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七堂」制形成於宋代,「伽藍七堂」的布局同我國傳統四合院布局幾乎完全一致,從此成為我國佛寺建築的固有標準。
"伽藍"是梵語sam!gha^ra^ma 之略譯。全譯為僧伽藍摩。又作僧伽藍。意譯眾園。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
佛教的每個宗派的「七堂」都有所不同,後世大都沿用禪宗的七堂之制,即佛寺必備山門、佛殿、法堂、方丈、僧堂、浴室、東司七堂,到明清時期演變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法堂、羅漢堂、觀音殿七堂。
如浙江寧波的保國寺,其中軸線上依次排列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堂、藏經樓,兩側為僧房。客堂和鐘鼓摟等。現存最好的實例就是北京西山的十方普覺寺,雖未完全保存伽藍七唐制,但可藉此略窺一斑。
代表建築
山門
通常是一座有3個門洞的牌樓伽藍七堂式建築構成,中間有一個大門洞,兩旁各有1個稍微小一些的洞門,象徵著佛教的「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因此稱三門。
我們日常說的「身入空門」,就是僧尼進入了寺院的大門――三門,從此開始了遠離人世喧囂、吃齋念佛的寺院生活。
佛殿
殿中供奉彌勒佛。彌勒佛又叫彌勒菩薩或大肚羅漢,是豎三世佛中的未來佛。
「彌勒」為姓,是梵文音譯,意思是「慈悲」。
中國漢傳佛教寺院的彌勒佛大多是袒胸露腹、喜笑顏開的形象。古代民眾祈求多子多福,因此彌勒佛又有了「送子彌勒」的稱號,由此還出現了「五子戲彌勒」的塑像。
彌勒龕兩旁的柱子上刻有許多哲理高深的對聯,常見的有:「開口常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j22l33p.html
伽藍七堂略說:佛寺堂宇配置因應環境及教義而異
伽藍七堂略說:佛寺堂宇配置因應環境及教義而異 | 佛門網 - 香港佛教網站 https://bit.ly/3qv4PBZ
福建福州鼓山湧泉寺
東漢時期,中國已有佛寺,沿襲印度傳統,以塔為寺廟中心,四周建設堂閣。佛教入華後,逐漸深入民間,各地佛寺亦隨之興起。佛寺堂宇的數量丶名稱丶配置,如何制定?本文為大家介紹「伽藍七堂制」。
伽藍七堂緣起
「伽藍」全名為「僧伽藍摩」,譯自梵語saṃghārāma,原指僧眾所居之園林,後人一般解作佛寺[1]。北魏時,楊衒之撰寫《洛陽伽藍記》,將洛陽城佛寺的建築風格丶地理位置丶軼事傳說等,盡錄於書中,其時「伽藍」已是佛寺的別名。
唐宋時期,按常規,佛寺須有「七堂」,即七種不同用途的建築物[2]。佛教有多個宗派,各宗的七堂名稱丶配置各異,但大抵是以下七種:佛塔、金堂、講堂、鐘樓、藏經樓、僧房和齋堂。具備七種主要堂宇的佛寺,便是「伽藍七堂」
七是佛教的吉祥數字,有完整丶完滿之義。寺院的堂宇象徵佛面,七堂分別指頭、鼻、口、兩眼和兩耳,亦象徵人體的頭、心、陰、兩手和兩腳。[4]以禪宗為例,七堂指法堂丶佛殿丶山門、僧堂、廚庫(或者食堂)、東司(東序僧人使用的廁所,西序的稱為「西淨」)和浴室。[5] 其中以僧堂、西淨(或東司)和浴室為禁語之所,總稱三默堂。
佛寺堂宇配置,因需要而各異
各佛宗的堂宇配置,因應環境及教義需要而異。如中國建築學家劉敦楨的《北平智化寺如來殿調查記》所記:「唐宋以來有伽藍七堂之稱⋯⋯其簡陋者以食堂、寢堂、庫房、浴室,列入七堂之內,而大寺除塔、佛殿、講堂外,尚具鐘樓、鼓樓、戒堂⋯⋯其設備依教義與需要而異,無一定不變之局。」[6]例如依禪宗修行之道,吃飯丶如廁和沐浴也是修行的一部份,故食堂丶東司和浴室亦歸入禪宗七堂之列。
即使於同一宗派,堂宇數量亦略有增減。大型寺廟均有多種堂宇,如南海寄歸內法傳謂印度那爛陀精舍,有八院、三百房舍,又如大華嚴寺有十二院,皆不限於七堂之數。[7]福建湧泉寺建於唐宋年間,雖是歷史悠久的古寺,也要到十七世紀中葉才具備禪宗七堂伽藍的配置規模。[8]現時七堂專指寺院的主要建築,已不限於七個堂宇。[9]
自隋唐開始,「縱軸式布局」的中國佛寺便流行於各地,重要建築(如佛塔丶佛殿)依次布置在寺院中軸線上,周遭建設配殿丶僧堂等,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左右均衡對稱[10]。三合或四合院落,即配殿從三或四面將主要堂宇圍在中間,是中國的傳統合院式建築。
圖為湧泉寺於明朝時代的配置。天王殿丶大雄殿和法堂建於中軸線,廚房丶藏經殿和禪堂等建於左右兩側。其時尚未具備禪宗七堂伽藍的配置規模(資料來源:鼓山誌)。
圖為湧泉寺於明朝時代的配置。天王殿丶大雄殿和法堂建於中軸線,廚房丶藏經殿和禪堂等建於左右兩側。其時尚未具備禪宗七堂伽藍的配置規模(資料來源:鼓山誌)。
圖為湧泉寺於二十世紀的配置(資料來源:《中國文化史蹟》)。
圖為湧泉寺於二十世紀的配置(資料來源:《中國文化史蹟》)。
考古學者坂誥秀一指出,根據《安齋隨筆》〈後編十四 〉及《本阿彌行狀記》二書,佛教各宗的七堂制度如下:
圖為湧泉寺於明朝時代的配置。天王殿丶大雄殿和法堂建於中軸線,廚房丶藏經殿和禪堂等建於左右兩側。其時尚未具備禪宗七堂伽藍的配置規模(資料來源:鼓山誌)。
圖為湧泉寺於二十世紀的配置(資料來源:《中國文化史蹟》)。
圖為湧泉寺於二十世紀的配置(資料來源:《中國文化史蹟》)。
考古學者坂誥秀一指出,根據《安齋隨筆》〈後編十四 〉及《本阿彌行狀記》二書,佛教各宗的七堂制度如下:
各宗七堂制度的比較[11]
佛寺的布局井然有序丶和諧有致,盡顯古人的建築智慧。有了莊嚴寧靜丶方正整齊的佛寺,才可安住僧人丶弘揚正法丶匡正人心丶利益眾生。
伽藍七堂略說:佛寺堂宇配置因應環境及教義而異 | 佛門網 - 香港佛教網站 https://bit.ly/3qv4PBZ
伽藍七堂,又名七堂伽藍,是唐宋佛教寺院的規範建築。直至明清兩朝仍然有這種禪宗寺院與殿堂配列的方法。[註 1]
伽藍七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mkaSC
建築結構
七堂伽藍分別為山門、佛殿、法堂、方丈、齋房、浴室、東司(廁所)。其中僧堂、東司、浴室為三默道場,禁止任何私語。而殿堂因為供奉的佛神不同而分為大雄寶殿、釋迦殿、七佛殿、三聖殿、無量佛殿、藥師殿、彌勒殿、毗廬殿、伽藍殿、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羅漢堂等。因用途不同,所以又分為舍利、藏經閣、轉輪藏殿、戒台殿、洗心殿、禪堂、法堂(講堂)、齋堂等。伽藍七堂制禪院一般以殿為中心,殿堂樓舍有前殿、正殿、後殿、配殿(位於中軸線兩側的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等殿堂)之分。前殿包括山門、天王殿、鐘樓與鼓樓一組建築,正殿由建在中軸線上的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藏經樓等建築組成。至於後殿就由三佛殿、伽藍殿、或毗廬殿等建築組成。簡而言之,佛寺重要建築置於寺內中央部分成一直線排列,而配殿及其他附屬設施則置於中軸線兩旁。[註 2]
