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的“人生四個境界”馮友蘭的“人生四個境界” @ LEE 的 隨意窩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GP3dfv
中國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說過,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自然境界。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做他所做的事,然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這樣,他所做的事,對於他就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
2.功利境界。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並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
3.道德境界。
還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會的存在,他是社會的一員。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或如儒家所說,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他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
4.天地境界。
最後,一個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中國現代新儒學大師馮友蘭先生,將人生分為四個境界:第一境是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此境界之人以本我為中心,以本能的生物形式存在,他的存在對他人和社會沒有實際意義;第二境是講求實際的“功利境界”,此境界之人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取捨,他的存在和作為,對自身有著實際意義,對他人和社會的意義也是相對於自我意義而言;第三境是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此境界之人的一切存在和作為,皆以他人和社會為中心,對社會倫理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第四境是超越世俗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此境界之人的一切存在和作為,以大自然和宇宙為中心,對宇宙萬物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他所描述的四種境界之人分別為:生物的人,現實的人,道德的人,宇宙的人,他們由低級向高級漸次而成,前一個境界是後一個境界之基礎。生物的人追求的是吃飽穿暖喝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用,滿足的是最基本的物質需要;現實的人則在生物的人基礎上,追求自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急功近利,唯我獨尊,惟利是圖,以自我的實用和提升為中心,表現為自私自利自立;道德的人,自我要服從社會的需要道德的需要和倫理的需要,自我以行義為目的,行俠仗義,懲惡揚善,我的所作所為應是道德的組成部分,此時的自我與道德的關係,就好像地球與太陽的關係,地球的自轉是緊緊圍繞太陽的公轉的,如果沒有公轉,那麼自轉也就失去了意義;宇宙的人,以事天為宗旨,人不僅是社會的人,還是宇宙的人,人是宇宙的一分子,人與天地壽,人與天地參,表現為自在自為自適,以天地為旨歸,天人合一,“物物而不物與物”。
馮友蘭的“人生四個境界” @ LEE 的 隨意窩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GP3dfv
-------------------------
中國現代新儒學大師馮友蘭先生,將人生分為四個境界:第一境是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此境界之人以本我為中心,以本能的生物形式存在,他的存在對他人和社會沒有實際意義;第二境是講求實際的“功利境界”,此境界之人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為取捨,他的存在和作為,對自身有著實際意義,對他人和社會的意義也是相對於自我意義而言;第三境是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此境界之人的一切存在和作為,皆以他人和社會為中心,對社會倫理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第四境是超越世俗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此境界之人的一切存在和作為,以大自然和宇宙為中心,對宇宙萬物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他所描述的四種境界之人分別為:生物的人,現實的人,道德的人,宇宙的人,他們由低級向高級漸次而成,前一個境界是後一個境界之基礎。生物的人追求的是吃飽穿暖喝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用,滿足的是最基本的物質需要;現實的人則在生物的人基礎上,追求自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急功近利,唯我獨尊,惟利是圖,以自我的實用和提升為中心,表現為自私自利自立;道德的人,自我要服從社會的需要道德的需要和倫理的需要,自我以行義為目的,行俠仗義,懲惡揚善,我的所作所為應是道德的組成部分,此時的自我與道德的關係,就好像地球與太陽的關係,地球的自轉是緊緊圍繞太陽的公轉的,如果沒有公轉,那麼自轉也就失去了意義;宇宙的人,以事天為宗旨,人不僅是社會的人,還是宇宙的人,人是宇宙的一分子,人與天地壽,人與天地參,表現為自在自為自適,以天地為旨歸,天人合一,“物物而不物與物”。
