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巖有一句常掛在嘴上的名言:「花花轎子人抬人」。意思是說,人跟人之間要懂得互相幫襯,事情才會辦得順妥。
其實人神之間,也存在著這種互相幫襯的關係😎
大家如果看過國片「寒單」,眼尖的人就會發現,影片拍攝過程中,天官堂正殿的恩沐海東匾上鏡頭亮相了👍
恩沐海東匾,四周邊框,橫向木匾。木匾主體為整片木板,中行行書「恩沐海東」,由細部推測此4字為鐵釘釘上的貼金陽刻字。上款「己丑仲秋」、下款「亞雲敬書」均為行書黏貼陽刻字,下款字體下有一方印「王亞雲印」。邊框為紅底漆描金雙龍搶珠捲草紋,木刻雙獅坐斗。整塊匾面有凝結焦油龜裂紋,推測為長期煙燻所致。
從匾額的上款,我們可以合理推測文物年代可能在民國38年,距今已70年有餘;從下款的「亞雲敬書」及落款印章,我們可以合理推斷,王亞雲是一名文人,而且是一名對書法有興趣的書家。
我們甚至可以合理反推,天官堂在當時是一間香火興旺,信徒眾多的台東當地廟宇。所以吸引文人雅士捐獻匾額,達到互相幫襯的效果。
但,王亞雲是誰?
文化處在文物普查過程中,發現文獻未記載,廟方也有記憶斷層,王亞雲現在亟待各位網路大神幫忙,找出他的身世😌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尋找王亞雲❓意義在那裡❓
尋找,是讓自己有機會重新認識生養自己的這片臺東土地,進而讓觀光客能夠深刻認識臺東,愛上臺東。
一座城市的驕傲,是需要生活在其中的人民,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讓外界認識、尊敬並愛上我們。古匾對聯題詞分享 | Facebook https://bit.ly/3isBKWU
全臺開基台東天官堂 | Facebook https://bit.ly/3fDrglE
本堂肇建於清光緒廿二年(西元一八九六年,即民國前十六年),天官堂是全省唯一主祀白佛主公的廟宇,配祀有張天師掌文武,三面神(扶乩自介紹曰:九霄雲外草成人,三頭六臂是吾神)
-----------------
臺東天官堂位於臺灣臺東縣臺東市,為全臺唯一一間主祀白佛主公的廟宇。其最初於臺灣清領時期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建廟,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繼臺東天后宮之外,臺東縣境內第2間具有百年歷史的廟宇。[1][2]天官堂除主祀白佛主公外,另配祀有張天師、三面神掌文武以及七爺八爺等。
臺東天官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U2oejk
沿革
清領時期
臺東天官堂最初是只是神案,在臺灣清領時期,光緒二十年(1894年),因當時的臺東地區仍是一片尚未拓墾的荒地,加上民情複雜,導致居住在當地的原住民,以及後來移入的漢人與渡海來到臺東的日本人等時常發生互相攻擊的暴力事件。[3]而暴力事件所導致的死難者冤魂,使得荒地陰森恐怖,居民大多不敢做大規模開發。因此當時地方長老乃召集聚會,擇定在農曆正月十五日擺設香案七天七夜,以禱告上蒼消災。[3][1]
直到香案擺設的第七夜,在場的乩童感受到神靈降身,並寫下:
“ 「玉京金闕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瀛東淨境,素樂善舉,田野荒原,黎庶尚稀,簇立尚稚,未臻盛期,善惡均半,惡行者盛,善作日微,長此下去,樂土變戎腥虛,倫常滅跡,殺氣淫風,亂世猖獗無止,善受其禐,有辜天地之太和。」 ”
後來乩童再指示,西方白佛童將遴聘一文一武的神官來到臺東主持。[3][1]
農曆四月初八,文武神官的廟宇正式建立,堂名取名為「天官堂」。當時的天官堂坐落在今日臺東氣象站的後方。爾後又再遷移至今日臺東市福建路與中正路口交叉口的女醫師館後方,當時的天官堂僅是用簡易的竹寮來供奉神像。[3][1]
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西元1925年,當時位在福建路與中正路口交叉口的天官堂因為發生火災,因此天官堂再次遷移搬到今日博愛路上的現址重新立廟。[3][1]
