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進行至今已達數年,造成更多的生命財產損失更是數不勝數;烏克蘭軍方日前證實,空軍一名王牌飛行員在駕駛F-16戰機升空,在耗盡所有彈藥並擊中7個空中目標後,因戰機受損無法維持高度,其中32歲空軍中校季緬科(Maksym Ustymenko)在避開人口稠密的地區後,來不及彈射逃生殉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已下令調查中。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該架F-16戰機由空軍中校烏斯季緬科(Maksym Ustymenko)擔綱飛行員,於28日到29日俄羅斯發動大空襲期間殉職,這已經是烏軍在這場冗長戰事中損失的第3架F-16戰機;對此,軍方表示,烏斯季緬科當晚英勇的擊落了7個空中目標,但在攻擊最後一個目標時因飛機受損導致高度一直下降,但飛行員仍全力避開人口稠密的地區,因此來不及逃生殉職。
事件發生後,澤倫斯基立刻下令對此事件展開全面調查,他說「烏克蘭幾乎整夜處於空襲警報狀態,天空出現477架無人機,這其中大部分是俄羅斯和伊朗製造的Shahed無人機,另外還有60枚各種型號的飛彈」,且俄軍的攻擊目標也包含住宅建築,有孩童因此受傷,目前救援行動還在進行中,,他也說,「難過的是,我們的F-16飛行員烏斯季緬科在擊退這波攻擊期間犧牲了,他摧毀7個空中目標。我向家屬與戰友們表達哀悼,我也已經對他的死展開全面調查」。烏F-16飛行員「擊落7敵機」受創!墜毀前避人口稠密區墜毀…英勇殉職 | 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4l7IEPa
人類發明飛機,但還沒發明雷達。
下面是一戰到二戰之間的防空預警系統,連隱形戰機都不怕 —— 因為是用聽的。
看起來搞笑,但是精度並不差,在理想條件下能在10公里外聽到飛機,誤差只有幾度。只是飛機越飛越快, 10公里並不夠用,只剩幾分鐘飛機就到頭頂。
於是,聲學探測成了雷達之前的短暫過渡科技。這些照片提醒我們,科學的進步不是一夕之間的奇蹟,而是一次次荒誕又有創意的嘗試。誰知道~也許~在無人機橫行的今天能找到第二個春天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EoF88bi2/




俄發動開戰以來最大空襲!537枚飛彈無人機齊發 意圖癱瘓烏克蘭防空 - 自由軍武頻道
俄軍在這次攻擊中,總共發射了537個空中武器,其組成極不尋常:其中包括60枚各類型的飛彈,以及數量極其龐大的477架自殺式無人機與誘餌 俄發動開戰以來最大空襲!537枚飛彈無人機齊發 意圖癱瘓烏克蘭防空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90429
烏無人機攻擊引發大殉爆畫面曝!北韓援俄多管火箭發射車首遭擊毀 - 自由軍武頻道

烏無人機攻擊引發大殉爆畫面曝!北韓援俄多管火箭發射車首遭擊毀 - 自由軍武頻道
解放軍火箭與飛彈對台灣的威脅 火箭軍瞄準台灣飛彈 逾一七○○枚
星期專論》解放軍火箭與飛彈對台灣的威脅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kPlxbL
2025/06/22 05:30
最近有一位外國同事問我:「要距離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PLARF)可能攻擊台灣的目標多遠,才能夠稱得上安全?」本文將嘗試回答這個問題,並協助居住在台灣的人們更深入瞭解他們所面對的威脅。
為什麼瞭解解放軍/火箭軍的打擊策略如此重要?
