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眾托缽乞食,以讓眾生種福田

2021-04-19_2243452021-04-19_224700Ueno_monk2021-04-19_224355

托缽僧,本指依靠飯缽乞討生存的宗教苦行者,現在指不積蓄財產而生存的修行者。不同宗教請參見:
佛教:原始佛教中的出家人有托缽乞食傳統,現在的南傳佛教僧人也行此制;在北傳佛教地區,則只有頭陀僧還在托缽乞食
--------------------------
頭陀(梵語:dhūta;或頭陀支,梵語、巴利語:dhutaṅga ),佛教用語,也音譯作杜多、杜荼、毒他、投多、偷多、塵吼多,是基於中古漢語發音的音譯(中古漢語 頭 /du/ 陀 /da/),如兼顧意譯,可作抖擻、淘汰、抖揀、洮汰、浣洗等[1],是佛教僧侶的一種修行方式,通常稱為頭陀行、頭陀事或頭陀功德(dhūta-guna)。修頭陀行的人的稱為「頭陀行者」。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摩訶迦葉就是頭陀第一。因他們長居阿蘭若,遠離人群,故又稱阿蘭若比丘,或森林比丘、叢林比丘。又因嚴行托缽乞食之祖制,又名托缽僧。
頭陀一詞傳到中土之後,廣泛的解釋中也指行腳乞食的出家人之意,那通常是行腳天下,流落江湖,不理頭髮的苦行僧。
簡介
頭陀,梵文意指修治、抖擻、棄除,也就是說要滌除煩惱與塵垢,捨卻不需要的衣、食、住來修練身心。由於古代印度的宗教裡一般的出家者大多是禁止所有欲(佔有慾),所以他們認為出家人為了修行功德,居所、飲食都不需要掛念,托缽乞食,堪受人天供養。這「三衣一缽」就是出家修行者最基本之物。
釋迦牟尼反對傳統沙門的各種苦行,但他同意僧團可以接受一部分使人少欲知足的傳統沙門修行方式,因此,他制定了頭陀修行法。與頭陀相對的,稱為聚落比丘,他們平常居住在城鎮或是聚落的近郊,與俗人混居。頭陀行的例外是結夏安居時期,頭陀行者需要回到僧團之中,參加誦戒布薩。在這段期間,除非經過上座長老的允許,僧人不得獨自居住或外出。
漢傳佛教中,頭陀法有十二項。此修行針對一般日常的生活立下十二種修行的條件,所以亦稱為『十二頭陀行』。南傳佛教則有十三項[2]。依據頭陀法,修行頭陀行只要生活上有最低的需求「三衣一缽」就足夠了。所謂「三衣一缽」是指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的三衣(又稱為袈裟),與一個使用於飲食的缽。不同經典中,對於頭陀行規定的詳略不一[3]。
傳至後世,頭陀行因為履行十二項規定,居無定所四處行腳乞食,所以一般也稱為這些修行者為頭陀,在世俗看法上這是佛教的苦行僧。
頭陀行
漢傳佛教《十二頭陀經》[4]記載,頭陀行有以下十二項,分別針對食、衣、住的規定。而這些只是制定修行的一種手段,並非目的,最終是為了修行功德以達成正果。
住阿蘭若(阿蘭若處),居住在森林樹下,儘量離開塵世人居住的地方而住在較安靜的場所。
常行乞食,受天、人供養,不為食而煩惱。
次第行乞,乞食不分貧富之家,沿門托缽。
每日一餐(受一食法),一日只吃一餐。
飲食節量,控制食量,不過食,缽中只受一團飯足矣。
過午不食(午後不得飲漿),過中午之後不得飲漿。
著弊衲衣,又作糞掃衣,穿著用廢棄的舊衣布料製成的衣服。
只蓄三衣(但三衣),除了三衣之外不需要其他多餘的衣物。
墓地宿止(塚間住),居住於墓地之間。
樹下修行(樹下止),在樹下修習佛法。
露天禪坐(在露地坐),擇空曠露天之地打坐。
常坐不臥,長時間坐禪,不躺下睡覺。
南傳佛教為頭陀十三支[2],《清淨道論》中比前者多出的是:
隨處住,不選擇居住的地方,隨自己遊行所至而住。
頭陀十八物
這是現代日本和尚在路邊托缽的情境,他手上所拿的黑色碗就是缽,而他胸前背著的帶子就叫做頭陀袋,衣著為袈裟
漢傳佛教中,《梵網經》記載修行頭陀行者可以保有十八種道具,稱為頭陀十八物[5]。修行頭陀四處雲遊時,大乘比丘常會攜帶十八種道具,這就是頭陀十八物。這十八種分別是:楊柳枝(用以淨牙)、澡豆(洗淨用的豆粉)、三衣(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水瓶、缽、坐具、錫杖、香爐、香匣、漉水囊、手巾、小刀、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像等十八種。
頭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qeCdi


頭陀十八物:楊柳枝(用以淨牙)/楊柳枝當牙刷/米斯瓦克(miswak), 也被稱為「刷牙棍」或「樹枝牙刷」/古代最早記載用來清潔牙齒的用具是「楊柳枝」,晚唐時期的民眾將楊柳枝浸水,要用的時候就用牙將楊柳枝咬開,楊柳纖維就會散開,就是原始牙刷雛型,古語「晨嚼齒木」就是這個意思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托缽 https://bit.ly/2QGlwO8
托,指出家僧以手持缽,乞求希施。佛陀制定托缽,令出家眾不得從事生計營業,亦不可蓄存財富物資,惟以延續色身、長養慧命之故,出家眾為資養色身及令眾生種福田而乞食,其意義有二:
