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前的永康二王廟重修二王廟碑記_02重修二王廟碑記_01永康二王廟正殿永康二王廟2021-05-02_1902002021-05-02_1901542021-05-02_1901494fb26a47-4ad6-4fbf-8ec7-8760f6dd640a6cc32836-a2bb-42b6-8209-47de2c4511f5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地址: 臺南市永康區永二街二王里395號
電話: 06-2333215
主祀神明 (其他): 鄭府二王爺
主祀王爺: 二府千歲,鄭經;二府千歲,鄭瑞、鄭發;二府千歲,鄭成功、鄭經
創立年代 (台灣寺廟概覽): 康熙年間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康熙年間  (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1年3月)
康熙年間  (《台南州寺廟名鑑》)
建立沿革:
二王廟主祀主祀鄭府二王爺,據廟內現存一塊咸豐7年(1857)3月舉人鄭朝蘭所撰之〈重建二王廟碑記〉,內文載:「郡城之北相去六七里,有二王崙焉。前里人立廟於此,崇祀關聖帝君,旁列二王,故其崙並號曰『二王』。夫祀帝君而繫之以二王者,以二王為之始基也。其始不知建自何人,迄於今相延百有餘年矣。其廟屢經風蟻,棟瓦傾頹;不為之興工修戢,恐神亦有所難安。矧夫帝君之赫濯古今,加之二王之靈應,禳災植福,實重賴之。……咸豐柒年參月本境首事公立。」可見二王廟歷史之久,而清官方亦記載乾隆52年(1787),正白旗滿洲人三等侍衛果勒敏色、蒙古鑲紅旗人協領豐伸布等人分別撲擊林爽文部眾於「二王宮廟」。可見「二王宮廟」由來久矣!
而據相良吉哉《台南州寺廟名鑑》記載,網寮二王廟創立於康熙年間,當時設立情況不明,其後至咸豐3年(1854),信徒募資,舉行第一次大修繕。明治37年(1904),信徒董願、張媽喜、謝義、沉海、陳可、戴東等人,募集寄附金,舉行第二次大修繕。大正5年(1916年),董事林蕃薯、李弄、陳港、林裕、孫喜、董丁進、陳標基再協議庄人修繕廟貌。
戰後,二王廟已頹廢難堪,信徒計議重建,曾任永康庄警防團長、永康鄉民代表、網寮村長的李案子,擔任重建主任委員,由二王庄民協同獻金出力,於民國38年(1949)移建於現址(原廟址在今活動中心廣場內),至民國43年(1954)始告竣工。民國46年(1957)舉行祈安清醮大典。二王廟為目前全臺唯一以鄭經為主祀神之廟宇,目前尚存有開基二王爺鄭經之神像。
簡介與相關圖片:
二王廟外貌|張耘書|2011/03/26|
二王廟三川門|張耘書|2011/03/26|
二王廟殿內|張耘書|2011/03/26|
二王廟神龕|張耘書|2011/03/26|
二王廟田都元帥|張耘書|2011/03/26|
二王廟敬和堂|張耘書|2011/03/26|
咸豐7年〈重建二王廟碑記〉|張耘書|2011/03/26|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文衡聖帝、天上聖母、開臺聖王(大王)、鄭府三千歲(三王)、清水祖師、普庵祖師、中壇元帥
祭祀活動:
農曆5月15日
鄭府二王爺誕辰
祝壽祭典、舉辦過限活動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二王廟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李清風
今廟內留有咸豐7年之〈重建二王廟碑記〉
今廟內有「敬和堂」家將團,成立至今約60餘年,為永康最早成立的家將團。
二王廟 —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https://bit.ly/3vFnMET
---------------------------
二王廟位於臺灣臺南市永康區,主祀鄭府二王爺,目前多認為該神祇即是鄭經,是全臺灣唯一主祀鄭經的廟宇[2][3][1][4]。其廟名有時會冠上所在地地名,而稱永康二王廟、網寮二王廟[註 1]、甲內二王廟[註 2]等等[1][4]。該廟原本在「二王崙」上[註 3],在清中葉是永康上中里的境主廟,但隨著各庄頭各自建廟或廢庄,變成單純的庄廟,於二次大戰後遷到今址[3][1][4]。
二王廟 (臺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39NkgV
沿革
重修二王廟碑記(位於廟左)
重修二王廟碑記(位於廟右)
立廟由來
據說二王廟前身為一小祠,於鄭經於二王崙墜馬逝世後建立[1][3]。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註 4],當地仕紳李文奇等人捐資蓋廟,於該年十二月廿六日(1703年2月11日)開工,次年三月建成(1703年4、5月)[1][3]。
二王廟之由來除了紀念鄭經的說法之外,還有紀念鄭成功之弟的說法[5][4]。此外除了永康二王崙有二王廟之外,根據蔣毓英《臺灣府志》(1685年)的記載,在府城東安坊也有二王廟[註 5][4]。
發展
日治時期的二王廟
據《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記載,林爽文事件時,閩浙總督常青駐節在後甲關帝廳,而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有林爽文勢力從南潭、蔦松等處前來,清軍乃前往「二王宮廟」與之交戰[1][3][4]。據說為避免二王廟被發現是崇祀鄭經,乃在該年(1787年)聽從土虱堀王志遠的建議,增祀關聖帝君(據說分靈自後甲關帝廳)[1][3][4]。咸豐二年(1852年),董事陳邦基等人重修,咸豐七年(1857年)落成,立有〈重修二王廟碑記〉二石碑為記[1][4]。
到了日治時期,二王廟在明治卅七年(1904年)於董願、張媽喜、謝義、沈海、陳可、戴東等信徒募款下再次重修[5][1][3][4]。大正五年(1916年),林番薯、李弄、陳港、林裕、孫喜、董丁進、陳標基等人再次修廟[1][3][4]。在皇民化運動期間,因故荒廢[註 6][1][3][4]。
二次大戰後,甲內人李案子[註 7]倡修,將二王廟從二王崙遷到甲內聚落內重建[1][3][4]。工程於民國卅八年(1949年)9月24日[註 8]動土,11月18日[註 9]上樑[4]。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完工後,民國四十六年(1957年)舉行祈安建醮大典[4][1]。之後在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七十七年(1988年)又有重修[2]。
祀神
二王廟除了供奉鄭府二王爺(鄭府二千歲)與關聖帝君外,還供奉有開臺聖王(大王)、鄭府三千歲(三王)[註 10]、清水祖師、普庵祖師、三彭祖師、天上聖母、觀音菩薩、田都元帥、中壇元帥、關平太子、周倉將軍、註生娘娘、福德正神、謝范二將軍、八家將大神與虎爺[4]
二王
根據《臺灣省臺南縣市寺廟大觀》(1963年)的記載,二王爺的身分有三種說法[4]。一是鄭經,據說他在1681年騎馬到甲內附近時,突然暈厥墜馬,後來病逝,後人遂建祠奉祀稱二王爺[4]。二是鄭成功之弟,傳說他隨鄭成功來臺時,因嘉義地區有賊匪生事,乃前往討伐,追擊到二王崙時落馬而死,後人乃建廟供奉[5][4]。三是認為二王爺其實是兩個人,分別是鄭成功四子鄭睿與十子鄭發,兩人來臺後未娶妻就去世(現存其墓「藩府二鄭公子墓」),之後顯靈保佑民眾,遂建廟奉祀[4]。今多採鄭經之說[註 11]。
此外也有說法認為「二王」其實是指武王鄭成功與文王鄭經的合稱[註 12],蔡相煇〈二王廟與鄭成功父子陵寢〉(1984年)一文便提到鄭經死後與鄭成功合葬,故稱二王[4]。戴文鋒《永康的歷史遺跡與民間信仰文化》從此說,認為二王廟原本是主祀「文、武二王」之廟,後人誤以為「二王」是指排序,所以主祀神變成只剩鄭經[4]。
宗教活動
二王廟的關聖帝君壽誕是在農曆五月十三日,二王爺壽誕則是在五月十五日[4]。在二王爺壽誕前,依二王爺旨意繪在壽誕三天前舉行「三日遊」或「一日遊」的夜巡遶境,且因兩尊主神壽誕接近,通常會一起出轎遶境[4]。1980年代之後改成三年一巡(日巡),2010年才依神明旨意恢復夜巡[4]。
傳說
傳說在清朝末年時,二王廟所在的二王崙周邊都是大榕樹,要到甲內只能從二王廟旁的小徑(相當於今之永二街)進出[3]。當時有一群盜賊橫行,且會故意放出預告給要搶劫的聚落[3]。甲內的居民某日得知三天後將遭盜賊侵襲,因治安敗壞無法寄望於官府,只得向二王爺祈求保佑[3]。而就在盜賊預告的當天,這群盜賊到了二王崙之後卻找不到路,傳說這是二王爺顯靈,讓周遭的榕樹枝條擋住小徑,也包圍住甲內,使盜賊鎩羽而歸[3]。
其他
過去二王廟舊址旁邊有「菜豆市」,市場邊有個小販賣的粽子很有名[7]。據說二次大戰時要到南洋當軍伕的人會在菜豆市集合,出發前每人發給一顆肉粽[7]。當地有諺語「送啊送,送去二王吃肉粽」,一說指的是被拉去從軍的事[7],另一說是指送去墳場[8]。
二王廟 (臺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39NkgV


