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8_215514800px-The_Temple_of_the_Town_Deity_in_Shanghai_01_2015-09800px-The_Temple_of_the_Town_Deity_in_Shanghai_02_2015-09800px-Chenghuangmiao2800px-In_front_of_a_Chinese_temple_(NYPL_Hades-2359260-4043616) (1)800px-汉光禄侯霍光大将军800px-In_front_of_a_Chinese_temple_(NYPL_Hades-2359260-4043616)450px-城隍庙·上海南市2021-05-08_2155392021-05-08_215532

上海城隍廟是上海最主要的道教正一派道觀,也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與著名景點,位於上海市方浜中路249號,毗連豫園。上海城隍廟始建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由原霍光行祠改建而成。此後歷經多次擴建,於清朝道光初年達到鼎盛。民國13年(1924年)中元節,「三巡會」舉辦過程中發生火災而被毀。民國15年(1926年)重建,採用鋼筋混凝土,並於次年落成。1966年4月起,城隍廟開始停止宗教活動,廟產一度改做商場1994年11月,上海城隍廟歸還予上海道教協會,並於次年恢復宗教活動至今。
上海城隍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bbWTR6
歷史 上海城隍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創設前
吳越地區東臨大海,由於長江和東海的互相作用,潮汐影響較其他地區為大。遇大潮來臨,則往往沖毀堤壩,民眾認為這是楚霸王項羽的靈魂發怒所致,故稱霸王潮[1]:9。在厭勝的影響下,此地多為漢代將領立廟,例如蕭何廟、英布廟、彭王廟等。唐代設立華亭縣後,始有城隍,遂以漢太祖大將紀信為城隍[2]。宋代為便於城隍巡境,遂於上海務以西一帶建立廟宇,作為城隍行祠。蒙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縣設立,但蒙古人並無意敕封城隍,因此縣內居民仍以祭拜紀信為城隍[1]。
除紀信外,相傳自東吳末帝時起,就在南部的金山上設立了供奉漢代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的廟。宋宣和二年(1120年),賜封顯忠廟,後逐漸累加稱「金山忠烈昭應廟」。同時,上海一帶也多有霍光行祠的建造[3]。[1]:14-15
敕封設廟
清同治十年(1871)《上海縣誌》城隍廟圖
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明太祖下詔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縣的城隍神敕封為鑑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秩四品[4]。洪武三年六月,明太祖下詔因山川神靈均為天地造化,認為添加封號不合禮制,於是均撤除包括城隍在內的嶽、鎮、海、瀆的封號,上海的城隍因此僅稱「上海縣城隍之神」[5]。
永樂年間,上海知縣張守約將位於縣衙西北、方浜北岸的霍光行祠改建為上海縣城隍廟。地方官員每逢朔望在此拈香、宣講鄉約並祈晴禱雨[6]。
擴建
明天順年間,知縣李紋在大殿前修建碑亭一座。嘉靖十四年(1535年)廟祝將原本狹隘的廟門改建為牌坊式大門,適逢新任上海知縣馮彬到任按例謁廟,遂應廟祝之請,為牌坊題名「保障海隅」,並由永嘉縣善於書寫大字的幼童題寫於上。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三十四年(1606年)知縣劉一爌、李繼周分別對廟宇進行了重建[6]。
進入清朝起,逐漸將元末明初的上海文人秦裕伯奉為城隍,以替代原有的上海縣城隍之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縣史彩修與住持楊兆麟修建鼓亭兩座。雍正十三年(1735年)住持又募集資金重修。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縣王侹重建被焚毀的寢宮。乾隆五十九年(1794)道會葛文英募資修建後樓。嘉慶三年(1798年)修繕大殿。道光十六年(1836)士紳又集資重修了被焚毀的西廡和戲樓[6]。
災毀與重建
1910年的上海城隍廟大殿與碑亭(已不存)
1842年吳淞戰役後,英軍於6月19日進占上海縣城,並以城隍廟為駐地,占領五日[7]。1853年,劉麗川利用上海官員舉行丁祭儀式,發動小刀會起義,並以城隍廟西園(今豫園)為其指揮地,前後占據共18個月[7]。清軍破城後,雙方在城內展開巷戰,城隍廟及其西園又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1860年,太平軍預備進攻上海縣城,清政府請外國軍隊參與協防,英法軍隊即駐紮於豫園,待其撤出後,城隍廟及西園已極為破敗[7]。
