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的稱為「天祿」,兩角的稱為「辟邪」 - Google 搜尋
甪端
頭條文章 https://bit.ly/2XJJ1ts
為什麼甪端要踩蛇?
甪端是古代傳說的神獸,與麒麟相似,其形充滿怪異:獨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身高數十丈。 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夷語言。 為何叫甪呢? 角字為七劃之字,定頭形似雙角,指的是雙角獸之角;甪字為六劃之字,字頭形似獨角,指的是獨角獸之角。
《宋書·符瑞志下》:"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 耶律楚材謂為旌星之精,靈異如鬼神"。 因此,故在皇帝辦公的地方常有甪端陳設。 太和殿御座兩側擺放著這對獨角獸,顯示皇帝為有道明君,身在寶座而曉天下事,做到八方歸順,四海來朝,聖明治理天下。
御座两侧的甪端
頭條文章 https://bit.ly/2XJJ1ts
甪端和麒麟是流行於官場和民間的一對獨角祥瑞兄弟。 在官方,它們象徵光明正大、秉公執法;在民間,它們象徵吉祥如意,風調雨順。
由於嘴巴一張開便能帶來吉祥,中國古代以此獸作為香爐,當煙從甪端的嘴巴里冒出,便成為祥瑞之煙。 自春秋戰國至今,古物香爐頂的瑞獸全部是甪端,這一點很多人不知道,他們誤以為香爐上的瑞獸是麒麟! 麒麟不通四方之語,自然無法冒八面之煙了。頭條文章 https://bit.ly/2XJJ1ts
鑄鐵香爐 - 清代?這件香爐是日本淘回來的。原以為是日本器物,考究一番才確定是中華文物。大多香爐是銅鑄,鐵鑄比較少見。現代人往往把此類香爐說成是貔貅或麒麟。工匠就以此題材生產了似是而非的仿古器物。實際上,古代香爐的瑞獸是與麒麟相似,頭上只有一角的甪端。 《宋書·符瑞志下》:“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此香爐造型,甪端腳踏毒蛇亦是少見。
---------------------------
甪端[1],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能夠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方語言。
《宋書·符瑞志下》:「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故宮太和殿兩邊就放著一對,用甪端護衛在側,顯示皇帝為有道明君,身在寶座而曉天下事,做到八方歸順,四海來朝,聖明地治理天下玩者愛好也。家者集成也,天下者放眼天下學習也。
甪端和麒麟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臆造的,流行於官場和民間的一對獨角兄弟。在官方,它們象徵光明正大、秉公執法;在漢族民間,它們象徵吉祥如意,風調雨順。「甪端」其形怪異,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在孔林中,也有甪端。
注釋
拼音:lù duān,注音:ㄌㄨˋ ㄉㄨㄢ
甪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gl4lM5
-----------------------------------
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甪端
2020-04-29 16:00
甪端熏爐
"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 耶律楚材謂為旌星之精,靈異如鬼神"——宋書· 符瑞志下》
甪端——傳說中的神異之獸,頭生一角,貌似麒麟又似猊。 《宋書· 符瑞志下》載:"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 耶律楚材謂為旌星之精,靈異如鬼神" 。 相傳成吉思汗曾經見過甪端的真身並對其大驚!
