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排放解救地球-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熱浪來襲,美國多地體感溫度出現攝氏38度以上的高溫「超高溫警告」(excessive heat warnings)。另外,全美逾1.75億人收到過度高溫警告或建議,相關部門也呼籲民眾「多喝水,留在冷氣房內,避免曬太陽」,更特別警告從事戶外活動的民眾和高風險族群族群,需格外小心熱傷害。
報導指出,包含芝加哥、紐約、費城在內的大城市都已在公共圖書館與社區中心,為無處避暑的民眾設置「避溫中心」(Cooling Center)。其中,費城預估最高溫度有可能達到攝氏42度;波士頓市則在宣布高溫緊急狀態後,在網站上寫著「極端高溫對健康有害,甚至是致命的」,也將在特定路線提供水。全美熱爆! 多地體感飆至38度以上 逾1.75億人收高溫警告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79hktc
朱慧芳/不怕渴的台灣油芒 營養價值比稻米還要高
朱慧芳/不怕渴的台灣油芒 營養價值比稻米還要高 | 聰明飲食 | 養生 | 元氣網 https://bit.ly/3ajrmPQ
2019-03-03 12:19聯合報 文/朱慧芳
台灣油芒是在台灣演化出來的品種,格外珍貴。 徐子富╱提供
台灣油芒是在台灣演化出來的品種,格外珍貴。 徐子富╱提供
看到聯合報的報導,南部地區因為抽取地下水灌溉,造成部份地區地層下陷。高鐵沿線的地層下陷可能影響地基,威脅行車安全。農田灌溉本是天經地義的事,農業本無罪,怪的是水利系統跟不上農工商同步進化的現代腳步。每到初春就聽到農田灌溉和工業搶水的新聞,政府也幾乎都在此時發出要民眾節水省水的呼籲。
這些水事,讓我想起去年春天去嘉義拜訪花農時,農友提到他利用以色列進口、埋在土裡的滴灌系統餵養嬌嫩的花朵,因而大幅降低花田的用水量。我還記得他很得意的說,隔壁稻田一天的用水量可以讓他的花田澆灌一年。花田的表土看起來並不滋潤,甚至有些乾黃,但是花株卻翠綠茂盛,可見他所言不虛。
樹豆是原住民傳統穀糧。 圖/朱慧芳
樹豆是原住民傳統穀糧。 圖/朱慧芳
原住民傳統穀糧 耐旱不怕渴
除了利用省水的滴灌系統之外,選擇耐旱不怕渴的作物也是極端氣候下的變通方式。例如,可以榨出好油的亞麻仁籽,以及原住民的傳統穀糧「樹豆」和「台灣油芒」。樹豆跟黃豆一樣可以做成豆漿、豆腐、甚至全素起司,而長得跟一般野芒草幾乎一樣的台灣油芒就更神奇了,不但可以榨出油來,品質還不輸給橄欖油呢!
用樹豆做成的全素起司。 圖/朱慧芳
用樹豆做成的全素起司。 圖/朱慧芳
油芒PK稻米 營養價值勝出
顧名思義油芒就是含有油脂的芒草,它是南島民族流傳上千年的傳統食物,營養價值比稻米還要高,蛋白質含量則不在小麥之下,要是跟地瓜PK的話,只輸在澱粉一項,其他養分都大大勝出。台灣油芒是在台灣演化出來的品種,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因此顯得格外珍貴,也特別值得研究推廣,目前正由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員邢禹依女士,以及徐子富研究助理協助原住民部落進行種原保護,和普及化的種植推動。
油芒雖然營養價值很高,但是跟稻米、小麥、小米、薏仁等等大家熟悉的榖糧不一樣的是,油芒穀粒的質地比較韌硬,又含有油脂,即使煮熟了口感也並不如軟香的稻米一樣適口,所以原住民常把它拿來當作「忌避作物」,和其他五穀雜糧混種在一起。聰明的鳥類會優先選吃營養豐富的油芒,如此一來,人類想要的小米、紅藜、小麥、稻米反而因此受到保護,大家各取所需。
油芒耐旱、耐貧瘠,種下去之後幾乎不必照顧,採收完還可以再生。 徐子富╱提供
油芒耐旱、耐貧瘠,種下去之後幾乎不必照顧,採收完還可以再生。 徐子富╱提供
採收還能再生 海濱也能生長
除了當作忌避作物之外,油芒因為耐旱、耐貧瘠、種下去之後幾乎不必照顧,採收完還可以再生,不用重新種植又可以再度採收。同時,它不挑土質,就連含鹽分高的海邊都可以生長,說它是阿信油芒也不為過。油芒穀粒榨過油之後,剩下的榖粕還很有營養價值,可以跟莖稈一起作為動物飼料,也可以做為加工食品的原料。
受公約保護 無法隨意種植