共軍「體系破擊戰」 鎖定領導階層
根據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的分析,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體系破擊戰」(systems destruction warfare)著重於癱瘓對手的作戰體系,具體作法是鎖定其網絡,尤其是領導階層、指揮管制(C2)節點、感測器與資訊中樞等。
二○二五年五月十五日,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將,在「塞多納論壇」(Sedona Forum)發表主題演說時指出,早在二○二三年,解放軍就已經具備相關能力,可以執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最遲在二○二七年攻佔台灣的指令。帕帕羅上將特別指出,解放軍已經達成習近平對於二○二七年所設定的飛彈與太空作戰能力指標。對台灣的網路攻擊能力也已準備就緒。解放軍隨時都可以迅速運用這三種能力。與此同時,北京也持續完善其他能力,以迎合習近平提出的二○二七年入侵指標。
就台灣對中國火箭軍飛彈攻擊的防禦體系而言,正如同所有戰爭一樣,敵人也有左右戰局的能力,解放軍將會鎖定台灣的飛彈指揮與管制中心,以及其他與體系破擊戰相關的目標發動攻擊,藉此削弱台灣對解放軍攻勢的應對能力。
如果習近平決定對台動武,火箭軍演練攻台行動已有至少卅年之久,其固體燃料飛彈可以隨時發射。例如,在一九九五年至九六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機期間,解放軍對台灣發射十枚飛彈;而在二○二二年的第四次台海危機期間,更發射十一枚飛彈及若干火箭。
在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期間,解放軍第二砲兵(火箭軍前身)第六一三旅共發射十枚東風-15A飛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代號CSS-6),其中六枚是在一九九五年七月廿一日至廿四日間發射,另外四枚則是在一九九六年三月八日至十三日間發射。
二○二二年八月,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後,解放軍從中國大陸向台灣附近海域發射十一枚東風-15B型飛彈(射程約三五○至七○○公里),並從福建平潭島發射數量不明的PHL-16多管火箭。發射這些東風-15B飛彈的火箭軍部隊,包括駐江西上饒的第六一三旅、江西贛州的第六一六旅、浙江金華的第六一七旅,火箭軍第六十一基地(位於安徽省)也發射四枚東風-15B飛彈掠過台灣上空。
安徽黃山火箭軍 對台作戰總部
部分消息來源指出,中國火箭軍原本計畫發射十六枚飛彈。台灣僅偵測到十一枚,日本則偵測到九枚,其中五枚落入日本的專屬經濟區(EEZ)。有些人懷疑,這五枚「失蹤」的飛彈可能發生故障或出現其他技術問題,這或許部分解釋了習近平為什麼隨後便向火箭軍領導高層開鍘。
一九九八年,北韓發射的彈道飛彈首次掠過日本上空,二○一六年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解放軍在二○二二年八月發射的飛彈,是首次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
有哪些已知的中國火箭軍飛彈基地鎖定台灣為目標?
二○二一年,荊元宙與賴顗任兩位台灣學者,在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的《中國簡報》(China Brief)發表專文指出, 解放軍已指定位於安徽省黃山市的火箭軍第六十一基地,做為對台作戰的總部,下轄五個飛彈旅:六一三旅(江西上饒)部署東風-15B與東風-17飛彈,瞄準台灣北部;六一四旅(福建永安)部署東風-11A與東風-17飛彈,瞄準台灣中部;六一五旅(廣東梅州)部署東風-11A飛彈,瞄準台灣南部;六一六旅(江西贛州)部署東風-15B與東風-17飛彈,瞄準台灣南部;六一七旅(浙江金華)部署東風-16A飛彈,瞄準台灣北部。
如前所述,第六十一基地與五個所轄旅中的三個旅,已經在第三次與第四次台海危機期間,演練過對台攻擊行動。
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二○二五年版的《核武筆記》(Nuclear Notebook)指出,中國火箭軍共有四十五個飛彈旅。除前述五個對台作戰旅外,另有六個傳統飛彈旅也可能依其飛彈射程支援對台打擊,包括:六三六旅(廣東韶關):部署東風-16A飛彈;六二七旅(廣東普寧)、六三五旅(江西宜春)和六五五旅(吉林通化):均部署東風-17飛彈;六二三旅(廣西柳州):部署長劍-10A(又稱東風-10A)巡弋飛彈;六五六旅(山東臨沂):部署射程達四○○○公里的「長劍-100」超音速巡弋飛彈。
