典的印刷複製畫版之外,也會買些當代藝術家的明信片,波特羅的可愛胖嘟嘟的人物畫作印刷品十分討喜,在美術商店裡廣受青睞,有趣詼諧,常令觀者會心一笑。前陣子看了《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影片的試映會,從過去對這位來自哥倫比亞的畫家的粗淺印象,透過導演唐米勒以全面探索式的深入寬廣視角切入,讓觀眾看見費波特羅從事藝術志業的種種歷程,可說是完整的一部波特羅藝術紀錄片。他追求藝術之路走來十分艱辛,早期作品曾受墨西哥畫家迪亞哥.里維拉(Diego Rivera)的影響。在尋找出自己的繪畫風格時,他雖遇挫折,但從不輕言放棄,而將繪畫當作一生職志。面對貧困,卻並不失志,沉潛時侯他不斷思索,及在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Sansepolcro)的作品之中,得到諸多的啓迪與靈感。他看到弗朗切斯卡以內容形式兼具的作品,探究了神學、哲學及社會現實的美感經驗,展現在藝術與幾何之間及其時代精神價值,比例和體積的和諧畫面,令他神往,感受如宗教情操般的藝術美學信仰,豐沛的人文精神穿梭在當時傳統與現代之間。他訝於此種理性與感性結合的强大力量,從而為他的創作生涯挹注厚實的養分。他在不斷思索之中,建立了蓄勢待發的藝術美學思維。
   幼年父親即早逝的波特羅,從小就喜歡畫畫,媽媽擅長縫紉,他能够創造自己的藝術語彙,獨樹一幟並非偶然,而是經過不斷的磨練,勤奮努力而有所成就的。他第一張水彩畫以2披索售出,增加不少自信心,之後更認真作畫。他不按牌理出牌的作風,被認為是形式破碎的立體主義,而被學校掃地出門。然而親愛而有才的母親給了他信任與自由,並完全支持他。為了減輕母親獨力撫養三個孩子的生計負擔,16歲的他在麥德林的報館畫插畫,而在1951年,波特羅移居首都波哥大。1952年,20歲的他的作品《海邊》意外獲獎,他售畫獲得了7000美元獎金,他拿著人生的第一桶金,圓了前往歐洲學習的夢想。在歐遊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等國期間,他在這些國家美術館看到名留美術史的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的大師作品,因此眼界大開,從而思索著自己的藝術創作之路。歐遊之後他選擇風情萬種的墨西哥,並在此時醞釀出自己的豐碩肥美造型。而於1960年之後轉往世界藝術之都紐約。他認為圓滾滾是形式上的豐盈飽滿,也許刺激視覺感官,但他追求的是精神層面的內在圓融與和諧,帶給人們真正歡愉的感受,及對未來的一股希望。因為生活並不都是容易的。
 《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劇照(2)
 繪畫不只是單純的一項工作,與當代思潮、哲學、美學、宗教及社會現實都可習習相關,他看了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人文畫家弗朗切斯卡的作品,從而擴展新的視野,思索如何創造自己的內在心靈,與外在社會有所交集與呼應。他開始着眼於量體感,那是一場非常大的革命。往平面走向體積的探索。影片中可從他的女兒和兒子在倉庫中找出了大批的素描和草圖,即可見他一直不斷在創作中求新求變,以自己最滿意的繪畫語言,樹立獨具風格。雖然曾貧苦潦倒,1960年波特羅初至紐約打拼之時,口袋裡只有200美元,在畫室裡他用大量素描及草圖,不斷探索實驗,那時的他在異邦沒沒無聞,鎮日追尋著藝術之夢,最窮時候只剩下27美元而已。除了繪晝之外,他一輩子未做過其他事。當無以為繼時,為了糊口,只得以每張10元販賣作品,畫商給了他700美元,暫解生活困頓。永不放棄的精神及對藝術的一往情深,他仍執着於創作,找到自己賴以安身立命的藝術方式。
