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師節(孔子誕辰紀念日)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二五七一週年誕辰釋奠典禮-釋奠佾舞簡稱佾舞,又稱丁祭佾舞、祭祀大成至聖先師之佾舞。依不同編制又分有六佾舞和八佾-佾舞的來自宗廟宮庭雅樂舞,舞者稱為「佾生」,佾是隊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與宮庭樂舞相同,釋奠佾舞也分文舞和武舞。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1-09-29_1100162021-09-29_1133582021-09-29_1131192021-09-29_1131122021-09-29_1131052021-09-29_1130572021-09-29_1130202021-09-29_1129442021-09-29_1101542021-09-29_110142

新北市板橋區大觀書社是每年新北市舉辦祭孔典禮之處,以往礙於場地限制無法呈現八佾舞,今年書社找退休舞蹈老師協助,首度突破場地限制,將需64人的八佾舞改成僅8人的佾舞,也是近50年來大觀書社祭孔首次加入佾舞。
自民國52年起,新北市祭孔儀式都在板橋大觀書社舉行,但大觀書院場地狹小,沒有空間呈現祭孔儀式中最引人注目的八佾舞,近50年來的祭孔,都缺少經典的「這一味」。
大觀書社總幹事張萬福說,過去一直想加入八佾舞,卻因空間不大,無法呈現64人陣仗的八佾舞。今年他參加內政部舉辦的孔廟相關研習課程後,找到已退休的舞蹈老師黃碧亮幫忙,將原本需要64人的八佾舞,配合書社場地大小改為8人陣形,讓大觀書社終於有「全套」祭孔典禮。
黃碧亮表示,接獲任務後,團隊即向北市大龍國小請教八佾舞相關資料,練習上出現任何問題也馬上詢問,經過反覆練習,才有今日成果。
另外,由三一寰宇文化協會選在新莊體育場舉行的祭孔儀式,改編傳統祭孔儀式,200位禮生、貢生、樂生、舞生獻舞合唱,除傳統八佾舞外,今年首度加入雩舞,以現代舞的精神,結合東方古典文學,表演「風乎舞雩」劇目。
此外,孔子六藝教學的2大主軸「文事」、「武備」,也一同呈現,武舞早在兩岸失傳多年,僅北京天壇仍保留殘缺舞譜,協會經多方鑽研、揣摩,將其呈現於國人面前,增添儀式完備,實屬難能可貴。
加入佾舞 新北祭孔有全套 @ ZTBBZEIIEECC專門推鑒? :: 痞客邦 :: https://bit.ly/3F3Xlhk
----------------------------------
新北祭孔大典 古禮結合多元藝術
2020-09-20
 圖說:祭孔大典武舞獻禮。(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與三一寰宇文化協會共同辦理之「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二千五百七十週年誕辰釋奠禮暨二○二○年教師節敬師禮」廿日在新北市新莊體育館隆重舉行,除透過傳統儀式傳承尊師重道及禮樂精神外,更首創全臺獨一無二以古禮結合音樂、舞蹈、戲劇、燈光、影像等多元藝術元素,打造一場力與美之藝術饗宴,本次祭典為免費索票入場,現場計超過二千人參與,共同體驗傳統與藝術結合之文化盛會。
 這次祭典由新北市謝政達副市長擔任正獻官,教育部林騰蛟次長及教育部吳清基前部長受邀上香祭拜,首次參與的謝政達副市長讚嘆祭典之與眾不同,謝政達副市長表示,雖然是祭祀典禮,卻儼然一場華麗的藝術表演,祭孔於各朝代皆為盛事,人們透過祭典儀式,表達對孔子崇敬追念之心,本次祭典活動廣邀全市各級學校以及民眾共襄盛舉,希冀同時對於無私奉獻之教師表達敬愛感謝之意。
 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表示,本次祭典活動融入現代舞臺表演之元素來活化,使民眾及後學既能體驗隆重莊嚴的儀式流程,更能感受表演藝術的綜合呈現,希冀以藝術教育的方式將孔子的精神廣為傳播下去。
●搭建巨幅孔子像 舞台天幕全臺之最
 這次祭典之舞台、天幕均為全臺之最,除打造三百六十度環型劇場,搭建高十二公尺寬三十公尺的巨幅孔子像,以張大千之水墨畫作品鋪設舞台地板,並以傳統燈具之橘色調營造感性溫馨氛圍,另於主祭壇兩側安排影像布幕,在儀式進行中,以動態影像畫面配襯典雅歌詞,傳達現代學子緬懷萬世師表之心意。
●結合音樂舞蹈戲劇燈光影像藝術元素
 祭祀舞蹈部分,除傳統祭典中有的八佾舞,更加入全臺獨有之武舞及雩舞計有約二百位學生參演,其中,雩舞由新北市中山國小舞蹈班三十位學生表演,舞出「風乎舞雩」之悠揚姿態,為靜態儀式注入動態的視覺饗宴,而貫穿祭典之音樂設計,更是特別為祭典專門譜曲,並由八十人組成樂團、合唱團現場演繹不同儀式之樂風,祭典之所有環節,從舞臺至燈光、影像、舞蹈、音樂及服裝設計皆由國內首屈一指之設計師、老師操刀,精細的打造獨具風采之祭孔大典。【記者李文玉/新北市報導】新北祭孔大典 古禮結合多元藝術 / 北台灣 / 真晨報 | 您的事‧我的事‧真有這回事 https://bit.ly/3mphKFt
