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花、香、畫、茶

博古圖 - 劉松年 — Google 藝術與文化

166542297677038_P18950730 (1)

【宋 · 博古圖】絹本 設淡色
作者:劉松年
規格:縱128.3厘米*橫56.6厘米
館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宋朝(960年—1279年)政治開明,在經濟、文化和科學方面均高度繁榮 ,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富強的國家,也是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人民生活富裕,文人熱愛藝術。中外學界普遍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陳寅恪先生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宋朝《 博古圖》局部
宋時,收藏成為一時熱潮,宋人將收藏稱之為「博古」,意在追求博古通今的趣味。知名書畫收藏家劉文杰先生曾指出:「從中國書畫鑑藏史上講,中國有五次收藏高潮,第一次是宋朝,第二次是明朝,第三次是清代乾隆年間,第四次是清末民國時期,以1993年中國成立收藏家協會為標誌,中國進入了第五次收藏高潮。」 收藏熱的出現,使得宋朝時期出現了大量描繪博古題材的繪畫作品。宋時博古圖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為了便於收藏者直觀的鑑別文物而在一些金石學著作中臨摹繪製的古玩插圖,即為博古圖譜;另一類是描繪宋人如何玩收藏、鑑賞文物的捲軸畫,即為博古圖軸。今天介紹的博古圖描繪的便是文人墨客把玩古董的場景。
宋朝《 博古圖》劉松年
此畫作者為劉松年。劉松年,浙江杭州人,是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擅山水,兼精人物。後人將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家」。
宋朝《 博古圖》局部
該畫以山水為背景,描繪了宋時文人士大夫、仕女們爭相鑑賞古玩的場景。畫中桌案上擺放有各種古器、古玩。此畫有文人五人,或背手駐足、或低頭試探、或把玩古器。畫中有仕女三人,畫面中間有一仕女正在研究手中拿著的古器。畫面左側一仕女雙手捧著古玩,似是回頭和另一仕女交流討論。畫面右上角有一侍女,右手持扇,正在煽動爐火。
宋朝《 博古圖》局部
畫中士大夫或頭戴高裝巾子、或頭戴巾帕。高裝巾子也稱烏角巾,因相傳為宋時蘇東坡所喜戴,故也稱東坡巾;其特點為巾制有四牆,牆外有重牆,比內牆稍窄小,前後左右各以角相向,戴之則有角,介在兩眉間。明代王圻《三才圖會》中就有記載:「東坡巾有四牆,牆外有重牆,比內牆少殺,前後左右各以角相向,著之則有角介在兩眉間,以老坡所服,故名。」文人身穿交領大袖長袍,內著交領窄袖衫,下身著裳,腰間或系腰帶、或在圍腰外系腰帶。
宋朝《 博古圖》局部
畫面中間的仕女梳小盤髻,飾有珠釵。小盤髻是古代婦女髮式之一,宋時較為流行;其髻式凡三圍,插以金釵,不用網固定。仕女身穿交領大袖上襦,內著中單,下身著裙,腰間環佩。畫面左側雙手持古玩的仕女梳三鬟髻。鬟是中空如環形的髮髻,三鬟髻也稱為「三鬟結」,是古代婦女的一種環形髻式;其髮髻為梳成三個鬟的髮式;《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東女國》記載:「為小鬟髻,飾之以金。」
左側仕女身穿墨色交領大袖上襦,內穿交領窄袖中單,下身著曳地長裙,腰間系圍腰,系玉綬帶。畫面左側另一仕女梳高椎髻,髻上飾有珠翠。高椎髻為古代婦女髮式之一;其梳編法是將發攏結於頂,挽成單椎,聳立於頭頂。《妝檯記》中就有記載:「宋理宗朝宮妃梳高髻於頂,巍峨高聳,號高椎髻。」其仕女身穿窄袖上襦,下身著裙,腰間系圍腰,外系玉綬帶。
宋朝《 博古圖》局部
畫面右上角持扇子的侍女梳低髮髻,髻上飾珠,身穿交領窄袖上襦,內著中單,下身著裙,腰間系腰帶。
宋代博古圖不僅反映了其時繁榮安定的生活景象,也是研究宋朝服飾、器物的重要資料。
宋朝《博古圖》中的傳統服飾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S53GOY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99x4evl.html

2022-10-16_1+722460 - 2022-10-16T172752.2630 - 2022-10-16T172739.951

博古圖 - 劉松年 — Google 藝術與文化

鑑賞丨博古圖中的物與人|博古圖|桐蔭博古圖|宋代金石學_新浪收藏_新浪網


166303784901384335_750x5000916-1閑情四事0022022-10-12_211714166546275777764_P18950729

