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罪羊,又稱代罪羔羊,原指猶太教信徒於贖罪日時,按《聖經·利未記》記載的儀式將山羊獻作贖罪祭。現普遍意指在某錯誤事件上,替代犯過者承受責任、受罪受罰的無辜人,即替罪者。
替罪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lQ4bOA
希伯來聖經的典故
在猶太聖殿的贖罪日儀式中,百姓會獻祭兩隻公山羊,大祭司會先獻祭其中一隻,並將手放在另一隻的頭上,說:「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過犯,就是他們一切的罪愆。」而這隻便是替罪羊。替罪羊將帶著人們的罪,帶到荒野之中。 利 4:22 官長若行了耶和華─他 神所吩咐不可行的甚麼事,誤犯了罪, 利 4:23 所犯的罪自己知道了,就要牽一隻沒有殘疾的公山羊為供物, 利 4:24 按手在羊的頭上,宰於耶和華面前、宰燔祭牲的地方;這是贖罪祭。
宗教觀點
就基督教神學而言,代罪羊象徵了耶穌基督。他將眾人的罪惡放在自己手上,然後被大祭司從城市趕到荒野之中。但也有部分基督徒認為代罪羊代表的是撒但,而非耶穌基督。根據「(亞倫)為那兩隻羊拈鬮,一鬮歸與耶和華,一鬮歸與阿撒茲勒」,他們相信歸與耶和華的羊象徵了眾人的獻祭,而罪惡則跟隨象徵撒但的代罪羊阿撒茲勒。世界末日時,他們相信世界的罪惡將被最後的審判消滅。[來源請求]
其他觀點
代罪羔羊後來被當成一種比喻或行為,沒有理由地將責備或災難加之於特定的人、事上,讓少部分的人、事,來承擔所有問題的責任。
在政治、社會上
代罪羔羊理論(Scapegoat theory)作為一種源由已久的政治理論,最早持代罪羔羊理論者認為,某些戰爭是由政府挑起的,目的是轉移民眾視線,團結因互相仇視而陷於分裂的民眾。
政治實徵上,代罪羔羊是一種重要的宣傳技巧,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就被納粹設定成德國經濟與政治瓦解的主要原因;另一個例子是在古代中國,女人,尤其美女,被設定成古代中國許多朝代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因此古代中國有紅顏禍水之說,而一些古書也不斷地流傳類似的說法,將一些朝代滅亡的原因歸結為女性。如杜預為《左傳》做的注裡提到說「夏以妹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東漢的《吳越春秋》也引用伍子胥的話說「臣聞賢士國之寶,美女國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舊五代史》也提到說「夏之興也以塗山,及其亡也以妹嬉;商之興也以簡狄,及其亡民以妲己;周之興也以文母,及其亡也以褒姒」。在工業化社會中,代罪羔羊的情形更為嚴重,最嚴重的情況下,所有言論都將會被社會制約,就像政治正確一樣。
少數族群被當成代罪羔羊時,由於缺乏抵抗的能力,所以對於少數族群的破壞力更大。代罪羔羊常見的手法,就是將某個團體中極少數個體個別的不道德行為,放大成為整個團體的行為。
替罪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lQ4bOA
-------------------------------------
代罪羊理論(scapegoat theory)
代罪羊理論:在「代罪羊理論」中,認為隸屬於支配團體的成員在高度渴望獲得社會與經濟成功的文化期許下,因為達不到文化目標而壓抑許多憤怒與挫折。面對這些憤怒與挫折,在「挫折引發攻擊行為」的心理原則下,弱勢團體成員變成他們廉價的出氣筒與代罪羔羊。如德國失業青年新納粹光頭黨,受東歐移民搶走工作的偏見影響,進而攻擊移民就是例子。