火箭軍瞄準台灣飛彈 逾一七○○枚
荊元宙與賴顗任在二○二一年的這篇文章中指出,解放軍針對台灣部署的短程、中程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持續快速增加,從二○○○年的約二○○枚、二○○三年的四九六枚、二○○五年的七八四枚、二○○六年的九八八枚,到二○一五年已達約一五○○枚。如今,分析家估計,火箭軍瞄準台灣的飛彈至少達一七○○枚。
不過,發射載具的多寡,限制了單一時間點所能發射的飛彈數量。美國國防部二○二四年度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火箭軍目前僅有約三○○具發射器,可發射約九○○枚短程彈道飛彈(SRBM)攻擊台灣,主要包括東風-11、東風-15與東風-16。至於東風-17的飛彈與發射器數量,則並未公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IRI)對以色列的兩次大規模飛彈攻擊,提供了有關發射載具─飛彈運作關係,以及飛彈防禦優越性的當代範例。二○二四年四月十三日,伊朗發動超過三三○次空中攻擊行動(包括一二○枚彈道飛彈、一七○架無人機與卅枚巡弋飛彈),並刻意排定幾乎同時抵達以色列上空,企圖飽和以色列防空與飛彈防禦系統。隨後在二○二四年十月一日,伊朗又發射一八○枚至二○○枚彈道飛彈,包括「法塔赫一型/二型」(Fattah I/II)、「加德爾-110」(Ghadr-110,又稱「使者一型」Qadr-1),以及根據北韓「蘆洞一型」(Nodong-1)開發的「伊瑪德」(Emad)中程飛彈,其射程介於一二○○至一七○○公里之間,彈頭重量約三五○至一○○○公斤不等。
在二○二四年十月的攻擊行動中,伊朗企圖以數量上的優勢,壓制以色列的「飛箭二型/三型」(Arrow II/III)高空飛彈防禦系統。伊朗的作戰規劃者認為,以色列在伊朗二○二四年四月的前一次攻擊中,已經耗盡其攔截飛彈庫存。不過,伊朗錯估了以色列的飛箭二型/三型飛彈存量與發射器數量,以及盟友提供支援的程度。結果,伊朗的這波攻擊並未對以色列造成實質損害。然而,伊朗在二○二五年六月發動的新一波飛彈攻勢,確實造成以色列的人命傷亡。
以色列已經建立三種不同層次的飛彈防禦體系,以攔截伊朗的無人機、彈道與巡弋飛彈,包括高層防禦「飛箭二型/三型」、中層防禦「大衛投石索」(David’s Sling),以及低層防禦「鐵穹」(Iron Dome),另有多種空對空飛彈,例如美製AIM-7麻雀飛彈、AIM-9L響尾蛇飛彈、以色列自製的「巨蟒五型」(Python5)與「德比」(Derby)飛彈等。此外,以色列也獲得盟邦支援,例如美國海軍部署在地中海東部的兩艘「神盾」(AEGIS)驅逐艦。英國國會的一份報告指出,以色列也獲得來自約旦、英國和法國的協助,還有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提供情報支援。
共軍侵台 將仿伊朗打擊以色列策略
台灣已具備對抗解放軍無人機、彈道與巡弋飛彈的能力,但數量明顯不足,而且不像以色列一樣,有區域盟友為後盾提供支援。
解放軍在攻台時,也將仿效伊朗的策略,從多個地點以多種類型的火箭、飛彈與無人機,進行多波次、同時到達的打擊,以癱瘓台灣的防空與指揮中樞。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與伊朗關係密切,雙方在二○二○年六月簽署為期廿五年、價值四○○○億美元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據《紐約時報》披露,這項協議包括聯合軍事演習與訓練、武器研發與情報共享等內容。
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US Naval Institute)網站在二○二三年四月刊出的一篇文章估算,解放軍東部戰區擁有的傳統飛彈,包括東風-11A(一九二枚)、東風-15A(一四四枚)、東風-15B(一四四枚)、東風-16(四八○枚)、東風-17高超音速滑翔載具(HGV)(三六○枚)、東風-21D反艦飛彈(四八○枚)、東風-26B反艦飛彈(一○八枚)、紅鳥-3巡弋飛彈(三八四枚)。南部戰區則部署六七二枚各型飛彈,包括東風-16(四八○枚)、紅鳥-2巡弋飛彈(一九二枚)。若排除專門用於反艦作戰的東風-21D飛彈,東部和南部兩個戰區可用於攻擊台灣的飛彈總數將近一七○○枚。
台灣軍方也擁有多種飛彈防禦系統,包括自製的「天弓一型/二型/三型」、「捷羚」(Antelope)防空飛彈、美製「愛國者三型」(PAC-III),以及向美國採購的「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等。不過,這些系統在飛彈數量與發射載具上仍顯不足,無法提供全面性的防護。可以有效反制無人機的防空系統,也有相同的問題。
恐被攻擊目標 應考慮撤離附近平民
因此,我們應該如何降低遭到解放軍飛彈、火箭與無人機襲擊的風險?
