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oldtwcolor/permalink/862921701001037/

2021-08-28_171110

{阿塱壹古道-是非題/吳智慶}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9619641766333/permalink/4386250374769884/
台灣亂像嚴重.史料辯真假也無用
清末台灣南路古道:瑯嶠卑南道或稱恆春卑南道,在東海岸旭海至南田段,這長約剩4公里,被保留原始海岸線,靠浪靜跳石走岩堆,爬山坡上下,汽機車無法通行,需申請響導帶路,約走半天4小時山海小路而過。近代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後,且被冠上阿塱壹古道,提供管制性導覽。
對一位不同見解且有查訪的,其看法都應予尊重,但阿塱壹新舊社都在遠方山上。清同治13年琅嶠建恆春城開南路之一:射寮越稜至東海岸旭海沿灘石而行過觀音鼻、經現新南田經安朔,太麻里至現台東市卑南。
故我在粵東省城,收集一份台灣古道文獻:清末台灣南路沿東海岸官道可看出恆春縣城東行、後山海邊、大麻里,卑南。而阿塱壹是字字未題。據我所知清末時阿塱壹舊社位於現南迴公路山上,現阿塱壹新部落好像也是靠大武山森林非海邊,所以大家再研究吧!
標題「阿塱壹古道不是阿塱壹古道」完整的陳述應該是:現在大家稱的「阿塱壹古道」(屏東旭海到台東南田海岸路段)是錯誤的,那是「瑯嶠卑南古道」(或稱「恆春卑南道」)的一段。
長期被誤稱為阿塱壹古道,依據古道學者楊南郡老師踏查,阿塱壹古道是東西向,由現在獅子鄉內獅村,到安溯溪上游阿塱壹舊社址的一小段,翻越中央山脈的山路,才是阿塱壹古道。
所以現在誤稱的阿塱壹古道應該正名為「瑯嶠卑南古道」或「恆春卑南古道」的旭海南田段或是觀音鼻段(楊南郡老師認為應該稱之為「恆春卑南道」的觀音鼻段或「牡丹灣古道」)。
那麼,瑯嶠卑南古道的旭海南田段為何被誤稱為阿塱壹古道?卓幸君著的《生痕旭海》181頁寫說:「清治時期官方命名的『恆春-卑南道』也好,因墾管處舉辦活動誤稱而沿用至今的『阿塱壹古道』也罷。
對旭海人而言,沿著海墘仔通往南田這段危岩奇石橫陳的海岸,稱之為『牛路』或『牛車路』,是過去前往臺東的主要通道。」如果此說正確,現在網路、書籍漫天誤稱都源自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辦活動而來。
不過在2017年3月出版的《國家公園季刊》春季號75-85頁,由徐如林老師撰文的「阿塱壹古道與瑯嶠卑南道」另有一說:「大約在民國90年……東部有個記者寫了一篇報導,介紹『阿塱壹古道』沿途美麗的風景和歷史意義,使得環保團體有了反對核廢料埋在阿塱壹的依據。」
而且楊南郡老師看了這篇報導,就說:「唉呀!錯了,錯了,這一條路不是阿塱壹古道啊!應該要說是恆春卑南道的觀音鼻段,或是牡丹灣古道。」所以錯稱來源是因為記者寫錯古道名稱。
我也曾人云亦云將 「瑯嶠卑南道」(或「恆春卑南道」)的旭海南田段誤稱為「阿塱壹古道」,現在我知錯了,我就不再誤用,也儘量讓更多人知道更正這個錯誤,而在地人以及相關主管機關更應該儘量透過各種途徑澄清錯誤。
台東達仁鄉阿塱壹部落主席《阿拉拜潘志華觀點》
阿塱壹古道(牡丹灣溪口至阿塱壹溪口12公里海岸)是原住民族千年的自然古道,是由在地原住民發起的傳統領域正名運動命名,已獲得廣大社會大眾認同使用行之多年,「瑯嶠(恆春)-卑南道」是滿清官員用謊言欺瞞世人的「虛擬官道」,撰文至此,古道之名,究竟該使用阿塱壹古道還是「琅嶠-卑南道」才正確 ?
相信讀者心中已有一把尺,希望主管機關和導覽解說員切莫再云:「阿塱壹古道是假的名字,是一場美麗的錯誤,琅嶠-卑南道才是真正的名字。」因為當你這麼說時,正是在表露你對這塊土地的歷史的無知,以及對台灣原來的主人~原住民族的傲慢與歧視。
排灣族大龜文酋邦的傳統領域,楊南郡有甚麼資格命名?他一個說了算,他是學術霸權嗎?那一條位於中央山脈,以大龜文本部為中心,向東連接阿塱壹支部,向西連接內獅頭支部的古道,是我們大龜文酋邦最重要的古道,叫做大龜文古道,不是楊南郡和徐如林。