   活躍於當代國際藝壇,費爾南多.波特羅,早期以一個南美畫家身份到世界藝術之都紐約,闖蕩江湖,的確吃了不少苦,然而憑著他對藝術的熱情與堅持,在當時流行的畫風大相逕庭,抽象藝術獨霸天下,接著普普前衛藝術當道,所以當時在紐約畫具象的波特羅無法躋身紐的藝壇,在這段期間他仍不斷探索及實驗,走著自己的藝術道路,他堅持對生命和諧的想望,從許多文藝復興畫家作品汲取靈感,他雖身在紐約,即使作品被批評得一文不值,仍不因此改變信念。除了弗朗切斯卡外,達文西、柯利喬、維拉斯蓋茲、林布蘭特、魯本斯...等人都是他所關注的畫家,研究他們的作品,並思索他自己要走的道路,從而發展出自己的創作風格。1971年他飛往巴黎,長時間浸淫在歐洲的美術館中。他開始自己找問題,及尋求解決的方法。1973年他在法國巴黎成立工作室,並開始雕塑創作。在這首部完整紀錄波特藝術追求歷程的影片,有不少訪談片段,除了由波特羅本人及其子女訴說他的創作風格,更邀請美術館專業人員、策展人、藝術史學者及藝評家深入論述波特羅的渾圓的藝術語言。
 《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劇照(3)
  1932年出生於哥倫比亞麥德林的波特羅,可說當今炙手可熱的拉丁美洲當代藝術家。在這首部以波特羅為主題的紀錄片《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開宗明義即闡述人們對之於藝術的見仁見智,一個藝術家的巨作雖然獲得大多數人的共嗚與讚賞,也不可能毫無任何爭議。就我與熟識的畫家朋友談及波時羅,有的則欣賞他的圓形飽滿的造型,尤其胖嘟嘟的女人,寫實許多南美洲或西班牙的肥胖婦女,誇大豐圓之姿,逗趣可愛。不只人體圓滾膨脹,在他的畫筆下的水果靜物也是飽滿多汁,豐碩渾圓,誇張的變形圓體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繪畫語言,成就了他獨具風格。我的一位畫家朋友則認為波特羅算是素人畫家,將幾何圖形擇圓形為用,繪畫,也雕塑,真是藝術界聰明的寵兒,由於宣傳得力遊走世界藝壇,一點也不足以為奇。如在台灣藉傳媒報導一夕間爆紅的洪通傳奇。我一位畫家朋友很欣賞他的作品,當他旅居巴黎時第一次看到波特羅的作品,就深刻印象在腦海裏,世上最會畫胖子的畫家給藝壇帶來輕鬆、幽默風趣的心情。另位正旅居法東藝術史博士的好友,則認為波特羅的作品反應文明過度消費,慾望膨脹的一種異化人性現象。藝術的感受各有己見,每個人的對繪畫藝術有不同的視覺經驗。片中也有不同觀點來分享這位擅長於胖子形象的藝術作品,但仍是褒揚多於貶抑。
  當然藝術家得靠實力,但在世時能够名利双收的藝術家並非很多,他可說是幸運且幸福的一位,算是近代藝術界經由炒作而相當成功的例子。另一畫家則認為波特羅的作品具後殖民/第二代超現實風,或可說是魔幻現實。而在片中有的藝術史學者對他的作品讚賞有加,運用體積和力量於創作之中,追求永恆的圓滿和諧的辨識度極强,除了愉悅的作品外,他也關心現實世界,有不少幅象徵性作品,對社會進行一種批判。在這部紀錄片中的受訪者對其獨特藝術語彙,給予相當高的評價。雖然如此,有的藝評家並不以為然,直指他是單一的風格没有創意,還有的人認為他嘩眾取寵。但不管褒眨如何,他不畏任何聲音,一直努力創作不懈,他讓自己寫入歷史。
 《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劇照(4)