二○○五年,我曾經在伊拉克巴格達遭遇飛彈與火箭攻擊,二○一四年(特拉維夫)與二○一八年(俾什巴)也先後在以色列有過類似經歷。根據我的經驗,面對這些從天而降的飛行炸彈,最好的應變方法就是尋找掩蔽處。台灣全境約有超過十萬個防空避難設施,光是台北市就有約四六○○個。然而,多數設施並不適用於長期避難。如果在第一時間找不到正式的防空設施,最好的避難地點就是地下空間(例如地下停車場、地下室、捷運站等),因為這些場所的樓層結構通常都是鋼筋混凝土建造,能夠提供較好的防護。若無地下空間可供掩蔽,次佳選擇則是水泥建築中結構最堅固的樓梯間。倘若當時人在車內,而且周遭沒有建築物可供避難,最佳方案是儘快將車輛停靠路邊,並在最少暴露的位置趴下掩蔽。總結來說,應該預先掌握住家、工作地點、購物與娛樂場所附近的避難處,才能在突發狀況下迅速避難。
倘若飛彈來襲之前有充分預警時間,身處解放軍可能攻擊目標(例如中華民國軍事指揮部與重要基地、政治象徵性建築、關鍵基礎設施,以及與解放軍「系統破壞戰」相關的其他重要設施)附近的平民,都應該考慮撤離以策安全。舉例來說,二○二三年十月七日之後,以色列政府主動撤離約廿萬名居住在靠近加薩走廊與黎巴嫩邊境地區的居民,以防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與黎巴嫩「真主黨」的火箭與飛彈攻擊。直到二○二五年三月一日,以色列政府才允許以國北部居民返鄉。另一方面,烏克蘭境內已有超過三七○萬人流離失所,還有六七○萬名難民逃往他國。
根據對解放軍火箭與飛彈威脅的審慎分析,我建議台灣民眾應該與解放軍的潛在攻擊目標,保持至少兩公里的安全距離。這個數據是根據衡量解放軍飛彈命中精度(或誤差)的指標「圓形公算誤差」(CEP),以及各型彈頭的爆炸危險範圍(例如PHL-03火箭彈頭重量二八○公斤,東風-26飛彈彈頭可達一八○○公斤)推算而來。
掌握避難地點、應變措施 減少傷害
俄羅斯已經利用火箭、無人機與飛彈,摧毀烏克蘭的城市。以色列與烏克蘭至今仍持續遭受這類攻擊。我衷心希望台灣能夠免於相同的威脅。然而,無論是國家或恐怖組織,都已經發展出專門破壞民用基礎設施、殺害平民的武力結構與戰略。中共好戰成性,無視平民傷亡,一般民眾將無可避免地陷入險境。因此,民眾應該在飛彈來襲前後,掌握避難地點與應變措施,以提高生存率並減少傷害。
(作者吉耐獅為退役美國空軍外務官,專研反恐怖主義、非正規作戰、飛彈防禦與戰略。二○二二年獲選我國外交部「台灣獎助金」學人,二○二三年在國立政治大學、國防大學擔任駐點訪問學人,現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二○二二年八月,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後,解放軍從中國大陸向台灣附近海域發射十一枚東風-15B型飛彈(射程約三五○至七○○公里),並從福建平潭島發射數量不明的PHL-16多管火箭
星期專論》解放軍火箭與飛彈對台灣的威脅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kPlxbL
烏克蘭公佈「蜘蛛網行動」新片!摧毀俄機如入無人之境 - 自由軍武頻道

烏克蘭公佈「蜘蛛網行動」新片!摧毀俄機如入無人之境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4kWhhHn
又傳台灣志願兵戰死消息!44歲退役特戰兵在烏克蘭東部陣亡 - 自由軍武頻道
中共是俄烏戰爭的推動者!