台南市永康區二王廟沿革簡介 
一、簡史:台南市永康區二王廟沿革簡介 @ 原鄉小舖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gTQ8a2
        永康二王廟,原在南新公路南側二王崙旁,面朝東北。明永曆三十四年,世藩鄭經西征失敗返台後,委政於監國克臧,退居北園別館(即今開元寺),狩獵遊樂。次年正月,馳馬於甲內(即今二王)不幸暈厥墜馬,未幾薨逝。嗣後顯化威靈庇境護民,里人乃於墜馬地立小祠祀之。
        康熙四十一年(西元一七零二年),舊制永康上中里轄內十六庄社共同捐資建造,翌年二月建成,祀奉二王鄭經為主神。雍乾年猶存,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抗清戰役時,規模可不小,總督常青駐節於後甲關帝廳,當派江寧將軍永慶,進剿平亂,二王廟自然引起朝廷注意,地方人士為避免宮廟慘遭不測,乃土虱堀王志遠倡議下,增奉關帝為主神,以祈平安無事。
        咸豐二年(西元一八五二年),董事陳邦基等重修,咸豐七年三月慶成並立碑銘二石,重修碑記云:「郡城之北相去六七里,有二王崙焉。前里人立廟於此,崇祀關聖帝君旁列二王,故其崙並號曰二王。夫祀帝君而繫之以二王者,以二王為始基」(全文載於碑銘)。光緒三十年董願等,民國五年林番薯等重修,為龍虎式加左右護龍建築,日據末,實施皇民化運動時而廢,光復後大地震坍毀。民國三十八年,李案子等倡修,移建甲內社內(即現址),四十三年完工,為四垂亭式建築,四十六年建祈安清醮慶典。此後有五十七年、七十七年二修,同年十一月完工,入廟安座,並建五朝祈安清醮大典。直至今日。自建廟起源(康熙四十一年)至今已有三佰年的歷史,經列屆董事及委員耆老集思廣益,迭加修葺,美化環境,始有今日堂皇外貌,而香火鼎盛,王爺靈威,丕揭全境。目前尚存有開基二王爺鄭經神像,仍著明代衣冠,而咸豐七年重修碑二方立廟兩側,且舊廟聯云:「二座奉明臣,神恩浩蕩覃台島。王衷懷漢族,廟貌堂皇鎮永康。」廟故址仍存,時有復歸之議,仍未實行。(資料來源:台南石萬壽)
二王廟
「圖一」舊廟貌:已廢故址在今活動中心廣場內。
「圖二」現廟貌。
「圖三」正門前景:莊嚴肅穆。
「圖四」正門廟聯:廟聯內涵先賢忠節,尤為後人所敬仰【左門聯:鄭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右門聯:府民扶正氣莫教勝議論英雄】。
「圖五」三川門:古雅脫俗,兩側石獅神態自若。据耆宿口述,石獅座下,門柱頭的古石礎乃舊廟移進的古物,另有四個古石珠,均瓏石。
「圖六」八卦藻井:中國藝術之精華。
「圖七」正殿:主祀鄭府二王爺。同祀:文衡聖帝、天上聖母、開台聖王(大王)、鄭府三千歲(三王)、中壇元帥、清水祖師、普庵祖師、三彭祖師等眾神顯赫,靈感千秋。
二、鄭經略傳:
        鄭經,乳名錦,又稱世藩,東都國姓爺長子,性好詩文,待人謙恭慈讓,年少時,隨父征戰,數有功,及國姓薨,嗣延平王位,但改東都為東寧,以陳永華為謀主,勵精圖治與民作息,建宗廟、立學校,台灣遂成「民殷國富」的佳境,明永曆二十八年,三藩亂起,率帥西征,連下漳、泉、潮、惠、汀、邵武、興化等七府。及三藩亂平,清兵南下,七府盡喪,三十四年撤退返台後,委政於監國克臧,退居北園別館,狩獵遊樂。次年正月(西元一六八一年)馳馬於今二王崙,不慎暈厥墜馬,得病而殁,享年三十九歲,葬於洲仔尾國姓園寢旁邊,清帝康熙三十九年,特下詔說:「朱成功係明室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特敕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塚,建祠奉祀,而成功父子之忠義尤為後人所景仰。
(附註)依文獻記載:自鄭成功驅荷復台至鄭克塽降清,延續明正朔二十三年,而鄭經王朝有十九年歷史。「北園別館」即今開元寺,當初是鄭經為他的母親 董 夫人所蓋的別墅,廟中有一水井是鄭經開鑿的,並珍藏鄭成功的墨寶。
        陳永華:字復甫,似三國諸葛亮,足智多謀,自奉節儉。鄭成功兩代復國偉業,全賴於他輔佐,永曆三十四年六月憂憤而逝,諡號文正,葬於今柳營鄉果毅村,而關子嶺的碧雲寺,也是陳永華所創建的。
臺灣關鍵歷史人物-鄭經(翰林出版)
「圖八」開基二王東寧王鄭經神像,仍著明代衣冠,雕刻於殁不久。
三、二王廟重碑記:
    郡城之北相去六七里有二王崙焉前里人立廟於此崇祀
    關聖帝君旁列二王故其崙並號曰二王夫祀帝君而繫之以二王者以二王為之始基也其始不知建自何人迄於今相延百有餘年矣其廟屢經風蟻棟瓦傾頽不為之興工脩戢 恐神亦有難安矧夫 帝君之赫濯古今加以二王之靈應禳災植福實重賴之共荷帡幪蒙 神降乩稍移其地改立坐向締造更新然而工費浩繁必為集腋成裘而後廟可告成幸有同志之人前後捐貲相加以共成其事蓋起造於壬子之冬而完工告成於丁巳之春庶幾廟宇重興馨香勿替凡茲境土內外皆獲福於無疆矣
    戊子科舉人截取知縣鄭朝蘭序 選擇吉課日師甘時雍
    謹將前後兩次合捐善助芳名開列 于左
    董事陳邦基      陳米生捐艮三十四元
「圖九」咸豐七年(西元一八五七年)重修的碑銘,碑文係舉人鄭明蘭所撰,分鐫二石均瓏石,高61公分 、寬115公分 ,字跡尚明。內中前後兩次合捐善助芳名繁多,謹述碑文。
「圖十」(左右配祀)註生娘娘:求麟求鳳 靈驗無比;福德正神,而虎爺伏案下
四、廟室:
        分南北兩側,南室供老人泡茶、下棋等休閒,北側有會議室及市農會所屬農忙托兒所,創設於民國五十九年,目前有學生一班,人數均為三十八人;如有選舉,兩室均作投票所用。
(一)光明燈、太歲燈:
        本廟為配合信仰需要,附設光明燈、太歲燈,提供信眾燃點,祈求神靈保佑光明順遂。光明燈每人份一年緣金新台幣三佰元;太歲燈每人份一年緣金新台幣伍佰元,於農曆正月十五日前辦理。
(二)廟會:
        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是境主二王爺壽誕日。精彩的遶境慶祝活動,提前三天就展開了,當神駕及各陣頭,穿梭於大街小巷時,信眾均會自備鮮花素果,焚香迎接祭拜,充分表現出對王爺虔敬的誠心,而鞭炮聲、鑼鼓聲,喧天價響,熱鬧滾滾,依慣例有「三日遊」、「一日遊」,視王爺旨意。
    十五日當天,喜慶洋洋,境眾挑擔自備的牲禮,荼飯擺設在廟庭祭拜,犒賞五營軍將,並有王爺收「契子」(乾兒子)儀式。晚上「宴王」祝壽,擲杯卜求壽龜加上酬神演戲助興,高潮迭起。
(三)民俗技藝:
「一」宋江陣:
相傳為宋代梁山泊宋江所排練的陣法流傳民間。里人利用工餘閒暇組隊操練以保身。本廟舊時有青年、少年兩隊均為三十六人陣,以旗斧為指揮中心,在廟會迎神中表演。已停頓多時了,有心人士正準備重新整隊,蓄勢待發。
「二」八家將:
為職司監察除瘟的城隍、五福大帝及若干奉旨巡狩王爺門下部將。本廟舊時有青年、少年兩班,只有八將,無文武判。最近又組成一班,勤加練習。
敬和堂八家將
「圖十」二王廟駕前淨和堂八家將
(四)地方諺語:
『送啊送,送去二王吃肉粽。』據耆宿說:清末,新化與台南間,有乘坐輕便車(類似炭礦車)為交通工具,二王乃經之地,而舊廟邊有一「菜豆市」,是菜頭、菜豆、花生、黑麻、西瓜等蔬菜集散地,每天交易活絡,一片繁榮,旁邊自然有賣肉粽、碗粿等點心攤,其中肉粽香噴味美而聞名,故送去二王吃肉粽。今菜豆市已廢。
(五)尋根:
        皇帝豆:是一種食用的豆類,從荷蘭移植過來的作物,盛產於台南一帶,豆莢內有四、五粒豆子,豆的表皮有彩色花紋,形狀很可愛,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相傳是延平郡王的哲嗣鄭經喜歡吃的豆,於是老百姓大量栽植,因為明鄭在台灣,大家都認為明朝遺室,於是稱呼鄭經為皇帝,皇帝喜歡吃的豆,當然是「皇帝豆」。(摘自寶島尋根)
(六)傳說故事:
       『銅針烏狗血。』據說昔日二王崙旁,有多處墳墓,墓庭很寬,一些農人小販常於夜晚挑運農產品入府,以便在早市買賣,而墓庭自然成為中途休息處,一日,有一肉販在此歇腳,時有一婦女來買肉,於雞鳴前就消失在墓群中,天亮後,所付的錢幣竟成銀紙,肉販驚奇,遂暗中跟蹤,見那婦女消失於一座巨墓中,知道是一鬼魅,於是在道士指點下,準備銅針烏狗血,等鬼魅再出墓時灑上,從此那鬼魅就不再出現了,日據時,墓均廢毀了,今已蓋樓房了。(摘自永康鄉志)
附註:銅針乃是婦女生產後,丟棄的穢物。
廟址:台南市永康區二王里永二街395號
永康區二王廟管理委員會編印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初版台南市永康區二王廟沿革簡介 @ 原鄉小舖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gTQ8a2