----------------
哲學的任務是什麼?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馮友蘭,上個世紀國學研究的一代宗師,賦予西方理念「人是理性的動物」以中國化的表達方式,由此提出了具有深厚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人生四境界說:
第一層是自然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為是「順習」的。習,習俗,習慣,規則。「順習」的表現就是照章行事,按人的天性行事。自然境界的人「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古詩中」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識天工,安知帝力」幾句最能代表自然境界中的人的心理狀態。自然境界中的人渾渾噩噩地混日子,以近乎本能的狀態行動著,他們「少知寡慾,不著不察」,生活純樸自然,常常得到道家的讚美。其實,自然境界的人,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他所做的事,對於他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自然境界的人是自然的必然性的奴隸,與道家已經認識到了這種必然性而去順應它,完全不同。因此,照人之所以為人的標準說,自然境界不是人所應該有的。要追求理想的人格,就不能停留在混沌自然之鄉。
第二層是功利境界:在此種境界的人,其行為是「為利」的,做事完全出於利己的動機。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為都有確切的目的,他們的目的即利。一個人增加他的財產,其行為是利,一個人增進他的名譽,其行為也是利。「求名於朝,求利於市」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就社會現實說,絕大多數人都處於功利境界之中,功利境界是常人的境界。功利境界的人的人生目的是為己或為我,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取」字。但是,為實現這一目的,有時必須用「予」這種手段。
第三層是道德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行義」的。這種境界的人,心目中有社會整體,覺解到道德的意義,自覺地為社會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正其義,不謀利,是賢人。但這並不意味著道德行為必然是與利相衝突的。道德行為在其實現的過程中,也可能帶來某種利,甚至給行義者個人帶來某種利。但行義的人在主觀上絕不是謀利的。道德行為必須以道德自覺為前提,沒有思想上的自覺,是不能稱道德的。道德境界中的人,對於人之性已有覺解。
第四層是天地境界:在此種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事天」的。了解社會的全之外,還有宇宙的全。天地境界的人,心目中有宇宙這個更大的整體,覺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覺地為宇宙的利益做事,這樣,他就與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價值,謂之聖人,達到了人作為人的最高成就。天地境界的人不僅能盡人倫人職,而且能盡天倫天職,即能事天、樂天。也就是說,只有天地境界的人,才深悟人之所以為人之理,盡人之性。道德境界中的人,是以人性的自覺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以天理的自覺行天道。宗教可以使人得到一種近似於天地境界的境界,但實質上並不是天地境界。因為,宗教只求人之信仰,不叫人洞察,沒有洞察便是無明,無明便是無覺解,無覺解便不可能有天地境界。
馮友蘭認為,哲學的任務就是教人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而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兩者是人生來就有的,而後兩者是人經過培養才能達到的,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馮友蘭認為,人類做事的意義本是客觀存在的,有功利的意義,有道德的意義,有天地的意義。但是人們覺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覺解了,就處於覺悟狀態;不覺解,就處於「無明狀態」。人生的意義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
北京大學哲學家張世英,在馮友蘭先生的基礎上,也提出人生四境界說,他按照人的自我的發展歷程、實現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把人的生活境界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境界:欲求境界:此種境界「其異於禽獸者幾希」,但伴隨人之終生,即使生活于越來越高級的境界,此種境界仍潛存其中,就是處於「道德境界」和「審美境界」中的道德家和詩人,亦不可能沒有此種境界。孟子說「食色性也」,大概就是指這種境界。單純處於「欲求境界」,既未脫動物狀態,也就無自由之可言,更談不上有什麼人生意義和價值。
