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五乘佛法的意義
星雲大師 https://bit.ly/3gUbVhy
  乘,是指車,有運載的意思。佛法可以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所以將佛法譬喻為「乘」。所謂五乘,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佛法,是佛陀為了教化眾生,依眾生根機的不同,而將之運載至理想世界的五種法門。
  眾生所造的善惡諸業,是眾生未來輪迴六道的依據,修善則有升天、為人的福報;作惡則有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等途的憂患,但終究還是沈淪於生死苦海中。佛陀為了愍念眾生,依眾生根器的種種差異而權設不同的方便法門,目的仍希望歸於大乘佛道。
  有一類眾生因為耽著世間欲樂,不了解世間塵勞之苦而希求人天福報,因此佛陀開出人乘、天乘,是佛教的共世間法;而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佛教的出世間法。
  如來出世的真實意趣,在於化導人類由人乘而直趣佛道,太虛大師曾提出「人成即佛成」的獨到見地,表明出世聖法的根基是建立在修集人天善法的正常道上,所以佛陀才特立「五乘佛法」。
    貳‧五乘佛法的內容
  人乘,以三皈五戒為乘,出三途四趣而生人道;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於四洲而達天界;聲聞乘,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涅槃而成阿羅漢;緣覺乘,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涅槃而成辟支佛;菩薩乘,以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超三界二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的彼岸。在這些法當中,「四諦與緣起」法門,是三乘共法的總綱。離了「四諦與緣起」法門,也就沒有解脫道──出世佛法可說。
    一、人乘--三皈五戒
  三皈依,是指皈投依靠佛(導師)、法(真理)、僧(親教師)等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加持、攝護,能超越無邊的生死苦輪,能遠離一切的怖畏,而解脫一切的憂悲苦惱。所以經云:「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畜生;皈依僧,不墮餓鬼。」
  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主要是不侵犯的意思。
  不殺生,是對於他人生命的尊重,不隨便侵犯他人的生命,大家的生命就能自由,得到保障。不偷盜,是不侵犯他人的財產,財富就能安全。不邪淫,是不侵犯他人的身體、名節。不妄語,是不侵犯他人的名譽、信用。不飲酒,是不吃刺激的東西,傷害自己的健康智慧,轉而傷害別人。戒有自由、不侵犯的意思。所以持戒能帶給我們真正的自由。如果一個人能夠奉持五戒,人格道德就健全;一家能奉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個團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都能奉持五戒,這個社會、國家必定是個安和樂利的國家社會。
  《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記載:「人」有三事勝諸天:人能勇猛修諸梵行,精進不怠勝於天;人能記憶過去所作所說的事,不會忘失記憶比天殊勝;人能修持淨戒勝於天。所以佛出人間,諸天命終也以人間為淨土,因為人間是最適宜修學佛法的國土,因此佛陀開示人乘佛法,讓眾生有切身的體證。
    二、天乘--十善業道
  十善業也稱十善戒,依《華嚴經‧十地品》所說,十善業道為菩薩戒。從《阿含經》以來,十善業是主要的德行,是五戒的再延伸,再擴大。指身業修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等三業;口業修持不妄言、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等四業;意業修持不貪、不瞋、不邪見等三業,合稱十善業。
  不殺生而能放生,自然長壽;不偷盜而行布施,自然能發財;不邪淫而潔身自好,家庭自然和諧;不妄言、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而能誠實,名譽、信用自然良好;不飲酒、不亂吃而懂得養身,身心自然會健康;不貪取而喜捨,自然能獲得更多的關懷;不瞋恚而行慈悲,自然能擁有無限的歡喜;不邪見而廣修智慧,自然能解脫自在。
  因此,《大智度論》說:修持十善道,則攝一切戒。有了十善戒法來規範身心,自然能得諸禪定而生天乘,所謂由戒生定,就是這個道理。
  得生天道有四事福樂:
  1.身高端嚴:最低的四天王天,身高也有九十丈,相好莊嚴。
  2.壽命長久:四天王天壽長五百歲,合人間的九百萬歲。
  3.欲樂幸福: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種種欲樂勝於人間。
  4.禪定微妙:享受四禪八定的微妙禪樂。
  但是,天人雖然享有四種福樂,一旦福盡命終時,則五衰相現:
  1.衣服污垢。
  2.頭頂花冠枯萎。
  3.身體發臭。
  4.腋下流汗。
  5.不樂本座。
  因此,天乘仍然不是最究竟的解脫之道。
  在佛法中,十善業是一切佛法的依止處。《海龍王經》說:「十善業道,是生人天,得學無學、諸沙門果、獨覺、菩提,及諸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處。」
    三、聲聞乘--四諦法門
  聲聞,梵語為sravaka,音譯舍羅婆迦,意譯作弟子,是指聽聞佛陀聲教而證悟的弟子,也就是觀四諦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斷見修二惑而次第證得四沙門果,以期入於「灰身滅智」的無餘涅槃行者。聲聞乘,乃專為聲聞所說的四諦教法。
  四聖諦指苦、集、滅、道。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是四種宇宙人生真實不虛的實相,是大小二乘共學、應學的基本法門,是三乘共通的根本佛法,唯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而決定無疑,所以叫做四聖諦。
  苦諦,說明人生世間的特性是苦。是以智慧觀察,知三界是個充滿痛苦,缺乏快樂的火宅;集諦,是以智慧徹悟到貪瞋痴等煩惱是所以造成生死痛苦的原因;滅諦,是透過智慧,滅除一切苦迫,所證得的清淨涅槃境地;道諦,是對治煩惱,離苦得樂的出世法門──三學八正道。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苦是集的結果,集是苦的原因。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因果,滅是道的結果,道是滅的原因。《遺教經》說:「佛說苦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集真是集,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