"诏封延平王",這是永曆皇帝诏封鄭成功為延平王的印章
破解历史之谜:郑成功为延平王而非延平郡王(图)_新闻中心_新浪福建_新浪网 https://bit.ly/3vCbNrC
昨日,七百多位鄭氏宗親於楊子山腳下鄭氏宗祠研討,破解一直以來的歷史之謎
早報訊 (記者朱彩雲 文/圖) 長久以來有一個爭議,那就是鄭成功到底是延平王還是延平郡王? 不止民間多有傳聞,研究者也莫衷一是。
昨天,七百多名來自泉州、廈門、漳州、平潭等地的鄭氏宗親會聚於楊子山腳下——南安石井鎮虎井村鄭氏宗祠,一是祭拜先賢,二是經過研討取得一致認同,應該還原歷史真相——鄭成功為延平王。
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鄭榮都先生等通過早報公佈這一重要研究結果。
"延平王"為永曆皇帝诏封
延平王為永曆皇帝所詔封,第一次鄭成功沒有接受,第二次終於接受了。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六月,清軍南下由浙入閩,隆武帝朱聿鍵逃向江西,途中被清軍追殺於汀州(今長汀)。 同年十二月十八,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西部肇慶即位,以丁亥年為永曆元年(1647年)。 永曆二年五月,蘇觀生、林察由粵回閩見鄭成功,詳陳永曆帝肇慶即位詳情,鄭成功加額曰:"吾有君矣! "遂設香案,望南而拜,尊其朔號。
永曆二年十一月,北征正是時機,永曆帝急於對鄭成功再次封王,以統人心,即召開廷臣會議,兵部侍郎冷孟飪再次提出對朱成功封王的必要,永歷帝接受意見,意欲晉封鄭成功為福建藩王,但由於在 南京登位的弘光帝朱由崧原來的封號為"福王",而"閩王"則為唐末王審知入閩後的封號,且福建一帶老百姓對眾所周知的歷史記憶猶新,因此一時想不出"一字王"的封號來 ,只能以當時號稱"八閩銅關"的政治軍事要衝延平作為封王之號,而且"延平"又有"延續明朝太平時世"之意。
這次,鄭成功終於接受了延平王封號,原因一是見永歷親自手詔,命其進師江南,正合鄭成功之意願,二則"以便統眾而收人心"是為至理。
墓誌銘印證"延平王"
清康熙年間,鄭成功的孫子鄭克入侵所撰《鄭氏附葬祖父墓誌銘》也寫明瞭鄭成功"賜國姓,封延平王,率眾取海外臺灣,開闢疆土......"
墓誌銘再次印證鄭成功受封的是"延平王"。
從明永歷帝對鄭成功诏封為"延平王",以及鄭克賜所撰墓誌銘中所記載的鄭成功"賜國姓封延平王",鄭成功原封號延平王本是歷史事實。
但是後來相繼出現稱其為"延平郡王"。 那麼,其中之「郡」緣何而來?
光緒帝《誥命》引發誤會
據考,鄭成功卒於清康熙元年(1662)壬寅五月初八,原葬台南洲仔尾。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頒《誥命》,恩準臺灣各地創建"延平郡王祠",台南原開台聖王廟再擴建,改稱"延平郡王祠",每年農曆正月十六舉行祭禮。 由於光緒帝《誥命》的傳出,因此形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鄭成功原封號"延平王"即嬗變為"延平郡王"。
近年來諸多研究者對鄭成功封號為"延平郡王"紛紛提出議論和質疑。 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鄭萬江、鄭新新,鄭成功祖地南安豐州鎮社壇鄭萬全等人通過早報表示,希望正本清源,尊重歷史,還原歷史真相——鄭成功為延平王而非延平郡王。破解历史之谜:郑成功为延平王而非延平郡王(图)_新闻中心_新浪福建_新浪网 https://bit.ly/3vCbNrC