宋朝「辦桌」比台灣還狂 來故宮當「四司六局」「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識古人的花、香、畫、茶世界,並以茶席體驗
2022-10-11 01:19 聯合報/ 記者
陳宛茜
宋朝「辦桌」比台灣還狂 來故宮當「四司六局」實習生 | 生活新聞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Ey9GNd
北宋書法家黃庭堅自稱有「香癖」,是位不折不扣的「香味控」。他最愛的一款香是「嬰香」,將角沉(海南島沉香之最)、丁香、龍腦、麝香等香料研磨成粉後,調勻加蜜高溫熬煮,蔭涼一個月後而成。圖為黃庭堅的「書嬰香方」。圖/故宮提供
台灣民間宴客會請來總鋪師「辦桌」,而根據研究,中國最遲到了宋朝,便出現提供籌辦宴會服務的民間商業機構「四司六局」,為官府或富貴人家舉辦宴會。此刻故宮正展出的「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特展,便介紹南宋杭州的「四司六局」,展覽期間並舉辦解謎實境遊戲「宴會達人活動手札」,邀觀眾扮演「四司六局」的實習生,運用展品見習一場宋代最澎湃的「辦桌」。
根據故宮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許媛婷研究,「四司六局」是在經濟繁榮、消費力強的社會發展出來的宴席模式。當時婚喪喜慶所用物品,皆可透過「四司六局」租借,方便又省事。四司是帳設司、茶酒司、廚司、台盤司;六局是果子局、菜蔬局、蜜煎局、香藥局、油燭局、排辦局等。從這些司局的名字來看,可見宋朝「辦桌」的龐大複雜、相較於現代的豪門盛宴,有過之無不及
以香藥局為例,宋代人迷品香、焚香,香藥局的人不僅要隨時換香,還必須支應宴席上客人取用異品奇香的需求。書法家黃庭堅自稱有「香癖」,故宮所藏「宋 黃庭堅 書嬰香方」記載嬰香製作配方,將角沉(海南島沉香之最)、丁香、龍腦、麝香等香料研磨成粉後,調勻加蜜高溫熬煮,蔭涼一個月後而成,據說燒香味似嬰氣。
宴席若要掛畫、插畫,則可找排辦局,將宴會現場佈置成文人雅集的氣氛。故宮所藏的「宋人博古圖」便有排辦局協助裝飾宴席掛畫的場景。孟元老曾在「東京夢華錄」中寫道:「主人只出錢而已,不用費力」。在宋朝想要打造一個文青風的高雅派對,直接出錢請「四司六局」代辦就可以啦。
●「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即起至12月18日,於故宮北部院區正館105陳列室展出。
宋代「四司六局」中的排辦局,協助在宴席空間掛畫、插花。圖為「宋人博古圖」圖/故宮提供
宋朝「辦桌」比台灣還狂 來故宮當「四司六局」實習生 | 生活新聞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Ey9GNd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覽 > 當期展覽 > 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 https://bit.ly/3ywwIQQ
古今講究生活質感與情調的人,總會為平淡無奇的日常,製造一些起伏和趣味。今天仍然有人雅好的插花、焚香、掛畫和喝茶,長久以來就有人樂為此道,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時光。
從傳世的文獻、器物與書畫,可以看出十二世紀的宋代人插花時,分外講究花器與花材的搭配。品香的同時,還要講究個人專屬的味道。而且,掛畫除了美化居家環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走入其中的優雅空間。朋友相聚,人多舉辦以點茶為主的茶席宴會,獨飲或人少時,則以古意盎然的煎茶展現格調。
這個展覽以插花、焚香、掛畫、喝茶為題,分區展示,希望通過文物之間的串聯,呈現十二世紀前後,人們關注四件事的想法和付諸行動的各種表現。透過模擬再造的環境氛圍,邀請大家一起前來體驗古人的花、香、畫、茶世界。
感謝國家圖書館和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應允出借珍藏,參與展覽,讓此次展覽可以更為豐富多元。
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覽 > 當期展覽 > 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 https://bit.ly/3ywwIQQ
-----------------------------
閑情四事
插花、焚香、掛畫、喝茶

