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22793_1410285579348659_710553793597697139_n

豐原製麻工厰
1920年代,豐原製麻工廠內的作業情況,將黃麻原料製造成一綑綑的麻布。這座工廠有上百台的編織機器,一年可以處理約300萬斤的黄麻原料,製成二百八十萬綑麻布。黃麻也成了日本殖民政府重點發展的經濟作物。(取自徐宗懋圖文舘製作《台灣物產生態大觀,1860-1960》中華之窗 | Facebook https://bit.ly/3x6lfE2


麻薏=麻芛,為黃麻嫩芽產於夏季,台灣中部客家人地區常用來煮湯。 飲食文化 黃麻是臺中地區的特產之一,在彰化以南、豐原以北少有栽種。台中市南屯區土地肥、水質美,又有大肚山台地阻擋著冬季的東北季風,最適合種黃麻。黃麻又稱苦麻,黃麻的種類有種子成圓形的圓果種及種子是長形的長果種,但據說台灣所栽培的皆為吃起來有苦澀味的圓果種(長果種則不具苦澀味)每年三月播種,九月收成,人們採下黃麻的嫩葉,經撿、搓、揉、洗四步驟去除苦味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FrontDeskPic (4)

臺南製麻株式會社為台灣日治時期的黃麻製品加工廠,製造麻絲、麻繩和麻袋等產品,1935年10月設立於臺南市三分子。其在戰後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在1959年拆除改建為天仁兒童樂園(元寶樂園前身)。
介紹
由於日印通商條約談判未果,原本自印度進口的黃麻原料與麻袋數量大減,為了維持黃麻的供給,臺灣總督府自1930年代開始在台灣推廣獎勵黃麻種植。臺灣總督府特別選定臺南州作為黃麻生產重心,在嘉南大圳通水區以外的土地優先替代米作改種黃麻。在臺南製麻株式會社成立之前,已有於1905年成立的臺灣製麻株式會社,但當時麻袋生產已供不應求,臺灣民間也開始產生籌設製麻會社的想法。位於上海的東亞製麻株式會社在1934年8月曾派人來台勘察工廠設置位置,原有意設在高雄州,但在台灣總督府的黃麻種植政策下,後來改設至台南市,在1935年10月設立了台南製麻株式會社,地址為台南市三分子157番地(開元寺對面),首任社長為山田五郎,董事有中辻長司、飯田二三男、島田啟次郎、青木嘉三郎,部分人士兼任東亞製麻的上層職務。[1]
二戰後,臺南製麻株式會社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後來與其他紡織廠整併為台灣紡織業纖維公司,臺南製麻株式會社的工場成為其台南廠[2]。自1950年代,台灣紡織業纖維公司將其下工廠分售,台南廠由當時亦在新營經營製麻廠的龔聯禎取得。此廠區於1959年拆除改建為天仁兒童樂園,後改名為「元寶樂園」[3]。元寶樂園在1980年代結束營業,之後賣給建商開發為住宅區
臺南製麻株式會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BJxNV8
臺南製麻株式會社位於臺南市三分子,設立於西元1936年11月,臺灣製麻會社生產麻絲,並製成米袋、帆布等屬於黃麻工業的一環,原料主要是黃麻纖維,原料來源除了臺灣自產外,主要來自印度及中國
臺南製麻株式會社粗紡梳麻作業 - 藏品資料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https://bit.ly/3y70cm5


臺南製麻株式會社織布作業 - 藏品資料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2021-07-27_1238402021-07-27_123903


麻繩工廠-瓊麻繩-3分半 - 大威製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7-27_1241032021-07-27_124036photooriginal-2154034-FWFwk