2021-05-02_193217


永康二王廟 – 全台唯一主祀鄭經
永康二王廟 - 全台唯一主祀鄭經 - 一步就出走 https://bit.ly/3xExOaY
說起二王廟,全台有此稱呼的可說是少之又少,而永康二王廟算是較為人所知的了。目前廟方以及多數人認同的二王版本為鄭經及關聖帝君,但這又牽涉到華人愛用的模糊數字簡稱了。二王,是指第二個王還是兩個王?就如同五顯大帝是指五位神明還是排名第五的蕭顯德?又或七娘媽是指第七個娘娘還是七位娘娘?這樣的命名有時很清楚,如五府千歲就是指五位王爺,但有時又如同上述例子般曖昧不明,而這樣的曖昧多半兩種說法都可以,如七娘媽可以是排名第七的仙女,也可以同時指七位仙女(我不用「織女」是因為織女算是一種職稱)。那二王又是如何呢?
在追述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其實台南最早有兩座二王廟。據蔣毓英於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的《 台灣府志,卷六》:
二王廟:在東安坊,云神乃代天巡狩之神,威靈顯赫,土人祀之,內有寧靖王書扁「代天府」三字。
我們可推出東安坊二王廟應是明代時期就建廟,但是不是奉祀鄭經則無從考證。此二王廟據石萬壽教授說法,為鄭克塽所建官廟,奉祀鄭經,但尚未找到證據可以佐證。再據《 台灣縣志,卷六》裡的〈新建龍王廟碑記〉所載,龍王廟(位於今臺南美術館一館)為當時臺厦道梁文科捐俸助建,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6年)。
[龍王廟]因就東安坊二王廟之舊址,廓而闢之。中為大殿,深三丈八尺、廣三丈二尺,塑龍王像以居中,畫風伯雨師於兩旁。
東安坊二王廟的記載從《台灣府志》蔣志到周志(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均還有記載,之後則刪略,應是廟已毀。然而我們還是無從得知東安坊二王廟確切是什麼時候廢廟?是什麼原因廢廟?當時廟裡的主神為何?廢廟後神尊又何去何從?會是移到永康二王廟嗎?
永康二王廟
永康二王廟據《臺南州祠廟名鑑》 所載,創立於清康熙四十一年(西元1702年),所以東安坊跟永康的二王廟是並存的。據傳鄭經於二王崙墜馬逝世後,當地人建一小祠憫懷奉祀,故永康二王廟有可能也是明代就有了,直到清康熙四十一年才由當地仕紳李文奇等人捐資蓋廟(即舊址:台南市永康區中山南路南側 ; 砲校斜對面。現為活動中心廣場)。
永康二王廟
翻拍二王廟內舊照
二王是排名第二的王,還是兩個王?眾說紛紜。現今普遍認同的二王是指鄭式三代的第二代鄭經,稱延平王討招大將軍,外國如日本、英國則稱其延平國王或東寧國王。除此之外,還有說法如二王為鄭成功之弟。傳說他隨鄭成功來臺時,因嘉義地區有賊匪生事,乃前往討伐,追擊到二王崙時落馬而死,後人乃建廟供奉。三是認為二王爺其實是兩個人,分別是鄭成功四子鄭睿與十子鄭發,兩人來臺後未娶妻就去世,之後顯靈保佑民眾,遂建廟奉祀。
二王為兩個王的說法也說得通。清乾隆五十二年時,清廷派閩浙總督常青駐節於後甲關帝廳來因應林爽文之變,奉祀明朝將領的二王廟為避免宮廟遭遇不測,於是聽從土虱掘王志遠的建議,增奉關聖帝君為主神,然而關羽在北宋時早已封王,明代封帝,清朝時更封其為武聖,而二王廟將關帝降階為王,是否有一點在暗貶清廷的地位呢(笑)。
永康二王廟
即使如此我們還不是很能夠確定二王在增祀關聖帝君之前即是指兩個王。根據蔡相煇〈二王廟與鄭成功父子陵寢〉一文,其認為二王是因鄭經薨逝後與延平郡王鄭成功合葬,故在立祠祭祀方面很有可能兩王一起合祀。鄭氏第三代鄭克塽在明永曆三十五年(清康熙二十年)時就拜表鄭成功為武王、鄭經為文王,學者戴文鋒的《永康的歷史遺跡與民間信仰文化》便認為二王廟原本是主祀「文、武二王」之廟。
在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期間,因日人提倡「諸神昇天」的儀式,二王廟因而荒廢。二次大戰後,甲內人李案子(李文奇後代)倡修,將二王廟從二王崙遷到甲內聚落內重建,之後仍有修建,至民國七十七年有五朝祈安清醮大典。
永康二王廟
現今二王廟內除了關聖帝君與鄭府二千歲(鄭經)外,亦祀有鄭府大千歲(鄭成功)、鄭府三千歲(鄭經的結拜兄弟,又有人說是鄭克塽,但我是覺得這比較不可能,畢境他沒有什麼豐功偉業)、清水祖師、普庵祖師、三彭祖師、天上聖母等等。右廂設有附屬二王廟的八家將團-敬和堂,為鄭府二千歲駕前,並以鄭府三千歲為統帥。敬和堂為永康地區最早的八家將團,最初是由一位台南新化的老師傅傳授,民國五十九年時又由米街忠澤堂的王福老師傅傳授,其腳步、手路、陣式同屬忠澤堂一脈。敬和堂八家將不隨便出陣,只有在主神出轎時才會出陣護駕。
永康二王廟敬和堂
「送啊送,送去二王吃肉粽」是一句關於二王廟的俗諺 ; 這句話有兩個說法 ,在二王廟的舊址邊有「菜豆市」,市場邊有個小販賣的粽子很有名,所以一說是在稱讚這攤肉粽出名的好吃,但另還有被拉去從軍,或是送死的意思,因為據說二次大戰時要到南洋當軍伕的人會在菜豆市集合,出發前會發一顆肉粽給每個人,而從軍不一定能夠平安回來,所以也有衍伸告別之意。
二王廟在過去,里人會自發組織宋江陣來達保護鄉里之效,共有兩隊,均為三十六人陣,不過已停頓多時,據說有心人士欲重新復甦。八家將與小法團是二王廟現今還有的宗教民俗組織,亦一直在招募新血,希盼這些傳統文化能一直傳承下去。
永康二王廟 - 全台唯一主祀鄭經 - 一步就出走 https://bit.ly/3xExOaY