油芒有這麼多的優點,是不是引起大家想要種看看或是吃看看的興趣呢?尷尬的是,自從聯合國的會員國同意共同遵守「原住民權利宣言與生物多樣性公約」之後,一些只有原住民才會吃的傳統作物受到法律保護,被賦予了專屬權,一般人想要種植,尤其是作為商業產品來種,必須要有原住民的同意才可以,哪怕是自己無意在野外採集到,種植當成產品的行為都有可能觸法。在台灣,只有原住民和研究原住民文化的專業學者知道如何食用油芒,即使現在原住民也不太愛吃它,但台灣油芒還是受到原住民法保護,不是想種就可以種的。
如果讀者對油芒覺得好奇,中央研究院的徐子富研究助理歡迎大家跟他聯絡,一起討論。ecorv0920@gmail.com
朱慧芳/不怕渴的台灣油芒 營養價值比稻米還要高 | 聰明飲食 | 養生 | 元氣網 https://bit.ly/3ajrmPQ
台東布農族青年種植油芒 竟是「未來超級食物」
布農族青年邱曉徵種植的油芒今天收割。(記者黃明堂攝)
台東布農族青年種植油芒 竟是「未來超級食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InCUxX
2022/07/07 15:51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布農族青年邱曉徵種植在部落消失半世紀的油芒,竟是中研院學者口中的「超級未來食物」,在極端氣候下能抗旱取代稻米,種1分地1年收成才賣7萬元,利潤不高,但他不願拉高價錢,只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並利用這麼好的食物。
目前正值油芒的採收期,延平鄉武陵村山腳下,一群布布農族婦女像被雜草淹沒般,埋頭收割,邱曉徵還提醒婦女,田裡有3個鳥巢,不要驚動小鳥。
43歲的邱曉徵說,油芒在部落已消失半世紀。2016年底,他遇到研究幾10年原住民穀物的林志忠老師正好有收藏種子,帶回一些回部落種植,誤打誤撞找到令老人家驚訝的布農族的傳統穀物。
邱曉徵說,2019年媒體報導中研院投入數年研究氣候變遷下的「超級未來食物」,沒想到就是他所種植的「油芒」。
中研院油芒研究的學者最初找到油芒時,全台只剩6株,且在國外都沒有,它具抗旱、耐鹽,加上營養豐富、全株都可使用,是非常有價值的植物,在極端氣候下能抗旱取代稻米。
油芒原是瀕臨絕跡的台灣特有植物,中研院8年復育計畫已有小成。除了商品化能幫助原住民部落,也希望透過油芒抗旱耐鹽的特性,為世界上糧食缺乏的地區盡一分心力。
邱曉徵說,油芒收成1分地1年賣7萬,他種6分地每年收成約40幾萬,利潤不高,但他不想拉高價錢,他的想法是,這是那麼好的作物,在精神上、文化上的意義遠大於利潤,他希望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使用到。
油芒是中研院所研究的「未來超級食物」。(記者黃明堂攝)
台東布農族青年種植油芒 竟是「未來超級食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InCUxX
油芒營養高、油質優 部落老人家「記憶的味道」 台灣油芒
油芒營養高、油質優 部落老人家「記憶的味道」 | 聰明飲食 | 養生 | 元氣網 https://bit.ly/3ypaUFD
2019-11-29 16:27元氣網 圖.文/楊翠玲 台灣油芒
你聽過油芒嗎?
去年因緣際會認識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徐子富先生,他是邢禹依博士研究團隊的一員,對於臺灣油芒的推廣和研究不遺餘力。初認識他時,三句不離油芒,因而對這種原生種作物留下深刻印象。
右邊兩簇穀物就是營養成份高於稻米的臺灣油芒。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油芒穀粒中含有營養成分比稻米高,它的脂肪、蛋白質、鈣、鎂及鉀含量都很高;有種色胺酸可以讓心情平穩、促進睡意;內含角鯊烯,可以作為養生保健食物的利用。
顧名思義油芒的含油成份很高,穀物可以榨油的部位來自種籽的胚,油芒的胚占了種籽的三分之一。它的油可以媲美南瓜子油、月見草油或同級油品。它的莖桿可以無廢利用,攪碎壓成顆粒讓畜養的家禽食用。
更好的是,油芒有非常強的抗旱能耐,不需要太多水份,並且和周遭雜草的競爭力強,非常容易栽種。在地球暖化氣候異常下,若能推廣到土地貧脊的地區,有可能成為一種新興的作物。
油芒和稻穀的比較,油芒穀粒小,口感較米粒韌硬。
油芒在日本時代的文獻和標本都有記載,是幾千年前台灣原住民將野種馴化培育的作物,昔日是原住民的主食之一。為何會失傳?依照中研院口訪耆老的說法,油芒曬乾脫殼時的芒尖會讓皮膚非常癢,加上穀粒小、口感較硬,漸漸地就被其他作物取代了。在原鄉部落,曾經吃過油芒的老人家都至少70歲以上。
