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7人案」宣判:大部分被告「串謀顛復國政權」罪成
2024年5月30日2024年5月30日香港「47人案」宣判:大部分被告「串謀顛復國政權」罪成– DW – 2024年5月30日 https://bit.ly/3VotaMc
香港最大規模的國安案件「民主派47人案」30日上午公佈裁決,除了劉偉聰、李予信之外,其餘14名不認罪的被告均被判「串謀顛復國家政權」罪成。有人權組織批評,這是對香港反對派「近乎全面的清洗」。
https://p.dw.com/p/4gRLT
獲判無罪的2人分別是前公民黨區議員李予信(左)、香港大律師劉偉聰(右);其餘14名不認罪被告皆罪成。
獲判無罪的2人分別是前公民黨區議員李予信(左)、香港大律師劉偉聰(右);其餘14名不認罪被告皆罪成。圖片來源: Chan Long Hei/AP/picture alliance Chan Long Hei/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高等法院週四(5月30日)上午裁決,“47人案”之中16名不認罪的被告,僅2人獲判無罪,其餘14人皆遭判“串謀顛復國家政權」罪成;該罪最高可判處終身監禁
獲判無罪的2人分別是香港大律師劉偉聰,以及前公民黨區議員李信。兩人上午獲準暫時離開法庭;其餘14位被判有罪的被告則繼續收押。
《國安法》首次有不認罪被告脫罪
裁決之後,劉偉聰走出西九龍裁判法院向媒體呼籲關注案件中的其他朋友。他表示:「我不應該是今天的焦點所在……如果今天有任何主角的話,這份判詞才是主角,希望大家看看幾位法官如何處理本案,這才是對香港有意義的」;此前,他走進法庭時表示,希望“後會有期”,並感謝大家關心。
李被信走出法院時則表示心情“平和”,感受到大家的關心與愛,現在盼與家人飲茶。他29日在臉書發文,記述自己過去3年來的苦惱與困境,並形容審判這天對他來說有如“畢業禮”,並指:“無論結果為何,保持香港人生活方式的正當性,其實早已每天不斷地面對著最嚴峻的挑戰。
30日上午,李予信抵達西九龍法院。30日上午,李予信抵達西九龍法院。
30日上午,李予信抵達西九龍法院。圖片來源: Chan Long Hei/AP/picture alliance
裁決宣判後,律政司緊接著提出有意以《刑事訴訟程序條例》提出上訴。法官押後至30日下午再開庭,可能處理上訴。劉偉聰與李予信因此皆表示,不能針對案件評論或說得太多。上訴期間,律政司會否要求收押2人也受關注。
這是《香港國安法》首次有不認罪被告脫罪,此前《國安法》定罪率為100%。若上訴法庭推翻無罪裁決,2人仍可能罪成。
根據多家港媒整理的判詞,法官指,劉偉聰參與初選時未提倡「五大訴求」或否決預算案,無法確認他是否真正支持;盡管名字出現在《墨落無悔》聲明,但劉偉聰稱自己沒有、也未曾授權他人代簽;當時未做澄清,是不想“政治自殺”,而法官接納了他的說詞。
法官亦接納,李予信本無打算參與初選,其後才加入,也沒有參與任何初選協調會;簽署《墨落無悔》時,他也尚未成為參選人。
絕大部分「串謀顛復國政權」罪成
除了2名被告脫罪,其餘14名不認罪的被告「串謀顛復國家政權」全部罪成,包含立法會前議員梁國雄、林卓廷,還有社運人士吳政亨、前《立場新聞》記者何桂藍等人。
另一位社運人士鄒家成也被判有罪。他今早透過社媒表達感受:「由我決定不認罪、經歷抗辯,再到今日面對判決,我都抱著既不期盼也不氣餒的心態……唯一引領著我的,是信念和原則,於每一個當下做最正確和最無悔的決定,而我完成了。
30日稍早,梁國雄的妻子、社運人士陳寶瑩,以及香港社民聯的部分成員欲在法院門外請願,卻遭警方阻擋,被要求離開法院範圍到對面街上;陳寶瑩批評警方,剝奪他們的表達自由。
社民連成員曾健成則主張被告皆無罪,呼籲法庭釋放所有人,讓被囚3年多的被告能跟家人團聚。曾健成隨後被帶上警車。
「47人案」另外31位被告先前已認罪,有部分人也在法庭現場。根據DW記者現場觀察,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前香港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比鄰而坐,不時微笑交談;前香港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則向公眾席揮手致意。
根據港媒整理,控方認為,“47人案”一眾被告參與“串謀”,協議要取得立法會過半議席,以要求港府回應反修例運動的“五大訴求”,並打算“濫用否決權”,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癱瘓政府運作、迫使特首下台,有違國安法。
先前辯方主張,被告透過民主選舉讓市民選出代議士,依憲政機制推動變革並向當權者問責,不應構成「顛復」。
各界反應
「47人案」受到國際高度關注;30日上午,歐盟、美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愛爾蘭、捷克等國的使館代表都在法院外等候入場旁聽。自凌晨起,有數十位香港民眾到場排隊;港府也出動大批警力駐守。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國部代理主任王松蓮30日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指出,港人所希望的只是「自由選舉」的權利,「不管中國政府和他們指派的香港法庭怎麼說,民主並不是犯罪」。
王松蓮說,北京政府曾承諾港人有「普選」的權利,卻違背了諾言,「該被追究責任的,應該是北京政府」。
30日上午,法庭外有大批警力駐守。30日上午,法庭外有大批警力駐守。
30日上午,法庭外有大批警力駐守。影像來源: Tyrone Siu/REUTERS
大赦國際中國部主任布魯克斯(Sarah Brooks)透過聲明表示,這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定罪,「無情地展現了《香港國安法》如何被武器化,被用來消弭異音」。她形容,這是對香港反對派“近乎全面的清洗”,也顯示香港人權正快速瓦解。
布魯克斯表示:“這些人被定罪也向香港其他反對政府作為的人,釋放出一個令人不寒而栗的信息:保持沉默,不然就面臨牢獄之災。”
「47人案」的起源是2020年7月香港民主派組織、舉行的一場初選。 2019年反修例運動之際,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大勝;曾發起「佔中」的法律學者戴耀廷當時認為,民主派應繼續爭取隔年的立法會選舉席位過半。
然而,《香港國安法》在2020年中旬通過,民主派初選遭指有違國安;2021年初,港府大動作抓捕民主派人士,其中47人遭起訴,案件直到2023年初才真正開審,多數被告自被收押至今已在獄超過1000天。香港「47人案」宣判:大部分被告「串謀顛復國政權」罪成– DW – 2024年5月30日 https://bit.ly/3VotaMc


