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鹿普善寺 牽田歌舞 平埔族祖靈祭
沙鹿普善寺 牽田歌舞 平埔族祖靈祭 - 中華日報新聞網 https://bit.ly/3kIwnSY
↑沙鹿平埔族拍瀑拉族祭祖活動,以搗年糕「嘟嘟」方式慶祝。 (記者陳金龍攝)
↑普善寺祭祖大典主供桌擺上生魚、生肉及飯糰等原住民祭品祭拜拍瀑拉先祖。(記者陳金龍攝)
↑普善寺後方有平埔族先祖墳塚,石碑寫著「遷善社同興公靈位」。 (記者陳金龍攝)
↑仍保有平埔族傳統祭典的普善寺。 (記者陳金龍攝)
穿著平埔族傳統服飾的婦女聚在一起,除了祭拜祖先外,還會唱歌跳舞慶祝
台中市沙鹿區普善寺是全台仍保有平埔族傳統祭典的少數寺廟,每年農曆8月2日是沙鹿平埔族拍瀑拉族沙轆社過年祭祀的日子,該社後代子孫都會舉行祭祖活動,祭祖大典主供桌擺上生魚、生肉、豆乾及飯糰等原住民祭品祭拜先祖,祭拜儀式結束後,依文獻記載方式,由一群婦女穿著平埔族傳統服飾表演「牽田」的歌舞。
普善寺是中部地區極為罕見的拍瀑拉(PAPORA)族祠堂;為樓房形式祠廟,1樓供俸遷善南北社祖先牌位,2樓供俸地藏王菩薩與玄天上帝,後方有平埔族先祖墳塚,寫著「遷善社同與公靈位」。這座祠廟為民國61年因台中港特定區都市計畫,將舊祠堂遷建於此,隱藏在狹小彎曲巷弄裡;由遷善南北社派下子孫定期祭祀。
拍瀑拉族隸屬平埔族之一,原分布在大甲溪以南,大肚溪以北,大肚丘陵以西至海岸一帶,因參與大甲西社民變,被清廷平服,乾隆初年改名「遷善南北社」,意謂遷善改過。
沙鹿平埔族拍瀑拉族所屬遷善南北社,每年農曆8月2日過年都會舉行祭祖,貢品有5份生豬肉、5條有鱗生魚、5片豆乾、15個飯糰與1瓶米酒,在祭品上捏一小撮的魚鱗、一小撮米飯及米酒,並唸祈福之語,向祖先祭拜。
祭拜儀式完成後,穿著平埔族傳統服飾的婦女,就在寺前跳起「牽田」歌舞,表達昔日拍瀑拉族過年的歡樂氣氛,也為族人一起祈福。族人蔡錦釵說,每年到這個時候,族人都會聚在一起,除了祭拜祖先外,還會唱歌跳舞及做年糕方式慶祝。
弘光科大副教授計文德表示,平埔族祖靈祭除「牽田」外,還有「走標」習俗,現已不復見,「牽田走標」原稱做「走躔」,是一種賽跑型的祖靈祭,讓部落健壯的男人做競走來祭拜祖先的活動。這種祭祀祖先的活動又稱為「番仔走田」、「走標」等名稱,取得標旗的優勝者,可選取族中美女為妻,當天晚上眾人還會到優勝者家中吃慶功宴,一起喝酒、唱歌、跳舞直到深夜。
計文德說,在漢族文化的影響下,「牽田走標」傳統已流失,取而代之的是演戲酬神的廟會形式,拍瀑拉族人也仿漢人成立祭祀公會,供奉祖先牌位,這些改變也說明了優勢文化的影響力。
沙鹿區長陳小菲表示,許多平埔文化早已消失,沙鹿區公所希望藉由一區一特色計畫,透過這樣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活動,進而凝聚居民向心力,使沙鹿成為一個具文化特色的優質區域。沙鹿普善寺 牽田歌舞 平埔族祖靈祭 - 中華日報新聞網 https://bit.ly/3kIwnSY
〔記者歐素美/沙鹿報導〕每年農曆八月二日是平埔族拍瀑拉族的新年,沙鹿區拍瀑拉族新年祭昨在普善寺舉行,族人以傳統「牽田」歡慶,並以生魚、豬肉、豆干及飯糰等祭拜祖先,祈求平安。
沙鹿早期是拍瀑拉族聚落,普善寺則是拍瀑拉族遷善南北社的祠堂,供奉祖先,隨著時代演變,許多居民不管是否為平埔族,都會到普善寺拜拜。
拍瀑拉族人昨天準備十五個飯糰、五條生魚、五塊生豬肉及豆干等祭品,族人潘明燈手拈一小撮白米及魚鱗,口唸拍瀑拉語「TAMODO NUJANUNA」,呼叫先靈享用,隨後,族人在廟前廣場唱起拍瀑拉族「牽田」歌舞,完成祭祀儀式。
沙鹿里長陳榮輝表示,平埔族人手腕上會有一條橫紋,是最好的辨識方式。拍瀑拉族喜歡穿戴紅色腰帶及頭插鮮花,因為早期紅色不易取得,是尊貴的象徵;沙鹿社區考證研發出第一代的藍色拍瀑拉服飾,最近又根據三百年前的清朝「皇清職貢圖」,研製出第二代拍瀑拉族服裝。
