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網路造神帶貨 粉絲跟著「苦行僧」步行中暑身亡
在媒體效果下,釋明慧途經之處出現粉絲夾道迎接,更有人加入一起苦行。(法新社;本報合成)
越南網路造神帶貨 粉絲跟著「苦行僧」步行中暑身亡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56PZat
2024/06/04 21:31
〔中央社〕越南一名男子身穿袈裟步行上千公里,在網路直播下,從1人獨行走到有108條好漢相伴,所到之處萬人空巷。近日陸續有跟著走的民眾在烈日下中暑死亡或昏倒,驚動越南當局。
這名以苦行僧形象示人的男子自稱釋明慧(Thich Minh Tue),1個多月前開始穿著用拼布做成的袈裟從南部慶和省(Khanh Hoa)徒步1500多公里抵達北部的河江省(Ha Giang)再折返在各路網紅、自媒體的接力直播下走紅越南全國。
眾人直播同時配上煽動的標題與字句,暱稱釋明慧為「和尚」或「僧人」,將他在烈日下步行化緣的形象包裝成宛如「活佛在世」來刺激流量,以便趁機向線上「圍觀」的網友兜售真人公仔與同款袈裟。
在媒體效果下,漸漸地釋明慧途經之處出現粉絲夾道迎接,更有人加入一起苦行,他回程經過順化市(Hue)時,身後跟著一群穿著袈裟的民眾,鏡頭拍了1分多鐘還看不到隊伍尾巴,網友留言形容「好像108條好漢」。
釋明慧的「群眾魅力」引起越南當局注意,由於來圍觀的人實在太多,導致交通大亂又塞車,警察開始上街維持交通秩序與治安。但這引來一些民眾不滿,認為警察找藉口干預宗教與信仰自由。
5、6月的越南暑氣逼人,釋明慧5月30日中午走到廣治省(Quang Tri)時,約30名男子沒戴帽子跟著他在攝氏36度的高溫下步行,隊伍中一名47歲的男子突然昏倒,送醫後不治;6月2日又有兩名婦女中暑暈厥。
越南政府宗教委員會6月3日發布消息,就在釋明慧走到順化市時,相關單位出面交涉,「釋明慧認識到公民的意識與責任,自願停止步行化緣」。當時在前方等著釋明慧到來的信徒仍有上百,見不到人後才一哄而散。
為了釐清大眾的疑惑,越南佛教教會治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釋德善(Thich Duc Thien)特別出面表示,釋明慧並非佛教僧侶,不屬於越南佛教教會的任何寺廟或宗教機構。
他說,釋明慧的真實姓名是黎英秀(Le Anh Tu),今年43歲,家鄉在越南中部的河靜省(Ha Tinh)。釋明慧2017年至2023年間曾3度以苦行的方式「全越南走透透」,但直到這次才在網路上爆紅。
越南網路造神帶貨 粉絲跟著「苦行僧」步行中暑身亡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56PZat

食百家飯,乞有情法/「凡乞食,為四分:一奉同梵行,一與窮乞,食百家飯,乞有情法/「凡乞食,為四分:一奉同梵行,一與窮乞,食百家飯,乞有情法/「凡乞食,為四分:一奉同梵行,一與窮乞,


指靠施捨或乞討過日子。
食百家飯,乞有情法
  吃百家飯
中國民間育兒舊俗,流行於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閩粵贛交界地帶。幼兒若長期體弱多病不愈,家人即用紅布縫製一個大口袋,由父母或親人,拿着口袋向鄰居挨門乞討,用討來的一百家糧食,煮飯喂病孩。民間認爲這樣可以消除病害,使小孩身體健壯。但是這種習俗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以及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民間已經很少有吃百家飯的做法
吃百家飯
吃百家飯,漢族民間育兒習俗之一。在營養學上這叫做營養的互補作用。
百家飯:百家飯是舊時大江南北漢族民間生育習俗。有兩種形式:一是嬰兒出生後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bit.ly/408dQmO
百家飯是舊時大江南北漢族民間生育習俗。有兩種形式:一是嬰兒出生後,其祖母向村鄰象徵性地討取五穀雜糧,碾成粉末後熬成粥糊,供產婦食用。百家飯也可以諧音柏家飯, 柏為多音字。也有解釋為乞討來的剩飯
---------------------
百家飯是舊時大江南北漢族民間生育習俗。有兩種形式:一是嬰兒出生後,其祖母向村鄰象徵性地討取五穀雜糧,碾成粉末後熬成粥糊,供產婦食用。百家飯也可以諧音柏家飯, 柏為多音字。也有解釋為乞討來的剩飯。
解釋一
四川方言裡,百家飯是指初生的小孩,經常在朋友、鄰居家裡吃東西,而且吃的家數很多,故稱“百家飯”。
 解釋二
“百家飯”泛指人數多、品類齊的飲食等。也有人藉此義,舉辦一些活動,凝聚人心。
 解釋三
也指,乞討,吃百家飯的,意指,乞丐,乞討者。
 解釋四