(一)自利,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
(二)利他,為福利世人,給予眾生種福田的機會。乞食為出家僧眾清淨之正命,乞食時以維持生命為限,心不貪著,故得食時不喜,不得亦不憂,唯以除舊疾,養氣力為要。
如來曾經開示乞食有三意,即:
(一)不貪珍味,美惡均等。
(二)為破我慢,於富貴貧賤等家皆無揀擇。
(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佛制出家眾托缽乞食,以讓眾生種福田。
本著佛法慈悲的精神,關懷眾生、回饋社會,中台禪寺住持上惟下覺老和尚多次親領中台弟子,沿街托缽行化,將所得之功德淨資悉數轉捐為政府的救災專款,充分表現了佛法慈悲世間、感恩十方的精神。中台山每以具體的行為落實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在近年托缽行化的過程中,不論炎暑、寒冬、刮風、下雨,以無盡的慈悲心,化為堅定的腳步,只為令廣大的有緣、無緣眾生,多一份植福、供養三寶的因緣,種植未來解脫之因。
若見空缽、當願眾生、究竟清淨、空無煩惱。
若見滿缽、當願眾生、具足盛滿、一切善法。
托缽 https://bit.ly/2QGlwO8
------------------------
僧人的食具稱為「缽」。佛教僧人乞求布施、化緣,都以手托承缽盂,故稱為「托缽」。後借指乞食、討飯之意
【例】到泰國旅遊,常常可以看到和尚沿途托缽化緣的情景。解釋:僧人的食具稱為「缽」。佛教僧人乞求布施、化緣,皆以手托承缽盂,故稱為「托缽」。後引為乞食、討飯之意
----------------------------------
「出家人為何要受供養托缽?何不自食其力?若哪一天所有人都出家了,這社會要如何運作?」基本上這一個問題,我們說它不是正問,不是正確的一個問題,原因如下:第一個、很簡單的,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會出家。因為出家,最簡單的你要斷除人世間的財色名食睡;既然財色名食睡,世俗人來講樣樣都想要,樣樣都片刻脫離不了,那您怎麼可能會說有這樣子一個問題,認為說所有人都會想要出家呢?這就好像所有的人都要得諾貝爾獎、所有的人都想當董事長,這樣子一個問題,這不是正確的問題。不過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針對這一個背後所能引申出來的一些可能,對於大眾們能夠有一些幫助的這一些法義,就來略微地演述一下。
好!首先我們先來說說看:何謂出家?就跟佛法裡面其他的法一樣,我們有所謂的一個四句的分別,那我們以出家來說,我們有時候會把它分為:所謂的身出家跟心出家,是以這個色身而談出家,出這個三界家、出這個三毒家、出這個貪瞋癡家呢?還是指說以這個心已經遠離了貪瞋癡,而能夠離於三界繫縛,而來講出家呢?這兩者之間是有很大的差別,當然這一個問題的原問,指的是指這一個剃髮著染衣穿上袈裟的這些。我們在世俗上,在寺廟裡面可以看到的這個身出家的一個眾生,那身出家而心不出家,乃至於心出家而身不出家,乃至於身心都出家、身心都不出家。那很簡單的身心都不出家的,指的當然是凡夫三毒煩惱深重,他既不剃頭著染衣,他的心也沒有去修學。譬如說菩薩道:他是在家眾,他沒剃髪、他沒著染衣,可是他修學的卻是佛法;他雖然現行好像是住在於貪瞋癡當中,有子女、有夫妻、有在賺錢,可是實際上他可能是一個已經證得未到地定,乃至證得初禪,已經斷我見、已經離開這個男女欲、飲食欲的人。所以他雖然身不現出家相,他的心卻是住於出家,這才是真正所謂的出家。
至於其他的兩個出家,我們就暫時不去花時間,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就直接回到這個問題的一個問答。就依於身出家而來講說:「出家人為何要受供養、托缽?出家人為什麼不自食其力?若哪一天所有人都出家了,這個社會要如何運作?」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說三寶是佛法僧,佛寶、法寶、僧寶。我們所謂的僧寶,當然是指依於 佛所立的、所說的法而修行,依 佛所立的戒、依 佛所說的戒而修行。這些出家眾有時候叫作僧寶,這是就小乘而言;大乘來說的話——勝義僧,也就是說帶髮修行的菩薩,譬如 彌勒菩薩、譬如 觀世音菩薩,乃至佛世時期 維摩詰菩薩,這些都是所謂的大乘勝義僧,也不能說他不是僧寶,如果這樣子說法是有很大的過失,一方面既毀謗了這些菩薩們真實的存在,又毀謗了大乘非佛說。
回來我們剛剛說的三寶的道理,依於 佛出世說法,而有這些佛弟子們能夠根據法,能夠跟隨 佛而來修學佛法,這些剃頭著染衣的弟子就叫作「僧」。然而如果您仔細地去觀察,首先,佛為什麼要出家?別忘了 佛祂是悉達多太子。祂是太子,祂人世間的財色名食睡,什麼山珍海味、什麼綾羅錦緞,祂沒有受用過?祂沒有享受過?甚至於祂座下的一些弟子們,譬如說:阿那律尊者、譬如說其他的一些,譬如說:難陀,甚至於示現為不思議菩薩而來謗佛,想要害 佛的提婆達多,這些都是釋迦族的王親貴族,他們絕對不是為了要求眾生的供養而出家。所以從這一邊,您就可以很清楚知道,這樣一個問題是不如實問,它不是正問。甚至於我們出家以後,我們再舉一個故事,來為菩薩們解說。