後世的明清,皇室更是將其與寶象、仙鶴、香亭組成標準的四對陳設,置於金鑾之殿,上設九龍金漆寶座,以顯示皇帝為有道明君,身居寶座而曉天下事。 這裡的甪端,又有光明正大、吉祥如意、風調雨順的寓意,而寶象,象徵著國家的安寧和政權的鞏固,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四者相輔相成,映射國家興旺,社稷長存之意。
在民間甪端同樣很受歡迎。 因為相傳甪端懂多種語言,所以人皆認其可呼風喚"語" ,作為辟邪神獸,能一吼現吉祥。 因此,後世明清,世人更看重甪端。 製做一方用甪端為印鈕的印,叫做"怒吼印" ,鎮放於家裡的東北方。 用來期待甪端所說之言帶來吉祥,族群興旺。
巧生爐製作的這款甪端熏爐;雙目圓瞪,昂首目視前方。 頭頂的角不偏不倚,尖端微微向下彎。 將其置於大廳正座兩側,彰顯其地位與身份。 甪端熏爐全身呈藏金色,身側雕刻出祥雲的形狀,與其神獸的身份相符,不顯得突兀。 頸後側的雕刻紋路像是浮雲,卻又是用浮雲構成的毛髮的形狀,細紋雕刻凸顯立體感,又使其毛髮栩栩如生。 甪端足形似嬰兒的手,與古書之中的描述相符,用環狀雕刻凸顯其指節的層次,更顯得細緻。
仔細查看其雕鏨刻,祥雲上的鏨刻上下深淺不同,比較靠近中間的部分,其程度較淺,而比較靠近週邊的程度則較深,就像是祥雲層層疊疊遮蓋上去。 而頸間由祥雲組成的毛髮紋路也是同樣的,每一處毛髮中間的鏨刻都較淺,使其毛髮具有層次感。 一幅甪端踏雲,在祥雲中嬉戲的圖景便活靈活現起來。
作為香爐器型之一,無論宮廷舊藏,或是民間使用,皆將甪端熏爐當做使用器,熏香除晦的同時,華貴莊嚴立現。 實屬熏香爐器型之經典。
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甪端_祥雲 https://bit.ly/3D101M1
-------------------
甪(lù)在《辭海》裏的釋義:“角”字的變體與異讀。甪端(lù duān)是一種中國神話傳説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甪端據説能夠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方語言,而且只陪伴明君,專為英明帝王傳書護駕。寄寓了中國民眾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 神話傳説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到處收括民間寶物裝皇宮。喜歡馴養異禽怪獸,在咸陽郊外圍地千畝,築“禽獸園”收羅珍禽異獸。
一日,秦始皇臨駕“禽獸園”觀獸,忽對園官説:“朕想看到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野獸,你們能捕得嗎?”園官説:“不知其獸為何物,妄不敢言能捕之。” 秦始皇一聽,到也説得有理,就説:“那朕命你們用園中之獸雜交,以育出怪怪之獸。”園官不敢違命:“遵旨。”
“禽獸園”眾官忙碌了幾年。有一天,見到一頭碩大的野牛臨產,竟然生下一對獨角怪獸,一雄一雌。其形怪異,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眾官大喜,商量該起個名稱,再向秦始皇報喜,最後定名它為甪端。
秦始皇獲報,隨即帶領宮中大臣赴““禽獸園””觀怪獸。秦皇見到這對從未見過的怪獸,甚喜。問:“此獸何名?”園官忙答:“角端。” 秦始皇問:“何取此名?”園官解説:“此獸為獨角,端生頭頂中央,不偏不倚,故名角端。” 秦始皇説:“角端之名尚欠。朕賜它名甪端。可有人明瞭甪端之意?”一園官謹小慎微地説:“皇上賜名甪端,意在:角字為七劃之字,字頭形似雙角,指的是雙角獸之角;甪字為六劃之字,字頭形似獨角,指的是獨角獸之角。皇上改得極好。” 秦始皇大笑:“對也,好聰明之人。”就命他專管繁殖甪端的後代。
可憐這批園官,不知偶得甪端之緣。不知異各動物雜交所得之仔,絕無繁衍能力。
秦始皇等了五年,不見奏報甪端有後,就命,再不育出後代,一個月殺一園官。甪端得知此情,為不冤屈園官,於深夜,衝破禁錮,騰空向南方巡行。秦始皇得知此事,命御林軍捕甪端,格殺不論。