第二層境界:求知境界:人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再僅僅滿足於最低生存的欲求,而進一步有了認知客體規律和秩序的要求。此種要求是科學的求實精神的萌芽。故第二境界「求知境界」,又稱之為「求實境界」。有了知識,掌握了規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大大提升了一步。人之所以有求知慾,最初是出於無功用的好奇心,後來則多出於功用心,希望通過認識規律,為我所用。無論如何,求知最後都落實到功用,理論最後都落實到實踐。所以「求知境界」與「功用境界」緊密相聯。
第三層境界:道德境界:個人的道德意識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當獨立的自我尚未從所屬群體的「我們」中顯現出來之時,其道德意識是從「我們」出發,推及「我們」之外的他人。只有當人發展到從「我們」中突顯於外,有了獨立的自我觀念之後,才有敢於獨立負責的觀念,才有深層次的道德觀念。每一個人都應該是獨立自主的,我與他人相互尊重,平等相愛。因此「道德境界」也分兩層,一是停留在「推己及人」和「同情」、「憐憫」的階段,那是一種「俯視」「他人」的態度﹔更高的「道德境界」應是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對他人負責。
第四種境界:審美境界: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審美的境界」。審美意識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實踐關係。在審美中,慾念消退了;審美對象作為「有用的手段」這種異己的目的關係也消失了;那種單純的有限關係也消失了。美既超越了認識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慾念和外在目的以及應該的限制,而成為超然於現實之外的自由境界。單純的感性衝動讓人受感性物慾的限制,單純的理性衝動讓人受理性法則的限制,兩者皆使人不自由,人性的完滿實現在於超越二者的限制,以達到無限,這才是最高的自由,只有審美的人,才是獲得最高自由的人,完全的人。
在現實的人生中,四種境界總是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很難想像一個人只有一種境界而不摻雜其他境界。一個現實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第三境界即道德境界,把道德境界滲透在第二境界「求知境界」中,就會使科學活動具有道德意義。又如最高境界審美境界滲透在其下三種境界中,就使人生各種活動、各種境界都具有美的性質:把審美境界滲透到欲求活動之中,就會在茶中品出詩意,產生「味之美」。反之,一個以「欲求境界」占主導地位的人,則只能知道飲茶不過是解渴,無美之可言。孔子讚賞的學生曾皙,甚至把沐浴作為一種至美的人生境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在當時那種禮壞樂崩、烽煙遍燃的中原大地時代,這正是孔子等儒者們所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和樂、幸福的大同理想。
生活在自然境界與功利境界中的人,是現在之人,大多數人;達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稀少之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歸根到底,境界是由人的主觀覺悟和了解造成的精神狀態,是人之一生真正的安身立命之處。思維向獲得最大的自由和生命的永恆區域發展,智慧就上了一個層次。人對於人生愈有覺解,則人生對於他,即愈有意義,這一過程,就是「我之自覺」的過程。人生的意義在於覺解,無覺解的人生便無意義。
覺解與意義:人生四境界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COQVBl
--------------------------------------
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普通人想要達到第四真的好難!
2018-11-01 由 哲學詩畫 發表于文化
馮友蘭是中國傑出的哲學家,人生四境界說是其人生哲學體系的核心。將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劃分成四個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從自然境界到天地境界,表現了因「覺解」程度的不同而逐漸遞進的關係。
1,覺解與人生的意義
在《新原人》一書中,馮先生用了《境界》、《自然》、《功利》、《道德》、《天地》五章的篇幅來討論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境界又如何劃分?馮先生先從「覺解」入手,從而推理分析出什麼是人生意義?這正是馮先生「極高明而道中庸」之處。「覺」是自覺,「解」是了解。覺解程度不同,則意義不同。「我們對於某類事物有了解,某類事物對於我們即有意義,我們對它了解越深刻,它對於我們的意義就越豐富。我們可以說,人生是有覺解底生活,或是有較高程度覺解底生活。
在馮老看來,正是由於人的思想和覺解,才讓人區別於禽獸,人生之所以異於別的動物的生活者,即有覺解。覺解就是人生的最特殊顯著的性質,所以人生的意義就在於覺解。
2,人生的四重境界
第一,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的特徵是在此種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順才順習的。所謂順才,其意義即是普通所謂率性。所謂順習,即順應個人習慣或社會習俗。在此境界中的人,順才而行,「行乎其所不得不止,止乎其所不得不止」順習而行,則「照例行事」,人云亦云。無論其是順才而行或順習而行,他對於其所行的事的性質,並沒有清楚的了解。