出家人他出家的目的,所謂的識心達本,號為沙門。你要去瞭解、你要去認識你這個心;小乘人來講:你要認識這一個妄心生滅無常。大乘人來講:你要識心,要識自本心、要見自本性,你要瞭解自己這個本心。所謂的識心:你要通達你的根本,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生命的根本、實相的根本是什麼?識心達本,才有資格真實號為沙門。換句話說出家人的修行,是要證得解脫;自己證得解脫的目的,乃是在修行證得佛道的過程當中身為菩薩,您出家,身出家也好、心出家也好、身心俱出家也好,您的目的不外是要自他解脫。基於這樣的精神,一個出家眾能夠幫助眾生的,不是一生一世依於這個會斷、會壞、會爛的這個意識色身而有的一個財色名食睡方面的幫助。
出家人要幫助眾生的,是要解脫三界生死的輪迴苦惱;出家人不賺錢,並不是因為出家人如果他在家的話,他沒有能力賺錢;我們經常有一句話說,禪宗祖師裡面有說:「出家事乃是非將相所能為也。」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也。乃至菩薩們如果去看看,那一些禪宗祖師的公案,更簡單的,以比較接近於 玄奘大師的,就 玄奘大師的弟子 窺基大師而言,他是唐朝開國功臣尉遲敬德這一個大將軍,他是他的叔叔,因為 窺基大師很早,好像九歲父親(尉遲敬宗)就過世了,由尉遲這個大將軍所養大。這樣一個開國元勳功臣,他是把他視同自己的兒子這樣子去養育;他如果不隨著 玄奘大師出家,他以後必定以他的聰明智慧,小小的年紀就能夠寫兵法,就能夠詩、詞、歌、賦就能夠很通達;這從他所寫的《唯識述記》,你都可以看到他的文筆,絕對不遜於所謂的蘇東坡、所謂的黃庭堅,這些同樣是三寶弟子。
那以 窺基大師的例子,再相應於剛剛也有說到的,佛是太子出家,乃至其他的這些僧是王親貴族出家,絕對不是為了要求眾生的供養而出家,而是為了要求得自己解脫輪迴生死,幫助眾生解脫輪迴生死而出家。這個出家、這個佛寶、這個僧寶,身為這樣子一個人天福田,很簡單我們說阿羅漢叫作「應供」,是應該要受人天供養,因為供養他有無量無邊的福德;佛十號裡面也有這個應供,因為 佛也是阿羅漢。佛的福田之深之廣,更不是這一些小乘聲聞的阿羅漢之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好!回來這裡,出家是要求自己解脫,求解脫眾生。對於眾生的恩德,應該是遠遠廣於接受這些眾生的這些飲食的供養;乃至更簡單的,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還需要、一定要眾生的供養,才能夠存活嗎?他能夠變化無限,他依於這樣的神通變化,要求什麼世間的財富、求世間的飲食,有可能沒辦法求到嗎?從這裡我們再來講一講,所謂金色頭陀迦葉尊者的故事,都知道他也是頭陀苦行,苦行第一的、頭陀行第一的迦葉尊者。有一次迦葉尊者為了要幫助一個貧窮乞丐老婦人,憐憫她,她的福德實在是太差了,已經當乞丐了,還經常三天兩頭的沒有辦法餵飽自己,所以他故意神通化現,出現在她乞食的地方或是來到她的家裡,要跟她托缽、要跟她乞食;剛剛提到的這個乞丐婦,有時候三天兩餐的有得吃沒得吃的,哪有什麼樣盛美的飲食,能夠供養這一個迦葉尊者呢?迦葉尊者當然也預先就知道了。由這裡您也可以體會到,真實的佛弟子、出家的佛弟子,剃頭著染衣的這些出家眾,他絕對不是為了要貪圖這些飲食而來讓眾生供養,他是為了讓眾生培植福田。就跟我們剛剛講的迦葉尊者,他之所以故意示現在這貧窮乞丐婦之前,要跟她托缽、要跟她乞討飲食,這個乞丐婦女、老婦人就跟他講:「尊者啊!我自己都養不活自己了,實在對不起!對不住!我沒有多餘的飲食,不要說豐盛的飲食,連殘羹剩飯都沒有。」結果迦葉尊者怎麼說的:「沒有關係!妳把妳那一個破碗拿去,所謂的盪滌汁,用水去清一清、洗一洗,總有一些還沾附在這個破碗,乞丐碗上面的一些食物的,很餿水的殘餘;我以恭敬心,我一樣是接受了您這個乞丐婦的,這樣子的一個供養;然後我祝願您,能夠脫離這些貧窮,能夠有因緣成為三寶弟子、能夠修學佛法、能夠證得解脫。」從這一件例子,我們可以清楚的了知這樣的問題:出家人要受供養、出家人托缽,何不自食其力?這樣子一個問題,並不是正確的疑問。那我們再引用《雜譬喻經》卷1 的經文,我們再來把剛剛所演述的內容,再簡單地回顧一下:
《雜譬喻經》卷1,它說到了:「道俗相反,自然之數。道之所樂,俗之所惡。俗之所珍,道之所賤!」換句話說:修道之人,就是修菩薩道,乃至修小乘聲聞道 阿羅漢道;這些修行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他必定跟世俗人,流轉於三界六道,還沉迷於五光十色,還貪求追逐於財色名食睡。這樣的世俗人,必定它兩者是相反的,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這是法爾如是,相反的道理,一定相反。它又說了:道之所樂、所樂;或是所樂,所意樂的,所喜歡的;必定是世俗人所厭惡的;而世俗人所認為珍貴的,卻一定是道人,修道之人,所認為那是輕賤的,不值得去珍重的。