遷善南北社祭祀公業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https://bit.ly/303cQ66
撰 述 人 :洪麗完
祭祀公業通常簡稱公業,一般漢人祭祀公業是由享祀者子孫所構成的單一姓氏宗族團體,都以一、二特定享祀者為祭祀對象。遷善南北社祭祀公業主要以供奉該社「歷代祖宗」為對象,所奉祀者為整個部落的「祖宗」。
平埔原住民的傳統祭典以祖靈祭為主,日治以前沙轆社每年農曆八月二日的祭祀活動,是在該社舊址之北「媽憐山(按指大肚山)」下,分五個地點插上布標,讓部落中強健未婚男子做競走活動,因此,也稱祭祀祖先的活動為「走躔」,俗稱「番仔走田」,或「走標」;運動會中首先取得標旗者為勇士,可任選部落中美女為妻,足見「走躔」之期的競走活動,具有成年禮之意。日治初期尚保留此活動。似漢人過年的走躔祭祖日,必具「牲禮粿品」,現況僅維持以「牲禮粿品」即五份生豬肉、五條有鱗生魚、五塊豆乾、十五個飯糰,與粿品、粽子等,在其祖廟同興宮祭拜該社祖宗。其祭祖儀式必備「生物」,與其血食原始生活習慣或有關係。今日所見沙轆社的年度祭禮,生肉生魚已成為僅有存留的舊有習俗。而該祭祀公業的存在,亦說明沙轆社社人或有移居他鄉者,直到今日尚有部分社人後裔留居鎮內,仍為該鎮歷史發展的一分子。
早期臺灣漢人祭祀公業大抵設於乾隆年間,尤以嘉道之際為盛。沙轆社受漢文化影響,始設祭祀公業,創設時間應不早於乾隆年間,至遲日明治39年已設置,但不知確切時間。遷善社舊名沙轆社(Salagh),由於參加清雍正9年(1731年)中部平埔族聯合抗清事件,事後被改名「遷善社」,取其「改過遷善」之意。遷善南北社祭祀公業的創設,基本上與漢人勢力膨脹有關。
從康熙22年(1683年)臺灣為清廷所有以後,一則由於嚴禁漢人移民偷渡入臺的政策較鬆,二則中國大陸人口普遍增加,來臺風氣日盛。隨漢人的入墾,大約雍乾年間即18世紀40、50年代,在沙轆社域紛紛出現漢人移民定居的聚落(庄或街)。隨漢人社會的建立,沙轆社人則走向少數民族的終程。該公業之設,是社人適應漢文化而改變生活方式之一說明,也是社人企圖保存傳統文化或祖遺社地之努力。
遷善南北社祭祀公業,基本上為一由部落社人所組成的團體,參與祭祀的人包括全體社人,派下員以該社社人為主要成員,也包括因收養、婚姻關係而來的螟蛉子、媳婦仔、養子女及女婿等。包涵陳、許、黃、潘、何、童、蒲、鄭、戴、王、張、巫、吳、趙、李等姓氏。
其祀產,主要來自祖遺社地,為全體社人所公同共有的財產。18世紀以來,社地不斷轉出,日治時期沙轆社所擁有的土地,大致上僅餘媽憐山附近養馬埔,及番社埔舊聚落的土地。媽憐山一帶的土質,極不適於耕種,向來以種植相思樹與野生番石榴樹為主,早在清代漢人便常以酒或其他物品為交換條件,取得社人同意,埋葬死人,久之,成為一般公墓區(即沙鹿鎮舊第八公墓)。番社埔屬於沙轆社的土地,約20餘甲,1974年最後一次地權轉讓後,除同興宮廟地與地權糾紛不清的「三合院」尚未處理外,已出售殆盡。
沙轆社的祀產的使用與收益,原在供給祭祀之用,若有剩餘則按「派下權」(指派下員對祭田團體計算上的股份權)應有額數均分給各派下員。惟日治以來,或因籌措建廟費用(指由中棲路移建沙鹿鎮中山路巷內),或由於開路(中港路)、獻地建校(沙鹿高工)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將祀產出讓。祀產轉移結果,祭祀所需費用短缺,影響每年農曆八月二日的祭祀活動,缺乏祀產無疑是影響沙轆社祭祀業衰微、存續的主要因素。
加建普濟寺的目的,在於維持同興宮祭拜香火於不墜。一般漢人祭祀公業多在祖厝大廳祭祀,沙轆社人的祭儀是在其祖廟同興宮(現址沙鹿鎮中山路巷內)進行。同興宮建於1974年,其前曾經歷二次遷徙。古廟原在番社埔今沙鹿高工校園內,後因沙工建校,遷今中棲路323號(現臺灣新紡織廠附近)。1974年因中港路拓寬,且廟頂毀壞再遷建於現址。
