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武舉制度正式建立是在武則天時。 《通典? 選舉三? 歷代制下》雲:"(武則天)長安二年(西元702)年,教人習武藝,其後每歲如明經進士之法,行鄉飲酒禮,送於兵部。 "開元十九年(西元721年)诏武貢人與明經進士同鄉飲酒禮。 其鄉貢武舉人上省,先令謁姜太公廟。 每拜大將及行師冠捷,亦宜告廟"。 武舉之制,從此確定下來

171575077_10159225516084785_5197123287063030118_n843a4e685d4d2988237452c028447e595b39cc7f32012021-04-14_110314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171575077_10159225516084785_5197123287063030118_n (1)172465344_10159225516329785_7140135176576738868_n171268890_10159225516264785_7571329835471095380_n170788596_10159225516229785_3781819681661427999_n170789837_10159225516164785_8482756723514623114_n

《造型槓鈴》
圖為明清時期的武舉考核大刀,重量按《皇朝禮器圖示》記載分別重120斤、100斤、80斤三等,刀刃亦未開鋒,顯然已退去其“戰場”傳奇色彩,如明代軍事家茅元儀所說:「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但它們的形象似乎還是不時被一些小說情懷者結合上述的重量一併誇大
(3) 中華之窗 | Facebook https://bit.ly/3tcvfu6
------------------
古時的科舉分為文舉和武舉,大家對於文舉是比較熟悉的,但是,對於武舉就很陌生了。我們不禁好奇:武舉是如何選拔人才的呢?朝廷是否以“舉重”作為主要考核項目?
北京有這樣一座博物館,裏面陳列的都是古代科舉的東西。其中,有幾塊方方正正的石頭引起了我們的興趣。原來,這就是古代武舉的考試用品——掇石。掇石有半米高,它的中間部分挖空了,方便選手抓舉。石頭上面還刻了字,包括考試的年份、石頭的重量,還有一些祝福語等。
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博物館珍藏的清朝掇石,上面就刻有“光緒辛卯年制”,還刻有“重兩百二十斤”。石頭的正中間刻有“得意青雲路”,這是在祝福考生能夠金榜題名。其實,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舉重的相關記載,那時候的人稱之為“翹關”或“扛鼎”。翹關,顧名思義就是把門栓給舉起來;而扛鼎就是將青銅巨鼎舉過頭顱。這兩樣東西都重達上百斤,能夠完成這個項目的都是那時候的大力士。
到了唐朝時期,舉重就成為朝廷選舉人才的項目。武則天時期,她為了讓國民能夠牢記國力的重要性,特地設立了武舉。長安二年,武則天還將“翹關”加到了武舉考試中。據《新唐書》記載,武舉考試除了步射、馬射、馬槍、負重項目外,還有“翹關”項目。這裏所説的“關”並不是鎖住城門的門栓,而是武舉考試中特用的木棍。木棍長一丈七尺,直徑足足有三寸半。
武舉考試的考核標準是,考生必須舉起木棍的一端,且連續舉十下。
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第2張
宋朝時期,開國皇帝吸取大唐王朝滅亡的教訓,決定重視文舉,抑制武舉。他們會在武舉中加入策論,考核考生的文化水平。還有,宋朝政府取消臂力測試,改為以騎射為主。騎射所使用的弓箭,他們也會按照重量劃分等級,讓不同體重的人去參加不同等級的比賽。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首名武狀元產生於宋神宗時,為福建人薛奕,後與西夏作戰時戰死。
元朝時期,統治者不相信漢人,他們害怕漢人手裏有兵器,更害怕他們學習武藝。於是,他們乾脆將武舉給取消了,免得“養虎為患”明朝時期,朱元璋不同意文武分途,於是,只開了文舉,而停止了武舉。直到天順八年,明朝才正式開武舉。此時武舉的考核重點是弓箭、馬匹,同時還有策論。萬曆年間,國家的邊境屢屢響起警報,朝廷這才加強武舉,希望能夠選舉合適的人才送往前線。
到了崇禎四年,朝廷再次將舉重項目添加到武舉考試中。這次的舉重不再是舉木棍,而舉刀石。這其中,刀的重量有三個等級,分別是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石的重量也有三個等級,分別是兩百斤、兩百五十斤、三百斤。除此之外還包括,馬步箭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營陣、地雷、火藥、戰車;兵法、天文、地理
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第3張
清朝是武舉的鼎盛時期,滿人習慣馬背上的生活,自然會特別重視武舉。《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清朝的武舉分為三場考試,第一場是考核騎馬射箭,第二場是考核技勇,第三場是考核兵法。“技勇”包括拉弓、舞刀弄槍、舉重,這都是考驗臂力的。
前面提到,刀、石均分為三個等級,而弓也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八十斤、一百斤和一百二十斤。考核過程中,考官對於考生的動作有明確的要求,即“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
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第4張
這裏需要説明的是,國家軍隊的人才需求並不全靠武舉來滿足,且武舉出身的官員並沒有文舉出身的官員那麼受重視。
歷史上的名將,幾乎很少是武舉出身的;而歷史上有名的文官,大部分都是科舉出身的。武舉的稱謂跟文舉是一樣的,比如:武秀才、武舉人、武狀元等。清朝時期,武舉是每三年舉辦一次,時間上跟文舉是相同的。考生需要先通過地方的考核,獲得武舉資格後才能參加鄉試;順利通過鄉試之人就可以成為“武舉人”。
這些武舉人還可以參加更高級別的考試,比如:會試、殿試。考生如果能夠獲得會試三甲,則可以被朝廷授予官職。《清史稿》記載:“一甲進士授副將、參將、遊擊,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不過,武舉始終不是軍官的“正途”出身,只能算“雜途”出身,他們的官場生涯也不會像行伍出身的軍官那麼順利。據相關史料記載,國家的軍官中,超過百分之七十是行伍出身
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第5張
為什麼會這樣呢?
武舉考核中偏重於武藝,而忽視了謀略。而帶兵打戰的將軍,更重要的是能夠精通兵法,能夠運籌帷幄。顯然,武舉出身的軍官往往達不到這個要求。所以,當時社會紛紛指出武舉的弊端,認為它只能選出士卒,而選不出將帥。清朝末期,西方先進的熱武器讓手持冷武器的清兵震驚了,國民這才發覺國家強調的武藝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於是,很多人站出來要求廢除武舉。
據《清朝續文獻通考》中介紹,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皇帝下旨:“謂武科一途,本因前明舊制,相沿已久,流弊滋多,而所習原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自應設法變通,力求實際,1901年嗣後武生童考試及武科鄉、會試,著即一律永遠停止。
這樣,武舉就消失了,再也不會出現了。古代武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 舉重真的是主要的考核項目嗎 - 未解之謎 - 歷史百科網 https://bit.ly/3uKcuyD


【高雄,鳳山】鳳儀書院 ~ 一窺清代科舉制度 @ 就John環遊世界! I'm John :: 痞客邦 ::

0 (22)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1502938507-29883562591502938505-24831134381502938500-4578106651502938513-10536623101502938488-1997150670 (1)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1502938516-16542133391502938521-42745971801502938518-14042045871502938523-697831901502938529-34457666711503049538-2747739689R5b80d15a0514cf218c93df6ed3c5ab2

【高雄,鳳山】鳳儀書院 ~ 一窺清代科舉制度 @ 就John環遊世界! I'm John :: 痞客邦 ::


2021-04-14_0923152021-04-14_0924222021-04-14_0924062021-04-14_0923552021-04-14_0923432021-04-14_092326

