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燒酒(蒸餾米酒)+安平壺,又稱宋硐。開始製作於明朝的航海貿易時期,製作之地為福建省閩北邵武窯,常見於台灣、福建與江西-大量出土之地點臺灣臺南市安平命名,稱為安平壺/安平壺也有作為墓誌之用,壺身刻以銘文,此用途主要見於江西,在台灣作為墓誌用途只有三例,另外,台灣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也曾用安平壺來祭祀阿立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


漢化的平埔公廨~高雄內門大埔公廨,已經是一個漢化相當嚴重的公廨了,如果沒有這些歷史的紀錄,我看到他的外表一定不認為他是公廨,內部把所有的平埔祖靈都神明化了,看不出一點平埔的象徵,除了他神明的名字外,可能完全漢化了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9619641766333/permalink/3875367902524803/

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

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位於麻豆監理站附近的麻豆社公廨-麻豆北勢里的三元宮(尫祖廟)尫祖祠在廟後
征戰麻豆社:
        麻豆社是個可發動2千名以上戰士的大社群,僅有4、5百名戰士的新港社人長期遭受欺凌,嚴重到甚至生存不下去…。憑恃荷蘭人的幫助,1635年5月12日麻豆人歸順新港人,麻豆人交付9頭活豬以及6到8枝他們最大的標槍給新港人。
        在1635年11月23日,一個由500名歐洲男人組成的征伐隊,在長官Putamns的率領之下,分成7隊前往麻豆社。在戰中,26 名包括麻豆男人、婦女、孩子被殺。根據荷蘭長官的報告:他們全被對其非常憤怒的新港人打死…。由此可見新港人受麻豆社的欺凌是多麼的嚴重致對麻豆社人仇恨至深、至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9619641766333/permalink/3875367902524803/
-------------------------
位於將軍溪畔(學甲段)的白礁亭

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


來看一個漢化的平埔公廨~高雄內門大埔公廨
來看一個漢化的平埔公廨~高雄內門大埔公廨 @ 海洋信仰文化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881It3
    內門的大埔公廨,是我找尋許久的地方,在這些年中參加了幾次的內門迎佛祖的活動,但重點都在其藝陣與美食上,每次都想說找個時間去看一下內門的平埔文化,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幻想過,我是否能像伊能嘉矩一樣做一次台灣踏查,走這他的腳步前進,在「台灣踏查日記」中,有看到一篇在描述內門平埔族的一段記載,加上之前我父親有一個朋友他是內門大埔人,好玩的是他的姓相當特別「机」,他拍了一張他家祖墳給我,太神奇了,你知他的堂號竟然是「新港」,漸漸的從這邊認識平埔族。
     在西元1897年的10月15日伊能先生來到內門這個地方,113年後的3月我隨這他的腳步來到內門,去到以宋江陣聞名的的一個村落「溝坪」,在那好友服務的國小旁聳立了一家媽祖廟「溝坪與天宮」,萬萬沒想到我去過的「溝坪」原來就是伊能筆下的「猴坪」。我爸朋友住的大埔,竟然是我之前在找尋的一個大埔公廨的所在地,忽然113年間就這麼巧妙的連起來了。
    內門大埔公廨,已經是一個漢化相當嚴重的公廨了,如果沒有這些歷史的紀錄,我看到他的外表一定不認為他是公廨,內部把所有的平埔祖靈都神明化了,看不出一點平埔的象徵,除了他神明的名字外,可能完全漢化了,在祂聖誕的日子,跟朋友分享一下這個漢化的公廨。
來看一個漢化的平埔公廨~高雄內門大埔公廨 @ 海洋信仰文化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881It3