  佛陀證道後,曾三轉四諦法輪,第一示相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勸修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第三自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佛陀對五比丘所說的四諦法門,演繹開來,就是佛教,為了便於了解四諦的大概輪廓,列表如下:

2021-06-25_233032
四、緣覺乘--十二緣起
  緣覺乘,梵語為pratyekabuddha-yana,又作辟支佛乘、獨覺乘。緣覺,從斷惑證真而言,與聲聞是一樣的。但兩者主要的不同是緣覺乘「不由他覺」,是無師自悟的;是遠離人事,遠離憒鬧,獨來獨往的。緣覺乘因為出於沒有佛陀出世,或者沒有佛法的時代,所以又稱為獨覺;又因為是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真諦之理,因此稱為緣覺。緣覺聖者始觀無明乃至老死的流轉現象,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的還滅真諦。由此因緣生滅,而悟非生非滅的道理,因此稱為緣覺乘。這一類聖者,就名為辟支佛。證得辟支佛果與聲聞乘的阿羅漢果地位相同,所以合稱為「二乘」。
  一切法皆是緣起法,緣起法的定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關係,都是從因緣而起。有情眾生生死流轉皆不出此緣起法。其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就是十二支緣起,又稱為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有情眾生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生滅輪轉的十二個程序:

2021-06-25_233053
  無明:就是無知,是根本的妄執,對於通達真理的智慧,有蒙蔽障礙作用。如緣生萬法生,緣滅萬法滅,一切法本來無常無我,人們不知道緣生法的真實相,是為無明。無明以痴為體,以迷闇為性,由此無明妄動,眾生於是輪轉世間,所以成為生死的根本,又稱為愚痴,是過去煩惱的總稱。
  行: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行為,是業的別名。是依過去的無明煩惱,發動身語意的三行,而造成罪福,名為行。
  識:為初入胎識,由過去惑業動力,感異熟報體的阿賴耶識,遇緣托胎,以完成現實的生命體──現在這一生的開始。
  名色:名是受想行識(精神),色是物質(肉體),名色包括了主觀的精神與客觀的物質。名色就是五蘊的異名,可以總攝一切精神與物質。
  六入: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的內六根,傳達色聲香味觸法外六境的機能。
  觸:內六根與外六境相接觸,主觀上所起的感覺作用。根、境、識三種和合曰觸,苦樂感情、饑寒痛癢,都是由觸覺所領導產生,所以觸是認識的開始。
  受:受是心的領納。有三種:1.對不歡喜的境物人事生起苦痛感曰苦受。2.對歡喜的境物人事生起快感曰樂受。
3.對無記性的境物人事不起苦樂感受,或因為修養而能克服各種苦感和樂感,名為不苦不樂受,是情緒的作用。
  愛:愛是染著企求,有愛財、愛情、愛命、愛生、愛執等;愛,又有欲愛、色愛、無色愛,也就是對所欲境渴愛的貪念。愛是生死的根本,愛是無明的意思,所謂「貪愛名為母,無明則是父。」貪愛增上則成取,以取為緣,表現於行動者為有。
  取:是馳取追求,由愛而來。也就是由種種的執取,於是三業繁興,而集成未來身心的苦,因此名為取。取有四種:1.對五欲或色聲香味觸等五塵起追求想曰欲取。2.對正理起謬解,如對五蘊生我見、邊見,妄計取著曰見取。3.於生活不合規律而有許多禁戒曰戒取。4.對所愛事物起我和我所有執,如我執、我見、我慢、我法、我語等曰我取。
  有:是存在的意思,由愛著馳取之不停,發為縱我為物所役的行為,而構成潛在業力,感後有報,名有。有,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等三有。
  生:是未來受生。是由能生身心的潛在業力,而於六趣四生中受生,完成未來的新生命,名生。
  老死:是身心演變的必然結果。未來之世,既然受生,則必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與之俱來。
  十二因緣中的無明和行,是過去二因;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是現在五果;愛、取、有,是現在三因;生和老死是未來二果。列表如下:
這十二因緣說,亙於過、現、未三世,有兩重因果,故名三世兩重十二因緣。如不了脫生死,此三世因果相續的說明,就是無限生死相續的歷程全貌。
  十二因緣的道理,甚為玄妙,茲以二例來譬喻十二因緣:
  1.如城:十二因緣有如一座城牆,人為城牆所困,雖然有門,但是門口站有許多衛兵,不容易出去。人本來是可以跳出十二因緣的束縛,但是由於貪、瞋、癡、我執、煩惱的牽引,因此不容易跳出十二因緣的流轉。
  2.如果樹:十二因緣有如一株果樹,果樹是由種子萌芽、長大而成,繼而開花、結果;果子落地後又長新株,又復萌芽、長大、開花、結果。新生的果實雖不是原來的種子,但是彼此之間卻有著密切的關係。種、果相生,一直延續下去,如同生死緣起相續一般。
    五、菩薩乘--六度萬行
  菩薩乘,梵語為bodhisattva-yana,又稱佛乘。以悲智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超越三界生死,達到涅槃彼岸為目的。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積集世間福行的增上心──以「現(世)樂後(世)亦樂」為滿足;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脫的出離心──以「涅槃解脫樂」為最終的鵠的;菩薩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樂」為修行的極至,而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實踐。
  六度,全稱為六波羅蜜多。波羅蜜多譯為度,到彼岸的意思。波羅蜜要具備幾個條件:1.菩提心相應,2.住大悲心,3.以般若無所得智慧為攝導,4.須迴向一切眾生,自利利他,為法為人,能合乎這幾個條件。才能稱為真正的菩薩行,才能到達彼岸。六波羅蜜的內容是:
  1.布施度:有財施(物質布施)、法施(教以真理)、無畏施(去除眾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種。能對治慳貪,消除貧窮。
  2.持戒度:持守戒律,不作惡而修清淨行,並常自反省,能對治身口意的惡業,使身心清涼。以此來成熟眾生,建立正法,名為持戒度。
  3.忍辱度:忍耐迫害苦痛,能對治瞋恚,使心安住。不能忍辱,瞋心一起,便失慈悲心,而不成大乘菩薩。
  4.精進度:實踐其他五德目時,上進不懈,不屈不撓,能對治懈怠,生長善法。
