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宮遺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YXRS5
甘泉宮遺址或稱漢甘泉宮,是中國秦朝興建的離宮之一。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擴建,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增建。後經數次擴建,甘泉宮規模宏大壯觀。成為次於長安政治中心之外重要的避暑與理政的行宮。漢武帝曾多次來此避暑及處理政務,漢武帝以後,漢宣帝曾六次來甘泉宮,並在此祭祀。漢元帝即位後,也五次前往甘泉宮處政。從漢平帝開始,由於國力轉衰,皇帝往甘泉宮逐漸減少,甘泉宮逐漸湮沒。
考古
經過20世紀幾次考察研究,甘泉宮遺址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夯築宮牆部分保存,最高處約5米,牆基寬約8米,城牆的西、南、北三面中部辟有城門。城址內發現有大型夯土宮殿台基8處以及部分宮室基址、水道等遺蹟。城東北的通天台遺址內,發現有圓形夯土台基兩座,高15~16米。台基周圍還有宮牆,柱洞,門樞石,陶水管道等遺蹟。遺址的西南部發現有陶窯10餘座。遺址內出土有石柱礎、鋪地磚、空心磚、筒瓦、板瓦、瓦當以及陶器、銅器、鐵器、貨幣等遺物。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漢宮殿形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漢武帝動不動就擺駕甘泉宮,到底在哪兒,能不能這麼隨意的就從未央宮去了甘泉宮
甘泉宮遺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YXRS5
「甘泉宮」顧名思義,就是說那裡有甘甜的泉水。聽人講,甘泉宮泉水味道特別好,味甜、爽口,每天洗浴三次,還能美容養顏。雖然,我們聽到了太多有關「甘泉宮」的傳聞和故事,然而,她的真正模樣我們始終不得而知,這層「神秘面紗」讓我們也蒙住了發現歷史真相的雙眼。
《雍錄》云:「甘泉,古帝王之所常都」。據《關中記》說甘泉宮「有宮十二,台十一。」《讀史方輿紀要》說它「宮觀樓觀略與建章比,百官皆有邸舍」。甘泉宮規模廣大,景象雄偉,不僅山高氣爽引人主多來消暑行獵,且其地理位置具有屏障咸陽,抵禦匈奴的重要作用。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漢武帝時「烽火兩通」。武帝在這裡「朝見諸侯王」,「饗外國客」。不難看出,甘泉宮在秦漢軍事、政治以及外交等方面處於重要地位。近年來,甘泉宮的研究卓有成就,但有些問題仍未解決。諸如甘泉宮究竟是在甘泉山上還是甘泉山下?秦甘泉宮在渭南還是渭北?漢甘泉宮和秦甘泉宮的關係如何?甘泉宮、林光宮、雲陽宮是一宮還是各有其宮等等。
甘泉宮實在甘泉山上甘泉宮在甘泉山上,史有明載,本無非議。只因山高林深,文物普查時遺址未被發現,誤將今淳化縣鐵王鄉涼武帝村北古雲陽城遺址視為「漢甘泉宮遺址」,從此甘泉宮從甘泉山上移到了甘泉山下。山上山下雖一字之差,卻意義相背,造成了史學界極大混亂。
山上山下兩處遺址位於南北同一直線,相互通視,直距7公里。甘泉山地處淳化縣境北三十公里,是旬邑、耀縣、淳化三縣分界處,屬喬山山系余脈。主峰好花圪瘩最高,海拔1809米。周圍群峰重巒,林木叢生。主峰遺址、箭杆梁遺址、孟家灣遺址、石門遺址,遙相能望。古道路跡至今猶存,平直相通。秦直道出雲陽城(山下遺址)北門上英烈山(甘泉山分支)經廟堂遺址、鬼門口抵主峰遺址,再經箭杆梁遺址下坡,越過七里川,沿廟溝直去石門。山下遺址至主峰這段為今簡易公路所代。主峰遺址至箭杆梁遺址這段為天然卵石路基,故保持較好,路面最寬處約20米,最窄處7米,今已被草木覆蓋,但人工開鑿痕跡依然能見。踏草撥樹大卡車依然能行至箭杆梁遺址,並原地掉頭返回。箭杆梁以下因路處陡坡,山雨沖刷,路面破壞很大,只能單人行走。山下遺址地處今卜家鄉、鐵王鄉平原,原面459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距山腳4公里。原面北高南低,平均坡降2%。山上山下的概念無論今人還是古人都是顯而易分,不可能混淆的。 《關中記》:「林光宮一曰甘泉宮,秦所造。在今池陽縣西北故甘泉山上,年代永久無復,甘泉之名失其實也」。《元和郡縣誌》:「雲陽宮即秦之林光宮,漢之甘泉宮,在雲陽縣西北八十里甘泉山上」。《十道志》:「甘泉出石鼓西原,漢甘泉宮在山上,即秦林光宮旁」。《三輔黃圖》引《關輔記》曰:「林光宮,一曰甘泉宮,秦所造,在今池陽西,故甘泉山,宮以山為名」。《陝西通志》卷七十二引《雍勝略》:甘泉宮「在淳化縣甘泉山上」。縱觀史載,或直言或援引,均言甘泉宮在甘泉山上,無一說其在甘泉山下者。《淳化縣誌》則說得更加詳盡。陳直《三輔黃圖校注》按:《陝西通志》卷七十二《甘泉宮》,引《淳化縣誌》:「甘泉宮,在甘泉山上,今其地尚余甓瓦。甓作流水紋,瓦頭有篆字」。這裡的《淳化縣誌》不知是何版本,一時難以求得,但所記明了清楚,今山上出土文物完全與記相符。明隆慶《淳化縣誌》記,甘泉宮「自通於天,故增之又增之。如泰疇、如仙人掌露盤及泰一諸畫像盡在其上也。此山高出它山,南距長安已三百里,而能望見長安城。堞其上有通天台,雲雨悉在台下」。這不僅指出甘泉宮在甘泉山上,而且還指出了甘泉宮的具體位置。「此山高出它山」即今天主峰遺址。