百家飯是漢族民間習俗之一。也許吃飯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漢族民間保佐嬰兒成長的風俗除穿百家衣之外,還有給孩子吃百家飯的習慣。凡是對孩子比較溺愛的人家,農曆正月初一那天,爺爺抱著未滿周歲的的孫子,佯裝乞丐模樣,手執破碗,沿街乞討。乞飯的人家以100家為宜。他們將討來的饃、菜、米燴在一起,煮成稀飯,讓孩子吃下。據說這樣孩子就可受到百家的庇護,免除災難。吃過百家飯後,孩子的奶奶要蒸100個銅錢大小的麥面饃,用籃子挎上,沿村莊或街道漫步,凡遇到小孩,就要送一個小饃給他。這100個小饃分給100個小孩。饃發完後,災難也就讓別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會平安健康,長大成人。此俗稱“嚼災”。這種習慣在漢族民間有一定的廣泛性,不管認識與否,凡遇上求飯的祖孫,人們都會慷慨相助,凡碰上發饃的老人,人們也樂意收下.
 解釋五
百家飯也可以諧音柏家飯, 柏為多音字.
 漢族漢族民間育兒舊俗,流行於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幼兒若長期體弱多病不愈,家人即用紅布縫製一個大口袋,由父母或親人,拿著口袋向鄰居挨門乞討,用討來的一百家糧食,煮飯餵病孩。漢族民間認為這樣可以消除病害,使小孩身體健壯。在漢族民間習俗里,吃百家飯能消災解難,以求百家的祈福。
 指乞討來的剩飯。《花城》1981年第6期:“從他記事起,家鄉的民眾就吃‘百家飯’,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直到如今,長喜還要吃這百家飯。”
指在衣食上依靠大家撫養照料。吃百家飯,穿眾手衣。
-----------------------------------
出家人托缽乞食的含義與由來
出家人托缽乞食的含義與由來 - 佛弟子文庫 https://bit.ly/2Qja4s1
 乞食,又稱為托缽、分衛、行乞,是比丘為資養自己色身,乞食於人的一種行儀,也是比丘清淨自活的一種修行方式。乞食作為佛世比丘的修行方式,具有其來由與含義。比丘在乞食時應當遵循正確的乞食原則,具足必要的乞食威儀。比丘在乞食後,應當如法將飲食分配給大眾,令老弱比丘都能平等飲食。乞食具有多種功德利益,還有一些必要的禁忌。比丘在乞食時,只有明瞭這些功德利益與禁忌,才能更為如理如法地乞食。比丘在乞食時,還應當心存正念,保持一顆清淨心。乞食不僅是比丘的修行方式,也是菩薩成就十法的必修方式。
 一、乞食的含義
 乞食作為比丘必要的修學方法,具有多重含義。其最常見的意義有二,即:(一)自利,為杜絕俗事干擾,方便修道。(二)利他,為福利世人,給予眾生種福機會。《大乘義章》卷十五日:「專行乞食,所為有二:一者為自,省事修道。二者為他,福利世人。」另據《法集經》卷一載,如來乞食有三種含義,即:(一)不貪珍味,美惡均等。(二)為破我慢,於富貴貧賤等家皆無揀擇。(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可見,佛陀之所以令比丘乞食,不僅是為了方便比丘修道,避免外界對修道的干擾,也是為了破除比丘的憍慢心,同時,還是為了成就眾生種福田的機會。正因為乞食能夠自利利他,因而佛陀要求比丘乞食為生,專精道業。
 二、乞食的由來
 比丘飲食有三種,分別為受請食、眾僧食和常乞食等。佛陀指出,比丘這三種飲食方式中,以常乞食為最適合比丘奉行的修道方法。據《十二頭陀經》曰:「食有三種:一受請食,二眾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諸漏因緣。所以者何?受請食者,若得清,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請,則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貪憂法,則能遮道。若僧食者,當隨眾法斷事擯人,料理僧事,心則散亂,妨廢行道。有於是惱亂因緣,應受乞食法。」
 比丘若受請食,或者眾僧食時,常常會成為生起煩惱的因緣。當比丘受請食若得到食物,便會作是念:我是福德好人,因而得食:若得不到飲食,則會怨恨請你應供的人。會作是念:這個人沒有識別能力,不應該請的人請來了,應當請的人則不請。或者會妄自鄙薄,懊惱自責,生起憂苦,以這樣的貪愛之心受請食,則會障蔽道業。若受眾僧食時,入眾當隨眾法,料理僧事,處分作使,心則散亂妨廢行道。唯有常行乞食,則可去除憍慢,增長道念。由於乞食有如此利於修道的殊勝之處,因而,佛陀成道後不僅要求比丘弟子常行乞食,而且自己親自帶領大眾乞食。
 三、乞食的方法與威儀
 比丘乞食時,當奉行一定的乞食方法與威儀,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載,比丘入城行乞時,道側而行,左手持缽,次第乞食。以維持生命為限,心不貪著,故得食時不喜,不得亦不憂,唯以除舊疾,養氣力為要。