甪端拼命逃命,途中剛想歇腳,因生相怪誕,招來當地人圍觀,不得不亡命而逃。甪端巡行到甫裏鎮郊的澄湖上空,見到湖水清澈,水波浩渺,叢澤流芳,奇麗秀絕,靈氣鬱盤,無長江之激浪,少太湖之廣寒,便偷偷降落匿於湖中。當地人不但不追捕轉觀,反而為它們提供食物,在湖邊搭了一個大棚讓它們居住。甪端見當地人諄樸、善良、厚道,也就安心居在澄湖之畔。每當湖中發生沉船,有人落水,甪端就騰飛而至,背馱落水人送至岸上,又將沉船拖至岸轔。自從甪端來臨,澄湖一帶風調雨順,少有天災。後來,兩隻甪端死了。當地人將它們合葬在澄湖岸邊。
歷史演變
甪端在漢代初期似乎只是珍禽異獸中的一種, 而不是神獸,沒有什麼特別技能。《史記集解 》引郭璞註釋: “角湍,音端, 似豬, 角在鼻上, 堪作弓。 李陵曾以此弓十張遺蘇武也。”
自南北朝歷唐、宋, “角端”被賦於種種 “神奇”的內容, 諸如 “日行萬八千里”、“能言 , 曉四夷之語”, 並被歸入須待“明君聖主”在位方始現身的“祥獸”、“瑞獸 ”, 而與“周市 ”、“符拔 ”、“麒麟”等共列。 瞿曇悉達《開元佔經》卷 116《獸佔一周市角端》: “《瑞應圖》曰: 周市者, 神獸名也。 星宿之變而見, 王者德盛則至。又曰: 角端日行萬八千里, 能言, 曉四夷之語, 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隱之事, 則角端奉書而來”。
進入元朝以後, 除了“能諸國語”、“能人言”、“能言”外,“角端”還增加了外觀“極壯大”、“高如浮圖”的“特徵 ”。 王揮《秋澗集》卷 29《讀後漢西域傳論》: “世外鴻荒古罕聞, 角端人語鳥雄尊。 縱橫最愛宣城筆, 理絕人區略不論。 角端,獸名, 極壯大, 能諸國語”。 [1]
外貌形態編輯
甪端外形怪異,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 [2]
神獸寓意編輯
甪端
甪端(2張)
甪端和麒麟是中國古代民間臆造的,流行於官場和民間的一對獨角兄弟。在官方,它們象徵光明正大、秉公執法;在中國民間,它們象徵吉祥如意,風調雨順。 [1]
史書記載編輯
《史記索隱》:“音端, 角湍似牛。”
《説文》曰: 角端獸,狀似泵, 角善為弓, 出胡休國。 類“牛”者, 出 “鮮卑山”、“饒樂水”。
《史記集解 》引郭璞註釋: “角湍,音端, 似豬, 角在鼻上, 堪作弓。 李陵曾以此弓十張遺蘇武也。”
《宋書》: “明君聖主在位, 明達方外幽遠之事, 則奉書而至。 ” [1]
《宋書·符瑞志下》:“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耶律楚材謂為旌星之精,靈異如鬼神”。
後世影響編輯
甪端
甪端(2張)
故宮太和殿兩邊就放着一對,用甪端護衞在側,顯示皇帝為有道明君,身在寶座而曉天下事,做到八方歸順,四海來朝,聖明地治理天下玩者愛好也。家者集成也,天下者放眼天下學習也
甪端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80XbrX
獸紐印紐-用龜、駝、龍、鳳、虎、螭等獸類形象製作的紐。「四大印石」中名氣最大的壽山石。印章本身,因石材的斑斕色澤,印紐雕刻的日臻完美,逐漸演變成一種獨立的、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作為印章頂部的造型與紋飾,不同題材的印紐皆是中華文明的印記。壽山石印鈕雕刻最初以古獸為主,逐漸發展至有博古圖案、翎毛、魚蟲、花果、人物等多種類型。古獸雕是壽山石雕中的精品/辟邪 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而這種猛獸分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為「貅」。在古時,這種瑞獸分一角和兩角的,一角的稱為「天祿」,兩角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甪端:紫禁城宮殿寶座前的瑞獸
甪端:紫禁城宮殿寶座前的瑞獸 - 七七聊嬰兒輔食 https://bit.ly/3syM2rV
有人把”甪端”讀成“角端”,這也是對的。為什麼呢?因為《辭源》裡有:“甪”本為“角”字,“角”本有“祿”音,“甪”為“角”字省筆而產生的。
那麼,這個甪端是何方神獸呢?