同興宮為一上、下二層樓之建築,一樓大廳供奉「遷善南北社歷代祖宗靈位」,由於沙鹿鎮為閩人優勢區,社人受閩南文化影響較深,其神主格式與一般閩人家庭所供奉者並無不同。屋後有一方形灰色建物,乃社人骨灰保存處。灰色建物壁上類似墓碑的刻石,正中間直寫「遷善社同興宮靈位」,左右分別為「遷善南北社」等字。二樓為普濟寺,供奉地藏菩薩與帝爺「玄天大帝」,加建普濟寺的目的,在於維持同興宮祭拜香火於不墜。
同興宮除了作為沙轆社的祖廟外,也祭拜漢人神祇,尤其福佬人的俗信,此一現象說明沙轆社民在漢人優勢文化影響下所作的調適。而同興宮既是沙轆社祖廟,也是該社祖墓,一年一度的祭典,演變至今,已不僅僅是社民辦理「家祭」或「掃墓」,敦親睦族的地方,也是附近居民祭拜盛事。此或可說明優勢漢文化入地隨俗,接受土著文化洗禮之一現象。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https://bit.ly/303cQ66
2012/10/01 06:00
敲石肚痛 敲到土地公家1里26座土地公廟 見證平埔文化變遷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O72Hn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木柄鬆脫,拿石頭敲一敲,每敲一次肚子就痛一次,原來他「敲到土地公的厝頂」,…中秋節相傳是土地公誕辰,人口3345人的台中市神岡區溪洲里,卻有26座土地公廟,每座土地公廟都有傳奇故事,堪稱台灣民間信仰變遷的縮影。
文史工作者王鎮炎考察,溪洲里瀕臨大甲溪,早年地勢低窪水患嚴重,漢人約290年前進入墾荒,與平埔族原住民混居,中研院民族學者於1960年代,曾到此考察土地公廟,他們認為很多土地公,源於平埔族原住民的信仰,最典型的就是陰陽石土地公廟。
王鎮炎還發現該里土地公廟,幾乎都面向東方,多數年代為100多年至200多年前,且幾乎源自最簡陋的3粒石,或石棚式的土地公廟,之後才增建為磚瓦廟宇,部分土地公廟神像下方,還保留3粒石或石棚,符合俗諺「有錢住瓦房,無錢頂破缸」。
榕樹倒栽 逆天卻可擋災
最傳奇的土地公廟,是位於牛屎崎旁農田的石棚土地公廟,屬於「田頭土地公」,居民說,一名陳姓農民種田時,鋤頭的鐵鋤與木柄鬆脫,他就在這4粒石頭上敲一敲,讓兩者緊密,怪異的是,每次敲擊後都會肚子痛,後來才從長輩口中得知,原來他「敲到土地公的厝頂」。
而位於崎腳土地公廟與宋厝土地公廟旁,出現倒栽種土地公樹,也相當傳奇;耆老指出,「倒栽種」意指砍取榕樹樹枝,但反向扦插,可讓榕樹迅速成蔭,且具有擋水防災之效,但倒栽種是逆天行為,種植的人會遭逢厄運,因此都是委由無子女的單身漢種植。
崎腳土地公廟相當奇特,王鎮炎說,該廟供奉兩尊土地公,其中一尊「大船窟土地公」原設於附近渡口,搭渡船的人得敬拜保平安,後來渡口淤積消失,這尊土地公移到「庄頭土地公」旁。
他指出,可能受到客家族群的影響,祭祀土地公時,樹木也要上香,祭拜這兩尊土地公,總共要上8炷香,3炷香祭拜庄頭土地公,大船窟土地公因「管區消失」,只上1炷香,其餘4炷香分別插在4株「倒栽種榕樹」樹幹上。
1里26座土地公廟 見證平埔文化變遷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O72Hn
1里26座土地公廟 見證平埔文化變遷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記者鄧玫玲/台中報導】專訪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專任、靜宜大學兼任副教授計文德 (自然資源與文化資產研究中心召集人)