中研院植微所的邢禹依研究員曾在學術交流中,接獲外國學者提供的訊息得知台灣有一種作物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只生長在台灣。油芒的發現,來自徐子富先生的田野調查,他曾經不只一次獲得部落族人提供的種籽,種源都是老人家留下來的。嘗試種植,一直無所獲,直到有一次他在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部落的一棟石板屋牆角發現兩株活生生的油芒作物,才開啟臺灣油芒復耕和推廣之路。
為了鼓勵原鄉部落積極復耕油芒並尋求銷售通路和加工產品的製成,徐子富先生和一群人成立了「油芒社會企業」。油芒研究團隊正積極開發二級加工產品,如:保養品油、甘酒釀及醬油等等,希望油芒的栽種能為原民部落帶來新興的產業。
上周末在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的卡那歲農場,吃到油芒的料理,傳說中營養成份高的神奇作物成為桌上佳餚,一股莫名的欣喜湧上心頭。
在我還沒到卡那歲農場之前,我只知道油芒這種正在原鄉推廣復育的的台灣原生特有種作物,卻不知道油芒長什麼樣子。農場的原木長桌上擺放幾簇穀物,不像紅藜,更不會是小米?心中正在疑惑,農場主人Biung(邱智偉)就開口侃侃而談這種復育而來的傳統作物。
武陵部落卡那歲農場女主人全曉玉用大鍋煮食「記憶的味道」。
更令人感動是晚餐時間,大家圍在大灶圓鍋旁,聽農場女主人Ngavan(全曉玉)邊動手邊講故事,說了一則有關油芒和老人家的故事。她說曾經有部落老人家對她說,非常想念dil的味道,當時曉玉根本不知道dil是什麼?直到她遇見了油芒,才恍然大悟老人家日夜思念的味道就是油芒。遺憾的是,老人家在離開之前,都沒有機會再嘗到油芒的滋味。曉玉將此道油芒和小米一起慢慢搖煮的食物取名為「記憶的味道」。菜名取的很貼切,很有情感,這是原住民老人家畢生思思念念、難以忘懷的味道啊!
油芒油爆的味道和爆米花非常相似。
除了這道油芒小米粥,另一道藜藜糕,用小米、紅藜製成,上面撒上油爆的油芒,是我非常喜愛的一道甜點。油爆過的油芒像是縮小版的爆米花,口感也類似,點綴在甜點上,吃起來多了層次的口感。
油芒通常種植在主要作物稻米、小米的外圍,鳥兒喜食。
油芒是一種邊際作物,通常種植在主要作物稻米、小米的外圍,鳥兒喜食,所以可以減少農作物的損失。油芒長得和一般芒草很像,如果沒有特別介紹,一般人很容易忽視。正值油芒成熟採收的季節,我這一趟武陵部落之行,也看見種在土地上活生生的油芒植株和剛收成尚未脫穗的穀子。對油芒在部落復耕之路和餐桌上的料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油芒營養高、油質優 部落老人家「記憶的味道」 | 聰明飲食 | 養生 | 元氣網 https://bit.ly/3ypaUFD
寶島特有種台灣油芒 糧食危機下的永續農業未來 - 台灣光華雜誌 https://bit.ly/3IopKBa
科學家對研究生涯大多有著「一期一會」的期待。一生僅有一次,命中注定般的珍貴相遇、改變世界的重大發現,許多人畢生也遇不到一次。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邢禹依博士,在2011年參加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一場關於「亞洲水稻」的研討會時,一種沒有圖片,只有學名和採集者紀錄的台灣糧食作物「Eccoilopus formosanus(Rendle)A. Camus (syn. Spodiopogon formosanus Rendle)」,成了她50多年農業研究生涯的「一期一會」。
「學名裡的formosanus(福爾摩沙)讓我精神一振。」邢禹依既興奮又驚訝,「有種『台灣』糧食作物,我居然從未聽過。」會後她前去追問,才知道它的標本,被保存在英國皇家植物園裡,沉靜躺了近120年。「為了尋找耐旱性良好的陸稻品種,我跟助理徐子富跑遍台灣各地原住民部落,我自認還算了解原住民日常糧食。」但這種初聞其名卻不知真貌的古老「新作物」,讓邢禹依內心忐忑:它百多年前就被採集,有專門學名,代表曾很普遍,甚至曾是主食之一,然而直到2011年為止,都不曾出現在全球任何「糧食研究」中,它是否早就滅亡了?