甪端和它的兄弟麒麟一樣,屬於我國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其外形怪異,頭上有一犀角、獅身、龍背、雙耳,二目圓睜,口微張,熊爪、魚鱗、牛尾,足下踏蛇(明代款有)。
故宮博物院藏《清宮獸譜》對甪端形象記載如下:“角端,似豬,或雲似牛,角在鼻上。出胡林國。《宋(書)符瑞志》曰:角端日行萬八千裡,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耶律楚材謂為旄(毛)星之精,靈異如鬼神。”
《清宮獸譜》記載的耶律楚材又是怎麼回事?
據《元史》卷1《太祖紀》、卷146《耶律楚材傳》記載:“甲申,帝至東印度,駐鐵門關。有一角獸,形如鹿而馬尾,其色綠,作人言,謂侍衛者曰:汝主宜早還。帝以問楚材,對曰:此瑞獸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語,好生惡殺。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願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師”。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1398年12月,成吉思汗率領強大的蒙古騎兵攻打印度,部隊攻到印度河,遙見河水蒸氣磅礴,日光迷蒙。將士們口幹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忽見河濱出現一大怪獸,發出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瑞獸名叫角端,是上天派來儆告成吉思汗,為瞭保全民命,盡早班師。成吉思汗於是奉承天意,沒有行進,回馬班師。也就是說,甪端作為瑞獸兼神獸,在歷史上曾作為成吉思汗停止攻打印度的主要原因。
而實際上有學者認為,成吉思汗應該遇到的是亞種“奧卡狓”(四肢細長,形如長頸鹿,肩高約1.5-1.6米,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動物之一,僅分佈在非洲紮伊爾東部的熱帶雨林地帶)。由於該異獸極為罕見,耶律楚材乘機借此講出“角端”故事,以作為成吉思汗班師的“合理性”理由(王廷頁:《“角端”與成吉思汗西征班師》,見《史林》2004年第6期,頁108-113)
那麼,紫禁城的宮殿裡,為什麼要在寶座前放甪端呢?
甪端能日行一萬八千裡,通曉四方語言。有甪端護衛在側,顯示皇帝為有道明君,身在寶座而曉天下之事,做到四海來朝,八方歸順,護佑天下太平。
當然,對今天的我們而言,甪端則是我國古代建築陳設的代表之一,其反映古人豐富的想象力及對天下太平的一種祈盼。
甪端:紫禁城宮殿寶座前的瑞獸 - 七七聊嬰兒輔食 https://bit.ly/3syM2rV
上古之時,以評訟於人恐未達公正,於是上乞神靈,而神靈事煩,以嘵嘵民事不宜祈之,於是有以公平為務之神獸:獬豸、甪端,即此類神獸也。
明 海水江崖立式甪端
蘇軾於《艾子雜説》有記齊宣王問艾子:“古有獬豸,何物也?”艾子答:“堯之時,有神獸曰獬豸,處廷中,辨羣臣之邪僻者觸而食之。” 《後漢書·輿服志下》:“獬豸,神羊,能辨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
“甪端”也是中國古代一種傳説中的神獸,《宋書•符瑞志下》:“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耶律楚材謂為旌星之精,靈異如鬼神。”此皆雲神獸能公平人間曲直之典籍也。
清乾隆 捲雲大甪端香薰
清乾隆間之《獸譜》於獬豸、甪端皆有描繪,可見上古之人知通天門地户以瑞獸為鵠也。人間難以明斷之爭訟即憑獨角神獸來評判。法之本字“灋”形即獬豸形象,此可見以造字之初即有神獸已達世人平準公正之理想。
清乾隆 閒卧麒麟香薰
天同攜經年珍藏之寶共聚金陵,將竭盡綿薄之力以期祥瑞香靄,籠玄武之碧,繞金焦之翠。和諧無訟,天同之幸也!集齊八隻神獸,這家律所希望召喚出怎樣的未來?_天同訴訟圈 - 微文庫 https://bit.ly/3j365LH
歷史上的 神獸甪端