由於佛教宗派供奉的佛以及菩薩不相同,因此每個佛教寺院在前殿、正殿、後殿、配殿的種類配置上也是不一樣的。基本上,規模較大佛教寺院才會有經堂、講堂、佛塔、鐘樓和禪堂等建設。[註 3]而現今「七堂」專指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築,已經不再限於七個堂宇,即塔(安佛舍利)、金堂(佛殿,安置佛像。與塔共為伽藍的中心建築)、講堂、鐘樓、藏經樓(經堂,納經之堂)、僧房(寮房,即僧眾生活區)和食堂(齋堂)的意思。[註 4]
佛宗殿堂比較
佛殿是每個佛宗都必定有的建築,因為這體現了禪宗把日常修持的重心轉移到念佛之上。儘管具佛性的禪宗成佛是一種頓悟,其對於信眾仍然有很強的吸引力。所以在自宋代起佛殿融合到新的寺院體系當中,成為了一個主要的部分。以下為各個佛宗的七堂伽藍之比較
伽藍七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imkaSC
在一座佛寺中,殿宇建築很多,根據宗派的不同,寺中之殿閣樓臺建築多少不定,但有七種建築是必不可少的,這個被稱之為"伽藍七堂"。
各代規定
至於七堂的用法和取捨,根據時代的不同各有差異。 例如:
唐代對伽藍七堂的規定:
1.佛塔(舍利塔) 。
2.大雄寶殿(又稱之為金殿或佛殿,安置本尊佛)。
3.經堂(講經之所)。
4.鐘鼓樓(二者為一堂)。
5.藏經樓(安放佛經之所)。
6.僧房(僧眾的居所,,多達上百間房屋)。
7.齋堂(大餐廳)
宋代禪宗對伽藍七堂的規定:
1.佛殿。
2.講堂、法堂。
3.禪堂(僧眾坐禪或起居之所)。
4.庫房(又作庫院,為調配食物之所)。
5.山門(又作三門。 即具有三扇門之樓門,表示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6.西淨(廁所)。
7.浴室。
伽藍七堂製:伽藍又稱僧園、僧院,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 -華人百科
伽藍七堂,又名七堂伽藍,是唐宋佛教寺院的規範建築。 直至明清兩朝仍然有這種禪宗寺院與殿堂配列的方法。[ 注 1】
建築結構
七堂伽藍分別為山門、佛殿、法堂、方丈、齋房、浴室、東司(廁所)。 其中僧堂、東司、浴室為三默道場,禁止任何私語。 而殿堂因為供奉的佛神不同而分為大雄寶殿、釋迦殿、七佛殿、三聖殿、無量佛殿、藥師殿、彌勒殿、毗廬殿、伽藍殿、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羅漢堂等。 因用途不同,所以又分為舍利、藏經閣、轉輪藏殿、戒台殿、洗心殿、禪堂、法堂(講堂)、齋堂等。 伽藍七堂制禪院一般以殿為中心,殿堂樓舍有前殿、正殿、後殿、配殿(位於中軸線兩側的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等殿堂)之分。 前殿包括山門、天王殿、鐘樓與鼓樓一組建築,正殿由建在中軸線上的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藏經樓等建築組成。 至於後殿就由三佛殿、伽藍殿、或毗廬殿等建築組成。 簡而言之,佛寺重要建築置於寺內中央部分成一直線排列,而配殿及其他附屬設施則置於中軸線兩旁。[ 注 2]
由於佛教宗派供奉的佛以及菩薩不相同,因此每個佛教寺院在前殿、正殿、後殿、配殿的種類配置上也是不一樣的。 基本上,規模較大佛教寺院才會有經堂、講堂、佛塔、鐘樓和禪堂等建設。[ 注 3]而現今"七堂"專指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築,已經不再限於七個堂宇,即塔(安佛舍利)、金堂(佛殿,安置佛像。 與塔共為伽藍的中心建築)、講堂、鐘樓、藏經樓(經堂,納經之堂)、僧房(寮房,即僧眾生活區)和食堂(齋堂)的意思。[注 4]
佛宗殿堂比較
佛殿是每個佛宗都必定有的建築,因為這體現了禪宗把日常修持的重心轉移到念佛之上。 儘管具佛性的禪宗成佛是一種頓悟,其對於信眾仍然有很強的吸引力。 所以在自宋代起佛殿融合到新的寺院體系當中,成為了一個主要的部分。 以下為各個佛宗的七堂伽藍之比較
伽蓝七堂 - Wikiwand https://bit.ly/2LYKdmL
七堂伽藍,原指具備七種堂宇的寺院,引申為堂宇齊備的大寺院。
七堂伽藍:七堂伽藍,原指具備七種堂宇的寺院,引申為堂宇齊備的大寺院。【七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bit.ly/3nUIfRB
【七堂伽藍】
原指具備七種堂宇的寺院,引申為堂宇齊備的大寺院。即作為一僧伽藍,應具七種主要堂宇,故有此稱。因此,所謂七堂,未必限於七個堂宇,如依《南海寄歸傳》所載,印度那爛陀精舍有八院、三百房舍;又如中國五台山竹林寺有六院,大華嚴寺有十二院。可知,七堂伽藍實指寺院的主要堂宇而言。又,古來認為寺院諸堂即表佛面,七堂指頂、鼻、口、兩眼及兩耳,或說相當於人體的頭、心、陰、兩手、兩腳。
日本方面,‘七堂伽藍’一語,似是江戶時代用語。七堂的種類與配置,依時代或宗派的不同而有異,其名稱也因用途不同而有別。日本最古的伽藍建築,可以飛鳥時代(七世紀後半)的法隆寺為代表。入其寺,經南大門、中門,至寺中央有金堂與塔並置。北有講堂、北室。東置鼓樓、東室。西建鐘樓、西室。其周圍有迴廊圍繞。此系以金堂與塔為該伽藍之中心,稱為百濟式七堂伽藍。
至奈良時代,則僅以金堂為中心,金堂前面左右各有一塔,此類配置是受唐朝建築影響,稱為唐式七堂伽藍。鎌倉時代,禪宗的七堂伽藍則依據中國宋朝的伽藍配置而建,山門、佛殿、法堂並在一線上,庫院和僧堂設於佛殿之左右,浴室與西淨(東司)設在山門的兩側。此種配置法即為人體的象徵。此外,黃檗宗以本堂、禪堂、齋堂、祖師堂、伽藍堂、鼓樓、鐘樓等七堂為主要堂宇。密教的堂宇,又另設有灌頂堂、相輪、鎮守社、多寶塔等特殊堂塔。
有關日本的七堂伽藍,依下列二書所載,其各堂名稱如下︰
(1)《容齋隨筆》卷二十所載
真言──五重塔·金堂·講堂·鐘樓·經藏·大門·中門。
禪宗──佛殿·法堂·僧堂·庫里·三門·西淨·浴堂。
唐樣──寶塔·金堂·鐘樓·大門·西方丈·東方丈·鼓樓。
(2)《本阿彌行狀記》卷下所載
禪宗──佛殿·法堂·禪堂·食堂·寢堂·山門·廁。
法相──金堂·講堂·山門·塔·左堂·右堂·浴堂。
天台──中堂·講堂·戒壇堂·文殊樓·法華堂·常行堂·相輪。
真言──金堂·講堂·灌頂堂·大師堂·經堂·大塔·五重塔。
華嚴──中堂·金堂·講堂·左堂·右堂·後堂·五重塔。
相關詞條
伽藍七堂制
伽藍又稱僧園、僧院,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後世,一所伽藍之完成,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七堂伽藍。“伽藍七堂”制形成...