 比丘乞食時,不僅要次第乞食,得失隨緣,心無增減,還應當平等乞食,即不論貧富貴賤,都同等對待,不起分別心乞食之時,當以七家為限,若七家乞食不得,不得繼續乞食,以防比丘生起貪著之心。如《四分律》石:
 蘭若比丘入村乞食者,清旦淨浣手,至衣架邊,一手舉衣,一手挽取抖擻,著七條己,揲大衣著肩上,若缽囊中,執打露杖在道行,當思惟善法。若見人,先問訊言:善來!若近聚落,便著大衣。至於村門,應看巷相,空處相,第一門相,第七門相,右手執杖,左手持缽,道側而行,次弟乞食。若俗人送食,不得迎取,除喚來,往取,不得強取,應知當得立待,得食已,乃至出村安缽著地,揲僧伽黎如前進至阿蘭若處,方共食之。
 比丘乞食,要具足乞食威儀一一身著大衣,左手持缽,右手執杖,於道側而行。當俗人送給食物之時,不得迎取,以防有獻媚之態。乞得食物之後,依次出村將缽安放地上,然後折起大衣,回到阿蘭若住處,然後大眾一起進食。
 四、乞食的分配
 依照佛制,比丘乞食所得的食物,應當分為四分,稱為乞食四分。據《寶雲經》:「凡乞食,為四分:一奉同梵行,一與窮乞,一與鬼神,一分自食。」 四分即:(一)一分奉同梵行者,所謂同梵行者,即同修淨行之人。凡乞食時,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或有老病等不便行履者,比丘得食歸時,則以一分奉之,令其飽滿,亦得安心修道。(二)一分與窮乞人,謂乞得食物時,遇有窮苦求乞之人,當起憐憫心,作自飢餓想,而以一分施之,令其飽滿,勸他修善。(三)一分與諸鬼神,即將乞得之食,以淨器盛貯一分,待日哺時,則燃香諷咒加持,普施一切鬼神,令其飽滿,出離苦趣,悉得解脫。(四)一分自食,謂比丘乞食,除前三分外,唯留一分,或多或少則自食之。食己,安心行道,庶不虛受信施。
 五、乞食的十種功德利益
 比丘乞食,不僅是為了滋養色身,而且還具有多種功德利益,如《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云:「若有比丘持缽乞食,有十種功德。云何十種?(一)威儀無缺,(二)成熟有情,(三)遠離慢心,(四)不貪名利,(五)福田周普,(六)諸佛歡悅,(七)紹隆三寶,(八)梵行圓滿、舍下劣意,(九)命終生天,(十)究竟圓寂。如是功德,若常持缽乞食所獲。」
 乞食不僅有多種功德,而且有多種利益。據《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載,乞食有十種利益,即:(一)所用活命,自屬不屬他。(二)眾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三)若有施我食者,當生悲心,我當勤行精進,令善住布施,作後乃食。(四)順佛之教行。(五)易滿易養。(六)行破憍慢之法。(七)招感三十二相中無見頂相之善根。(八)見我乞食,則其餘有修善法者亦當效我。(九)不與男女、大小有諸因緣事。(十)次第乞食,於眾生中生平等心。
 乞食不僅能滋養色身,以便精進修道,還可令供養飲食者歸依三寶,種下善因。對於乞食比丘來說,乞食能夠使自己生起慈悲心,更為勤行精進,還能使自己順應佛陀的教誡,破除憍慢之心,做到少欲知足,還可召感佛之三十二相之無見頂相之瑞相。由於比丘乞食,還可帶動其他修善法的人傚法自己廣修善道。由於常行乞食,就不會與男女、大小等人有各種因緣之事。由於比丘常行次第乞食,就能與眾生中生起平等心。
 六、乞食的禁忌
 比丘外出乞食時,為了避免嫌疑,有五種處所不可前往乞食。據《顯揚聖教論》載,此五處分別為:(一)唱令家,歌唱曲令,但取歡娛,能亂禪定。(二)淫女家,其處行止不潔,聲名不正,色慾因緣,為障道根本。(三)酤酒家,酒是起罪因緣,能生過失。(四)王宮,乃貴戚之處,嚴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不可往。(五)旃陀羅,即屠夫之家,此處殺心盛大,惱害眾生,見者傷慈,壞善根本,故不可往。
 七、過午不乞食
 佛教基本的飲食制度為「過午不食」,也稱為「過午不乞食」。佛陀之所以製定「過午不乞食」制度,是緣於佛的弟子迦留陀夷比丘:迦留陀夷比丘面貌極黑,他一次夜行乞食,當時天色黑暗,他乞食到一產人家時,這家婦人正懷有身孕。孕婦在閃電中突然見到面目黧黑的迦留陀夷,以為是鬼,因受此驚嚇,導致流產。後聽說迦留陀夷為佛弟子,婦人便惡言相罵:「賊比丘,寧可餓死,也不要晚上乞食。」。佛陀知道此事後,便製定過午不得乞食的戒條。
 八、乞食心存正念
 比丘乞食時,應當心存正念。當進入聚落乞食之時,應當控制六根,令其不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也不分別施主的男女等性別。乞食多少,平等對待:飲食好惡,心無增減。據《十二頭陀經》云:「比丘欲入聚落乞食之時,當制六根令不着色聲香味觸法,又不分別男女等相,得與不得其心平等,若好若惡不生增減。」比丘若外出乞食,不得食時,應當作如是念:釋迦如來捨棄轉輪聖王之位出家成道,入鄉里乞食猶有不得食,何況我等無福薄德之人,如此觀想方為如法乞食之人。若是乞得飲食,當生如是想:施主飲食供養,欲令我等比丘精進修道,我今得飲食,當少欲知足,勤行精進,以為施主廣種福田。