歷史上的 神獸甪端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AYZ3Of
甪(lù)在《辭海》裏的釋義:「角」字的變體與異讀。甪端(lù duān)是一種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甪端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方語言,而且只陪伴明君,專為英明帝王傳書護駕。寄寓了中國民眾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到處收括民間寶物裝皇宮。喜歡馴養異禽怪獸,在咸陽郊外圍地千畝,築「禽獸園」收羅珍禽異獸。
一日,秦始皇臨駕「禽獸園」觀獸,忽對園官說:「朕想看到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野獸,你們能捕得嗎?」園官說:「不知其獸為何物,妄不敢言能捕之。」 秦始皇一聽,到也說得有理,就說:「那朕命你們用園中之獸雜交,以育出怪怪之獸。」園官不敢違命:「遵旨。」
「禽獸園」眾官忙碌了幾年。有一天,見到一頭碩大的野牛臨產,竟然生下一對獨角怪獸,一雄一雌。其形怪異,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眾官大喜,商量該起個名稱,再向秦始皇報喜,最後定名它為甪端。
秦始皇獲報,隨即帶領宮中大臣赴「「禽獸園」」觀怪獸。秦皇見到這對從未見過的怪獸,甚喜。問:「此獸何名?」園官忙答:「角端。」 秦始皇問:「何取此名?」園官解說:「此獸為獨角,端生頭頂中央,不偏不倚,故名角端。」 秦始皇說:「角端之名尚欠。朕賜它名甪端。可有人明了甪端之意?」一園官謹小慎微地說:「皇上賜名甪端,意在:角字為七劃之字,字頭形似雙角,指的是雙角獸之角;甪字為六劃之字,字頭形似獨角,指的是獨角獸之角。皇上改得極好。」 秦始皇大笑:「對也,好聰明之人。」就命他專管繁殖甪端的後代。
可憐這批園官,不知偶得甪端之緣。不知異各動物雜交所得之仔,絕無繁衍能力。
秦始皇等了五年,不見奏報甪端有後,就命,再不育出後代,一個月殺一園官。甪端得知此情,為不冤屈園官,於深夜,衝破禁錮,騰空向南方巡行。秦始皇得知此事,命御林軍捕甪端,格殺不論。
甪端拼命逃命,途中剛想歇腳,因生相怪誕,招來當地人圍觀,不得不亡命而逃。甪端巡行到甫里鎮郊的澄湖上空,見到湖水清澈,水波浩渺,叢澤流芳,奇麗秀絕,靈氣鬱盤,無長江之激浪,少太湖之廣寒,便偷偷降落匿於湖中。當地人不但不追捕轉觀,反而為它們提供食物,在湖邊搭了一個大棚讓它們居住。甪端見當地人諄朴、善良、厚道,也就安心居在澄湖之畔。每當湖中發生沉船,有人落水,甪端就騰飛而至,背馱落水人送至岸上,又將沉船拖至岸轔。自從甪端來臨,澄湖一帶風調雨順,少有天災。後來,兩隻甪端死了。當地人將它們合葬在澄湖岸邊。
甪端在漢代初期似乎只是珍禽異獸中的一種, 而不是神獸,沒有什麼特別技能。《史記集解 》引郭璞注釋: 「角湍,音端, 似豬, 角在鼻上, 堪作弓。 李陵曾以此弓十張遺蘇武也。」
自南北朝歷唐、宋, 「角端」被賦於種種 「神奇」的內容, 諸如 「日行萬八千里」、「能言 , 曉四夷之語」, 並被歸入須待「明君聖主」在位方始現身的「祥獸」、「瑞獸 」, 而與「周市 」、「符拔 」、「麒麟」等共列。 瞿曇悉達《開元占經》卷 116《獸佔一周市角端》: 「《瑞應圖》曰: 周市者, 神獸名也。 星宿之變而見, 王者德盛則至。又曰: 角端日行萬八千里, 能言, 曉四夷之語, 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隱之事, 則角端奉書而來」。
進入元朝以後, 除了「能諸國語」、「能人言」、「能言」外,「角端」還增加了外觀「極壯大」、「高如浮圖」的「特徵 」。 王揮《秋澗集》卷 29《讀後漢西域傳論》: 「世外鴻荒古罕聞, 角端人語鳥雄尊。 縱橫最愛宣城筆, 理絕人區略不論。 角端,獸名, 極壯大, 能諸國語」。
甪端和麒麟是中國古代民間臆造的,流行於官場和民間的一對獨角兄弟。在官方,它們象徵光明正大、秉公執法;在中國民間,它們象徵吉祥如意,風調雨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82ykmvg.html