因遭三次兵災,城隍廟已破敗不堪,至1865年,上海知縣王宗濂倡捐修復城隍廟。1868年,蘇松太道應寶時再度倡議募捐修繕廟宇[6]。經兩次修繕後,城隍廟基本恢復舊貌。1893年,上海知縣王承暄發起募捐,以維修頭門、二門、轅門大殿、戲樓及鼓亭等。1909年,時任知縣的李超瓊又發起了重修大殿及城隍寢宮的募捐[7]。
民國11年(1922年)至民國13年(1924年)間,城隍廟遭遇三次火災,尤其以民國13年中元節一次最為嚴重。由於城隍廟將在中元節當日舉行例行的三巡會節日活動,但燭台卻被人不幸打翻,結果火勢迅速延燒,大殿等處全數焚毀[8]。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負責城隍廟日常事務的邑廟董事會的董事秦錫田、葉惠鈞、黃金榮、杜月笙等一致決定將大殿由木質改建為鋼筋水泥,但樣式仍為傳統式樣[9]:159[8]。新大殿由公利打樣公司設計,久記營造廠承建,造價為五萬元。民國15年4月工程開工,至民國16年11月25日完全落成[1]:65。在此之前,邑廟董事會另於連雲路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建新城隍廟,以供奉霍光神主。由此,上海城隍廟亦被稱為「老城隍廟」[1]:62。
整頓、停辦與恢復
1930年6月30日起,城隍廟改由邑廟董事會僱傭道士擔任住持的方式管理城隍廟[7][10]。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後,上海城隍廟作為難民接收點,待上海局勢穩定後,難民逐漸撤離,城隍廟逐步恢復日常宗教活動[7]。
1949年5月以後,除大殿外,其餘各殿均被關閉,但原有神像仍暫予保留。1956年起,上海市宗教局開始整治工作,撤銷邑廟董事會,並廢止自1930年起的包殿制。1966年4月,上海市宗教局、南市區人委會辦公室、區宗教科宣布停止城隍廟的宗教活動[11]。文化大革命開始後,1966年8月,紅衛兵將原封存的神像等宗教用品置於麗水路停車場一併焚毀。此後,各殿、庭院等處由上海市百貨公司小商品批發部、豫園商城使用[12]。
198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通過決議擬將上海城隍廟歸還上海市道教協會,並於1990年完成產權變更,成為全國首座回歸道教的城隍廟[1]:188。1994年7月7日,為落實宗教政策成立以市道教協會會長陳蓮笙道長為首,陳從周、胡道靜、王汝剛、秦怡等23人為委員的上海城隍廟修復委員會。委員會根據當時情況,採用邊修復邊開放的方式進行維修。11月28日,豫園商城正式移交包括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寢宮和天井等處的廟產的使用權[7]。次年1月26日,城隍秦裕伯及夫人儲氏塑像重新回到城隍廟。1月31日,城隍廟正式對外開放,恢復宗教活動[13]。1996年4月29日,修復工作基本結束,原修復委員會解散,成立管理委員會,以陳蓮笙道長為主任[7]。2000年11月14日,陳蓮笙道長升座正式成為恢復以來的第一任住持[14]。
建築
全盛時期的上海城隍廟南臨方浜(今河道已填沒為方浜路)、東鄰鄂王廟(又名岳廟,今已不存),由主體建築和後園組成,其中主體建築主要有照壁、山門、儀門、碑亭(今已不存)、大殿、兩廡(原內列二十四司)、穿廊、二殿和寢宮。後園又分為東園(又名內園)和西園,東園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今為豫園的一部分,西園即原豫園故址,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09年)[6]。
山門、照壁與儀門
山門
上海城隍廟的正門,稱為山門,為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落成的木石結構牌坊。牌坊中懸「保障海隅」,原為上海知縣馮彬所題名[9]:157,永嘉幼童題寫[9],現今四字依據歷史照片於1994年重新書寫而成。山門中路兩側石獅也為明清時期遺物。山門對面為青磚照壁,照壁中雕刻有麒麟,寓意為麒麟呈祥,該圖案與城隍的補子一樣。但在1950年代,上海博物館曾對松江城隍廟的照壁進行研究時將該圖案卻稱之為「犭貪」,寓意為貪得無厭是萬惡之源,成為一則都市傳說[1]:74。照壁背刻有三隻羊,寓意為「三陽開泰」。山門與照壁間原為小型廣場,清朝末年闢築方浜中路時改為馬路[9]:104。
儀門
中路第二座建築為儀門,懸一算盤,其上刻「不由人算」,其算珠有上、下,與儀門對聯相配「世事何需多計較」、「神界自有大乘除」。同時,儀門為兩層,二層面向大殿一側日常為經堂,逢城隍及城隍夫人誕辰時,將會卸下木窗,改做為戲台[15]。
大殿、元辰殿及兩廡
大殿外觀
霍光神像
儀門後為大殿,建於1926年,高16米,進深21.1米,為鋼筋水泥材質,歇山頂,枋上繪有三國故事[16]。殿內正中供奉霍光神像及神主,由趙朴初題寫的城隍廟牌匾亦懸掛於大殿門上。霍光神像兩側分別為文武判官神像,牆邊則各有日巡行功曹和夜巡行功曹。另有八名皂吏,分別為值日受事、值日傳事、奏事和行事各兩名[10]。大殿牆邊由戴敦邦繪製的《群仙欣會圖》壁畫,其中包括三清、玉皇大帝、斗姆元君、三官大帝、四海龍王、財神、關帝、文昌帝君、八仙、張天師等神仙[17]。