  5.禪定度:修習禪定,能對治散亂心,使心安定。
  6.般若度:能對治愚痴,開真實的智慧,把握生命的真諦。「五度如盲,般若如導」,布施等五度所以能趣入佛道,完全是般若(智慧)攝導的力量。所以布施等要能成就波羅蜜多,一定要以無所得的般若為方便而修。
  菩薩發心修學大乘法門──攝受正法,不出於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即大乘的異名。《勝鬘經》說:「攝受正法即是波羅蜜。」六波羅蜜是菩薩行的大綱,如《增壹阿含經》序品說:「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因此可知,菩薩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含攝在六波羅蜜中。
    參‧五乘佛法的人間佛教
  我們學佛要能以菩薩為目標,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覺覺人,把人我的關係看成是分不開的,是一致的。把五乘佛法調合起來,就是人間佛教。譬如,今天要到台北,台北是學佛的最終目標(代表一個淨土),現在坐火車出發,經過台南、台中、新竹,在台南可以不靠站停車,乃至台中、新竹都不靠站停車,而直接開往台北(成佛的目標);但不能不經過台南、台中、新竹。也就是說,成佛可以直接實踐大乘佛教的法門,但是也一定要經過人天乘、聲聞緣覺乘的佛教來完成自己。
  如何實踐五乘佛法的人間佛教?
  1.五戒十善是人間佛教2.四無量心是人間佛教
  3.六度四攝是人間佛教4.因緣果報是人間佛教
  5.禪淨中道是人間佛教
  受持五戒十善,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實踐六度四攝的菩薩道,明白因緣果報的甚深道理,勤修禪淨融和的中道,就是統攝五乘的人間佛教。
...................................................................................
一、說明五乘佛法的意義。
二、如何實踐五乘佛法的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 https://bit.ly/3gUbVhy


佛教把達到一定的果位叫"乘"。 五乘佛法是根據修行的五大類根性建立的五層台階,標示著修行所能達到的五種果位。
其中,乘"五戒"法,生於人間的叫"人乘";乘"十善"法,生於天上的叫"天乘";乘"四諦"法而證"阿羅漢"果的,叫"聲聞乘";乘"十二因緣"法而證"辟支佛"果的,叫"緣覺乘";乘"六度、四攝"法而達到成佛之果的,叫"菩薩乘"。 根據修行者所處境界的不同,可分為世間法和出世法。
人乘。 主要修習三皈依和五戒十善,心思昏昧的人就讓他學人乘。
天乘。 能夠達到少欲知足的境界,在充滿誘惑的人世間保持淡定從容。
聲聞乘,是遵循佛陀聲聞之教。 聲聞部主要遵循佛教經典,據經斷見思惑,可以修行到羅漢果。
緣覺乘。 在聲聞乘的基礎上,自己悟道,通過見思習來提高自己的認識,證到闢支佛。 證辟支佛即獨覺。
菩薩乘。 就是可以自行化他,證成佛果,能夠推行六度萬行,普度大乘。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出世法,是放棄了世間所有因緣而追求超脫生死境界之法。 它表明瞭佛教通過自修而修他,通過自度而度他,通過自利而利他的追求
-------------------------------------
五乘佛法
  釋迦世尊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普度眾生。惟以眾生根器不同,如果祇說一乘法,將使小根小智之流,不能獲得法益。故說種種權巧方便法門,適應種種根基。佛如大醫王,對眾生種種不同之病源,施以種種不同之法藥而醫治之。這就使佛中有了世間、出世間種種不同的法門,這種種不同的法門,綜略言之,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
  乘,指道、船、車,即運載之義。為教化眾生而將之運載至理想境界之五種法門,稱為五乘。所謂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這五乘的修持和所證的果位如下表所示:
人乘,人以三歸五戒十善七覺支八正道為乘,運出三塗四趣而生於人道。 
天乘,以上品七覺支八正道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人道而達天界。 
聲聞乘,即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涅槃城而證阿羅漢。 
緣覺乘,即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無餘涅槃而成辟支佛。 
菩薩乘,即以慈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而證佛果。
  總之,教導、運載眾生生於人、天乘之世間法門,稱為世間乘;教導、運載眾生生於聲聞、緣覺、菩薩乘,以超越生死迷界之法門,稱為出世間乘。出世三乘中,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菩薩是大乘。
  關於聲聞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在前文中已有介紹,聲聞乘修四諦,證聲聞四果。聲聞是親聞佛之聲教,徹悟四諦真理,漸次斷見思二惑,因而脫出世間生死苦海者,謂之聲聞。聲聞四果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辟支佛修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辟支佛譯為緣覺或獨覺,眾生聞佛說十二因緣之理,因而覺悟者,名曰緣覺。若於無佛之世,眾生無從聞法,但因宿世福德因緣故,能於諸法生滅的演變中,悟世間無常,或睹飛花落葉而感悟無常之相,因而豁破無明者,皆名獨覺。
  菩薩修六度菩薩道,證圓滿佛果。菩薩是梵語的略稱,具足應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覺是覺悟,自覺且又覺他。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是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所以菩薩是上求成就佛道;下化有情眾生。
  要行菩薩道,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第二要慈悲。亦即,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所謂六度,全稱六波羅蜜多,譯作六度、六到彼岸。波羅蜜多譯為度,為到彼岸之意。即為達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之六種德目。即:
布施波羅蜜,又作檀那波羅蜜。有法施、財施(教以真理)、無畏施(除去眾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種,能對治慳貪,消除貧窮。 
持戒波羅蜜,又作尸羅波羅蜜。持守戒律,並常自省,能對治惡業,使身心清涼。 
忍辱波羅蜜,又作羼提波羅蜜。忍耐迫害,能對治瞋恚,使心安住。 