那我們依於這樣的經文,我們來談談看,什麼是俗之所珍?什麼是道之所賤?依於我們剛剛說的財色名食睡,世俗人是財色名食睡,樣樣都不缺、樣樣都要求,求之一定要好上還要加好,不只是要有,還要好上加好。而當他沒辦法追求到的時候,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求不得,而成為痛苦的來源;乃甚於更有。如果有惡劣心性的眾生,求不得就會千方百計,以不如法的方法來求得。修道之人反過來講,卻對於財色名食睡,樣樣都必須要去減除;相對於世俗人樣樣都要去增加,這是完全相對的。舉例來講,我們簡單地來說:五戒裡頭乃至比丘戒裡面,有不捉持金銀戒,有所謂的不與取戒,這就是要我們戒除對於不屬於自己財物的貪愛。對於財,我們必須要慢慢地減損對它的攀緣、執著,乃至五戒裡面有邪淫戒,比丘、比丘尼裡面相關於邪淫的部分,乃至於出家人也沒有正淫,出家人所有的淫,都是歸於這一個邪淫戒,是斷頭罪的。不貪色才能夠遵守這個邪淫戒,那財色名食睡,您不能貪財、您不能貪色,乃至於您不能貪名。你既然身為出家眾,你不能大妄語,你不能未得言得、未證曰證。你沒有證初果、你沒有證阿羅漢,你說我證初果了、我證阿羅漢了;乃至於離開沙門四果你也不能妄語;你不能未證得初禪,你說我證得初禪;未證得四空定,你說我證得四空定了,這都屬於大妄語。那會違犯大妄語戒的人,當然只有相應於凡夫,會追求財色名食睡裡面的名;這樣子一個相應三界過患,輪迴不斷的習性的凡夫俗人,才會犯的過失。這很簡單的就已經為我們說明了何謂:道之所樂,俗之所惡;俗之所珍,道之所賤。
那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一些之外,要提醒菩薩們的很出名的一個百丈禪師,依於百丈禪師,他曾經有立下一個規矩,就是所謂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雖然身為一個大寺廟的一個方丈大師,已經能夠幫助這麼多的有情參禪、乃至於斷我見、乃至於開悟了,可是他還是立下這麼一個規矩: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當寺院當中有一些勞務,他必須要參與的,他也必定出現,雖然依於身體體力的關係、年齡的關係,他沒有辦法擔負像一些年紀輕的出家眾同樣那麼樣子的一個責任,可是他的精神很清楚地告訴大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這樣子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很清楚地,也絶對地為我們說明了:不只是識心達本,才能夠號為沙門。即使這麼一個參禪,已經開悟的一個證悟的大祖師,他一樣要以身作則,而來告訴菩薩們、告訴出家的,不管是聲聞僧、或是說菩薩出家眾,都要依於自身出家的身分,就是一定要以度眾生,要以自利利他為根本而來出家,千萬不要貪求於名聞利養
那就變成類似於我們之前在講到一個鬼神道,鬼神的勢力神通是不是比佛大的時候;談到了諦閑法師的,他一個大弟子所作的一樣,原先修行還沒有問題,可是既無斷身見、不斷我見,也沒有證得開悟明心。那當然因為他的名聲慢慢增廣之後,有了供養、有了名氣起了這種貪愛執著,而忘了出家人首要的職務,是要識心達本、是要來弘法利眾,起了這個名利想,所以說落入了鬼道,這是很悲哀的事情。百丈禪師不只說過了:「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百丈禪師甚至還以底下的這些話,來提醒他底下的這一些出家眾弟子,百丈禪師怎麼說呢:「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披毛戴角的意思就是墮入到畜生道,去成為牛、成為驢子,去為人耕田、去為人載貨、去作這些種種的畜生所作的事情,來回報於眾生。這一世他身為僧家眾,而人家去供養他的這一些飲食、這一些衣物;從這一個百丈禪師這樣子的一個開示,如果您是一個出家弟子,或是說您日後有出家的打算,那您必定要堅固自己的信心:您是為了要求法、求道而出家,您不是要為了求自身的利益、不是為了要可以不勞而獲、不是為了這一些三寶弟子們對您的恭敬、還是對您的布施的供養而出家。這樣子出家的話,不只不能夠利益眾生,還會禍害了自己未來世。
除了百丈禪師之外,為了要加深菩薩們的印象,我們就引用,最後再來引用曹洞宗洞山禪師的一段話,來跟彼此,不管你是身出家、你是心出家,我們互相來勉勵洞山禪師這一段話,這個語錄是怎麼記載的呢:洞山禪師問僧人:「世間何物最苦?」僧人回答說:「地獄最苦。」師曰:就是洞山禪師回答。他說:「不然」不是的,世間不是以地獄苦最苦。云:這僧人就反問:「不是地獄最苦,那您禪師、和尚,您的意思是什麼呢?」洞山禪師就回答說了:「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洞山禪師是出家、是出家眾,這個僧人當然也是出家眾,他這裡所說的「在此衣線」指的當然是我們之前所說的,剃頭著染衣。所謂的袈裟這些衣線,換句話說您披了袈裟、您剃了頭了,剃髮著染衣;所謂的一個身出家了,穿了這個袈裟,你卻不明大事、不明法界實相、不明生死大事,你枉受信施,虛枉的,自身沒有這種出家眾該具足的功德,你白白地接受了這一些三寶弟子的布施,未來世果報難以領受,這就是洞山禪師所說的。