海外親戚多的孤兒作物
專研民族植物及古生物學的倫敦大學學院考古研究所教授多利安.富勒,在這場關鍵會議演講中,首次提起這種台灣早期糧食作物,不只邢禹依感到震撼,「富勒教授也是透過日本竹井教授得知,它是『孤兒作物』,只存在於台灣,連他都沒見過它的樣貌。」那張沒有圖片只有學名的簡報,引起全場熱議,滿座全是世界頂尖的農業與植物學家,但對這種作物卻一無所知。
2019年底,作為全球唯一研究該作物的團隊,計畫主持人邢禹依到英國劍橋大學演講,首次公開階段性研究成果:台灣特有種「台灣油芒」,學名Eccoilopus formosanus (Rendle) A. Camus,英文名Taiwan Oil Millet(簡稱TOM),為C4植物,耐旱、耐熱、耐寒、耐病、耐蟲、耐鹽還耐澇,光照和氮肥的利用率都很高,能適應各種惡劣環境,是植物界最頂級的生存強者。「油芒是多年生植物,在東北亞多處都找得到。竹井教授紀錄中曾在會降雪地區發現它,長得很好。」邢禹依表示,油芒本就是一種能吃的穀粒作物,但一結穗就落粒,採收不易,加上去殼很麻煩,穀粒又小,人們不想食用。
「在台灣邊際土地常見的油芒,某天發生自然變異,種子不會落粒、植株更直立也較少分枝。特有的台灣油芒新種就此誕生。」邢禹依認為接下來要歸功於當時台灣島上的南島語系民族。他們注意到種植時「選大顆、看起來很有精神的穀粒,種出來的也會『比較大顆』,就適合人吃。先民的智慧真是了不起。」現今「優化」概念,早就存在先民腦中。「更厲害的是,先民還會『馴化』。經過3,000多年『為了吃』進行人為精選淘汰。」先民成功讓台灣油芒上了餐桌,「增加一種主食。」
根據研究,台灣油芒穀粒中,凝聚營養的「胚」占三分之一體積,無論是蛋白質還是礦物質如鋅、鎂、鈣等,與當代主要糧食相比,營養含量都高過數倍,更有其他穀物類較欠缺、人體無法自動生產而仰賴攝取的必需胺基酸,能促進人體發育、增強免疫功能。
文獻指出3,500到4,000年前,大量先民陸續遷徙離台。「搬家時人們一定會帶上最重要的家當,包括糧食種子。」但其中不包括生長在山區的台灣油芒,「就算沿海貿易發展,台灣油芒仍從未離島,最後變成僅存於此的『孤兒作物』。當原住民也開始不吃時,它就不見了。」台灣油芒本就只存在原住民語裡,不吃它也不提它,這個名字從各族語裡逐漸消失。
如今台灣油芒再現,讓國際學術界認為,這或能替氣候異常、人口增長造成的全球糧食危機帶來曙光,大家稱它是「超級作物」,研究開始跨國,技術越界合作。
2019年末Covid-19重創世界經濟,「封鎖」導致糧食供應鏈斷裂,各國忽然陷入新糧食危機,接著後疫情時代來臨,現實令人清醒,人們強烈意識到必須盡快解開超級作物的基因密碼,替「不可知的未來」做準備。
為了耐旱、抗病、防蟲害,「聰明的」台灣油芒在全株三個區域,用不同方式分泌出不同型態的「蠟」。圖為葉鞘上的蠟,一碰觸就會脫落。
邢禹依博士說話輕柔溫婉,專研糧食作物的她,特別關心氣候變遷與全球飢荒問題。研究台灣油芒的過程,她笑稱處處充滿「驚喜」。
稻草堆裡找某根「草」
然而,從「台灣孤兒作物」變為「超級未來作物」之前,「總得先找到活體吧?」跟隨邢禹依近30年的研究助理徐子富打趣地說道。「誰也沒聽過沒見過,又怎麼會知道它多有價值?所以保種和研究是最初目的。」
當時從會議回來後的邢禹依,讓因多年田調而熟悉原住民部落的徐子富,在繼續尋找旱稻優種的過程,「順道」找看看這個「孤兒」。「找到算賺到,就算一直沒找到,總是比一無所知來得好。」絲毫不知自己即將挖到糧食金礦,徐子富靠著植物學家的使命感盡力尋找。
根據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紀錄,這個失落的植物最初由愛爾蘭醫生奧古斯汀‧亨利,於1892到1895年間,在台灣屏東天主教萬金教堂附近採集後帶回英國。「科學分類命名的好處,是讓研究者大致知道植物特性。例如Eccoilopus指的是禾本科下的油芒屬。」邢禹依解釋,「要找一種沒見過的植物,只能先靠掌握到的基本資料,大概推論可能的樣貌。」
接下這個任務的徐子富,「先到台大植物標本館碰運氣,結果還真找到了。」然而乾癟枯黃的標本上線索很少,外型很像台灣滿地長的芒草。「幸好標本裡包括它結的穗,這個細節很重要。再加上百年多前它被採集時,是原住民糧食,所以去部落找長得像並且能吃的作物,應該八九不離十。」