源起 發展演變 主要建築
伽藍七堂
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 直至後世,一所伽藍之完成,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伽藍七堂。 通常皆為南面建築,就以研究學問為主...七堂伽藍:七堂伽藍,原指具備七種堂宇的寺院,引申為堂宇齊備的大寺院。【七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bit.ly/3nUIfRB
「伽藍七堂」:寺廟中必不可少的七種建築
「伽藍七堂」:寺廟中必不可少的七種建築 - 壹讀 https://bit.ly/3nXVIYS
【佛教網佛教入門】在一座佛寺中,殿宇建築很多,根據宗派或地域的不同,寺中之殿閣樓台建築多少不定,但有7種建築是必不可少的,叫做「伽藍七堂」。七堂的用法和取捨,還會根據時代之不同而各有差異。比如唐代和宋代就有所不同,一起來看看吧。
唐代對伽藍七堂的規定:
1.佛塔(舍利塔);
2.大雄寶殿(又稱金殿或佛殿,安置本尊佛);
3.經堂(講經之所);
4.鐘鼓樓(二者為一堂);
5.藏經樓(安放佛經之所);
6.僧房(僧眾的居所);
7.齋堂(大餐廳)。
宋代禪宗對伽藍七堂的規定:
1.佛殿;
2.講堂(又稱法堂);
3.禪堂(僧眾坐禪或起居之所);
4.庫房(又作庫院);
5.山門(又作三門,即具有3扇門之樓門,表示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6.西凈(廁所);
7.浴室。
「伽藍七堂」:寺廟中必不可少的七種建築 - 壹讀 https://bit.ly/3nXVIYS
原文網址:http://read01.com/zBJeBj.html
伽蓝七堂制之谜_法雨缤纷_栏目_佛教文化 https://bit.ly/3oWT6vE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來,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與中華文化融會貫通,共同構建了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
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刻影響,誕生了"塔"、"石窟"等許多新的建築樣式。 同樣,中國文化也對原本來自印度的佛教建築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千百年的相互影響中,形成並創造出獨具魅力的佛教建築文化。
早期的中國寺院建築,佈局基本與印度相似,以塔為中心,其他圍繞塔藏舍利進行分佈。 隨後由於受中國文化和古建築影響,演變成為殿堂與塔藏並重,塔在前、殿堂在後的格局。 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 當時的寺院習稱"浮屠祠",禮拜塔中舍利是當時信徒巡禮的主要內容。 廟前有廊廡圍繞,正中院庭的前後有殿堂,房院為僧房;隋唐始,造巨像成風,佛殿普遍代替佛塔,佛塔漸漸被擠出寺院,或另闢塔院,或置於寺前後或兩側。 至唐代中葉,因為禪宗的興起,以"經像"為代表的偶像崇拜受到質疑,許多禪宗寺院甚至不設佛殿,只設經堂,雖然宋朝以後,進一步受中國文化影響,佛殿回歸禪寺。 但自唐宋時起,中國寺院建築已經基本形成以殿堂為中心的格局。
中國寺院建築留下了豐富燦爛的文化瑰寶,但是具體記載寺院建置佈局的文獻卻少之又少,除唐代百丈懷海著名的《百丈清規》,以及後來源於其的《禪苑清規》、《叢林校定清規總要》、《禪林備用清規》等之外,能夠找到的相關文獻史料極少。 與此同時,民間卻有著許多關於佛寺建置的提法,"伽藍七堂制"就是其中之一。
"伽藍七堂制"又稱"七堂伽藍制",是指以禪寺的建築格局,按照"山門、佛殿、講堂、方丈、齋堂、宣明(浴室)、東司(廁所)"七種不同用途的建築物分佈營造,佛教界相關人士對"七堂"的功能,又有不同的解釋。 而日本僧人更是將「七堂」比照人體七個重要器官。
翻閱當代許多佛學資料,有很多文獻提到了"伽藍七堂制",許多人將其確定為中國唐宋以來寺院典型格局,但是卻難覓其歷史記載。 為此,有學者認為"伽藍七堂"之稱僅僅為南宋禪宗寺院的典型格局。 也有學者則認為「中國歷史上寺院甚至禪寺並未存在過『伽藍七堂』制度」。
那麼在佛教建築中是否存在「伽藍七堂」呢?
為此,作者翻閱了大量古代文獻。 在中國無論是《洛陽伽藍記》或是《百丈清規》以及大量的寺志均未提及此制度,說明其至少不是作為通行的制度存在。 可以說「伽藍七堂制」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未見記載。
可是在受中國影響頗深的日本佛教界,記錄卻頗豐。 東南大學張十慶教授在其《江南禪宗寺院建築》中,專門設立一個章節闡述"伽藍七堂制"。 此說法在日本最早見於一條兼良(1402--1481)的《尺素往來》:"七堂者,山門、佛殿、法堂、庫里、僧堂、浴室、東司也。 "張十慶教授推測,"伽藍七堂之說形成於日本中世後期的室町時代(1333—1572)。 "由此認為,"伽藍七堂之制實際上反映了日本中世紀禪寺主體配置的基本格局。 這一時期日本禪寺發展趨於成熟與鼎盛,伽藍構成形式亦達完備與定型,並走向程式化。 ”
在此基礎上,日本佛教界又對七堂佈局的位置和意義進行了表相比擬。 即:法堂(頭)、佛殿(心)、山門(陰)、僧堂(右手)、廚庫(左手)、東司(右腳)、宣明(左腳)。 張十慶教授指出,在日本曹洞宗秘傳書和日本十七世紀初工匠技術書中《匠明》中,均有此人體表相圖。
日本著名學者僧人無著道忠在《禪林器象箋》中,也曾對「伽藍七堂制」進行過闡述。 他認為,佛殿位於中央比喻為人體心臟,說法的法堂位於其上比喻為人體大腦。 法堂與佛殿的關係,用人體頭腦和心臟的關係來比喻再恰當不過了。 僧眾通過在法堂和佛殿內修行而將佛法了然於心,進而修煉成佛。 禪宗寺院出現這種佈局,與其主張"心印成佛"的教理冥冥中相互吻合。
在禪宗的發祥地--中國,"伽藍七堂制"卻是一個陌生詞,最起碼在上個世紀初中國營造學社誕生之前是如此。 在梁思成、劉敦楨等人的推動下,中國古建築研究由此發軔。 在劉敦楨在《北平智化寺如來殿調查記》中首次提到了「伽藍七堂制」,並認為「伽藍七堂」大致是指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東配殿、西配殿和大殿七座單體建築。 隨後,梁思成和林徽因在1932年的《平郊建築雜錄》中,也提出了"伽藍七堂制"。 劉敦楨、梁思成、林徽因三人的文獻記載,是目前可循中國最早關於"伽藍七堂制"的文本記錄。
時至今日,「伽藍七堂制」在網路上已是一個熟悉的名詞,百度搜索有74500個結果。 維琪百科也對其如下解釋:「伽藍七堂,又名七堂伽藍,是唐宋佛教寺院的規範建築。 分別為山門、佛殿、法堂、方丈、齋房、浴室、東司(即廁所)。 ”