2024/07/15 10:34◎陳俊自由開講》中共是俄烏戰爭的推動者!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zEBgYP
北約組織近日在華府舉行的峰會上,發表一份宣言,指責中共為俄烏戰爭的「決定性推動者」,代表北約對中共態度的劇變,回顧歷史,北約直到2021年才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到中共,當時只是稱其為「體制性挑戰」,措辭相對溫和,如今,北約將中共與俄羅斯「無限制」夥伴關係以及對俄國防工業的大規模支持視為對歐洲至大西洋安全的直接威脅,不僅顯示出北約對中共的警惕,也反映出國際局勢緊張。
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今年5月19日在北京會見俄羅斯總統普廷。(路透社)
北約宣言的深遠影響
北約此次宣言隱含對中共施壓的意味,宣言指出中共在俄烏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並呼籲中共停止對俄羅斯的物質和政治支持,暗示著北約可能採取進一步行動,如經濟制裁來回應中共的行為,此舉對中共和歐洲之間的關係將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對那些與中共有密切經濟聯繫的歐洲國家,過去一年,歐洲在與中共的關係上顯得猶豫不決,特別是一些視中共為重要市場的國家,然北約的強硬態度表明,這些國家可能需重新評估與中共的經濟和政治關係。
北約對中共核武的擔憂
除對中共在俄烏戰爭角色的譴責,北約還對中共的核武和太空能力表達嚴重擔憂,更反映北約對中共軍事擴張的全面警惕,中共在核武和太空領域的不斷進步,使得北約不得不考慮其對全球安全架構的影響,中共在這些領域的發展,不僅挑戰現有的國際規則和秩序,也加劇國際社會對其戰略意圖的不安,北約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中共帶來的多重挑戰,不僅須在地緣政治上保持高度警惕,也在技術和軍事領域也應對中共進行嚴密監控。
中歐關係的未來走向
北約此次強硬表態對中歐關係的未來走向將產生深遠影響,北約指出中共的行為無法不影響其利益和名聲,暗示北約可能會採取進一步措施,而對於歐洲國家來說,這也意味著他們必須在經濟利益和安全考量之間做抉擇,北約態度可能會促使歐洲國家加強內部團結,並與其他地區的國家合作,共同應對來自中共的挑戰,也將對全球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為兩岸情勢研究員)自由開講》中共是俄烏戰爭的推動者!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zEBgYP
國際刑事法院發出拘捕令 通緝俄前防長紹伊古和俄軍總參謀長!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國際刑事法院發出拘捕令 通緝俄前防長紹伊古和俄軍總參謀長!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76) 半小時看懂俄烏之仇:用飢餓消滅一個國家,烏克蘭大飢荒!俄羅斯至今不敢面對的公開秘密……| 床台 - YouTube
拿木頭敲、丟輪胎砸地雷!俄烏士兵超原始掃雷畫面曝 - 自由軍武頻道

拿木頭敲、丟輪胎砸地雷!俄烏士兵超原始掃雷畫面曝 - 自由軍武頻道
簡直開外掛,烏軍用便攜式防空飛彈打下俄軍巡弋飛彈 | TechNews 科技新報
今日俄羅斯再向烏克蘭猛射至少120枚巡弋飛彈,網上傳出在這次飛彈襲擊中,烏克蘭士兵使用便攜式防空飛彈擊毀俄軍巡弋飛彈的畫面。(圖擷取自Ukraine Weapons Tracker 推特) 簡直開外掛,烏軍用便攜式防空飛彈打下俄軍巡弋飛彈 | TechNews 科技新報