清代武科舉考試秘辛!術科考題大解析!
清代武科舉考試秘辛!術科考題大解析!清代武科舉考試秘辛!術科考題大解析!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https://bit.ly/3dVSJNI
考試題目,出自《乾隆24年雲南武鄉試錄》
第一場
試馬上箭,豎立三把,每把以三十五步為則,照例九箭中四箭者合式。准入二場。
第二場
試步下箭,以五十步為則,照例九箭中二箭者合式。箭畢,試開弓、舞刀、掇石,三項內能一二項者,准入三場。
──《乾隆24年雲南武鄉試錄》
參觀內閣大庫展區時,看到圖中這樣的考題,是否也曾一頭霧水,滿頭問號?清代的公務員考試,除了一般大眾比較熟悉的文科,還有武科及專門針對八旗子弟的翻譯科,讓大清帝國不同專才的子民都有一展長才的機會!
武科考試和文科考試一樣,必須先通過包含縣試、府試、院試的三次考試,獲得「武生」資格;接著依序報考鄉試、會試、殿試。最終中試者稱「武進士」。武科考試分外內三場。頭場、二場為外場考試,測試考生武力值,第三場為內場考試,以紙筆測驗為主。
頭場考試,騎射為基本!
童試階段,頭場試馬箭,考生縱馬一趟,一邊騎馬一邊需拉弓射箭到指定樁靶,一共能射3箭,無一射中者不得參加第二場考試。
(上圖)頭場馬箭考試示意圖。
(下圖)箭把樣貌,兩圖皆出自Étienne Zi, Pratique des examens militaires en Chine, 1896. cUniversity of Oregon
第二場考試不僅需比準頭,也需比力氣!
第二場試步箭,站立於樁靶50步(約86公尺)外,連射5箭,中一箭以下者不能繼續考試。不過到了鄉會試階段,要求更加嚴格,頭場馬箭需縱馬2次,所射6箭中3箭者合格;第二場步箭, 6箭中2箭者合格。[1]武科考試射箭時使用的馬弓為3力,步弓以5力為標準。1力等於10斤,清代1斤約為596.816克,1力約5.968公斤,也就是說,第一場考試騎馬射箭至少要拉開17.9公斤的弓,站立射箭要拉開29.84公斤。
射箭考試看似要求的臂力標準不高,但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
射完步箭後還需開弓、舞刀、掇石。開弓,應試時弓必須拉到滿,拉弓的重量分別有8力 (47.7kg)、10力(59.68kg)、12力(71.62 kg)三種可以選擇,拉弓時考生可增加2、3力,但以15力(89.52 kg)為上限。舞刀,刀子造型類似影劇中常見的「青龍偃月刀」,刀必舞花,重量不輕,有80斤(47.74 kg)、100斤(59.68 kg)、120斤(71.62 kg)三種。掇石是一種胸口碎大石徒手搬巨石的舉重方式,考試所用石頭為一長方體,兩側有凹洞,可供手持,和現今搬家用紙箱造型有些類似,不過,抬舉方試就和現在常見的奧運舉重比賽很不一樣,奧運舉重比賽不論是「抓舉」還是「挺舉」,最終都需將槓鈴高舉過頭,清代武科掇石考試,僅需將石頭最少離地1尺(約為32cm),再將石頭底部左右翻露一次,就算合格,考試用的石頭則分別重200斤(119.36 kg)、250斤(149.2 kg)、300斤(179.04 kg),因為不需高舉過頭,相對之下,石頭的重量也就比較重啦!
第二場考試「舞刀」、「掇石」示意圖,出自Étienne Zi, Pratique des examens militaires en Chine, 1896. cUniversity of Oregon
[1] 有清一代武科舉外場考試合格標準幾經變更,本文僅簡述乾隆25年(1760)的規定。
第三場考試,清代前期考驗判斷力,後期背多分!
考武科,不只需要試其技勇,更需要頭腦,才能揀選出「允文允武」的人才!第三場考試在清代前期考策論,之前的文物館週記105期⇨〈武鄉試的題目:以力久,以氣勝〉曾介紹過武舉策論題目。不過嘉慶十二年(1807)後,改為默寫武經,然而有意思的是,雖然是「背多分」,已有標準答案,但翻閱鄉、會試錄會發現,官方仍將這標準答案印出。在道光元年的《廣東武鄉試錄》便收錄了考生胡龍安默寫武經的答案內容:「武侯問曰:『吾與敵相遇大水之澤』至『必逐其迹』。該考題出自戰國名將吳啟的《吳子兵法》第五章「應變」,講述戰爭中車騎遇雨、大水的應變之道。
解析完武科考試題目,不禁令人感嘆,不管哪個年代,只要是考生,都必須面臨生存難度S級的挑戰啊
清代武科舉考試秘辛!術科考題大解析!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https://bit.ly/3dVSJNI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古代武科舉考試:測臂力 唐代舉木棍清代提掇石
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館藏掇石,中間豎刻着「得意青雲路」。
掇石,也稱「制子石」「武功石」。石上皆標有重量,主要考臂力,以重量多少定名次,並刻有科舉吉語。
實習記者 孟 欣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分為文科舉和武科舉兩類。反映文科舉的書籍及影視作品眾多,人們對此並不陌生,但武科舉如何選拔人才?測試臂力的「舉重」又在武科舉中佔據怎樣的位置?
清朝掇石用來測試考生臂力
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內,幾塊中部挖空、方方正正的「石塊」吸引着參觀者的注意力,這便是清代武科舉考試評定考生臂力的「舉重」工具——掇石。掇石,也叫「制子石」「武功石」,為長方形,約半米高,中間挖空部分或為十字形,或為半月形,以便考生將手伸入舉起。掇石前部有刻字,刻着考試年份、掇石重量和恭祝考生金榜題名的吉祥話。例如一枚館藏的清代掇石,左側豎刻「光緒辛卯年置」(公元1891年),右側豎刻「重二百二十斤」,頂部橫刻着「登瀛洲」三字,意為士人得到榮寵,如登仙界,正中間豎刻着「得意青雲路」,都是預祝考生金榜題名的妙語
體能測試的朝代更迭
掇石是清朝時測試體能、以體力選人才的物證。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史籍上就有關於舉重的記載,稱之為「翹關」和「扛鼎」。「翹關」是指單手舉起城門上的大木門栓,「扛鼎」則要求雙手舉起烹煮食物的青銅巨鼎。門栓有百八十斤,青銅巨鼎可以重達幾百斤,因而能夠「翹關」「扛鼎」都是古代大力士的象徵,例如東漢末年自詡「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項羽即是一位「身長八尺,力能扛鼎」的大力士。
「舉重」作為選拔人才的制度興起於唐代。唐代科舉制度興起,一改過去主要以薦舉選拔人才的局面。武則天稱帝後,為防止國民在盛唐的安逸中忘記戰爭,疏於鍛煉,於長安二年(公元702年)開設武科舉,即將「翹關」加入武科考試的科目之中。除去步射、馬射、馬槍之外,「又有翹關、負重、身材之選」(《新唐書·選舉志》)。自然,這時舉的「關」不再是實用的城門門栓,而是為考試特製的木棍,這種木棍有一丈七尺長(相當於5米半左右),直徑三寸半(相當於10厘米左右),合格的標準是手持「關」的一端,共舉10次。到了宋代,宋太祖趙匡胤深恐兵權旁落,因而採取重文輕武的措施。首先,在武科舉中加入了策論,考察考生對於文化和兵法策論的掌握;其次,降低了在武科方面的要求,取消了專門的臂力測試,以步射、馬射為主,輔以弩踏、刀槍器械,然而對於弓、弩等工具也有重量等級的劃分。元代,為強化統治,統治者禁止漢人學習武藝和私藏武器,武科舉也隨之取消。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希望培養文武兼備的人才,不贊成文武分途,因而長期沒有開設武科取仕,直至明憲宗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才重開武科,此時距明朝建立已96年了。這時的考試重在弓馬,兼取策論。明萬曆年間邊疆告急,朝廷試圖加強武舉,選拔人才,但是也未能實現。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開刀石科目,「舉重」再次成為武舉考試的科目,這時舉重的方式即為掇石,而不再是舉木棍,並且設定刀的重量為3個等級,即80斤、100斤、120斤,石的重量為3個等級,即200斤、250斤、300斤,這是所謂的「弓刀石馬步箭」(即開弓、舞刀、掇石、馬射、步射)的開端。清代繼承了明末的相關政策,是武科舉發展的鼎盛時期,據《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武科考試分為3場,第一場試射馬步箭,第二場試技勇,第三場考兵法。其中第二場的技勇包括拉弓、舞刀、掇石3項,這3項都是對考生臂力的測試。這一時期對於技勇所用的弓、刀、石都有明確的規格等級,規格依次為三號、二號、頭號。據記載,弓的3個等級為八力(相當於80斤)、十力(相當於100斤)、十二力(相當於120斤);刀的3個等級為80斤、100斤、120斤;石的3個等級為200斤、250斤、300斤。並且對於舉起的動作標準有較明確的規定,要求「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由此可見清代武科舉制度的成熟。
武科舉官員不如文科舉受重用
與文科舉不同,武科舉在古代選取軍事人才時並非始終佔據主要地位,武科舉出身的軍官也不如文科舉官員那樣受到重用。縱觀歷史,各朝名將出身武舉的確實寥寥無幾。但是稱謂往往與文科舉相同,只是在秀才、舉人等稱謂前加上武字,即為武秀才、武舉人等。以清朝為例,清朝入關之初即舉行武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與文科舉並行。凡通過基層考試即獲得武生資格(俗稱武秀才),可以參加武鄉試;通過鄉試的即為武舉人;之後在參加國家舉辦的會試和殿試中,最終選出三甲,授予官職。清初明確規定,一甲進士(包括狀元、榜眼、探花)授副將、參將、游擊、都司,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其後一甲一名(狀元)授一等侍衛,二、三名(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二、三甲進士授三等侍衛及藍翎侍衛,獲得這些官銜後,再到兵部選實職官。(《清史稿》)不過在清代,武科舉出身的軍官實際只是「雜途」出身,升遷遠不如「正途」——行伍出身的軍官晉升順利。據統計,70%以上的軍官是行伍出身。並且,古代武科舉考試往往過分重視武藝,輕視兵法的測驗,而將才往往對於行兵佈陣能力的要求遠勝於舉刀弄槍,因而在明末即有舉子發出「今日選將才乎,選家丁乎」的質疑,譴責武科舉考試無法選出實用的軍事人才。特別是清代末年,大量西方先進的火器伴隨戰火傳入中國,戰爭形勢逐漸由冷兵器轉向火器,「弓刀石馬步箭」已然沒有實際意義,因而有識之士不斷上書,請求廢止武科舉。終於在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朝廷下令:「謂武科一途,本因前明舊制,相沿已久,流弊滋多,而所習原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自應設法變通,力求實際,嗣後武生童考試及武科鄉、會試,著即一律永遠停止。」(《清朝續文獻通考》)至此,持續1000餘年的武科舉考試宣告壽終正
原文網址:http://read01.com/nE6oAM.html


古代科舉必考「掇石」 如今的年輕人都提不起來 - 每日頭條

15n30002o54n057sop3qunnamed (10)


326000n0p6507890s8o323000n0903np143nq7327000n0nqrs0043n223r4000108376q818q3r3r700010n04p2484517324000n0rp5pnps3qp7

精通十八般武藝就能當武狀元?錯!搬不動這塊石頭免談
同學們一定要問,這是什麼神奇石頭?
外表毫不起眼:長方形,半米高,兩側各有一個凹形槽口,乍看就是一個厚厚實實的石墩子。
這叫「掇石」,民間也稱「贄石」、「制子石」、「武石」,是明清兩代武舉的必考項目:把它提到離地一尺,上到胸口,下過膝蓋。
這玩意有多重?三個等級:200斤、250斤、300斤。
把「掇石」提到胸口,並不需要像奧運會舉重一樣舉過頭頂,看起來不難,但事實上對腿力、腰力、臂力、指力的要求極高,一般沒有常年專業鍛鍊的人想把它拎起一寸都不可能。
圖:古風濃郁的金陵,有大力士玩300斤掇石,但只能提至腹部
想當武狀元?搬起它先。
一、武狀元考什麼?
說起武狀元,很多同學都很神往。
小說評書里,武狀元是靠武藝打出來的,簡單說,你把其他考生統統干翻就是武狀元。比如《說唐》里,第七條好漢羅成是在前六條好漢或不在或死掉的前提下,技壓群雄搶到了武狀元;《說岳全傳》里,岳飛在武狀元比試中,槍挑了小梁王。
歷史上真實的武狀元,並不是這回事。
武科舉最早是武則天稱帝後開設的,當時的考試項目是步射、馬射、馬槍、翹關、負重、身材。其中,「翹關」就是舉一種特製的大木棍,考察臂力。宋代重文輕武,在武科舉中加入了策論,取消了臂力測試。
明代武舉考試,前期重在弓馬,兼取策論。到了明末,「掇石」正式成為必考項目。
清代武舉基本沿襲了明代,武舉的項目最為豐富。
據《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武科考試共分三場。第一場試射馬步箭;第二場試技勇;第三場考策論武經。因為場地不同,前兩場也稱「外場」,第三場也稱「內場」。
圖:清代武舉考試中的騎馬射箭
第二場的「技勇」,分為拉弓、舞刀、掇石三項,這三項都是考力氣的,各有三個等級:三號、二號和頭號。
拉弓的三個等級為八力(相當於80 斤)、十力(相當於100 斤)、十二力(相當 於120 斤);刀的三個等級為80斤、100斤、120斤;石的三個等級為200斤、250斤、300斤。
此外,武舉對於完成標準有嚴格的規定,要求「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
圖:難得一見的清代武舉人舊照,他舉的「掇石」是頭號的
對於考生來說,弓、刀、石三項必須有兩項為頭號和二號成績,如果三號成績超過兩項者——對不起,等下屆吧!
二、武狀元為何當不了名將?
要說中國的科舉制度,從文科舉到武科舉,都陷入一個怪圈:學無以致用。
拿「掇石」來說,能提起300斤的石墩子,除了有人開玩笑說「可以一把將民女從地上抓到馬背」,指揮打仗時並沒有什麼卵用。
圖:武舉人家的匾額
古代武舉考試過分重視射箭、力氣,策論兵法的考試就是走走過場,不是文盲就行。而到了戰場,四肢發達的武舉人往往對行軍布陣毫無常識,明代就有人質疑「今日選將才乎,選家丁乎」,批評武舉考試根本選不出軍事人才。
歷朝歷代,名將出身武舉的幾乎沒有。明代,一共出了三個「連中三元」的武狀元,但官職一般,知名度很小。
圖:風光一時的「掇石」,如今靜悄悄放置於科舉博物館內
清代,軍官升遷的「正途」是行伍出身,武科出身只是「雜途」,算是給地方富貴子弟一點機會。到了清代末年,冷兵器時代被火器時代接管,「馬步箭」和「舉大石」幾乎沒有實際意義,延續千年的武舉制度終於在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被朝廷下令廢除。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z3pq883.html