對中、日禪寺建置、特別是對日本「五山十剎圖」研究十分深入的張十慶教授認為:「根據與南宋禪寺構成模式比較,日本伽藍七堂制反映的是南宋以後禪寺構成及佈局的基本形式;所謂 伽藍七堂制,是日本移植宋風禪寺以來對其禪寺構成和佈局的形式概括,與南宋禪寺佈局基本精神一致;七堂之制及人體表相作為禪寺基本結構的表徵,反映了叢林組織的基本形式。 同構對應於『住持—東西兩序』結構。 所謂'分為兩序,實為一體...... 其意猶如人之兩臂各有司(元《敕修百丈清規》)」。
在民間,一些耄耋之年的資深佛教文化建築專家表示,"伽藍七堂制"自幼就從自己師傅那裡得聞,既非來自日本,也不是有了網路之後才知道。
與此同時,「伽藍七堂制」的提法在劉敦楨之前,中國古籍文獻中依然難覓蹤跡。 筆者曾經就此問題求證梁思成的弟子、某著名古建專家。 他表示,自己未曾聽到梁思成明確說過這一寺院建置。
中國寺院建築歷史上是否存在「伽藍七堂制」? 依然是個謎。
伽蓝七堂制之谜_法雨缤纷_栏目_佛教文化 https://bit.ly/3oWT6vE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載文章、圖片,版權均屬《佛教文化》雜誌,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如需轉載,請與(0510-82760303)聯繫;經許可後轉載務必請註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法堂與禪堂是禪宗寺院特有的殿堂建築,
也是禪僧重要的說法和修持場所。
禪宗寺院自百丈懷海禪師提出「不立佛殿,唯樹法堂」以來,
得到了天下禪寺的認同,所有禪寺通過興建法堂和禪堂,
來成就禪宗學徒的學法與共修。法堂與禪堂也因此在培養和
造就禪僧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法堂
也稱為講堂,是佛教大德法師講經說法、
僧徒們皈依、受戒的場所。
佛教傳入中國初期就建有法堂,
特別是到了隋唐禪宗宗派分立之後,
各宗的法堂是僅次於佛殿的主要建築,
常建於佛殿之後,方丈之前。
法堂的通俗名稱就是講堂,在佛門中,
「講」一般側重於講述佛教教理,禪宗為區別其他宗派,
突出禪宗教外別傳的宗旨,特稱講堂為法堂。
自百丈禪師創建清規,提出「不立佛殿,唯樹法堂」以來,
所有禪寺對此更為重視,將法堂置於禪寺中最重要的位置。
法堂內一般設有佛像、法座、法被或板屏及鐘鼓等法器。
法堂內設佛像緣由,據《大法炬陀羅尼經》所說:
「法師說法時,有羅剎女常來惑亂。是故說法處,常須置如來像,
香花供養,勿令斷絕。」
法座又稱獅子座,於堂中設立高臺,
中置座椅,名曲錄木床。
法座之後設置法被(遮掩椅子背後的板屏或帷幕),
或掛獅子圖以象徵佛之說法。曲錄木床前置講臺,供小佛座像,
下設香案,供置香花。
兩側列置聽席等,左鐘、右鼓,上堂說法時鳴之。
通常,我們會在《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等禪宗語錄中
看到「小參」、「上堂」等語句,
均為禪師在法堂向僧眾說法的開示。
禪師的說法開示與其他宗派的講經說法是不同的。
如谷山藏禪師的法堂說法:
僧問(谷山藏禪師):「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如何是法尚應舍?」
師曰:「空裡撒醍醐。」
曰:「如何是非法?」
師曰:「嵩山道士詐明頭。」
問:「逼迫出來時如何?」
師曰:「還曾拶著汝麼!」
由此可見,法堂是師徒之間相互問對,
激烈辯論以啟發僧徒悟性的場所。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很多禪宗寺院已經見不到法堂,
有的即使有法堂也形同虛設。
二、禪堂
禪堂古稱僧堂或雲堂,與佛殿、法堂,
同為禪宗叢林的主要堂宇,禪僧晝夜於此行道。
《禪林象器箋》說:「僧堂亦謂禪堂,言眾僧坐禪於此也。」
禪堂二字首出《首楞嚴經》,此經中說道: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
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
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元代編就的《敕修百丈清規 ─ 日用軌範》說:
「不得僧堂內聚頭說話,不得在僧堂中看經看冊子。」
僧堂乃眾僧住、坐之地,因眾僧雲集,故又稱雲堂。
古時僧堂本兼食堂,後世於禪堂外另設齋堂(食堂),
如明徐一夔《靈穀寺碑》說:
「以禪與食,不可混於一也,故食堂附於庫院。」
於是如今叢林,禪堂即僧堂在東,
食堂即齋堂在西,這成為叢林定式。
禪堂一般位於寺院中心偏西的靜僻處。
進門先是一間過廳,正壁一般有「行須緩行,語要低聲」的字樣。
這是在提醒進禪堂者,裡面的僧眾正在參禪打坐,不要驚擾他們。
從過廳折進一段巷道,便是一座清靜的四合院落。
禪堂座西向東,中間有門,常有布幕遮掩。
布幕上面掛一塊木牌,僧人在參禪打坐時,
木牌呈現「止靜」二字,在其他時間翻至木牌另一面,
呈現「放參」二字。
禪堂中央有一佛龕,供奉藥師佛或毗盧佛。
禪堂中設有「聖僧」像。「聖僧」之像不定,古今也不同。
古時僧堂本兼食堂(今禪林「放參」即晚飯就禪堂而食,
猶是其遺風),多安賓頭盧於其中央。
後來,不空三藏奏請令天下寺院食堂中,
於賓頭盧之上,特置文殊師利形象以為上座,
故唐時僧堂是以賓頭盧和文殊師利為聖僧的。
後世將禪堂與齋堂分開,但聖僧之設仍舊是禪堂必備。
今日叢林,禪堂一般以禪初祖菩提達摩為「聖僧」。
佛龕及「聖僧」周圍留寬敞的空地,作為行香之用。
行香與坐禪,在禪堂中交替進行,行、坐的目的是克服禪眾的昏沉。
禪堂的兩端分別有椿凳,
禪眾們按其帖單標名的位置在上面打坐。
椿凳後面為高大寬廣的平臺,稱為廣單,這是禪眾睡覺的地方。
禪堂前後壁祇有椿凳沒有廣單,後壁中間為「維摩龕」,
即是方丈和尚的座位。
前壁東邊設有香案,案上放著坐禪儀式中所用的器物,
如引磬、木魚、香爐、香板等。香案正中還放有一個「慧命牌」,
上面寫著:
「大眾慧命,在汝一人,
爾若不顧,罪在爾身」。
參禪僧人若犯了禪堂規約,如引磬、木魚敲打錯亂等,
必須在香案前罰跪,叫做「跪香」。
香案上方懸著一口鐘,鐘下掛著一塊厚木板。
按這座寺院所屬禪宗的不同分派,其木板有不同形狀,
分為橫長方、豎長方、三角、半圓和圓形五種,
稱為「五家鐘板」。
鐘板有不同的形狀和不同的敲擊方法,作為禪僧,
儘管沒有看見鐘板,祇要聽見鐘板聲,
便知道這座寺院屬於哪個宗派了。
鐘和板是禪堂的重要法器,敲擊鐘板為參禪打坐的主要訊號。
同時,禪堂鐘板發出的訊號,也是和寺院其他堂口的
訊號密切配合的,它使僧眾建立起一種良好的生活秩序,
並且知道甚麼事情正在進行,自己又將該做甚麼了。
禪堂訊號的運用,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避免言語,
使僧眾的心志集中,盡可能不受外界干擾。
在禪堂中要保持緘默。
按照叢林的制度,一般的寺院都會在每年的冬季舉行禪七。