第二,功利境界
功利境界的特徵是在此種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為利的。所謂「為利」,是為他自己的利。凡動物的行為都是為利的。不過大多數的動物的行為,雖是為他自己的利,但都是出於本能的衝動,不是出於心靈的計劃。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對於「自己」及「利」,有清楚的覺解。並且,他於有此種種行為時,了解這種行為是怎麼一回事,並且自覺他是有此種行為。
第三,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的特徵是在此種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行義」的。義利是相反相成的。求自己的利的行為,是為利的行為求社會的利的行為,是行義的行為。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對於人之性己有覺解。他了解人之性被蘊涵於社會之性中。
第四,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的特徵是在此種境界中的人,其行為是「事天」的。這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在天地境界中的人,了解於社會的全之外,還有宇宙的全,人必於知有宇宙的全時,始能使其所得於人之所以為人者,儘量發展,始能盡性。在天地境界中的人,有完全的高一層的覺解。
(不過哲學詩畫最擔心的一點是,這物慾橫流、科技設備充斥的現代社會,讓普通人到達這第四境界真的太難了,因為私心太重了,欲望太多了,庸俗的誘惑太多了。能達到第三境界就非常不錯了。)
結語——
人生境界在變化之中,獲得一種高的人生境界之後,是需要維護的,人生境界的發展,實際上即是人自身的發展。因此,在生活中,人生需要不斷地覺解,境界需要不斷地提升。只有通過這種不斷的修為和提升,才能夠在生活中將真、善、美動態地統一起來,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體驗到人生中的美好。
馮友蘭的哲學觀念,對於我們思考現實的人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確立一個遠大的生活目標,建構一個理想的生活藍圖,這會增添生活的動力。一個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地求取高遠的人生境界,實際上是通過有限的人生去求取無限的人生價值。這樣的人生境界理論,既整合了中國人生哲學中最優秀的傳統,又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具備現實的意義與價值。
總之,生而為人,當走向上和覺解的路。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bjk6vjn.html
------------------------------
人生的四種境界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2021年11月04日 16:23 HKT
我在《新原人》一書中曾說,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於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什麼,並且自覺地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於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構成各人的人生境界,這是我的說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覺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於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這些個人的差異,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人生的四種境界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這樣,他所做的事,對於他就沒有意義,或很少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自然境界。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並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
還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會的存在,他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或如儒家所說,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為。他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說的道德境界。
最後,一個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天地境界。