❉ 內容:
古今講究生活質感與情調的人,總會為平淡無奇的日常,製造一些起伏和趣味。今天仍然有人雅好的插花、焚香、掛畫和喝茶,長久以來就有人樂為此道,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時光。
從傳世的文獻、器物與書畫,可以看出十二世紀的宋代人插花時,分外講究花器與花材的搭配。品香的同時,還要講究個人專屬的味道。而且,掛畫除了美化居家環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走入其中的優雅空間。朋友相聚、人多時舉辦以點茶為主的茶席宴會,獨飲或人少時,則以古意盎然的煎茶展現格調。
這個展覽以插花、焚香、掛畫、喝茶為題,分區展示,希望通過文物之間的串聯,呈現十二世紀前後,人們關注四件事的想法和付諸行動的各種表現。透過模擬再造的環境氛圍,邀請大家一起前來體驗古人的花、香、畫、茶世界。
本展展出展品包括國家圖書館和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應允出借珍藏,使該展更為豐富多元。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 –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https://bit.ly/3eqS2Ak
---------------------
本活動將安排參觀本院「閑情四事──插花、焚香、掛畫、喝茶」特展,透過專人導覽認識古人的花、香、畫、茶世界,並以茶席體驗、香餅手作兩個主題課程,帶領親子觀眾沉浸於茶與香的氛圍,透過眼、耳、鼻、口、手等五感,體驗古代文人的生活雅趣。
品味茶香—「閑情四事」特展親子活動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官方線上售票網 https://bit.ly/3Vm0zoB
閑情四事-探訪古人花、香、畫、茶的世界 導覽手冊
古今講究生活質感與情調的人,總會為平淡無奇的日常,製造一些起伏和趣味。今天仍然有人雅好插花、焚香、掛畫和喝茶,長久以來就有人樂為此道,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時光。
從傳世的文獻、器物與書畫,可以看出十二世紀的宋代人插花時,分外講究花器與花材的搭配。品香的同時,還要講究個人專屬的味道。而且,掛畫除了美化居家環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走入其中的優雅空間。朋友相聚,人多時舉辦以點茶為主的茶席宴會,獨飲或人少時,則以古意盎然的煎茶展現格調。則以古意盎然的煎茶展現格調。
這本導覽手冊以花、香、畫、茶為題,希望通過文物之間的串聯,呈現十二世紀前後,人們關注四件事的想法和付諸行動的各種表現。透過模擬再造的環境氛圍,邀請大家一起前來體驗古人的花、香、畫、茶世界
故宮精品網路商城 - 閑情四事-探訪古人花、香、畫、茶的世界 導覽手冊 https://bit.ly/3yyiJK6


【宋 · 博古圖】絹本 設淡色
作者:劉松年
規格:縱128.3厘米*橫56.6厘米
館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宋朝(960年—1279年)政治開明,在經濟、文化和科學方面均高度繁榮 ,在當時的世界上是最富強的國家,也是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人民生活富裕,文人熱愛藝術。中外學界普遍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陳寅恪先生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宋朝《 博古圖》局部
宋時,收藏成為一時熱潮,宋人將收藏稱之為「博古」,意在追求博古通今的趣味。知名書畫收藏家劉文杰先生曾指出:「從中國書畫鑑藏史上講,中國有五次收藏高潮,第一次是宋朝,第二次是明朝,第三次是清代乾隆年間,第四次是清末民國時期,以1993年中國成立收藏家協會為標誌,中國進入了第五次收藏高潮。」 收藏熱的出現,使得宋朝時期出現了大量描繪博古題材的繪畫作品。宋時博古圖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為了便於收藏者直觀的鑑別文物而在一些金石學著作中臨摹繪製的古玩插圖,即為博古圖譜;另一類是描繪宋人如何玩收藏、鑑賞文物的捲軸畫,即為博古圖軸。今天介紹的博古圖描繪的便是文人墨客把玩古董的場景。
宋朝《 博古圖》劉松年
此畫作者為劉松年。劉松年,浙江杭州人,是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擅山水,兼精人物。後人將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家」。
宋朝《 博古圖》局部
該畫以山水為背景,描繪了宋時文人士大夫、仕女們爭相鑑賞古玩的場景。畫中桌案上擺放有各種古器、古玩。此畫有文人五人,或背手駐足、或低頭試探、或把玩古器。畫中有仕女三人,畫面中間有一仕女正在研究手中拿著的古器。畫面左側一仕女雙手捧著古玩,似是回頭和另一仕女交流討論。畫面右上角有一侍女,右手持扇,正在煽動爐火。
宋朝《 博古圖》局部
畫中士大夫或頭戴高裝巾子、或頭戴巾帕。高裝巾子也稱烏角巾,因相傳為宋時蘇東坡所喜戴,故也稱東坡巾;其特點為巾制有四牆,牆外有重牆,比內牆稍窄小,前後左右各以角相向,戴之則有角,介在兩眉間。明代王圻《三才圖會》中就有記載:「東坡巾有四牆,牆外有重牆,比內牆少殺,前後左右各以角相向,著之則有角介在兩眉間,以老坡所服,故名。」文人身穿交領大袖長袍,內著交領窄袖衫,下身著裳,腰間或系腰帶、或在圍腰外系腰帶。
宋朝《 博古圖》局部
畫面中間的仕女梳小盤髻,飾有珠釵。小盤髻是古代婦女髮式之一,宋時較為流行;其髻式凡三圍,插以金釵,不用網固定。仕女身穿交領大袖上襦,內著中單,下身著裙,腰間環佩。畫面左側雙手持古玩的仕女梳三鬟髻。鬟是中空如環形的髮髻,三鬟髻也稱為「三鬟結」,是古代婦女的一種環形髻式;其髮髻為梳成三個鬟的髮式;《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東女國》記載:「為小鬟髻,飾之以金。」
左側仕女身穿墨色交領大袖上襦,內穿交領窄袖中單,下身著曳地長裙,腰間系圍腰,系玉綬帶。畫面左側另一仕女梳高椎髻,髻上飾有珠翠。高椎髻為古代婦女髮式之一;其梳編法是將發攏結於頂,挽成單椎,聳立於頭頂。《妝檯記》中就有記載:「宋理宗朝宮妃梳高髻於頂,巍峨高聳,號高椎髻。」其仕女身穿窄袖上襦,下身著裙,腰間系圍腰,外系玉綬帶。
宋朝《 博古圖》局部
畫面右上角持扇子的侍女梳低髮髻,髻上飾珠,身穿交領窄袖上襦,內著中單,下身著裙,腰間系腰帶。
宋代博古圖不僅反映了其時繁榮安定的生活景象,也是研究宋朝服飾、器物的重要資料。
宋朝《博古圖》中的傳統服飾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S53GOY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99x4evl.html