大殿後連通元辰殿,元辰殿供奉六十太歲,因而又稱太歲殿。為便於信眾尋找本命太歲,按十二生肖分左右兩側排列,每組五位太歲神[18]。抗戰時期,為避免炮火和日軍的破壞,一度將位於南市淘沙場的陳公祠中陳化成塑像搬入元辰殿中,因此後世誤以為陳化成為上海的城隍之一。抗戰後,陳化成塑像仍歸陳公祠供奉[19]。
大殿左右兩側樓閣分別為三官殿、月老殿、財神殿、慈航殿。分別供奉道教的天官、地官和水官[20],月老、藥王孫思邈、車神[21],財神趙公明、招寶天尊蕭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22],慈航大士、眼母娘娘和天后[23]。
城隍殿及兩廡
元辰殿後為天井,天井正面正對城隍殿。城隍殿原供奉明太祖敕封上海縣城隍之神神主,清朝起以秦裕伯為城隍而改設神像。秦裕伯著明代官員常服,前方設辦公的几案,並設有筆墨、硯台、官印和令箭等,几案前有兩個童子像,手捧案卷。城隍殿兩側設有警示牌、鑼、行燈、香爐和旌節幡幢等出行所用的儀仗。根據明代禮制,殿中設神主,書「上海縣城隍之神主」清初起,因以秦裕伯為城隍,遂開始出現神像,但由於城隍需要出巡,因此神像為「衣架像」,即僅頭部為木雕實像,身體部位為衣架[24]。
城隍殿兩側殿宇分別為關帝殿和文昌殿,分別供奉關帝與文昌帝君
上海城隍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bbWTR6


城隍爺-文天祥-北京都城隍與杭州城隍的民眾都奉祀文天祥-明馮應京《月令廣義》說北京的城隍先是文天祥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城隍廟城隍爺-秦裕伯(1296~1373)朱元璋《三聘裕伯公御書》-追封顯佑伯,為上海縣城隍正堂,歷明清兩代不變-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秦觀(少游)八世孫/朱元璋敕封各地城隍神為“顯佑伯”。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倖免”。城隍就此由護衛神變為陰界監察系統,道教因之而稱城隍神職司為剪除凶逆,領治亡魂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上海】必遊:豫園老街及城隍廟週邊商城、小吃 @ ❤珍妮佛的花草呢喃❤ :: 痞客邦 ::


上海城隍廟簡介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邑城路、方濱中路西邊、東至安仁街,臨近上海市最為繁華的豫園商場,原為金山廟,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又稱老城隍廟,是上海地區著名的重要道觀之一,城隍廟周邊商賈雲集,是上海古樸熱鬧的地區,尤其是土產及小東西,吸引不少到上海旅遊購物的遊客前往。
上海城隍廟的歷史
上海城隍廟始於明代永樂年間,創建以來深獲上海地區的民眾所信仰,經過明清兩代不斷的擴建總面積曾達到49.9畝,但後來因為社會動盪,廟宇被毀損挪為它用,最後於1996年關閉了城隍廟;隨著宗教信仰開放自由,於1994年上海城隍廟再度開放至現在,城隍神成為上海地區民眾祭祀的城市守護神,後來豫園售歸城隍廟作為西園,重新修建後,城隍廟附近成為場熱鬧樸實卻又充滿特色商品的地區,也因此城隍廟重新成為上海著名的道教宮觀。
上海城隍廟的特色
現今的上海城隍廟面積約1000餘平方米,包括霍光殿、財神殿、元辰殿、慈航殿、娘娘殿、城隍殿等六個殿堂,城隍廟大殿正門的上方,懸有「城隍廟」匾額,兩旁黑底金字的對聯為「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殿內供奉著金山神主-霍光大將軍的塑像,左右兩邊分別為文、武判官;立柱上懸有兩副對聯,分別為「威靈顯赫護國安邦扶社稷,聖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讚揚城隍爺的功績,及「刻薄成家難免子孫浪費,姦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貞」、上懸匾額「牧化黎民」以告誡世人。
城隍廟內的財神殿供奉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及財神,是民眾前來祈求功名學業、保平安及財運的;元辰殿又稱甲子殿,是信眾求平安、吉祥如意的地方;慈航殿內供奉慈航大式及天后娘娘,許多百姓前往上海城隍廟除了祭祀城隍爺及保平安之外,可順道觀看各殿兩旁的對聯加以深思冥想,解開心頭之枷鎖。上海城隍廟 - 上海市 - 大陸旅遊資訊 - 旅遊導覽 | TravelKing旅遊王 https://bit.ly/2R2S1qx
-----------------------------------
歷史與傳說:上海城隍廟怎麼會有三位城隍爺?他們是誰,為何被供奉於此...