沙鹿,位於台中市西部,地處大甲溪以南,大肚溪以北的清水隆起海岸平原上,很多人來到這依山近海的沙鹿,都會有一個疑惑,當地人用閩南語發的「鹿」這個音,怎麼和鹿港的「鹿」不一樣呢?研究沙鹿人文歷史近30年的計文德教授表示,這塊土地的原住民是拍瀑拉族(papora)他們把自己生活區域就叫做沙轆(Salach)所以這個鹿的發音為「轆」,這可是全台獨一無二的發音方式,這也見證這個鄉鎮的歷史文化是極其悠久的,在沙轆的考古遺址中可以找到距今3000年到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細繩紋紅陶、泥質灰陶,因此,沙轆社的故事要從很久遠的石器時代說起。走進沙鹿遺址 發現沉靜老故事 | 台灣大紀元 https://bit.ly/2OD1UtB
從考古遺址 探訪沙轆的久遠歷史
為了探訪沙鹿的文化遺址,計文德教授希望來訪的客人可以特別到現場探勘,分布在南勢里自由路的「南勢坑遺址」,科學博物館曾在此進行數次考古發掘工作,出土大量的陶片、鹿骨、山羌骨、狗獾等等,如今的南勢坑遺址除了一塊鐵鑄立碑標示外,已成為私有別墅建築的領域,但在附近的菜園裡隨手翻找,還可以找到細小破碎的陶片,計文德說,被種菜農夫不斷翻耕的紅土裡,可能還有1千年前的獸骨。
另外,「鹿寮遺址」則分布在鹿寮里,沙鹿第七公墓以南一帶,這個遺址可是連一塊標示也沒有,就是一片種滿果樹長滿雜草的山坡地,但是計文德清楚地記得,這片坡地被科博館考古隊挖掘後,出土了大量的貝殼,還有很多琉璃珠,在附近的土地上仔細找找,很容易找到一些銀白細薄的小碎片,計文德指出,那就是貝殼,千年的貝殼就埋在土堆裡,草叢裡。前來探勘遺址的訪客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這麼珍貴的史前遺物就散落在沙轆人的菜園裡,果樹下,居住在遺址上的人可能也不知道,他們腳下的土地在幾千年前曾經住過很多人吧。
南勢坑遺址,科學博物館曾在此進行數次考古發掘工作,出土大量的陶片、鹿骨,山羌骨、狗獾等等,如今除了一塊鐵鑄立碑標示外,已成為私有別墅建築的領域。南勢坑遺址,科學博物館曾在此進行數次考古發掘工作,出土大量的陶片、鹿骨,山羌骨、狗獾等等,如今除了一塊鐵鑄立碑標示外,已成為私有別墅建築的領域。(記者鄧玫玲/攝影)
人類在此生生不息的主因 就是湧泉
為何沙轆在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這塊土地有什麼可以賴以維生的資源呢,計文德說,就是湧泉吧,大肚山台地受斷層擠壓後,地下湧泉不斷湧出,這就是人類能在此生生不息的重要依靠!外地人可能覺得驚訝,沙轆南勢溪的溪水怎麼能夠終年豐沛,其實就是靠著地下泉眼不停湧出的泉水,因此鹿峰里的居民家家戶戶都有一口自用的湧泉井,湧出的泉水清澈甘甜,外地人還專程來此取水,帶回去的泉水也不必過濾,泡出的茶水特別甜美。當地的婦女聚集在大的泉池邊洗衣、洗菜,附近住戶幾乎都不必使用自來水,因為地下湧泉汩汩而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絕,這樣的天然資源簡直天賜恩典,三千年的人類就依賴這個寶藏讓子孫綿延不絕直到今天。
鹿峰里當地的婦女聚集在大的泉池邊洗衣、洗菜,附近住戶幾乎都不必使用自來水,因為地下湧泉汩汩而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絕。鹿峰里當地的婦女聚集在大的泉池邊洗衣、洗菜,附近住戶幾乎都不必使用自來水,因為地下湧泉汩汩而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絕。(記者鄧玫玲/攝影)
「過洋路」點出 湧泉匯集成廣大水域
計文德指出,在沙轆區有一個很奇怪的路名,叫做「過洋路」,好像來到這裡的人必須通過一片汪洋大海,計文德說,以前這裡叫「過洋仔」,訪客在附近繞繞就可以找到那片「大洋」喔!就在一個大型社區的圍牆外,現在已縮小成一個小湖泊,曾經有的汪洋大海被大量土石填滿後蓋起了大廈公寓、庭園別墅,如今只剩一小片水域,但這個水域水深近呎,地下都是湧泉口,因此泉水終年不乾涸,引來不少野鳥野鴨來此過冬,附近居民還聚在水岸邊垂釣,水裡可有魚蝦啊!計文德表示,按史料記載這裡可不是沼澤地,是湧泉匯集的大洋,一個深邃廣大的水域,古早的居民面對這個大洋的阻隔,還可能望洋興嘆吧!
