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490346_240461168702510_6427790390863173081_n2023-06-07_202918

對的。這句禪語是把時空的長短和達摩帶來的禪法或釋迦牟尼佛的心法對比起來講的。其實那位發問的人知道,處處都是佛法,佛法本來就是現成的,跟達摩來不來中國沒有關係。但他這句話問得太遠了,跟當下沒有關係,可是他自己不清楚。崇慧禪師答以「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是點明對方不管目前、現在、當下,卻想到那麼長的時間、那麼大的空間,完全不切實際。一朝風月是萬古長空中的一點一段,但若無這一點一段,就沒有著力處。若要體會萬古長空,必須從你自己認識起,你自己是什麼?真正把自己放下了,才能發現萬古長空。看你現在是萬古長空呢?還是一朝風月?如果你現在是一朝風月,也就是說,你努力於現在,在心上用功,就不會想到要問這個問題。如果你現在是萬古長空,也就是工夫做好了,即與萬古長空合而為一,也不必問這個問題。所以你的問題是多餘的,不應該問的。就算我告訴你達摩來之前中國有禪法或沒有禪法,跟你也完全沒有關聯。這句話對普通人也有用處,我們常講「現實、現實」,現在目前才是最實在的,離開現在目前,不論講什麼都不切實際!◆萬古長空.一朝風月◆《聖嚴說禪》全新改版上市! https://bit.ly/43pxw7f


佛光山禪淨法堂的牆上寫著「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代表著什麼意義?
《人生問卷》{299}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 https://bit.ly/3J0cLac
福報禪師答:這是出自佛教禪宗典籍《五燈會元》裡的一則記事,一名禪僧問天柱崇慧禪師:「達摩來中國以前,中國有沒有佛法?」崇慧禪師回答禪僧說:「達摩沒來之前的事暫且不提,你如今自己的事如何了?」之中其實已經點出了「禪」的意旨─不滯於過去、未來,應看當下念頭。但禪僧無法領會,又道:「某甲不會,乞師指示。」於是崇慧禪師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看禪僧仍然默默似有不懂,崇慧禪師便直接點明:「自己份上的功課還沒用好功呢!管他達摩來或不來做什麼?」
 佛教典籍裡有很多類似的對答,看似現代人所謂的「無厘頭」,其實是禪宗即破即立的頓悟法門,用來對治太執著於事相之人。丹霞禪師一日劈了寺裡的佛像當柴火取暖,寺僧大驚地說:「怎麼把佛給燒了?」丹霞禪師道:「我在燒取舍利。」寺僧斥:「胡說什麼,木頭怎麼可能燒出舍利?」丹霞一聽:「既是木頭,再多拿些來取暖。」過去也有人批評佛光山大佛城的大佛全都是水泥做的,星雲大師也說:「在你們眼裡那是水泥,在我眼裡,那是佛。」
 一樣的佛像,丹霞禪師破以取暖;星雲大師立而見佛,不論是木頭還是水泥,在兩位大師心中,都是不執於物質、直見佛性。
 崇慧禪師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的意義也在此,但凡學佛習禪之人,念頭要鎖定在當下,不被外物所役,因此關於達摩之前,中國有無佛法、木頭水泥裡頭到底有無佛陀,只要一動念,就屬雜想今朝風月在萬古時空時中,僅只一剎那,萬古的時空已成過去,即使連今朝風月都在不可把握下成為萬古長空中的微小單位,想到此時此刻如此難得,怎能不用力把握呢?禪堂裡的這八個字,講白話一點,即「不用想太多,用功即是」,希望參禪之人都能「放下身心見法王」。《人生問卷》{299}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 https://bit.ly/3J0cLac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王瓊慈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 副刊 -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 青年日報 https://bit.ly/3qtsI2m