2019-07-02 
一廟仨城隍的由來
一座城隍廟裡同時供奉三位城隍爺,即所謂「一廟仨城隍」,只怕你走遍中國也只有在上海城隍廟裡才能看到。
大凡來到上海旅遊的中外遊客,都會首選位於上海老城廂的城隍廟去轉一圈。有道是:「到上海不去城隍廟白相,等於沒到過大上海。」
上海城隍廟大殿前廣場
你或許會說,在中國,有多少座城池就有多少座城隍廟,有啥稀罕。你說的不錯,城隍神,或稱城隍爺,是中國傳統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民間傳說中他是當地陰間的最高長官,一般都是供奉地方上深受百姓敬仰的名臣宿將,死後被神化為守護城池、保衛一方平安之神。
但是,一座城隍廟裡同時供奉三位城隍爺,即所謂「一廟仨城隍」,只怕你走遍中國也只有在上海城隍廟裡才能看到。
上海城隍廟裡怎麼會有三位城隍爺?他們又分別是誰?且聽我慢慢給你道來......
東漢名將霍光
—資格最老的城隍爺
據史籍記載,上海地區自唐代起就建有城隍廟。不過,那時的上海稱為華亭縣,城隍廟就建在華亭縣城西面。至元十四年(1277),華亭縣升為華亭府,翌年又改稱松江府,華亭縣城隍廟也隨之改稱松江府城隍廟。
松江府境輿圖
元至元二十九年 (1292),上海縣建立。當時,由於上海縣城的規模並不大,縣內並未修建自己的城隍廟,城內居民祭拜城隍神不得不到城郊的淡井廟(現位於上海市永嘉路十二號)去祭拜松江府城隍神。
隨著上海縣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內居民人數不斷增加,出城祭拜城隍神多有不便。於是,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當時的上海知縣張守約便想到了上海城內的金山神祠,決定將它改建為上海城隍廟。
金山神祠原系三國吳主孫皓(孫權之孫)所建,供奉金山神主博陸侯霍光。霍光是漢朝大將,民族英雄霍去病的異母弟,漢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權臣,死後諡封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位居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
上海城隍廟霍光殿
因此,改建後的上海城隍廟,前殿便是依舊供奉金山神主霍光,霍光也因此成為上海城隍廟資格最老的城隍爺。
本地士紳秦裕伯
——朱元璋敕封的城隍尊神
上海城隍廟正殿供奉的是另一位城隍神秦裕伯。
秦裕伯(1296—1373),上海縣人氏,北宋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 (少游)八世孫。
秦家原本世居淮揚(今江蘇省揚州市)。宋代末年,為避戰亂,10歲的秦裕伯跟隨祖父和父親來到黃浦江畔,通過墾荒屯田、煮海製鹽,由一個「避難者」發展成為「田產富盛」、宅院深隆的大家族。
秦裕伯從小聰穎好學,文章寫得好,字寫得更好,但是仕途卻並不順達,直到48歲才中進士,出任湖廣行省照磨,只不過是做些具體的文書工作。整整熬了六年之久,才有機會前赴山東高密縣,升任七品知縣
秦裕伯畫像
不要小看七品芝麻官,秦裕伯的才智終於得到充分發揮的機會。歷史上的膠東半島是個地勢低洼、氟毒橫行,所謂「遙望西壕里,蒼茫一片窪,人人拖黑腿,個個齜黃牙,有土都是鹼,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秦裕伯到任以後,指導民眾「塹其周為渠,以蓄大雨,渠外築墉,以防野潦」。終於形成當地獨具特色的「台田溝」,從而「連歲大熟」。與此同時,他還十分重視教化興學,三年里在全縣境內辦了42所學堂。
當秦裕伯離任時,高密百姓不捨得放他走,聯名要求他留任。然而皇命難違,實在留不住,為頌其勤政愛民之功德,特請在大都(今北京)任禮部郎中的明善專門寫了《秦尹去思碑記》,為其樹碑立傳,詳盡記載他的政績(見《高密縣誌》)
元至正十三年(1353)春,秦裕伯出任福建行省郎中。當年的福建,天高皇帝遠,饑寒起盜賊,百姓居無寧日。秦裕伯到任以後,恩威並施,治政有方,雞鳴狗盜之徒從此銷聲匿跡,萬眾稱頌,贏得「公正幹練」的美名。
朱元璋
元亡明興,為避亂世,秦裕伯辭官回到當時的上海縣城。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很想利用前朝官員為己效力,曾經三次向秦裕伯發出《聘裕伯公御書》,秦裕伯三次堅辭,最終逼於無奈,不得不應命出山。
誰都知道,朱元璋生性多疑,一方面很欣賞秦裕伯的才幹,多次稱讚「裕伯博辯善論說,占奏悉當帝意」,另一方面又顧忌他是元廷舊臣。最終經不住旁人挑唆,突然發放秦裕伯出任西北地區的隴州知州。
顯而易見,這是貶官外放。75歲的秦裕伯心知肚明,以病辭官不就,決然告老還鄉。洪武六年七月二十日(1373年8月8日),秦裕伯在家中寂然去世。
說到這裡,不能不提及另一個人物錢鶴皋。相傳他是吳越王錢槿後裔,世居上海縣華漕鄉王湖橋,家道富厚,生性豪爽,禮賢下士,廣結俠義,眼看元順帝無道,生民塗炭,群雄並起,便散財聚眾,謀建大業。