代罪羔羊理論(scapegoat theory):該理論認為:在歷史上,美國社會的優勢團體成員在達成其想望社會與經濟成功的目標時,曾經歷各種不同的挫敗。由於這種挫敗的結果,使他們從憤怒轉而採取攻擊的形式,而這種攻擊通常直接指向某些替代對象(替身),而將它視為挫敗的根源。少數民族或弱勢族群往往變成這些替身,亦即代罪羔羊。心理問題的產生,是因為個人驅力與社會驅力之間缺乏適當平衡的生活方式,而且心理問題是源於個體的衝突。自卑感與社會驅力可以解釋人們的許多行為
歧視
指的事已明顯負面的以及不公平的方式去對待社會的其他成員
Sindy: 代罪羊理論(scapegoat theory) https://bit.ly/3w0Vm9p


Microsoft Word - 01-胡晏涵-14頁 (chc.edu.tw)

2021-03-23_230344

Microsoft Word - 01-胡晏涵-14頁 (chc.edu.tw)


路紅人哈立德(DJ Khaled)很出名的一件事,就是警告他的數千萬社群媒體追隨者,要提防一群他稱為「他們」的惡棍。
「他們不希望你積極進取。他們不希望你受到啟發,」他對著鏡頭大聲說。「他們不想讓你贏,」他警告。在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的脫口秀節目中,哈立德敦促主持人:「拜託,艾倫,遠離他們!」
哈立德所說的「他們」顯然是一股惡勢力。但他們是誰?哈立德對狄珍妮說的一段話提供了線索,他說:「他們是不相信你的人。……他們是告訴你說絕對不會有『艾倫秀』的人。」
哈立德的說法可能看似很奇怪,但他其實是在利用一個有力的心理技巧:找替罪羔羊(scapegoating),也就是想像一個惡棍正在密謀要對付我們。這種找替罪羔羊的做法,可能是激勵自己並改變個人行為的有效方式。當然,一如歷史所顯示的,如果人們根據無憑無據的陰謀論來行事,可能造成極大傷害。但有時解毒劑就在毒液中。
哈立德不是第一個使用這種技巧的人。在《藝術之戰》(The War of Art)一書中,史帝文.普瑞斯菲爾德(Steven Pressfield)用「抗拒」(Resistance)來稱 呼他所謂阻礙創意產物的力量。「我們大多數人有兩種人生,」普瑞斯菲爾德寫道。「我們所過的人生,和我們內在中未活過的人生。介於這兩者之間的就是『抗拒』。」整本書中,他一直提醒讀者,「抗拒總是在謀畫要打擊你。」
作家暨遊戲設計師珍.麥克尼格(Jane McGonigal)在她的書《超級好》(SuperBetter)中描述了類似的壞人陰謀。麥克尼格對她的孩子發脾氣或自憐時,就責怪「火山夫人」(Mrs. Volcano)和「悲劇龍」(Snuff the Tragic Dragon)等惡棍。
哈立德、普瑞斯菲爾德和麥克尼格知道「他們」、「抗拒」和「壞人」實際上不存在。對於哈立德來說,那是讓他的爆紅的笑話。如果哈立德明確指出真實生活中有哪一群人意圖阻撓他,例如某個族群或一家特定的公司,他找替罪羔羊的做法就不有趣了,而是惡意或危險的。
要讓找替罪羔羊的做法產生效果,重要的是,不要從一開始就明確歸咎某件事或某個人(比如上司);若這麼做,我們就會規避責任,也沒有改變我們的行動。
相反地,我們必須找到自己行為的根本原因,並了解我們問題的根源,這需要詢問一些棘手的問題,尤其是因為我們的直覺經常錯誤。也許我們大吃大喝垃圾食品,或狂看YouTube影片,並不是因為我們從中獲得樂趣,而是因為有較深層的問題在困擾我們。我們停下吃到一半的晚餐去接手機,真正的原因也許不是我們沉迷於手機,而是我們沉迷於工作。
一旦我們找出原因,接下來的挑戰就是要推動改變。如果我們認為所遭遇到的情況超出我們的控制,可能就很難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感到無能為力而放棄。在這種時候,找替罪羔羊對我們有好處。用這種方式將我們的憤怒與焦慮的矛頭指向無形的「他們」,那些對我們不利的力量似乎就變得比較具體,讓我們覺得更有力量去對抗他們。