未經本族本邦同意擅自更名叫阿朗壹古道,這是張冠李戴,顛倒是非,嚴重歧視在地原住民族,我們將捍衛原住民族基本法賦予我們對傳統領域的命名權,譴責撰文迷惑大眾的徐如林。
《劉還月老師觀點》
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支持下,於2019年1月出版「貫穿東西的歷史大道—琅𤩝.卑南道」一書,裡面也提到旭海到南田段原稱為「阿塱壹古道」是錯誤的。基於尊重著作權,我只簡要摘錄劉老師書中幾許片段作為說明,也增加各方對這議題的認識,如要詳細了解,請購書閱讀:
一、2001年電視台製作行腳節目,相傳是「依據當地人說法」,將這段沒有路基的路稱為阿塱壹古道,後繼者在沒有考證的情況下,也沿用此名。2006年,環保團體為了反對開闢公路,定調為「守護阿塱壹古道運動」,縣政府也以此名相稱,自此阿塱壹古道便喧賓奪主成了這段路的名字。
二、「琅𤩝.卑南道」承載著豐盛歷史意義、古道價值、族群遷移、產業經濟及人類活動……等,「阿塱壹古道」卻只是近代因商業行為而生的名字。
三、之前所謂「阿塱壹古道」是從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沿海岸北上經觀音鼻到台東縣達仁鄉楓港溪的南田村,並未北上至達仁鄉和大武鄉交界的安朔溪(舊稱阿塱壹溪)一帶,以「阿塱壹古道」稱之,無法反映實際狀況。
四、之前所謂「阿塱壹古道」是1877年(清光緒3年)清廷修築的「恆春—卑南道」中的一小段,並非獨立存在的道路。
五、如楊南郡老師所稱,在安朔溪一帶,過去有一條東西向「阿塱衛古道」,阿塱衛即為阿塱壹,有可能不明究理者誤用,而造成目前對「阿塱壹古道」的嚴重誤解。
六、從台東安朔到屏東旭海這一段路,不是單獨一條路,只是「琅𤩝.卑南道」中的一小段,且在古道歷史中並沒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因而沒有單獨命名權。
英國駐台官員泰勒在1886年的探險日記裡完全沒有提到任何有關於人工開築的「官道」相關訊息,拉到當下現場,憑藉吾人對於道路的認知,從恆春東門一直到台東市全段,完全尋覓不著任何清帝國遺留之人造路基遺跡足堪證明滿清曾經開築一條「官道」,頂多在文獻中勉強可考恆春東門到文蟀社(滿州)之間有一條牛車路。
研究者累計行走阿朗壹古道不下百趟,對古道熟悉程度少有人能比,用心尋覓十年,完全遍尋不著任何有關於清帝國文獻中「瑯嶠-卑南道」的蛛絲馬跡。至此,真相已無所遁形,滿清帝國所謂的「開鑿」或「開築」「瑯嶠-卑南道」是政治術語,真相就是派駐軍隊以武力強佔這些行經溪谷間、原始森林間、海灘上、岬角峭壁下的原住民族自然古道。
於扼要關卡設置兵營,消極性地散點式駐軍防守,防範原住民襲擊出草,實際上卻又難收實質之效,所謂統治權幾乎難出城牆兵營外。所謂「生番業已歸化」、「生番地皆納大清版圖」之說恐怕係膨風誇大之詞,就連傳說中「統領恆春下十八番社」的總通事潘文杰經過阿朗壹古道仍需二十名武裝保鑣護送,我們從一百三十年前一位英國官員的探險日誌中得到印證。
山水人文學會執行長2021 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OTK2018(02)25812765 電子信箱:a0935606657@yahoo.com.tw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9619641766333/permalink/4386250374769884/

240525986_4620978434580993_998369055967346642_n240594055_4620979431247560_4136502933262424986_n240457575_4620979091247594_8480746093650603977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