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4歲未成年的少年,跟隨父親進入倫敦證券交易所學習金融運作,他未受過高等教育,僅憑藉其聰穎天資和商務實際經驗,最後竟然成為世界著名經濟學大師。
而且他21歲時擺脫他的猶太人的傳統信仰,與一位貴格會教徒私奔結婚,氣得他母親從此不與他交談。
總之,他是英國政治經濟學家,對經濟學發揮系統的貢獻,被認為是最有影響力的古典經濟學家,也是成功的商人、金融和投機專家,並且積累了大量財產。劍橋大學出版有他的通信與著作全集,共11冊。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年的今天(4月18日)出生。
(附記:
看了李嘉圖的成長過程,我有兩個感想:
1.沒有高學歷不用遺憾。
2.當父母的,不用太固執,我們不一定比孩子有出息。)
(3) 李筱峰 - 一個14歲未成年的少年,跟隨父親進入倫敦證券交易所學習金融運作,他未受過高等教育,僅憑藉其聰穎天資和商務實際經驗,最後竟然... | Facebook https://bit.ly/3AiI8YM

341854769_3064303847204326_2452114670754900195_n2023-04-22_102620
---------------------------------------
李嘉圖:1.後來他當上國會議員。他提出的比較利益說,成為國際貿易理論最重要的論點,替分工提出堅實的理論基礎。根據這個論點,他大力提倡自由貿易政策。2.他有個好朋友詹姆士米爾,一生很多時間都在英國印度事務部工作,卻從來沒有去過印度。不過這不是重點。他努力培養他的兒子,讓他三歲學希臘文,四歲學拉丁文。這個天才兒童就是斯圖亞特米爾。也就是自由論:「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自由為限」的學者