-------------------------------------------------
全程26道古禮 新北大觀書社928祭孔大典
民眾日報
發布於 2020年09月28日11:26
【記者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定古蹟大觀書社今〈28〉日舉辦「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0週年釋奠典禮」,祭典在鼓擊鳴鐘中開始,進行啟扉、迎神、進饌、三獻禮、恭讀祝文、飲福受胙、撤饌、送神、望燎、闔扉及撤班等26道儀式。
釋奠典禮由市長侯友宜身穿長袍馬掛擔任主祭,全程遵循26道古禮傳統表達對孔子最高崇敬。民政局長柯慶忠及大觀書社董事擔任陪祭,板橋國小教師擔任禮生,教育局長張明文、文化局長龔雅雯、板橋區長范姜坤火等人都到場與祭,場面莊嚴隆重。
侯友宜表示,大觀書社已有157年歷史,既是學堂,也是廟宇,正殿主祀文昌帝君,是學子重要心靈支柱,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都會舉行釋奠典禮,表達對孔子尊敬與感念,此外,也深深感謝全體教師們對人才培育的貢獻及辛勞,協助新北孩子們找到自己的舞台,個個成為新北驕傲。
柯慶忠說,大觀書社又稱大觀義學,於同治2年林家兄弟與莊正共同設立,百餘年來,為板橋和淡北地區重要的教育場所,日據時代學校遷到現在板橋國小的位置,現今書社則成立大觀幼兒園,傳承著宗教及教育精神。
另外,板橋郵政總局已連續4年提供大觀幼兒園小朋友教師感謝卡片,讓200位小朋友自行發揮,以彩繪、注音一字字寫下對老師感謝,童言童語的祝福掛滿書社門口,氛圍備感溫馨。
大觀書社總幹事鄭義鈴表示,傳統祭孔大典上,都會拔取獻祭牛毛象徵增長智慧;大觀書社則以沙琪瑪疊成牛的造型替代宰殺,寓意「智慧牛毛」祝福前來觀禮的信徒學子學業進步、仕途順利
圖說:侯友宜市長與大觀書社幼兒園老師們合照。〈照片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圖說:釋奠典禮由市長侯友宜身穿長袍馬掛擔任主祭。〈照片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圖說:板橋郵政總局已連續四年提供大觀幼兒園小朋友教師感謝卡片,童言童語的祝福掛滿書社門口,氛圍備感溫馨。〈照片新北市民政局提供〉全程26道古禮 新北大觀書社928祭孔大典 | 民眾日報 | LINE TODAY https://bit.ly/3ohMeMa
----------------------
新北大觀書社祭孔 侯穿長袍馬褂主祭
2019-09-28
新北大觀書社祭孔 侯穿長袍馬褂主祭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https://bit.ly/3AVdAuP
 新北市教師節祭孔大典昨在大觀書社舉行,市長侯友宜擔任主祭,遵循廿六道古禮祭祀。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慶祝教師節,新北市長侯友宜廿八日到市定古蹟大觀書社,參加「至聖先師孔子誕辰二五六九週年釋奠典禮」,擔任主祭,遵循廿六道古禮祭祀,現場莊嚴肅穆,表達對至聖先師孔子的崇敬與追思。
 新北市教師節祭孔大典廿八日上午八時在板橋大觀書社舉行,侯友宜身著長袍馬褂擔任主祭,板橋國小教師擔任禮生,遵循古禮,進行啟扉、迎神、進饌、三獻禮、恭讀祝文、飲福受胙、撤饌、送神、望燎、闔扉及撤班等共廿六道程序。
 典禮結束後,大觀書社準備七百顆壽桃,及二十斤沙琪瑪造型牛象徵智慧牛毛,贈與觀禮學子及民眾,祝福闔家平安、學業昌進。
 民政局長柯慶忠表示,清代林本源家族為消除漳泉械鬥與隔閡,興建大觀書社,為當時貧寒子弟啟蒙教育場所,百餘年來培育無數人才。現今書社兩邊廂房改建為大觀幼稚園,持續為教育下一代而努力。新北大觀書社祭孔 侯穿長袍馬褂主祭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https://bit.ly/3AVdAuP
-------------------------------------
祭孔大典現代傳承 打造聲、光、影之藝術饗宴
發佈日期:2020-09-20
截止日期:2020-11-20
發佈單位: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類  別:機關新聞
內  容:
1.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與三一寰宇文化協會共同辦理之「大成至聖先師孔子2570週年誕辰釋奠禮暨2020年教師節敬師禮」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與三一寰宇文化協會共同辦理之「大成至聖先師孔子2570週年誕辰釋奠禮暨2020年教師節敬師禮」今(20)日在新北市新莊體育館隆重舉行,除透過傳統儀式傳承尊師重道及禮樂精神外,更首創全臺獨一無二以古禮結合音樂、舞蹈、戲劇、燈光、影像等多元藝術元素,打造一場力與美之藝術饗宴,本次祭典為免費索票入場,現場計超過2千人參與,共同體驗傳統與藝術結合之文化盛會。
