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c14701-7e2a-4398-befc-768dc117ba7a (1).jfif57c14701-7e2a-4398-befc-768dc117ba7a.jfif

托斯卡納柱式是古羅馬5種主要柱式中的一種,它的風格簡約樸素,類似於多立克柱式,但是同多立克相比省去了柱子表面的凹槽。柱身長度與直徑的比例大約是7:1,顯得粗壯有力。  托斯卡納柱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1-08-20_080350

山本氏紀念碑,性質屬於「旌功頌德」德政碑

450px-山本氏紀念碑.jfif2021-08-20_0802012021-08-20_0800592021-08-20_080049adb5b8b23642378_1_11249a4a1b360000049822021-08-20_0755482021-08-20_0754232021-08-20_075418AANu5pz.jfif2021-08-20_075400qwhcsQZdudAdefbBItDulds2021-08-20_080508

「瑞穗配水池」現位於新北自強公園,是當時板橋街長——山本義信為了解決板橋街用水需求所建。淨水池右側有「山本氏記念碑」,頌揚山本義信對板橋基礎建設的貢獻。
配水池從日治時代發揮供水功能,對於板橋街民來說是個水源地,而水源是從今永和水源路的出水口提供,更連結兩個區域的發展;為現代化水道發展中相當重要的遺跡。


山本氏紀念碑,性質屬於「旌功頌德」德政碑
碑碣與旌功頌德
  紀功勳、贊政績素為立碑勒文的主要作用之一,臺灣現存碑碣中處處可見此類述德銘功的碑記,如屏東縣里港「特簡直隸分州調補鳳山阿里港分縣呂公諱岳德政碑」、臺北縣「陳公去思碑」、臺南市「海防分府傅大老爺榮陞去思碑」、高雄市「去思碑」,紀錄清代官員的治績;南投縣鹿谷「吳光亮德政碑記」、屏東縣車城「福康安等平亂頌德碑記」、宜蘭市「西鄉廳憲德政碑」、嘉義縣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臺北縣淡水「馬偕傳教紀念碑記」、臺中縣豐原「先賢丘逢甲先生誓死抗日碑」,留下古今先賢的事蹟,傳諸不朽。
碑碣與旌功頌德 https://bit.ly/3sySxuL
--------------------------
西鄉廳憲德政碑
西鄉廳憲德政碑  西鄉菊次郎於日據明治三十年至三十五年(1897~1902)首任宜蘭廳廳長,興學校、均田賦、廣桑麻與防氾濫皆其治績;又以修堤防、治水利,功在蘭陽。本件碑記即明治三十八年(1905)宜蘭廳下紳董商庶同立,懷念西鄉勤政愛民,歌頌治事風采,去思遺愛溢於言表。今碑猶立宜蘭市環河路堤防上,見證歷史。
碑碣與旌功頌德 https://bit.ly/3gjOI7L
-----------------
阿里山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博」少一點、「功」不出頭玄機何在? @ 賴鵬智的野FUN特區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7W0jFB



中和瑞穗配水池,是位於台灣新北市中和區的一處貯水系統設施,也是板橋水道系統的附屬建築物,當前已列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中和瑞穗配水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y1GVBI
歷史
主條目:台灣日治時期水道設施
臺灣水運系統的發展始為1896年(明治29年),總督府藉由大力投資水利建設,開始建設現代化水道設施以替代台灣過去汲取溪水、鑿井的傳統​。其中板橋居民原依賴水井取水,並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惟地下水混濁異常,難以飲用,同時在板橋地區也找不到適當水源,當時土城由企業家與政治人物,曾擔任台灣礦業會理事的山本義信經營的山本鑛業合資會社為了要洗煤而開始尋找水源[1],最後在海山郡中和莊潭(今永和區)凹地處找到水泉口,該水源水量豐富,水質亦佳,因此於1928年2月25日起獲州費二萬後開始建設板橋水道,次年8月9日開始給水、12月29日全工事完竣。[2][3][4]