俄軍剛放話飛彈用不完 烏軍打下巡弋飛彈影片馬上曝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jxrCPw
2022/12/29 18:5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俄烏戰爭衝突持續,今(29)日俄羅斯再向烏克蘭猛射至少120枚巡弋飛彈,造成多個城市斷電與多人傷亡。而網上也傳出在這次飛彈襲擊中,烏克蘭士兵使用便攜式防空飛彈擊毀俄軍巡弋飛彈的畫面。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日報導,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表示,俄羅斯今日向烏克蘭各地城市發射120多枚巡弋飛彈,基輔(Kyiv)、哈爾科夫(Kharkiv)、利維夫(Lviv)等城市都受到程度不一的攻擊,造成停電與人員傷亡。
而長期追蹤俄烏戰爭武器的推特帳號「Ukraine Weapons Tracker」今日在推特上PO出一段影片表示,烏克蘭士兵在今日的襲擊中,使用9K38針式(Igla)便攜式防空飛彈擊落一枚俄羅斯發射的巡弋飛彈。
片中可見烏克蘭士兵發射兩枚防空飛彈,首枚未命中,下一枚則精準擊中巡弋飛彈,在空中爆炸。而烏軍擊落的巡弋飛彈眾說紛紜,可能是Kh-101、Kh-55或3M-54「口徑」巡弋飛彈。這三款巡弋飛彈都不具備超音速能力,因此攔截成功機率較大。
而先前俄羅斯國防部才透過Telegram官方帳號,發佈黑海軍艦發射飛彈的照片,表示「我們有用不完的『口徑』巡弋飛彈」。
俄軍剛放話飛彈用不完 烏軍打下巡弋飛彈影片馬上曝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jxrCPw
烏俄戰爭/前挪威女議員變神槍手!前線參戰畫面曝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9K38針式防空導彈 - Wikiwand https://bit.ly/3vk9lbb
9K38「針」式防空飛彈(俄語:9К38 «Игла́»,羅馬化:Igla)是蘇聯的一款攜帶型防空飛彈,其北約代號為SA-18「松雞」(英語: 'Grouse' )
短程攜帶型防空飛彈研發專案於1971年Kolomna(全稱是列寧勛章與紅旗勛章國有機械設計局)設計局開始,然而Igla 針式並非Strela家族的(Strela-2箭-2/SA-7或Strela-3箭-3/SA-14小妖)改良產品而是全新專案,主要目的是開發出擁有比Strela系列較佳反反制能力及較佳接戰包絡線的新飛彈。
技術困難使研發案延長很多,然而1978 專案分為二案:一個是全功能版一個是簡化版(Igla-1 SA-16)只有簡單的紅外線追蹤功能類似早期Strela-3/SA-14系列,以期能比全功能版更早服役。
Igla-1發展
精簡版的9K310 Igla-1型(北約命名SA-16 Gimlet手鑽)和9M313飛彈於1981年3月11日服役於蘇聯,與Strela-3系列最大不同是包含選擇式的IFF(敵我識別裝置)避免擊落友機,自動鎖定能力和高仰角攻擊能力使發射更方便,最低射程的限制也減少很多,稍微加大的火箭和改良導向系統使射程增加,也更容易咬住機動性和高速性飛機,延遲引信也使其殺傷力更大,擊中機身後還會引爆剩下的飛彈燃料使威力增加,還能抵抗各種紅外線反制手段(像閃光燃燒彈或ALQ-144系列干擾絲),還有增加了感應器靈敏度。
南非 的測試顯示出Igla勝過同年代(1982年)時體型較小的美國FIM-92A型刺針飛彈,然而,克羅地亞的測試卻表示彼此無任何差異,追蹤導向器效能差不多,Igla得利於體積大而有更快飛行速度和稍大射程而已。