精進波羅蜜,又作毘梨耶波羅蜜。實踐其他五德目時,上進不懈,不屈不撓,能對治懈怠,生長善法。 
禪定波羅蜜,又作禪那波羅蜜。修習禪定,能對治亂意,使心安定。 
智慧波羅蜜,又作般若波羅蜜。能對治愚癡,開真實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諦。
  以上六波羅蜜,始於布施,而終於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薩之偉大胸襟。
--------------------------------------
什麼是五乘教法?
佛教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釋迦牟尼佛為教化眾生,依眾生根機不同,將佛法分為五種佛法,依此五乘教法而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
人乘
人以三皈五戒為乘,得以出離三途四趣而生人道。 三皈,是指皈依佛(導師)、法(真理)、僧(親教師)等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加持、攝護,能超越無邊的生死苦輪,遠離一切的怖畏,解脫一切的憂悲苦惱。 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天乘
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過四洲而達天界。 十善是指身業修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修持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業修持不貪、不嗔、不邪惡等三業,合稱十善業道。 同時修持禪定學,即色界天的四種禪定和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合稱為四禪八定。
聲聞乘
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有餘涅槃而成阿羅漢。 四聖諦指苦、集、滅、道。 諦,是真理的意思。 四諦是四種宇宙人生真實不虛的實相,只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而決定無疑。
緣覺乘
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無余涅檗而成闢支佛。 世間一切法皆為緣起,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這是說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關係,都是從因緣而起的。 有情眾生生死流轉皆不出此緣起法。
菩薩乘
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涅槃彼岸。 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積集世間福行的增上心,以現世樂、後世樂為滿足,是佛教的共世間法。
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脫的出離心,以涅槃解脫樂為最終
的目的。
菩薩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樂為修行的極致,而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
實踐。
-----------------------
佛教五法!什麼是五乘教法?佛禪本質!
2018-09-28 由 大熱八卦 發表于佛教
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釋迦牟尼佛為教化眾生,依眾生根機不同,將佛法分為五種佛法,依此五乘教法而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
人乘:
人以三皈五戒為乘,得以出離三途四趣而生人道。三皈,是指皈依佛(導師)、法(真理)、僧(親教師)等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加持、攝護,能超越無邊的生死苦輪,遠離一切的怖畏,解脫一切的憂悲苦惱。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天乘:
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過四洲而達天界。十善是指身業修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修持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業修持不貪、不嗔、不邪見等三業,合稱十善業道。同時修持禪定學,即色界天的四種禪定和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合稱為四禪八定。
聲聞乘:
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有餘涅槃而成阿羅漢。四聖諦指苦、集、滅、道。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是四種宇宙人生真實不虛的實相,只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而決定無疑。
緣覺乘:
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無餘涅檗而成辟支佛。世間一切法皆為緣起,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關係,都是從因緣而起的。有情眾生生死流轉皆不出此緣起法。
菩薩乘:
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涅槃彼岸。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積集世間福行的增上心,以現世樂、後世樂為滿足,是佛教的共世間法;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脫的出離心,以涅槃解脫樂為最終的目的;菩薩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樂為修行的極致,而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實踐。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nbrzqzq.html
---------------------------------------
釋迦世尊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普度眾生。惟以眾生根器不同,如果只說一乘法,將使小根小智之流,不能獲得法益。故說種種權巧方便法門,適應種種根基。佛如大醫王,對眾生種種不同之病源,施以種種不同之法藥而醫治之。
