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將骨角磨製成器物那樣。比喻互相研討、彼此砥礪。《詩經.衛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范仲淹〈淡交若水賦〉:「如切如磋,自契激揚之義;同心同德,孰分清濁之姿。」
------------
衛武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9Ng9c
名句的誕生:《詩經名句》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https://bit.ly/3r4VVxW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衛風.淇奧〉
◆語譯:
看那淇水河邊的小水灣,綠色的竹子長得多麼美麗茂盛!那位光華燦爛的君子,他修養自己的德行就像用刀子切磋骨器一般,又像細心的琢磨玉器一樣。多麼鮮潔又多麼雅嫻啊!威儀多麼顯著煥發啊!光華燦爛的君子,真讓人難以忘記啊!
◆文章背景:
〈衛風.淇奧〉是衛國人讚美衛武公的詩。衛武公即位為國君後,推行德政,人民安居樂業,自律甚嚴,文獻記載:「昔衛武公年過九十,猶夙夜不怠,思聞訓道,命其群臣曰:『無謂我老耋而舍我,必朝夕交戒。』又作〈抑〉詩以自儆。」衛武公相當長壽,九十多歲時還希望群臣給他諫言,他做了〈抑〉(《詩經‧大雅》)為座右銘,其中如「夙興夜寐」、「不愧屋漏」、「投桃報李」、「耳提面命」、「諄諄藐藐」,都是今天常用的成語。衛武公勵精圖治,所以很受人民愛戴。
這篇〈淇奧〉共分三章,第一章寫君子的德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第二章寫君子的外表「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第三章寫君子平易近人的態度,其言談「善戲謔兮,不為虐兮」。清代的方玉潤說這首詩極道學,卻沒有半點陳腐氣。要歌頌一位國君,又不落入俗套,詩經對於人物的描寫,值得細細品味。
◆名句故事:
成語「切磋琢磨」就是出自〈淇奧〉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本來是一種石頭,堅韌潤澤的特性,彷彿凝聚山川靈氣,因此自古以來一直有尊玉傳統,甚至把人的德行與玉相比擬,《詩經.秦風.小戎》就有詩句:「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磋是用錯刀慢慢錯治,「玉不琢,不成器」,玉需要人為加工,形成特定型態後,才具備社會價值。處理玉的工法就是,慢慢細心雕「琢」、打「磨」,才能展現其美。〈小雅.鶴鳴〉有云:「他山之石,可以為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為骨器、玉器質地特殊,不能用金屬敲打,得藉助其他材質的石頭來「切磋琢磨」。
《論語‧學而》中,孔子和子貢有一段對話:「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這是說子貢問孔子:「貧窮不自卑,富貴不驕傲,這樣可以嗎?」孔子說:「可以啊!但不如貧窮卻快樂,富貴又能喜歡禮節啊!」
子貢對於貧富,想到的是如何自守,孔子是積極看待貧富的精神層次,子貢接著說:「像詩經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嗎?」處理骨器、玉器都要反覆不斷的切、磋、琢、磨,子貢的意思為:「是不是要精益求精呢?」
孔子大樂,稱讚子貢聞一知十,可以開始跟他談論詩經了!(商周出版社)《詩經名句》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https://bit.ly/3r4VVxW
好像將骨角磨製成器物那樣。比喻互相研討、彼此砥礪。《詩經.衛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范仲淹〈淡交若水賦〉:「如切如磋,自契激揚之義;同心同德,孰分清濁之姿。」
----------------------------------
《學而》相關討論 顯示注釋
提到《學而》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15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顯示注釋顯示更多訊息    學而: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1,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學而:    
子貢說:「貧窮卻不阿諛奉承,富貴卻不狂妄自大,怎樣?」孔子說:「可以。不如窮得有志氣,富得有涵養的人。」子貢說:「修養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對吧?」孔子說:「子貢啊,現在可以與你談詩了。說到過去,你就知道未來。」