中圳仔的麻繩
北斗除了脆脆的酥糖外,在早期曾是全國製作麻繩最大的供應地,那是在五六零年代,家家戶戶幾乎人手都拿著麻繩,曝曬瓊麻等…,在家中客廳開個小小的麻繩工廠。
因地理位置特別,北鄰親水溪、南界濁水溪,無法種出水稻,所以居民只好栽種容易生長的黃麻;剛開始主要製成麻布和麻袋,一直到民國20年左右,事情有了轉機……。
一位從台南遷移而來的蘇老先生,見有許多的黃麻,心裡一股暖流留心頭,促使他想幫助鄉民的念頭,於是將他的身懷絕技獻給里民--「打索」完全不藏私,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大家將所習得而來的技巧製成商品,拿到市場去賣,一擺上架子,不管是婆婆媽媽還是年輕的帥哥美女都一窩蜂、爭相恐後的拿走麻繩,供不應求,其他里民也跟著仿效,因此開啟了北斗繁華的時代。
彰化縣北斗鎮中和里,曾是全國最大的麻繩的供應地,鼎盛時期,全里有一半的戶數都以編織麻繩為生,因此曾被稱為「麻繩故鄉」。只是隨著尼龍繩、特多龍繩興起,如今麻繩製造已變成稀有行業,令人不勝唏噓。
北斗鎮俗稱「中圳仔」的中和里,在民國五、六十年代時,幾乎隨處可以見到民眾在道路、空地及廣場上曝曬瓊麻及黃麻等麻繩原料。當時中和里全里兩百多戶的居民中,就有超過一百戶的民眾,從事麻繩製作,甚至有許多人的家中客廳,就是小型的麻繩工廠。
寶斗文史學會會長柯鴻基,在數年前開始著手探討中和里麻繩產業的歷史時,就為這種幾乎是全里總動員的地方產業特色所深深吸引,因此積極四處探訪,蒐集更深入的資料。
他指出,北斗麻繩之所以聞名全國,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因為中和里地理位置特殊,北鄰清水溪、南界舊濁水溪,因此田地大多是「溪埔地」,在農民的眼中並不是良田,無法種植水稻等,所以居民只得栽植較易生長的黃麻。
他表示,一開始黃麻的主要用途是製成麻布與麻袋,但是並沒有打響名號,直到民國20年左右,目前已定居在中和里的蘇文湖的父親,當時剛由台南遷移而來,見到里內有許多黃麻,於是將他所擁有的「打索」技術,完全不藏私的傳給居民。這些居民將習得的技術製造成成品以後,運往市場販賣,竟然受到歡迎而供不應求,因此其他里民趨之若鶩,都紛紛學習這項製造麻繩的技術,加入生產行列,開啟了北斗麻繩耀眼的一頁。
北斗麻繩產量最大時,光是中和里一個里的麻繩產量,就佔全國三分之二,甚至還外銷到美國、加拿大、泰國等國家,為國家賺取外匯。 但是好景不常,化工新科技製成的製繩原料,在民國五、六十年代陸續問世後,無法全面自動化的麻繩製造面臨挑戰,並逐漸走下坡,到目前全里製作繩子的工廠也只剩下不到十家。不過,中和里民談到這一段光榮的麻繩歷史,仍然充滿驕傲與懷念。
當尼龍繩等相關繩索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之際,舊時代的麻繩隨時代潮流逐漸沒落,彰化縣北斗鎮卻有一處五十年以上歷史,堪稱全台碩果僅存的製麻繩工廠,搭配自動化的機械生產出各式各樣的麻繩。負責人陳益勝表示,麻繩雖已是夕陽工業,但其無延展性及抗摩擦係數高的特性,至今仍有部份行業非它不可。
麻繩製造(又稱打麻繩)曾是國內早期重要經濟命脈,在人民日常生活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數十年前的北斗鎮中和里(當時稱中圳庄),有一半以上居民都從事製麻繩的工作,也因此有著「麻繩索村」的稱號,不但內銷市場廣大,甚至外銷到美國及東南亞一帶,盛極一時;但隨著科技發達,極為耗費人力的傳統式製麻繩工廠,卻也不敵時代的洪流,而一家家地轉行、停業。
也是為了信念傳承和懷舊的個性使然,世居中和里的陳益勝,從上一代父親手中接下製麻繩的擔子後,就憑著一股傻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目前不但全彰化縣僅剩他一家麻繩工廠,甚至放眼全國也可能是碩果僅存。他說,製麻繩業雖然已是夕陽工業,但「有些行業還真是非麻繩不能成事」,因此,他以自動化科技製作麻繩過程,都是一絲一線纏繞而成,絲毫不敢半點馬虎。
陳益勝說,「麻繩」的原料就是芎麻,經取出纖維後加工成為細繩,再依據客戶需要製作粗細不等的麻繩,雖然市場有大半都被尼龍繩、塑膠繩等佔有,但麻繩以其抗摩擦係數高、無延展性、不易斷裂的特性,仍受到一些特定行業的喜愛,且其會自然分解的特性,更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的公害。
原本有一百名工人的製麻繩工廠,在陳益勝於民國四十七年改為機械半自動、以及民國六十一年更進一步地改為全自動後,目前全廠僅剩七名工人。
芎麻來源地原為恆春,但目前都以進口為主,雖然市場佔有率逐年萎縮,但陳益勝始終不放棄這項陪同他成長的製麻繩產業,並表示要世代傳承下去。延伸學習 https://bit.ly/372rRsh

2021-07-27_124224


臺南製麻株式會社仕上艷出作業 - 藏品資料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2021-07-27_124413FrontDeskPic (5)


臺南製麻株式會社粗紡延線作業 - 藏品資料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2021-07-27_1244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