IMG_0783-1IMG_0702IMG_07932021-05-02_1953312021-05-02_195156


永康二王廟位於台南市永康區,創建於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是間極有歷史的古廟,其主神為鄭府二千歲,而這位鄭府二千歲是哪位大人物,各位知道嗎?
永康二王廟的主神「鄭府二千歲」其實與之前介紹過的沙淘宮主神「沙淘太子」關係很深(關於「沙淘太子」的故事請見「台南沙淘宮 主神沙淘太子究竟是誰?」),「沙淘太子」是鄭成功的長孫鄭克臧,而二王廟的「鄭府二千歲」其實就是鄭克臧的父親鄭經。
當然,「鄭府二千歲」就是鄭經是目前最被信眾廣為接受的說法,根據某些專家學者的考證,鄭經在二王崙附近墜馬受傷,數日後薨逝,當地人因而在他墜馬之處建一小祠祭祀,這也是永康二王廟最早的雛型。
第二種說法是鄭成功之弟,追隨鄭成功來台,在追擊盜匪時不幸於二王崙墜馬而亡,後人乃建廟奉祀;第三種說法是認為「二王」是兩個人,分別為鄭成功四子鄭睿與十子鄭發;第四種說法與第三種類似,也認為「二王」是兩個人,其實是指武王鄭成功與文王鄭經的合稱。但目前仍以鄭經為「鄭府二千歲」的說法最為主流
鄭府二千歲金身。(圖/台南永康二王廟臉書專頁)
台南永康二王廟 主祀鄭府二千歲到底是誰? https://bit.ly/2QMHShy
永康二王廟中除了主神「鄭府二千歲」外尚有祭祀開臺聖王,就是鄭成功。另有一尊神明為「鄭府三千歲」,關於此神的身分眾說紛紜,有一個說法是「三千歲」是「二千歲」的結拜兄弟,也有「三千歲」就是鄭克臧的說法。
無論你的看法是如何,永康二王廟的神明都在台南護佑百姓數百年了,政權幾經更迭也斷不了永康二王廟的香火,由此可知,對許多信眾而言神明是誰並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那尊神明有沒有照顧、愛護祂的信眾,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的民間信仰常有超過百年不斷的香火的主要因素。台南永康二王廟 主祀鄭府二千歲到底是誰? https://bit.ly/2QMHShy

IMG_07485725ca9d-1537163432-86d0b67959f62a660525626d3f8fd4f9-300x19174556baa-1537163130-69565ec87b1cdc1a5d07fed097b33e3f-300x254IMG_0710IMG_0773


臺南文史研究資料庫

JN00000604_002

臺南文史研究資料庫


鄭克塽撰祔祖父墓誌銘

鄭延平王附葬祖父墓誌:在水頭康店覆船山鄭成功墓。 碑為鄭成功孫、鄭經子、清漢軍公鄭克射門領銜,與鄭成功幼子溫、裕、柔及孫克舉同勒。 銘文咯敘石井鄭氏世系,詳寫鄭成功經歷、婚娶、卒葬、子孫名諱婚嫁、遷葬始末、陵墓座向、位置等。 在研究鄭成功的重要實物資料。 現有拓片存於鄭成功紀念館。


鄭克塽 
描述
名秦,字實弘,號晦堂,延平嗣王鄭經次子。聘侍衛馮錫范女為妻。鄭經既薨,錫范詭謀弒元子監國克●,而擁克塽嗣襲,時年十二。黃口孺子,唯錫范之命是聽,於是權歸臣下。而錫范貪欲誅求,民心日喪,鄭氏之政以衰,馴至百業蕭條,內帑空虛,人人思危,形勢益蹙。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清施琅率師大舉進犯,大將劉國軒敗於澎湖,主力既喪,清師壓境,遂無力與抗,乃兩奉降表,舉國內附。朝命移徙入京,封公爵,隸漢軍正黃旗,昆弟子孫,遂世居北平。有三子二女,子曰安世、安邦、安國。康熙三十八年(1699),清人將延平郡王父子夫婦諸柩歸葬福建南安故里,克塽為撰「鄭氏附葬祖父墓誌銘」,勒諸石。(張子文)
西元生卒年
1670—1707


先王父墓誌
作者:鄭克塽        
先王父墓誌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s://bit.ly/3uifaUs
延平郡王薨於東都,穸石之文必有銘誌。余居臺南,久訪未得;即王遺壟,亦無知者。唯歸葬後,克塽重撰墓誌僅載世系而事功不敢一言,蓋有所忌也;今錄於左。他日苟得前誌而讀之,必足以補舊史之缺。王父諱成功,字明儼,號大木;姓鄭氏。先世自光州固始縣入閩,居漳、居粵之潮;至始祖隱石公,乃移於泉之南安縣楊子山下石井鄉,遂世為南安人。數傳至八世祖樂齋公,樂齋公傳於野公,於野公傳西庭公,西庭公傳象庭公,象庭公傳曾大父飛黃公,實生王父。曾大父丈夫子六,王父居長;再傳丈夫子十,父又居長。王父生於甲子年七月十四日辰時、卒於壬寅年五月初八日未時,享年三十有九。故明末,賜國姓,封延平王;率眾取海外臺灣,開闢疆土,設立府縣居之。父諱經,字式天,號賢之,嗣封延平王;生於壬午年十月初二日未時、卒於辛酉年正月二十八日寅時,享年四十:同王父俱葬臺灣。歲癸亥,不孝克塽等舉國內附,挈眷入京,蒙恩封漢軍公。念臺灣遠隔深海,祭掃維艱;具疏陳情,乞遷葬地,奉特旨恩准。爰令弟克舉假回襄事,以康熙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卯時附葬於南安縣康店鄉樂齋公塋內,並曾大父靈主、曾祖母翁、祖母董、母唐柩附焉。翁曾祖母生於壬寅年八月十八日未時、卒於丙戌年十一月三十日巳時,享年四十有五。祖母董係明進士禮部侍郎董諱颺先公胞姪女,生於癸亥年九月二十四日酉時、卒於辛酉年六月十六日巳時;享年五十有九。母唐為明進士兵部尚書唐諱顯悅公孫女,生於壬午年十二月十二日未時、卒於丙午年七月二十四日丑時,享年二十有五。王父生平事蹟,先卜葬臺灣,已悉前誌。茲第敘其生卒月、世系子姓納諸幽壙,用示後之子孫。王父子十:長即吾父,娶母唐氏,先卒;次聰,娶明魯王郡主朱氏;次明,娶林氏;次睿;次智,娶洪氏;次寬,娶林氏;次容,娶王氏;次溫,娶劉氏;次柔,娶洪氏;次發。女四:長適柯諱良、次適甘諱孟煜、次適洪諱允中、次適明魯王世子朱諱弘桓。父男七:不孝克塽居長,娶馮氏、史氏;次克□,娶許氏;次克均,娶柯氏;次克□,娶馮氏;次克睦,娶趙氏;次克圻,娶張氏;次克塙,娶劉氏。女六:長適黃諱肇隆、次適黃諱肇燦、次適陳諱逢泰、次適甘諱純仁、次適趙諱繼麟、次未配。自聰出者,子一克坦,娶李氏;女三:長適陳、次適柯、次適洪。明無出;以裕之子為嗣,未娶。睿早夭。自智出者,子一克璋,聘洪氏。自寬出者,子一克培,娶朱氏。自裕出者,子二:長克崇,未聘;次克俊,出繼與明為嗣。女一,未配。自溫出者,子三;長秉模;次克圭,出繼與發為嗣;次克傑:俱未聘。女一,未配。自柔出者,子一克璽,未聘;女二:長適洪、次適許。發亦早夭,以溫之子克圭為嗣。不孝克塽子三:長安世、次安邦、次安國、俱未聘;女二,未配。克□女二,未配。克均子一安甸,未聘。克□女一,未配。餘未艾雲。山坐巽向乾,兼己亥、庚辰、庚戌分金,在南安縣三十八都,土名康店鄉。銘曰:鴻漸之麓,佳城鬱蒼;山環水繞,迴抱崇岡:惟予先世,靈魄是藏。迨及父祖,遠葬殊方;卜遷協吉,歸此故鄉。祖孫共穴,父子同堂;渙而得萃,於禮為常。聯綿遺澤,浩蕩恩光。長依北闕,駿發其祥;後人守之,永世不忘。
先王父墓誌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s://bit.ly/3uifaUs