  本次祭典由新北市謝政達副市長擔任正獻官,教育部林騰蛟次長及教育部吳清基前部長受邀上香祭拜,首次參與的謝政達副市長讚嘆祭典之與眾不同,謝政達副市長表示,雖然是祭祀典禮,卻儼然一場華麗的藝術表演,祭孔於各朝代皆為盛事,人們透過祭典儀式,表達對孔子崇敬追念之心,本次祭典活動廣邀全市各級學校以及民眾共襄盛舉,希冀同時對於無私奉獻之教師表達敬愛感謝之意。
    本次祭典之舞台、天幕均為全臺之最,除打造360度環型劇場,搭建高12公尺寬30公尺的巨幅孔子像,以張大千之水墨畫作品鋪設舞台地板,並以傳統燈具之橘色調營造感性溫馨氛圍,另於主祭壇兩側安排影像布幕,在儀式進行中,以動態影像畫面配襯典雅歌詞,傳達現代學子緬懷萬世師表之心意。
  祭祀舞蹈部分,除傳統祭典中有的八佾舞,更加入全臺獨有之武舞及雩舞,計有約200位學生參演,其中,雩舞由新北市中山國小舞蹈班30位學生表演,舞出「風乎舞雩」之悠揚姿態,為靜態儀式注入動態的視覺饗宴,而貫穿祭典之音樂設計,更是特別為祭典專門譜曲,並由80人組成樂團、合唱團現場演繹不同儀式之樂風,祭典之所有環節,從舞臺至燈光、影像、舞蹈、音樂及服裝設計皆由國內首屈一指之設計師、老師操刀,精細的打造獨具風采之祭孔大典。
    教育局表示,本次祭典活動融入現代舞臺表演之元素來活化,使民眾及後學既能體驗隆重莊嚴的儀式流程,更能感受表演藝術的綜合呈現,希冀以藝術教育的方式將孔子的精神廣為傳播下去。
資料詳洽:
教育局社會教育科   黃麗鈴科長    電話:29603456分機2586
教育局社會教育科   王品薇科員   電話:29603456分機2593
教育局新聞聯絡人   李孟璇秘書    電話:29603456分機2830
教育局新聞聯絡人   王潔雯輔導員  電話:29603456分機2869
教育新聞-祭孔大典現代傳承 打造聲、光、影之藝術饗宴-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https://bit.ly/3AQCQSN
------------------

2021-09-29_1142532021-09-29_113358800px-大觀義學_(2).jfif800px-大觀義學外觀.jfifC074新北市大觀義學 (林家花園)(國定)(1).jfif2021-09-29_114300
9月28日是教師節,也是孔子誕辰紀念日,新北市政府上午在市定古蹟「大觀書社」舉行「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69週年釋奠典禮」,由市長侯友宜擔任主祭,全程遵循26道古禮,表達對至聖先師孔子的追思崇敬。現場並準備700顆壽桃,及20斤沙琪瑪造型牛象徵智慧牛毛,贈送給觀禮的學子及民眾。
侯友宜表示,大觀書社主祀文昌帝君,至今有156年歷史,是本市舉行祭孔大典之地,每年考季許多考生前來祈求考運亨通,也是許多學子的重要心靈支柱。近年祭孔典禮更以沙琪瑪製作疊成牛的造型,象徵「智慧高升」,希望支持更多信徒求學及仕途順利,培育更多地方優秀人才。
大觀書社總幹事鄭義鈴表示,由於新北市境內沒有孔廟,為表達對孔子的尊敬與感念,1963年向臺北市大龍峒孔廟分來至聖先師孔子神位,並固定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舉行釋奠典禮,平時不開大門的大觀書社,誕辰當天特別以「啟扉」儀式,表達對孔子的尊敬。
▲ 孔子誕辰2569週年祭孔大典 侯友宜擔任主祭26道古禮表崇敬。(圖/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 新北市政府上午在市定古蹟「大觀書社」舉行「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69週年釋奠典禮」。
莊嚴、肅穆的祭典現場,市長穿長袍馬掛擔任主祭,板橋國小教師擔任禮生,在鼓擊鳴鐘中進行啟扉、迎神、進饌、三獻禮、恭讀祝文、飲福受胙、撤饌、送神、望燎、闔扉及撤班等共26道程序。其中飲福受胙的儀式,特別以米酒及四四方方帶皮的三層肉替代宰殺,象徵祭祀者向神明祈求,所有參與者都可以得到神明的祝福,增長福份與智慧。
民政局長柯慶忠表示,「大觀書社」又稱大觀義學,是清代林本源家族為消除漳泉械鬥、隔閡,所興建的民間義學,是當時貧寒子弟啟蒙教育的場所。百餘年來為板橋和淡北地區造就許多人才,日據時代學校遷到現在板橋國小的位置,現今書社兩邊廂房則改建為「大觀幼稚園」,仍作為教育用途,培育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另外,板橋郵政總局連續3年提供教師感謝卡片,讓大觀幼兒園200位小朋友自行發揮,以彩繪、注音一字字寫下對老師的感謝,童言童語的祝福及圖畫掛滿大觀書社門口,讓老師們忘了一整年的辛勞!