配水池設施於1929年12月31日完工,建在中和板橋交界的饅頭山上,為擷取伏流水用功能,經消毒加壓後送至瑞穗山上之700M³,然後藉重力流下供給當地居民使用[4],除了大幅改善板橋街莊居民的飲水衛生外,更連結現在板橋、永中和兩個區域的發展,對於當地現代化水道中為相當重要的遺跡。另外在1940年時曾有第一次擴張工事的規劃,但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而中止。[5][6][7]
戰後,因板橋水道系統因受戰爭破壞,供水量銳減,政府計畫整修並與以擴建,日治時期設置的水道系統也漸因改建而不存,最終在1963年開始汲取新店溪水、和1974年改採大漢溪地表水逐漸取代地下水源後,板橋地區自來水系統則取代了水道系統瑞穗配水池後續由台灣自來水公司接收後,於1975年停止操作供水,因而閒置至今成了當地少數完整的日治時期水道遺跡。[4][8]
近年,配水池發生內部排水不良等積水問題,此外牆體也出現青苔覆著、地坪龜裂、樑柱鋼筋外露等破損等[9],2005年9月13號,中和瑞穗配水池被指定為台北縣歷史建築,後台北縣改制為新北市後,在新北市政府規劃,文化局以及中和莊文史研究協會的共同協助下,於2020年開始進行修復再利用計畫,並在2021年修復完成,未來將會與周圍古蹟廊帶完成串聯。[10]
設施
山本氏紀念碑。
瑞穗配水池外貌為矩形建築,在建築頂部設置通氣管,玄關處設計為托斯卡納柱式,正立面有模擬昆蟲留下之「蟲跡飾」。[4]
山本氏紀念碑
1933年,為了紀念山本義信先生設立配水池,及擔任板橋街庄長任內對於板橋的基礎建設等政績,在第二任街庄長神田龜吉、協議會員林坪州、林祖壽、黃江柳、鄭賜發及林朝慶等人提倡下,於配水池旁設置了山本氏紀念碑,性質屬於「旌功頌德」德政碑。 山本氏紀念碑使用了大塊磚石疊砌,中間磨平刻字,紀念碑體為陽面僅刻有「紀念碑」三字,碑體立於基座上。[11]
碑文
“    街莊長為街庄之莞鑰亦一方柱礎也板橋山本街長者其自負之義務一貫當局則信任六年凡市區政改良教育獎勵水道已享受衛生的飲和公會堂亦有具體的基礎街民之負擔較輕在公省養廉約萬街名之昇格實稱部落尤食惠無窮今者鴞薦頻聞驪歌疊唱我街民等結一團之熱誠具數事之饋贈用當紀念非感頌勞
山本氏紀念碑建立發起人 神谷龜吉、林朝慶、 林平州、林祖壽、 黃江柳、鄭賜發 昭和八年一月
中和瑞穗配水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y1GVBI
------------------------------------------
中和地區早期為原住民聚居之地,直到乾隆六年(1741)閩、粵漢人來臺開墾,始有漢人村莊記載,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本治臺後,為改善用水品質及海山一帶「山本煤礦」洗煤製鍊等需求,故於昭和三年(1928)動工興建板橋水道,隔年啟用供水。
板橋水道建設工程即包含昭和四年(1929)創建之瑞穗淨水池(今瑞穗配水池),建於瑞穗高地,作為送水與配水的分界點,此後隨著板橋車站建設,帶動地區迅速發展,大量人口湧入此地,使日本當局計畫於昭和十六年(1941)進行板橋水道擴建,但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宣告終止。
光復後,水道系統因受戰爭破壞,供水量銳減,政府計畫整修並與以擴建,過程中,日治時期初置的水道系統逐漸因改建而不存,民國五十二年(1963)汲取新店溪水,逐漸取代地下水源,至民國六十三年(1974)改採大漢溪地表水為水源,板橋地區自來水系統完成,地下水源完全退出供水行列,日治時期遺留之水道遺跡僅瑞穗配水池保存最為完整。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05-09-13文資字第0940008172號
公告公文海山神社殘蹟及中和瑞穗配水池公告.pd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理由一、瑞穗配水池見證地方水源開發史,具歷史價值。