這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於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是幫助人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別是達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學境界,因為只有通過哲學,獲得對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達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學的產物。道德認為,並不單純是遵循道德律的行為;有道德的人也不單純是養成某些道德習慣的人。他行動和生活,都必須覺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學的任務正是給予他這種覺解。
生活於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生活於天地境界的人是聖人。哲學教人以怎樣成為聖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為聖人就是達到人作為人的最高成就。這是哲學的崇高任務。
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說,哲學家必須從感覺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學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與宇宙同一,而在這個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國哲學總是傾向於強調,為了成為聖人,並不需要做不同於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蹟,也不需要表演奇蹟。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於有高度的覺解,他所做的事對於他就有不同的意義。換句話說,他是在覺悟狀態做他所做的事,別人是在無明狀態做他們所做的事。禪宗有人說,覺字乃萬妙之源。由覺產生的意義,構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國的聖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國的哲學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隨著未來的科學進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條和迷信,必將讓位於科學;可是人的對於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將由未來的哲學來滿足。未來的哲學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這方面,中國哲學可能有所貢獻。
總結:為什麼我們在工作學習中總有一種苦累的味道,有一種枯燥單調的感覺?關鍵是我們對做事的意義不明確,自覺性不高,自然而然心態不平和,生活質量逐漸下降。同樣是上班,有的人只是看到八小時的勞累,有的人只是看到百十元的收入,卻很少有人想到工作是一種生活的充實,是一種夢想的孕育,是一種價值的體現,是一種忙碌的幸福!我們認識上的偏頗,妨礙了心境的平和,也讓我們離幸福越來越遠。人生是在做事,不是在表演。我們的一生不是在創造奇蹟,而是用自己的「心」在實實在在的做事,這就是我們對人生境界的最好解讀
人生的四種境界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 MP頭條 https://bit.ly/3GT5eaG
-----------------------------------------------
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說過:
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都不完全相同。
他認為,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比如:
老人過馬路,同一件事,不同人去做,境界是不同的。
一個傻子,看到有人過馬路,他也不分男女老幼,見人就扶。 問他為什麼要扶老人過馬路,他只是傻傻一笑。 這是自然境界。
一個小學生看到了,走過去扶老人過馬路。 問他為什麼要扶老人過馬路,他說因為老師教導我們這樣做。 這樣做了,老師會表揚。
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看到了,輕輕地扶著老人過馬路。 你問他為什麼要扶老人過馬路,他說扶老人過馬路不是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嗎? 說完就走了。 他並不是為了自己得到什麼,而是覺得應該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了好事甚至不想讓人知道,這就進入道德境界了。
一個更高境界的人,扶老人過馬路後,還安全的把老人送回家。 這是天地境界。
第一重境界:自然境界
馮友蘭先生說:"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 這樣,他所做的事,對於他就沒有意義。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自然境界。 ”
馮友蘭這裡所講的覺解是什麼意思呢? 覺解,覺悟、瞭解。 也是一種佛教用語,禪宗所說的"覺",就是覺解到宇宙,覺解到天地,覺解到出世之途。 覺解愈多,人生境界就愈高;覺解最多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就是人生的最低境界,無非就是吃飯穿衣。 也就是馬斯洛所說的人的需求理論,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中的最低層次需求,生理的需求。