來到文昌街南邊就到了昔日的「番婆橋」,所謂的番婆橋雖只見一個顯眼的標示大牌,但卻找不到橋到底在哪裡?只有一條寬敞的柏油路蜿蜒而過,站在番婆橋標示的位置上,計文德指出這個位置上曾經有一座橋,橋下方有一口自來湧泉--番婆井,這條道路的下面正是現在的竹林南溪,拍瀑拉族的婦女在此浣衣取水,因此取名「番婆橋」。
按史料記載「過洋仔」這裡可不是沼澤地,是湧泉匯集的大洋,一個深邃廣大的水域,如今已縮小成小湖泊。按史料記載「過洋仔」這裡可不是沼澤地,是湧泉匯集的大洋,一個深邃廣大的水域,如今已縮小成小湖泊。(記者鄧玫玲/攝影)
竹林南溪水患 因「換廟」而消失
計文德說,這裡有一個傳說的換廟故事。位在兩座山丘之間的竹林南溪,清朝時期每逢春天雨季來臨時,溪水從大肚山脈一帶澎湃而下,常常將沙轆老街(今四平街)一帶淹沒,連土地公所在的福利宮也無法幸免,附近的民眾後來得知是因為土地公的神格較低,無法對抗竹林南溪的水神,信眾於是把位於中正街保安宮三山國王請到土地公廟,由三山國王來對抗水神,原來的三山國王廟則由土地公進駐,這就是非常神奇的換廟傳說,也就是信眾到保安宮祭拜的是土地公,而到土地公廟祭拜的是三山國王,更靈驗的是兩個神祇自從換廟後,竹林南溪水患從此消失。
因此,現在的三山國王廟來祭拜的都是閩南人,原來的客家人已遷往石岡、東勢一帶,沙轆成為閩南人的領域,而原來生活在此的原住民拍瀑拉族卻只留下十幾戶人家,計文德指出,按史籍記載明鄭時期強徵糧食引起中部平埔原民反抗,沙轆社遭右武衛劉國軒圍剿,遭到殘酷殺戮,原有的數百人只餘6人,此次戰役幾乎滅社,拍瀑拉族族勢大傷,之前活躍在沙轆社的族人的故事,只能從幾個示禁碑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計文德常帶訪客去看玉皇殿旁普濟寺南面牆上的一方碑記—遷善社示禁碑,雖是清代光緒十二年(1886)立的碑,但字跡還很鮮明,從碑文中可探知當時原民平埔族人與漢人雜處,兩族之間的習俗不同常發生衝突,事端不斷。
因為和三山國王換廟,現在的福利宮其實當年供奉的是三山國王。因為和三山國王換廟,現在的福利宮其實當年供奉的是三山國王。(記者鄧玫玲/攝影)
沙轆社被稱做「迴馬社」又被改成「遷善社」
雖然不同族群間常有衝突紛爭,但是可以從中看出,拍瀑拉族在沙轆社的人數漸增,清康熙巡台御史黃叔璥、吳達禮巡視各番社時來到沙轆社,族人以歌舞迎賓並蒸煮類似麻糬的「都都」招待巡視的長官,計文德說,黃叔璥等人在受到熱情接待後非常高興,一行人巡視至此即南返不在北上,因此沙轆社被稱做「迴馬社」。從這一件迎賓回馬的故事即可看出拍瀑拉族當時的人數眾多,生活應該很富饒。直到清雍正年間因土地紛爭與其他原民族群起兵造反事後,被清軍大肆圍剿受創更大,幾近衰敗的拍瀑拉族,還被清廷改為「遷善社」,意思當然是要他們改過遷善不再造反作亂,這次的大改造之後,拍瀑拉族的文化逐漸沒落。
現在在新生巷內還找得到拍瀑拉族的祖廟普善寺,1樓供奉祖先牌位,2樓則供奉地藏王菩薩與玄天上帝。現在在新生巷內還找得到拍瀑拉族的祖廟普善寺,1樓供奉祖先牌位,2樓則供奉地藏王菩薩與玄天上帝。(記者鄧玫玲/攝影)