孔子誕辰2569週年祭孔大典 侯友宜循26道古禮表崇敬 | ETtoday地方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ibJ0Wz
-----------------------------

所有權屬:大觀書社
相關人物:林維讓、林維源、謝穎蘇、呂世宜
重要事件:咸豐年間,北部地方屢有漳泉械鬥,板橋林本源家族領導漳州人封抗泉州人,為北部漳人領袖。在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的一場械鬥中,雙方死傷慘重,隔年 始告和解,而雙方領袖亦感械鬥之害,乃致力消弭紛爭。先是林維讓將妹妹嫁與泉州舉人莊正為妻,在同治二年又與莊正同設「大觀書社」,不僅授課講學,並有詩 文之會,以謀漳泉人士往來之無忌。
重要文物:正殿供奉文昌君,與兩側的書僮和劍僮皆為建廟之初即有的古物,應為台北縣境內最為古老的神明雕像
主祀信仰:道教
環境:大觀義學位於西門街與文昌街交界處,並隔文昌街鄰林家花園
配置格局:大觀義學為二進二廊二護龍的合院式建築,門樓三間面寬四柱深,建築主要架構是由大陸漳州的木雕師父設計的,建築的造型典雅脫俗,又不失莊嚴莊重。傳說板橋林家曾經聘請一位徐姓匠師協助興建園邸長達十七年之久,陳應彬也曾經協助林家建造台北城小南門、接雲寺及林家花園的部份建築,書社建是否出自兩位大師之手沒有辦法證明。
流派特色:大觀義學屬閩南風格,清道光年間,在此開墾的漳、泉居民發生激烈鬥爭,由漳州來台的林本源望族,為化解兩居民間的世仇,於是與泉州人聯姻通婚,族人林維讓捐資設立〝大觀書社〞(後改稱大觀義學),收容兩地子民習文,暴戾從此不再有,且大觀義學也使當地文風大開,日益繁榮。
外觀形式:現存的大觀義學坐南朝北略偏西,由門廳、文昌祠及左右學舍空間構成,學舍分立於左右護龍,與中央門樓及文昌祠有過水廊連接。文昌祠與門廳皆為等寬的三開間平面,門廳加廊道的進深約與文昌祠深度相等。兩進都採硬山式翹脊屋頂,大木結構製作考究。
主要構造材料:木造、磚砌
主要結構系統:建築主要架構是由大陸漳州的木雕師父設計,建築的造型典雅脫俗,又不失莊嚴莊重。大木構造是「大觀義學」最具匠心的部分,整體藝術價值極高,木構架比例及斗拱、瓜筒造型水準都達到一定程度。通梁全部採用瓜筒的作法,沒有使用斗抱等造型作法相當特殊。其他牌樓疊拱採連拱及彎枋,門樓對稱的構架,正殿木構架上層次而上的瓜筒在在使得本建築凸顯其獨特的魅力。
語言:中文範圍:大觀義學-照片2-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 https://bit.ly/3F4bivK
地號分區:板橋
地址:板橋市西門街5號
---------------------------------
大觀義學位於臺灣新北市板橋區,是板橋林本源家族為了促進漳泉和諧而成立的書院[1][2]。該建築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的直轄市定古蹟[2]。目前大觀義學同時也是大觀幼稚園的所在地,仍具有教育機構的功能[3]。
大觀義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Y2p4yg
沿革
清中葉時期,板橋一帶漳州人與泉州人常發生械鬥,爭奪土地或水權[3][1]。為了能讓漳、泉之間和睦相處,身為漳州人領袖的林維讓、林維源將妹妹許配給泉州裔舉人莊正,而後在同治二年(1863年)建立大觀學社[註 1],在莊正主持之下,廣收漳、泉子弟,讓他們一同讀書[3][1]。同治十二年(1873年)擴大規模,增築房舍,改名為「大觀義學」[3][1]。此外林維讓、林維源與莊正又在義學合辦「大觀書社」,每月舉辦集合漳泉雅士的聚會,一同品評詩文[1]。
而「大觀」之名,則是因為義學前有大屯山、觀音山對峙之景,故稱大觀,而當時漳州人多住在大屯山附近,泉州人多住在觀音山附近,「大觀」一詞亦有藉由兩山來象徵「漳泉一家」的含義[1]。
為了義學的發展,板橋林家禮聘如謝穎蘇、呂世宜等名人碩彥來擔任教席[1]。而義學對板橋的文風亦頗有影響,在道光年間板橋地區尚無舉人生員,到了光緒年間則有出了兩名貢生與19名生員[註 2][1]。
到了日治時期,大觀義學成為枋橋公學校(今板橋國小)創校時的校舍[註 3],直到眀治四十一年(1908年)公學校才搬到新校舍[3]。之後於大正五年(1916年),財團法人大觀書社成立,首任董事長為板橋林家的林熊光[3]。昭和二年(1927年),板橋林家在大觀義學成立「私立板橋幼稚園」[3]。
二次大戰後,幼稚園一度停辦,義學也暫處荒廢狀態[3]。後來板橋鎮長楊水生在民國四十九年(1960年)倡立「大觀書社管理委員會」,推舉板橋林家林熊祥為董事長[3]。三年後(1963年),書社登記為財團法人,並從大龍峒的孔廟分靈至大觀義學奉祀,大觀義學因而成為臺北縣祭孔之處[3]。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大觀幼稚園在義學的左右廂成立,使得義學再次成為教育設施[3]。
在公告為古蹟之後,大觀義學曾在民國八十一年到八十三年(1992年─1994年)期間進行整修[3]。
建築