民國二十二年《淳化縣誌》舊序亦寫道:「余常與中承兄躡甘泉,矚涇渭,風通靈之台,瞰石門之巔。吾邑雖世有更變,要即黃帝祀天舊墟,野蹤餘響,恍若目睹。尋摩芳徑,窮勝跡,徘徊林光諸宮故址間,又得秦皇漢武避暑遺事。俯視四周,山環水繞,鼉伏鳳舉,亦都城西北一奧區也」。可見,「林光諸宮舊址」就是今天的主峰遺址,於其上才能「俯視四周」,才能見「山環水繞」。該序的作者羅延紳是明嘉靖癸丑科進士,官至知府。其堂兄羅延繡是戊戌進士科,官至太常寺卿。同是隆慶《淳化縣誌》的修撰人。我們今天踏踩甘泉山所走過的道路完全與當年羅氏兄弟相同。所惋惜的是,即沒瞧見涇渭之水,也沒望見長安城。只在石門鄉走訪群眾時訪得當地至今流傳的一條俗語:「石門山上望渭河,望著喝不著。」 於甘泉山是否能望見長安城?《三輔黃圖》記,甘泉宮「去長安三百里望見長安城」。《元和郡縣誌》云:「甘泉宮,在雲陽縣西北八十里,甘泉山上,周回十餘里,去長安三百里望見長安城」。《漢舊儀》載:「通天台高三十丈,去長安三百里望見長安城」。這些記載都有一個於甘泉宮可以望見長安城的問題。這到底是撰史之誤還是甘泉絕景之一?歷春夏秋冬四時,在山上遺址多次試驗觀察均未見結果。為解此迷,早年當過雷達兵的王根權在高精度的軍用地圖上作了山上山下兩處遺址與古長安城的通視圖,結果表明,山下遺址不能與古長安城通視,而山上遺址能與古長安城通視,可見史載無誤。甘泉山與長安城視距只有85公里,可以肯定,遠在兩千多年前,沒有工業污染,空氣中塵埃少,遇有好天氣,於甘泉山上確有望見長安城的可能。這不僅證明了史載的可靠性,而且證明,甘泉宮確實不在甘泉山下而在甘泉山上。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p5zqm2z.html
--------------
甘泉宮背後的故事
2015-12-16 由 中國社會科學網 發表于歷史
12月8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了甘泉宮遺址考古調查成果,作為中國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的起點,甘泉宮遺址範圍超過1000萬平方米。而相傳這裡還是秦始皇高祖母、秦國宣太后羋八子(即羋月)斬殺相好30年的情夫義渠王所在地。歷史上甘泉宮究竟在哪兒,現狀又如何?
甘泉宮超過1000萬平方米
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淳化縣北部的甘泉宮遺址,2006年被公布為第四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西漢武帝在秦代離宮基礎上擴建而成。據唐《括地誌》記載,甘泉宮為:「宮周十九里,宮殿樓觀略與建章相比,百宮皆有邸舍。」作為漢武帝僅次於長安(今西安)未央宮的重要活動場所,甘泉宮不僅僅是統治階級的避暑勝地,西漢時期許多重大的政治活動都安排在此進行。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肖健一介紹,今年,考古人員先後完成了甘泉宮遺址8平方公里範圍的無人駕駛機拍攝及2平方公里1∶2000地形圖測量,發現遺址地表保存多處大型夯土台基、西城城牆、西城門址、西漢石熊等。現已探明西城城址平面近方形,東西殘長637米,南北寬639米,牆體寬5至7米,三面城牆上首次發現11處馬面。歷年來,遺址本體及周圍發現多件石柱礎、石砌散水、空心磚、瓦當以及圓形、五角形陶質排水管道,外粗細繩紋、內大小麻點紋筒瓦、板瓦,五銖銅錢等遺物,最早可追溯到秦末漢初。
在甘泉宮遺址南部距核心區域2至9公里範圍內,考古專家還發現了42座圓形或不規則土丘,初步勘探這些土丘里沒有發現墓道,也未發現被盜擾跡象。但如此多的土丘究竟是墓葬,還是祭祀所用,肖健一認為,仍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最新考古調查還明確了甘泉宮牆外遺址分布規律,證實了遺址範圍超過1000萬平方米,歷史上曾遭大火。
接下來,考古人員將繼續開展對甘泉宮遺址的調查工作,找尋一直尚未發現的東城城牆。
甘泉宮為秦直道起點
《史記·蒙恬列傳》中記載:「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因此,一般認為甘泉宮遺址區域(秦代叫林光宮,漢代擴建為甘泉宮)就是秦直道起點,但缺少考古論證。
為了對甘泉宮遺址有一個更為全面和清晰的認識,特別是為了尋找甘泉宮遺址作為秦直道起點的考古學證據,2015年,陝西考古研究院的專家完成了甘泉宮遺址的勘探,發現夯土基址150處、柱礎石177個、石砌基址6處、踩踏面4處、鵝卵石散水3處等。「這為探討秦直道與甘泉宮遺址的關係、山前宮殿建築的防洪設施等提供了有益線索。」肖健一說。