二、山本氏紀念碑碑體完整,係日治時期地方感念板橋街庄長山本義信政績之德政去思碑,身具歷史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86.5.14修正公布)
所屬主管機關新北市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新北市
中和區
中和市莒光路自強公園內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新北市政府
聯絡單位:文化局
聯絡電話:(02)29603456
聯絡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地籍資料中和瑞穗配水池.jpg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新北市 - 中和區 - 自強段 - 44新北市 - 中和區 - 自強段 - 54新北市 - 中和區 - 自強段 - 55新北市 - 中和區 - 自強段 - 56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原估告地號為中和市員山子段199-2、201、202、203地號,重測後為中和區自強段44、54、55、56地號,尚未辦理變更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新北市板橋區公所建築所有人公有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二區管理處土地所有人公有新北市中和區公所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姓名/名稱
管理人新北市中和區公所管理人新北市板橋區公所管理人臺灣省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12區管理處
外觀特徵古蹟包含瑞穗配水池及山本氏紀念碑。瑞穗配水池為一矩形建築,屋頂覆土,上部設置通氣管,平面為單一水池形態,僅有一出口宊玄關的設計,入口處附牆對柱仿托斯坎柱式(Tuscan order),正立面有「蟲跡飾」,係模擬昆蟲留下之圖案;山本氏紀念碑基座為仿文藝復興時期的毛石砌,使用大塊磚石疊砌,石塊邊緣斜削45度,中間磨平刻字,紀念碑體為陽面僅刻有「紀念碑」三字,碑體立於基座上。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海山神社殘蹟、中和瑞穗配水池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室內特徵無
使用情形建築物未予使用。
現  狀古蹟包含瑞穗配水池及其左側之山本氏紀念碑。配水池基地完整,但因年久失修,內部排水不良而有積水問題,牆體有青苔覆著、地坪龜裂、梁柱鋼筋外露等;山本氏紀念碑主體局部龜裂及少許苔蘚植被覆著,且碑文毀損、基座部分有坍塌情形。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瑞穗配水池建築整體保存良好,按現況保存檢修即可,其餘之附屬建設若有破損等情況應加以補強,並針對全區進行蟲蟻防治及防潮工程。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海山神社殘蹟、中和瑞穗配水池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y1Hc7D
--------------------------------------------
中和區自強公園的日治時期瑞穗配水池古蹟外觀。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2021/8/20 
中和古蹟「瑞穗配水池」完成修繕 張志豪:打造中和古蹟廊帶 https://bit.ly/3szc920
繼完成日治時期海山神社導覽告示牌,位於自強公園的日治時期瑞穗配水池古蹟歷經兩年修復工程,終告竣工,中和古蹟廊帶完成初步串聯。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張志豪昨邀集新北市文化局、台灣省自來水處及中和區文史協會共同會勘,規劃日後維管及觀光開放細節,全力打造中和古蹟新亮點。