戰後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本以鐵皮屋搭蓋的天官堂,於1949年以木材進行改建。然而到了1970年,因為木造的樑柱開始出現腐蝕現象,因此天官堂信徒決定發起募款重建廟宇而完成今日主殿之規模。1987年,天官堂在於主殿右側加蓋一間佛堂,裡面祭祀著三寶佛,1989年再於二樓加蓋鐘鼓樓一棟,自此便維持建築規模至今未再有太大改變。[3][1]
建築特色
臺東天官堂大門門樓
天官堂的建築為三殿懸山式傳統廟宇建築,前殿為拜亭,左右各建有一座鐘鼓樓,主殿中間為三川殿,後為正殿,天官堂的後方有棵百年老榕樹,廟前廣場廣約有近千坪極為廣闊,廣場正前方為戲台,是鄰近居民休閒活動的中心。[3][1]
重要祭典
天官堂每年最重要的祀典為農曆4月8日的白佛主公聖誕,並且誕辰活慶典中都會備有平安圓與長壽麵等供信徒食用,活動中也會準備兩隻用米組成一大一小的「龜王」由參與活動的信徒擲茭,再由獲得最多聖筊的信徒獲得龜王。[4]天官堂曾在百週年慶祝活動時,從農曆4月1日至8日舉行大規模的禮鬥法會。天官堂本身也有設立白佛主公神明會,其會員多達200多人,並且每年的白佛主公聖誕,會員們都會來到天官堂祝壽。[3][1]
另外在農曆1月15日的元宵節也是天官堂的重要節慶,除了是花雲主公(三面神君)的聖誕外,天官堂的陣頭七爺、八爺等也參加臺東市舉辦的元宵繞境活動。[3][1]
天官堂除了主祀白佛主公外,還配祀有花雲主公、張府天師、 關聖帝君、玄天上帝、天上聖母、中壇元帥,東嶽大帝、包府千歲、魏徵欽差、地藏王菩薩、十殿轉輪王、城隍爺、福德正神、七爺八爺以及黑虎將軍等眾神祇。臺東天官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U2oejk
------------------
天官堂座落台東市博愛路上,三殿懸山式傳統建築,前殿為拜亭,左右有鐘鼓樓,中為三川殿,後為正殿,廟後有棵百年老榕,廟庭極廣,約近千坪,正前方為戲台,左側綠樹成群,是附近市民休閒活動的中心。
p17-1.jpg (14161 bytes) 本堂肇建於民前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六年,即光緒廿二年)距今近百年。據蕭天生先生說當時台東境內一片荒涼,民情複雜,原住民、漢族、日人時相殘殺,因此傷亡死者冤魂哀號,地方陰森,生民不堪。當時地方父老聚議,擇正月十五日排設香案七晝夜,禱告上蒼消災,天官賜福,至第七夜,皇天不負有心人,果然感注,扶乩降筆喻曰:「玉京金闕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瀛東淨境,素樂善舉,田野荒原,黎庶尚稀,簇立尚稚,未臻盛期,善惡均半,惡行者盛,善作日微,長此下去,樂土變成腥虛,倫常滅跡,殺氣淫風,亂世猖獗無止,善受其禍,有辜天地之太和。」旨派西方白佛童遴聘一文一武輔佐降臨鎮樂東土(即台東)善持,四月初八設堂名曰「天官堂」以視事,糾正世風,處理陰陽訴願,勸民向善,救世救苦秉持天地之正氣為主旨。
p17-2.jpg (17894 bytes) 本堂初建於今台東市氣象所後面,後遷於今台東市福建路與中正路口之女醫師館後,用簡單竹寮奉祀,卻因回祿之災而遷今之現址,時約光復前廿年。本以鐵皮屋搭蓋,於卅八年復用木材建造,五十九年因樑柱腐朽,信徒醵資重建,始稍具今日規模;七十六年加蓋右側佛堂,奉祀三寶佛;七十八年復於二樓加蓋鐘鼓樓,完成現階段之廟貌。
p18-3.jpg (13572 bytes) 天官堂是全省唯一主祀白佛主公的廟宇,配祀有張天師掌文武,三面神(扶乩自介紹曰:九霄雲外草成人,三頭六臂是吾神)。另有同祀神關聖帝君、玄天上帝、天上聖母、中壇元帥,東嶽大帝、包青天、魏徵欽差、地藏王、十殿轉輪王、城隍爺、福德正神,配祀有七爺、八爺、黑虎將運等。
天官堂最重要的祀典為農曆四月八日白佛主公聖誕,每年都備有平安圓,長壽麵供信徒食用。今年恰逢天官堂百週年慶,更決定從四月一日起到八日舉行大規模的禮鬥法會。天官堂組有白恩主公神明會,會員二百多人,每年主公聖誕,都會返堂祝壽。此外一月十五日元宵節地是天官堂重要的節慶,除了是三面神聖誕外,天官堂的陣頭七爺、八爺'幻、龍車也參加台東市的繞境活動。
天官堂 https://bit.ly/3xzdEy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