中國秘密信件曝光!騷擾各國外交官 要求抵制黎智英兒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6j41Fy
中國秘密信件曝光!騷擾各國外交官 要求抵制黎智英兒
智英被關押在赤柱監獄。圖為7月28日畫面。(美聯社)
2023/09/27 08:1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國安法等罪遭關押近1千日,他的么子黎崇恩不斷奔走,呼籲國際重視香港局勢。外媒報導,黎崇恩近日受邀聯合國活動發表演說,但至少有4名外國外交官透露,已收到中國外交部官員的信件,要求抵制這項活動。
《路透》報導,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期間,週三有一場「香港媒體自由」活動,發言人之一是黎智英的兒子黎崇恩。目前為止,至少有22個國家共同贊助這項活動,包括美國、法國和德國。
不過近日有一封信件在聯合國外交官之間流傳,內容是中國代表團要求各國「不要以任何方式參與這項活動」,並稱「涉港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4名外交官向《路透》確認收到了該郵件,其中3名外交官表示,中國外交官也單獨聯繫一些國家,要求不要以任何方式參加或支持活動。由於此事具敏感性,這些外交官拒絕透露姓名。
對此,中國駐日內瓦外交使團沒有回應。香港當局則發表一般性聲明,譴責媒體就黎智英案發表誤導和誹謗性言論,構成政治干預。英國外交、聯邦和發展辦公室則援引《中英聯合聲明》表示,將繼續關切香港權利和自由受到侵蝕。
持有英國國籍的黎智英於2020年8月遭港警以《國安法》逮捕,被控多項罪名。其中一件案子原定於去年12月開庭,但港府為了阻撓他聘請英國律師辯護,要求北京政府介入,案子延至今年9月,即將面臨《港版國安法》案件審判。黎崇恩今年5月在一份給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的聲明中表示,「我父親入獄是因為他幾十年來對政權都直言不諱。」「儘管他失去所有,甚至可能死在牢裡,他仍向政權說實話,不願沉默。身為他的兒子,我引以為榮。」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國安法等罪遭關押,他的么子黎崇恩不斷奔走呼籲國際重視香港局勢。(中央社)
中國秘密信件曝光!騷擾各國外交官 要求抵制黎智英兒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6j41Fy