兩個人當時不知道的是,回答「能吃」這關鍵的當代原住民早就所剩無幾,而真的吃過、知道怎麼吃的,就更是鳳毛麟角。若是再晚幾年才開始「尋孤」,在遍地都是芒屬植物的台灣,找某種外型神似但細節不同的糧食作物,難度之高堪稱不可能的任務。
與六株台灣油芒相遇的2011年夏末那日,對徐子富來說永遠宛如昨日般清晰。「我到屏東德文部落的目的,是跟魯凱族的vuvu(vuvu為原住民語中的爺爺輩)拿新陸稻種子回來做耐旱研究。」德文部落在八八風災裡遭遇土石流重創,幾百戶人家遷村,只有少部分族人堅守原地,少量農耕。沒人知道,未來全球糧食的希望,百年來一直都在這塊土地上無聲生長。「vuvu遲到,我到處閒晃,累了就在人家門口坐下。接著我看到了它。」徐子富簡潔的敘述中,看似無章的因果,存在著命運的神秘與強大。「在部落裡看到很像的,我總是會記得問問。」
有問有希望。人口銳減、農耕倒退的德文部落,相比起遷徙後繼續農耕的部落,機會更渺茫,但看到相似的植物,徐子富鬼使神差問出口:「那是能吃的嗎?」農地主人武ina(ina為原住民語中的阿姨輩)的回答,讓從原住民餐桌上消失數十年的孤兒作物「台灣油芒(原住民語多似「蘆麥」,lumaj」不但重見天日,更作為「台灣特有種」成為國際糧食的未來希望。
開花結穗期的整片台灣油芒,確實跟芒草極為相似。不同的是,根據品種,台灣油芒的穀粒和穗頸最少有五種、甚至更多顏色,看起來另是一番美景。(徐子富提供)
採收後的台灣油芒容易保存,只要綑成一束一束,收在倉庫裡,需要時再拿出來取下要食用的穀粒數量進行處理,十分方便。
解開台灣油芒之謎
生物歷經物競天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自然條件往往迫使生物為了生存、適應而演化,雖然幾千年來被馴化後的台灣油芒是糧食,但既然不再食用了,為何魯凱族武家還特地種那幾株台灣油芒?對此,徐子富解釋:「武ina說祖先傳承有交代,這是傳統農作物,不管吃不吃,就算只用一小塊地,也要繼續種。」這番話感動徐子富,邢禹依聽他轉述,也不禁感慨先民智慧真是深遠,連「保種」都替後代想到了,留下了希望。
找到「第一代」台灣油芒後,邢禹依帶領團隊展開長達近八年的研究。她從生理學來看,「縱切葉片看構造,認出維管束很靠近的C4植物特徵時,心裡的驚喜難以言喻。」後來陸續在台灣四個部落,又發現了穀粒與穗頸顏色不同的台灣油芒,「也就是說,它還在持續變異。」
先民的馴化結果很明顯,「糧食作物從野生種馴化成栽培種,要最先改善『會落粒』,再來就『會彎腰』。野生稻馴化為栽培稻也一樣。」專研水稻的邢禹依,對此非常了解。「讓作物由散生株型改為直立株型,結穗時不會落粒,提高種植密度和可食用量。」
台灣油芒穀粒最外層包覆著絨毛,葉鞘上滿佈白色粉末,這使得它的外型很像芒草。芒草也是C4植物,強勢生長遍布台灣,增加當初尋孤的難度。「舂穀脫殼的過程,絨毛滿天飛,造成皮膚發癢。而且穀粒不大,不像稻米容易吃飽,口感還稍硬。」原住民告訴邢禹依,逐漸不食用台灣油芒的原因,「後來貿易發達,買米還比較簡單,口感又好。」
透過氣相層析儀,邢禹依團隊發現葉鞘白粉是純度很高的固體蠟,而觸摸穗頸的滑膩感,則是液體蠟,全都是表皮細胞不斷分泌出來的「油」,也就是脂肪類。「陸生植物表面都有蠟,以防止水分蒸發。但像油芒植物『長頭髮』般持續分泌蠟,非常少見,只有某些沙漠植物有這個特性。」無論野生還是特有種,油芒分泌蠟的方式,讓它極為耐乾旱、抗病蟲害,是非常「聰明」的植物。
徐子富從德文部落帶回「首代」台灣油芒,種在中研院植微所的走入式成長設備裡。當時誰也不知這些台灣特有種,會成為糧食危機的新希望。
營養高、油脂豐富的台灣油芒,非常適合作為「加分」成分。徐子富與德文部落合作,進行商品多元化,從混合米飯、麵條、肥皂到調味料,未來希望開發無麩質甜點。
逆境也能長!全球永續農業候選者
「台灣油芒首要優化的部分,是改變它的日長敏感度,控制生長期,提高年獲次數。」優化台灣油芒,邢禹依進行跨領域合作,跟「毛豆先生」周國隆、「台灣牧草專家」陳嘉昇,以及「原住民糧食研究先鋒」陳振義,一起著手進行育種改良。
「育種主要分兩方向:人吃的,穀粒要變大變多;動物吃的,整株磨碎後口感要好。希望透過改良讓台灣油芒有更高價值。就像玉米,因為它的莖可直接當飼料,提高了經濟價值。」邢禹依用農業科技研究奠基,期望挖掘出台灣油芒所有優勢,讓實作改良端的專家們幹勁十足。