 在追求胖嘟嘟之際,他的作品並非全然歌誦生命的歡愉,有些畫作仍對社會政治現象加以批判,以象徵意喻來嘲諷權威及階級。以《巴勃羅•埃斯科瓦爾之死》(Death of Pablo Escobar),以及《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Abu Ghraib)一系列畫作,反映社會現實及對時事的批判。但大多數的作品仍舊是歡愉的,他用誇張手法,創造出色彩鮮明、圓圓胖胖的造型,不管人物、水果靜物,連樂器也如球體般的膨膨誇大,有著詼諧趣味。波特羅廣為人知的畫作《蒙娜麗莎》,即是將文藝復興三傑之一達文西的作品《蒙娜麗莎》,變形成小胖妹。整個畫中小妹妹增胖幾十公斤,完全顛覆了原作的神秘幽微氛圍,而透露出圓嘟嘟詼諧趣味。另一幅《曼陀林》的作品,則是他在繪製靜物時的隨手之作,將樂器變成如氣充般的膨脹圓滾,十分可愛,將物件賦予不同觀感,引發了他在人體變形的靈感,在各種不同比例中,製造了意想不到的趣味。他在不斷實驗、探索之中,將人物比例誇張化,以渾圓的體態身形、膨脹如球體般飽滿之姿,獨樹一幟行走在歐美藝壇。
  這部紀錄片中相當詳細介紹他的生平大事,訪問了專研波特羅作品的歷史學家、博物館館長、及藝術學者等,就波特羅的作品進行一番詮釋與評論,他曾行走過的城市風景,也在片中呈現,包括哥倫比亞、歐洲多國及紐約、中國等哥十座城市的片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畫面追求生命和諧的他,十分重視家庭觀念。從他子女的談話中即見以他為中心的一家子圓滿幸福。現在近90歲的他,兒孫滿堂,定期的家庭聚會,是實踐圓融生活的真實寫照。這是他長久以來,始終不渝的生命信念。他强調不能以表象來詮釋作品,而是要探究形式下的內裡意涵。他只是以誇大和變形來展現他的內心風景。他說他畫的不是胖子,而是想通過現實題材來表達一種體積帶來的美感形象。這部紀錄片以他多件的代表作品,並娓娓道來他創作的心路歷程,可以說是相當完整地細數他的一生的藝術追求,及至今日功成名就的奮鬪過程。
 《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劇照(5)
  哥倫比亞最重要的藝術家波特羅功成名就後,不忘回饋鄉里,他在1978年捐贈大筆藝術品給他家鄉的麥德林美術館。之後2000年時他將自己所珍藏的85件包含夏卡爾、莫內、畢卡索等大師作品以及自己123件作品捐贈給哥倫比亞波哥大美術館。對於慷慨無私的捐贈之舉,他表示是希望自己的國家哥倫比亞也有文化藝術的美好形象,而非是毒品泛濫之地。這是他愛鄉愛國的實質表現,眾多國人都以他為榮。
   波特羅對圓滾滚的形體情有獨鍾,「圓」是他深悟體驗的人生真理。「我的人生就是畫畫」的波特羅,早年失怙,在追求體積和力量之中,追尋父親的身影。年幼父親早逝,影響他的一生,他在圓形體積中尋覓力量,以彌補現實生活之不足。在他現實生活裡他是位好爸爸,名利双收帶給家人無比榮耀。他是家族中的圓心,兒孫都圍繞著他,影片中家庭的定期聚會其樂融融。不管在藝術創作或生活實踐上,他有著屹立不搖的生命信仰,圓滿和諧的境界,始終是他不斷努力學習的人生課題。
   《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由曾擔任溫哥華現代美術館的前董事的唐米勒,和曾以《我是希斯萊傑》(I Am Heath Ledger)廣受好評的哈特斯奈德合作編劇及剪接。此片在台由輝洪、希望行銷公司共同發行,昨天開始在台放映中。《圓滾滾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Botero)以圓意象追求永恆生命的和諧 @ 林朵兒的觀影隨想 :: 痞客邦 :: https://bit.ly/3qYCtFN

費爾南多·博特羅·安古洛1932年哥倫比亞麥德林出身的具象畫

Reales hembras – Telademoda.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