1. 樂 : 或作「樂道」。《知不足齋叢書》本、《古逸叢書》本《論語集解》作「樂道」。
論語 : 學而 -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bit.ly/3JeTXkG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此簡單的幾個字,以前竟一直讀不懂
2017-11-12 由 靜夜思學 發表于文化
讀《論語》真是任重道遠吶,很多句子初讀起來摸不著頭腦,覺得既膚淺又沒有意義,但明白了以後又覺得韻味無窮,值得深思,蘊藏著無窮盡的智慧。
切磋、琢磨這兩個詞源自於《詩·衛風·淇奧》,描述的是一位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美男子,原話如下: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琢」、「磨」怎麼會用來形容美男子呢?我們常用「貌比潘安」來形容男子貌美,用「才高八斗」來說明男子才華橫溢,但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形容一個男子,不覺得晦澀難懂嗎?關於切磋、琢磨,有多種解釋,一說這四個字是並列關係,分別對應於古代加工獸骨、象牙、玉、石的工藝方法。另一說切磋與琢磨為並列關係,但切與磋、琢與磨則為遞進關係,切、琢都屬於粗加工階段,磋、磨屬於精加工階段,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的是一個人的美德、學問等由低到高、精益求精的過程。還有說切、磋、琢、磨是逐一遞進、由淺入深的關係,剛拿到原材料,先「切」再「磋」是粗加工里粗細兩個階段,後「琢」又「磨」對應的則是精加工里粗細兩個階段,這個說法也有可取之處,它暗含陰陽之中再分陰陽的意思。
前面講這麼多,還是為了說《論語》,《學而》篇第15節,記載了子貢與孔子的一段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整段話的意思大致是子貢問孔子:「假如有這樣一個人,他貧窮時不諂媚,富貴時不驕橫,你覺得如何?」孔子回答他說:「這樣也算不錯的了,但還不如貧窮時依然樂道,富貴時依然好禮的人。」子貢接著引用了《詩經》裡的一句話:「《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說的就是這樣嗎?」孔子說:「子貢,我只講了一點,你卻可以舉一反三,從中體會很多,可以跟你討論《詩經》了。」
這段話很久以來,我都沒讀懂,子貢正與孔子談論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法時,忽然來一句「《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這思維跳躍性太強,我完全跟不上節奏!接著孔子又說:「子貢,你能從我沒講的話里領悟到這一層意思,那麼我們可以討論《詩經》了。」這更讓我有點懵:你們倆打的什麼太極?有什麼話不能明說嗎?
從這裡可以一窺我們中國人的一個特點:說話不喜歡挑明,喜歡講究言外之意,話已經說了,聽不聽得懂那是你自己的事。我的思維就有點直,怪不得讀《論語》這麼困難,就拿上段話來講,我一直搞不懂前半段和後半段的邏輯關係在哪裡,幸而遇見一高人,給了我一個完美的解釋。前天石油大學有個國學沙龍,我一直對國學頗感興趣,就去聽了聽,就這麼巧,主講人講的就是《詩經》裡的《衛風·淇奧》這首詩,我趁機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他,他是位熱心人,對《論語》研究很深,給了我很詳細的解釋:
子貢家裡很有錢,同時智商很高,尤善於雄辯,他是當時有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商人,當他最開始問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時,說得就是他自己,他認為自己達到了「富而無驕」的境界,已經很高了,於是想博得孔子的讚譽,孔子一開始就明白了他的小心思,於是給他潑冷水,說:「富而無驕是不錯,但是還不如富而好禮。」子貢立即明白了老師話里的意思,然後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表明自己以後會繼續打磨,再接再厲,向富而好禮的境界邁進。孔子也立即明白子貢領悟了他的意思,於是欣喜地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子貢,姓端木,名賜)
經過這麼一解釋,整段話顯得簡單自然,又韻味無窮,為什麼我之前就沒想到呢?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y2n8xkg.html

衛武公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