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


港口看歷史!尋找消失的麻豆社,文旦果園隱藏部落風景
港口看歷史!尋找消失的麻豆社,文旦果園隱藏部落風景 - 研之有物 │ 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https://bit.ly/3Py6q8o
從港口走入臺灣史
臺灣四面環海,整座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都與海洋息息相關,而港口正是海洋與陸地間的樞紐,許多故事都由此而起。臺南麻豆曾緊鄰倒風內海,擁有一座貿易興盛的內海河港「麻豆港」,也是西拉雅族最強部落「麻豆社」的居住地。四百年來滄海變桑田,當地的人文環境又發生哪些變化?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研究員,從港口走入臺灣史,揭開一段原住民與漢人勢力興衰交替的故事。
港口看歷史!尋找消失的麻豆社,文旦果園隱藏部落風景 - 研之有物 │ 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https://bit.ly/3Py6q8o
聽到「麻豆」這個地名,絕大多數的臺灣人腦中浮現的畫面應該是香甜多汁的文旦柚。有「柚鄉」美名的臺南麻豆,目前文旦栽種面積達到 800 公頃,說整個麻豆就是一座大果園也不為過。
不過麻豆蔚為文旦果園只是近三百年的事,在有人類活動的悠久歷史中,讓麻豆躍上世界舞台的其實是其「港口」角色。
奇怪!麻豆明明距離海邊近 30 公里遠,怎麼會有港口?這就不能不佩服造物者的力量,真能讓滄海變桑田。
走訪位在麻豆東北角的「水堀頭」遺址,可以看到一座三合土(由糖水、糯米汁、牡蠣殼灰加沙混合成的建材)遺構,這塊約 10 公尺長、看起來像是坡道的結構,究竟是水利設施、墓道還是碼頭,曾經是學界爭論許久的公案。
直到 2002 年,一次歷史學和考古學的共同研究,終於正式解開謎團。現任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研究員,與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劉益昌教授合作,經過層層抽絲剝繭,終於證實三合土是碼頭遺構,水堀頭就是曾經的「麻豆港」。
麻豆水堀頭遺址中的三合土遺構,經歷史學與考古學的考究,證實為百年前麻豆港的所在地。今日整座遺址已劃設為蔴荳古港文化園區,園內設有倒風內海故事館。 圖|Wikimedia
麻豆水堀頭遺址中的三合土遺構,經歷史學與考古學的考究,證實為百年前麻豆港的所在地。今日整座遺址已劃設為蔴荳古港文化園區,園內設有倒風內海故事館。
「距今 4,000 至 3,500 年前,海水曾內侵到麻豆、佳里、善化一帶。在清代,這裡被稱為『倒風內海』,船隻可以通行、貿易。」林玉茹表示,「臺灣西部海岸是離水海岸地形,容易形成海埔新生地。清康熙中葉後,漢人進駐臺南地區,又積極把潟湖圍墾成魚塭或鹽田,是倒風內海逐漸陸化的主因之一。」
林玉茹是研究清代臺灣史、海洋史的專家,麻豆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引起她的高度興趣。除了自然地貌的海陸更迭外,更讓她一頭栽入研究的,其實是這裡的人文變遷。
在經濟上,港口是帶動城市發展的火車頭;在文化上,港口則是一扇看見外面的窗。
港口所在地因為與外界連結,成為本地和外來文化的交匯點,更是理解多元文化互動變遷的重要依據。而麻豆的水堀頭遺址雖然現在已位居內陸,卻保有臺灣碩果僅存的清代內海河港遺構,讓麻豆港與其周遭歷史得以重見天日。
林玉茹的研究剖析了麻豆港自 17 世紀荷蘭時期到 19 世紀清治時期的歷史(1624-1895 年),揭開一段原住民與漢人勢力興衰交替的故事。
西方勢力入侵!反成部落土地的「保護者」?
最先居住在麻豆這塊土地的「麻豆社」,是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也是臺灣西南平原最強大的部落。推測早從 14 世紀起,麻豆社人便開始與漢人進行零星貿易,以鹿皮、鹿肉、魚及藤等物產與漢人交易布、鹽、瓷器、銅簪、瑪瑙等奢侈品。但到了 17 世紀,西方強權開始把手伸向亞太地區,也改變了麻豆社的命運。