  素來喜愛讀李白的詩《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詩中「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特別有感,那種回頭看望所來徑,山月照旅人的蒼茫感,人總是惦念往昔,看過的風景,一起同行過的人,如今是否依然?走過的路無法跟隨,風景在遠方,過去一起拚搏的夥伴,局限因緣,在他處不能共遊,過去同心之人,如今也許在他方牽掛,也許離心異地已斷情誼。就算兩心已分離,還是會惦念,念舊之心人皆有之。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昔日桃花盛開時初見面,今日桃花綻放時不知何處尋舊人的惆悵,總會引起無限感慨。「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年少時情感豐沛,對人對事對物擁有無限的好奇心,總是覺得生命繁華有趣,一味地往前飛奔,以為今天看見的,明天還會存在,猶如日升月落,今天沒看到,以後還有機會,怎知憐取眼前人?一直到失落多次,才知過去的已經消逝,追也追不回來。
  進入十二月,冬天的寒意愈來愈濃,回顧昔日,能找出與我們共行的人,如今安否?回顧今年所做之事,有需檢討改進否?所立之志,如今依然努力完成否?人心易變,當回不去的當下,回憶聊為慰藉。人與人之間有機會相處,不管對方做了什麼決定,發生什麼事件,導致今日人我殊途,念舊的一方會保留記憶物品,以資回憶。念舊的人重情,割捨不下前塵往事,究竟是好還是不好,無可論斷。拖著舊情沉重無比,捨了舊情,往事難回首,也覺人生無味。如能心無罣礙,天地萬物本存在,原不成為障礙,障礙的是自我的心境,一顆易變易感的心態。
  崇慧禪師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聖嚴法師解說:「『萬古長空』把時空拉得很長很大,『一朝風月』則把時空凝聚到眼前當下。對修行人來說,不要管它萬古長空,只管一朝風月就可以了;當下是什麼就是什麼,當下說怎麼樣就怎麼樣。」如此一解,新舊人事何必相交纏,自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 副刊 -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 青年日報 https://bit.ly/3qtsI2m
------------------------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問:
  有和尚問崇慧禪師:「達摩未到中國之前,中國有沒有佛法?」禪師答:「沒來之前的事暫且擱著,你自己的事怎麼樣了?」和尚不解,崇慧禪師又說:「萬古長空,一朝風月。」「萬古長空」把時空拉得很長很大,「一朝風月」則把時空凝聚到眼前當下。對修行人來說,不要管它萬古長空,只管一朝風月就可以了;當下是什麼就是什麼,當下說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個說法對不對呢?
   師:
  對的。這句禪語是把時空的長短和達摩帶來的禪法或釋迦牟尼佛的心法對比起來講的。其實那位發問的人知道,處處都是佛法,佛法本來就是現成的,跟達摩來不來中國沒有關係。但他這句話問得太遠了,跟當下沒有關係,可是他自己不清楚。崇慧禪師答以「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是點明對方不管目前、現在、當下,卻想到那麼長的時間、那麼大的空間,完全不切實際。一朝風月是萬古長空中的一點一段,但若無這一點一段,就沒有著力處。若要體會萬古長空,必須從你自己認識起,你自己是什麼?真正把自己放下了,才能發現萬古長空。看你現在是萬古長空呢?還是一朝風月?如果你現在是一朝風月,也就是說,你努力於現在,在心上用功,就不會想到要問這個問題。如果你現在是萬古長空,也就是工夫做好了,即與萬古長空合而為一,也不必問這個問題。所以你的問題是多餘的,不應該問的。就算我告訴你達摩來之前中國有禪法或沒有禪法,跟你也完全沒有關聯。這句話對普通人也有用處,我們常講「現實、現實」,現在目前才是最實在的,離開現在目前,不論講什麼都不切實際!萬古長空,一朝風月_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 https://bit.ly/42HS75T
-----------------------------
萬古長空:大唐興衰 歷史長河
一朝風月:揚眉瞬目 起心動念
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 - 天真本然 https://bit.ly/3MMKZP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