觀義學坐南朝北,為兩進兩護龍的格局,屬於漳州式建築[3][1]。中軸線上依序是門廳、內埕與講堂門廳,兩邊與左右廂以過水廊相連[3]。門廳面寬三開間,四柱深,而第二進的講堂現為供奉孔子與文昌帝君之處[3]。建築風格比鄰近的林本源園邸相對樸實許多,磚紅色外觀屋頂上有燕尾翹脊,象徵興建主事的地位,屋脊色彩豐富,大門上掛著大觀義學的門牌,門板兩側各有雕工細緻的螭虎團爐木刻圖案,這種透雕常見於廟宇和古厝,寓有螭虎團爐,團結興盛的意義。
註釋
 土地除來自板橋林家外,還有當地紳民何正榮、廖五福等人[1]。
 僅次於艋舺,而超過大稻埕與大龍峒[1]。
 枋橋公學校於日本明治卅二年(1899年)1月18日創立,3月13日開學,當時只有兩名教員,學生分成兩班,共有108人(男99人,女9人)[4][3]。
大觀義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Y2p4yg
-------------------------
臺灣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始有第一所義學,為臺灣義學設立之開端,至康熙末年因「朱一貴事變」使義學開辦更趨興盛。
板橋地區於康熙末年始有漢人移墾,乾隆年間有林成祖等人開墾,墾地漸廣,移民亦漸增多,大觀義學之創設乃是道光二十六年(1846)林本源家族遷居板橋後,因咸豐九年(1859)發生大規模漳泉械鬥,林本源家族的林維讓、林維源兄弟為謀二族和平,故於同治二年(1863)與泉州舉人莊正共設「大觀書院」,並於同治十二年(1873)改制為「大觀義學」。
光緒二十年(1895)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進入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二年(1899)大觀義學改設為「板橋公學校」(即今「板橋國民小學」前身),至明治三十四年(1908)公學校遷離,昭和三年(1928)改創設私立板橋幼稚園,昭和十六年(1941)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幼稚園解散。光復後,民國五十六年(1967)復設幼稚園,名為「大觀幼稚園」,並由財團法人「大觀書社」管理。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1985-08-19(74)臺內民字第338095號
公告公文74年內政部古蹟公告-大觀義學.pd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指定理由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71.5.26公佈)
所屬主管機關新北市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新北市
板橋區
黃石里西門街5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新北市政府
聯絡單位:文化局
聯絡電話:(02)29603456
聯絡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地籍資料大觀義學地籍.jpg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新北市 - 板橋區 - 府中段 - 895新北市 - 板橋區 - 府中段 - 896新北市 - 板橋區 - 府中段 - 889新北市 - 板橋區 - 府中段 - 890新北市 - 板橋區 - 府中段 - 896新北市 - 板橋區 - 府中段 - 896-2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新北市板橋區府中段896、895、889、890、896、896-2地號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姓名/名稱
建築所有人私有財OOOOOOO土地所有人公有財團法人大觀書社土地所有人公有中華民國土地所有人公有財團法人大觀書社土地所有人公有財團法人大觀書社土地所有人公有財團法人大觀書社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姓名/名稱
管理人財團法人臺灣省新北市大觀書社
外觀特徵大觀義學建築座南朝北略偏西,平面為二進形式,門樓三開間,與正殿屋脊皆採單脊形式,牌樓面有兩扇螭虎爐雕花窗,邊門作石枕,中門有石鼓,石鼓鼓座高挑而鼓身小。正殿、過水廊屋頂採燕尾形式,屋面瓦作在門樓前坡及兩廊前坡為筒瓦作滴水。
資料來源:台閩地區三級古蹟大觀義學整修調查研究報告
室內特徵建築正身前為門樓,中為丹墀,兩旁做過水廊,後為正殿。門樓木構架為九架的對稱形式,架內為兩通三瓜,瓜筒上疊三斗,瓜上升拱關刀拱成雲形拱,前後做步口,步口看隨題材為花草及四藝,前簷豎材為龍形,後簷豎材為仙人。
過水廊寬三開間,矩形通樑上立童柱,樑下不作員光,童柱上作捲棚,空間有四支柱子形成的柱列,正對明間開側門,地坪高於丹墀。正殿木構架為十五架,前簷出吊柱,大通樑作趖瓜並疊四斗,空間前後為六柱形式,前檐柱、前附點今柱及前點金柱柱身做梭形,後步口為二通二瓜遞降作法。
資料來源:台閩地區三級古蹟大觀義學整修調查研究報告
使用情形大觀義學已作為廟宇使用,主祀文昌帝君,兩邊廂房已改建為大觀幼稚園教室及辦公室使用。