f5c73acd4bb34e26ad53452021-04-14_093348e8d32dcb4ee15978e95308

古代科舉萌芽於南北朝,但在當時,武選舉頗受壓抑。 北魏孝明帝神龜二年(519)二月,因為考績時「銓別選格,排抑武人」,導致羽林軍千餘人在洛陽發生暴亂。 以後,經隋、唐初,到武后執掌權柄時,開始在長壽元年(692)大興科舉。 武則天曾親自出題考試,開了科舉考試中所謂"殿試"的先例,此外,她還倡導人們學習武藝,長安二年(702)首次允許學習武藝的人參加由兵部主持的科舉考試,名曰"武舉"。 唐代的科舉考試科目繁多,但明經與進士兩科最受社會重視。 唐武則天始置武舉後,地方州、縣,每歲一如明經、進士之法,公開考試選拔,送武舉子赴兵部應試。 考試科目包括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翹關等項。 還有負重,即負米重五斛,行二十步考為中第。 至於「身材言語」之選,則取軀幹雄偉、應對詳明、有統兵才幹及可為將者。 若文職官吏求為武選,則取身高六尺以上、年在四十以下、強勇可以統人者。 另外,考試中還有掌握特殊兵器等附加專案,如筒箭、機弩等。 只要合格,不論出身門第、官位、家境如何,由兵部官員憑考試成績,綜合高低差異,分別掄才挑選,授予不同武職。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詔試武貢士。 華州的郭子儀以「武舉異等」中第,補右衛長史,累遷朔方節度使。 在唐肅宗時,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遂成再造之功",賜封汾陽王。 只是唐代登科錄中未記載武狀元之事,也沒有發現武科登科錄。 武舉考試雖始於武則天,而終唐之世,也未見還有武進士科武狀元之名。 雖然有若干制科武選記錄,進士科卻尚未發現史料。 但是,唐武則天終究舉辦了我國武舉考試制度的第一次科考,此舉不僅僅"混淆世族盤據",也打破了腐朽的門閥蔭襲世官的一統天下,開拓了"廣收俊傑瑰偉英異之士"的新局面。 唐朝的武科考每年舉辦一次,開科時間、間隔固定,確定了武科的"常科"特點,即"進士科"的特性。 據說在洛城殿上,武則天還曾親自閱試天下中式貢士。 杜佑撰寫的《通典》卷十五中記載武則天於載初元年(689)二月"策問貢人於洛城殿,數日方了"。 另外,為避免考官利用特權,杜絕賄賂作弊,她還在科舉史上首先下令在考卷上用紙糊上應考舉子的姓名等個人資料。 雖然此兩項尚未形成規定和制度,但是應該說"殿試"和試卷的"彌封"及其在科考中運用,武則天也開了先河。 五代十國雖設文進士科,卻並未開武進士科。 時至宋朝,武科舉制度趨於完備。 宋朝初年,鑒於唐末五代武人專橫割據之禍,宋太祖提出"宰相須用讀書人"的尚文抑武主張。 宋太祖趙匡胤是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登上皇位的。 後又杯酒釋兵權,將兵權牢牢抓在手中,他太知道把握軍權的重要了。 在他採用將武將養起來的辦法后,怎麼可能再招來一批呢。 他寧肯充實加強皇家衛隊,招募彪悍士兵來做自己的保鏢。 到宋太宗時,娛樂升平日久,武備愈來愈廢弛,"業無可采,上馬則隕"。 以後又尚浮言、輕武備,武科久久不被人們所關注。 天聖八年(1030年),宋仁宗設武科取士,"親試武舉十二人,先閱其騎射而後試之"。 慶歷三年(1043)五月,又下詔設置武學於武成王廟(姜太公廟),此為我國建立武學之始。 後來以朝臣吳育等奏疏反對,僅過三個月即廢棄。 慶歷年間,皇帝下詔武科應試舉人"先試以孫(子)吳(子)大義,以策對為去留,以弓馬為高下" 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下詔複建武學於武成王廟,選文武官中知"兵"者在武學內作為教授。 生員經考試按等第推恩,有兩省待制,或本省鈐轄以上三人保舉,堪任將領者,兼領諸衛將軍。 生員以百人為額。 宋朝武舉已經根本上改變了唐朝以前憑武藝選拔人才的作法,僅保留了騎、步射兩項,而且科考用弓不超過當時軍隊所用的弓力,大大降低了臂力的要求。 此外,宋武舉還添置了謀略的考核、"武經七書"(包括《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唐李問對》)經義理論的掌握、對兵書理論的靈活運用和解決當朝現實問題等為考試內容的對策。 要是不能對《武經七書》爛熟於胸,通過經書大義和策問這兩關就難上難了。 因此,識文章、應策對成了入武闱的高門檻。 由於"以策對為去留,以弓馬為高下",武藝高強而策對不入流的壯士被拒之門外。 對於這類人,北宋時武進士科中特設了武藝「絕倫」科,在武舉中設置絕倫科,是宋代武舉的另一個特點。 "絕倫"科舉子的考試內容也有"策對",只是在錄取時放低了文章的標準,武藝考試要加試步射和弩踏,且使弓力也大大高於其他參試者。 等到了南宋時,又將此科變為文武雙全的優選科,終究斷絕了僅憑武功入武闱的機會。 由此可見,宋朝重文輕武,已經到了武舉卻要憑文章方能入選,才做得成武官的地步。 這種情況延續到了明朝。 北宋時將武舉名列前茅者分為三甲,一甲一名武狀元的名稱已無疑,一甲二名和三名尚統稱為榜眼,意指榜上雙眼。 直至南宋時才將一甲二名稱為榜眼,而一甲三名則另稱為探花。 此後,狀元、榜眼、探花的叫法再未改變。 歷明、清各朝沿襲下來。 至此,武科舉一甲一名"武狀元"等名目已成定式。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又開武科解試,"武舉解試始於神宗,三歲一試"。 宋淳化年間還確定了考試彌封制。 武科舉、武狀元從唐朝始設,至此,基本上完成了系統性、完備化建制的過程。 自北宋仁宗趙禎天聖八年(1030)開設武科,到南宋度宗趙鹹淳十年(1274)最後一科武舉,共計開武舉78科,產生78名武狀元。 宋代武舉在唐代武舉的基礎上逐步走向完備。 首先,宋代武舉開始了殿試,整個武舉考試分三級進行,即解試、省試和殿試。 殿試的出現顯示出宋代統治者對武舉的重視程度,其考試週期多為三年一次,亦有四年一次,也有第一次武舉殿試與第二次武舉殿試僅隔一年。 從時間上看,宋代武舉子是六月底在兵部報名后,八月考試。 解試內容有二項,即考武藝和試文章。 武藝以考弓馬為主,先「步射」,後「馬射」,由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具體承辦,弓馬合格,參加文章考試。 文章考試先考策問,後考《武經七書》。 省試在第二年的一月或二月,內容與解試基本相同。 殿試在三月至五月,由皇帝親試,先由皇帝考查騎射后,再考策論,而武狀元則是根據考生的成績與皇帝的好惡而產生出來。 其次,在考試內容上,宋代武舉一改唐代武舉只重武藝的做法,變為既考武藝,又考策論,從整體上表現出一種尚文抑武的傾向,其目的是為了求得能徵善戰的儒將,其結果是宋代的武進士與武狀元的整體文化素質較高,他們中的不少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有的在朝政上做出了成績,如朱熠、蔡必勝等; 有的還成為軍事理論家,如華岳、江伯虎等,有的成為獨當一面的戰將,如程鳴鳳、許思純、張建侯、厲仲方、周虎等人。 再者,宋朝統治者首先建立了為武舉而設的學校--武學,採用的教材是《武經七書》,使武舉人才的培養有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武學,作為納軍事人才的培養於教育系統之中的軍事學校,是宋代對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一個貢獻,也是宋代武舉制度臻於完備的一個例證。? 宋代武舉制度也較注重相關法規的建設。 南宋孝宗皇帝於淳熙六年(1180)頒布了武進士從軍后在定級、授職等待遇的第一個法規--《補官差注格法》,此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武進士的授官階別、待遇,對鼓勵武進士從軍起到了一些積極的作用。 金朝武科舉將武進士考試成績分為上、中、下三等。 金朝武舉並不重視對兵書的考核,而只重騎射。 所謂有關孫、吳兵法考試,十道題只要通過三道,就能評為下等。 除五代十國外,元代是另外一個沒設武科舉的朝代。 據《續文獻通考》記載:「元代不設武舉,專事承襲」。元朝的統治者僅用蒙古人、色目人作為蔭襲的武備官員,漢人則被視為可能造反的隱患,是極不可靠的潛伏勢力。 甚至於規定,漢人數家只允許有一把菜刀,鐵制的器具似乎都存在著殺機。 既不准漢人(包括未上陣的士兵)私藏兵器,也不准許他們學習武藝。人聚集在一起,因有謀反的嫌疑,也在禁止之列。 自然不會有什麼武科可言,也談不上有武狀元。 明朝以文抑武,選舉"陵夷"。 《皇朝文獻通考》中記載:「宋元以來,亦沿詞賦策論之舊。 至故明末,造取士則專尚文學而武備日弛,論官則爭尚浮言而實政漸墮,人才盙辨識,選舉陵夷。 "明太祖朱元璋揭竿而起,以刀劍奪取天下而稱帝。 他手下一大批武將也沒有經過武學、考科舉,全是無師自通,視武舉無足輕重。 雖然在洪武二十年(1387)"從禮部請,立武學,用武舉,其武臣子弟令於各直省應試。 "但是並未施行。 至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昭天下文武官,舉通曉兵法謀略出眾者"在"帥府試策略,教場試弓馬。 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定武舉六歲一行,先策略,後弓馬,策不中者不許騎射。 "至弘治十七年(1504)"改定武舉三年一試,張榜賜宴。 "只是主考官全由翰林院文人擔任。 最後一個明朝皇帝思宗於崇禎四年(1631)親自閱視武殿試,他越來越感到以文章取武狀元,授任武官,實在是"本末倒置,無過於此。 "即使到明末,重在武藝臂力還是策問韜略之爭,依然未休。 明思宗下諭:考試武人就是要以技勇為主,如果有方略,即使是文字粗陋一點,也要錄取。 崇禎十四年(1641),皇帝已經深深領悟,得有奇謀異勇的武將來護衛朝綱,詔下,而無應試者。 