張志豪表示,修復瑞穗配水池是他競選時的政見,在議會總質詢時,多次要求市長侯友宜特別重視,如今歷時兩年多終於修繕完畢,除了感謝自來水處提撥640萬元修繕經費,也要感謝文化局以及中和庄文史協會的共同指導協助。
據新北市府資料,中和區莒光路旁的自強公園內,包括板橋自來水道系統中的瑞穗配水池以及山本氏紀念碑兩個主體。配水池為昭和4年 12月31日完工,紀念碑則在昭和8年落成,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為當時土城山本炭礦為了要洗煤,一直在尋找水源,最後在今永和區 (日治時代為中和庄)水源路52號 (俗稱水源地)找到水泉口,於是將這道水泉輸送至舊板橋後火車站洗煤炭,再將剩餘的水源供做礦廠員工與居民用水。
自來水誌中則記載,板橋居民原依水井取地下水為飲用水,惟地下水混濁異臭,難以飲用,自日大正13年著手籌建自來水,但由於板橋鎮內找不到適當水源,延至日昭和1年才不得不遠在鄰鎮永和潭墘地勢低凹之處取其湧泉為水源,興建自來水。該水源水量豐富,水質亦佳,乃掘鑿集水井一口,擷取伏流水,經消毒加壓,送至瑞穗山上之700M3,然後藉重力流下供用。
市府指出,配水池從日治時代發揮供水功能,對於板橋街民來說是個水源地,而水源是從今永和水源路的出水口提供,更連結兩個區域的發展,為現代化水道發展中相當重要的遺跡。
張志豪說,安排這場會勘除了針對後續維管的釐清外,也要求新北市府文化局九月預計舉辦古蹟日活動,將瑞穗配水池、海山神社納入導覽活動裡,並循著漳和溼地的教育導覽模式,民眾上網登記後,由專人陪同導覽。
張志豪表示,市定古蹟中和太武山莊也預定在明年修復完畢,希望侯市府加把勁,加速完成中和古蹟廊帶最後一塊拼圖,並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行銷中和古蹟,打造中和觀光新亮點。
中和區瑞穗配水池古蹟歷經兩年修復工程,終告竣工,中和古蹟廊帶完成初步串聯。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 由 新頭殼 提供 中和區瑞穗配水池古蹟歷經兩年修復工程,終告竣工,中和古蹟廊帶完成初步串聯。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
新北市議員張志豪 (左一)邀集新北市文化局、台灣省自來水處及中和區文史協會共同會勘瑞穗配水池。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 由 新頭殼 提供 新北市議員張志豪 (左一)邀集新北市文化局、台灣省自來水處及中和區文史協會共同會勘瑞穗配水池。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
中和古蹟「瑞穗配水池」完成修繕 張志豪:打造中和古蹟廊帶 https://bit.ly/3szc920
----------------------
中和區自強公園的日治時期瑞穗配水池古蹟外觀。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
繼完成日治時期海山神社導覽告示牌,位於自強公園的日治時期瑞穗配水池古蹟歷經兩年修復工程,終告竣工,中和古蹟廊帶完成初步串聯。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張志豪昨邀集新北市文化局、台灣省自來水處及中和區文史協會共同會勘,規劃日後維管及觀光開放細節,全力打造中和古蹟新亮點。
中和古蹟「瑞穗配水池」完成修繕 張志豪:打造中和古蹟廊帶 | 藝文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3yd4Qyd
張志豪表示,修復瑞穗配水池是他競選時的政見,在議會總質詢時,多次要求市長侯友宜特別重視,如今歷時兩年多終於修繕完畢,除了感謝自來水處提撥640萬元修繕經費,也要感謝文化局以及中和庄文史協會的共同指導協助。