1364年,元朝松江知府歸順吳王朱元璋,下令各屬縣徵收城磚9000萬塊,松江全府為之激怒。錢鶴皋見人心躁亂,民心可用,即豎旗舉事,集眾三萬人,一舉攻陷松江、嘉定。
朱元璋生怕錢鶴皋勢力擴大,搶了自己的天下,就急令部下引兵數萬,水陸並進,前來圍攻。錢鶴皋自知兵力不足,難以與朱元璋對抗,就派兒子錢遵率領幾十隻小船急奔蘇州,向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張士誠告急求援。
哪曉得,錢遵義剛趕到蓮湖,就遭遇了朱元璋的部下,結果被一陣亂箭射死。朱元璋乘勝追擊,繼續派遣徐達率部直攻松江。錢鶴皋率兵背水一戰,結果完敗,其本人雖死裡逃生,終被抓獲,押解到金陵斬首。
據傳錢鶴皋臨刑時,白血噴注,死不瞑目。謠言可畏,一傳十,十傳百,朱元璋信以為真,怕他變為厲鬼作祟,遂發令全國設壇祭祀,超度這批無祀鬼魂。自此各地每逢清明節、七月半和十月朝,都要點香燭,化冥財。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略定中原,大封功臣,分為王、公、侯、伯四等。除賜封開國功臣們之外,還敕封各地城隍神為「顯佑伯」,藉助道教神靈來幫助維護大明天下的長治久安。
供奉秦裕伯的上海城隍廟城隍殿
朱元璋沒有忘記秦裕伯,便以「生不為我臣,死當衛我土」之名,敕封他為「顯佑伯」,追認其為「上海邑城隍正堂」,即後人所稱「城隍神四品顯佑伯」,受百世香火供奉。
上海城隍廟大殿前的「洪武碑亭」,亭內有一塊勒石,上面刻的就是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朱元璋冊封天下城隍神的誥文。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龍虎山道教第五十四代天師又追賜「上海縣城隍顯佑伯印」。
晚清明信片中的城隍廟洪武碑亭
由於上海城地處海隅,屢遭倭寇侵擾,民眾深受其害而又手無寸鐵,唯求神佑,保其平安。嘉靖十四年(1535),信徒共同捐助擴建城隍廟山門,完工之日恰逢新知縣上任,遂題「保障海隅」。
百姓即將此四字製成匾額高懸山門之上,並置石獅兩隻、旗杆一對,矗立門前。清同治十一年 (1872),城隍神秦裕伯又被同治皇帝欽封為「護海公」。
今日城隍廟題有「保障海隅」四字的山門
民族英雄陳化成
——百姓自發請來的城隍神
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年間,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面積達到49.9畝土地,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從而成為「長江三大廟」之一。
然而,自道光以後的一百年,中華內憂外患,上海城隍廟屢遭兵燹和火患,屢建屢毀,歷經滄桑。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軍攻陷吳淞,占領上海城,以上海城隍廟為駐地,盤踞五日,廟內被破壞洗劫一空。
咸豐三年(1853),小刀會首領劉麗川等在上海發動起義,以城隍廟西園(即豫園)作為指揮所,共占領了十七個月。清軍攻破上海城以後,在上海城內展開激戰,城隍廟廟宇以及西園彈痕累累,不堪入目。
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進攻上海城,清政府「借師助剿」,進入上海城的外國軍隊駐紮在城隍廟的西園。等到英法軍隊撤出以後,園中景物連同廟內神像、器物又如經歷一場浩劫,滿地狼藉。
三次兵燹,三度重修。至光緒十九年(1893),上海知縣王承暄募捐興建頭門、二門、轅門大殿以及戲樓、鼓樓等,上海城隍廟又煥然一新,整體建築更為壯觀,香客川流不絕,一度成為上海城中最為繁華的地帶。
民國十三年(1924)7月15日,城隍廟失火,大殿全部為火所毀。兩年後重建,從1926年4月開工至1927年11月竣工,歷時二十個月,建成一座殿高4.8丈,深6.34丈,全部鋼骨水泥的仿古大殿。
1924年老城隍廟大火及撲火的場景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上海城隍廟地處難民區,接受無家可歸的難民入廟居住,廟內再次遭到重大破壞。直到上海局勢略微穩定以後,難民開始逐漸離開城隍廟,廟內秩序方得恢復。飽受日寇侵擾之苦的難民們,不由想起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血染吳淞口的先烈陳化成,出於對抵抗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的懷念和愛戴,決定把他的神靈請到城隍廟來供奉。
原來,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軍進攻吳淞口,時任江南提督的陳化成駐守吳淞炮台。眼看兩江總督狼狽逃跑,陳化成毅然堅守並親自登台開炮,最後中彈壯烈犧牲。上海人民為了紀念他,在老城廂的縣衙旁建立了陳公祠。