 九、菩薩成就十法乞食
 乞食不僅是比丘主要的修學方法,也是菩薩為成就十法而奉行的修學方法。菩薩的這種乞食方法稱為乞食十為。據《寶雨經》卷八所載,菩薩十法乞食分別為:
 (一)為攝受諸有情故。菩薩見一切有情受諸苦惱,雖能成就微少善根,但為時不久,為欲攝益諸有情而行乞食。
 (二)為次第故。即入城邑聚落時,住於正念,具足威儀,諸根寂然,依次乞食,不捨貧窮家而入富貴家。
 (三)為不疲厭故。菩薩次第乞食時,不生厭離,亦不疲倦,於諸有情無所憎愛。
 (四)為知足故,以其不疲厭,遂能知足。
 (五)為分布故,若得食後,好壞食物皆當隨應受取,返己住處,先於如來像,或舍利塔前供養讚歎:復以所得食物分為四分,三分施與同梵行者、貧窮主人、惡道有情,所餘一分自食。
 (六)為不耽嗜故,謂菩薩雖食,而於食事無貪、無染,亦無愛著。
 (七)為知量故,受食唯為活命,不使身體羸弱,亦不令其過量:若極虛弱則影響修持,若極重則增長睡眠。
 (八)為善品現前故,菩薩如法行食,能令善品增長現前。
 (九)為善根圓滿故,以其勤修而無怠惰,故得圓滿菩提資糧。
 (十)為離我執故,由彼一切之善,能成熟菩提分法,遠離我執,遂能捨身肉,施與有情。
出家人托缽乞食的含義與由來 - 佛弟子文庫 https://bit.ly/2Qja4s1
-------------------------------------
乞食
陶淵明 〔魏晉〕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餘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飢餓驅我出門去,不知究竟去哪裡。
前行來到此村落,敲門卻難致詞語。
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贈來不虛。
暢談終日話投機,斟酒即飲不客氣。
新交好友心歡暢,即席賦詩表情意。
感你恩深似漂母,無韓信才我心愧。
牢記胸中如何謝,死後報答君恩惠。
 註釋
驅我去:逼迫我走出家門。
竟:究竟。何之:往何處去。之:往。
斯:這。裡:居民聚居的地方,指村里。
拙言辭:拙於言辭,不知該怎麼說才好。這裡表現一種羞於啟齒、欲言又止的複雜心理活動。
解餘意:理解我的來意。
遺(wèi):贈送。豈虛來:哪能讓你(指詩人)白跑一趟。
談諧:彼此談話投機。
觴(shāng)至輒(zhé)傾杯:每次進酒總是一飲而盡。觴:進酒勸飲。輒:就,總是。
新知:新交的朋友。
言詠:吟詠。
感:感激。子:對人的尊稱。漂母惠:像漂母那樣的恩惠。漂母,在水邊洗衣服的婦女。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當年韓信在城下釣魚,有位漂母憐他飢餓,給他飯吃,韓信發誓日後報答此恩。後來韓信幫助劉邦滅了項羽,被封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贈以千金。
非韓才:沒有韓信的才能。
銜戢(jí):謂斂藏於心,表示衷心感激。銜:馬勒於口,勒不會掉落,意為永遠不忘。戢:收藏。
冥報:謂死後在幽冥中報答,這是古人表示日後重報的說法,非關迷信與否。冥:幽暗,死者神魂所居。貽:贈送。▲
 參考資料:完善
 1、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66-682、汪新華.古詩文閱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129-130
賞析
   《乞食》一詩,是陶淵明躬耕生涯之一側面寫照,至為真實,亦至為感人。這首詩不僅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陶淵明晚年貧困生活的一個側面,而且也真實地反映出陶淵明樸拙真率的個性。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淵明歸耕之後,備嘗農民之艱辛,尤其是飢餓。《有會而作》雲:“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飲酒》第十六首雲:“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皆可印證。起二句直寫出為飢餓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態,詩人自己也不知該往何處去才是。“竟”之一字,透露出反覆的思忖,既見得當時農村之凋敝,有糧之家太少,告貸幾乎無門;亦見得詩人對於所求之人,終究有所選擇。