據新北市府資料,中和區莒光路旁的自強公園內,包括板橋自來水道系統中的瑞穗配水池以及山本氏紀念碑兩個主體。配水池為昭和4年 12月31日完工,紀念碑則在昭和8年落成,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為當時土城山本炭礦為了要洗煤,一直在尋找水源,最後在今永和區 (日治時代為中和庄)水源路52號 (俗稱水源地)找到水泉口,於是將這道水泉輸送至舊板橋後火車站洗煤炭,再將剩餘的水源供做礦廠員工與居民用水。
自來水誌中則記載,板橋居民原依水井取地下水為飲用水,惟地下水混濁異臭,難以飲用,自日大正13年著手籌建自來水,但由於板橋鎮內找不到適當水源,延至日昭和1年才不得不遠在鄰鎮永和潭墘地勢低凹之處取其湧泉為水源,興建自來水。該水源水量豐富,水質亦佳,乃掘鑿集水井一口,擷取伏流水,經消毒加壓,送至瑞穗山上之700M3,然後藉重力流下供用。
市府指出,配水池從日治時代發揮供水功能,對於板橋街民來說是個水源地,而水源是從今永和水源路的出水口提供,更連結兩個區域的發展,為現代化水道發展中相當重要的遺跡。
張志豪說,安排這場會勘除了針對後續維管的釐清外,也要求新北市府文化局九月預計舉辦古蹟日活動,將瑞穗配水池、海山神社納入導覽活動裡,並循著漳和溼地的教育導覽模式,民眾上網登記後,由專人陪同導覽。
張志豪表示,市定古蹟中和太武山莊也預定在明年修復完畢,希望侯市府加把勁,加速完成中和古蹟廊帶最後一塊拼圖,並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行銷中和古蹟,打造中和觀光新亮點。
中和區瑞穗配水池古蹟歷經兩年修復工程,終告竣工,中和古蹟廊帶完成初步串聯。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
中和區瑞穗配水池古蹟歷經兩年修復工程,終告竣工,中和古蹟廊帶完成初步串聯。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
新北市議員張志豪 (左一)邀集新北市文化局、台灣省自來水處及中和區文史協會共同會勘瑞穗配水池。   圖:張志豪服務處提供
中和古蹟「瑞穗配水池」完成修繕 張志豪:打造中和古蹟廊帶 | 藝文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3yd4Qyd
--------------------------
於莒光路旁的自強公園內,包括板橋自來水道系統中的瑞穗配水池以及山本氏紀念碑兩個主體。配水池為昭和4年12月31日完工,紀念碑則在昭和8年落成,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為當時土城山本炭礦為了要洗煤,一直在尋找水源,最後在今永和區(日治時代為中和庄)水源路52號(俗稱水源地)找到水泉口,於是將這道水泉輸送至舊板橋後火車站洗煤炭,再將剩餘的水源供做礦廠員工與居民用水。
自來水誌中則記載,板橋居民原依水井取地下水為飲用水,惟地下水混濁異臭,難以飲用,自日大正13年著手籌建自來水,但由於板橋鎮內找不到適當水源,延至日昭和1年才不得不遠在鄰鎮永和潭墘地勢低凹之處取其湧泉為水源,興建自來水。該水源水量豐富,水質亦佳,乃掘鑿集水井一口,擷取伏流水,經消毒加壓,送至瑞穗山上之700M³,然後藉重力流下供用。
配水池從日治時代發揮供水功能,對於板橋街民來說是個水源地,而水源是從今永和水源路的出水口提供,更連結兩個區域的發展,為現代化水道發展中相當重要的遺跡。
而山本氏紀念碑其性質屬於旌功頌德之德政碑,為紀念頌揚山本義信擔任板橋街長任內政績所建,山本義信除擔任地方自治公職外,其對臺灣鑛業之發展有功,經營的「山本炭鑛」不論出產量、品質、範圍皆居要位,為日本人渡臺事業有成之人。山本義信視臺灣為第二故鄉,其對臺灣時有捐獻,在街長任內對板橋建設頗多,對後來社會發展與變遷有重大的貢獻與影響。新北旅遊 中和瑞穗配水池-自然生態-中和區 |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https://bit.ly/3z87vKE
--------------------------------------------------------