兩年後明王朝滅亡了。 人稱明朝武科舉僅用"陵夷"二字。 清朝是武科舉鼎盛時期,也是衰亡時期。 清沿明制而採取文武並重的辦法。 滿清是在馬背上得天下的,崇尚武功是根深蒂固的。 此外,從入關建立大清國,內外戰事不斷,武官戰將的補充、內外戰爭的需要使朝廷不能不重視武備; 而籠絡漢族人中「武可拜將」的傑出人才也是維護一統的需要。 順治三年(1646)朝廷同時開始文科和武科考試,武科與文科一樣,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級。 一般三年舉行一次,有新皇帝即位或皇帝、太后大壽慶典,另加恩科考試。 考中者,有武生、武舉、武進士之名。 武童試分三場:頭場馬射,二場步射,合格者再試硬弓、舞刀、掇石,頭二場稱為外場。 三場原試策論,后改默寫《孫子》、《吳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等武經七書,稱為內場。 經縣試、府試合格,方能參加由學政主持的院試。 武科鄉、會試三年一次,順治元年(1644),"定武舉會試於辰、戊、醜、未年。 各直省武鄉試於子、午、卯、酉年"。 武鄉、會試都分內、外場。 外場考官,順天鄉試和會試,欽簡大學士、都統四人擔任。 內場考官,順天鄉試以翰林院二官員為正副主考,進士舉人出身的京員為同考官。 會試則以「內三院(翰林院等)二員為主考官,科臣二員、部臣二員同考官,御史二員為監試官」。。 各省鄉試,以總督為監臨,巡撫為主考,科甲出身的同知、知縣四人為同考官,本省總兵一人同考外場。 順治二年(1645)規定:頭場試馬射,二場試步箭,再開弓、舞刀、掇石以試技勇。 三場試策二篇、論一篇。 順治十七年(1669)曾停試技勇,康熙十三年(1674)又恢復。 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為馬、步箭各發六矢,增馬射地? 一矢。 馬箭以縱馬二回發六矢,中三矢考為合式,缺一者不准試箭。 步箭射三十步外布侯,發六矢中二矢為合式,缺一者不准試弓刀石。 "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 三項必有一、二項合式,方准入三場。 三場為內場,清初試策二篇、論一篇,康熙四十八年(1709)規定,以《論語》、《孟子》、《孫(子)吳(子)司馬法》出題,改試論二篇。 嘉慶十二年(1807)、以應武試者多不能文,又改為默寫《武經》一段,百余字,即日完成,不能書寫或塗寫錯亂者為違式。 武鄉試中額,康熙二十六年(1687)定為文鄉試中額之半。 雍正、乾隆時,以陝、甘健勇多於他省,兩次增額20名。 武會試中額,少則100名,多則300名。 康熙三十三年(1694),內場分南北卷,康熙五十二年(1713),改為分省取中。 武殿試亦三年一次。 順治二年(1645)定會試之後,在當年十月份內舉行殿試。 以內閣、翰林、詹事各部院堂官四人為讀卷官,兵部滿、漢堂官為提調官,禦史為監試官。 初制策題標目進呈,由皇帝欽定三條。 試策后試馬步箭弓刀石,歷時二日。 武殿試雖先試策論,后試技勇,錄取名次先後,卻以技勇為準。 道光十三年(1832年),宣宗即有此詔:「武科之設。 以外場為主。 其弓力強弱,尤足定其優劣。 至馬、步射本有一日之長短,第能合式,即可命中。 ""默寫《武經》又其餘事,斷不能憑此為去取。" 歷科一甲武進士,均從能開十二力強弓的中式武舉中挑取。 試畢,由兵部將記名武舉繕寫名單進呈,再由皇帝親定甲第,交讀卷官填榜。 然後在太和殿傳胪,一甲三名賜武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武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武進士出身。 一甲前三名,分別稱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不得人時,一甲亦可不滿三名。 例如: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三十年(185O)庚戌科,三次武科一甲分別只取一、二名。 嘉慶二十四年(1819)己卯恩科,僅取一甲一名,其餘不補。 以示掄才大典寧缺勿濫。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朝廷以武科"所習原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下詔"永遠停止。 "武科舉歷唐、宋、金、明、清等數朝,至此,壽終正寢。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王來聘,明崇禎四年(1631年)武科會試,王來聘獲第一,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授副總兵。 崇禎五年(1632年),孔有德(明登州參將,后降清)據登州反明,官軍久攻不下。 次年二月,用火藥攻城,城塌,官軍殺入又被叛軍擊退。 王來聘手持大刀身先士卒,再次登城拼殺,不幸受傷陣亡。 清乾隆年間修《勝朝殉節錄》賜谥"忠愍"。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武狀元張三甲,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后一位武狀元
古代的武状元到底有多厉害?-那个东西叫爱情的回答-悟空问答 https://bit.ly/3dZqg9V
------------------------------
宋朝承襲唐朝,北宋開始武舉在真宗鹹平三年,並逐漸向制度化、程式化方向發展,形成了固定的考試程序、內容、錄取名額、授官制度等。 宋代武舉的設立,促進了民間武學教育的發展,提高了軍隊和民間的身體素質,對於培養和選拔軍事人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促進軍事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提高了習武人員的理論修養,促進了武藝與兵家謀略及陰陽家思想的結合,推動了武藝訓練理論、戰術思想的發展,是宋代科舉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宋代 武舉 武
學 教育 科舉制度自唐至清末共存在一千三百多年,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以致有人謂之為"中國第五大文明"[1]關於科舉的研究近幾十年逐漸升溫,我國科舉制度分為文舉和武舉,縱觀我國科舉制度的研究,大多側重於文舉制度的研究,論述武舉的研究相對冷清。 武舉是專為選拔武官而設的科目,始設立於唐武則天統治時期的長安二年(702)。 由於長期以來受"重文輕武"思想的影響,武舉作為科舉制度的組成部分,不為人們重視。 但它卻是科舉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軍事史、教育史、武術史及武學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 宋以前武
舉 關於武舉制的確定時間一般都認為始於唐朝,事實上,非正式的武舉制,從隋朝便開始了。 隋煬帝大業三年(西元608年)四月曾下詔曰「孝悌有聞,人倫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 或節義可稱......。 庶幾非遠,文武有職事以上宜依令十科舉人"[2],這十科中,想必有關於武舉的一科甚至數科,科目都是臨時規定,並沒有像後來那樣形成為定製。 唐貞觀十二年(西元638)年,"始於左右屯營於宣武門,領以諸位將軍,號稱'飛騎'。 其法:取戶二等以上,長六尺闊壯者,試弓馬四次上,翹關舉五、負米五斛行三十步者。 複擇馬射為百騎。 "[3]天正式開武舉之前,已有了某些課試揀拔武勇人才的做法。
武舉制度正式建立是在武則天時。 《通典? 選舉三? 歷代制下》雲:"(武則天)長安二年(西元702)年,教人習武藝,其後每歲如明經進士之法,行鄉飲酒禮,送於兵部。 "[4]開元十九年(西元721年)诏武貢人與明經進士同鄉飲酒禮。 其鄉貢武舉人上省,先令謁太公廟。 每拜大將及行師冠捷,亦宜告廟"。 武舉之制,從此確定下來。 武舉考試的主要內容有:長垛、馬射、馬槍、筒射、步射、穿剳、翹關、負重、才貌、言語。 武舉, 其試用有七一曰射長垛, 人中院為上,人次院為次上, 人外院為次。 二曰騎射, 發而併中為上, 或中或不中為次上, 總不中為次。 三曰馬槍, 三板四板為上, 二板為次上, 一板及不中為次。 四曰步射射草人, 中者為次上, 雖中而不法, 雖法而不中者為次。 五曰材貌, 以身長六尺已上者為上, 已下為次六曰言語, 有神采堪統領者為次上, 無者為次。 七曰舉重, 謂翹關, 率以五次為上第[5]。
薛謙光言:今武能制敵之科,只今彎弧...... 是知謀將不取於弓馬,良相不資於射策。 願將明制,循名責實。 文則試以效官,武則令其守禦[6]對武舉考試忽略軍陣謀略有看法,但卻正好反映了武舉考試對武藝的重視。 雖然在軍隊人才選拔上忽略了兵法的研習,但武舉在一定程度上為唐朝政權選拔了一批軍事人才。 唐代正式設立武舉,開啟軍事選拔人才的新局面。 武舉制的影響和意義不可低估,這種面向社會各階層選拔武勇之才的方法,為此後歷朝歷代所沿襲。
二、宋代武舉
1、宋代武舉考試程序及考試
內容 五代時期雖戰亂頻繁, 科舉取士並沒有中斷,但卻不設武舉。 武舉制始於唐代,晚唐以後便廢弛。 在宋朝初期太祖時,確立以" 文官"治國的方針, 故不設武舉。 但由於北方少數民族長期對中原眾地構成軍事威脅,時"仁宗天聖七年(西元1029年)閏二月二十三日詔置武舉,並頒布第一個《武舉條例》。 "在外即本州長史看詳年業,如委實堪召試,即其名聞奏,合格即從試"[7]《自西元1030年起,武舉並隨進士,諸科開設。 傳至英宗趙曙確立三歲一貢舉的制度之前,武舉貢選無定期,訖於南宋(西元1274)年,未嘗更易。