  這就使佛法中有了世間、出世間種種不同的法門,這種種不同的法門,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
  所謂五乘佛法,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這五乘的修持和所證的果位如下:
  人乘:乘五戒以生人中。
  天乘:乘十善以升天道。
  聲聞乘:乘四諦而證聲聞四果。
  辟支佛乘:乘十二因緣而證辟支佛果。
  菩薩乘:乘六度而證佛果。
  以上五乘佛法,人、天二乘是世間法,聲聞、辟支佛、菩薩三乘是出世間法。出世三乘中聲聞、辟支佛是小乘,菩薩是大乘。
  關於聲聞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在本文已有介紹,聲聞乘修四諦,證聲聞四果。聲聞是親聞佛之聲教,徹悟四諦真理,漸次斷見、思二惑,因而脫出世間生死苦海者,謂之聲聞。聲聞四果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辟支佛修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辟支佛譯為緣覺或獨覺,眾生聞佛說十二因緣之理,因而覺悟者,名曰緣覺。若於無佛之世,眾生無從聞法,但因宿世福德因緣故。能於諸法生滅的演變中,悟世間無常,或睹飛花落葉而感悟無常之相,因而豁破無明者,皆名獨覺。
  聲聞和緣覺為出世二乘,此外,釋迦世尊為應機說教,廣攝眾生,尚說有人、天二乘。人、天二乘非究竟法,本不是世尊說法的本懷,但為憐憫眾生,使不墮惡道去受劇苦,才說此保持人身和超升天道的權巧法門。
一、修乘五戒以生人中
  六道眾生,生死輪迴。六道者,天、人、修羅、畜、鬼、地獄。畜、鬼、地獄為三惡道。惡道有苦無樂。天道樂多苦少,修羅多瞋恚,人道苦多樂少,思求出離,所以六道中適於修行者,惟有人道。然佛經中常說:「人身難得」。意思是,今生以過去的善根福德,獲得人身,但來生是否仍能獲得人身,則以今生的善惡業力所決定。學佛修道的人,倘能保持人身,縱今生修道無有成就,來生仍可繼續修持,倘一失人身,何時才能脫離惡途,就很難預料了。所以佛說守五戒以保人身的方便法門。
  欲來生保持人身,今生要遵守幾個條件,這幾個條件就是佛門五戒。
  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的。
  (一)、殺生戒: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佛說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濕化四生之屬皆包括在內。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進而亦不得傷害畜生、蟲、蟻的性命。不但應戒除直接的殺害,並應戒除殺因、殺緣,如漁獵者為直接殺害,而販賣獵具、漁網者亦為間接的助殺。
  佛於十善業道經中,說不殺生有十種利益: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或有人說佛門戒殺,若暴亂入侵,豈不是要伸長脖子等死?其實不然,佛戒以一己私欲而傷害生命,至於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現。大法鼓經記載:「譬如波斯匿王,與敵國戰,時彼諸戰士,食丈夫祿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門戒殺無礙於保衛國家。
  (二)、偷盜戒: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的貪污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總之,不予而取,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財物,都叫做盜。
  佛說不偷盜也有十種利益: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升天。
  (三)、邪淫戒: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謂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時非處的交合。此外凡足以為邪淫因緣的如舞榭歌場,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說如離邪行,有如下數種利益: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
  (四)、妄語戒:未見言見,見言不見,虛偽誇張,藻辭掩飾,皆為妄語。妄語不但欺人,況且自欺。
  佛說若離妄語,有下列諸種利益:一、口常清淨,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五)、飲酒戒:有人以為以淨財沾酒而飲,無損於人,為何也列為戒條?殊不知酒能亂性,人間許多罪惡,莫不以酒為媒介。四分律載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智者舉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危害了。
  佛門五戒,與我國儒家五常之義相近。五常者,仁、義、禮、智、信。而五戒中的不亂殺近於仁,不偷盜近於義,不邪淫近於禮,不妄語近於信,而不飲酒理智清醒,則近於智。儒家以五常為做人的標準,佛門以五戒為未來獲得人身的條件。然而守五戒,只是消極的戒惡。消極的戒惡不是佛法的究竟義,所以進一步鼓勵人積極的行善。
二、修乘十善以升天道
  在六道眾生之中,人道雖優於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惟人生濁世,八苦交煎。相較之下,天道樂多苦少,所以釋迦尊者說此十乘善乃生天道的法門。
  天的梵名為提婆,含有光明、自然、清淨、妙高之義。佛經中言天的名數有二十八層,分為欲界、色界、無色三界。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
  欲界諸天,有男女飲食之欲,宮殿園院之好,故稱欲界。色界諸天為離男女飲食之欲的有情所居,惟尚有身相宮殿,故曰色界。無色界諸天無色無物,無身體宮殿國土,惟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
  天上光明清淨,樂多苦少,是以世人多希望生天。外道也多主張生天,惟生天有生天之條件,那就是行十善。
  十善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不殺、不盜、不淫是身業清淨。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是口業清淨。不貪、不瞋、不癡是意業清淨。身、口、意,三業清淨,謂之十善業道。
  關於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四業,已於五戒中述及,不再贅述。不兩舌,即不挑撥離間;不惡口,即不盛氣辱罵;不綺語,即不穢雜戲謔;這三者是由不妄語戒開展而成的。
  至於貪、瞋、癡三者,佛法上稱為三毒,是一切惡業的根本。內心若無貪、瞋、癡之意念,語言上不至有惡口、妄語,行為上亦不至有殺、盜、淫之惡行!