為什麼說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這當然是我們之前所說的,只有識心達本才有資格號為沙門。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辦法作太多的解釋,我們只能總結來跟菩薩們提醒,雖然這個問題並不是正問。可是,不是正問當中,我們還是可以衍生出來一些能夠幫助我們,對於「出家」這兩個字、這一個名相,背後所代表的一個真實義理,我們也希望菩薩們,不要去太著重於身出家;而只求身出家,而不知道要依於心出家,依於這一個七轉識、這個妄心,能夠離於諸多的煩惱法、能夠證得沙門四果,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乃至於能夠進一步的迴小向大,不只是度眼前的這些眾生、不只是當一個自了漢,還要發四宏誓願、大誓願,成為真正的菩薩。要眾生無邊誓願度、要煩惱無盡誓願斷、要法門無量誓願學、要佛道無上誓願成,要自己成佛之後,還繼續不斷地轉法輪度眾生,這才是真正的出家。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說明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們:身心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
佛陀已經成道了為什麼還要托缽乞食?
佛陀已經成道了為什麼還要托缽乞食? @ 勤學佛堂 :: 痞客邦 :: https://bit.ly/3v2SirT
佛陀已經成道了為什麼還要托缽乞食?
《金剛經》一開篇便講:「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上文解釋:「在這個時候,如來佛到了快要吃飯的時候,穿上了袈裟,拿著盛飯缽子,由祇樹給孤獨園,走進舍衛大城,去乞食。在城中挨次的乞完了,又回到原處吃飯。吃完了飯,就將衣缽收拾起來,洗乾淨了足。在地上鋪好了座,坐下了。」
問:佛陀已經成到了為什麼還要托缽乞食?
這是一位朋友通過私信留言的問題,想必也是許多初學佛者的疑惑。
首先,要說的是,乞食是古印度修行者最基本的修行方式之一。因為修行人一心專注修行,並不事勞作,所以,想要長養性命,乞食就是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乞食」這個詞,換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說法,就是「化齋」。就像古代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一路向西,大部分時候的吃飯問題,都是由悟空化齋來解決。
深入來講,以佛法所蘊含的深意,佛陀示現乞食之行,有著許多內涵。首先,乞食可以離俗。只是靠乞食而生,可以遠離俗世營生,少與世俗糾葛,方能專心修行。其次,乞食能更深刻地感知眾生平等。佛陀雖曾貴為太子,依然要引領眾弟子於眾生門前乞食,即使成道後深受弟子尊崇,他依然不願安享別人的供奉,而是親自托缽乞食,這就是身體力行來教導弟子及信眾,懂得眾生平等之理。經文中講佛陀「次第乞已」,是說佛陀乞食不分貴賤,均依次挨家沿門托缽。無論豐薄、葷素,皆欣然接受
托缽乞食可以修行忍辱。
「忍辱」作為佛教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之一,是成就菩薩道的重要修行
眾生覺悟不同,並非所有人都願意恭敬布施給修行者,沿門乞食,難免遇到羞辱。因此,在托缽乞食過程中,就要常行忍辱,成就忍辱。
托缽乞食為了寡慾知足。
縱然你有廣廈千間,一晚不過只睡一張床;縱然你有世間山珍海味萬千,所求不過一日三餐果腹而已。修行者乞食,不嫌寡淡,能果腹即可。將生活中對物質的需求降到最低,然後才能懂得知足,在知足中獲得生命的喜樂。
托缽乞食,去除我慢,修行無我。
「慢心」是精進成長中最大的內心障礙之一。「慢心」體現在倚恃「我執」,貢高我慢,高估自己,狂傲成性,但實際做起事來卻一無是處,懶惰怠慢,推卸責任,毫無擔當,最可惡可悲的是,還常常強詞奪理,自以為是,卻是膚淺無知無能的人。這種人若慢心不自知,自己不知道要調整改變,就會做甚麼都不會有成!學法無益,只有淪落在苦難的輪迴中,難以自拔!直至覺悟了才會有救。
「我執」則是《金剛經》甚至整個佛教修行中,都極力教導破除的心念,因為這是人生痛苦煩惱的根源。佛陀在《金剛經》中開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一切的講法都是從入舍衛城托缽乞食開始。比丘、比丘尼在乞食中破除我慢,我慢既破,無始以來之我執、我見、我愛等我相,亦皆隨之而破,破了我相,即是無我,若得無我,智則現前,道即可成。
托缽乞食,培養對眾生的感恩。
佛語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