宋代武舉與文舉一樣為三級考試制度, 即解試、省試和殿試。 除此之外,還有一比試。 比試是解試之前的資格試,有時又稱為"引試"。 比試在京師由兵部委官看詳,在緣邊地帶則由帥司主持,其課業分為武藝與程文兩項。 比試人員總額一般限制在二百人左右,惟沿邊地區,因兵事需要無一定限制。 具體的考試內容和程式如下:
武舉解試由行在兵部主持。 兵部通過解試,發放解額一般在七、八十左右。 解試課業與比試一樣仍分作弓馬武藝和程文試。 其中程文試一頂或課以兵法《七書》,或試以謀略策問,其試題份量與省試相仿,根據應舉人藝優於策或策優於藝的特點,發解又分為絕倫與平等兩項[8]。
省試即兵部試。 其考課內容因循比、解試,分為弓馬武藝和程文策問。 兵部試武藝常分弓步射、公馬射、弩踏、抡使刀槍器械等科目,其中又以步、馬射為主。 依武舉省試程式,一般先試弓馬。 弓馬不精者被淘汰。 程文包括策問和墨義。 所謂墨義試,即講釋《韜》、《略》、《孫》、《吳》、《司馬》諸兵書大義。 所謂策問,即以時務邊防或經史事涉兵機者為問題,限七百字成文。 武舉發解到省,一般為七十人左右。 神宗熙寧八年, 因《六韜》不全, 規定限於《孫》、《吳》出義題, 義題凡十道, 並分兩場試, 以參照取長, 兼杜舞弊, 其取錄標準, 基本上是重策輕藝[9]。
殿試之設,創於武周。 北宋天聖八年(西元1030年)親試武舉十二人,是為宋武舉殿試之始。 殿試雖也有閱視弓馬武藝一項,但以策問為主。 殿試初設時尚有黜落, 至仁宗嘉佑二年, 凡經殿試者均免黜落[9]。 宋朝武舉在唐的基礎上,開始向制度化、程式化方向發展。
2、宋代武舉的特點
宋代的武舉雖然沿襲唐代武舉制度,但其有自身的特點。
2.1 宋代武舉考試最大的特色就是文武兼顧, 對於提高武人的文化素養具有很大益處。 另外,宋代武舉制也提高了武將的地位。 如, 南宋高中時, 武舉"殿試第一, 與同正將, 二、三名同副將, 五名以上和省試第一併同準備將"。
2.2 武舉制度化、程式化 嘉祜八年十月诏令尚書兵部與兩制重新議定"武科"制度[。 次年翰林學士王 等言"參詳複置武舉除依舊制, 欲乞較試以策略定去留, 以弓馬定高下, 其間以策略武藝俱優者為優等,策優藝平者為次優,藝優策平者為次等,策藝俱平者為末等。??" 中優等者與殿直,次優者與奉職,次等者與借職,末等者與殿侍、三班差使, ??。 詔可。 "[是為治平元年武舉格,與天聖七年格相比, 它在評判等級, 授官序位方面, 有了愈加明確的規定。 天聖七年後,"武科"並隨進士、諸科開設。 天聖八年確定了三歲一貢舉,至此宋代武舉制度的人才選拔上開始走向制度化。 在應試方面,宋代武舉制度在選拔人才上先為比試,比試通過後才有資格參加解試,以此類推,最終走向殿試,是宋代武舉制程式化的最終體現。
2.3 武舉制涉入兵
宋代在"武科"考試中增設程文是武舉制度一個新的發展。 程文包括策問和兵書墨義。 最初稱"試策"。 治平元年,學士賈黯奏:"請如明經之制,於太公韜略。 孫、吳、司馬諸兵法, 及經史言兵事者, 設為問目, 以能用己意或引前人註釋,辭明理暢,及因所問自陳方略可施行者為通。 "诏從之,並"命館職兩人與判兵部同試策一道。 "這個"策", 實際已包括後來所設的兵法。 熙寧三年(1070)十二月「三班院言殿直雷乞試六韜、孫、吳兵書義十道」 ,此後熙寧五年又有兵書墨義一科,即講釋諸兵書大義,而策則主要以時務邊防及經史言兵事者為問題,進行答對。 策初試一道,紹聖四年(西元1097年) 增為兩道后,未再變更。
三、宋代武學教育
1、宋代武學的沿
革 宋代武學始於仁宗慶歷三年(西元1043年)五月,經歷三月而廢停,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三月復建武學於武成王廟,直至靖康南渡而不廢 。 "武學生員以百人為額"。 當時對武學入學的資格作了不同規定:在京無品位低級使臣、門蔭子弟、平民,經京官薦保及考核得入學;由地方官員薦舉武舉人得免試入學。 這種由在職官員奏舉武學生員的方法直到神宗元豐(西元1078-西元1085年)年間依舊循用。 至徽宗崇寧年間(西元1102-1106年),諸州置武學,京師武學生員多由地方考選升貢,未入州學"而從保舉以試者,附試武學外舍" 。 宣和二年(西元1120年),因州縣武學即罷,複用元豐法收錄武學生員。 宋室南渡後,政事多紛亂無序,武學也隨之馳廢。 紹興十六年(元1147年)三月,"令臨安府修建武學",四月兵部呈武學條格。 武學在南宋重立,直至宋亡,凡二百三十餘年。
2、宋武學教學體制
宋代武學教學體制實行王安石的三舍法,即上、內、外三舍。 多以二百人為額,其上舍生三十,內舍生七十,外舍生一百。 南宋時期,將生員額限制在百名,其中上舍十人,內舍二十人,外舍七十人。 在京武學外舍生、非在學人員以及徽宗時的諸州學生通過一年一度的公試和三年一度的補上舍試,可進入內、上舍。 考試標準據等級而定,如熙寧五年令規定:"步射以一石三鬥,馬射以八鬥,矢五發中的;或習武伎,副之策略,雖弓力不及,學業卓然,補上舍生,毋過三十人。 試馬射以六鬥,步射以九鬥,策一道,《孫》、《吳》、《六韜》,義十道五通,補內舍生"。 其中上舍又分為三年等級。 在一般情況下,上舍上等人可直接受官,上舍中等人免省試,上舍下等人免解試。
仁宗慶歷到神宗熙寧年間武學教職稱教授,選文武官員中知兵法者充當。 神宗元豐年間改制后,改教授為博士,並增設武學諭。 高宗紹興二十六年令規定:"武學博士、學谕各置一員,內博士於文臣有出身曾預高選人充任,其學谕差武舉人","置學正一員兼學錄,掌儀一員兼司書,直學一員兼司計","置六齋,每齋差置長谕各一人"[16]。 南宋高宗趙構紹興十六年於臨安府重修武學,四月兵部呈武學條格,摒棄了薦舉免試的舊例,並限制食祿人入學的數額,至孝宗乾道五年也被廢止。 從此,參加入學考試就成為謀取武學生員資格的唯一途徑。
武學課程的設置除研習兵法、操練弓馬外,還講釋「歷代用兵成敗,前世忠義之節」,故博士、學谕人選多以"一文一武"充當。 徽宗時建設的諸州武學,又別置教諭主持之,多以武舉或武學上舍出身者充任。 這樣的課程設置使一部分文人走出書齋,挽弓射箭,騎馬習武,使武人在挽弓射箭、騎馬習武的同時研習兵法,更加完備充任了國家軍事基礎。
四、宋代武學於武學教育的歷史作用
宋武學作為中國古代惟一形成的軍事教育制度,推行一百多年。 其做法、經驗以及觀念,對以後的軍事學校教育有一定影響,在軍事學校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首先, 武舉強化君權。 通過武舉來強化皇權, 加強君主專制, 是歷代武舉的共性。 其次,武學教育的開設,為軍事進入學校領域奠定了基礎,但並沒有給當局者帶來過多的軍事人才。 宋代武舉、武學除軍事理論外, 主要著重於騎馬、射箭、馬戰、弓力和器杖方面的訓練, 以提高這些技能的身體素質練習,這些軍事學習專案是武學中的主要教學內容。 武學的建設,使軍事武藝進入學校領域,使其有專門機構,但是客觀上提高了"武"的地位,使軍事體育的教學方法、措施、目的、思想進一步完善。 武舉的選拔宗旨是選拔將帥人才,實際上朝廷對武學出身的人很少重用。 這些不僅僅是和宋代一些皇帝昏庸無能有關,而且也和國家防備鬆弛有很大關係。 最後,武舉的設置與武學教育的結合,使民間產生大量的武術結社組織,推動了城市武藝活動的蓬勃發展
總之,宋代在承襲唐朝武舉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武舉制度,並促進了軍事武學教育制度的開展,促進了民間武學教育的發展。 對以後的金代、元代和清等朝有很深的影響作用。宋史研究-宋代武举与武学教育 – ZhaoJiaRen.org思想文化 https://bit.ly/3wV5eSs
--------------------------
通過考核武藝以選取武學人才,先秦時已經出現。
構建武學學校,專門培養軍事人才,肇始於唐,興盛於宋。
唐承隋制,開科取士,且到了武則天朝,又增設武科,選取武學人才。
彼時的武舉考核主要是以戰鬥中的各種技能,以及體能素質為主要專案,僅試武藝,不試策論。
唐朝最有名的武狀元是郭子儀。
宋代創立了比較完備的武學體制,並開始將武舉制度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開始呈現出體系化、成熟化的特點。 武舉考試的原則是:以策定去留,以弓馬定高下。
元朝統治者不願意看到漢人習武,終元一代,沒有舉行武舉。
在明王朝建立前一年,即吳元年(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就頒布了文、武兩科取士的詔令,廣求天下能人賢士。
洪武三年八月,文舉鄉試如期開科,第二年會試。 會試三場過後,第十天面試,朱元璋親自觀其騎射。
朱元璋主張亂世用武,治世用文。 洪武朝正是由亂入治之時,朱元璋的心思是:通過科舉取士,一次性選取出文武雙全的人才。
可是,從洪武三年到洪武五年,文舉連試了三年,朱元璋認為這些挑選出來的"後生少年"才不堪用,就罷科舉不用。 一直到了洪武十七年才重新開科,同樣只從文科取士,未開武科。
三年後,即洪武二十年(1387年),禮部看朱元璋還沒有開設武科的意思,就奏請立武學,用武舉。
朱元璋大不以為然,回復說,你等這是將文武分拆開來,長此以往,天下就沒有文武全才的人了。
其後的建文、永樂兩朝,也都沿襲了朱元璋的思想,未開武舉
到了英宗朝,大明帝國已不復洪武、永樂兩朝的威風霸氣,也沒有仁宣兩代的承平晏樂,盜賊蜂起,邊患頻仍。
監察禦史朱鑒於是上《請設京衛武學疏》,以唐代武舉挑選出裴端、郭子儀為例,說就因為唐王朝得到了這樣的蓋世大材,從而收到再造奇功,提出開武學,以典武科的建議。
正統六年(1441年)五月,英宗正式批准朱鑒的奏請,下令在南京、北京各辦一所武學,立武學學規。
少年英宗慨然有鞭撻四方之志,思慕太祖、成祖的偉烈雄風,聽說瓦剌犯邊,便輕啟親徵之舉,結果在土木堡被俘,武舉之立也因之擱淺。
到了天順八年(1464年),也就是大明朝建立后的第九十六個年頭,英宗病逝,憲宗即位。
