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寺廟的三足壓經爐
壓經爐又稱「押經爐」,據《宣德彝器圖譜‧卷十七》載,該造形係取自宋定窯之高腳押經爐,一說認為它是作為佛教用器(國清寫真館於1932年出版的《全臺寺院齋堂名蹟寶鑑》有不少這類爐具身影),實際上臺灣民間寺廟也用。 惟《宣德彝器圖譜》所見之壓經爐為三乳突足,臺灣廟宇所見壓經耳宣德爐造形則有兩式,一式係三足為造形者;另一式則為以圈足為主,後者年代大多是日治時代以後,此暫不論。
而三足壓經爐在數量上較圈足者少,大多以失蠟法鑄造,器型比例優美,爐耳不像圈足誇張而喧賓奪主。筆者所採集實物,從北到南,甚至離島寺廟皆見(以下為避免香爐遺失,隱去寺廟名稱)。另前些日子拜訪中部知名收藏家郭雙富先生,也收藏有壓經耳爐,反映各地收藏家可能有不少這類宣爐。
上述材料中,刻有年款最早一件是臺南首廟天壇收藏的壓經耳宣德爐(僅存出版資料,該爐佚失)。從公佈圖版來看,器身正面刻有「玉皇上帝」四字;器身一側有「光緒(癸)巳年」(1893)楷體刻款 ,可知為19世紀晚期製品。
此外,馬公東衛開發極早,該範圍寺廟一件壓經耳三乳足宣德爐,其皮殼呈現紅棕色,器表有多處長時間使用留下磨擦痕跡,器底見「珍舍永寶」之四字篆體方款,為傳世宣爐中較為罕見之款識。就臺灣田野調查,宣爐款識以楷體三行六字長方形「大明宣德年製」為主,本件宣德爐篆體方款的「珍舍永寶」,則甚為罕見。傳世文物見《鐘鼎銘香2》壓經爐,造形與此相近,器底同為「珍舍永寶」四字篆款,而其年代則訂為17世紀。從器形飽滿、提之沉重、以及器底鑄造款為失蠟法等情形判斷,不排除為清代前期製品。
同樣在澎湖,虎井嶼一件壓經爐,爐外觀氧化嚴重,並有銅綠與鏽蝕。此爐附有獅鈕蓋,底部方印「宣德年製」四字陽文篆體款。這類篆體款與一般篆體款寫法不同。
嘉義大林調查到的壓經爐,器表局部因氧化煙燻泛黑褐色,露出銅胎可見紅銅色,立於一荷葉形三足銅質底座上。該器系以失蠟法鑄造。爐底有四字「宣德年製」篆體款,在臺灣田調材料中比較罕見。考慮廟內7個牌位,皆作清代稱呼, 再加上此爐外表有長時間使用的凹陷銹蝕痕跡,綜合考慮其器形,不排除是清代所置。郭雙富先生收藏的壓經耳爐,則與此件型態、器耳、款式,如出一轍,只是爐身更寬更扁。
鹿港某宮壓經耳爐造形為敞口、束頸、三錐足,兩側帶扳之耳,其上有翹起,即宣德爐中常見的壓經耳。其下的底座係模仿仰瓣交疊蓮瓣紋。銅爐外觀顏色仍保持原來銅色,生銹情形並不嚴重。就近觀察並觸摸底部,無年款,和一般宣爐帶年款的慣例不同。再和年代約17-18世紀的大陸傳世壓經宣爐比較,該宮壓經爐器壁薄,器身鼓腹明顯,而底座器壁也薄,製作上不若前者精緻耗時,而且傳世壓經爐足部屬於乳足,而非錐足。因此,其年代可能稍晚,是三足壓經爐的晚期發展。
在澎湖馬公東甲某件壓經爐,器耳陰刻「大正壬戌年孟秋鑄」(1922)、「爐下弟子藍木敬獻」楷體。其外觀呈黃銅色,平口束頸圓肩腹,下三乳足,雙耳為壓經耳,口沿刻「北極殿」,耳正面落款,左耳刻「大正壬戌年孟秋鑄」,右耳刻「炉下弟子藍木敬獻」。器表有因鑄造時銅液分佈不均所造成之砂眼,系使用失蠟法造成的現象。外表因長年使用而泛黑,而爐座同樣是銅質,作蓮瓣三足造形。爐底有方印款「辛酉澎湖藍木工廠製」。
該件香爐年款透露非常重要的訊息:過去一般認為臺灣宣德爐產地以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為主,而該件宣爐不僅證明了澎湖在日治時代已有生產銅器作坊,甚至還能製造銅質供器中較為高檔的宣德爐。不過,從器底年款可知,字體鑄造較為模糊,遠不及大陸所生產的宣爐底款字跡清晰。
資料來源
李建緯,《歷史、記憶與展示:臺灣傳世宗教文物研究》(臺中市:豐饒文化社,2018年1月)。收錄自〈臺灣寺廟現存「宣德爐」形制、年代與功能〉,《近代物質文化研究:第一屆歷史與文物學術研討會》(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2014年2月),頁67-113。
李建緯,〈澎湖馬公傳世金屬香爐研究〉,《民族學研究資料彙編》第27期(2019年12月),頁1-40。
冀寧道人、郭瑞雲編著,《府城道教廟宇文物集》(臺南:清流出版社,1988年)。
劉錫榮,《鐘鼎茗香:榮齋宣爐清賞(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
臺灣古物蒐查團 | Facebook https://bit.ly/3BkNuDo
臺南首廟天壇所藏壓經宣德爐。圖版來源:冀甯道人、郭瑞雲編著,《府城道教廟宇文物集》(臺南:清流出版社,1988年),頁6。
這件銅爐通高10釐米,爐口直徑10.5釐米,爐身泛金地兒,兩隻爐耳對置在爐身兩側。底款為楷書“大明宣德年制”。銅爐底座為褐色的荷葉座。
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製作的巔峯時期,所製造的宣德爐選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樸典雅,當時就十分的珍貴。宣德爐的色彩豐富,它以紫紅色為基調,有褐、青、綠、紅、藍、黃、白、金等數十種顏色。爐的構造由爐耳、爐身、爐足三部分組成。爐耳有:象耳、獅耳、環耳等等,都成對置於爐身的兩側。爐壁厚重,拿在手上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款識規範端莊,大多落於爐外底部。據記載:宣德爐僅在宣德三年鑄造過一次,一共5000只,以後就封爐不鑄了。由於宣德銅爐名冠天下,所以後世多有仿製,但是無論怎麼仿,它的顏色、銅質都與真正的宣德爐相差甚遠。
孫克讓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專家評述:這個第一件是壓經連座的宣德爐,它的時代我們從包漿跟器型上看,我們斷代在清中期,它這個滿身都有這個雪花金,所以我們覺得這個不錯的,我們知道這個宣德爐是從大明宣德三年開始鑄造,一開始都是皇家的,到了明代中期以後,文人把文玩雅供,作為一種自己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清朝的中期,文人都喜歡用這些文玩雅供,這兩件東西都是文人所用的東西,器型小,很精緻,這是文人用的一種東西的特點。
壓經銅爐_百度百科 https://bit.ly/44VIwug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