淵明乃固窮之士。蕭統《陶淵明傳》載江州刺史檀道濟“饋以粱肉,(淵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處墟里。由此可見,雖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識中,終究還是有其人的。此人當然應是一可求之人。儘管如此,敲開門後,自己還是口訥辭拙,不知所云。乞食,對於一個有自尊心的人,畢竟是難於啟齒的呵。“主人解餘意,遺贈豈虛來。”主人見淵明此時的飢色和窘樣,他全明白了,立刻拿出糧食相贈,詩人果然不虛此行。多麼好的人呵!詩情至此,由痛苦惶遽轉變、提升為欣慰感激。“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主人不僅急人之難,而且善體人情。他殷勤挽留詩人坐下相談,兩人談得投機,不覺到了黃昏,飯已經做好了,便擺出了酒菜。詩人已經無拘無束了,端起酒杯便開懷暢飲。淵明愛酒。“傾”之一字,下得痛快,這才是淵明“質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詩人為有這位新交而真心歡喜,談得高興,於是賦詩相贈。從“新知”二字,可見主人與詩人尚是新交,但詩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達感激之情,是全詩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始為布衣時,貧”,“釣於城下,諸母漂(絮),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後來韓信在劉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詩人借用此一典故,對主人說,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慚愧的是我無韓信之才能,難以報答於您。“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您的恩惠我永遠珍藏在心裡,今生不知如何能夠答謝,只有死後我在冥冥之中,再來報答於您。中國古代有“冥報”的說法,如“結草銜環”的故事便是。“冥報”之語,表達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報”之是否可能,雖可不論,但此種感激之忱,則至為珍貴。
   此詩的啟示意義,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詩篇語言平淡無華,卻蘊發著人性美麗的光輝。主人急人之難,詩人感恩圖報,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這是兩種高尚人格的對面與相照。急人之難,施恩不圖報;受恩必報,飲水不忘挖井人——這是中國民族精神中的傳統美德。詩中映現的兩種人格,深受傳統美德的煦育,亦是傳統美德的體現。▲
 參考資料:完善
 1、吳小如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532-533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創作時間,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說此詩作於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陶淵明六十二歲,詩人根據乞食的真實經歷,寫下此詩。一說此詩作於陶淵明青年時期,大約在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陶淵明二十一歲,與朋友聚會,飲酒賦詩。
 參考資料:完善
 1、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66-682、汪新華.古詩文閱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129-130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07d17f8539d7.aspx
陶淵明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乞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陶淵明古詩_古詩文網 https://bit.ly/3n8oOKm
----------------------------------
往生乞米
問:何謂乞米?