有「古代高速路」之稱的秦直道是秦始皇派大將蒙恬修建的從咸陽淳化直通內蒙古包頭市的專用軍事大道,全長約750公里,路面平均寬度約30米,最寬處約60米,南北直向,故稱作「直道」,現考古已經探明秦直道最寬處相當於現在16個車道寬度,堪稱「古代高速公路之首」。
至於秦直道的起點為何選在甘泉宮?肖健一表示,秦始皇修築直道的主要目的是為防禦北方匈奴的入侵,但是甘泉宮與秦直道之間究竟存在哪些聯繫,它們之間還有沒有其他道路存在,仍需進一步考古論證。
秦宣太后與甘泉宮
近日,隨著電視劇《羋月傳》的熱播,各種關於羋月的傳聞也隨之聚集:千古太后第一人;足智多謀、任人唯賢;把持秦國朝政四十一載,奠定了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
她,就是秦惠文王之妻、秦昭襄王之母、秦始皇之高祖母——秦宣太后羋八子。《史記》中關於秦宣太后的記載,最初是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的妃子。羋姓,是楚王國的國姓,「八子」是羋月嫁給秦惠文王后所得的封號。秦惠文王在世時,羋八子的地位並不高,但生有3個兒子。惠文王死後,秦武王即位。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與大力士比賽舉鼎過程中,不慎折斷了脛骨去世,但秦武王沒有兒子,在圍繞王位繼承問題的明爭暗鬥中,羋八子和自己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幫助在燕國做「人質」的大兒子嬴稷取得王位,是為秦昭王,羋八子自此被稱為秦宣太后,開啟了把持秦國朝政41年的歷史。
歷史記載了宣太后的政績,同樣也記載了她的風流韻事。宣太后見於史籍的第一位情人,就是秦國外境戎狄——義渠王,並生有二子,公元前272年,宣太后引誘義渠王入秦,在甘泉宮將其殺害。羋月殺義渠王的原因,正史中說的是宣太后30年來一直積蓄力量,為秦國統一六國掃除最強障礙;野史中卻說她是迫於秦昭襄王壓力不得不殺……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秦宣太后薨,被葬於西安市臨潼區的秦東陵。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a8y9a6.html
甘泉宫 - 搜狗百科 https://bit.ly/3wkTOcS
-----------------------------------------------
甘泉宮遺址或稱漢甘泉宮,是中國秦朝興建的離宮之一。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擴建,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增建。後經數次擴建,甘泉宮規模宏大壯觀。成為次於長安政治中心之外重要的避暑與理政的行宮。漢武帝曾多次來此避暑及處理政務,漢武帝以後,漢宣帝曾六次來甘泉宮,並在此祭祀。漢元帝即位後,也五次前往甘泉宮處政。從漢平帝開始,由於國力轉衰,皇帝往甘泉宮逐漸減少,甘泉宮逐漸湮沒。
考古
經過20世紀幾次考察研究,甘泉宮遺址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夯築宮牆部分保存,最高處約5米,牆基寬約8米,城牆的西、南、北三面中部辟有城門。城址內發現有大型夯土宮殿台基8處以及部分宮室基址、水道等遺蹟。城東北的通天台遺址內,發現有圓形夯土台基兩座,高15~16米。台基周圍還有宮牆,柱洞,門樞石,陶水管道等遺蹟。遺址的西南部發現有陶窯10餘座。遺址內出土有石柱礎、鋪地磚、空心磚、筒瓦、板瓦、瓦當以及陶器、銅器、鐵器、貨幣等遺物。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漢宮殿形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甘泉宮遺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YXRS5
------------------------
甘泉宮遺址考古顯示:秦漢皆有甘泉宮卻並非一地
2015年12月08日11:04 來源:西安晚報甘泉宮遺址考古顯示:秦漢皆有甘泉宮卻並非一地-中新網 https://bit.ly/3CW6fNe
甘泉宮遺址考古顯示:秦漢皆有甘泉宮卻並非一地--文化--人民網 https://bit.ly/3qeHzdS
原標題:甘泉宮遺址考古顯示:秦漢皆有甘泉宮卻並非一地
正在熱播的《羋月傳》中有羋月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的橋段,而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甘泉宮遺址考古新發現顯示,漢武帝時的甘泉宮與秦時的甘泉宮並非同處,這裡是漢武帝時舉行國祭之處,還曾修建過一座神秘的紫色宮殿。
考古確証
發現漢代11座“馬面”說明漢初已有馬面類型的軍事工事