2022-10-16_1+722460 - 2022-10-16T172752.2630 - 2022-10-16T172739.951

博古圖 - 劉松年 — Google 藝術與文化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 每日頭條

0 - 2022-10-16T172922.8990 - 2022-10-16T173019.0910 - 2022-10-16T173008.2810 - 2022-10-16T173005.3060 - 2022-10-16T173002.8560 - 2022-10-16T172958.4840 - 2022-10-16T172955.2470 - 2022-10-16T172950.9740 - 2022-10-16T172948.8740 - 2022-10-16T172945.9490 - 2022-10-16T172940.3530 - 2022-10-16T172934.9790 - 2022-10-16T172932.460

中國人的博古情懷,都在這些畫裡! - 每日頭條


0 - 2022-10-16T173358.5260 - 2022-10-16T173356.2650 - 2022-10-16T173352.7770 - 2022-10-16T173349.907

宋徽宗 宣和博古圖
「博古畫」最初是描繪有關人物鑑賞古玩的內容,北宋大觀年間宋徽宗命人編繪宣和殿所藏古物,定為「博古圖」。宋嘉定四年(1211)劉松年所繪《博古圖軸》就是描繪文人大夫聚在一起,品玩古器的場景。這類「博古」題材的圖,在宋代明代蔚然成風。
宋 劉松年 博古圖軸
宋 張訓禮《圍爐博古圖》局部
宋·佚名《博古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p2xnoop.html


主題與關鍵字:奇石、高士(士人、隱士)、侍從(侍女、僮僕)、松、竹、柏、庭院、欄杆、傢俱(屏風)、飲食器、花器、文房用具、文玩(琴棋書畫)。石渠寶笈續編(寧壽宮),第五冊,頁2718
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84&
故宮書畫圖錄,第二冊,頁101-102
庭中松樹挺立,梅花盛開。屏風前三文士圍束腰長桌而坐,其中二文士坐於榻上,榻下壺門開光,一觀畫,一盥手回首;靠背扶手椅上文士手作研磨狀,似為點茶備茶。一文士園中踱步吟詩。
張訓禮,南宋光宗朝(公元一一九O-一一九四年)人。畫雖舊名圍爐博古,然畫中構圖、母題與世傳十八學士圖相類。唐太宗收聘賢才,以杜如晦、房玄齡等十八人並為學士。命閻立本圖像,褚亮為贊,號十八學士。宋張訓禮圍爐博古圖軸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Cud3SE

ac4bd11373f08202588849534bfbfbed


FireShot Capture 130 - 宋人博古圖 軸-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 - 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官員(臣)
高士(士人、隱士)
香爐.火盆
文玩(琴棋書畫)
傢俱(屏風)
奇石
侍從(侍女、童僕)
溪澗、湍泉

靈芝
梅(白.紅.蠟梅)
花器
飲食器
庭院
欄杆

宋人博古圖 軸-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 https://bit.ly/3rXvGt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