一般禪七為三周,稱為精進禪七,也有的寺院禪七為四十九天,
即七周時間。在禪七期間,禪僧們要比平時更加努力用功參究,
以期克期取證。
禪堂的執事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維那:禪堂的主要負責人,也是全寺的總監察。
維,即綱維,意為統攝僧眾;
那,梵文羯磨陀那之意,意為「授事」,
漢梵結合,稱為維那。維那的職責是綱維眾僧,
曲尺調攝。凡禪堂中有違犯清規者,無論其職位高低,
他都有權予以懲罰。
二. 悅眾: 維那的副手,可設置數人,稱之為大悅眾、二悅從、
三悅從等。若維那缺席,禪堂可由大悅眾代管,
因此大悅眾又叫管堂。
三. 參頭:也稱禪頭,禪堂中參學最久或最熟練者。
他主要承擔為初學參禪的僧人,
做出示範和起到表率作用的重任。
四. 監香:執香板負責監督修持用功之責的僧職。
法堂與禪堂是古代叢林中重要的學法和用功場所,
有很多禪門高僧都是在法堂和禪堂中開悟的。
在現代寺院中,
法堂的功能雖然不像古代寺院那樣被重視,
但至少可以讓我們回憶起古代禪師們,
在法堂中充滿禪機的辯論。
禪堂作為用功辦道的重要場所,
如今依然在行使著僧徒用功修行的功能,
並且有很多禪堂在近代出了很有影響的高僧大德
法堂與禪堂 @ 大方廣 :: 痞客邦 :: https://bit.ly/3bRM2Na
---------------------------------
法堂又名講堂,是中國漢傳佛教寺院中非常重要的殿堂,是高僧大德講經說法的地方,一般坐落在大雄寶殿之後。[1]
建築形式
法堂的建築形式和其他佛殿類似,但是室內更加寬敞明亮。[1]法堂內中部靠後一般建有高台,台中放置一張座椅和講桌,桌上放著佛像,台後放置一張屏風或者掛著一幅獅子圖,因為佛教講經說法又稱「獅子吼」。[2]台兩側布置聽講席位,鐘鼓,以便高僧大德講經說法時鳴響。[2]法座兩側布置聽講席位,以便僧侶和俗家信徒聆聽講座
法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M0ygNq
禅堂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 知乎 https://bit.ly/2M49cFa
寺院的中心為禪堂,是為了求得見諦、悟道所在。 禪堂有四大法器:鐘板、香板、散香、慧命臺上坐木魚。
禪堂內分東西兩大廣單,中有佛龕,內供毗盧遮那佛,佛龛後有維摩龕,廣單上每年請職貼單條,分東西兩序。 東序有堂頭大和尚等列職;西序有首座、西堂、後堂、堂主。
禪堂每日以鐘板作為禪者行坐參修的主要生活引導,因此,禪堂的鐘板就是大眾的號令。 《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載:「於布薩、誦經、集合眾僧、飯食等,皆可敲鳴鉗椎」,所謂"龍天耳目",必須相當尊重。 鐘板的配合有時是臨濟宗的"一鍾一板一木魚",有時是"二板一鍾一木魚",或者"三板一鍾一木魚",都代表了一些特殊的意義。 總之,禪者的生活,不用語意,每天在單純的號令下,井然有序。
鐘板:鐘板懸掛於香桌上方,鐘上板下,規格隨禪堂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禪門五家鐘板,各有特色,橫式代表"橫遍十方",直式代表"豎窮三際",圓式代表"圓滿報身"。 鐘板是禪堂大板香、起香,掛二板講開示、止靜及揚板所用。 臨濟宗鐘板一日作息"四止四開"的主要訊號。
催板:靠近鐘板,掛在牆上的一塊較小的板,為跑香中站板及講開示后,催促再次跑香之用。
木魚:放置於維那香桌上,為起香、抽解、小香止靜、開靜之用。
叫香:以兩片長方形木塊互擊出聲,為集眾進堂、跑香中催香;抽解小淨后,警示進堂坐香及開靜后,維那示意下坐之用。
引磬:如碗狀的小鐘,以小鐵鐵擊之。 於其底部中央貫紐,附有握柄,便於把持。 為大板起香、揚板與鐘板三結三交及開靜,問訊出堂之用。
香板:禪林用以警策修行之木板,形如寶劍,依使用目的不同,分有多種。
禪堂乃是選佛場,禪宗要地,規矩嚴謹,所謂:"開萬聖之圓乘,闡佛祖之慧命,弘宗門之大范,造學者之佛國"。 舉止要有規則,自然肅靜無聲,大眾方能安心參禪,克期取證,行住坐卧,自班首乃至清眾,均有儀規可循。
行香:行如風,如風之行止無跡,不得回互盼顧,穿長褂不能抄手,須徐徐行步,輕輕擺手。 行香擺手左手擺三分,右手甩七分,須順圈子而走,不得穿堂直過。 進堂不問訊、不合掌,不得抄手而行,須兩手垂直,不得東張西望,不得低頭或昂腦,不得掉頭顧視,不得交頭接耳,必須將頭靠衣領,端嚴整肅。 行走與前人相距三塊磚,行走近人之前,而失行之威儀。
住立:立如松,如松之挺直無有偏斜,不得以兩手抄后,不得叉手而立,必須雙手垂直,站立腳跟對齊,前八后二站定,端正無偏則心地公直矣。
坐香:坐如鍾,如鍾之安穩,不稍動搖,凡坐香皆跏趺坐,單跏趺即右腳在下左腳在上;雙跏趺即先左腳放右大腿上,再右腳放在左腿上。 將底下兩大服角,先包右腿,後包左腿,再包兩膝,名為"兩把半"。 膝頭平位邊,頭靠衣領,手捧彌陀印,坐香必須端身正坐,身端則心正,心正因直,因直則果自不紆曲矣。 不但坐香,即一切處,人前背後亦然。
卧:卧如弓,佛制四大威儀,卧時皆右手枕頭,左手搭膝,兩腿相疊,不得掉舉,不得仰睡,仰睡名修羅睡;不得左手枕頭右手搭膝,此名畜生睡;不得覆睡,覆睡名餓鬼睡;不得伸兩腳睡,伸腿名死人睡,皆不吉祥臥。 吉祥臥者,十方諸佛同卧,歷代祖師同臥。 不依吉祥卧者,乃蠢動含靈,六道四生同臥,所以天堂、地獄,凡聖兩途,只在臥時一念。
"禪七",克期取證之禪修。 禪七,通常以七天為單位,可連續七個星期,長達四十九天。 禪七中只能在吃飯、大小解,離開禪堂,餘此都在禪堂內跑香、坐禪。 打七期間不上早晚殿,早晚殿由悅眾師父誦持。
起七:是禪七的開始,起七的當天早上,僧眾早晚殿後回到禪堂,班首、維那在佛龛前站立,眾人分東西站立,不問訊,等候傳牌。 大和尚的侍者捧"起七"牌進堂,居中一舉,再向西一舉,中間一舉,向東一舉,中間一舉。 走向佛龕東邊,向維那一舉。 維那合掌問訊接牌,向上一舉,維那師將"起七"牌交給香燈師,接放佛龕東邊,後掛禪堂門口。 同時,當天上午灑凈,晚上禮祖,然後到方丈樓向大和尚"告生死假",表明自己的決心,希望通過禪七中的修行,能夠了脫生死。
僧眾回到禪堂後,在佛龕兩邊站好,監香出位行禮。 然後,維那師率領悅眾或方丈寮,迎請大和尚主七。 到達禪堂,大和尚執香板,然後說法。 說後,將香板卓地立:「起」! 當值師催板,眾監香答"起"。 這也是改變腳伐的號令。 僧人低著頭,身彎三分,兩手重於腿側,踮腳跑,每一個班首喊一個"起",從首座順序喊,維那末後接一個"起"字。 維那喊"起"字時,隨手將香板繞一圈,走向香桌。 這時有去解手的可以出堂,稱為"小圊"。 維那還喊"小剖析趕快",催眾抓緊時間。 所有的人回到禪堂,開始坐禪,稱為"養息香"。 開靜后,護七散杯子,勘茶水、發包子,吃過,收杯子,開始跑香。
禪七開始后,每天坐香12支香,跑香12支,總共24支。 坐禪的12支香分別稱為:早課香、早板香、早四支,早六支香,午板香、午四支香、晚課香、養息香、晚四支香、晚六支香、晚八支香、晚十支香。