《羋月傳》中說羋月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歷史上,秦國不僅有叫甘泉的地名,也有甘泉宮。秦時的甘泉宮與漢代的甘泉宮雖然同名,但卻並非一地。現存陝西省咸陽市淳化縣北部的漢代甘泉宮遺址,在秦時為甘泉之地,秦時的甘泉宮在哪,仍需進一步考証。目前漢代甘泉宮遺址地表保存多處大型夯土台基、西城城牆、西城門址、西漢石熊等,歷年來,在遺址本體及周圍發現了多件石柱礎、石砌散水(暫名)、空心磚、瓦當以及圓形、五角形陶質排水管道、外粗細繩紋、內大小麻點紋筒瓦、板瓦、五銖銅錢等遺物。
2015年省考古研究院的專家完成了甘泉宮遺址8平方公裡的調查,目前完成普探面積40萬平方米、重點勘探面積10萬平方米。
此次發掘領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肖健一表示,勘探已探明漢甘泉宮遺址西城城址平面接近方形,東西殘長637米,南北寬639米,牆體寬5∼7米,三面城牆上發現了11處馬面。這是考古專家首次在漢甘泉宮遺址西城發現馬面,此外調查中專家在西城內還發現長生未央、未字、雲紋殘瓦當,外細繩紋、內布紋、中麻點紋板瓦、筒瓦、回字紋鋪地磚殘片,推測西城為西漢時期。
肖健一說:“此次馬面的發現在考古學上的意義很重,以往我們在秦漢時期的城址中都沒有發現過同時期的馬面遺跡,這次發現了11座馬面,已經確証是西漢初期的,這說明我國漢初已經有了成熟的馬面類型的軍事工事。”
史料記載
甘泉宮為國祭之處漢武帝在位57年來過75次
《漢書·郊祀志》載漢武帝“作甘泉宮,中為台室,畫天地泰一鬼神,而置祭具以祭天神”。涉及西漢皇帝來往甘泉宮時說“高祖時五來,文帝二十六來,武帝七十五來,宣帝二十五來,初元元年以來亦二十來”。可見西漢時期甘泉宮的興盛與重要,非一般離宮別館性質。
肖健一說:“史料記載甘泉宮是漢武帝建造的,漢武帝在位57年,卻來過甘泉宮75次,足見甘泉宮在漢武帝時期是一座非常興盛的離宮。”此次考古專家在甘泉宮遺址內發現圍繞一號、二號墩台,分布有夯土基址150處、柱礎石177個、石砌基址6處、踩踏面4處、鵝卵石散水3處。
專家們通過重點勘探,首次明確了二號墩台為高約15米的三層夯土台基結構。底部平面長方形,中部近似方形,頂部近似方形。頂部台基中央有最長11.5米、最短10米、深約2.5~3米的近似圓形紅燒硬結塊范圍,下部難以勘探。專家在三層台基上共發現柱礎石18處,東側、北側發現曲尺形的石砌基址。頂部、周圍紅燒土深厚,推測二號墩台毀於大火。而《漢書·武帝記》載武帝元封二年“起甘泉宮通天台”,根據位置、形制,專家們推測一、二號墩台就是通天台遺址。
肖健一說:“史料記載,漢武帝時期祭泰一神,上通天台,招仙人,筑通天台於甘泉,去地百余丈,望雲雨皆在其下,望見長安。通天台是漢武帝時的重要祭祀建筑,是當時的國家祭祀中心,武帝前西漢的國家祭祀中心在雍城,武帝后則在長安城,而甘泉宮就是漢武帝時期舉行國祭的地方。”
專家推測
這裡修建過一座紫色宮殿或與漢武帝相信天上有紫微宮有關
早在2014年,考古專家就集中調查了甘泉宮遺址,了解了外牆外遺址的分布。通過調查確定了同時期遺跡12處,包含陶窯遺跡兩處、夯土牆遺跡一處、墓葬封土或建筑台基42座。而2處陶窯遺跡,分別發現於甘泉宮遺址西南與正南,距遺址核心區域分別為3.5、1.8公裡,專家根據地表採集物推測為燒制鋪地磚的窯址。肖健一說,在今年的調查中發現了一些紫色的石板與建筑材料。有資料記載,甘泉宮內曾有一座紫宮。結合甘泉宮在漢武帝時為重要的國家祭祀中心,專家推測,這些神秘的紫色建筑材料或許是當時甘泉宮內一座紫色宮殿的遺存。
漢武帝為什麼要在這裡建造一座紫色的宮殿?肖健一推測:“參照秦時國家在渭河上修橋都要建成高低不一,分布對應天上星象的現象分析,紫色的宮殿或許與漢武帝相信天上有紫微宮之說,便在甘泉宮對應修建了一座紫色的宮殿。”
此外,本次調查專家們還在遺址區發現了42座圓形或者不規則的土丘,其中最高者達10米,皆位於甘泉宮遺址南部距核心區域2~9公裡范圍內,且有的夯層十分明顯,依據採集陶片斷定當為西漢時期。初步勘探未發現墓道,也未發現被盜擾跡象,但是上世紀90年代曾發現一件西漢塑衣式陶俑,所以不排除其中有部分為西漢墓葬的可能。
肖健一說:“在土丘上發現明顯的夯層,說明這些土丘在當時是刻意修建的,並非后來地殼變化的自然隆起。”那麼當時刻意修建這些土丘的目的為何呢?有專家推測,這些土丘應該也與祭祀有關,甚至可能與星象有某種對應和聯系。
未來考古
驗証西城城牆時代、馬面分布找出甘泉宮與秦直道的銜接點
《史記·蒙恬列傳》雲“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裡”。因此學界一般認為甘泉宮遺址區域是秦時修建於甘泉的林光宮,是秦直道起點。
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曾有多位學者做過甘泉宮遺址調查,從歷史地理、與秦直道關系、西漢祭祀等角度做過研究,這些學者的調查與研究對於摸清甘泉宮遺址的內涵、文化遺存性質等意義重大,但是許多基本問題仍懸而未決。上世紀70、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淳化縣十裡塬鄉馬家山、梁家庄、潤鎮寨子村採集陶鼎、陶釜、繭形壺、喇叭口罐、陶缶等30余件,時代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晚期。