「不負眾望,台灣油芒果然全株可用,而且不含麩質。」育種改良的合作,從第一代一路培育到現今第八代,食用的穀粒變大、增多外,更大幅減低穀粒「空包彈」比例,邢禹依補充,「飼料用台灣油芒纖維很細緻,連兔子都喜歡吃。」
身為強勢作物的台灣油芒很野,很難馴化,「但台灣先民解決了最困難的部分,加上原有的優勢條件,讓人期待台灣油芒強大的潛力。」宛如草原民族遇到野生汗血寶馬般,邢禹依的研究成果一出,引起國際學術界關注,紛紛動用資源提供技術,「這個『未來』,還包括成為生質能源,因為台灣油芒全株油脂含量十分豐富。」
過去農業發展講求快速、高產,過度消耗環境的承受力,全球氣候變遷與土壤弱化,再加上Covid-19凸顯「仰賴進口」的問題。如何提高各國營養來源的食物自給率?「永續農業」成了核心問題。
台灣油芒適合成為永續農業的候選者嗎?身為嚴謹治學的科學研究者,邢禹依謹慎地思索後,點了點頭:「我認為是的。雖然尚未有時間進行實驗(大概需要三到五年),證明台灣油芒在一塊土地重複種植,是否會傷地力。」她眼睛裡帶著光,「但是它不挑環境,不挑氣候,好生長。能適應惡劣條件與貧瘠土壤,是強項。」如果人類能與野性很強的台灣油芒「好好合作」,必能為糧食危機提供有效解答。寶島特有種台灣油芒 糧食危機下的永續農業未來 - 台灣光華雜誌 https://bit.ly/3IopKBa
【上帝賜給部落全球獨有救荒作物】油芒 從幾近消失至今成超級未來食物
因為疫情造成經濟封鎖,聯合國農糧署警告,糧荒危機迫在眉睫。許多國家無糧可吃,都在尋找解決糧荒的方法!而在台灣,有學者發現一種失落的原住民作物叫做油芒,能抗旱耐寒耐鹽化,非常貧瘠的土地也能種出來,營養價值也比水稻小麥還要高,堪稱是「超級未來食物」,台灣油芒全球獨有,學者期望這種作物能幫助解決全球的糧荒危機。台灣獨有「油芒」 解決糧荒的超級作物 - 華視新聞網 https://bit.ly/3P6cZ00
小小的作物種原,深深影響國際情勢,董氏基金會主任許惠玉:「糧食問題是一個國安問題,那我們自給率要高。」氣候變遷下,糧食產量逐年減少,各國疫情嚴峻,鎖國封城也讓供應幾乎斷鏈,糧荒不是危言聳聽,全球都在尋找糧食永續的解方,幸好台灣發現了超級未來食物。
一大清早,農民忙著採收幾乎和人一樣高的台灣油芒,這座以斯馬哈散農莊隱身在台東的延平鄉,種著解決全球糧荒的希望,中研院研究助理徐子富:「我們大概有7個單位,投入了7年的研究,還包含了美國跟法國,而且它都不需要用基因改造,它就可以因應這個氣候的變化,當然是非常興奮啦。」
↓↓往下繼續閱讀↓↓
台灣以種植稻米為主,油芒一直以來不被重視,直到倫敦大學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學者偶然在演講中提到這種神奇作物,中研院研究團隊趕緊出動尋找,好不容易在原住民部落發現少數幾株,趕緊保種復耕。
油芒只生長在台灣這片寶島上,它強大的生命力,抗旱抗寒而且耐鹽化,在貧瘠的土地上逆境中也屹立不搖,是全球暖化下極為重要的特性,中研院研究助理徐子富:「全世界的穀類啊,蔬菜水果都是全世界到台灣來,沒有一個台灣原生在地的物種可以到全世界,那剛好油芒就是這樣的一個物種。」
油芒的蛋白質含量是稻米的2倍,鈣鎂是稻米的7倍,也含有極多的必需胺基酸,能夠促進人體發育、增強免疫功能,能夠提升中樞神經的組織功能,董氏基金會主任許惠玉:「所以我們存備糧食基本上就有幾個,它容易放,然後它可以儲存,然後它吃一點點,就可以滿足比較多的營養需求。」
4月21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發出警告,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2020年全球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多達2.65億人可能餓死。糧荒不只發生在落後國家,以新加坡為例,他們90%的糧食都依賴進口,疫情衝擊食品供應鏈下,新加坡是最大的受害者。至於台灣,糧食自給率在30%到50%之間,這代表我們的熱量來源有7成仰賴進口,一旦國際貿易出狀況,台灣也是受害者。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所幸目前情況穩定,稻米到年底若加2期會有280萬公噸,我們的掌握絕對是要往前大概半年到一年的期間。」