憲宗深以"土木之變"為恥辱,而西北邊防也已成為了明王朝的心腹之患。 再者,武職世襲弊竇叢生,八股取士又難錄得全才。 於是,於該年十月批准公佈了明朝第一部《武舉法》探究︱中国武举制度兴衰记:从武举走出了哪些忠义之士?-历史频道-手机搜狐 https://bit.ly/3a9cJLw
----------------------------------
科舉制度由隋朝建立,在唐朝進行完善,這之後一直是歷朝歷代選拔賢才官吏的重要制度。 魏晉時期實行九品正中制,此制度專為高門士族服務,官位,比較壟斷,直至南北朝時被廢除,隨即採用科舉取士的辦法。 隋朝時期先設秀才、明經兩科,後置進士科,科舉制度逐漸形成,此制度深受各階級知識份子、地主貴族的歡迎,更是受到當時君主帝王的高度關注。
唐朝皇帝不僅繼承了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度,還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發展,所形成的新的制度分為制舉和常舉兩種,這句更能體現選拔官員的精神和原則。 而唐代對科舉制最大的發展就是建立了武舉制度。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一、過關斬將——武狀元"賜及第"的功夫深深有幾許
1、翹關拔山之力,緯地經天之才——武舉制度確立的初衷
《新唐書》有載:"長安二年,始置武舉。 "
但在西元657年,唐高宗就已經開始採用制舉的形式來昭告天下,要求五品以上的州官刺史精心尋訪軍事上的人才趕赴洛陽參加武試。
他在《令百官各舉所知詔》中指出:「比者貢寂英奇,舉非勇傑,豈稱居安慮危之志,處存思亂之心? 如不旌賁遠近,則爪牙何寄?"
在以往的科舉考試中,太宗皇帝雖然"賺盡英雄盡白頭",但此中的"英雄"多為明經、進士制度下選拔出來的文官,是以朝中文武失衡,嚴重缺乏英勇果敢的軍事人才。 為了應對軍事上的需要,唐高宗頒布詔令,要求各級官員積極選拔英勇無畏、力氣強大、德才兼備、智勇雙全的人,"賞纖善而萬眾悅,罰片惡而一軍懼。 "此後劉仁願、婁師德應試從軍。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2张
再後來唐高宗在武成殿親自召見各州舉人,並以何為「天陣、地陣、人陣」作題,試圖將原來的軍事人才選拔機制改為正式性的常舉,用以為朝廷選拔更多勇敢殺敵、治國建軍的將士謀才。 是以後來朝廷規定,舉行常舉考試的同一年裡,也開展武科考試,進行武舉考試的考生"每歲如陰經、進士之法,行鄉飲酒禮,送於兵部。 ”
2、穿土為柴利潤,斷木為人:細數武科考試中的御馬騎射之功
由於武科考試制度剛剛確立,女皇武則天並不清楚通過何種方式來選拔武將,所以唐代的武科制度注重個人的武藝,選出的武將多是身材魁梧、一身腱子肉的武士,光在氣勢上來看就能讓士兵們敬畏三分。 此時的武舉考試內容包括:「步射、騎射、舉重」等科目,除了這些與個人武藝有關的測試,在「才貌、言語、神采」上也有所要求。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3张
具體來說,武舉考試包括"平射"和"武舉"兩項。 其武舉考試內容包括長垛、馬射、步射、平射和簡射,兼具翹關、負重以及身材等方面的甄選。 對於翹關,要求其「長丈七尺,徑三寸半」,「凡十舉後,手持關距」,不得超出一尺的距離。 負重者,身背五斛大米,行走二十步,如果都"中第","亦以鄉飲酒禮送兵部。 ”
長垛,屬於"平射"考試中的唯一專案,考察考生瞄射遠距離箭靶的準確性。 其中長垛一科的考試形式是,考生用五十五公斤的彎弓,射約22.38克的箭矢每人三十支,根據箭矢射出去的準確度來判定考試的合格程度。
不論是騎射還是,都旨在考核考生的體力,除此以外,對考生的身高也有著一定的要求:以身長六尺以上者為次上,以下為次。 即要求考生的身高在1.8米以上,這對當時的唐朝人來說,這個要求近乎苛刻,且更"神采堪統領者"為佳,這個要求標準在當時來說還是不好掌握的。 到了宋代,武舉考試就不單單是只考武功那樣單一,對武官也要求其有治軍之才。 明朝時更改為才識為主,武藝次之。 即在筆試中不合格的應試者就不能參加後面的武試,直到清朝時期,考試的順序又改為先試馬步射,之後在比力氣懸殊,武試合格者才有資格參加筆試。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4张
以上可得出,唐代武舉更加偏重於技藝神勇,重點是馬上的本領功夫要過硬,其制度還不夠完備,這一時期只能說是武舉的創制時期,一直到明代這個制度都沒有確定下來。 清代時則大不相同,此時國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嚴密,錄取也相對比較公正,武舉制度日漸完善。
二、一門五都督,三科兩狀元——論武舉及第者的榮譽時刻
狀元,也即"狀頭",考官將新科進士的"狀(個人戶籍等資料)"連同科舉成績一起上報給皇帝,用作"面試"的簡歷。 雖然武進士科比文進士科晚了近100年,但其同文舉同等重要,錄取的第一名皆稱"狀頭",即"狀元",武舉第一名稱為"武狀元"。
武狀元是通過武試最後一項——殿試,由皇帝欽定的一甲第一名所賜予的稱號。 據現存史料記載,由宋代開創武舉殿試先河開始,從宋神宗熙寧九年,到光緒二十四年,有名可考的武狀元共有168位。 第一個有真實記載的武狀元是宋神宗熙寧九年的薛奕,他通過馬射、步射和策文等武藝文才的考試,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得第一。 當朝天子宋神宗也作詩讚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樣子。 "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5张
明朝時期的科舉制度延續時間較長,武科舉出身的軍官也相對較多。 明朝中期的抗倭名將俞大猷就是武科舉出身。 他年少時喜好讀書,也鐘睐学劍。 考中秀才後,承襲父親「百戶」世職,再於1535年考中武進士,授予「千戶」軍職。 後到處碰壁,1542年向巡按禦史自薦,得以上京,被分配至宣大總督翟鵬賬下,卻因嘴不饒人不得重用。 好在兵部尚書毛伯溫"慧眼識珠",賞識他的"千里之能""兵略之才",讓其回鄉后任命為汀漳守備,這才讓他成為一名真正的領兵之將。 隨後他在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步步升遷,最後官至總兵官,無論他後期如何,憑藉武科進士出身最後抗倭、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蹟,也足以讓歷史記住他。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6张
三、武舉制度的確立時期——清朝:對好勇鬥狠之徒的偏愛
清朝建國之際就開始舉行同文科舉考試同期的武科舉考試,來籠絡各民族驍勇善戰的鬥狠之徒。 凡是通過基層考試獲得武試資格的武秀才,就可以參加武鄉試,此外,綠營兵丁也可以直接報名參加鄉試。 通過鄉試的參考者就可以參加會試,會試及格后才能進入沒有淘汰的殿試。 殿試即排出三甲名次,一甲三人:狀元、榜眼、探花。 當時的滿族有世職制度,一開始時不能參加武科舉考試。 直到雍正年間才有了允許滿人參加武科舉考試的鬆動。
武科舉的鄉試和會試皆分內外三場。 第一場為馬射,第二場步射和技勇,最後一場是內場,為文試,考策論,分手題和次題。 清朝初年明確規定,一甲進士可授予副將、參軍等職位,後面的二、三甲進士授守備、署守備之職。 清初以後武狀元、榜眼、探花皆有新的授予官職,獲封後再到兵部選取實官職。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7张
清朝每次鄉試在全國錄取的總名額近1000名,會試名額300到100人不等,是以通過武科舉考試成為軍官人不在少數。 據統計,清朝軍隊中有將近13%的軍官是武科舉出身。 即便如此,武狀元成為全軍統帥或一代名將的情況也是十分少見。
光緒二十三年,皇帝詔曰:「著即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 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 至此,清朝的文武兩科考試落下帷幕,即便清朝自稱文武並重,講究"文以治國,武以安邦",但武舉仍然較之文具超遜一籌,是以武舉早文舉四年退出歷史舞臺。 自武舉誕生之日起,歷經一千兩百年,於光緒二十七年「壽終正寢」。
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第8张
結語
由唐至清,兜兜轉轉繞了一大圈,武科舉考試始終還是以武藝考察為主要內容。 而中國古代的武狀元,很難像文科狀元那樣,可以憑藉身份成就一番雄圖霸業,必須要靠自己的實力和實戰經驗,在現實戰場上有勇有謀、文武雙全,才能打下屬於自己的一片江山。 有學者根據現有的資料文獻統計,自武科舉誕生之日起,至清末廢除,共產生了文武狀元777位,其中武狀元只有近兩百人,光是清朝就已經佔了109個。
不僅如此,以武科狀元出身的軍官,最後功成名就的更是鳳毛麟角,這大概就是古代武科舉出身之人的悲哀吧。 由此可見,古代的武舉考試一點都不比科舉容易,不僅需要強大的體力,還需要足夠的腦力。 幸然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開放自由,相容並蓄,並不講究功利名垂,所謂"世間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可出狀元。 "狀元已經不是讀書的最高追求,在這個社會穩定、發展繁榮的現代社會,只要你堅持正確的方向,足夠努力,為你的夢想不懈奮鬥,在任何行業你都能拿下"狀元"的頭銜。古代武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们主要考什么科目 - 文史谷 https://bit.ly/2PZF14t