肖健一說:“值得慶幸的是,出土遺物中有10余件陶器戳印‘雲市’‘雲亭’文字,進一步確証了秦漢雲陽縣城位於甘泉宮遺址附近。由於考古學家一直沒有找到秦林光宮的具體位置,這些有字文物的出土,間接証明了秦雲陽縣志中提到的甘泉,就是現在甘泉宮遺址所在的地方。而漢代甘泉宮遺址下疊壓的,或許就是一直未曾找到的秦直道起點——秦林光宮。”
同時肖健一對此次調查結果也有一點遺憾:“此次甘泉宮遺址考古調查,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找到東城城牆,此項工作將是我們近期的重點。如有可能我們也將嘗試對已探明的西城城牆發掘驗証其時代、門址、馬面分布等,同時尋找甘泉宮遺址與秦直道的銜接點。”
文/記者張佳圖/記者張宇明通訊員肖健一
甘泉宮遺址考古顯示:秦漢皆有甘泉宮卻並非一地--文化--人民網 https://bit.ly/3qeHzdS
---------------------------
甘泉宮 (秦國甘泉宮)
歷史上有兩個甘泉宮。一個是渭河南邊的秦代甘泉宮(秦太后多居於此),建於秦惠文王時期,另一個是渭河北面的漢代甘泉宮(漢僅次於長安城重要場所),漢武帝經秦林光宮改建而成,而林光宮為秦二世所造。 “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後漢書·西羌傳》),宣太后執政期間多居於此宮。《史記》記載 ”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咸陽,復居甘泉宮。“ “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同時記載,始皇三十五年,大朝設在甘泉宮;秦二世居住甘泉宮,並“居禁中”、近婦人,“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史記·秦始皇本紀》)。
近代在遺址外發現2000多枚秦代封泥,經專家對這些秦代封泥的研究確定甘泉宮就是太后居住的南宮,是秦始皇時甘泉前殿的證明。秦末被項羽燒掉,漢承秦制,漢桂宮即在甘泉宮基址上改建而成。
秦惠文王時期,秦國中心逐漸轉移到渭河南邊的章台宮,”則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台之下矣”(《史記·蘇秦列傳》)。秦惠文王不僅擴建了章台宮,還建造了興樂宮、六英宮、甘泉宮(南宮)。
因為甘泉宮位於章台之北地勢平坦、開闊 西靠氵皂河親近水源、生活起居便利,宣太后當上太后後便以此為寢宮,並曾在這裏與義渠王生下兩子,最後將義渠王引誘到這裏將其殺之。
宣太后之後秦太后大多居住於此。
秦始皇生母趙姬長時間居住於此。史記記載趙姬曾在此與嫪毐私通,被秦始皇發現,秦始皇本想把太后趕出甘泉宮,因為大臣求情才讓太后復居甘泉宮。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
項羽進入咸陽後火燒咸陽宮室,甘泉宮變為廢區。
劉邦建國後在甘泉宮基址上建造桂宮,為嬪妃居住的豪華宮殿。
自漢以後,新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都以此為都桂宮(甘泉宮),一直在使用。
唐代重修了桂宮(甘泉宮),直到唐末桂宮(甘泉宮)才毀於戰火。
遺址現狀
經考古勘探,桂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880米,周長5300米。在宮城內南部中間有高台建築,夯土台基仍高出地面11米。但在東北角有大量秦封泥的出土。
甘泉宮(秦國甘泉宮)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u99LQC
-----------------
甘泉宮遺址位於陝西省淳化縣鐵王鄉梁武帝村、董家村和卜家鄉城前頭村一帶。原為秦二世時所建林光宮,漢武帝時改建為甘泉宮,當年周圍45公里地區還有高光、長定等宮、館多處,為西漢皇室避暑勝地。現保存大型夯土宮殿台基八處以及部分夯築宮牆、宮室基址和水道遺蹟。遺址內出土大批漢代文物,瓦當上有“氏樂未央”等文字及花紋圖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甘泉宮遺址
開放時間:全天
所在地:陝西省鹹陽市淳化縣
類別:遺址
建造時期:秦朝
簡介
甘泉宮遺址
甘泉宮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鹹陽城北75公里處淳化縣鐵王鄉涼武帝村。秦漢建築遺址。總面積約600萬平方米。甘泉宮興廢年代待考。現存遺蹟有城牆、大型建築夯土台基、