禪七每天所行的二十四支香,有著完整規矩,這是一個寺院主修特點。 規矩者可參考《雲居暫行儀規》。
經過一個禪七或七個禪七的磨鍊,主七和尚要考察大眾的成就,這稱為"大總考功"。 主七大和尚考完后,還有持香板打警策,講開示等。
大眾開靜後,排班到韋馱殿請主七大和尚解七。 主七和尚到禪堂後,先說法,然後直指圓相,說道:"解"! 接著,大眾禮拜感謝主七和尚、班首等職事的奉獻。 晚殿前,還要禮祖,到方丈樓"消生死假"。 整個禪七就告一個段落
禅堂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 知乎 https://bit.ly/2M49cFa
漢傳佛教禪宗寺院五大堂口之首「禪堂」
佛教寺院
叢林最早是指佛教禪宗寺院,故又稱禪林。後來,各宗寺院也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我國禪宗自六祖慧能之後,禪僧僅以道法相授受。多住在山岩洞穴中。有的寄居於律宗寺院,又與律宗僧人產生矛盾。禪宗八祖馬祖道一乃創叢林,安置禪侶。其後,九祖百丈懷海以禪眾聚居,尊卑不分,說法住持,未合規制。於是他折衷大小乘經律,制定了清規。從此,叢林之制大備,即後世所謂「馬祖建叢林,百丈制清規」。
起初,叢林的規模較小,僅有方丈、法堂、僧堂及寮舍。住持為叢林之主,尊為長老,屬於方丈;所有僧眾盡入僧堂,依照戒臘的長短安排位次。後來,叢林建制日臻(zhēn)完備,有的叢林規模宏大,僧人上千。而且,組織健全,分工細緻,執法嚴格。
近現代的叢林,基本設置有五個部分,即所謂「五大堂口」:禪堂、客堂、庫房、大寮(廚房)、衣缽寮。現將各堂口的性質、管理範圍、人員設置等情況分述於後。
禪堂
禪堂
禪堂是叢林的核心,是僧人求得開悟的地方,故又稱大徹堂。它的位置一般在寺院中心偏西的靜僻處。進門先是一間過廳,正壁有「行須緩步,語要低聲」的字樣。這是在提醒進禪堂者,裡面的僧眾正在參禪打坐,不要驚擾他們。從過廳折進一段巷道,便是一座清靜的四合院落。禪堂坐西向東,中間為雙扇門,常有布幕遮掩。布幕上面掛一塊木牌,僧人在參禪打坐時,木牌呈現「止靜」二字,意即任何人不得入內,不得發出任何響聲。在其它時間,翻到木牌的另一面,呈現「放參」二字,這時,僧人可自由活動,但仍不得高聲喧譁。
禪堂
禪堂中央有一佛龕,供奉藥師佛或禪堂初祖菩提達摩。佛龕周圍留著很寬敞的空地,作為行香之用。行香與坐禪,在禪堂中交替進行著:行、坐,行、坐,其目的是克制禪眾的昏沉。禪堂的兩端分別有椿凳,禪眾們按其帖單標名的位置在上面打坐。椿凳後面為高大寬廣的平台,稱為廣單,是禪眾們並排睡覺之處。禪堂的前後壁只有椿凳沒有廣單,後壁中間為「維摩龕」,即是方丈和尚的座位。
前壁東邊設有香案,案上放著坐禪儀式中所用的器物,如引磬、木魚、香爐、香板等。
香案正中還放有一個「慧命牌」,上面寫著「大眾慧命,在於一人,爾若不顧,罪在爾身」。參禪僧人若犯了禪堂規約,如引磬、木魚敲打錯亂等,必須在香案前罰跪,叫做「跪香」。香案上方懸著一口鐘,鐘下掛著一塊厚木板。按這座寺院所屬禪宗的不同宗派,其木板有不同形狀。分為橫長方、豎長方、三角、半圓和圓形五種,稱為「五家鍾板」。鍾板有不同的形狀和不同的敲擊方法,作為禪僧,儘管沒有看見鍾板,只要聽見鍾板聲,便知道這座寺院屬於哪個宗派了。
板
鍾和板是禪堂的重要法器,敲擊鐘板為參禪打坐的主要訊號。同時,禪堂鍾板發出的訊號也是和寺院其它堂口的訊號密切配合的。例如,早晨巡照師打照板的聲音傳交給禪堂的鐘聲,而禪堂的鐘聲又引出鐘樓的鐘聲。每一樂器的第一聲,落入另一樂器的最後數聲之前。寺院各殿堂所發出的樂聲相互銜接,非常有趣,它使僧眾們建立起一種良好的生活秩序,並且知道什麼事情正在進行,自己將又該做什麼了。
鍾
禪堂訊號的運用,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避免說話,使禪眾的心志集中,儘可能不受外界干擾。因此,一些禪僧平時都有「禁語」的習慣,他們隨身帶著一塊寫著「禁語」的木牌,遇到別人和自己說話時,即出示木牌。況且,禪本為「無言之教」,故有的寺院禪堂的「堂」字,往往被寫為「 」,中間是沒有口的。
禪堂有以下執事:
維那-禪堂的主要負責人。維,綱維,意為統攝僧眾;那nuo,梵文羯磨陀那之略,意為「授事」,漢梵結合,稱為維那。他的職責是綱維眾僧,曲盡調攝。凡禪堂中有違犯清規者,無論其職位高低,他都有權予以懲罰。上殿時,維那掌管佛教儀式的起腔領念,以音聲為佛事,可以說是佛教樂團的總指揮。
悅眾-維那的副手,可設置數入,稱為大悅眾、二悅眾、三悅眾等。若維那不在,禪堂可由大悅眾代管,因此大悅眾又叫管堂。悅眾在上殿時具體敲打樂器,配合唱念,並教初學參禪僧人的禮儀。
知藏-熟悉佛教三藏典籍,主管和保護重要藏經。凡屬函的安放、修補、請購、借出等,都由他總體負責。命人經辦。相當於寺院圖書館館長。
藏主-執掌經櫥鑰匙,定期晾曬經藏,負責佛教書籍的保管和借閱。相當於圖書管理員。
參頭-也稱禪頭,禪堂中參禪最久或最熟練者。他主要承擔的是,為初學參禪的僧人做出示範和起到表率作用。
司水-每天早晨打洗臉水,準備早、中、晚的漱口水,出坡後的洗腳水等。
圊(qing)頭-每天挑送凈桶,沖洗廁所,更換洗手水,洗曬揩手帕等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kzb4k9v.html
慧命牌、維摩龕、懸空石...... 禪堂裡的「龍天耳目」你認識幾件
慧命牌、维摩龛、悬空石……禅堂里的“龙天耳目”你认识几件 - 知乎 https://bit.ly/2LNNEwN
慧命牌、維摩龕、懸空石...... 禪堂裡的「龍天耳目」你認識幾件
在禪坐期間一律禁語,所以一切的作息皆以法器敲擊為依準,藉著法器的提醒,使大眾時時提起覺性,使這念心清楚明白、念念作主。
1、香板
【打板】「叩! 叩! "清晨四點半,大地仍是一片寂靜,巡寮法師用木槌敲擊梯形的木板,以規律的節奏,發出"叩! 叩! "清脆響亮的板聲,喚醒睡夢中的禪和子,準備漱洗、整肅儀容,開始一天的禪坐。 中午及傍晚的養息香,也會以板聲提醒打七者,準備起來,進禪堂用功。 而晚間十點的擊板,意味著就寢的時間已到,應儘速結束一切動作準備養息,以養精蓄銳,接續第二天的用功。
用於維繫僧團中規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寶劍,禪林稱為"香板"。 其狀為長扁平形之木板,通常長約兩尺左右,上幅稍寬,約二寸左右,柄部圓形。
用以警策辦道者,稱為"警策香板";用以懲誡違規者,稱為"清規香板";用以警醒坐禪昏沉者,稱為"巡香香板";於禪七中消費者,稱為"監香香板"。
警策的方法,禪師先輕打瞌睡者之右肩,以示預告,後再重打予以警覺。 受者合掌謝之,打者則橫持香板問訊。
在打禪七時,有時請方丈和尚加持僧眾,有打"定中警策"的——在禪坐中,和尚供養每一位僧眾一下香板;若打"動中警策",首先由維那師根據實際情況,跑香後打站板,然後依序分班站立後,請和尚開示打警策。
禪七時,先由和尚把班首的香板如法分發下去;維那把監香師的香板分發到每一位監香師父手裡。 以下八種情況,監香師父可以下香板:輕昏點頭、彈指抓癢、靜中講話、嬉笑放逸、沖盹打呼、前衝後仰、東倒西歪、靠壁扒位。