西部草原,一個小孩在放羊。
路人打趣問他,你放羊幹什麼啊?
小孩答:放羊賣錢。
路人問:賣錢幹什麼啊?
小孩答:娶媳婦。
路人:娶媳婦幹什麼啊?
小孩答:生娃。
路人問:生娃幹什麼啊?
小孩答:放羊。
活在這個境界裡的人,驅使他們做事情的動力大都來自於人的天性。 只是活著,並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而評價事情的標準,要麼是社會上早已約定俗成的規則或社會習慣,要麼就依照他們自己的本性,他們也未曾瞭解到這樣做事的意義。
活在自然境界的人,就是動物性的展現。 動物只有本能的行為,沒有思想。 只是去做什麼事,而不去思考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自然境界的人,從來沒有認真地思考過人生的意義、目的,別人怎麼過,自己就怎麼過,大家怎麼過,自己就怎麼過,最後還是糊裡糊塗地、懷著恐懼與遺憾離開這個世間,一輩子都活在動物的層次上。
第二重境界:功利境界
馮友蘭說:"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己的。 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 "
在這個境界裡的人,判斷事情的標準是以個人為中心考慮和決策的,"利己"是一切的核心。
人溫飽以後要富足,富足以後要權力,權力以後還要有影響力。
在追求財富、權利、名譽的過程中,如果出發點是為自己,而不計後果,那麼,這隻是功利境界的初級階段。 尤其是損人以利己的人,更是初級中的低級層次。
萬通集團的馮侖曾說過這樣一件事:好多年前,我和幾個朋友開車去西部。 走到半道,在一處戈壁灘被迫停了下來。 為啥停下來? 路兩邊是戈壁,大石頭,路中間有一個大坑。
下了車,發現不遠處有幾個老百姓在陰涼地抽煙,地上還放著一些鐵鍬、鏟子。 我們看到他們在樂,但也不知道他們在樂什麼。 我們要想繼續往前走,就得把路上的坑填起來。 我們走過去,問他們,能不能借鏟子用用,或者能不能幫忙把坑填起來。
對方說,"可以,但是,先給錢。 "
給了錢,對方幾個人開始填坑。 之後,我們得以繼續往前走。
後來才知道,這群人每天都在路上挖坑。 開車路過的人想過去,就得給他們掏錢。 收了錢,他們才把坑填上。 過去之後,他們又把坑挖出來,等待下一撥路過的。 他們就靠挖坑掙錢。
這就是他們的人生,靠給人挖坑過一輩子。 這就是典型的功利主義,干一些損人利己的事,這是功利境界的最低級層次。 當然,這也是有違道德的。
和填坑遠行的人相比,挖坑的人永遠停在那兒,靠挖坑掙點小錢,再不前進。 花錢填坑的人呢? 可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行,不僅會順利到達目的地,還可以看到一路的風景。
功利境界的人,以為靠利己主義獲得一點繩頭小利,其實是在毀滅自己的人生。 永遠只能賺一些小錢,賺不了大錢。
功利境界中稍微高一點的層次就是出發點為自己,但不傷害他人的利益。
功利境界的高級層次則是,出發點為自己,同時也讓他人得利益。
第三重境界:道德境界
馮友蘭先生說:"了解到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 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他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 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說的道德境界。 "
如果說功利境界還是為自己,希望自己臉上有光,光宗耀祖,那麼道德境界,就把別人的生命和我的生命看得同等重要,正所謂"正其義,而不謀其利"。
功利境界的人與道德境界的人有什麼區別呢:
前者以"佔有"為目的,後者以"貢獻"為目的。
前者是"取",後者是"與"。
前者即使"與",最終仍在"取",後者即使"取",最終仍在"與"。
《孔子家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楚王遊玩時丟了一張弓,手下人想去尋找,楚王阻止說:"楚國的王丟了弓,得弓的也是楚國人,何必去找呢? "
而孔子聽說這事後則不以為然,認為楚王的心胸尚不夠寬廣,他說
: "可惜楚王的胸襟還不夠大,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計較是不是楚國人呢?"
在孔子的心目中,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無須分國別,這就是所謂的道德境界。
此境界中的人,出發點不是自己,而是社會,是大眾,以社會之福祉為自己奮鬥的意義。
這類人,即是儒家所謂君子,君子喻於義,已天下為己任。
第四重境界:天地境界
馮友蘭先生說:"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 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 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 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天地境界。 "
天地境界的人,其行為是"事天"的,敬天愛人,天人合一。
他自己不僅是社會的一部分,行為與社會有幹系,對社會應有貢獻,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
他的生命力量來源於天地,他以自然界的最高法則為信仰,不計得失,不懼生死——生是一種能量的聚合,死是一種生命能量的散開。