陶窯等。南城牆長1948米,西城牆長890米,北城牆長1950米,東城牆長880米。城牆殘高不等,周長約為5668米。在遺址中心區現存有西漢的石熊、宋代的石鼓各1件。附近發現有五角形陶水管道、各種陶質建築材料及生活用具等。甘泉宮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鹹陽城北75公里處淳化縣鐵王鄉涼武帝村,距鹹陽市100公里。秦漢建築遺址。總面積約600萬平方米。甘泉宮興廢年代待考。現存遺蹟有城牆、大型建築夯土台基、陶窯等。南城牆長1948米,西城牆長890米,北城牆長1950米,東城牆長880米。城牆殘高不等,周長約為5668米,夯土築成。在遺址中心區現存有西漢的石熊、宋代的石鼓各1件。附近發現有五角形陶水管道、各種陶質建築材料及生活用具等。史書記載甘泉宮在漢武帝建元中增廣後,“周回十九里一百二十步,有宮十二台十一”(關中記)。另有記載說甘泉宮遺址“宮殿樓觀略與建章相比,百官皆有邸舍”(括地誌)。宮的宏偉壯觀由此可見了。甘泉宮遺址位於鹹陽市淳化縣城北的甘泉山南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書記載,甘泉宮所在地是“黃帝以來祭天圜邱之處”,是黃帝升仙的地方。又記“匈奴祭天處,本雲陽甘泉山下,秦奪其地”。黃帝祭祀神靈,朝諸侯的萬靈明庭就在甘泉。秦代在此造林光宮,漢代於其旁起甘泉宮。《漢書·郊祀志》記載,武帝因齊人李少翁言,“作甘泉宮,中為台室,畫天地泰一鬼神,而置祭具以祭天神。”這些記述表明古代祭天神非常隆重,他是傳說黃帝,秦、漢帝王在甘泉宮的重要活動之一。
歷史記載
甘泉宮遺址
甘泉宮遺址
據史書記載,甘泉宮所在地是“黃帝以來祭天圜邱之處”,是黃帝升仙的地方。又記“匈奴祭天處,本雲陽甘泉山下,秦奪其地”。
黃帝祭祀神靈,朝諸侯的萬靈明庭就在甘泉。秦代在此造林光宮,漢代於其旁起甘泉宮。《漢書·郊祀志》記載,武帝因齊人李少翁言,“作甘泉宮遺址,中為台室,畫天地泰一鬼神,而置祭具以祭天神。”這些記述表明古代祭天神非常隆重,他是傳說黃帝,秦、漢帝王在甘泉宮的重要活動之一。
古代重視甘泉宮遺址,秦、漢兩朝在此建設宮室,是因為甘泉一帶在古代以地勢險要聞名。范睢《戰國策》中記述:“大王之國,北有甘泉,谷口。”甘泉山是屏障鹹陽的前哨。秦始皇為了防禦侮,在甘泉宮遺址築林光宮,又從甘泉至內蒙九原修直道,以利軍備。甘泉宮遺址山高氣爽,是避暑勝地。而秦始皇到甘泉林光宮,不僅是為了避暑,更有威懾匈奴的安邊作用。
西漢時期,甘泉宮遺址的規模僅次於長安未央宮。史書記載甘泉宮在漢武帝建元中增廣後,“周回十九里一百二十步,有宮十二台十一”(關中記)。另有記載說甘泉宮遺址“宮殿樓觀略與建章相比,百官皆有邸舍”(括地誌)。宮的宏偉壯觀由此可見了。《漢書·郊祀志》記載漢代皇帝到甘泉宮:“高祖時五來,文帝二十六來,武帝二十六來,武帝七十五來,宣帝二十五來,初元元年以來亦二十來。”《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二十年(646年)曾到甘泉宮。秦漢下降至唐,帝王們往返於甘泉宮遺址,是因為有許多重大朝政決策安排在這裡進行,如朝見諸侯,宴飧外國使臣等,而防外侮,安邊始終是重要活動內容。
發現
甘泉宮遺址
甘泉宮遺址
秦漢宮殿,除了鹹陽長安,關中它地亦有分置。剛剛清理、研究完畢的鹹陽旬邑溝老頭村秦漢遺址就把秦漢時期的甘泉宮的一些珍貴信息帶給了今人。該遺址面積達150萬平方米,所發掘出的眾多遺物,加上史書印證,專家綜合判斷,溝老頭村秦漢遺址就是秦漢時期重要的宮殿遺址甘泉宮的一處宮觀遺址。這處宮觀遺址昔日裡,廊廡連綿,宮殿參差,路徑曲折;待到雨天,水簾串珠,排水流暢;仙觀縹緲,后妃如雲,一派勝境。
曲徑通幽廊廡南北長度至少33米
在這座遺址上,考古人員先發掘出了1處建築基址。建築基址由夯土、柱石和排水管道等組成,夯土距地表0.52米至0.58米,最寬處為4.9米,厚0.35米至0.6米,形狀不太規整,大體為南北長、東西窄的走向。柱石4塊,總體呈南北向排列,2塊柱石東西間距3.45米,南北間距7.75米,柱石南北最遠間距則為33米,可見該建築的長度是相當大的。柱石為豆青色和黃褐色的砂石質,形狀不太規整,上、下面較平,長43厘米至60厘米、寬34厘米至53厘米、厚14厘米至16厘米。排水管道南北向,殘長6.7米,共14件相互接連呈“一”字形。單個排水管為五角形,長47厘米、寬26厘米、高30厘米、厚1.2厘米至1.5厘米、底厚2厘米;外面飾粗繩紋,內面飾布紋。從夯土和柱石、管道的排列情況,可以看出建築基址基本上呈南北向,南北長,東西窄。考古人員何一平說,從這些信息綜合判斷,該建築遺址可能是廊、廡一類建築所留。
秦風漢韻文字雲紋瓦當紛紛出土
1條長27米、寬2.4米的道路遺址也是本次發掘成果之一。道路遺址位於整個遺址的西南部,路面寬2.4米至2.8米,距離地表0.45米,路土呈青褐色,土質堅硬,有層理,其中包含有繩紋瓦片等。路土可分為相連的兩層,第一層厚20厘米至35厘米、第二層厚20厘米至25厘米。路土附近的漢代文化層中出土有大量繩紋板瓦、筒瓦殘片、雲紋瓦當和排水管道殘塊等。道路向東、西繼續延伸,往東延續一段後又折向北。這幾年收藏界熱捧的秦漢瓦當類型,這裡基本上都有。瓦當有文字瓦當和雲紋瓦當。文字瓦當則有“長樂未央”、“長生未央”,以前者常見,瓦當直徑16.5厘米。雲紋瓦當則以雲朵形、蘑菇形比較常見,當面中心或為米字、方格和菱形網狀紋,或為雙十字線交叉狀。也有個別外圓飾一周網狀紋、中心飾乳丁和連珠紋的雲紋瓦當,屬於西漢時期。
印證史書甘泉苑西界至少到旬邑縣排廈鄉
