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町為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市之行政區,共分一~三丁目,位於臺北城內西南部、文武町之西,今博愛路、桃源街、延平南路、長沙街一段、貴陽街一段、愛國西路之一部均在町內,因境內之登瀛書院而得名。戰後劃入城中區,今屬臺北市中正區。
登瀛書院:由官方建立的書院,建築物具有西方洋樓特點。3. 西學堂、番學堂:由劉銘傳創立,西學堂交受中文與外文。番學堂配合原住民開設課程,教原住民讀書、寫字。
***
登瀛書院(淡水館)
西學堂(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681)
番學堂
書院街為今長沙街一段,因街上之登瀛書院而得名,街尾即台灣總督府後門,並有台灣總督府圖書館、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本社(原址均在現博愛大樓)、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現國史館暨正副總統文物館)
應該是1905年以後的照片。1905年仰賴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龜山發電所」完成(新店區南勢溪與北勢溪匯流處),將電力送進台北城內、大稻埕、艋舺等3個地方使用,台北成為台灣第一個有電燈的城市
西學堂
清代臺灣官方創辦的第一所西式學校。臺灣的西學教育,可追溯17世紀荷蘭與西班牙統治臺灣時,為宣揚基督教所傳授的聖經讀本,隨荷、西統治結束而終止。1858年(咸豐8年)臺灣開港,清廷同意西方教會再來臺灣傳教。1876年(光緒2年)英國長老教會牧師巴克禮(Thomas Barclay),在臺南設神學院(今臺南神學院)。1882年加拿大長老教會牧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在臺北淡水創立理學堂大書院、淡水女學院,再創立臺灣史上第一所男、女中學─1885年的中學堂,以及1887年的女子中學堂。惟此五所「西學堂」皆為民間興辦;官方設立之西式學校要到1885年臺灣建省以後。
1887年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在臺北府城創立西學堂,直屬巡撫衙門管理,意在培養買辦與技術人才。以留學生張爾城為總監,聘請丹麥人轄治臣(Hating)、英國人布茂林(Pumnllin)為教師,教授英文、法文與史地、理化、算術、測繪。1890年又在大稻埕(今臺北市大同區)設立電報學堂,以培養電信技術人才。1888年邵友濂接任巡撫,以經費不繼為由,裁撤此二所學堂。官辦的臺灣新式教育,因此曇花一現。就讀西學堂者不僅限於臺灣學生,亦有自中國福建來就讀者,西學堂關閉後,福建籍學生仍留在臺灣,成為日治初期的通譯。
------------
書院町
書院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共分一~三丁目,在文武町之西,今博愛路、桃源街、延平南路、長沙街一段、貴陽街一段、愛國西路之一部均在町內,因境內之登瀛書院而得名。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