黎智英香港坐牢 砸7億新莊買地-透過「買賣」將台灣資產從港商黎智英香港坐牢 砸7億新莊買地-透過「買賣」將台灣資產從港商


黎智英每日放封50分 《美聯社》目擊:獄中身影更消瘦
 美聯社指出,黎智英看起來比2021年2月最後一次在公眾面前現身時(見圖)消瘦了不少。(路透資料照)
黎智英每日放封50分 《美聯社》目擊:獄中身影更消瘦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IHg5h
 2023/08/14 06:4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香港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長期被關押在赤柱監獄,下月即將面臨《港版國安法》案件審判。《美聯社》近日捕捉到黎智英在獄中的身影,記者描述,鏡頭下的黎智英與上次2021年初在大眾面前露臉時相比,看起來消瘦了不少。
 《美聯社》報導,在照片中,可以看到黎智英身著短褲與拖鞋,手裡拿著一本書,身後則有兩名獄警跟隨。
 報導指出,黎智英每日被監禁約23小時,放封時間為50分鐘,但與其他能一起踢球或運動的囚犯不同同,他僅能單獨活動,且範圍僅限於一個5x10公尺的小空間,四週還圍繞著鐵絲網。在夏日的烈陽下散步之後,他才回到沒有空調的牢房裡。
 持有英國國籍的黎智英於2020年8月遭港警以《國安法》逮捕,而後被控有多項罪名。其中一件案子原定於去年12月開庭,但港府為了阻撓他聘請英國律師辯護,而要求北京政府介入,案子因此延至今年9月。
 黎智英的親友每個月有2天探視他的機會,不過每次限時30分鐘。探監者必須隔著玻璃以電話與他交談。
 黎智英是糖尿病患者,2021年被警方拘留期間,他被診斷出患有高血壓。
 黎智英的么子黎崇恩今年5月在一份給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的聲明中表示,「我父親入獄是因為他幾十年來對政權都直言不諱。」
 黎崇恩說:「儘管他失去所有,甚至可能死在牢裡,他仍向政權說實話,不願沉默。身為他的兒子,我引以為榮。」
黎智英每日放封50分 《美聯社》目擊:獄中身影更消瘦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IHg5h

黎智英香港坐牢 砸7億新莊買地-透過「買賣」將台灣資產從港商黎智英香港坐牢 砸7億新莊買地-透過「買賣」將台灣資產從港商


黎智英香港坐牢 砸7億新莊買地--將台灣資產從港商轉移到僑外資名下
2022/05/06 10:35黎智英香港坐牢 砸7億新莊買地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vLSwXv
人在香港坐牢的壹傳媒主席黎智英,透過在台灣成立7年的本土建商漢強建設砸下7.27億餘元、買進新北市新莊副都心位於中原路上約427.53坪土地。(翻攝自Google Map)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去年被依未經批准集結而判監,但早已布局保全台灣資產,除了透過「買賣」將台灣資產從港商轉移到僑外資名下,今年2月時,更是4年多來再度買地,透過在台灣成立7年的本土建商漢強建設砸下7.27億餘元、買進新北市新莊副都心位於中原路上約427.53坪土地。
台灣資產 移僑外資名下
該土地為副都心段一小段368地號,單價約170.1萬元,現為收費停車場。資料顯示,漢強建設董事長謝嘉宏、監察人周瑞國,都是上層公司宏鑫建設的法人代表,宏鑫建設上層公司是香港商盛傲有限公司,周則是盛傲的負責人;漢強建設登記地址與黎智英在台設立的多家港商、還有其子黎崇恩設立的維港公司等,都在北市文山區萬隆街的一處鐵皮屋平房。
房產業者指出,周瑞國是黎智英在台房產事務的專業經理人;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分析,黎智英從前幾年一路處分其名下法人的台灣資產,現改以非港商的僑外資接手或台灣本土關係企業購地,應是有產權隔離、保護資產的目的。
黎智英香港坐牢 砸7億新莊買地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vLSwXv