接受眾生的布施,就得一心修行,為眾生祈福、修福,發願度化眾生。佛教戒律中,有著許多對比丘、比丘尼乞食的戒條,以便規誡弟子,領悟佛陀教導托缽乞食的真義,如法修行,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成就圓滿。
領悟了這些佛陀托缽乞食的意義,希望每一個修行者也都能從中有所體悟,在生活中踐行佛陀法教。修行人就要放得下,就要去戰勝我們自己,我們的敵人就是自己,我們要能夠戰勝我們自己,我們就能夠吃得下別人吃不了的苦,成就別人成不了的無量功德。
瞭解托缽乞食的意義,我們就明白了佛法是應該怎樣修行,修行就要放得下,一切都要放下。我們出家人修行不但要放得下一切,還應該斷去世間的一切外緣,我們修行人不要再攀援了。因為我們不攀援,修慈悲平等的包容之心,慈悲心修好了,我們就會生起無緣的大慈,同體的大悲心、還有大行、大願、大智慧等佛菩薩的性德,我們也都能夠修出來,都能夠證得成佛的正果。
-------------------------
出家人托缽乞食的含義與由來
出家人托缽乞食的含義與由來
乞食,又稱為托缽、分衛、行乞,是比丘為資養自己色身,乞食於人的一種行儀,也是比丘清淨自活的一種修行方式。乞食作為佛世比丘的修行方式,具有其來由與含義。比丘在乞食時應當遵循正確的乞食原則,具足必要的乞食威儀。比丘在乞食後,應當如法將飲食分配給大眾,令老弱比丘都能平等飲食。乞食具有多種功德利益,還有一些必要的禁忌。比丘在乞食時,只有明瞭這些功德利益與禁忌,才能更為如理如法地乞食。比丘在乞食時,還應當心存正念,保持一顆清淨心。乞食不僅是比丘的修行方式,也是菩薩成就十法的必修方式。
一、乞食的含義
乞食作為比丘必要的修學方法,具有多重含義。其最常見的意義有二,即:(一)自利,為杜絕俗事干擾,方便修道。(二)利他,為福利世人,給予眾生種福機會。《大乘義章》卷十五日:「專行乞食,所為有二:一者為自,省事修道。二者為他,福利世人。」另據《法集經》卷一載,如來乞食有三種含義,即:(一)不貪珍味,美惡均等。(二)為破我慢,於富貴貧賤等家皆無揀擇。(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可見,佛陀之所以令比丘乞食,不僅是為了方便比丘修道,避免外界對修道的干擾,也是為了破除比丘的憍慢心,同時,還是為了成就眾生種福田的機會。正因為乞食能夠自利利他,因而佛陀要求比丘乞食為生,專精道業。
二、乞食的由來
比丘飲食有三種,分別為受請食、眾僧食和常乞食等。佛陀指出,比丘這三種飲食方式中,以常乞食為最適合比丘奉行的修道方法。據《十二頭陀經》曰:「食有三種:一受請食,二眾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諸漏因緣。所以者何?受請食者,若得清,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請,則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貪憂法,則能遮道。若僧食者,當隨眾法斷事擯人,料理僧事,心則散亂,妨廢行道。有於是惱亂因緣,應受乞食法。」
比丘若受請食,或者眾僧食時,常常會成為生起煩惱的因緣。當比丘受請食若得到食物,便會作是念:我是福德好人,因而得食:若得不到飲食,則會怨恨請你應供的人。會作是念:這個人沒有識別能力,不應該請的人請來了,應當請的人則不請。或者會妄自鄙薄,懊惱自責,生起憂苦,以這樣的貪愛之心受請食,則會障蔽道業。若受眾僧食時,入眾當隨眾法,料理僧事,處分作使,心則散亂妨廢行道。唯有常行乞食,則可去除憍慢,增長道念。由於乞食有如此利於修道的殊勝之處,因而,佛陀成道後不僅要求比丘弟子常行乞食,而且自己親自帶領大眾乞食。
三、乞食的方法與威儀
比丘乞食時,當奉行一定的乞食方法與威儀,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載,比丘入城行乞時,道側而行,左手持缽,次第乞食。以維持生命為限,心不貪著,故得食時不喜,不得亦不憂,唯以除舊疾,養氣力為要。
比丘乞食時,不僅要次第乞食,得失隨緣,心無增減,還應當平等乞食,即不論貧富貴賤,都同等對待,不起分別心。乞食之時,當以七家為限,若七家乞食不得,不得繼續乞食,以防比丘生起貪著之心。如《四分律》石:
蘭若比丘入村乞食者,清旦淨浣手,至衣架邊,一手舉衣,一手挽取抖擻,著七條己,揲大衣著肩上,若缽囊中,執打露杖在道行,當思惟善法。若見人,先問訊言:善來!若近聚落,便著大衣。至於村門,應看巷相,空處相,第一門相,第七門相,右手執杖,左手持缽,道側而行,次弟乞食。若俗人送食,不得迎取,除喚來,往取,不得強取,應知當得立待,得食已,乃至出村安缽著地,揲僧伽黎如前進至阿蘭若處,方共食之。
比丘乞食,要具足乞食威儀一一身著大衣,左手持缽,右手執杖,於道側而行。當俗人送給食物之時,不得迎取,以防有獻媚之態。乞得食物之後,依次出村將缽安放地上,然後折起大衣,回到阿蘭若住處,然後大眾一起進食。
四、乞食的分配