人與人的關係有三個層次:第一、利益共同體;第二、事業共同體;第三、精神共同體。 最高層次就是精神共同體,一位真正的領袖,它帶動的就是一個精神共同體,有了精神共同體就有了事業共同體,有了事業共同體就有了利益共同體。 真正的領袖擁有高尚的情操,謙卑的心態,心變得清澈透明,看懂大自然,看懂大千世界,思想昇華,超然灑脫。 這個時候他所要追求的是説明更多的人獲得成功,説明更多的人實現財務自由,追求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奉獻愛心,説明可以説明的人。 用財富去説明人,做財佈施;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説明人,做法佈施;用自己善心善行説明一切可以説明的人,做無畏佈施。 他心中裝有天下蒼生的福祉。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 知乎 https://bit.ly/3EAvlkC
---------------------------
馮友蘭(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芝生,男,河南唐河人,中國哲學家、哲學史家。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馮友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wezuHS
生平
家世
1895年12月4日(清光緒二十一年十月)馮友蘭生於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馮氏是當地的望族,合族而居,有地千餘畝。
求學
馮友蘭6歲入家塾發蒙。1904年因馮臺異任武昌方言學堂會計庶務委員,隨父遷居武昌。1907年馮臺異任湖北崇陽縣知縣,全家遷崇陽。1908年夏馮臺異病故於崇陽,馮友蘭遂返回唐河就讀家塾。
1910年入唐河縣立高等小學預科。1911年入開封中州公學中學班。1912年轉入武昌中華學校,同年冬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預科。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法科,入校後即改入文科中國哲學門,1918年畢業,任教於開封中等技術學院。1919年與友人創辦《心聲》月刊,同年考取公費留學資格,冬赴美國留學。
1920年1月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師從杜威。1923年夏論文答辯通過。次年博士論文出版後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
歸國任教
1923年馮友蘭論文答辯後即取道加拿大歸國,初任中州大學(今河南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科主任、哲學系主任。1925年秋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哲學系主任,年底北上。1926年任燕京大學教授。1928年秋轉任清華大學教授兼哲學系主任,翌年再兼任文學院院長[1]。
1931年和1934年出版《中國哲學史》上下兩卷,大力推崇儒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獨尊和正統地位。
1934年馮友蘭獲邀出訪捷克及蘇聯,回國後分別就蘇聯見聞及歷史唯物主義作兩次演講,因此觸怒國民黨當局,遭逮捕審訊,但不久即獲釋。事後馮迅速向國民黨靠攏,不久即加入國民黨,並與1935年當選中國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馮遂隨清華大學遷往長沙,又旋即再遷昆明,任職於西南聯大,仍為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因遷徙期間國民黨籍關係中斷,1939年馮再次加入國民黨。居昆明期間,馮先後出版《新理學》(1939年)、《新事論》(1940年)、《新事訓》(1940年)、《新原人》(1943年)、《新原道》(1944年)、《新知言》(1946年),合稱「貞元六書」,繼續推崇儒家道統,發展鞏固其儒學思想,也切合當時國民黨新生活運動。任教西南聯大期間,馮與國民黨高層往來密切。1942年起數次前往重慶為國民黨幹部授課。1943年以西南聯大黨部名義,致函蔣介石望其「收拾人心」,蔣閱信「為之動容,為之淚下」。1945年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馮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召開前夕,列入朱家驊與陳立夫聯名向蔣介石推薦的98名「最優秀教授黨員」之一[2]。
1946年抗戰勝利,西南聯大解散,清華大學返回北平,馮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邀請,任客座教授一年,集結其間講稿出版《中國哲學簡史》。1948年回國後仍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和文學院院長,後又當選中央研究院首任院士(人文及社會科學組)[3]及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第三屆評議員[4]。
建國後初期
詠史二十五首第十一首破碎山河復一統寒門庶族勝豪宗則天敢於做皇帝亙古反儒女英雄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5日馮即致信毛澤東自稱「過去講封建哲學,幫了國民黨的忙,現在我決心改造思想,學習馬克思主義」[5],毛在回信認定了馮「過去犯過錯誤」[5],並告誡其「總以採取老實態度爲宜」[5],馮遂向清華大學辭去院長和系主任職務,並與1950年一段時間內被派往農村參加土改運動工作。1952年,新政權進行高校院系調整,清華大學改為工科院校,馮友蘭被調至北京大學哲學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馮多次檢討自己歷史問題,在國內外數次公開表示新理學是「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敵」[6],是「反人民」[7],是「要人一心一意擁護當時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和國民黨政權」[8],「我過去的著作都是沒有價值的」[9],並「對40年代所寫的幾本書懺悔」。