黎智英香港坐牢 砸7億新莊買地-透過「買賣」將台灣資產從港商


由偷渡客到傳媒大亨 黎智英:我一生致力於自由
 由偷渡客到傳媒大亨 黎智英:我一生致力於自由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TNFtL
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在紀錄片「香港人:黎智英為自由奮戰」中表示,「這地方給了我自由,我一生將致力於自由。」(美聯社)
 2023/04/21 19:10
〔中央社〕「這地方給了我自由,我一生將致力於自由。」由偷渡到香港再成為傳媒大亨,黎智英在紀錄片「香港人:黎智英為自由奮戰」中訴說無悔犧牲自己,來為香港爭取民主自由的歷程。
 曾於英美地等放映的「香港人:黎智英為自由奮戰」(The Hong Konger: Jimmy Lai's Extraordinary Struggle for Freedom)日起在YouTube免費放映。
 片中整合了黎智英入獄前的訪問及公開活動演說,紀錄了黎智英的一生如何與香港過去數十年的政治跌宕起伏,交織在一起。
 1948年在中國大陸出生的黎智英憶述,因家境富裕成為被批鬥對象,他5、6歲時母親被送往勞改營,他學會自己爭扎求存。
 他試過在火車站幫人搬行李賺錢,有天一個男人給他小費及巧克力,他很餓,忍不住轉身就吃下,覺得非常美味,他問那男人「你從哪裡來」,那男人說「香港」,他覺得香港是天堂,就此決定偷渡到香港。那時他只有12歲。
 黎智英說,偷渡船抵達香港的晚上,他被帶到一間工廠,此後每天朝七晚十工作。但他很開心,因為他知道他有未來。
 在英國管治下的香港,奉行大市場小政府政策,黎智英把握香港這個黃金時代發展事業。將從事製衣廠銷售員賺到的錢投資在股票市場,賺到第一桶金後便自立門戶開製衣廠,再創立佐丹奴(Giordano)服裝連鎖店,進軍大陸市場。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成為黎智英人生另一個重大轉捩點。黎智英說六四事件 「就像母親在黑暗的光明中呼喚他,我的心敞開了」。他及佐丹奴高調支持學生。
 當時黎智英已很富有,他說:「如果我繼續賺錢,對我沒有任何意義,但如果我投身傳媒行業,然後提供資訊,這就是選擇,選擇就是自由」。
 他在1990年創立壹週刊,1995年創立蘋果日報。
 在外來的壓力下,他為了保住壹傳媒集團,惟有賣掉佐丹奴。
 香港在1997年主權移交後,政治環境急劇變化。2003年50萬人上街遊行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黎智英參與其中。
 2014年香港政府提出的政制改革方案未有回應港人對真普選的訴求,引發大規模雨傘運動。黎智英說,「讓我們享有自由的最寶貴東西被奪走,我們要抗爭」。雨傘運動期間他每天都到現場,與群眾一起。
 短短數年後,規模更大的「反送中」運動在2019年爆發,100萬人及200萬人遊行的片段重現於此片中。黎智英說,「我們要為最後一根稻草而戰,我們要奮戰,否則我們會失去自由,失去所有。」
 警民暴力衝突升級,不少抗爭者被捕,直至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運動遂漸平靜下來。但隨之而來的,是2020年6月30日實施的香港國安法。
 在此片中,前港督彭定康說,黎智英有很多機會離開香港,可以到英國、美國或台灣,但他選擇留下,「你(黎智英)為何不畏懼?」
 黎智英說:「我不會離開香港,我是其中一個麻煩製造者,我不可以製造麻煩後一走了之。」
 2020年8月黎智英在家中被捕,並被警方帶返蘋果日報大樓搜查,其後獲保釋。黎智英說,「我幾可肯定我會坐牢」。
 外界一直甚少知道黎智英太太對丈夫投身社會運動爭取民主的看法。在此片中,黎智英的好友、「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麥格恩(William McGurn)轉述黎太的想法:「我嫁給你時我就知道這一天(被捕入獄)可能會到來,我會陪你走每一步。」
 2020年12月黎智英被指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一直被拒保釋。迄今黎智英多次被檢控及定罪,包括被指在2020年六四期間涉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被判囚13個月。2022年被法院裁定違反蘋果大樓租用契約,欺詐罪成,判囚5年9個月,現正服刑。
 黎智英與6名壹傳媒及蘋果日報高層被控違反香港國安法中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罪,案件排期今年9月開審。
 黎智英無悔自己失去自由來為香港爭取民主自由。片中最後,黎智英說:「我來到這裡(香港)時一無所有,我所有的一切就是這地方,這個地方給了我自由,我的一生都將致力於自由。」
 出品此紀錄片的美國智庫阿克頓學院(Acton Institute)曾表示,希望此片可延續西方社會關注黎智英和香港的情況。
由偷渡客到傳媒大亨 黎智英:我一生致力於自由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TNFt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