最近有幾項研究發現,我們對自己行動能力的看法,和我們堅持到底的作為之間,有很強的關聯。例如,為了確定人們覺得自己對香菸、藥物或酒的渴望有多大的自制力,研究人員進行一項名為「渴求信念問卷」(Craving Beliefs Questionnaire, CBQ)的標準調查。這項評量根據參與者的藥物選擇作了修改,其中的一些陳述包括:「一旦開始出現渴求的感覺……我就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以及渴求「比我的意志力更強」。人們如何評價這些陳述,可讓研究人員知道,他們面對誘惑時感到有力量或無能為力的程度。較低的分數顯示受測者自認較有控制力,較高的分數則顯示受測者自認受到藥物控制。
2010年《藥物濫用治療》期刊(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刊登了對安非他命使用者的研究,結論是,CBQ分數低的人較有可能保持清醒;一段時日後得分下降的參與者(顯示隨著時間流逝,他們覺得自己較有力量),戒除的可能性提高了。2014年發布的一項吸菸者研究,發現類似的結果:戒菸後最有可能再犯的吸菸者,是自認無力抗拒的那些人。
這個邏輯就是,如果我們自認無能為力,就不會努力去避免失敗;這個邏輯並不令人意外,但成效驚人。在《酒類與毒品研究期刊》(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and Drugs)上發表的一項2015年研究發現,自認無力對抗酒癮的人,再次喝酒的可能性大得多。無能為力的信念,會決定某人是否會在治療後故態復萌,威力不下於成癮性(physical dependency,或譯生理依賴性)。
找個替罪羔羊,除了可讓我們感覺較強大之外,也可利用我們的本能,去抵抗威脅到我們的自由與自主的事物,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抗拒」( reactance,或稱阻抗)。例如,若上司對你進行巨細靡遺的管理,並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告訴你該怎麼做,你的感覺可能很惡劣,並決定反其道而行,「反抗他的權威」。找替罪羔羊的做法運用抗拒心理的力量,以達到有效益的目的。如果我們覺得某人或某事正在合謀對付我們,我們較有可能更努力證明他們是錯誤的。
誘導出抗拒心理,已成功地用於公共衛生領域,例如反吸菸的「真相」運動,訴求的是桀驁不馴的高中生(他們幾乎對每個人都有抗拒心理)。真相運動沒有呈現吸菸的長遠後果,如肺氣腫與黑色的肺,它沒有呈現吸菸的可怕影響,而是把菸草業描繪成一群狡詐的壞蛋。在一個廣告中,積極行動派人士試圖把一個標示為「測謊機」的箱子送到一家菸草公司的總部,但很快就被轟出來。在另一個廣告中,卡通人物在派對上大喊「那是陷阱!」來阻撓人們吸菸。
我們可以應用相同方法,謹慎找代罪羔羊來提高我們自己的動機。如果我們想像有一股勢力正在對付我們,我們較有可能變得熱切抗拒我們面對的誘惑,並且更努力去達成我們的目標。
當然,實際上只是我們在對抗自己。但若是我們不想承認這個事實,不妨去找一個明確的敵人來反抗,像是不希望你留下一塊餅乾在碟子上的「他們」,或不希望你回去寫電子郵件的「他們」,有了敵人,就可幫助我們喚起成功所需的堅毅韌性。即使在現實中,「他們」存在我們每人的內心中。(侯秀琴譯)為什麼你需要虛構一個代罪羔羊 - 哈佛商業評論‧與世界一流管理接軌 https://bit.ly/3lLJNh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