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9_101919

受天之祜,享鬼神之靈,德澤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賢良策一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s://bit.ly/3CVJr0d
制曰:朕獲承至尊休德,傳之無窮,而施之罔極。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寧,永惟萬事之統,猶懼有闕。故廣延四方之豪俊,郡國、諸侯公選賢良修絜博習之士,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今子大夫褒然為舉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聽而問焉。蓋聞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樂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當虞氏之樂,莫盛於《韶》,於周莫盛於《勺》。聖主已沒,鐘鼓管弦之聲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虖桀紂之行,王道大壞矣。夫五百年之間,安文之君,當途之士,欲則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眾。然猶不能反,日以仆滅,至後王則後止,豈其所持操或悖繆而失其統與?固天降命不可復反,必推之於大衰而後息與?烏乎,凡所為屑屑,夙興夜寐,務法上古者,又將無補與?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壽,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奸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修何飾而膏露降,百穀登,德潤四海,澤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靈,德澤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子大夫明先聖之業,習俗化之變,終始之序,講聞高誼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科別其條,勿猥勿並,取之於術,慎其所出。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極,枉於執事,書之不泄,興於朕躬,毋悼後害。子大夫其盡心,靡有所隱,朕將親覽焉。
對曰:陛下發德音,下明昭,求天命與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強勉而已矣。強勉學問,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還至而有效者也。《詩》曰「夙夜匪解」,《書》云「茂哉茂哉!」皆強勉之謂也。
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故聖王已沒,而子孫長久安寧數百歲,此皆禮樂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樂之時,乃用先王之樂宜於世者,而以深入教化於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頌之樂不成,故王者功成作樂,樂其德也。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其變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聲發於和而本於情,接於肌膚,臧於骨髓。故王道雖微缺,而管弦之聲未衰也。夫虞氏之不為政久矣,然而樂頌遺風猶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齊而聞《韶》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然而政亂國危者甚眾,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滅也,夫周道衰於幽厲,非道亡也,幽厲不繇也。至於宣王,思昔先王之德,興滯補弊,明文武之功業,周道粲然復興,詩人美之而作,上天祐之,為生賢佐,後世稱誦,至今不絕。此夙夜不解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亂廢興在於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謬失其統也。
臣聞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歸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書》曰「白魚入於王舟,有火復于王屋,流為烏」,此蓋受命之符也。周公曰「復哉復哉」,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皆積善累德之效也。及至後世,淫佚衰微,不能統理群生,諸侯背畔,殘賊良民以爭壤土,廢德教而任刑罰。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於下,怨惡畜於上。上下不和,則陰陽繆盭而妖孽生矣。此災異所緣而起也。
臣聞命者天下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壽,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故堯舜行德則民仁壽,桀紂行暴則民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從上,猶泥之在鈞,唯甄者之所為;猶金之在熔,惟冶者之所鑄」。「綏之斯徠,動之斯和」,此之謂也。
臣謹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於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為也;正者,王之所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為,而下以正其所為,正王道之端云爾。然則王者欲有所為,宜求其端於天。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為事;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天使陽出布施於上而主歲功,使陰入伏於下而時出佐陽;陽不得陰之助,亦不能獨成歲。功陽以成歲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猶陰之不可任以成歲也。為政而任刑,不順於天,故先王莫之肯為也。今廢先王德教之官,而獨任執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與!孔子曰:「不教而誅謂之虐。」虐政用於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難成也。
臣謹案《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貴者始。故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四方正,遠近莫敢不壹於正,而亡有邪氣奸其間者。是以陰陽調而風雨時,群生和而萬民殖,五穀熟而草木茂,天地之間被潤澤而大豐美,四海之內聞盛德而皆徠臣,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畢至,而王道終矣。
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自悲可致此物,而身卑賤不得致也。今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勢,又有能致之資,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然而天地未應而美祥莫至者,何也?凡以教化不立而萬民不正也。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廢而奸邪並出,刑罰不能勝者,其堤防壞也。古之王者明於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