   答:民俗相信向往生者乞一頓飯留給子孫,稱為【乞米】。
 習俗傳言,死人若於子時至卯時往生,表示自己一餐都沒吃,即是所謂將留三餐給陽世子孫。倘若日落酉時以後至子時之前往生時刻,表示三餐都由亡者吃了了就是犯忌諱了,故必須在往生者入殮前,一定要做一個乞米討食的簡單儀式來破解。
 其做法如下:
 一、準備一包米。
 二、一個米篩。
 三、一支壽金一支刈金一支福金。
 四、由孝男及長孫穿好麻衣,把香帶到外面點燃,分給每人三柱香,對天祭拜。
 五、舉香告知天公老爺,因家中某人於(酉戌亥)時往生,因為俗傳如此三頓飯都由亡者吃完了。現在不孝的子孫們等,虔誠跪在此地,向老天爺乞求慈悲,好讓亡者能留一頓飯給後世子孫們。
 六、導祝畢後,將集合香枝一起插在路土邊,由孝男長孫一一圍圓跪下,並雙手將米篩拿好提高至頭頂,法師或長者就將米倒一點在米篩上,同時合力搖三下,然後將米篩中剩餘的米,裝回原來的米袋中,如此儀式結束,將金紙就地燒化。
 七、米袋之米,就按照孝男長孫等計算幾房幾數,即分成幾等份;由各房人帶回去放在自己家中的米缸,那些撒在地上的米是不可掃淨,任其留給鳥或蟲蟻吃食。
 這民間習俗乃是世傳世,信不信全憑人。
 有時人往往是因為自己一時的疏忽而導致事業、工作或投資等嚴重的損失。但當自己諸多不順時,也會多少牽拖民俗風水等一堆衰事干擾。
 我是希望開放道學術的訣竅,讓有心人人得到學習。相信藉我的努力,必能將正確地見解做法,隨著眾人而散播開來;這樣一來絕對能免除被不良法師敲竹槓的機會,而懂得的人亦可以幫助服務需要的他人。
往生乞米@玄學釋疑|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https://bit.ly/3K4eSe0
食百家飯,乞有情法


隨喜功德/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一個叫「隨喜功德」。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讚嘆/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見人行善,若能盡己之力隨喜助之,功德殊勝不可思議/隨喜是對治凡夫很重的一個煩惱-嫉妒。「成人之美,成人之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百家米也叫功德米-人們施含乞丐時(一般給半斤至一斤),往往從其米袋中抓回一小抓米,珍藏起來。家中孩子有病時,煮粥餵之,民間認為這是“功德米”,即做好事的米,借眾人的功德,有祛病免災的寓意。   討足「百家米」後,大約在八九月間,再選一個吉日去還願,把百家米加上自家的米,做成熟饃糍條,請一個婦女將饃糍條搗勻,捏成風爐、炒菜鍋、酒壺、酒杯、盤、雞、肉、魚等各種廚房用的器皿及祭品的模樣,在饃糍的鍋、盤內配上炒好的菜餚,用來祭神還願,香燭點燃不久,乞兒及鄰近孩子會聞風而至,哄搶祭品,搶得越光越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