陳化成朝服像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市被日軍占領,陳公祠被日軍所毀。難民區內的民眾便把遺棄街頭的陳化成將軍塑像抬入城隍廟內,供奉在大殿後進。儘管陳化成沒有皇帝冊封,但是上海百姓都愛把他稱為上海城隍神。
雖然,如今城隍廟裡已經沒有了陳化成塑像,但作為老百姓自發請來的上海城隍,陳化成永遠留在上海的城市記憶中。這就是「一廟仨城隍」的來歷。
此後,由於日軍大肆燒殺搶掠,閘北、虹口、南市一片火海,人們紛紛逃往租界,避居租界的善男信女再也不能到位於淪陷區的城隍廟燒香還願,於是在租界內的連雲路建立了一座新城隍廟。新城隍廟規模很小,由於趕在1942年元旦開張,來不及雕塑神像,只能從老城隍廟借來一尊小型城隍神像,其他判官鬼役均由畫匠在神殿牆壁上畫像後設案供奉。光復之後,香客們又紛紛回到老城隍廟朝拜。
以後,由於諸多原因,老城隍廟曾經多次被挪作他用,廟宇建築和神像或毀壞,或廢棄,難以盡述。改革開放後,隨著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實,這座近六百年歷史的古廟又獲新生。
今日上海城隍廟儀門
現今,經過兩期修復工程,今日的上海老城隍廟,主體建築包括廟前廣場、霍光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關聖殿和文昌殿等九個殿堂,總面積達二千餘平方米。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ravel/992m9gj.html


上海城隍供奉縣城隍老爺顯佑伯為主神,是上海最主要的道教正一派道觀,也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與著名景點,毗連豫園。上海城隍廟始建於明永樂元年,由原霍光行祠改建而成,建廟迄今已有615年之歷史。此後歷經多次擴建,於清朝道光初年達到鼎盛。民國13年中元節發生火災而被毀。民國15年重建,並於次年落成。寺廟巡禮-上海老城隍廟城隍老爺 @ 這是我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o0Jal2
上海城隍廟-1.JPG - 上海城隍廟城隍老爺
明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正月,明太祖下詔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縣的城隍神敕封為鑑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秩四品。洪武三年六月,明太祖下詔因山川神靈均為天地造化,認為添加封號不合禮制,於是均撤除包括城隍在內的嶽、鎮、海、瀆的封號,上海的城隍因此僅稱「上海縣城隍之神」
上海城隍廟-2.JPG - 上海城隍廟城隍老爺
上海城隍廟原名金山神廟,又名霍光行祠,永樂年間(西元1403年-1424年),上海知縣張守約將位於縣衙西北、方濱北岸的霍光行祠改建為上海縣城隍廟,迄今已有615年之歷史。地方官員每逢朔望在此拈香、宣講鄉約並祈晴禱雨。上海城隍廟特別之處在於它同時供奉三個城隍爺,分別為西漢大將軍霍光,明朝官員秦裕伯和清末水師提督陳化成(唯陳化成的神像不知置於何處),遂形成前殿供奉霍光,後殿供奉秦裕伯與陳化成。
上海城隍廟-3.JPG - 上海城隍廟城隍老爺
清道光22年(西元1842年)吳淞戰役後,英軍於6月19日進占上海縣城,並以城隍廟為駐地,占領五日。清咸豐3年(西元1853年),劉麗川利用上海官員舉行丁祭儀式,發動小刀會起義,並以城隍廟西園(今豫園)為其指揮地,前後占據共18個月。清軍破城後,雙方在城內展開巷戰,城隍廟及其西園又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清咸豐10年(西元1860年),太平軍預備進攻上海縣城,清政府請外國軍隊參與協防,英法軍隊即駐紮於豫園,待其撤出後,城隍廟及西園已極為破敗。因遭三次兵災,城隍廟已破敗不堪,至清同治4年(西元1865年),上海知縣王宗濂倡捐修復城隍廟。清同治7年(西元1868年),蘇松太道應寶時再度倡議募捐修繕廟宇。經兩次修繕後,城隍廟基本恢復舊貌。清光緒19年(西元1893年),上海知縣王承暄發起募捐,以維修頭門、二門、轅門大殿、戲樓及鼓亭等。清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時任知縣的李超瓊又發起了重修大殿及城隍寢宮的募捐。
上海城隍廟-4.JPG - 上海城隍廟城隍老爺
民國11年至民國13年間,城隍廟遭遇三次火災,尤其以民國13年中元節一次最為嚴重。由於城隍廟將在中元節當日舉行例行的三巡會節日活動,但燭台卻被人不幸打翻,結果火勢迅速延燒,大殿等處全數焚毀。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負責城隍廟日常事務的邑廟董事會的董事秦錫田、葉惠鈞、黃金榮、杜月笙等一致決定將大殿由木質改建為鋼筋水泥,但樣式仍為傳統式樣。新大殿由公利打樣公司設計,久記營造廠承建,造價為五萬元。民國15年4月工程開工,至民國16年11月25日完全落成。在此之前,邑廟董事會另於連雲路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建新城隍廟,以供奉霍光神主。由此,上海城隍廟亦被稱為「老城隍廟」。