Kolomna設計局表示Igla-1擊殺率有30%到48%擊落無反制力目標,有反制力目標也有24%擊殺率,外國另一份報告表示有44%到59%擊殺率可以擊落無反制力的F-4幽靈II戰鬥機。
Igla發展
精簡版的Igla-1雪地氣候也可使用
全功能版9K38 Igla(北約代號SA-18 Grouse)與9M39彈體於1983進入蘇軍服役,最大與精簡版不同是可以對抗許多反制的閃光彈和干擾絲,還有更靈敏的追蹤巡標感應器,半球型的鎖定範圍可以鎖住非線性飛行的機體(全方位能力),射程略為增加,更高貫穿力,速燃火箭有更高瞬間速度(與射程相符的前提之下),新式火藥可以使彈頭衝進目標後才引爆。
芬蘭的測試顯示出和法國的西北風飛彈相比,針式飛彈追蹤敏感度和射程還是較差,彈頭也較小,但是抗反制能力卻比較強。
海軍的船用版9K38 Igla出現後北約命名為SA-N-10 Grouse松雞,此型可以固定在船或小艇上當成防空飛彈。
Igla-s
「超級針」Igla-s用的是9k338型導彈,在北約中的代號為SA-24掃興者,它混合了針-D和針-N的幾種特征並改進,提高了命中率並能攻擊無人機。2001年通過測試,擊落美國空軍一號陰謀事件
SA-18簡圖
2003年8月12日,根據美英俄三國聯合情報活動「針式行動」的結果,一位英國人Hemant Lakhani意圖攜帶舊型針式飛彈進入美國,並有意用來攻擊空軍一號美國總統專機或商業客機,並有計畫再取得50枚以上。
結果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追查到俄羅斯的接頭人,並用一美國密探假裝成的恐怖份子表示想擊落商業客機,他提供一具失效的針式飛彈樣本給俄國探員假裝的中間人,後來他在紐華克準備交貨給美國偽裝探員時被抓,同時一位住在馬來西亞的印度人,Moinuddeen Ahmed Hameed和一位美國人Yehuda Abraham 準備購買飛彈時也被捕。
服役史
Igla和Igla-1從蘇聯外銷到超過30多國,許多游擊叛軍和恐怖組織據信也有買到,斯里蘭卡的叛軍坦米爾解放之虎2006年8月被FBI假扮的軍火商逮捕時也試圖購買Igla,2003年時黑市報價大約60,000 - 80,000美金一枚
2002年服役9K38針式防空導彈 - Wikiwand https://bit.ly/3vk9lbb
挪威送西北風,烏克蘭各式便攜式防空飛彈大總匯
作者 Alan Chen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2 日 17:00 | 分類 航太科技 , 軍事科技Telegram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挪威送西北風,烏克蘭各式便攜式防空飛彈大總匯 | TechNews 科技新報 https://bit.ly/3I9cVMJ
挪威國防部長格拉姆近日宣布,已將 100 套法製西北風便攜式防空飛彈運送到烏克蘭,協助抵抗俄軍侵略,繼美製刺針、英製星紋、波蘭雷霆式和俄製針式飛彈後,烏克蘭幾乎將集滿各國所有款式的便攜式防空飛彈。
西北風(Mistral)便攜式防空飛彈,是由法國馬特拉電子公司(Matra Électronique,後被 BAE 併購)1974 年研發,1987 年服役。
西北風彈身長 186 公分、直徑 9 公分、發射後翼展 19 公分,整套發射系統重量約 18.7 公斤,分為瞄準系統和發射筒,由兩名士兵一組操作,最大射程 4.5~6 公里,速度達 2.6 馬赫,飛行高度可達 3,000 公尺,具紅外線及半主動導引模式。
除了士兵攜行方式,西北風也開發車載、空射和艦載等版本,和美製刺針飛彈同為便攜式短程防空飛彈的兩大經典產品。