  貪、瞋、癡,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等是十惡,不行此十惡,是為十善。若身業不殺、不盜、不淫,進一步放生、布施、淨行。語業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進一步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意業不貪、不瞋、不癡,進一步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這十善才稱圓滿。
  五戒是行為上消極的制止為惡,是外在的;十善是心理上積極的自發為善,是內心的。守五戒,行十善,是世間法,雖不墮入三惡道,但並沒有了生死,脫輪迴,這是不究竟法。佛法的究竟義,是要眾生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世間法只是權假方便,出世間法才是究竟。
  出世間法,是修四諦的聲聞乘,修十二因緣的辟支佛乘,和修六度的菩薩乘。
  惟聲聞乘和辟支佛乘,雖然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但其目的只在自度,所謂「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樂」,棄世間苦海中的眾生於不顧,所以佛嘗斥之曰「蕉芽敗種」,曰「自了漢」。因此,佛法的究竟意義,是在修六度萬行,捨己為人的大乘菩薩道。
三、發菩提心與四弘誓願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偈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兔角。」
  佛法,是出世而又入世的,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出世在於度己,入世在於度人。出世正所以為入世,入世也所以為出世。佛法的究竟義,是在發菩提心,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
  菩薩是梵語的簡稱,具足應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覺是覺悟,自覺且又覺他。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識的眾生。是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識的眾生。菩薩是上求大覺:成佛;下化有情:度眾。
  要行菩薩道,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第二要慈悲。行慈悲而不執著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家講慈悲而不說博愛。慈是予人以樂,悲是拔人以苦。愛是感情作用,因為既稱愛,就有能愛、所愛,既有能所,則有人我,以我為能愛,彼為所愛,有了人、我相,此愛就有差別;且愛是相對的,有愛就有憎。因此,佛法上不倡導愛,認為愛是眾生起惑造業的根源之一。菩薩道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普度眾生的根本。慈悲不是以我為中心,是建立在「眾生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無我」的基礎上。我是眾生的一份子,眾生是全體的大我,度人以自度,利人以利我,這是慈悲的真義。
  婆娑眾生,迷妄執著,背覺合塵,因而起惑造業,因業受報。眾生的迷妄執著,非大慈大悲無以救度,所以世親菩薩說:「菩薩見諸眾生,無明造業,長夜受苦,捨離正法,迷於出路,為是等故,發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救頭燃。一切眾生有苦惱者,我當拔濟,令無有餘。」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對於發菩提心的解釋更為明白,經曰:「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 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發下了上弘下化的菩提心,同時要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古德解釋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願的。
  一者、緣苦諦,見眾生八苦煎迫,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弘願。
  二者、緣集諦,見眾生煩惱重重,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的弘願。
  三者、緣道諦,緣無上正道,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弘願。
  四者、緣滅諦,因清淨寂滅,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弘願。
  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還只算是發心,尚未實行。必須實際履踐,才能達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所以發願的第一步就是要行六度與四攝。
四、六度與四攝
  戒、定、慧三學,是佛門修持者必須的途徑,而大乘復於戒、定、慧,外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密。
  波羅密是梵語,意義為到彼岸。過渡的人須搭乘舟筏橫越中流以抵彼岸,學佛的人,在生死輪迴的此岸,度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六波羅密就是舟筏,行六波羅密,就可度過生死輪迴的苦海,到達涅槃即解脫的彼岸。六波羅密的內容如下:
  六度包括:檀那波羅密,譯為布施,可度慳貪;尸羅波羅密,譯為持戒,可度毀犯;孱提波羅密,譯為忍辱,可度瞋恚;毗梨耶波羅密,譯為精進,可度懈怠;禪那波羅密,譯為禪定,可度散亂;般若波羅密,譯為智慧,可度愚癡。
  六度名稱如上所示,茲再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捨,施捨是多方面的,並不專指金錢財物而言。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這就是高度布施的一種。以頭目腦髓,肢節手足作布施的,稱為內施,而以國城妻子,田園財物作布施的,稱曰外施。
  布施共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以己資財隨方施與的,叫做財施(包括上述內財、外財);以佛法教化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籍,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難於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三輪體空者,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正是金剛經上所稱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本文前節所述:「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祈求慈悲發揚光大,不持沒有望報之心,也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尸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行大乘菩薩道,不但是消極的戒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淨化身、口、意諸業,因持戒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出家沙彌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在家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異。但在家菩薩亦有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的。
  (三)、忍辱度,忍辱可以度瞋恚。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則其他諸忍亦輕易做到。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之逆境中,忍令頹喪卑鄙之念不生;於富貴順逆之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之常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戕害違逆諸境,且要忍生理上的饑渴寒熱創痛諸苦。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人心頭伺機蠢動,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心上佔據一方位置了。