於中和莒光路旁的自強公園內,包括板橋自來水道系統中的瑞穗配水池以及山本氏紀念碑兩個主體。配水池為昭和4年12月31日完工,紀念碑則在昭和8 年落成,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為當時土城山本炭礦為了要洗煤,一直在尋找水源,最後在今永和區水源路52號(俗稱水源地)找到水泉口,於是將這道水泉輸送至舊板橋後火車站洗煤炭,再將剩餘的水源供做礦廠員工與居民用水。 自來水誌中則記載,板橋居民原依水井取地下水為飲用水,惟地下水混濁異臭,難以飲用,自日大正13年著手籌建自來水,但由於板橋鎮內找不到適當水源,延至日昭和1年才不得不遠在鄰鎮永和潭墘地勢低凹之處取其湧泉為水源,興建自來水。 該水源水量豐富,水質亦佳,乃掘鑿集水井一口,擷取伏流水,經消毒加壓,送至瑞穗山上之700M³,然後藉重力流下供用。配水池從日治時代發揮供水功能,對於板橋街民來說是個水源地,而水源是從今永和水源路的出水口提供,更連結兩個區域的發展
位於自強公園的日治時期瑞穗配水池古蹟也完成修復。(張志豪服務處提供)
2021/08/18 14:41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新北市議員張志豪持續爭取中和地區的風景古蹟復建,繼完成日治時期海山神社導覧告示牌,位於自強公園的日治時期瑞穗配水池古蹟也完成修復,張志豪表示,盼接續的中和太武山莊能繼續進行修復,讓整個古蹟廊帶能完成串聯,成為新的中和八景,增加中和的文史觀光旅遊魅力。
張志豪今天邀集文化局、自來水處及中和庒文史協會,共同會勘瑞穗配水池,並研商規劃日後維管及觀光開放細節,打造中和古蹟新亮點。他指出,修復瑞穗配水池修復是他參選時的政見,在議會總質詢時,多次要求市府重視,如今歷時兩年多終於修繕完畢,除了感謝自來水處提撥640萬元修繕經費,也要感謝文化局以及中和庄文史協會的共同指導協助。
張志豪說,會勘除了針對後續維管的釐清,新北市府9月預計舉辦古蹟日活動,他也要求文化局將瑞穗配水池、海山神社納入導覽活動裡,並循著漳和溼地的教育導覽模式,民眾上網登記後,由專人陪同導覽。
張志豪表示,市定古蹟中和太武山莊也預定在明年修復完畢,希望侯市府加把勁,加速完成中和古蹟廊帶最後一塊拼圖,並透過多管齊下方式行銷中和古蹟,打造中和觀光新亮點
----------------------
指定理由:一、瑞穗配水池見證地方水源開發史,具歷史價值。二、山本氏紀念碑碑體完整,係日治時期地方感念板橋街庄長山本義信政績之德政去思碑,身具歷史價值。
所有權屬:中和市公所、板橋市公所、臺灣省自來水公司第12區管理處
重要事件:於莒光路旁的自強公園內,包括板橋自來水道系統中的瑞穗配水池以及山本氏記念碑兩個主體,配水池為日昭和4年12月31日完工,記念碑則在日昭和8年落成;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為當時土城山本炭礦為了要洗煤,一直在尋找水源,最後在今永和市(日治時代為中和庄)水源路52號(俗稱水源地)找到水泉口,於是將這道水泉輸送至舊板橋後火車站洗煤炭,再將剩餘的水源供給礦廠員工與居民用水。而自來水誌中則記載,板橋居民原依水井取地下水為飲用水,惟地下水混濁異臭,難以飲用,自日大正13年著手籌建自來水,但由於板橋鎮內找不到適當水源,延至日昭和1年才不得不遠在鄰鎮永和潭墘地勢低凹之處取其湧泉為水源興建自來水。該水源水量豐富,水質亦佳,乃堀鑿集水井一口,擷取伏流水,經消毒加壓送至瑞穗山上之700M3,然後藉重力流下供用。
重要文物:而山本氏記念碑其性質屬於旌功頌德之德政碑,為紀念頌揚山本義信擔任板橋街長任內政績所建,山本義信除擔任地方自治公職外,其對臺灣?業之發展有功,經營的「山本炭?」不論出產量、品質、範圍皆居要位,為日本人渡臺事業有成之人;山本義信視臺灣為第二故鄉,其對台灣時有捐獻,在任街長任內對板橋建設頗多,對後來社會發展與變遷有重大的貢獻與影響。
環境:在中和自強公園內
配置格局:主要由導流壁劃分,導流壁之主要設置目的為使水不斷流動,因為靜止的水會滋生細菌,以致水質腐敗,使水再次受到汙染,故導流壁乃配水池最不能或缺者。配水池的平面形式為矩形,平面型態為單一水池,沒有巡視廊 ,僅單一出入口加玄關的設計,池內空間有四道導流壁體,每一道導流壁體由三面磚牆構成,目前僅存兩道五面磚牆的導流壁。
出版者:
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技術研發中心
日期:
創建時間:日昭和4年(西元1929年)