聖王之繼亂世也,掃除其跡而悉去之,復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習俗已成,子孫循之,行五六百歲尚未敗也。至周之末世,大為亡道,以失天下。秦繼其後,獨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學,不得挾書,棄捐禮誼而惡聞之,其心欲盡滅先王之道,而顓為自恣茍簡之治,故立為天子十四歲而國破亡矣。自古以亻來,未嘗有以亂濟亂,大敗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遺毒餘烈,至今未滅,使習俗薄惡,人民囂頑,抵冒殊扡,孰爛如此之甚者也。孔子曰:「腐朽之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今漢繼秦之後,如朽木糞墻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此三句《禮樂志》作「一歲之獄以千萬數,如以湯止沸,沸愈甚而無益。」)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禮樂志》作「而至今不能勝殘去殺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今臨政而願治七十餘歲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則可善治,善治則災害日去,福祿日來。《詩》云:「宜民宜人,受祿於天。」為政而宜於民者,固當受祿於天。夫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飾也;五者修飾,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靈,德施於方外,延及群生也
賢良策一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s://bit.ly/3CVJr0d
---------------------------------
《天人三策》是一本漢武帝征問,董公作答所出的策略。
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年十月),漢武帝詔舉賢良方正直言諫:……夫五百年之間,守文之君,當塗之士,欲則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眾,然猶不能反,日以仆滅,至後王而後止,豈其所持操或繆而失其統與?固天降命不 查復反,必推之於大衰而後息與?烏乎!凡所為屑屑,夙興夜寐,務法上古者,又 將無補與?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何緣而起?…………伊欲風流 而令行,刑輕而奸改,百姓和樂,政事宣 昭,何修何飭而膏露降,百穀登,德潤四 海,澤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靈,德澤洋溢,施乎方外, 延及群生?………「何行而可以彰先帝之洪 業,上參堯舜,下配三王?」(《漢書·董 仲舒傳》)
天人三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cD3h4
天人感應
董仲舒把諸子百家中的陰陽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雜揉進儒學,再以自然現象加以論證。發展成為〈天人感應〉的學說。
天人合一
"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為人者天也,人為之人本於天,天亦之曾祖父也。""天者,百神之君也。""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春秋繁露•為人天者>>把天作為宇宙的最高主宰,人為天所造,人副天數,"天人合一"學說乃成。
目的
君權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繁露•玉杯>>把君主的權力說成天所受。君主代表天進行統治俗世,治理人世,一切臣民宜當無條件服從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儒家通過對"天意"的解釋權的壟斷,實現了對君權限制和制約,也確立了儒家的正統地位。
明教化,立太學:董仲舒建議漢武帝"明教化,辦太學,正法度"。"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提防之,不能止之。""立太學以教於國,立癢序以化於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民以禮。"<<漢書•董仲舒傳>>
春秋大一統,尊王攘夷:"<<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易王,帝只,表驕,好勇,仲舒以禮匡王,王敬重焉。""<<史記>>
天人三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cD3h4
--------------------------
蓋聞五帝三王之道,改製作樂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當虞氏之樂莫盛於《韶》,於周莫盛於《勺》。聖王已沒,鐘鼓管弦之聲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紂之行,王道大壞矣。夫五百年之間,守文之君,當塗之士,欲則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眾,然猶不能反,日以仆滅,至後王而後止,豈其所持操或誖繆而失其統與?固天降命不查復反,必推之於大衰而後息與?烏乎!凡所為屑屑,夙興夜寐,務法上古者,又將無補與?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壽,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奸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修何飭而膏露降,百穀登,德潤四海,澤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靈,德澤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漢書·傳·董仲舒傳_全文_原文_翻譯_解釋_意思_心得_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https://bit.ly/3JufG9h
----------------------
董仲舒如何創「新儒學」
□朱漢明
一種學說的命運,取決於其品質契合社會的程度。
西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武帝時期,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政治上空前統一。在此基礎上,漢武帝通過「天人三問」,董仲舒回以「天人三策」,從思想上確立了儒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上的正統地位,並由此迎來了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第一個文明――西漢文明。
漢武帝當時向天下士子提出了三大問題:
第一是關於政權更迭合理性的問題:「三代受命,其符安在?」意思是商取代夏、周取代商,王朝更迭,有什麼標誌?本質要解釋漢代秦的歷史合理性問題。
第二是關於自然和人性問題:「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情,或壽或夭,或仁或鄙,習聞其號,未燭厥理。」意即天象災變是由何引起的,人性的善惡、命運夭壽的原則是什麼?