JN00000604_04.pdf (nmth.gov.tw)

2021-05-02_194910

JN00000604_04.pdf (nmth.gov.tw)


走進固始鄭氏祖塋地,實拍有爭議的鄭成功墓地 - 每日頭條

3755r9683r3o4000o3o54p5879qs32qo525178nsnrqn46q095s6332p6ss13ss9p6n2694p74p840p5o43730s10762nq25382no55qq44q4p1r985n07r1999n15q4

走進固始鄭氏祖塋地,實拍有爭議的鄭成功墓地 - 每日頭條


民族英雄鄭成功陵墓在水頭鎮康店村複船山(又名橄欖山),距英雄的故鄉石井僅八公里。 1982年由國務院頒定為全國第二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撥款修建圍牆、山門,建立"成功陵園保管所",編製定員為二人。 鄭成功陵墓(以下簡稱"鄭陵")墓身長23米,寬18米,墓地範圍佔地997平方米,墓前矗立一對直徑52釐米,高14米,頂端各一石獅的八角形華表,系以整塊花崗岩雕琢而成,是一件十分精緻的石雕工藝品。 鄭陵原是石井鄭氏七世祖樂齋公之墓。 石井鄭氏是宋靖康年間由閩侯遷入,一世祖為鄭阮石。 據鄭氏族譜記載:「先世自光州固始縣人閩,由閩侯居漳居粵。 至阮石公乃居泉之南安縣揚子山下石井鄉,逐為南安人。 "石井鄭氏八世祖於野,九世祖鄭深江也葬樂齋公墓中,系三代共茔。 1662年農曆五月初八日,鄭成功病逝於臺灣省台南王城,享年三十九歲。 葬於台南洲仔尾。 1683年施琅率軍入台,鄭成功之孫鄭克斯坦歸清,攜眷入京,蒙恩封漢軍公。 因「念臺灣遠隔溟海,祭掃維艱,具疏乞請遷葬內地祖塋,奉特旨恩準」。。 (見鄭克不愛《鄭氏附葬祖父墓誌》)康熙皇帝恩准鄭成功遷葬回故鄉祖茔並御筆輓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一對贈"忠臣"匾額,並派御林軍護靈。 鄭克斯蒂氏令弟克假回襄事,以康熙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卯時附葬於南安縣康店村樂齋公墓內(鄭克族》《鄭氏附葬祖父墓誌》,同時歸葬祖墓的還有鄭成功之父母 鄭芝龍(因被清廷殺於北京柴市,故以木主入官)翁氏(即日女田川氏),鄭成功元配董夫人,鄭成功之子鄭經與夫人,一共六部棺材歸七世祖樂齋公墓內。 因御林軍守墓護靈,故複船山鄭陵墓地俗名為"御踏埔"。 一 鄭陵墓碑系整塊花崗岩雕琢而成,高75釐米,長185釐米,呈"山"字形,陰刻"明·石井·樂齋公·淑慎郭氏·橋梓·五世孫·六世孫·七世孫"字樣。 有的人參觀鄭陵時,因墓碑的寫法未有"鄭成功"三字,不明內因,產生模糊,難以理解,這也不奇怪。 但只要翻開石井鄭氏本宗族譜,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據《石井鄭氏本族譜》記載:石井鄭氏一世祖阮石公傳至七世樂齋公,八世於野公,九世深江公,十世象庭公,十一世飛黃公(鄭芝龍小名一官,字飛黃),十二世鄭成功,十三世鄭經。 由於墓主是鄭成功的七世祖樂齋公,那麼,從樂齋公算起,鄭芝龍是鄭樂齋的五世孫,鄭成功是六世孫,鄭經是七世孫。 因此,墓碑上署上的五世孫、六世孫、七世孫,即是鄭芝龍、鄭成功、鄭經。 那麼,墓碑上為何不直署上「鄭成功」之字呢? 原因有二:其一,因為鄭成功是逝世后三十七年才歸葬祖茔,按嚴格的輩份區分和"祖孫同茔,父子共室"的祖墓書寫格式,既使下輩官職再顯赫也不能直書其名。 其二,從當時鄭氏的處境看,雖然康熙帝比較開明而公正地評價鄭成功,但從整個清王朝長期統治的角度看,這樣寫法可以避免後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為了讓前來參觀鄭陵的人明白這一點而瞭解鄭成功墓的來龍去脈,1990年南安鄭成功紀念館在鄭陵前樹大型石碑《鄭成功遷葬始末》,把以上情況說明白清楚,讓前來參觀的人們一目了然,明白其事。 二 鄭陵自墓主樂齋公入葬以後,還有其子鄭於野,其孫鄭深江附葬於內,系三代歸葬同茔。 鄭成功抗清時,屢敗清軍於閩南一帶,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臺灣後,明鄭與清軍對峙局面仍然十分嚴重。 清軍在軍事上不能打敗鄭成功的無奈之下,曾用挖祖墓燒祖祠的所謂斷其風水龍脈的下策,妄想以此挫敗鄭軍。 因此,在鄭成功的叛將黃梧的策劃下,挖樂齋公祖墓,破壞墓域,一直到1674年鄭經西征駐紮在漳泉一帶,聞知此事,才回故鄉修樂齋公墓塋並撰《宣明石井祖墳墓誌》附於墓內。 這是一次較大規模的修墓。 鄭克航線歸清後,攜家眷入京,受封為漢軍公,因鄭成功夫婦墓葬於台南,隔了海峽,帆船遠涉海峽,受自然條件限制,航程與抵達日期無法估計,每年春秋二祭頗費周折。 因此,鄭克聯手上疏奏請康熙帝乞准祖父歸葬祖塋,獲准,於康熙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二卯時歸葬於覆船山樂齋公墓,同時歸葬的還有董夫人,鄭芝龍夫婦,鄭經夫婦共六部棺材。 鄭克製品派其弟克專程回石井辦理遷葬事宜,並撰《鄭氏附葬祖父墓誌》,在遷葬同時,樹高達十四米的華表一對,石雕旗杆夾兩排並擴大墓園。 