挪威 3 月轉送烏克蘭 4,000 枚 M-72 LAW 輕型反裝甲飛彈後,再度送出 100 套西北風飛彈,格拉姆部長表示,送出這些西北風飛彈,並不會影響挪威原本空防能力,因挪威已啟動新一代防空飛彈採購計畫,取代西北風對挪威陸軍和海軍的角色。
不過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憑著各國支援的防空飛彈,讓俄軍陸航和空軍損失慘重,因此近期俄軍空襲行動,多改為夜間進行提升烏軍防守難度,雖然西北風飛彈近年改良版加裝熱顯像瞄準系統,但挪威並未說明支援飛彈是否有這項裝置。
但無論是否有熱顯像瞄準,烏克蘭只要能持續取得各國支援的防空飛彈,對俄軍航空器來說都不是好事,因接下來烏東和南方戰線的戰事,可能又會傳出俄軍直升機或戰機被西北風擊落的消息。挪威送西北風,烏克蘭各式便攜式防空飛彈大總匯 | TechNews 科技新報 https://bit.ly/3I9cVMJ
侵略到底!俄國回絕烏克蘭10項和平計畫提案 要求承認割地否則免談
Newtalk新聞 | 國際 | 張柏源 綜合報導發布 2022.12.30 | 05:05
侵略到底!俄國回絕烏克蘭10項和平計畫提案 要求承認割地否則免談 | 國際 | Newtalk新聞 https://bit.ly/3vsq63K
俄羅斯持續以飛彈和自殺無人機攻擊烏克蘭各城市及基礎民生設施,29日再度從空中與海上朝烏克蘭各大城市發射了超過120枚飛彈,克里姆林宮也回絕烏克蘭提出的10項和平計畫,要求基輔必須承認莫斯科占領4區納入俄羅斯版圖,才可能結束戰爭。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更表明,完全掌控兼併4區是莫斯科最終目標。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y)11月在20國集團(G20)高峰會中提出「10項和平計畫」,敦促各國領袖以此為基礎召開全球和平峰會。計畫內容包括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俄羅斯必須尊重「聯合國憲章」;俄國撤軍並停止敵對行動,重新開放烏克蘭與俄國邊界;設立一個特別法庭來起訴俄羅斯的戰爭罪行。
此外,還有聚焦恢復歐洲最大核能發電廠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周遭安全,這座核電廠目前已被俄國占領;限制俄國能源資源價格,並協助烏克蘭修復半數已在攻擊中遭到破壞的電力基礎設施;保護並確保烏克蘭向世界上最貧窮國家出口穀物;落實保護環境需求,同時聚焦於排雷和恢復水資源處理設施。
計畫也要求預防衝突升級並建立歐洲-大西洋地區空間安全架構,其中包括對烏克蘭的保障;確認戰爭結束,包括讓有關各方簽署相關文件。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28日回應:「如果烏克蘭不把當前現實狀況納入考量,也就是有4個地區已併入俄國版圖,就不可能談成和平協議。」
拉夫羅夫28日受訪時重申莫斯科立場,即基輔要恢復談判,就應該承認俄羅斯兼併4個烏克蘭地區。他說:「我們絕對優先考量的是4個新的俄羅斯地區」:並宣稱「這些地區不應受到多年來所面臨的納粹化威脅」。俄羅斯目前尚未完全掌控烏克蘭頓內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gansk)、赫松(Kherson)和札波羅熱等地區,拉夫羅夫證實這是莫斯科的最終目標
侵略到底!俄國回絕烏克蘭10項和平計畫提案 要求承認割地否則免談 | 國際 | Newtalk新聞 https://bit.ly/3vsq63K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