祖廟普善寺 農曆8月過年祭祖
現在在新生巷內還找得到拍瀑拉族的祖廟普善寺,1樓供奉祖先牌位,2樓則供奉地藏王菩薩與玄天上帝。計文德表示,民國67年中棲路拓寬時挖掘出數十麻布袋的人骨,判定是拍瀑拉族葬祖先遺骨,因為原住民有將親人葬在自家床下或門邊的習俗,這批挖掘出來的大量遺骨後來遷葬到普善寺後方,放置在先祖墳塚「遷善社同興公靈位」裡,因此2樓供奉地藏王菩薩就是為了護佑這些先人的骨骸。
每年農曆8月2日是拍瀑拉族過年的日子,族人會在此舉行祭祖,準備的祭品以5或5的倍數為主,通常是5份生豬肉、5條有鱗生魚、5塊豆乾、15個飯糰與1瓶米酒,在祭品時主祭者要手捏一小撮的魚鱗、一小撮米飯及米酒,並唸祈福之語,向祖先祭拜。祭拜儀式完成後,穿著傳統服飾的婦女,就在寺前跳起「牽田」歌舞,來表達拍瀑拉族過年的歡樂氣氛。
拍瀑拉族被清軍大肆圍剿受創更大,幾近衰敗的拍瀑拉族,在沙轆的後代子孫並不多。拍瀑拉族被清軍大肆圍剿受創更大,幾近衰敗的拍瀑拉族,在沙轆的後代子孫並不多。(記者鄧玫玲/攝影)
計文德表示,平埔族祖靈祭除「牽田」歌舞外,還有「走標」習俗,「牽田走標」原稱做「走躔」,是一種賽跑型的祖靈祭,是一個讓部落健壯的男人在5處步標中競跑,又稱為「番仔走田」,取得標旗的優勝者,可選取族中美女為妻,當天晚上眾人還會到優勝者家中舉辦慶功宴,一起喝酒、唱歌、跳舞直到深夜。
「沙鹿」是梅花鹿的故鄉 老街老屋漸衰微
走訪了沙轆社的史前遺址,見識了天然湧泉的奇蹟,了解拍瀑拉族的血淚辛酸故事,訪客對沙鹿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後,才會對這這個城鎮刮目相看,別看他樸素平淡的街道,平凡無奇的房舍,這裡可是有著無數撼人心弦故事的地方。計文德表示,其實「沙鹿」是真的有梅花鹿的地方,「鹿寮」這個地名就是在告訴人們這裡有很多圈養梅花鹿的草寮,附近的大肚山上生長著許多野生的梅花鹿,這裡的住民把山上的鹿抓來鹿寮養大後,再渡過大肚溪到鹿港去販售鹿皮、鹿肉,原來,大肚山上的梅花鹿多得很啊!
每年農曆8月2日是拍瀑拉族過年的日子,族人會在此舉行祭祖,準備的祭品以5或5的倍數為主,通常是5份生豬肉、5條有鱗生魚、5塊豆乾、15個飯糰與1瓶米酒。每年農曆8月2日是拍瀑拉族過年的日子,族人會在此舉行祭祖,準備的祭品以5或5的倍數為主,通常是5份生豬肉、5條有鱗生魚、5塊豆乾、15個飯糰與1瓶米酒。(計文德提供)
然而,走在沙鹿老街上遊客可能會有點失望,老屋老房已不多,重新翻修的新房讓整個街道失去了原有的古意,保留下來紅磚老屋也大半年久失修,傾頹荒廢,就算彩繪牆面的古早故事有了一些亮點,但是沙鹿的老故事似乎已不容易在這裡找尋了。
走進沙鹿遺址 發現沉靜老故事 | 台灣大紀元 https://bit.ly/2OD1UtB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