2、直指
竹製,高四尺三寸,寬五寸。 上書"直指"二字,字與字間距一尺二寸,頭上空出五寸,字大四寸。
3、慧命牌
在禪堂維那師座位旁邊有一個香案,香案上供的一塊木牌,牌高八寸六分、寬一寸六分,底座香盤高一寸二分,長七寸五分,寬七寸五分。 木牌上面寫著「大眾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顧罪歸汝身」,故名「慧命牌」。。
4、鐘板
禪堂鐘板,貫穿著寺院所有之法器使用,對於每日生活、四季修學最為重要。 依據敲法不同,凸顯五宗不同之家風,令參學者一目了然,各安其職,各盡其責。 歷史上,五宗(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道場各有各的鐘板,其中最主要的有兩種:臨濟三板一鐘、曹洞三板三鐘,都是朝暮各三通。
5、止靜放參牌
禪堂門口一般掛有兩塊小木牌,一塊是"止靜"牌,一塊是"放參"牌;也有的禪堂門口就掛一個牌子,正面寫的是"止靜",反面寫的是"放參"。 放參與止靜牌一般寬六寸,高四寸,厚六分,掛在禪堂門簾上。 僧人在參禪打坐時,木牌呈現"止靜"二字,意即任何人不得入內,不得發出任何響聲,這個時候禪堂的門窗都用布幕遮掩起來,以免堂外的干擾。 在其它時間,則翻到木牌的另一面,呈現"放參"二字,這時,僧人可自由活動,但仍不得高聲喧嘩,走路要輕緩,不得踏步有聲。
6、維摩龕
禪堂中央有一佛龕,供奉藥師佛、阿彌陀佛或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等,後壁中間為"維摩龕",高五尺八寸,見方二尺四寸五分,座高一尺五寸,專供方丈入堂坐禪時使用。
7、起七牌
禪七是佛門中精進修行的一種儀規,是禪宗門庭的重要法事活動。 禪七開始的第一天,在禪堂門口要掛一個"起七"牌,解七前收回。 起七牌高一尺五寸,寬一尺,兩角鋸三寸,掛在禪堂門口。
8、叫香
以兩片長方形木塊互擊出聲,為集眾進堂、跑香中催香;抽解小凈后,警示進堂坐香及開靜后,維那示意下坐之用。
9、懸空石
長寬均四十公分,安木架上,敲叫香用。
10、心板
毛竹制,長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之間,暑日禪坐涼心用。
慧命牌、维摩龛、悬空石……禅堂里的“龙天耳目”你认识几件 - 知乎 https://bit.ly/2LNNEwN
放參
禪院中,朝參、晚參等為日常行事,若臨時休止,即稱放參,後轉而特指休止晚參為放參。據敕修百丈清規卷六坐參載,放參之制始於汾陽善昭,因汾洲地寒,不堪夜間坐禪之故。一般則於迎接貴賓、祈禱、普請、看誦、送亡等特殊行事時放參。又通知大眾放參所敲之鐘、鼓,分別稱為放參鐘、放參鼓;所懸掛之揭示牌,稱為放參牌。此外,進用晚餐(藥石)之時刻,恰與敲擊放參鐘之時刻相同,故亦稱晚餐為放參飯。〔禪林僧寶傳卷二十一、禪苑清規卷一赴粥飯、卷二上堂、卷三首座、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p3275
佛光大辭典放參 https://bit.ly/3nWiel1
放人進衙參謁。
指佛門中放免晚參(晚上坐禪)。放參須敲鐘三下,謂之放參鐘。
莫擾道人心——略談念佛止靜
明倫讀書會 https://bit.ly/2M0BxfG
一堂念佛共修,六字、四字佛號,犍椎由慢板而中板,由中板而快板,最後煞板結束。維那輕敲木魚三下,開始「止靜」。止靜不是休息,雖不出聲念,卻須一心繫念佛號。若前頭能隨眾依犍椎節奏出聲念佛,不散亂,不昏沈,一路跟到底,許多妄念勢將隨之而去。到了止靜,一片湛然,佛號一字一字的從心中印現,不夾雜,不急躁,「止靜」剎那間就過去了。
古德云:「一支靜香,中外尊敬,禪眾悅服。」止靜一支香,堂中大眾個個用功,能得內外人眾的尊敬,與會者則在靜中息心靜慮,飽嘗了禪悅之喜。古德所謂「靜中有功夫」,或即此意。
不空過時光
不知法節的修眾,誤認止靜時是念佛結束了,往往摺布下坐,或低聲交談,擾了道人心還渾然不覺。蘇州靈巖山寺的〈佛堂大眾一日行止〉規定:「止靜後,淨念相繼,金剛持誦,不得昏沉,空過時光。不得掐珠作聲,動人淨念。若有咳嗽,以袖掩口。」止靜正是用功時節,清朝行策大師提倡「三班念佛」,一班念佛時,另兩班要「端坐默隨」,昏沉、散亂嚴重的人,當微動唇齒念佛,勿使佛號中斷,落於昏沉、無記性中。若是神氣清明的人,則當閉目靜聽,一心緣佛號,使心中佛號,朗朗如貫珠,不夾雜,不間斷。
有人問雪廬老人:「結七念佛,止靜之時,是要心中默念佛號,抑或心中什麼念也不要起呢?但是念佛號的時候,心中還不能清淨,要是止靜的時候,要他不起念,用什麼方法才會靜下去呢?」
雪公答道:「淨宗功夫,自有淨宗之辦法。聞之前代祖師云,佛七止靜之時,不過止聲不出,心中仍是一句聖號,默默相續,此所謂淨念相繼也。若使一念不起,或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等,皆非初機所能作到。若作不到,而強抑制,不但此種強抑,又是妄念,亦恐增病耳。若為上等根器之人,能以一止便靜,亦可聽其靜下去,並不拘泥一法。」所以念佛止靜時,口不出聲,但心仍要繼續念佛為上。
至於止靜多久,須視念佛大眾根機而定。會中年長者多,精神多不繼,不能止靜太久,易落入昏睡蓋。若都是久修訓練有素之士,止靜半個鐘頭,正好大用功夫,聽到「開靜鐘」,還會怪維那敲早了。有止靜半炷香者、一小時者,有止靜四十五分者,也有止靜十、五分鐘,端視與會者的根機而定。
全程好消息
止靜,在整個念佛過程中,「譬如行路,時長力倦,暫歇而已。」出聲念了二三十分鐘,然後止靜十至十五分鐘,佛號只是換個方式念而已。所以共修念佛,出聲同念與止靜自念,兩者同等重要。若只喜大聲唱念,不喜止靜,則有失調劑的效果。
如或只喜歡「輕鬆養識」,貪好止靜,便是「捨妙有之用,取偏空之體」,捨大取小了。《報恩論》說,有一位修禪的僧人主持佛七,在念佛止靜時,開示大眾:「此是好消息,各人要仔細看看。」止靜用功才是好消息,大眾念佛反而成了惡消息。禪淨二門俱破,可悲可痛。
禪七佛七都有止靜,禪家止靜時參一句話頭。淨家止靜時,大家都不出聲念了,心裡還得念,心裡沒斷,淨念要相繼,跟禪家止靜不一樣。修那一種法門,有那一種的用法,不能錯亂。雪公在〈智海社念佛三天開示〉云:「止靜時,嘴裡不出聲,或金剛持,心裡沒斷,心裡想著這六個字或四個字,這四字就念念不斷。這麼續下去,時間長最好,就是學這個火候。」所以這「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就是淨家的好消息。
止靜有規矩
短暫而寶貴的止靜,對肯用功的念佛人而言,會打起精神來,照顧自己的正念。這時最怕外境有絲毫的干擾,如奔走聲、掐珠聲、講話聲、出入移動聲……。