荷蘭人為了與葡萄牙、西班牙競爭海上霸權,1624 年在大員(今臺南安平一帶)建立了政權,同時作為國際貿易的據點。麻豆港位於大員北邊的倒風內海內,是麻豆社的對外出入口,因港口條件佳、又佔據重要航道,面對侵門踏戶的荷蘭人,很難不起衝突。
1635 年起,麻豆社在內的西拉雅族四大社逐一被荷蘭人征服,麻豆港也被納入大員的貿易體系,從事與大員、打狗、堯港等地的區間貿易。
距今四百年前的麻豆緊鄰「倒風內海」,商人會派小船進入航道較窄的內海河港,將貨物運至大員後改用大船載到目的地。後因河流改道、港口淤積、人為開發等原因,昔日商船往來的繁榮景象已消失無蹤。 圖|研之有物
距今四百年前的麻豆緊鄰「倒風內海」,商人會派小船進入航道較窄的內海河港,將貨物運至大員後改用大船載到目的地。後因河流改道、港口淤積、人為開發等原因,昔日商船往來的繁榮景象已消失無蹤。
圖|研之有物
林玉茹從文獻中觀察到,荷蘭人雖然為了擴大殖民利益,積極招攬漢人來臺開墾,但土地所有權仍然歸原住民所有。1644 年後,更在秩序及貿易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下,選擇以「隔離政策」來治理這塊區域,一方面減少爭端、一方面也讓交易及稅賦更加透明。漢人除了做生意之外,勢力無法直接伸入麻豆社領域。
接續荷蘭人治理南臺灣的鄭氏政權,也在這個基調下維持「荷規鄭隨」,例如鄭成功的軍屯政策主要開墾無主地,遇到明確歸屬原住民的土地則避開。林玉茹認為,「雖然荷蘭和鄭氏的統治讓麻豆社失去部分主導權,但他們的管理卻也相當程度地保護了部落的土地與文化,不被漢人勢力快速入侵。」
這段期間,在麻豆港居主導地位的仍然是麻豆社人,不過在貿易和互動中,漢人仍然對原住民帶來了影響,例如引進甘蔗、藍靛等新經濟作物。
「地契」成關鍵跡證!原住民與漢人的勢力交替
然而,到了清康熙 23 年(1684 年),原住民與漢人隔離的景況隨著鄭氏政權一起告終。清朝把臺灣納入版圖後,對於漢人的開墾採取相對放任的態度,漢人移民開始大舉登臺,海上貿易也更加興盛。
漢人不只可以用租佃的方式耕作原住民的土地,更開始透過買賣取得土地所有權。林玉茹爬梳清代留下來的「地契」,觀察到漢人逐漸蠶食原住民勢力範圍的跡證。到了清乾隆、嘉慶年間,漢人土地鄰接原住民田園的情況已相當普遍,甚至出現原住民反過來向漢人購買土地的逆向操作。
在國家政策和漢人勢力的進逼下,原本壯盛的麻豆社,面臨兩種命運:漢化或遷徙。
林玉茹進一步指出麻豆社勢微的原因,起因於麻豆社從清康熙中葉以來,先後被徵召參與平亂戰役,或是被課徵勞役、番餉,勢力明顯衰微,此消彼長之下,漢人逐漸取得麻豆這塊地區的主導權。
清乾隆中葉(約 1755 年後),漢人的街庄「麻豆保」以麻豆街為中心成立,稱得上是兩方勢力交替的重要指標事件。現存的三合土遺構可能就是在此時期由漢人所興建。麻豆港在此時仍然繁榮,只是主角換成了漢人,值得注意的是,當中包括「隱身為漢人」的原住民,許多改姓氏為「陳」,也接受漢人的宗教信仰。
從麻豆文衡殿(武廟)保存的紀念碑文可知,原住民改信奉漢人的關聖帝君,更參與捐款修廟事宜。特別的是,漢人如使用原住民土地,需繳香油錢給文衡殿,曾有漢人因侵占原住民土地又不繳錢而鬧出糾紛,在官府的仲裁調停下,最終在文衡殿立下「貼納武廟香燈漢番和睦示告碑」以示和解。
這種族群勢力的消長變遷,是林玉茹從文獻多方考察、彙整大量線索建構出的軌跡。除了從地契看出土地所有權轉移的歷程外,地圖的標註也是證據之一。
清乾隆末期,「麻豆社」已從臺灣輿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漢人建立的「麻豆保二十庄」。其他像是地方志中,對於生活型態、商業活動、公共事務等的描述,也都可以看到蛛絲馬跡。
清光緒 14 年劉銘傳清丈時麻豆街庄圖,麻豆保內漢人村莊已高達 30 個,昔日麻豆社部落已不見蹤影。 圖|研之有物
清光緒 14 年劉銘傳清丈時麻豆街庄圖,麻豆保內漢人村莊已高達 30 個,昔日麻豆社部落已不見蹤影。
圖|研之有物
麻豆社遺留的風景:農村與市街緊鄰的綠色聚落