古代帝王最偏愛的兩隻獨角神獸,酷似麒麟,作用很大,沿用至今!
在中國古代有兩個代表正能量的獨角獸,形象和麒麟很接近,一個叫獬豸,一個叫甪端。
獬豸又被稱為法獸,在故宮的這座雕像就是獬豸,遠遠看去像是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髮,雙目明亮有神,頭上有一隻獨角。
《述異記》記載: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人罪。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
在這裏獬豸成了法律的象徵,它能辨曲直,擁有很高的智慧,很能聽懂人類的語言,對不誠實的人就會用角撞他的肚子,如果獬豸的角斷了就會死去。
蘇東坡在《艾子雜說》中記載:齊宣王問艾子曰,吾聞古有獬豸,何物也?
艾子曰:堯之時,有神獸曰獬豸,處廷中,辨群臣之邪僻者,觸而食之。
這裏提到齊宣王問艾子,聽說古時候有一種動物叫獬豸,你知道嗎?艾子說:堯曾經養過一頭獬豸,專門監督手下的大臣,一旦發現奸邪的官員,將讓獬豸用角把他撞到,然後吃下肚子。
在漢代,執法官吏戴的帽子叫獬豸冠,清代監督官員的御史官服上也秀有一個獬豸。
甪端也和麒麟很相似,它頭上也長有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
《宋書》記載: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位幽遠之事,則奉書而至。
這裏講的是甪端能夠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天下四方語言,專門為英明的帝王護駕,古書記載甪端不傷人,只吃虎豹,如果造甪端石像放置在大門口可以避邪。
在故宮太和殿兩邊就放著一對甪端,顯示皇帝為有道明君,身在寶座而曉天下事,做到八方歸順,四海來潮,聖明治理天下。
古代宮廷香爐上的瑞獸,一般人都誤認為是麒麟,其實香爐上的瑞獸都是甪端,當香點燃,煙從甪端的嘴巴里冒出來的時候,稱為祥瑞之煙,據說香爐上不用麒麟,是因為麒麟不通四方之語,無法冒八方之煙。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3v5bb2g.html
「怪」獸名叫甪端,家在金鑾殿,據說成吉思汗曾見過它的真身
這尊「怪」獸名叫甪端,家在金鑾殿,據說成吉思汗曾見過它的真身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D1b8od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上的顯要位置,是明清兩代皇宮的主要建築,被譽爲東方三大殿之一。在這個處處彰顯著皇家威嚴的地方,就有一件怪獸,它的名字一般人都不認識。可是,這隻怪獸卻大有來頭,據說當年的成吉思汗還曾經見過它的真身。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怪獸呢?它又爲何出現在金鑾殿上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爲您揭祕: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大多的清宮戲裡,我們都能看到皇帝在金鑾殿上朝,處理國事。其實不然,明清兩朝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乾清門,就是通常所說的御門聽政。而金鑾殿的真實用途,其實是用來舉行各種重要典禮的場所。因此,金鑾殿的裝飾十分華麗,殿內金磚鋪地,正中設有九龍金漆寶座,在寶座前兩側爲標準的四對陳設:寶象,甪端,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徵著國家的安寧和政權的鞏固,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這三樣我們都好理解,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影視,圖書等資料也經常接觸。只是這個甪端,是什麼「怪」東西呢?