從武舉考試看"窮文富武"
从武举考试看“穷文富武” - 知乎 https://bit.ly/3a9TcLc
古語雲"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古人要想從平民晉級上層社會,只有兩條道路,或習文,或練武,通過科舉來改換門庭。
而這兩條成功的道路上,練武相對習文對經濟條件相對要苛刻太多。 武科舉最早為武則天稱帝後為選拔親信武將而設,當時的考試專案是步射、馬射、馬槍、翹關、負重、身材
下面詳細解讀下考試內容
1、射,考核應試者各種射箭之技的水準。 主要專案有射長垛,考試方法是在一個箭靶上畫有五環,射者離箭靶一百零五步,然後蹲下射箭;馬射,考試方法是,在賓士的馬背上向指定的目標射箭;步射,就是射草人。 還有一種「筒射」,據史料記載,這種筒射的弓箭有一定的機械裝置,因可「激矢射敵,中者洞貫」,所以稱之為"筒射」。。
2、馬槍,考核馬上使槍技能。 其考試的方法是應試者手持一根長一丈八尺、重八斤的大槍,然後在飛馳的馬背上左右擊刺,須將放在場地上四個木人頭上的木板刺落下來,而木人不倒。
3、測力,測試應試者的力量。 測試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翹關",所謂翹關是應試者抓握一根長一丈七尺、直徑三寸半狀似門關的大木條,其後手離木條頂部不能超過一尺,連續翹舉五次,後來增加到十次;另一種測試力量的方法是負重,要求應試者身上"負米五斛,行二十步"。 斛,古代的重量單位,漢唐制度,十鬥為一斛,一鬥為十升,而一升米約為4市斤,依此,"負米五斛",其重量可知。
4、材貌,考核的內容則是有關應試者的身體條件及語言應答情況。
首先一個人要想參加上述武舉考試,首先你得有裝備吧? 古代生產力落後,弓箭都是手工製作,非常費勁,在考工記·弓人有記載:
就是說,做一把弓,要冬天準備材料(乾材,就是做弓身的木頭),春天煮牛角(六材之一,下面不再贅述),夏天治筋,秋天用膠、漆、絲把上面三種材料合起來,冬季固定弓體,檢查漆紋是否有剝落。 合格的話,然後下一年春天再上弦,那麼這把弓才能做完。
以上可見古人做一把弓是多費勁,價格當然也就會非常的高,至於箭,也是不便宜。 箭是消耗品,箭頭是鐵的,還要做成錐形,並且對強度要求很高,在古代冶鐵技術落後的條件下是很費勁的。 就連國家打仗都會回收射出去的箭,宋趙萬年所寫的《襄陽守城錄》對古人為了防止敵人回收箭矢做了很詳細的介紹:由於知道金軍箭不夠,經常收集宋軍射出城外的箭使用。 乾脆宋軍也不射箭,弓箭手重新練習做弩手,讓金軍沒有箭可以回收使用............
再說馬,參加武舉考試有馬術上刺槍專案,兵器肯定要花錢的,根據記載,唐朝初年一把鋤頭 50文 (鐵或鋼制的農具)其實兵器要比鋤頭用的材質好,暫且只算它50文錢,馬才是最重要的,並且武將騎的馬可不是拉車耕地的馬,是戰馬。 價格也是非常的昂貴。 按唐書記載,唐玄宗曾說過和突厥互市貿易中,突厥14000匹馬,要換給他們50萬匹绢。 換算過來是35.714匹绢換一匹馬。 安史之亂后,和回鶻換馬要40匹绢——回預約恃功,自乾元之後,屢遣使以馬和市繒帛,仍歲來市。 以馬一匹,易絹四十匹,動至數萬馬——所以40匹绢這個價格是過高的。
再考慮到唐代馬政互市的性質,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正常的市場價格應該要比互市貿易的低,所以30到35匹绢等於一匹馬的價格,大約是合理的,也就是一匹馬大約為24到28貫左右......
唐朝貞觀年間,1斗米只要三四文錢就能買到唐朝1斗米的重量約有現在的6.25公斤,1文錢相當於現在的0.25元人民幣,也就是二毛五分,用1元錢,甚至還不到1元錢,就能買到6.25公斤的大米! 一毛六買1公斤大米! 簡直便宜得讓人吃驚了! 這樣相比之下,就知道戰馬有多貴了。 古代一貫錢=1000枚銅錢,24貫錢=2萬4千枚銅錢........ 要是按照前段所述一鬥米4文,能買多少大米?
測力後文有詳細解讀,再說最後一項才貌,古代選拔人才很注重外貌的,顏值不高有本事也沒用。 傳說鍾馗文武全修,豹頭環眼,鐵面虬鬓,相貌奇異,經綸滿腹,剛直不阿,考中狀元因為皇帝嫌棄他長得醜而不被入取,氣的自己撞柱子身亡..............
不過古代文官、武將的才貌是完全兩個概念,。 古人覺得武將必須體格健壯高大威猛的,長得小鮮肉、像韓國歐巴早就被淘汰了.........
到了宋代對武舉制進行了重大改革。 宋代重文輕武,在武科舉中加入了策論,取消了臂力測試。 早在宋真宗年間,朝廷就開始考慮有關武舉制的問題,至稍後的宋仁宗天聖七年(1029年)二月,正式下詔開設武舉。 宋代的武舉考試,分為武藝與程文兩類,也就是"外場"與"內場"。 其中,外場是武藝考試,科目有步射、馬射、弩射及舞弄刀槍技藝,依應試者不同水平,分為上、中、下三等,有時,應試者的刀槍技藝還要與他人比試;內場 是文化知識考試,主要包括策問與兵書墨義,策問是應試者根據考試題目論述自己的軍事方略,而兵書墨義,則是應試者或引用前人註釋或個人認識來闡述歷史上的諸家兵法。 與唐代相比,宋代的武舉考試取消了諸如「翹關」」負重「及」材貌」等專案,而武技與文才相結合,並將考試的等級分為比試、解試、省試與殿試四種,不同的級別,其要求也自然有所差異,這為後來明清武舉制奠定了基本模式。
到宋仁宗天聖七年(1029)恢復武舉,簡單到只一項,可以概括為:射。 分兩種射法:步射和騎射,區別在於有馬無馬。 宋朝武舉六月報名八月考,先武後文,加設了文化課,"武經七書"(《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李衛公問對》),默寫精要,另有問答題。 這規矩操蛋,文化課過不去你就滾蛋。 明朝更操蛋,先考文化課,文化不行不許射,生育率直線下降。
到了宋代您要想參加武舉考試光買得起武將裝備可不行了,因為增加了文化課考試。 武將也得有文化啊。 雖然不如文科舉那麼嚴格,但是從小您也得讀書認字,兵書戰策、書法是必不可少的。 一個人小時候又得讀書,又得練武,沒經濟條件可是達不到的
元朝廢除科舉,人家蒙古人各個能打,再說也不信任漢人帶兵,您就歇菜吧(現在才明白為啥《明英烈》里元順帝要開武舉考試,為啥能有那麼多漢人前往)
明清兩代則在這方面有進一步發展,更顯完善。 但整個明朝武舉並不理想,武舉制度到崇禎年間才趨於成熟了。 就在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他曾頒布文武科取士之令,但其後不了了之,一直到明憲宗朱見深時,才訂立出了武舉考試的內容及具體辦法。 在考試等級上,明代武舉制分為鄉試、會試與殿試三級,在考試程式上也與前朝不同例如弘治六年(1493年)的武舉考試,先是內場的策論,然後為外場的弓馬,策論達不到要求者不許參加騎射;正德十四年(1519年),則要求初場先試馬上射箭,然後才考策論。 萬曆末年又準備設置將材武科,考試內容上,初場試馬射、步射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等法,第二場試營陣、地雷、火藥、戰車等項,第三場考核應試者的兵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知識,不過此科僅為設想,並沒有正式實行過。
清代武舉制度大致延續明代,但更為完備。 考試內容分程文策論的內場和考核弓馬技藝的外場,但外場中增加了諸如"拉弓""舞刀"與"掇石"之類測試勁力、技藝的專案;在等級上,將明代的三級製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種。 以鄉試為例,鄉試的"拉弓"需應試者在馬射、步射之後,拉開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然後舞動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之大刀,還要將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搬離地面一尺,三項中能一二者為及格,不及格者就不得進入下一場考試。
說到"掇石",既為舉重,說道舉重,大家肯定以為跟電影《武狀元蘇乞兒》裡那種現代舉重一樣,其實舉的物品與規則完全不同
真實的武舉舉重 是這玩意,這玩意有多重? 分三個等級為200斤、250斤、300斤。 舉起方法也有要求,"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 "把"掇石"提到胸口,看起來不難,但事實上對腿力、腰力、臂力、指力的要求極高,一般沒有常年專業鍛煉的人想把它拎起一寸都不可能
2017年浙江省浦江縣虞宅鄉一處百年古宅的庭院裡發現一塊大石頭,據專家研究後認為這是古代武舉考試用的"掇石"當時有幾個年輕人和記者躍躍欲試,最後誰也沒能把這塊石頭按照古書記載標準抬起來,最後兩個成年男子合力,把這塊石頭抬起來一點,但是很快就覺得太重放下
看完了是不是覺得扎心了? 整個清代武舉人考試中,掇石第二場"技勇"必考專案,另外兩項考驗力氣的分別為拉弓、舞刀
拉弓的三個等級為八力(相當於80 斤)、十力(相當於100 斤)、十二力(相當 於120 斤)。
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試刀者應完成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等動作,刀號自選,一次完成為準。 刀的三個等級為80斤、100斤、120斤;石的三個等級為200斤、250斤、300斤。
完整的清代武舉考試順序是
據《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記載,武科考試共分三場。 第一場試射馬步箭;第二場試技勇;第三場考策論武經。 因為場地不同,前兩場也稱"外場",第三場也稱"內場"
第一場試馬上箭法,馳馬三趟,發箭九枝,三箭中靶為合格,達不到三箭者不準參加二場。 乾隆年間,一場又增加了馬射"地球",俗稱"拾帽子",是考察伏射能力的專案。 二場試步射、技勇。 步射九發三中為合格。 所謂技勇,實際上主要測臂力。 它共分三項:頭項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號,另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出號弓,應試者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準。
第三場是考文,當時叫"程文",相當於文化課考試。 文化考試對大多數武士來說,比外場考試更難應付,所以考試辦法屢有變動。 最初是考策、論文章,"策"相當於問答題,"論"是按試題寫一篇議論文。 順治時定為策二篇,論二篇,題目選自四書和兵書。 康熙年間改為策一篇,論二篇。 策題出自《孫子》、《吳子》、《司馬法》三部兵書,論題只從《論語》、《孟子》中出,考試難度有所降低。 乾隆時,又改為策一題,論一題,題目都選自《武經七書》。 到嘉慶年間,考慮到武人多不能文,所寫策、論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場成績突出者又往往敗於內場,於是乾脆廢除策、論,改為按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 這樣一味遷就,使內場考試的水平越來越低,最後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 當時社會上重文輕武之風很盛,經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們看成糾糾武夫,武舉的社會地位大不如清代前期了。 以上所介紹的考試辦法,是會試一級的,會試以下的鄉試、童試,考試辦法基本上與會試相同,只二場弓、刀、石的分量相應降低,馬步射降為九發二中為合格。
諸位看的是不是頭都大了? 要想在清代考個武舉,得考這麼多科目。 就說力氣吧,成天吃粗糧沒肉食哪來的力氣? 讀書餓肚子勉強可以看書,並且餓肚子讀書反而更清醒,范仲淹在南都學舍讀書時,煮粟米二升,作成濃粥一器,經過一宿就凝結了;用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切斷數十莖蔥蒜來吃它當飯.......... 而練武吃不飽,吃不到好的東西可沒力氣的。 並且古代窮人想讀書,可以去寺廟的,寺廟有藏書,並且寺廟一般都給讀書人免費提供住宿地方,並且還能蹭點寺廟的飯吃,雖然有時候遭點白眼兒,比如王播是唐代穆宗、文宗兩朝宰相。 他父親去世很早,母親無力撫養兄弟三人,王播便寄居在揚州木蘭院讀書,與僧人共齋。 時間久了,僧人對王播產生了厭怠情緒,過去是開飯前敲鐘,到後來僧人用完齋飯才敲鐘,待王播到來時已飯盡釜空。 王播在饑寒交迫中奮發讀書,終於進士及第。 也就是說讀書人儘管遭點白眼兒,還是能找到免費吃住讀書的地方學習的。 而練武可不行,我師父說,古代庵觀寺院是萬萬不敢留練武人的,一怕留下的是土匪強盜禍及自己,二怕練武人傷人官府追查惹麻煩。 武舉考試條件不單這麼苛刻,入取率也比文科低很多,以清朝康熙年為例,康熙二十六年(1687)規定,武鄉試錄取名額約為文鄉試的一半,全國共八百四十名左右。 其中河北省(直隸),一百零八名,其他各省六十名以下不等。 會試錄取名額康熙初年以前,大致在每次錄取二百名到一百名之間。 康熙十八年定額一百名,後來又規定不拘定額,特別是不拘各省分配的定額,只按考試成績,奏報皇帝,由皇帝和主考大臣臨時酌定錄取人數。 酌定時也要考慮到各省都有名額,但一甲、二甲只依據成績圈定,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 每科參加會試的武舉人,一般在千人左右,有時多到兩千人左右,進士錄取額如果平均以一百二十人計,那麼錄取比例差不多是在十人或十幾人中取一名,顯然,考取武進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代宗师”杨露禅孙禄堂为何不考武举?不是不想,是考不上_手机网易网
从武举考试看“穷文富武” - 知乎 https://bit.ly/3a9TcLc