考古人員張永超說,溝老頭村秦漢遺址中發現的廊廡式建築基址、柱石、多種規格的成組的五角形排水管道、大量的“長樂未央”文字瓦當等表明這是一處等級絕對不低的建築。其中出土的大量具有秦代風格的雲紋瓦當、瓦片和排水管道等遺物表明其始建於秦,西漢時期又加以修葺和擴建。遺址東距漢武帝甘泉宮核心遺址15千米、東北距石門關19千米。再加上溝老頭村所處位置的信息,該遺址應該屬於漢甘泉苑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宮觀。考古專家劉衛鵬說,遺址也表明了甘泉苑的西界至少已到今天旬邑的排廈鄉一帶。神奇的甘泉宮:史書記載,甘泉宮所在地是“黃帝以來祭天圜邱之處”,是黃帝升仙的地方。秦代在此造林光宮,甘泉宮、苑是黃帝,秦、漢帝王祭祀天地的宮殿區。秦皇漢武到甘泉宮,更有威懾匈奴的安邊作用。《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二十年(646年)曾到甘泉宮。甘泉宮遺址:甘泉宮遺址位於陝西省淳化縣鐵王鄉梁武帝村、董家村和卜家鄉城前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bit.ly/3N6OBer
---------------------------------
甘泉宮
甘泉宮
秦宮,漢武帝擴建後名甘泉宮。根據《通志》的記述,甘泉宮有熛(biāo)闕、前熛闕、應門、前殿、紫殿、泰時殿、通天台、望風台、益壽館、延壽館、明光宮、居室、竹宮、招仙閣、高光宮、通靈台等等許多宮殿台閣。甘泉宮內有木園,是武帝時代的園,後來俗稱仙草園。
名詞解釋
秦漢古宮殿
甘泉宮遺址
甘泉宮遺址
秦代離宮。《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作信宮渭南,已更命信宮為極廟,象天極。自極廟道通酈山(即驪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鹹陽屬之。是歲,賜爵一級。治馳道。"明《讀史方輿紀要》引《括地誌》雲:"甘泉山有宮,秦始皇所作林光宮,周匝十餘里。漢武帝元封二年於林光宮旁更作甘泉宮。"甘泉宮中為台室,又作畫天一、地一、泰一各神。《史記·孝武本紀》載:"乃作畫雲氣車,及各以勝日駕車辟惡鬼。又作甘泉宮,中為台室,畫天、地、泰一諸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唐《括地誌》描述甘泉宮道:"宮周十九里,宮殿樓觀略與建章相比,百宮皆有邸舍。"秦始皇時曾建甘泉宮前殿通於驪山,漢代更加擴建。甘泉宮也稱為雲陽宮,位於淳化甘泉山,其故基原是黃帝的明庭甘泉之地。漢武帝時擴建,周圍十九里,離長安三百里,可以遙望長安城。漢武帝常於五月開始在此避暑,八月回都。門外有兩個銅人,其南與甘泉苑相連。
建築特色
甘泉宮為漢武帝僅次於長安未央宮的重要活動場所,它不只是作為統治階級的避暑勝地,而且許多重大政治活動都安排在這裡進行。甘泉山,位於淳化縣北約25公里處,出甘泉。甘泉山南涼武帝、城前頭、董家等村附近,歷年來曾出土不少秦漢建築遺物,且瓦礫遍地,我們疑林光宮、甘泉宮就在這一帶。為了進一步確定林光宮和甘泉宮的位置,我們於1978年至1979年內作了數次勘查。
宮牆遺蹟
甘泉宮宮城城牆遺蹟
甘泉宮宮城城牆遺蹟
在城前頭村、涼武帝村、董家村附近,
宮城城牆夯土殘跡,歷歷在目,斷續暴露在地面上,高1一5米不等。城前頭村的有的居戶就築在南牆中。根據地面上暴露的城牆夯土殘跡追蹤,加之局部的鑽探,大致已摸清宮城城牆的範圍。雖有小部分埋於地下的城基未能完全摸清,並不妨礙對整個宮城城牆分布的認識。現將情況分述如下:
西城牆
根據調查所得,西城牆因地勢關係被分為南北兩段,南段西城牆,長610米。因北受小溝所阻,折東而行,為北牆西段。北城牆東行至城前頭溝中斷。該溝寬約250米。溝東的北城牆與溝西的北城牆並非處於一平行線上,而是向北錯了280米,這段距離我們認為應當是西城牆的北段,惜己無跡可尋。原因大約是城前頭溝是後期形成的,湮滅了西城牆北段。從而可見,西城牆的總長度應是610米+280米=890米。西城牆為什麼自西南角北行610米後便向東折行呢?而溝東的北牆與溝西的北牆又為什麼北錯280米呢?這要從地形上觀察才能得到答案。很明顯,西牆北行610米後,即遇小溝。迫使它非向東折不可。東行超出小溝範圍後,又折向北行280米,再東行。形成北牆。610米的這段西城牆,現在保存情況是:地面上全部有跡可尋,殘高1�415、城基殘寬7米。夯土非常堅實,層次分明,每層厚7一12厘米不等,有直徑約7厘米左右的夯窩。為了給將來正式發掘積累經驗,我們試尋了一處西城牆的城門洞。在離城牆西南角向北260米處的牆外,我們探尋到有東西定向的夯土一段,長36、寬18、高1米,夯層厚8�12厘米。緊挨此段夯土的北面,離現地面深達2,8米處,有一段東西向的南北9.5米寬的路土,向東直通城牆內。路土北面,又是一段東西向的夯土,情況同前。我們初步認為,通向城內的南北9.5米寬的這段路土,很可能便是一個城門洞。因未做更多工作,詳情有待於今後探查。
北城牆