公告時間:940913
格式:
外觀形式:配水池建積15X15X3.3公尺。紀念碑建積1.875X1.875X3.75公尺。屬中規模板橋水道的瑞穗配水池,其建築構造形式不同於大規模水道,就現有水道外觀觀察,同屬中規模的旗山水道、板橋水道的配水池外觀形勢相當接近,外觀沒有繁複的裝飾,入口處的附牆對柱為仿Tuscan order,造型簡潔大方。
主要構造材料:建築應為水密性高之構造物,以不影響水質為前提,故配水池皆為鋼筋混凝土造之建築
主要結構系統:配水池:鋼筋混凝土造 紀念碑:石製
語言:
中文
範圍:
地號分區:中和
地址:中和市員山子段199-2、201、202、203地號
中和瑞穗配水池-點雲檔4-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 https://bit.ly/2W30E6B
-------------------
中和瑞穗配水池
電話:886-2-22482688 地址:235 新北市中和區莒光路自強公園
於莒光路旁的自強公園內,包括板橋自來水道系統中的瑞穗配水池以及山本氏紀念碑兩個主體。配水池為昭和4年12月31日完工,紀念碑則在昭和8年落成,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為當時土城山本炭礦為了要洗煤,一直在尋找水源,最後在今永和區(日治時代為中和庄)水源路52號(俗稱水源地)找到水泉口,於是將這道水泉輸送至舊板橋後火車站洗煤炭,再將剩餘的水源供做礦廠員工與居民用水。自來水誌中則記載,板橋居民原依水井取地下水為飲用水,惟地下水混濁異臭,難以飲用,自日大正13年著手籌建自來水,但由於板橋鎮內找不到適當水源,延至日昭和1年才不得不遠在鄰鎮永和潭墘地勢低凹之處取其湧泉為水源,興建自來水。該水源水量豐富,水質亦佳,乃掘鑿集水井一口,擷取伏流水,經消毒加壓,送至瑞穗山上之700M³,然後藉重力流下供用。配水池從日治時代發揮供水功能,對於板橋街民來說是個水源地,而水源是從今永和水源路的出水口提供,更連結兩個區域的發展,為現代化水道發展中相當重要的遺跡。而山本氏紀念碑其性質屬於旌功頌德之德政碑,為紀念頌揚山本義信擔任板橋街長任內政績所建,山本義信除擔任地方自治公職外,其對臺灣鑛業之發展有功,經營的「山本炭鑛」不論出產量、品質、範圍皆居要位,為日本人渡臺事業有成之人。山本義信視臺灣為第二故鄉,其對臺灣時有捐獻,在街長任內對板橋建設頗多,對後來社會發展與變遷有重大的貢
於莒光路旁的自強公園內,包括板橋自來水道系統中的瑞穗配水池以及山本氏紀念碑兩個主體。配水池為昭和4年12月31日完工,紀念碑則在昭和8年落成,根據地方耆老口述,為當時土城山本炭礦為了要洗煤,一直在尋找水源,最後在今永和區(日治時代為中和庄)水源路52號(俗稱水源地)找到水泉口,於是將這道水泉輸送至舊板橋後火車站洗煤炭,再將剩餘的水源供做礦廠員工與居民用水。自來水誌中則記載,板橋居民原依水井取地下水為飲用水,惟地下水混濁異臭,難以飲用,自日大正13年著手籌建自來水,但由於板橋鎮內找不到適當水源,延至日昭和1年才不得不遠在鄰鎮永和潭墘地勢低凹之處取其湧泉為水源,興建自來水。該水源水量豐富,水質亦佳,乃掘鑿集水井一口,擷取伏流水,經消毒加壓,送至瑞穗山上之700M³,然後藉重力流下供用。配水池從日治時代發揮供水功能,對於板橋街民來說是個水源地,而水源是從今永和水源路的出水口提供,更連結兩個區域的發展,為現代化水道發展中相當重要的遺跡。而山本氏紀念碑其性質屬於旌功頌德之德政碑,為紀念頌揚山本義信擔任板橋街長任內政績所建,山本義信除擔任地方自治公職外,其對臺灣鑛業之發展有功,經營的「山本炭鑛」不論出產量、品質、範圍皆居要位,為日本人渡臺事業有成之人。山本義信視臺灣為第二故鄉,其對臺灣時有捐獻,在街長任內對板橋建設頗多,對後來社會發展與變遷有重大的貢獻與影響。


托斯卡納柱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PalladioTuscan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新竹市-十八尖山-歷史沿革/新竹市18尖山博愛街入口日式房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