時間來到 19 世紀,「滄海變桑田」的結局終於登場。水文環境的自然變化,加上居民的屯墾,麻豆地區的港道日益淤塞,至清道光末年,文獻上已無麻豆港的紀錄。
但麻豆市街卻沒有因為港口的消失而沒落,由於地處樞紐、物產豐饒,仍是非常繁榮的交易集散地。一些麻豆地方仕紳靠著「蔗糖」生意,躍升富豪階級。
林玉茹發現,從文獻對於市街的描述看來,這時的麻豆已成為漢人地盤。例如清代文人丁紹儀在《東瀛識略》中這麼描述眼中的麻豆:
均雜處民間,存番無幾;往昔番廬胥成村市,舊社無從跡矣。
儘管原住民的身影已從麻豆的畫面中淡出,但他們留下的生活印記,仍然決定著這座城鎮的風景。
過去麻豆社的聚落是以「檳榔宅」為主體的農村格局,擅長園藝的麻豆社人,會在屋舍四周種植檳榔樹或文旦、龍眼等果樹,形成單一住宅面積廣大、卻又宅宅相連的結構,是兼具「集居」與「散居」特色的超大規模農業聚落。
原住民族經常種植檳榔作為家屋的籬笆,或是與鄰人田地之間界線。今日的臺灣鄉間仍可見到類似檳榔宅的農村格局。 圖|JIME(數位島嶼)
原住民族經常種植檳榔作為家屋的籬笆,或是與鄰人田地之間界線。今日的臺灣鄉間仍可見到類似檳榔宅的農村格局。
圖|JIME(數位島嶼)
後來漢人在開發過程中,順應原本的檳榔宅聚落格局,又在商業活動的發展下,另外形成了漢人風格的市街。兩者疊加之後,麻豆就形成了全臺少有、別具特色的「街村與農村合成聚落」。
這樣的城鎮風貌可以說是原住民與漢人勢力興衰、相互涵化的最佳例證。
兒時沒看過海的海洋史學家,林玉茹:說出臺灣故事是終身志業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研究員,其著作《向海立生》從「港口」這個獨特的角度出發,解構清代的臺灣歷史。 圖|研之有物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研究員,其著作《向海立生》從「港口」這個獨特的角度出發,解構清代的臺灣歷史。
圖|研之有物
雖然林玉茹是海洋史學家,但她自揭,海洋並不存在她的兒時記憶中。林玉茹在臺南歸仁長大,從小沒看過海,直到去臺東讀師專後,才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大海。
海對我而言,是神秘的!港口可以通往哪裡?彼岸有什麼在等著我?這種充滿冒險的氣味,令人非常著迷!
林玉茹自幼課業成績優良,因家境因素考量,最後選擇就讀師專。到臺東讀書後,彷彿掙脫了一身束縛,終於不再被升學壓力綑綁,而是出於對知識的熱愛而學習。
「那時候想繼續唸書,但因為一邊在國小教書,必須選擇夜間部。在師大沒有夜間部的情況下,我只能選擇臺大。在臺大歷史系讀了兩年後,我做了一個當時看起來很不自量力的決定──挑戰研究所!」
林玉茹笑說,感謝師長和同儕的鼓勵,讓她有勇氣成為第一個「越級打怪」考上臺大歷史研究所的夜間部學生。這位熱愛知識的國小老師,就從臺大歷史所開啟了學術研究之路。
1990 年,臺灣本土化運動方興未艾,攻讀碩士第一年的林玉茹就決定選擇臺灣史作為研究志業。「所謂的終生志業是,你即使到老了、到要走入棺材的時候,都還對那個工作有興趣。學術研究對我來講就有這樣的意義,它沒有退休的一天。」
身為臺灣史研究者,林玉茹認為說出屬於這塊土地的「故事」至關重要。學術殿堂縱然迷人,但歷史作為這塊島嶼的血脈,還是必須轉化為大眾可以理解並共感的知識。
「我是臺南人,麻豆也算半個故鄉。四百年來,這塊土地上的人群怎麼在大海的懷抱中,彼此競逐、興衰更迭,與世界連結,透過我的研究能說出這些故事,讓人們的存在更加有血有肉、鮮明真實,就是作為學者最大的成就感!」
港口看歷史!尋找消失的麻豆社,文旦果園隱藏部落風景 - 研之有物 │ 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https://bit.ly/3Py6q8o
港口看歷史!尋找消失的麻豆社,文旦果園隱藏部落風景 - 研之有物 │ 串聯您與中央研究院的橋梁 https://bit.ly/3Py6q8o

白礁亭/在三元宮(尫祖廟)後的麻豆社尫祖祠- 麻豆社是個可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