  (四)、精進度:精進可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曰精,勇猛直前曰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顯出真如妙心,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禪定可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心攝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禪定是在於心力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六根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謂五色令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癡,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並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這種智慧能照破一切客塵煩惱,顯露真如本性。因此,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即般若,亦即佛性,若能證得智慧,就見到我們本來面目了。
  修六度,必須相輔相行,不可缺一。因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三學具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只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能忍辱,難調瞋恚之氣;有精進而無自度度人,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修菩薩行者,除勤修六度之外,尚須行四攝法,才能深入人群,普度眾生。四攝法者,即是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1、布施攝:要普度眾生,必須要深入人群,與被度的人接近,才能達到度人的願望。布施攝,就是對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2、愛語攝:隨眾生的根性,以溫和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和藹可親而與之接近,以便於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3、利行攝: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以共修佛道,達到度人的目的。
  4、同事攝:修菩薩行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共事,在契機、契緣之情況下,而度化之。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諸攝,只是行為上的攝化,行四攝時,尚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才能表裏合一。這四無量心是:
  慈無量心:慈是與人以樂之心,普緣無量眾生。悲無量心:悲是拔人以苦之心,普緣無量眾生。喜無量心:見人戒惡行善,生歡喜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此心普緣無量眾生。捨無量心: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乃至以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修菩薩行六度、四攝,應三輪體空,不住於相。如金剛經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者的意思是,眾生皆具佛性,得滅度者,實係其本具之佛性顯露,何能存念他是我所度化之心?後者的意思是,眾生即非我所度化,則更不應執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被度眾生的智愚高下了。
五、菩薩與佛
  上求大覺,下化有情,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稱為菩薩。然而,自初發心,行菩薩道,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補佛位之妙覺菩薩,其間果位,共有五十一階之多。這五十一階,各有名稱,此處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盡述,略言之,五十一位,是十住、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後是妙覺菩薩。
  十住者,乃安住某處之義,謂以六度萬行為所住之處也。其中由發心住,至灌頂住,共有十位。十信者,乃發心住位中修此十種心也!其中由信心至回向心亦有十位。十行者,謂依六度而作利他之行也:其中由歡喜行至真實行共有十位。十回向者,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趨向於所期之謂也。其中由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至法界、無量回向共十果位。十地者,地為萬法所依,又能生長萬物,意謂有為、無為,與一切功德與所修行,依此令得生長也!其中由極喜地至法雲地,共十果位。最後果位是妙覺菩薩。
  妙覺者,其義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不可思議者。換言之,亦即佛果之無上正覺。妙覺菩薩,即補處之佛也。
  學佛法修行的人,守五戒,修十善,只不過是世間法,獲人天小果,不出三界,仍在六道輪迴之內。修四諦,十二因緣,斷見思惑,破我執,斷煩惱障,可證阿羅漢和辟支佛果,但二乘小果,只知自覺、自利,不知救人、救世,且也非最高極果。若此處更進一步,內懷修道、成佛之願,外行布施、利他之行,修六度,行四攝,最後破我、法二執,斷見思、塵沙二惑,及煩惱、所知二障,即達到自覺、覺他的菩薩地位,當菩薩位滿,再破盡根本無明,此時大覺已圓,即證佛位。
  釋迦世尊一生說法,對於根基淺鈍者及二乘行人,多說苦、空、無常、無我。關於這些以予介紹。但佛法是使人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法門,既然使人離苦得樂,可知學佛的終點,一定有個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境界存在。這個境界,就是大般涅槃所具的「常樂我淨」四德。
  大般涅槃,梵語摩訶般涅槃那,譯為大入滅息,大滅度,大圓寂等。大乘義章云:「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故名之為滅,離聚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止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諸行事故。」
  證果聖者,入於涅槃,即具「常樂我淨」四德。常者涅槃之體,恒不變而無生滅,名之為常,又隨緣化用常不絕,名之為常。樂者,涅槃之體,涅滅永安,名之為樂,有運用自在,所以適心,名之為樂。我者,若法是實是真是主是易,性不變易是名為我。淨者,涅槃之體,解脫一切塵垢,名之為淨,又隨化處緣不汙,名之為淨。這就是佛門修行者,自苦、空、無常、無我的凡夫境界,所證得的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聖者境界,佛的境界。
  佛者,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佛有十號,曰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世尊、佛,合為十號。
  這樣看來,由凡夫以至證佛果,階位如是之多,佛似乎是高高在上,渺不可測。但反過來說,心佛不二,佛與眾生,原為一體,因有迷悟染淨之分,才有眾生與佛的分別。古德云 :「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悟的諸佛。而迷與悟,惑與覺,只在方寸之間。」
名詞解釋
獨覺
又名緣覺,或辟支佛,是於無佛之世,靠自己覺悟的力量而脫離生死的人。即在佛法誕生前,有志覺悟的眾生依禪定、觀十二因、靠自力獨覺獨悟而成正覺的修行之果。   
胎卵濕化