並經常做出配合政治形勢的舉動,如「尋找一些馬克思主義的詞句,努力運用」而相繼寫出了《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二冊;1955年參加批判胡適和梁漱溟的政治活動;1962年第三屆全國政協第二次會議後向毛澤東獻詩「懷仁堂後百花香,浩蕩春風感衆芳」[10]。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馮友蘭作為「反動學術權威」,被抄家關入「牛棚」,1968年離開「牛棚」,此後他創作了大量謳歌毛澤東的詩詞[11] ,1973年批林批孔運動中,馮友蘭出任四人幫掌握的「梁效」寫作班子顧問,「從舊營壘裏衝殺出來,給了孔丘一個回馬槍」,相繼發表《對於孔子的批判和對於我過去的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和《復古與反覆古是兩條路線的鬥爭》等文章,均得《光明日報》全文轉載。後又著《論孔丘》一書,為江青集團效力。這些書文中,馮稱自己1949年以前的尊孔思想是「為大地主大資產傢,特別是為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服務的」[12],1949年以後則是「為劉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綫服務的」[12],認爲自己能參加批孔運動是一種「更大的幸福」[13],一代儒學名家「竟以批孔鳴於時」[14]。馮積極向江青靠攏,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馮入住地震棚,8月4日江青前往看望,在北京大學黨委的安排下,馮寫下了《詠史二十五首》稱讚武則天稱帝,後與江青合影。然1976年四人幫失勢,梁效寫作班子遭徹底清算,馮亦遭長時間關押審查。[15]
晚年
1980年起,馮通過口述方式開始重寫《中國哲學史新編》,自稱是寫「自己在現有馬克思主義水平上所能見到的東西,直接寫我自己在現有的馬克思主義水平上對於中國哲學史和文化的理解和體會」[16],至1989年完成,馬克思主義和階級鬥爭觀念貫穿全書始終。
1990年11月26日20時45分,馮友蘭病逝於北京友誼醫院,享耆壽95歲。[1]
家族
祖父馮玉文,字聖徵。父親馮臺異,字樹候,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進士,曾任唐河崇實書院山長。母親吳氏,名清芝,曾任唐河端本女學學監[1]。
岳父任芝銘。妻子任載坤。長女馮鍾璉,長子馮鍾遼,次女馮鍾璞(宗璞),次子馮鍾越。
逸事
馮友蘭和胡適在學術觀點和政治立場上都有嚴重的分歧。胡適曾當著錢穆之面說:「天下蠢人無出芝生之右者。」[17]何炳棣曾回憶向馮友蘭提到楊紹震夫人許亞芬在史密斯學院的碩士論文的題目是《1927年以前胡適對中國文化界的影響》。馮友蘭聽了,急說:「這……這……這個題目很……很……很好。因為過了1927,他也就沒……沒……沒得影響啦!」[18]
作品
馮友蘭曾自擬「三史釋古今,六書紀貞元」一聯,總結自己得意之作。三史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等三套中國哲學史著作。六書是「貞元六書」即《新理學》、《新世訓》、《新事論》、《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六本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
《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分別完成於1931年、1934年,是第一套以西方哲學概念完成的中國哲學史著作。其中許多概念已成為定論,為後世學者所共同接受。堪稱中國哲學史的奠基之作。
《中國哲學簡史》是由1948年在美國賓州大學講學時編寫的英文教材。此書譯為十多國語言,銷售數百萬冊。是西方各國大學中國哲學史課程必用的教科書,也是西方了解中國哲學的最佳入門途徑。
《中國哲學史新編七冊》完成於1990年,乃是馮友蘭用生命寫成的哲學大作。在84到95高齡等11年間,以準盲人、準聾子的身體狀態,在每年住院數次的情況下,口述由弟子筆錄而成。
《貞元六書》是一套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分為《新理學》、《新世訓》、《新事論》、《新原人》、《新原道》與《新知言》。《新理學》為其總綱,後五冊是分屬各章節,主要講純粹哲學。《新世訓》是社會觀,是新理學觀點在社會問題中的應用。《新事論》是生活方法論與道德修養論。《新原人》是人生哲學,以覺解的程度將人生分為四個境界。《新原道》是哲學史觀,分析中國哲學之發展。《新知言》是方法論,總結中西哲學史的經驗。
生平著作收錄在《三松堂全集》共十五冊。
馮友蘭的作品在台灣戒嚴時期曾經遭到查禁
馮友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wezuHS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Nov 04 Thu 2021 16:36
哲學家馮友蘭先生說過,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馮友蘭曾自擬「三史釋古今,六書紀貞元」一聯,總結自己得意之作。三史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等三套中國哲學史著作。六書是「貞元六書」即《新理學》、《新世訓》、《新事論》、《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六本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