第三是關於何謂幸福的問題:「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奸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修何飭而膏露降,百穀登,德潤四海,澤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靈,德澤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意即何以做到政治清明,百姓和樂,天時正常五穀豐登,使天下過上幸福的日子。
三大問題提出後,全國士子紛紛獻言。在眾多的大理論、大學問中,董仲舒「天人三策」得到漢武帝的賞識,促成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了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
董仲舒的儒學,相對於孔子創立的原始儒學來講,可以稱為新儒學。他藉助陰陽、五行等學說對原始儒學進行了鳳凰涅式的改造,建立了以儒家仁義道德為主的天人感應神學體系董仲舒以自然神論為基礎的天人感應的思想,以君權神授的形式,向人們宣布了漢王朝當興的神聖性,去掉了瀰漫在漢朝人心中的非上古貴族取得天下的心結,論證了漢政權的合理性;「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樹立了「天」的權威,統一了天下信仰;倡導獨尊儒術和大一統的觀點,維護了劉氏皇帝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制;取法於天、以行仁政、德治的「三綱」「五常」倫理思想為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和目標
縱觀董仲舒的新儒學,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以儒學為本,體現了文化的繼承性。孔子創立的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儘管遭遇戰亂,「焚書坑儒」,到西漢時仍薪火相傳,一直根植在人民的心中。董仲舒本身就是靠治《春秋》而成名,《春秋》是孔子刪定的五經之一,體現了孔子的原始儒家思想。但到西漢中期,建立在宗法制下的不言鬼神的原始儒家思想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於是,董仲舒開始用陰陽、五行等學說來論證儒家的仁義道德、綱常名教,重新闡發儒家思想,完成了儒家思想的神學化。董仲舒的新儒學既繼承了先秦儒家思想,又開闢了儒學發展的新方向,上承孔子,下啟朱熹,成為儒學發展史上關鍵的人物,為奠定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作出了重大貢獻。
二是以神學為特色,體現了文化的原創性。實事求是地說,陰陽、五行等學說思想,不是董仲舒獨創的,陰陽學說作為一種方法論,五行學說作為一種解釋論,在先秦時期就存在,都是各自獨立發展的。但是,充分糅合了先秦以來的各種思想,特別是陰陽、五行等學說思想,成功地改造了先秦儒家思想,建立了天人感應神學理論體系,則是董仲舒的獨創。《漢書・五行志》說:「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陰陽,為儒者宗。」董仲舒在繼承原始儒學的同時,具備了理論原創性的特點。
三是從哲學的高度,展現了文化的系統性。先秦時期,儒家思想還僅限於社會和倫理領域,董仲舒在其理論中引入了「天」的概念,賦予了道德範疇,並把這種「天」的意志貫穿一切,從天、到地、到人、到社會、再到萬事萬物,都要依「天意」而行,要做到天人合一,貫穿於天地、自然、社會和人事,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為西漢王朝的統治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又結合實際,提出了許多政治、經濟、法律、教育、吏治等方面的具體措施和主張。
總之,董仲舒的新儒學做到了顧大體、識大要,既做到了薪火相傳、代代守護,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漢武帝「天人三問」與董仲舒「天人三策」,體現了學術創新的兩種重要品格。
首先,學術創新要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社會問題。經過戰國幾百年的社會動亂,到秦帝國滅亡時,西周以來以「禮」為核心的社會制度土崩瓦解。通過農民戰爭而躋身於至尊之位的西漢劉氏政權,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出現了經濟繁榮、政治一統的局面。但基於宗法制之下的傳統「禮」制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需要一套新的學說來解釋、維護中央集權大一統局面。在這種背景下,漢武帝為天下人提出了三個問題,董仲舒的新儒學應運而生。這是歷史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因此,一切學術創新都要解決社會問題。
其次,一種學說的命運,取決於其品質契合社會的程度。西漢開創的空前的大一統的政治局面,秦及漢初就有不少學術流派為其製造出新的學說體系,但做得比較成功的只有董仲舒。與董仲舒同時代的淮南王劉安,是漢武帝的叔叔,曾組織賓客門人撰寫了融合道、儒、陰陽、法等流派思想的《淮南鴻烈記》(即《淮南子》),試圖為統一的漢王朝提供思想依據,但終究沒有被武帝所採納。董仲舒的新儒學,雖然增添了宗教神學的成分,從唯物論的角度,似乎是一種倒退,但其學說適應了漢人對自然、對社會、對人性的認識水平,為當時的社會所接受,最終成為正統思想。
古文辭類纂 : 卷二十一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bit.ly/3tkCzX9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4k6jmx.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