大衛·李嘉圖(英語:David Ricardo,1772年4月18日—1823年9月11日),英國政治經濟學家,對經濟學作出了系統的貢獻,獲認為是最有影響力的古典經濟學家,也是成功的商人、金融和投機專家,並且積累了大量財產。劍橋大學出版有由皮耶羅·斯拉法編輯的李嘉圖通信與著作全集,共11冊(1951-1973年)。
大衛·李嘉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wjBNg
生平
 Works, 1852
李嘉圖出生於倫敦的猶太移民家庭,在十七個孩子中排行第三。14歲時跟隨父親進入倫敦證券交易所學習金融運作,為將來在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1793年21歲時,拒絕了家庭的正統猶太教信仰,與貴格會信徒Priscilla Ann Wilkinson(1768年-1849年10月17日[1]) 私奔,並於1793年12月20日結婚[2],導致他與近親疏遠。他的母親很可能從此再沒有與他交談過。差不多同時,他成為了一神論派信徒。
 1799年的一次鄉村度假裡,他閱讀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這是他第一次接觸經濟學,由此對這個學科產生了興趣。37歲的時候他完成了第一篇經濟學論文,10年後他在這一領域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李嘉圖在證券交易所的工作使他非常富有,1814年42歲時便退休了。
 1819年,李嘉圖在英國國會下議院購買了一個代表愛爾蘭的席位。他占據這個席位直到51歲那一年他在自己的莊園去世。作為議員,李嘉圖支持自由貿易和廢除旨在保護英國國內農業的《穀物法》。
 李嘉圖的密友詹姆士·穆勒對其政治雄心和經濟學論文寫作多加鼓勵。其他知名友人包括馬爾薩斯,他們常在協會裡辯論諸如地主的社會角色之類的問題。他也是倫敦知識分子圈子的成員,後來成為馬爾薩斯政治經濟學俱樂部和國王俱樂部會員。
 學術思想
主條目:李嘉圖等價
李嘉圖最著名的著作是《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在第一章闡述了勞動價值論,然後論證了價格不反映價值。直到去世前,李嘉圖對價值論進行了持續的研究。
 這本書引入了比較優勢理論。根據李嘉圖的理論,即使一個國家在所有製造業中比其他國家更加高效,它也能夠通過專注於其最擅長領域、與其他國家的進行貿易交往而獲取利益。李嘉圖認為,工資應該自由競爭,同理也不應限制從國外進口農產品。
 比較優勢的好處體現在分配和增加實際收入。在李嘉圖的理論中,分配體系包括了對外貿易的影響,外貿並不直接影響利潤,因為利潤只隨工資水平變動。它對收入的影響是良性的,因為外貿不改變商品價值。
 比較優勢學說構成了現代貿易理論的基石。
 與亞當·斯密所見略同,李嘉圖也反對國家經濟中的貿易保護主義,別是對農業。他相信《穀物法》——向農產品徵收關稅——會降低國內土地的產出並且使地租升高。這樣一來,大量的補貼會轉移到封建地主手裡,而遠離工業資本。因為地主傾向於將財富浪費在奢侈品上,而不是進行投資,李嘉圖相信《穀物法》會導致英國經濟停滯。 1846年,英國國會廢除了該法。 由於李嘉圖未受過高等教育,其經濟學建立於其聰穎天資和大量的商務實際經歷,與學術取向的亞當斯密有非常不同的哲學觀點,故他並沒有亞當斯密樂觀的「公私利調和論」觀點,而是精闢無顧忌的分析階級之間的利益衝突與分配.
 另外一個與李嘉圖有關的思想是「李嘉圖等式」:在某種情況下一個政府應該如何支付其開銷(即稅收、發行債券或財政赤字)的選擇對於經濟沒有影響。
 李嘉圖發展了有關地租、工資和利潤的理論。
 工資理論
李嘉圖認為,從長期來看,價格反映了生產成本,可稱之為「自然價格」。自然價格中的人力成本,是勞動者維生所需的花費。如果工資反映人力成本,那麼工資必須保持在可以維生的水平。然而,由於經濟的發展,工資水準會高於勉強維生的水準。
 相對工資
李嘉圖認為一國的產品要以地租、利潤、和工資的名義分配給三個主要社會階級。產品在三個階級間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社會階段中是不同的。要正確判斷地租率、利潤率和工資率,不能根據某一階段所獲得的絕對數量,而應根據所得的相對數量,也就是根據製造這種產品所需的勞動量。
 利潤理論
李嘉圖認為,實際工資的增加會導致實際利潤的降低,因為貨物銷售的毛利可分為工資和淨利兩個部分。在論文《論利潤》中他寫道:「利潤取決於工資的高低,工資取決於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取決於食品的價格。」
 李嘉圖與社會主義
主條目:勞動價值理論
李嘉圖認為勞動才是測度價值與價格的最佳尺度,提出勞動價值理論,影響了「初期社會主義」及後來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
大衛·李嘉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wjBNg


李嘉圖地租理論(英語:Law of Rent)是由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在其著作《政治經濟學和稅收原理》中提出。李嘉圖認為,地租「是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毀的生產力而付給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產品」[1]。
地租理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ZEgp3
假設
土地的總供給是恆定的,而總需求會因為人口的增長、農業結構的變化而變化。
土地只能被用來耕種。
土地的肥沃程度不會發生人為的變化。
土地租賃市場是一個自由市場。
土地的肥沃程度是不相同的。
描述
因為土地的肥沃程度不相同,人們會優先選擇最肥沃的土地耕種以實現相同的人力、資金投入下的產出最大化。但是當總需求上升時,較肥沃的土地也會被用來耕種。因此,最肥沃的土地的使用者需要支付租金,而租金就是相同的人力和資金投入下、不同等級的土地的產出差額。接著,一般肥沃、較不肥沃等等級的土地也會用來耕種,形成不同的產出差額和租金。
 此外,根據報酬遞減,在耕種面積不變的前提下,投入更多的人力、資金並不能帶來收成的持續增長。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剩餘的人力、資金需要投入到新的土地(也往往是次等的土地)中。因此,租賃發生。租金等於在原有土地和租賃土地上投入相同的人力、資金的產出差額。
地租理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ZEgp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