首先說明,「甪」字發「錄」的音。這個甪端是一種中國傳說中的神獸,它外形與麒麟相似。它的外貌十分怪異,概括起來就是: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而它與麒麟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的頭上,只有一隻角。
甪端是從哪座山上出來的呢?根據傳說,它是本土的雜交品種。時間可以上溯到秦始皇時期,是秦始皇專門設置的「禽獸園「中,一隻野牛和某種生物雜交的結果。而它最初也不叫這個名字,本來叫角端。可秦始皇認爲:這隻神獸只有一個角,就改成了甪端 。
甪端有什麼本領呢?在漢代以前,它只是珍禽異獸中的一種,沒有什麼特別的技能。從南北朝起,甪端的特殊技能就先後被 「發掘」出來,諸如:能日行萬八千里,除了悟空的筋斗雲,基本上沒人能比了;它能言,曉四夷之語,也就是說,無論你用什麼語言說話,它都能聽懂,都騙不了它;它還只在明君聖主在位時,才會現身出現,一下子成了考核皇帝聖明不聖明的量化指標
甪端有過哪些具體用途呢?歷史上的記載還真不少。
甪端可以停止戰爭。據說,當年的成吉思汗橫掃歐亞,正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時刻。那一年,他帶兵去列印、度,就在成吉思汗的大軍到達印、度河邊的時候,河裡突然出現了一隻大怪獸,身高數丈,形似鹿,尾似馬,渾身泛著綠光。重點是,這隻怪獸頂上只有一個大角,嘴裡還發出人音,有「汝主早還「四個字。熟悉吧,軍中的耶律楚材認得,趕緊告訴成吉思汗,「這獸系旄星精靈,好生惡殺,上天降此,所以儆告主子。主子是上天的元子,天下的百姓,統是主子的兒子,願主子上應天心,保全民命。」中心意思只有一個:這是神獸甪端,是讓我們班師退兵呢。最終的結果是:成吉思汗聽從了這個建議,班師回朝,沒有攻打印、度。
甪端在皇宮裡,還是一件重要的香器。金鑾殿裡那對甪端,其頭部可以掀開,腹部是中空的。在裡面放上香料,點燃起來,一股祥瑞之煙就從甪埠中冉冉升騰。這裡還有個知識點:自春秋戰國起,我國古代香爐頂的瑞獸,其實都是甪端,而不是麒麟。原因很簡單,麒麟與甪端不同,不通四方之語,自然也就不能像甪端那樣,冒八面之煙。
甪端在民間同樣很受歡迎。在民間,因爲甪端懂多種語言,所以人們認爲它能呼風喚「語」,作爲辟邪的神獸,能一吼現吉祥。因此,自明代起,人們更看重甪端。有的人家,就做一方用甪端爲印鈕的印,叫做「怒吼印」,鎮放有家裡的東北方。用來期待甪端所說之言帶來吉祥,保護家庭幸福。
這尊「怪」獸名叫甪端,家在金鑾殿,據說成吉思汗曾見過它的真身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D1b8od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甪端(lù duān) - 雪花新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