北城牆在城前頭溝西的一段有600米,殘牆全部暴露在地面上,殘高2�5米不等。夯層夯窩情況同西城牆。溝東的一段北城牆,在涼武帝村北,即自城前頭溝東沿起向東,伸延長約500米的一段夯土。從此再向東,直至武家山溝西沿約600米的一段,地面無存,因地下磚瓦殘塊太多,無法查探。西段北城牆與東段北城牆南北相距280米,其形成原因前已述及。據上所述,北城牆的總長度應當是:600米十溝寬250米+1100米=1950米。
東城牆
由於兩大建築台基北面的一段北牆不易探查,我們便越過武家山溝北面的一條小溝,再探尋城牆東北角,以便確定東城牆的走向。結果在小溝的東南角溝沿上覓得了殘存的城牆東北角。與小溝南的東城牆平行。從城牆東北角被小溝割斷的現象可知,小溝是後期形成的。在離二號建築台基東約200米處;向北有一段120米左右的東城牆殘跡。殘高約一米,夯層厚6�10厘米不等。由此向南有600米的一段,地面上已無殘跡可尋,地下情況尚未查清。過這600米,地面上又有100米左右的一段東牆,其南端斷處剛好與南牆相連。從此看來,東城牆的總長度應是120米+60米(包括小溝寬及北面的一小段東牆長度)+600米+100米=880米。
南城牆
南城牆東段,在董家村北400米、涼武帝村南約300米處,斷斷續續暴露於地面,約長816米;殘牆最高達1.5米,。城基寬約8米。此段東西兩邊約有234米尚未查清。城前頭溝西的南牆西段,長598米,全部暴露於地面。夯層厚4一10厘米不等,夯窩清晰可辨,直徑7厘米。加上城前頭溝寬約300米,南牆總長度應是:816米十234米十溝寬300米十598米=1948米。
角樓建築
我們在城牆西南角、西北角牆外,發現緊挨轉角處各有圓形夯土台基一個;殘高分別為2米和4米。這樣的夯土台基,我們在東北角和東南角未見明顯遺蹟,但在斷崖中尚暴露有大量磚瓦,恐仍是角樓建築的遺存。
從以上探查可知,宮城城牆的總周長是5668米,合5.7公里。這和前引《括地誌》所載林光宮和甘泉宮的範圍十分近似。加之我們在南牆的夯土層內發現有漢代磚瓦殘塊,可以斷定城牆乃是甘泉宮的宮城城牆。
建築殘跡
建築殘跡,我們由北向南敘述。在北城牆東段牆南,現有東西兩個圓錐形建築夯土台基,間距57米。西夯土台基(編號1)西南處還有兩個小夯土台基,似應與西夯土台基相連。兩個夯土台基南側,皆殘留大量建築物倒塌後的殘磚瓦塊、草泥牆面及。燒渣塊(最大者達1.4米長)。在西夯土台基中部,1974年曾發現過一塊寬約90、厚50厘米的紅色大石板。根據這些現象判斷,這兩個夯土台基似應為高台建築的台基。西夯土台基現存高約15米,底圍約200米,頂圍約40米。東夯上台基(編號2)現存高約16米,底圍約225米,頂圍約22米。據民眾談,在東夯土台基北側,1970年曾發現窖穴一處,出土陶圈一個,內徑87、厚3、高38.5厘米。陶圈外飾豎繩紋,內為麻點紋。陶圈現存我館。
在西夯土台基南240米撿畔西南角,發現 東西走向白色殘牆面的牆壁一處。壁厚5厘米左右,殘高50厘米。離殘壁東約4.25米處(在這段距離間,撿畔面可見大 量的紅燒土和放置有序的條磚),又發現南北 走向的厚6厘米的白色牆面牆壁二道,殘高30厘米左右,牆頂部離地面約70厘米。東西兩牆 間距2.70米。在西牆,尚暴露有柱子洞。這兩道南北定向的牆壁,很可能是迴廊式建築的牆壁。離東西走向的殘牆南約10米處,發現殘正方形、棕色門樞石(?)一塊,每邊長寬各1、厚0.47米。石面上鑽有淺因孔一個,孔徑8、深6厘米。圓孔的兩端各有淺長槽一個。根據民眾反映,在放門樞石處,原先向東還等距離(32米左右)並列有四塊門樞石,這是於1977年農田基建中發現的,惜現已被打碎棄置。在此排門樞石北10米處尚有一排,現地中只殘留一塊,排列情況同。在耕地中,大量的牆皮被翻上了耕土表層。據此情況推測,這片地方可能建築十分密集,其南,民眾反映過去還出土過大量的子母磚。
水道遺蹟
我們在涼武帝村北一夯土牆底部,還發現埋有水道管的遺蹟兩處。一處由圓形水道管鋪成。圓形水道管暴露於涼武帝村拖拉機房向南窯洞內,距地表約2.5米,走向為西北一東南。西北方向一直伸延出去約57米,於小路斷崖上,仍是圓形水道管。圓形水道管內徑19、壁厚1厘米,內壁飾布紋。:離圓形水道西北100米左右處,在南向的斷崖上,發現鋪有五角形水道管遺蹟一處,埋於離地表約一米處,北向情況不明。五角形水道管,內徑20、內底寬23、壁厚2厘米。外傷斜繩紋、里飾布紋。
從這二處水道遺蹟所處位置來看,很可能是作為宮城排水之用的
甘泉宮:秦宮,漢武帝擴建後名甘泉宮。根據《通志》的記述,甘泉宮有熛(bi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bit.ly/3wome5B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Mar 19 Sat 2022 11:18
甘泉宮-秦朝興建的離宮之一。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擴建,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增建。後經數次擴建,甘泉宮規模宏大壯觀。成為次於長安政治中心之外重要的避暑與理政的行宮。漢武帝曾多次來此避暑及處理政務,漢武帝以後,漢宣帝曾六次來甘泉宮,並在此祭祀。漢元帝即位後,也五次前往甘泉宮處政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