1929年4月,鄭陵被盜,系從墓碑下條石挖入,盜墓者慌忙之際只打開前面墓室,系殉葬品室,盜了一些殉葬品后匆忙逃離。 次日早,康店村報請石井鄭氏前往探視,石井鄭氏諸族長輩聞訊立即趕赴鄭陵。 據當時一齊前往的鄭君琴老先生回憶:盜墓者盜了一些陪葬品為頭飾、衣物,大部分衣物丟棄在墓地,均已腐爛。 當時在場的長輩決定打開鄭成功棺槨。 鄭陵各墓室很高,有二米左右,不必彎腰行走。 鄭成功棺槨系朱紅色,尚完好,棺蓋打開後發現底部水銀很多,到康店村購買12隻瓷盂裝得滿滿。 鄭成功骨骸完整,頭部稍偏,人很高大,小腿骨如要裝進"皇金"(閩南一帶"拾骸"用的瓷缸,園柱形,高五十公分左右)。 從鄭成功棺槨清理出玉帶一條,頭髮,龍袍殘片,靴面,玉骨扇一把,作戰用的藤盔一頂,金獅12隻。 這些物品除玉骨扇遺失,12隻金獅由族長決定運到廈門鄭成功紀念館,玉帶、頭髮、龍袍、殘片、靴面等存於南安。 同時,從墓誌銘室取出鄭經、鄭克克里斯們寫的兩塊墓誌銘,請人拓片,所以才有現存的字跡十分清楚的二幀墓誌銘拓片。 1962年為紀念鄭成功逝世300周年,福建省成立紀念委員會,由江一真同志任委員,在福州、廈門、南安舉行隆重紀念活動。 南安縣人民政府撥款整修鄭陵域及周圍環境,築砌平臺、台階、植樹、並樹重修碑記。 1982年鄭陵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由國務院樹石牌,國家文物局撥款20萬元建圍牆、山門、並請著名書法家沈鵬題寫「鄭成功陵園」鐫刻於山門橫樑之上。 1990年臺北延平宮捐建拜亭,大型香爐,大理石案桌。 1994年港胞余新河先生捐款100萬元,擴建陵園面積為100畝,修建大型圍牆,陵內廣植樹木、果樹。 三 鄭陵自鄭成功棺槨歸葬之後,除鄭克外援派其弟回鄉辦理遷葬儀式,舉行大規模祭奠活動外。 還有1910年(日本明治四十三年)日本天皇派欽差大臣管森良及隨員串宇專程到石井,舉辦祭奠鄭陵的大型活動。 在石井鄭氏宗親的陪同下,祭奠場面十分隆重。 臨別時,串宇先生手書漢字中堂一幅送鄭氏留念,內容是鄭成功的詩《禮樂衣冠地》。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在舉國歡慶抗戰和臺灣回歸祖國的大喜日子里,石井舉行大規模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逝世283周年紀念活動。 石井各界人士及鄭氏宗親數千人在鄭陵前舉行大規模祭奠儀式。 在英雄故鄉石井舉辦大規模籃球冠軍賽,運動隊來自廈門、漳州、泉州、晉江、南安等地。 同時高甲戲連台演出,街頭巷尾,人群絡繹不絕,盛況空前。 1962年2月1日是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周年(鄭成功是在收復臺灣後的同年農曆五月初八日逝世,所以也是逝世300周年),為紀念英雄驅遂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臺灣,統一祖國的光輝業績,福建省成立紀念委員會,舉行紀念活動,廈門召開學術討論會。 在晉江專員公署和南安縣人民政府的組織下,舉行大規模謁陵祭奠活動,地、縣黨政領導參加,陸海空三軍為前導隊伍,南安各界人士及鄭氏宗親近萬人參加,場面十分肅穆而隆重。 在這一天,經省文化廳批准,廈門、石井兩處鄭成功紀念館剪綵開館,接待參觀。 1992年農曆五月初八日,為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逝世330周年,泉州市暨南安縣人民政府舉行大規模紀念活動。 國台辦派專員參加,省委領導何少川同志,省政協副主席陳希仲先生及黃長溪先生、泉州市、南安縣五套班子領導、日本平戶市代表團及海外僑親、三胞共二千多人冒雨抵鄭陵參加祭陵活動。 這一天,還在石井鄭成功紀念館參加鄭成功碑林奠基儀式,參觀鄭成功史跡。 1997年,鄭成功收復臺灣335周年之際,泉州市、南安市聯合舉辦大規模系列活動,石井鄭成功碑林舉行落成剪綵。 在泉州、南安及石井舉行各種形式紀念活動,這是一次紀念英雄,緬懷英雄業績,弘揚其愛國主義精神的盛況空前的活動。 2002年是鄭成功收復臺灣340周年。 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等有關部門將聯合舉行大規模系列紀念活動,弘揚鄭成功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從地域優勢和人緣優勢上,進一步加強與臺灣在各方面的交往和交流,提高僑鄉南安的知名度,促進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青山有幸埋忠骨-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数字资源-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https://bit.ly/3gUzve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