依照佛制,比丘乞食所得的食物,應當分為四分,稱為乞食四分。據《寶雲經》:「凡乞食,為四分:一奉同梵行,一與窮乞,一與鬼神,一分自食。」 四分即:(一)一分奉同梵行者,所謂同梵行者,即同修淨行之人。凡乞食時,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或有老病等不便行履者,比丘得食歸時,則以一分奉之,令其飽滿,亦得安心修道。(二)一分與窮乞人,謂乞得食物時,遇有窮苦求乞之人,當起憐憫心,作自飢餓想,而以一分施之,令其飽滿,勸他修善。(三)一分與諸鬼神,即將乞得之食,以淨器盛貯一分,待日哺時,則燃香諷咒加持,普施一切鬼神,令其飽滿,出離苦趣,悉得解脫。(四)一分自食,謂比丘乞食,除前三分外,唯留一分,或多或少則自食之。食己,安心行道,庶不虛受信施。
五、乞食的十種功德利益
比丘乞食,不僅是為了滋養色身,而且還具有多種功德利益,如《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云:「若有比丘持缽乞食,有十種功德。云何十種?(一)威儀無缺,(二)成熟有情,(三)遠離慢心,(四)不貪名利,(五)福田周普,(六)諸佛歡悅,(七)紹隆三寶,(八)梵行圓滿、舍下劣意,(九)命終生天,(十)究竟圓寂。如是功德,若常持缽乞食所獲。」
乞食不僅有多種功德,而且有多種利益。據《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載,乞食有十種利益,即:(一)所用活命,自屬不屬他。(二)眾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三)若有施我食者,當生悲心,我當勤行精進,令善住佈施,作後乃食。(四)順佛之教行。(五)易滿易養。(六)行破憍慢之法。(七)招感三十二相中無見頂相之善根。(八)見我乞食,則其餘有修善法者亦當效我。(九)不與男女、大小有諸因緣事。(十)次第乞食,於眾生中生平等心。
乞食不僅能滋養色身,以便精進修道,還可令供養飲食者歸依三寶,種下善因。對於乞食比丘來說,乞食能夠使自己生起慈悲心,更為勤行精進,還能使自己順應佛陀的教誡,破除憍慢之心,做到少欲知足,還可召感佛之三十二相之無見頂相之瑞相。由於比丘乞食,還可帶動其他修善法的人傚法自己廣修善道。由於常行乞食,就不會與男女、大小等人有各種因緣之事。由於比丘常行次第乞食,就能與眾生中生起平等心。
六、乞食的禁忌
比丘外出乞食時,為了避免嫌疑,有五種處所不可前往乞食。據《顯揚聖教論》載,此五處分別為:(一)唱令家,歌唱曲令,但取歡娛,能亂禪定。(二)婬女家,其處行止不潔,聲名不正,色慾因緣,為障道根本。(三)酤酒家,酒是起罪因緣,能生過失。(四)王宮,乃貴戚之處,嚴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不可往。(五)旃陀羅,即屠夫之家,此處殺心盛大,惱害眾生,見者傷慈,壞善根本,故不可往。
七、過午不乞食
佛教基本的飲食制度為「過午不食」,也稱為「過午不乞食」。佛陀之所以製定「過午不乞食」制度,是緣於佛的弟子迦留陀夷比丘:迦留陀夷比丘面貌極黑,他一次夜行乞食,當時天色黑暗,他乞食到一產人家時,這家婦人正懷有身孕。孕婦在閃電中突然見到面目黧黑的迦留陀夷,以為是鬼,因受此驚嚇,導致流產。後聽說迦留陀夷為佛弟子,婦人便惡言相罵:「賊比丘,寧可餓死,也不要晚上乞食。」。佛陀知道此事後,便製定過午不得乞食的戒條。
八、乞食心存正念
比丘乞食時,應當心存正念。當進入聚落乞食之時,應當控制六根,令其不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也不分別施主的男女等性別。乞食多少,平等對待:飲食好惡,心無增減。據《十二頭陀經》云:「比丘欲入聚落乞食之時,當制六根令不着色聲香味觸法,又不分別男女等相,得與不得其心平等,若好若惡不生增減。」比丘若外出乞食,不得食時,應當作如是念:釋迦如來舍棄轉輪聖王之位出家成道,入鄉里乞食猶有不得食,何況我等無福薄德之人,如此觀想方為如法乞食之人。若是乞得飲食,當生如是想:施主飲食供養,欲令我等比丘精進修道,我今得飲食,當少欲知足,勤行精進,以為施主廣種福田。
九、菩薩成就十法乞食
乞食不僅是比丘主要的修學方法,也是菩薩為成就十法而奉行的修學方法。菩薩的這種乞食方法稱為乞食十為。據《寶雨經》卷八所載,菩薩十法乞食分別為:
(一)為攝受諸有情故。菩薩見一切有情受諸苦惱,雖能成就微少善根,但為時不久,為欲攝益諸有情而行乞食。
(二)為次第故。即入城邑聚落時,住於正念,具足威儀,諸根寂然,依次乞食,不舍貧窮家而入富貴家。
(三)為不疲厭故。菩薩次第乞食時,不生厭離,亦不疲倦,於諸有情無所憎愛。
(四)為知足故,以其不疲厭,遂能知足。
(五)為分佈故,若得食後,好壞食物皆當隨應受取,返己住處,先於如來像,或舍利塔前供養讚歎:復以所得食物分為四分,三分施與同梵行者、貧窮主人、惡道有情,所餘一分自食。
(六)為不耽嗜故,謂菩薩雖食,而於食事無貪、無染,亦無愛著。
(七)為知量故,受食唯為活命,不使身體羸弱,亦不令其過量:若極虛弱則影響修持,若極重則增長睡眠。
(八)為善品現前故,菩薩如法行食,能令善品增長現前。
(九)為善根圓滿故,以其勤修而無怠惰,故得圓滿菩提資糧。
(十)為離我執故,由彼一切之善,能成熟菩提分法,遠離我執,遂能舍身肉,施與有情。
出家人托缽乞食的含義與由來 - 佛弟子文庫 https://bit.ly/2Qja4s1


出家人托缽的意義何在?