上海城隍廟-5.JPG - 上海城隍廟城隍老爺
西元1949年5月以後,除大殿外,其餘各殿均被關閉,但原有神像仍暫予保留。四元1956年起,上海市宗教局開始整治工作,撤銷邑廟董事會,並廢止自1930年起的包殿制。1966年4月,上海市宗教局、南市區人委會辦公室、區宗教科宣布停止城隍廟的宗教活動。文化大革命開始後,1966年8月,紅衛兵將原封存的神像等宗教用品置於麗水路停車場一併焚毀。此後,各殿、庭院等處由上海市百貨公司小商品批發部、豫園商城使用,西元1966年4月起,城隍廟開始停止宗教活動,廟產一度改做商場。
上海城隍廟-6.JPG - 上海城隍廟城隍老爺
西元198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通過決議擬將上海城隍廟歸還上海市道教協會,並於西元1990年完成產權變更,成為全國首座回歸道教的城隍廟。西元1994年7月7日,為落實宗教政策成立以市道教協會會長陳蓮笙道長為首,陳從周、胡道靜、王汝剛、秦怡等23人為委員的上海城隍廟修復委員會。委員會根據當時情況,採用邊修復邊開放的方式進行維修。11月28日,豫園商城正式移交包括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寢宮和天井等處的廟產的使用權。次年1月26日,城隍秦裕伯及夫人儲氏塑像重新回到城隍廟。1月31日,城隍廟正式對外開放,恢復宗教活動。西元1996年4月29日,修復工作基本結束,原修復委員會解散,成立管理委員會,以陳蓮笙道長為主任。西元2000年11月14日,陳蓮笙道長升座正式成為恢復以來的第一任住持。
寺廟巡禮-上海老城隍廟城隍老爺 @ 這是我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o0Jal2
後殿鎮殿城隍老爺秦裕伯
秦裕伯為元末明初淮揚府(今江蘇揚州)人,字景容,號蓉卿。曾任福建行省郎中。《明史‧文苑傳》記載裕伯在吳元年(西元1367年)對朱元璋的使者說:「食元祿二十餘年而背之,不忠也。母喪未終,忘哀而出,不孝也。」及後在洪武元年(西元1368年)明太祖復徵,裕伯則稱病不出。太祖乃手書諭之曰:「海濱民好鬥,裕伯智謀之士而居此地,堅守不起,恐有後悔。」裕伯不得已乃隨使者入朝。後裕伯在次年出任治書侍御史,三年(1370年)明政府詔設科取士,以裕伯與御史中丞劉基為京畿主考官。洪武六年(1373年)秦裕伯去世,朱元璋悼曰「生不為我臣,死當衛我土」,將他敕封為上海縣城隍之神,寄望秦公繼續護佑上海。
寺廟巡禮-上海老城隍廟城隍老爺 @ 這是我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o0Jal2


為傳揚大道,廣結道緣,上海城隍廟常年在廟內"知道堂"舉辦"寫經"活動,誠邀社會各界愛好道教文化和書法藝術的人士參與,以精進修行,體道悟道。 精心謄抄之經典,亦可贈與友人,以傳揚經典,積功累德。
本活動全程免費,所需之筆墨紙張皆由本廟提供。 上海城隍庙 道教正一派
時間:每月農曆初一/十五下午1:00-4:00舉行。
地點:上海城隍廟知道堂(方浜中路249號)
經文:《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上海城隍廟於每月初一、十五在"知道堂"內舉行"寫經"活動。 為傳揚大道,廣結道緣,上海城隍廟常年在廟內"知道堂"舉辦"寫經"活動,誠邀社會各界愛好道教文化和書法藝術的人士參與,以精進修行,體道悟道。 精心謄抄之經典,亦可贈與友人,以傳揚經典,積功累德。
本活動全程免費,所需之筆墨紙張皆由本廟提供。
時間:每月農曆初一、十五下午1:00-4:00舉行。
地點:上海城隍廟知道堂(方浜中路249號)
經文:《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凡有意前來參加"寫經"活動的各界人士,可於下午1點前至城隍廟知道堂參加活動,無需預約。 上海城隍庙 道教正一派
上海城隍庙 道教正一派 https://bit.ly/33upbC5

2021-05-08_221807IMG_6302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又名《清靜經》或《常清靜經》,作者不詳,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道教稱太上老君西遊崑崙山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經仙人轉傳傳授,葛玄筆錄而傳世[1][2]。學者推斷此經出於六朝或唐代[3][4],葛仙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之題記,當為依託者所題。從內容文字來看,此經似乎深受大乘佛教的中觀哲學和初唐重玄學的影響[5]。