images (5)a7eeeed8bb964ae7641


武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e5hAQ
武舉是中國、朝鮮、越南科舉考試制度中的武科,目的是選拔軍事人才。源自中國,由武則天於公元702年開始推行,考試內容包括箭、弓、刀、石等。以後宋、明等朝都有武舉,至清朝時改稱武科。中國歷史上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相對於文科舉,武科舉較為不受重視。歷朝的武舉時而被廢,時而恢復。
相對於文科考試,中武舉者稱為武舉人,武舉第一則稱為武狀元。同文科舉一樣,武舉亦有作弊案件,雖然比較不嚴重。
唐代
唐代的武舉主要考舉重、騎射、步射、馬槍等技術;此外對考生外貌、體格亦有要求,要「軀幹雄偉,有將帥之姿者」
宋代
宋仁宗以來便有武舉制度。每舉率七十人赴省試。前期軍頭引見司於內弓箭庫試驗弓馬,於別所附試程文七書義五道、兵機策二道。榜首為補保義郎,與巡檢差遣。
宋代時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問孫武兵法等。
宋室渡江以後,試弓馬於殿前司。每舉登第者率20人。
淳熙二年三月乙已,詔武舉第一人為補秉義郎,堂除諸軍計議官。七年,改武舉殿試第一名與御前同正將,三名以上同副將,五名以上及省試魁同準備將,始為中舉者即從軍之先例。
武舉出身的人士,亦有「絕倫」的評價標準。淳熙十年,凡邊縣武舉出身人,能「射兩石弓,馬射九斗」,謂之「絕倫」[1]。
明代
明代時武舉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不能參考武試。初期的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的題目改為默寫武經。武試則最少要求騎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
明初實行屯兵(世兵)制,武科取士首重武學,武選途徑有四,分別為世職、武舉、行伍、納吸。因武學的完善,武舉延至天順八年首開,嘉靖元年(1522年)議准《武舉條格》,武舉遂成定製,分鄉試、會試、殿試,鄉試馬、步射及試策論一道,會試馬、步射及策二道、論一道。
明代亦有和武舉類似的會舉,但只讓南北兩直隸的功臣後裔和武官子弟參與[2]。
清代
至清代時,改為先試馬步射,馬射二回六矢,中三為合。步射九矢中五為合。之後比併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筆試。
清代武舉分鄉試、會試及殿試三級。鄉試分三場,首場考馬射,二場考步射及技勇,合稱外場,三場默寫武經。會試亦分三場,內容與鄉試相同。殿試於太和殿舉行,皇帝親試。馬試立三靶,各距三十五步(一百七十五尺),二回六矢,再射地球一次,中三為合始可考步射,弓以三力為準。步射立一高五尺五寸、闊二尺寸布靶,與射者距三十步(一百五十尺),六矢中二者為合,弓以五力為準。技勇包括拉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技勇弓必開滿,刀必舞花,石舉離地一尺為合。內場默寫武經一段,以不錯漏及端正為合。
明朝武狀元
王來聘
清朝武狀元
從順治三年(1646年)至光緒二十四(1899年)年間中武狀元者合共109人。
順治朝(7人)
順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郭士衡,山東章邱人。
順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金抱一
順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王玉璽,浙江仁和人。
順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於國柱
順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劉炎,浙江山陰人。
順治十七年庚子補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江蘇上元人
順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霍維鼐,山東濟寧人。
康熙朝(21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吳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秦藩信,順天宛平人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張英奇,直隸深州人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郎天詐,浙江山陰人。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荀國樑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羅琪,浙江會稽人。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王繼先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徐憲武,直隸人。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王應統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張文煥,甘肅寧夏人。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曹日緯,京衛。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79年)繳煜章京衛。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馬會伯,甘肅寧夏人。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曹維城
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楊謙,江蘇儀征人。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田唆,直隸獻縣人。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李顯光
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李如柏,甘肅寧夏人。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賽都,漢軍正紅。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年)封榮九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林德鏞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李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曹國瓊,漢軍鑲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王元浩,山東膠州人。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齊大勇,直隸昌黎人。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孫宗夏,陝西鎮安人。
乾隆朝(27人)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馬負書,漢軍鑲黃。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哈攀龍,直隸任邱人。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朱秋魁,浙江金華人。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賈廷詔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董孟,漢軍正黃。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張兆潘,江蘇泰興人。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張大經,山西風台人。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哈廷梁,直隸獻縣人。
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顧麟
乾隆二十二年『醜科(1757年)李國樑,直隸豐潤人。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馬全,山西陽曲。 壬中科時已取中探花,名馬瓊,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段飛龍,直隸永年人。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德灝,滿洲正黃
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白成龍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錢治平,順天霸州人。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林大彪,浙江江山人。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李威光,廣東長樂人。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年)玉懋賞,山東福山人。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邢敦行,直隸定州人。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黃瑞,浙江江山人。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劉雙,順天大興人。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劉榮慶,江蘇泰州人。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馬兆瑞,山東臨清人。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劉國慶,江蘇泰州人。
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玉福,漢軍鑲黃。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徐殿飆,山東掖縣人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邸飛虎
嘉慶朝(12人)
嘉慶元年丙辰科(1796年)黃仁勇,廣東海陽人.
嘉慶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雲龍,直隸阜城人。
嘉慶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寧,廣東南海人。
嘉慶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直隸蔓城人。
嘉慶十年乙丑科(1805年)張聯元,直隸獻縣人。
嘉慶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徐華清
嘉慶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汪道誠,江西樂平人.
嘉慶十六年辛未科(1811年)馬殿甲,河南鄧州人。
嘉慶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丁殿寧,山東益都人。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武鳳來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徐開業以傳臚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鍾英推升狀元,陝西神木人。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昌伊蘇,滿洲正黃。
道光朝(15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張雲亭,直隸清豐人。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張從龍,山西臨縣人。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李相清,山西陽曲人。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吳鉞,山東蓬萊人。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李廣金,山西靈邱人。
道光十一年辛卯科(1831年)林秋華,竹塹六張梨人。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牛鳳山,河南沿縣人。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波啟善,滿洲正紅。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王瑞,直隸安肅人。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郝光甲,直隸任邱人。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趙雲鵬,河南汝陽人。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慶,漢軍鑲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張殿華,直隸棗強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吳德新,直隸東明人。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直隸晉州人。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陽春,四川華陽人。
咸豐朝(5人)
咸豐三年王子科(1852年)田在田,山東鋸野人。
咸豐三年癸丑科(1853年)溫常勇,直隸天津人。
咸豐六年丙辰科(1856年)王世清,直隸南和人.
咸豐九年己未科(1859年)韓金甲,山東歷城人。
咸豐十年庚申科(1860年)馬鴻圖,直隸撫寧人。
同治朝(6人)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史天樣,直隸邯鄲人。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黃大元,直隸懷安人。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張蜀錦,直隸廣平人。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陳桂芬,浙江天台人。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丁錦堂,福建上杭人。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張風鳴,河南西平人。
光緒朝(11人)
光緒二年丙子科(1876年)宋鴻圖,福建侯官人。
光緒三年丁丑科(1877年)佟在棠,直隸天津人。
光緒六年庚辰科(1880年)黃培松,福建龍泉人。
光緒九年癸未科(1883年)楊廷弼,河南祥符人。
光緒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宋占魁,山東昌邑人。
光緒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李夢說,山東陽谷人。
光緒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張憲週,山東琿城人。
光緒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卞賡,江蘇海州人。
光緒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張鴻翥,江西鄱陽人。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武國棟,直隸天津人。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張三甲,直隸開州人。
武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e5hA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