佛法將眾生的繁衍方式,分為四種,一是胎生,二是卵生,三是濕生,四是化生。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智名,舊譯為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新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
佛法的內容-人天乘與大乘佛法 https://bit.ly/3h7Zb5F
----------------
  乘,梵語Yana。指道、船、車,有運載的意思。佛陀為教化眾生,依眾生根基不同,將佛法分為五種法門,可以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渡至涅槃彼岸。
    所謂五乘佛法,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1. 人乘:人以三皈五戒為乘,得以出離三途四趣而生人道。「三皈」,是指歸投依靠佛(導師)、法(真理)、僧(親教師)等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加持、攝護,能超越無邊的生死苦輪,遠離一切的怖畏,解脫一切的憂悲苦惱。所以經云:「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畜生,皈依僧,不墮餓鬼。」
    五戒是指不殺生,不侵犯他人的生命;不偷
盜,不侵犯他人的財產;不邪淫,不侵犯他人的身體、名節;不妄語,不侵犯他人的名譽、信用;不飲酒,不吃刺激的東西,傷害自己的健康智慧,轉而傷害別人。
2. 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運載眾生越過四洲而達天界。十善是五戒的再延伸,再擴大。指身業修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口業修持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
;意業修持不貪、不瞋、不邪見等三業,合稱十善業道。同時修持禪定學,即色界天的四種禪定和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合稱為四禪八定

3. 聲聞乘: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有餘涅槃而成阿羅漢。四聖諦指苦(說明世間的特性是苦)、集(以智慧徹悟到貪瞋痴等煩惱是造成生死痛苦的原因)、滅(透過智慧,除一切苦迫,所證得的清淨涅槃境地。
)、道(是對治煩惱,離苦得樂的出世法門,         如三學、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品)。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是四種宇宙人生真實不虛的實相,只有聖者才能深切體悟而決定無疑。因此
,《遺教經》說:「佛說苦諦,真實是苦,不可令樂。集真是集,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
4. 緣覺乘: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無餘涅槃而成辟支佛。世間一切法皆為緣起,緣起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說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關係,都是從因緣而起的。有情眾生生死流轉皆不出此緣起法。緣覺就是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真諦。內容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
,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就是十二支緣起。
5. 菩薩乘: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至無上菩提大涅槃彼岸。六度,全稱為六波羅蜜多。波羅蜜多譯為度,到彼岸的意思。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般若。
    人天乘的佛教,重於積集世間福行的增上心
,以現世樂後世亦樂為滿足,是佛教的共世間法,如儒家,近於人乘;耶教、回教,通於天乘;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解脫的出離心,以涅槃解脫樂為最終的目的,如道教的出世無為、清淨解脫;菩薩乘的佛教,重於利他濟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樂為修行的極至,而六度萬行乃為利他濟世的具體實踐
五乘佛法 https://bit.ly/2Sx8ofS
-----------------------
五乘是什麼?
佛教有說:「五乘」,一般往往弄不清,何謂五乘?不是已有大乘,中乘,小乘嗎?怎麼又來了五乘?
大乘,中乘,小乘,是佛陀在講法華經之時,為了方便瞭解而把佛法的功能分為三個範圍,學佛若只為了自己證果,做自了漢,就好比駕駛自用的小車,若能推廣佛法弘教,就弘願救苦救難濟度眾生,就好比是駕駛大型車子載度很多人,乘者,就是車子!
五乘之說,是把修行範疇等級分成五級,這一個乘字,可以解譯為「等級」,最高等級是「菩薩乘」,第二級是「獨覺乘」,第三是「聲聞乘」,第四是「天乘」,第五是「人乘」。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BODHISATTVA) 的簡稱,「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情」。這個有情,是指慈悲心、同情心與大愛心、博愛心,不是指世俗的情慾之情。
修行菩薩乘,能得證無上正覺。就目的與範疇而言,菩薩乘是大乘佛法。其餘的四種乘:獨覺、聲 聞、天、人,較為偏重自己修為,屬於小乘,不過,可以先修獨覺或聲聞,先證小乘無學果,然後回心向大乘,也能證無上覺。修成神仙的天乘,也可以因發大慈悲心濟度有情,而提升為菩薩乘而證無上覺,至於人乘,修得人間福祉而已,以上是就一般瞭解而言。其實,漸修先求自度,開悟證得獨覺,然後升級修行慈悲菩薩道,是很正常的漸修次序,也有人未修自度的獨覺,而直趨菩薩乘,這是一種頓悟,可以直證佛果,不過,仍以具有自度的修行為基礎為佳。最基本的自度方法就是守戒。若行菩薩道,卻不守戒,等於有頂無基的房屋,世上有不少富人,慷慨樂施好善,卻不守戒,缺乏基礎,難證上覺果,反之,自求做自了漢也難證佛果。
所以,修行宜兼修大乘小乘,不分乘,全部都修學,無分先後,從守戒入手,一面自度,一面隨緣度人濟眾。華嚴經,大寶積經,解深密經,大般若經,與瑜珈師地論,都有 詳盡說明,學佛人應該多讀經論。不宜只是聽取道聽途說的歪曲佛理。b20 https://bit.ly/3je1x5R
-----------------------------------
佛法分為五乘是哪五乘? 
五乘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佛乘)。 
五乘佛法修行的重點為何? 
1.人乘:以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為主要修行項目。 
2.天乘:以十善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 ) 為主要修行項目。 
人乘與天乘均屬於世間善法,不能出離生死輪迴。 
3.聲聞乘:聽聞佛陀的聲教,觀修苦集滅道四聖諦法,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苦就是身心所受的苦果,集就是起惑造業形成的苦因,滅是解脫生死苦惱的究竟樂果,道是三十七道品等能達到涅槃寂靜的樂因,苦集是世間的因果,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依四聖諦觀修,破除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證四果阿羅漢,永脫分段生死。 
4.緣覺乘:主要是順逆觀修十二因緣,順觀流轉生死門(等於四聖諦中的苦集二諦),逆觀還滅涅槃門(等於四聖諦中的滅道二諦),除了斷見思惑,更進一步斷除見思習氣,證辟支佛果。 
此二乘根機重在自我解脫,度眾生的悲心和方便不足。 
5.菩薩乘:又稱佛乘。乘,有運載之意。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行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悲智雙運,福慧雙修,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量誓願學,除了要破除見思惑,還要破除塵沙惑及無明惑,獲得一切道種智,具足三十二相,以及十八不共法,才能證得究竟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五乘佛法修行的重點為何? | 中國佛教論壇 China Buddhism Forum Wiki https://bit.ly/2T3Zpm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