當國際糧食競爭展開,誰握有關鍵的作物種原,誰就能避免糧荒危機,而在氣候暖化下,保存全球獨有的台灣油芒,也等同替未來存下生機
台灣獨有「油芒」 解決糧荒的超級作物 - 華視新聞網 https://bit.ly/3P6cZ00
43歲布農族邱曉徵原來只想找回布農族傳統穀物,沒想到在部落消失近半世紀的油芒,竟然是科學家口中的超級未來食物。(中央社盧太城)
2016年,一心想種原住民傳統穀物的邱曉徵,向人要來台灣油芒的種子,抽穗後,部落裡老人家看到感動不已。但他們後來才知道,原來種下的,竟是中研院口中的「超級未來食物」。
文/盧太城、張雄風 (中央社記者)
在雲霧裊繞的山腳下,一片翠綠的農作物看來生命格外旺盛。這藏身在台東延平鄉武陵山下的植物叫「油芒」,被譽為「超級未來食物」。
「布農族的食物不應該只有小米。」綁著馬尾的43歲布農族男子邱曉徵走在布谷拉夫部落田間,思緒回到七年前。
驚見半世紀前傳統穀物 長者感動用母語聲聲喚
邱曉徵說,2014年他問父親邱貴春,「我們(原住民)的穀物應該不只是小米」,於是父親向部落耆老tama sazu取得某傳統穀物的種子給他。他在2015年初播種,當年4月開始抽穗,只知道布農人稱它為batal。
他搜尋「原住民傳統穀物」,當時出現很多圖鑑,其中也出現了油芒的照片,因為不會比對,當時誤認batal穗樣子就是油芒,於是帶著它去農委會台東農業改良場詢問,結果研究員說「你們帶來的穗稱為稷」。
他說,當時還蠻失望的,但也至少釐清了布農族的batal就是「稷」。
直到2016年底,邱曉徵參加小米課程時,在課堂中遇到研究幾10年原住民穀物的林志忠老師。他問老師,有沒有聽過台灣油芒,老師說有,他又問老師有沒有種子給他。老師嚇一跳,認為這種穀物應沒有人想要復耕了,「當時沒有經濟價值可言」,但是邱曉徵說,「不管,我就是想要種傳統穀物」。
邱曉徵說,當時只知道種的是台灣油芒,但是不知道布農族有沒有這穀物。等到抽穗後,海岸山脈鸞山部落70幾歲的老人家過來,看到他田裡的植物直接用母語喊出「Dill」,驚訝地問「你們還會種Dill」。就這樣,誤打誤撞找到布農族的傳統穀物,回過頭來找日治時期文獻也確實如此。
邱曉徵說,老人家看著油芒,感動地說,這傳統穀物在布農族部落消失半世紀了。1941年發生內本鹿事件後,日本政府將住在內本鹿的布農族人強制遷移到海岸山脈的鸞山部落,當時族人也帶著傳統穀物一起移居。剛遷移到鸞山部落時還有人種,後來就消失,沒想到50幾年後又看到。
更讓人意外的是,2019年媒體報導,中研院投入數年研究,油芒是在氣候變遷下的「超級未來食物」,「原本只是要找回傳統穀物,沒想到挖到寶」。
找回與土地族群的連結 部落餐廳推廣懷念滋味
油芒一年兩次收成,分別是在5月和11月,顆粒和小米一樣大小。一塊田的油芒不會同時成熟,因此只能手工分批採收,處理時它的細毛會藏在衣服內「洗也洗不掉」,奇癢難耐,因此穿過的衣服都會丟掉。油芒的口感如何,邱曉徵也說不上來,他說「就是一種食物的概念,就像小米、稻米一樣」,目前部落內的「卡那歲工作坊」製作小米油芒飯,訴說小米油芒飯的故事。
卡那歲農場女主人說,將此道油芒和小米一起慢慢煮成的食物取名為「記憶的味道」。菜名取得很貼切,很有情感,這是原住民老人家畢生思思念念、難以忘懷的味道。
另外,海端鄉崁頂部落的蓋亞娜餐廳和延平鄉永康部落的烏尼囊工作坊也都有推出油芒相關料理;台東市的七度空間也研發油芒千層派,油芒料理逐漸在台東推廣。
邱曉徵父子種植油芒已有六年經驗,他們希望更進一步推廣油芒種植,除了讓部落各個年齡層都能參與在其中,把部落在地的人文、自然、教育與環保的特色發揮出來。
目前會先以台東縣延平鄉布農族人推廣種植。未來會往北發展,從海端鄉、卓溪鄉、萬榮鄉,最後再推廣到全國的布農族部落,希望族人能夠種回自己的糧食,讓族人了解台灣油芒在世界的重要角色與地位。
農委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雜糧研究室主持人黃子芸表示,油芒的利用研發栽種由高雄農改場負責,台東場只負責保種,但是如果民眾有興趣也會協助、輔導栽種,目前場內保有10個品種的油芒。