本經篇幅短小不足四百字,教人靜心清神、遣欲入靜、得性悟道,被道教視為修煉性功的法寶,乃道士日常誦習的功課之一。
題解
太上老君,以老子為原型演變而來的道教神明。道教奉《老子五千文》為至道妙言,敬太上老君為「無上大道」的化身,常分身救世、教化帝王[6]。
常,指恆久、經常、常住。《易·繫辭》:「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常清靜經》:「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清靜,指意境不煩擾,清心寡欲,無為和靜,為修煉內丹的基本原則[7]。《清和真人北遊語錄》:「無為自得,是謂真清靜,聖賢與之也」。《真仙直指語錄》:「清靜者,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
道書或作清「淨」,與「清靜」意略別。《道教義樞》:「慧心明鑑,謂之清;智體無疵,故稱淨。《本際經》云:無染無穢,是名清淨」。
內容
簡介
《清靜經》分上下兩章,上章言好清靜則得道,下章說勿貪求而沉苦海。
經文中所載述的心法,有三個層次。首先,人必須澄心遣慾以致清靜,因此對心、形、物三者,唯見於空。其次,「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進入空有不異、不即不離的中觀見地,得到諸法清靜、常應常靜的「常清靜」。最後,降本流末,助化眾生,學習「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的無限充實與動力,達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的證悟。
全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8]。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9],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評價
本經為全真道所重視。全真教祖碑稱:「重陽子王先生也,其教名之曰全真。屏去妄幻,獨全其真者,神仙也...先生勸人誦道德、清靜經、般若心經及孝經,云可以修證」。丘長春的高足尹志平認為:「道人雖未能廣學,《陰符》、《道德》、《清靜》三經,又豈可不學」[10]。
宋代黃震《黃氏日抄》說:「後世有偽為道書者,曰《常清淨經》;有偽為佛書者,曰《般若經》;千變萬化,皆不出反常一語,初非異事,乃雷同語耳」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f6htTR
------------------
Crystal Clear app reminders.png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本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李道純註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杜光庭註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s://bit.ly/3euKv0p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s://bit.ly/3euKv0p

2021-05-08_222314


(城隍殿) 
另一位城隍爺秦裕伯是元末進士,明朝建立後不願出仕,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欣賞他,硬逼他任官,最後還是辭官。過世後,朱元璋惋惜他,將他封為上海城隍。
(秦裕伯)
中國自明朝朱元璋開始,皇帝為了樹立權威,不但敕封人間的官職,連陰間的官職也要插一腳。到了清朝更加全面,按照清朝制度,在京師的城隍廟為京城隍廟,城隍爺封福明靈王。下一級為省級都城隍廟,封威靈公。然後是府級,封靈祐侯。再下一級為廳城隍(縣級),封顯佑伯。這些都有一定的規矩,不能亂封。 
秦裕伯原本為府城隍,封靈祐侯,後來加封威靈公。
[上海旅遊] 上海城隍廟 ---- 老上海民間信仰中心 2236 @ 貓大爺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ev1T5q
2021-05-08_2213072021-05-08_2212562021-05-08_2212492021-05-08_2212182021-05-08_2211262021-05-08_22100911 (1)4EI4PGHo9cOnkIdEI4PJJz89dwusWEI4PJKjPEUsMxvEI4PJMvQtz0t2SEI4PJybU1B3co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