現  狀祭祀及教育推廣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應保有始建面貌之完整。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kMJdkK


 觀學社創立後,北淡地區械鬥漸趨平息。為擴大教化功能
於 同治12年(1873年)集貲建二進合院,更名「大觀義學」,並立碑記
在 莊正、謝琯樵、呂世宜等知名儒者教導下
【新北市/板橋】至聖先師~大觀書社 @ 饅頭弟生活大小事 :: 痞客邦 :: https://bit.ly/2XZP9xT
  大觀書社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5號
近台北縣捷運 - 板南線 - 府中站 (步行約9分鐘)

y1384845139_c05682e7_14y1384845122_eb6ddddb_14y1384845136_927c6b29_14y1384845159_baebd93c_14y1384845147_6e0bdace_14y1384845139_c05682e7_14 (1)


大觀義學(大觀書社)
大觀義學(大觀書社) - 板橋區 - 新北市 - 台灣旅遊資訊 - 旅遊導覽 | TravelKing旅遊王 https://bit.ly/3zQj6xq大觀義學位於林家花園的北側,建於清同治12年(1873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建築型制仍完整地保留下來,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大觀義學是為了消除漳泉械鬥而設。清道光年間,在此開墾的漳、泉居民發生激烈鬥爭,由漳州來台的林本源望族,為化解兩居民間的世仇,於是與泉州人聯姻通婚,族人林維讓捐資設立〝大觀書社〞(後改稱大觀義學),收容兩地子民習文,暴戾從此不再有,且大觀義學也使當地文風大開,日益繁榮。
義學既是學堂亦是廟宇,其正殿供奉文昌君,與兩側的書僮和劍僮皆為建廟之初即有的古物,應為新北市境內最為古老的神明雕像;座前同祀孔老夫子,至今仍是新北市舉行祭孔儀式之地,而每逢考季總有學子前來祭祀,祈求考場得意。
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黃石里西門街5號
景觀特色:
正殿祀奉至聖先師孔子神位以及文昌帝君神像,建於清同治年間,迄今已有136年歷史,為國家三級古蹟,現今廟宇為修護後之建築,但仍保有古風,是板橋地區的教育發源地
營業(開放)時間:大觀義學(大觀書社) - 板橋區 - 新北市 - 台灣旅遊資訊 - 旅遊導覽 | TravelKing旅遊王 https://bit.ly/3zQj6xq
板橋大觀義學/洽詢電話 02-2968-5028

47B089F2-2945-4787-AA0D-5EFF7F38364C_e2021-09-29_1150152021-09-29_1154122021-09-29_115422


財團法人大觀書社是板橋區的三級古蹟。成立於同治2年(1863)的大觀義學,是早年漢人從中國福建移居台灣北部,開墾過程中爭奪水權與土地的衝突,也與在原鄉的文化差異有關,即漳泉械鬥。當時板橋區庄園的頭人林家兄弟(林維讓、林維源)因此帶頭設立大觀義學,試圖透過聯姻與教育來維持庄頭間的和諧。大觀書社的地方教育意義也因此被彰顯。日本治台階段,因此被改為枋橋公學校,延續其教育的功能,大正5年(1916),成立財團法人大觀書社,而林家當時則推派林熊光作為第一屆的董事長,接連也在書社裡創辦私立板橋幼稚園。大觀書社可說是公共的,卻也與林家分不開關係。二戰期間書社曾一度荒廢,直到國民政府來台,重新登記為財團法人,恢復幼稚園,更承接了台北縣祭孔的重要工作。大觀書社-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CUfHzB

2021-09-29_115311


兒時即聽長輩說過,馬關條約時 李鴻章曾告誡 伊藤博文「台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云云;不管 李鴻章是否說過這句話,台灣確實很不平靜,除了大小民變外,各地械鬥不斷。械鬥的種類從 閩、粵移民與原住民土地爭奪、閩粵械鬥、漳泉械鬥、同籍械鬥、異姓械鬥到 同姓械鬥都有,反正只要找到名堂就能打得你死我活。
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5號
台北盆地的械鬥在 咸豐年間達到頂峰,先是「閩粵械鬥」,之後 艋舺 泉州人分縣械鬥,枋橋(板橋) 漳州人異姓械鬥;先民似乎殺紅了眼,自己人打自己後來個「漳泉大械鬥」; 咸豐9年(1859年)演變到 漳、泉各街、庄動員,雙方起兵數千,歷時年餘稍歇;咸豐11年(1861年) 林國芳(林本源記 林國華之弟)再宣戰火,北起 芝蘭各堡(淡水、北投、士林)南至 興直堡(新莊)、擺接堡(板橋)烽火連天,震驚朝廷,官府出手抓人才歇止。
板橋的 大觀書社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設的,大械鬥平歇後,漳、泉互不往來;為化解雙方仇恨,觸成雙方領袖聯姻,「林本源記」林國華之子 林維讓、林維源將妹妹嫁給 艋舺頭人 莊正。同治2年(1863年),莊正議設「大觀學社」,以教化鄉民陋習,謀 漳、泉和睦;遂由 徐世芳捐地,林家出資,設立書院,請 莊正講學。