邱曉徵說,他和父親堅持復耕傳統穀物,其實就是一種與過去、土地、族群文化、情感上重新的連結,也是對這塊土地愛的表現,「不想讓油芒在長者們的生活中繼續式微,在我的生命中消失」。
油芒抗旱耐鹽營養高 中研院復育有初步成果
油芒是瀕臨絕跡的台灣特有植物,中研院八年前提出復育計畫已有小成。除了商品化能幫助原住民部落,也希望透過油芒抗旱耐鹽的特性,為世界上糧食缺乏的地區盡一分心力。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助理徐子富告訴《全球中央》,重新找出油芒,到有商品問世,歷經12年。
中研院油芒研究的計畫主持人是中研院植微所博士邢禹依,徐子富長年擔任研究助理,針對油芒復育、量產到商品化全程參與。徐子富說,最初找到油芒時,全台只剩六株,這種植物在國外都沒有,而且抗旱、耐鹽,加上營養豐富、全株都可使用,是非常有價值的植物。
根據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資料,台灣每年約有300萬公噸的廢棄稻桿及稻殼,稻桿、稻殼處理方式包括就地掩埋、直接燃燒等。稻桿分解不易,腐熟過程中產生厭氣環境而影響作物根系生長,燃燒稻草則易造成空氣污染,甚至引發交通事故,可見為農業廢棄物另覓出路的迫切性。
徐子富說明,其實油芒全株可用作循環經濟,油芒種子可供人煮食或加工食用,莖桿則可給雞鴨牛羊等動物作為飼料,實用價值高且完全不浪費;加上它不含麩質,對於有麩質過敏的人而言,油芒的相關產品可以列入選擇。
另外,透過高雄農改場合作,針對台灣各地魚塭土地遭鹽化,擬進行鹽化土地種植油芒實驗,持續研發可行的耕種模式,以供日後推廣到貧瘠缺水處,或者國際難民營居住地區。
減少翻土具固碳效果 有利減緩氣候變遷
2021年遭逢台灣半世紀多以來最大旱災,西半部因缺水造成大面積停灌休耕。徐子富說,雖然不能說油芒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但相較於其他依賴水耕的農作物而言,油芒受到的衝擊的確較小。
徐子富特別強調,現在氣候變遷議題獲得各界關心,油芒是三年生作物,每次收成只需要從莖桿部切除後,就可以再次生長,只需要三年翻一次土、犁,減少原先在土壤中的碳被釋放到大氣。相較於水稻100至120天、小麥約半年就需要犁田一次,更具固碳效果。
根據農委會在「水田連續轉作旱作之研究」指出,經三年九期作後,土壤pH值及有機質含量呈下降趨勢,並有隨氮肥使用量增加而降低pH值的現象,因此應以水、旱輪作。徐子富說明,目前農委會推薦的旱作作物如薏仁、高粱等,甚至還有旱田補助,希望農委會也能將油芒列入旱田轉作的作物之一,更利於推廣。
徐子富也提到目前油芒較弱勢的地方,由於油芒莖桿較長,成熟的油芒可以長到180公分高,較其他作物更擔心強風,如颱風季的影響,因此未來的研究方向則是看能否將它矮化,或是加強莖桿的韌性。
發揚原住民的智慧 盼為全球糧食安全效力
就商品化的情況,徐子富進一步表示,透過油芒社會企業團隊協助,以「島原」為品牌,自2020年7月起至今,已陸續推出如「油芒開心醬油」、「油芒電光米」及「油芒手工皂」三款系列商品。
此外,油芒又稱為「蘆麥」,源自於排灣族語lumaj。島原團隊嘗試以蘆麥的食材特性研發出世界首創啤酒,以蘆麥部分取代小麥釀製「蘆麥啤酒」,這是對原住民的尊敬跟感謝,讓油芒叫回自己的名字。
徐子富強調,一來這項作物友善土地,再來透過商品化的過程,希望能支持原住民產品和傳統作物;將來若擴大栽種,也希望能有利潤分享回饋部落,或以原住民營運的方式,來改善部落的生活。
徐子富表示,團隊希望能將油芒提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目前已向文化部提案,接下來會再與英、日學者合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案,未來希望在全球糧食上,台灣也能為世界盡一份心力。台灣油芒失落半世紀 躋身救糧荒超級食物 | 全球中央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bZ6MF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