出家(梵語pravrajyaj),乃出離俗家牽纏雜務之束縛,以期證悟無上菩提為宗,志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旨。
對自己而言,應自度自利,廣修智慧福德,明心見性,證悟世出世法,圓成佛道。對他而言,應力行度人利他履行菩薩四攝法,布施(梵語dana)、愛語、同事、利行;實踐菩薩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胸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愍念四生六凡,無一不度,如一眾生不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之本願,是名出家人法。
出家是大丈夫之事,非將相之所能為也;莫謂袈裟容易得,只因累劫種福田。
出家要出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家,三界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生死家,生死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輪迴家,輪迴家不出空出家;出家出煩惱家,煩惱家不出空出家。因此出家要具足如是正見,方不失出家本懷,不負四重恩是也。
出家人托缽意義何在?這是佛制之乞食法門,日中一食,充饑之法,正意味佛法不離世間覺的寫照,修行不得脫離五欲六塵,而面對塵欲以鍊心、修心、證心之功,以達心境自在為趣向。
是故,佛制托缽其本意深廣,不外乎令比丘(梵語bhiksu)、比丘尼(梵語bhiksuni)們能破除我相我執。念念不忘修行是自力的功夫。處處不忘與眾生廣結善緣。修行在人間,成佛在人間。道在生活行住坐臥,生活行住坐臥即是道的真諦。若能正解如是托缽本意,是名托缽也;若不然,與叫化子、乞丐、乞飯之浪子有何區別?願我佛弟子能體達如來制定托缽行法甚深意境,方不愧是真佛子。
---------------------------------------
我們常常能看見托缽的僧人,托缽這個行為有什麼意義呢?
托缽的意義
托缽又作乞食、分衛、團墮(食物落於缽中之意)、持缽、捧缽。指出家者持缽巡訪各城市、村落等處,向大眾化緣乞食。
佛制比丘,三衣一缽。比丘,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比丘一詞,是梵語的譯音,意譯「乞士」,意思是上從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缽是出家僧人必備之物,為比丘十八物之一。佛教認為,出家人的生活就是從托缽行乞開始的,一個僧人若不託缽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出家人。因此,三壇大戒法會在為新戒傳授具足戒後,即帶領新戒比丘托缽乞食,感受一個出家僧人應有的責任和胸懷。
托缽乞食的意義
1、佛陀貴為王子,出家修道解脫,用托缽乞食得到食物等生活必需品。這是世人值得景仰,出家人必須學習實踐的。
2、佛陀教導佛弟子修習正命,用正當的方法取得生活必需品,出家人的方法就是托缽行乞。接受信眾布施,清凈安心。不可以裝神弄鬼、符咒妖術等邪命方法騙取信眾布施,也不可以從事生產或買賣事業來賺取物品。
3、佛陀教導出家人托缽行乞,少欲知足專心修行。出家舍離世俗的家業、生產事業、經濟的販賣貿易,少事少煩擾,安心修行。透過最簡單的托缽行乞獲得食物和衣服、住所、藥品等生活必需品,這是佛陀教導出家人修習少欲知足的最基礎方法。
4、托缽是出家人每天應做的事,於四種資具的供養,懂得適量,不積蓄物品。避免積蓄所引起的貪心,去除因為財產物品的積蓄所產生的驕慢。出家人也可以隨緣接受人們送至寺院供養的物品,或接受信眾邀請到家裡接受供養,但這些都是一餐之量,知量知足。
5、托缽乞食去除驕慢。剃頭出家,破身好相,捨棄一切裝飾品,穿著袈裟,背著缽,天天托缽,以行乞養活自己。佛陀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鄉弘法,很自然地托缽行乞,但他的父王反而覺得很丟臉,可見世俗人去除憍慢有多難!為了解脫煩惱,自降身份來行乞,這是佛陀智慧的教導。
6、托缽可去除自己的貪心。托缽是次第乞食,平等接受布施。不為了食物而攀緣施主,不為了美好的食物而結好貴人。培養平等心,去除貪心。
7、托缽去除瞋心培養慈心。托缽見到施主歡喜布施的善業,出家人隨喜他的善,心存感激,對他修習慈心,祝福施主安樂、沒有痛苦,成就一切善。
8、托缽讓施主有機會修習善業。修習不雜染的善業要有好的因緣,供養如法修行的出家人,這是修習清凈善業的難得因緣。出家人托缽讓信眾為自己的生命種福田,得到美好的果報。
9、托缽讓在家人有機會親近三寶,進一步學習佛陀純正的妙法。在家人透過布施的善業與三寶結緣,或則親眼目睹三寶住世而有緣學習佛法。如法托缽的清凈善業是三寶住世的表顯,對世間是一大功德。佛門常識:托缽的意義 @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 痞客邦 :: https://bit.ly/32twuc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