“大觀”二字取自書社北望遠方 大屯山、觀音山對峙,暗喻 漳、泉和睦,大觀學社創立後,北淡地區械鬥漸趨平息。為擴大教化功能,於 同治12年(1873年)集貲建二進合院,更名「大觀義學」,並立碑記。在 莊正、謝琯樵、呂世宜等知名儒者教導下,光緒年間書院培養出 貢生2人、生員19人,成果豐碩,帶動 枋橋(板橋)、枋寮(中和)文風。
書院童柱瓜座造型明顯為“金瓜(南瓜)”,這是北部 漳州建築特色,泉州人聚落則偏向“木瓜”造型為多。
明治32年(1899年)原址設「枋橋公學校」,後因校地不敷使用,於 明治41年(1908年)由「林本源記(板橋林家) 」各房捐資,於城東北方另建「枋橋公學校(今 板橋國小)」;公學校遷移後,書院恢復為「大觀書社」,以私塾方式教授「漢學」。昭和2年(1927年)由 林嵩壽等設立「板橋幼稚園」,後因故停辦;民國56年(1967年)復辦幼稚園,改名稱為「大觀幼稚園」。
書院主建築在 民國74年(1985年)首次古蹟評鑑,即列為三級古蹟,西門街鐵門內,立了一塊“孔廟級”碑記[圖1],這是85年(1996年) 台北縣政府古蹟修完成所立。書院為二進式建築,「門廳」牆壁有「大觀義學碑記」[圖3]。「正廳」為講堂用,祭祀「文昌帝君」,上掛著數座匾額[圖2];兩側「過水廊」及原為學舍用的「護龍」已改建,目前作為幼稚園辦公室及教室。書院建築通常較廟宇樸實,但非常精緻,[圖4]「門廳」的「石鼓」,造型簡潔但細膩。
大觀幼稚園常讓古蹟展現輕鬆、活潑的一面
在「老爸的童年回憶---11.私立小學」後段有提到,祖父就讀「總督府國語學校」,因成績優異,畢業後到「林本源記」當翻譯。「老爸的童年回憶---40. 漢文 與 中文」提到 林家有私塾,父親兄弟中,較長的幾位課餘時間會到 林家學漢文,其中 大伯的 漢文老師還是 台灣通史作者---連雅堂。父親兄弟口中的「林家」是否就是「大觀書社」?父親當時尚未出生,但他認為不會是這裡,因為 新店溪除了鐵路橋外,還沒建其他橋梁,讓學童到 板橋讀 漢學似乎不可能
台北.板橋【大觀書社】 @ Hsu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odqiBL


板橋教育起源
  清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大台北地區發生大規模的漳泉械鬥,死傷非常嚴重,到了第二年慢慢緩和後,才好不容易和解。
  林維讓、林維源兄弟是板橋漳州人的領袖,看到死去的親友或是傷重的鄉親們,心中十分悲痛,他們想,如果漳州人與泉州人的仇恨,一直不能化解,不僅僅是死者無法安息,活著的人都要時時刻刻活在械鬥的恐懼中,因此,一定要想一個法子,消弭雙方的恩恩怨怨。
  首先,他們將妹妹嫁給泉州人的領袖之一-莊正,他是一個讀書人,當時擁有舉人的功名。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林家兄弟與莊正共同設立「大觀書社」,希望藉由教育的力量,化解雙方對彼此認識上的誤差,又提供互相往來的機會,在書社裡,以詩文會友,促進地方人士的和諧。
  由於這樣的效果很好,板橋地區再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漳泉械鬥,即使偶有誤會,也比較容易化解,不像以前,常常一言不和,就要拚個你死我活。因此,十年後,為了擴大這樣的效果,又將書社改成大觀義學,免費提供地方人士或小孩子們讀書,甚至還供給生活費,讓到義學讀書的人無後顧之憂,專心向學。
  日據時代,日本人在大觀義學設立枋橋公學校,學校後來遷到現在的板橋國小的位置。不久後又在書社的位置成立了板橋幼稚園,後來曾經廢止,民國56年幼稚園復校,並且改名「大觀幼稚園」,一直到今天。
  大觀書社的成立不但促進地方上的和諧,對於教育文化的貢獻也非常大,又是板橋國小、大觀幼稚園的發源地,因此,它也成為板橋教育的起源。
大觀書社的建築是以傳統的漳州派手法建造。
由莊正立的「大觀義學碑記。」
「大」「觀」書社
  為什麼叫做大觀書社呢?原來在當初創立書社的時候,板橋、新莊一帶並沒有像現在的高樓大廈,從書社的位置向新莊方向望去,可以看見大屯山和觀音山遠遠相對。當時的淡水河岸到大屯山一帶是漳州人的地盤,淡水河另一岸到觀音山一帶是泉州人的的勢力範圍,因此,取名「大觀」,除了是視覺上的感受外,另一方面,也希望漳、泉兩州人能互相交往、和睦相處,意義非常重大。
祭典
  大觀書社又稱文昌祠,原來主要祀奉「文昌帝君」,希望能藉此保佑讀書人,因此每年書社都會在農曆的二月三日,也就是文昌帝君壽誕的那一天,舉行正式的祭典。民國52年,台北縣由於沒有孔廟,無法舉行祭孔大典,因此,就由台北市的大龍峒孔廟,分孔子神位到這裡。以後,台北縣每年國曆九月二十八日的祭孔典禮就在大觀書社舉行。
  大觀書社的大門平常並沒有打開,只有在孔子與文昌帝君誕辰的祭典上,才會以「啟扉」儀式開啟大門,表示對於孔子與文昌帝君的尊敬,並且在祭典最後,又以「闔扉」儀式,將大門關閉,因此,我們平時到文昌祠祭拜文昌帝君或是孔子時,都要從兩邊的側門進出。由於大觀書社並不是真正的孔廟,沒有像「大成殿」這樣標準的文廟建築,因此,祭孔典禮上並沒有跳「八佾舞」,而是遵照傳統的祭典儀式進行,典禮包括樂起、啟扉、三獻禮、上祝禱文、望燎、闔扉等,場面莊嚴隆重,頗受縣市政府的重視。許多全縣性的運動會,也會選擇在大觀書社進行點燃聖火儀式,算是對「教育發源地」的敬愛與尊重。
大觀書社主祀文昌帝君,民國52年後,奉祀孔子,成為台北縣祭孔大典所在。
禮生到門口迎接神明到來。
建築特色
  大觀書社的主要架構,是由大陸漳州的木雕師父設計的,建築的造型典雅脫俗,又不失莊嚴穩重。傳說板橋林家曾經聘請一位徐姓匠師協助興建園邸長達十七年之久,另有一位木作匠師叫做陳應彬,也曾經協助林家建造台北城的小南門、接雲寺及林家花園的部份建築,書社建築是否出自兩位大師之手,已經沒有辦法證明。傳統上只看重讀書人的想法,讓這些默默耕耘的偉大匠師的工藝失傳,也沒有記載他們的事蹟,非常可惜。
  山牆與鳥踏:書社兩側的牆壁,在建築上叫做「山牆」,鑲嵌在山牆上,一排「ㄇ」形狀的磚片,有人叫它「鳥踏」,聽起來好像是做來給鳥兒在牆上嬉戲時休息的地方。其實,鳥踏的主要用途是下雨天集水,另外,也可以用來美化山牆喔!你看,一片白白的牆壁,裝飾上階梯形狀的線條,看起來是不是比較多變化呢?後來,可能有人看到鳥兒竟然會在磚上跳躍戲耍,就給它取了「鳥踏」這個名字,不是很有趣嘛!這個名稱也漸漸沿用下來了。
  樨頭:同樣的例子,也可以在「樨頭」上看到。「樨頭」是山牆兩邊的轉角處,也就是屋身的正面和後面兩側。你看,大觀書社屋身正面兩邊的樨頭上,裝飾著一對石獅子,讓單調的紅磚柱面,多了色彩與層次的變化,感覺也就活潑了起來,而且石獅子看起來威風凜凜,兩眼炯炯有神,也有避邪的作用喔!大觀書社 https://bit.ly/3ETFMR8

2021-09-29_122538


板橋 大觀書社
板橋 大觀書社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9M7uRz
同治二年(1863),板橋林家林國華的兒子林維讓、林維源兄弟,為了化解漳泉之間的紛爭,於是與
泉州人莊正聯姻,並共同創辦「大觀書社」;希望藉由教育的力量和詩文的切磋交流,促進漳、泉人士
的和諧團結。「大觀書社」後改名為「大觀義學」,免費招生授業且發生活費,以提攜清寒子弟就學。
台灣割讓日本統治之後 , 日人將「大觀書社」改為「枋橋公學校」(即今板橋國小的前身),
可以算是板橋地區最早的新式教育。
目前書社的位址已改為「大觀幼稚園」。
道光、嘉慶年間,漳州、泉州移民因為利益而生嫌隙,彼此不相往來,械鬥燒殺慘重,如同世仇。
咸豐九年(1859),臺北盆地發生更大規模鬥爭,範圍遍及淡水河、大嵙崁溪、新店溪兩岸,戰況
激烈,死傷慘重,人民生活惶惶不安,翌年雙方始告和解。
但雙方講和之後,彼此間仍心存芥蒂互不來往,板橋林本源家族的林維讓、林維源兄弟,為謀兩個
族群之間的和平,改善此種狀況,遂以臺北地區漳州人領袖的身分,將其妹嫁與泉州舉人莊正為妻,
作為排解紛爭之第一步。
同治二年(1863),林維讓兄弟與莊正共設「大觀學社」,延請莊正講學,由林家出資。
其命名「大觀」之意,據〈大觀義學碑記〉所載:
「義學之前,大屯、觀音山對峙焉,故名大觀。」
因屋前有大屯山、觀音山兩山對峙,而當時淡水河大屯山一帶的住民以漳州人為主,而觀音山為
泉州人的聚落,所以取二者首字命名,以示融合之意。
大觀書社又稱文昌祠,原來主要祀奉「文昌帝君」,
民國52年,台北縣由於沒有孔廟,無法舉行祭孔大典,
因此,就由台北市的大龍峒孔廟,分孔子神位到這裡.......
大觀書社的主要架構,是由大陸漳州的木雕師父設計的,
建築的造型典雅脫俗,又不失莊重。
大觀學舍的格局二進,前為門樓,後有內埕,兩旁有過水廊,正殿奉祀文昌帝君,並兼為講堂,
兩側護龍共有十間,做為學舍之用,提供學子住宿。
明治三十年(1896),日本政府利用大觀義學的建物,
聘任日本岡崎伊太郎,創辦私立國語教育所,教授附近地區學童日語。
明治三十二年(1898),日人在大觀義學開設枋橋公學校(今板橋國小的前身),
經費以大觀義學的學租充之。
明治四十一年(1907),由於人口漸增,大觀義學的校舍不敷使用,
林本源家族的林爾嘉、林彭壽、林鶴壽、林嵩壽、林熊徵等再捐獻經費,建築校舍於板橋東北隅
......(今板橋國小現址)
枋橋建學碑在板橋國小裡面,從文化路上也可以看見。
這座碑以石塊雕刻而成,寬一百六十五公分,高有三公尺多,整座碑風化得很嚴重。
碑文是日本有名的書法家<日下部 東作> 寫的。
內容是說板橋林家出錢出地,先後設立書社、義學,到現在又捐地建了公學校的新校舍的事蹟。
最後並且褒獎林本源家族的事蹟,尤其林家對於地方教育的貢獻,也特別提出來表揚。
中日斷交後,由於碑文裡有日本官員姓名和天皇的年號,引起反日人士的不滿,
竟然把和日本人相關的文字全部塗銷,更是雪上加霜。
歷史文物不應該被如此之對待......
板橋 大觀書社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9M7uRz

401485602_m401485493_m401485576_m401485464_m401485479_m401485548_m401485916_m401486129_m401486118_m401485891_m401485880_m401485671_m401485759_m401485732_m401485641_m401485837_m401485803_m401485811_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