各道場,規定止靜時,須專心靜坐,不得出入與出聲。身心放輕鬆,氣沉丹田,舌尖輕舐上顎,眼睛微睜,繼續不斷地默念四字佛號,如《文殊說般若經》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有些叢林用功,規定「打靜已後,未開靜已前,除常住事,不得於堂內及近童行堂說話」。止靜時,除了常住、護持(如沙彌等)有要事商議,其他人一律禁止講話。而且規定「收單摺被候開靜」,敲了開靜鐘後,方可摺蓋腿布。如有咳嗽難忍者,將上下牙咬緊,再張開嘴唇吐氣,或以手帕等布掩口減低音量。若忍不住,須輕聲離座到外面咳。
因閻浮提眾生耳根最利,止靜中有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稍有動作聲響就會擾亂道心,所以念佛堂上規定:「止靜時不可出入」,其意在此。
開靜有章法
止靜之後,輕敲木魚「開靜」——開放靜慮,結束止靜時的修定用功。這時,修行人要「觀諸行法,悉歸散滅」,先開口吐氣,觀想氣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初動肩膀,及手、頭、頸,最後才是放腿子,務必讓身體各部位恢復柔軟。再用手周遍摩擦身上的毛孔,用搓熱的手掌掩蓋雙眼,然後才可張眼。等身熱稍微降下後,再長跪隨意出入。
何以「開靜」要如許周到?古德云:「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煩躁不安。」止靜時或許心定得住,若出定時過於倉促,立刻起身長跪出入,那微細的心法未散,停住身中,會讓人百骨僵硬,如受風寒,心頭則煩躁不安。所以出定開靜的這些章法,須格外在意。
隋代智者大師在《修禪止觀坐禪法要》云:「進止有次第,麁細不相違;譬如善調馬,欲住而欲去。」止靜、開靜能如法行去,從粗至細次第有序,譬如善加調御過的馬,能動能靜,無往而不利。念佛修行,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循規蹈矩師法而行,方能圓滿成就生西大業。
✮真禪寶鑑 -「下篇」禪話春秋 第四章:靜理概論安魂魄 @ 善書 :: 隨意窩 Xuite日誌
"禪茶一味"的思想基礎,茶於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制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為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 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為首。 人生有多少苦呢? 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 茶性也苦。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説明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 佛教也主靜。 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 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 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 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次話一語中的。 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 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 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 "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 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 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 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 演仁居士有詩最妙: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 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 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禪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 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 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
禅茶四谛:苦静凡放 参悟佛理 - 无量光明佛教网 https://bit.ly/3p1GRhu
佛門七支坐法(雙盤打坐教程)(雙跏趺坐與單盤坐的腿法及姿勢圖)
2017-06-28 由 子夜青燈行 發表于資訊
打坐的姿勢,在佛教來講是指毗盧遮那佛七支坐法,「支」者可以講做支撐點,也可以講做重點。支撐點是什麼?是支撐重量的中心,就像蹺蹺板一樣,中間有一個支點支撐兩邊重量,那兩邊蹺來蹺去就很容易。這七個重要的架構、部位搞對的話,打坐起來就會非常順利,所以也可以講七個重點,這七個重點對你打坐都影響很大。示意圖如下:
第一支:足支——雙足跏趺(雙盤足)
將雙腿分別盤在另一條腿上。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做「金剛坐」(也有人稱降魔坐);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做「如意坐」(也有人稱吉祥坐)。如果不能雙盤,也可用單盤、散盤等其他坐姿。雙跏趺坐重心穩定,有利於身的放鬆和長時間靜坐,而且雙足交盤使血液流動大大減緩,減緩生理活動,又增加體腔的靜壓力,有利於最大限度降低新陳代謝速度,便於入靜。有師傳承的,請依照自己善知識的教學為準。
坐姿說明:這裡的要點是「坐」,雖然站起身來精神會好些,但容易散亂,或者躺臥下來比較容易靜下來,但是卻容易昏沉。因此坐下來,是為了平衡「明晰」與「平靜」兩個部分。
金剛坐:右腳在上的姿勢會逼著你產生金剛怒目的威力,故稱金剛坐。其實是跟右腎有關係。我們身體有兩個腎臟──左腎臟、右命門,人只用一個腎臟也可以活命,用金剛坐會刺激到右腎,腎臟腺素分泌會比較旺盛,此跟情緒及身體生化控制很有關係,人的意志力會比較堅強,所以叫做金剛坐。以上兩種不同的坐法,若你用的姿勢不一樣,當然功用就不一樣,老參們注意聽,新同學沒關係,只要學一樣就好了。
左腳放在上面盤起來時,初學者儘量放靠近大腿近鼠蹊部位,且腳踝正面解溪穴處不能懸空,為什麼?因為解溪穴懸空久的話會疼痛,初學的話無氣感,當然這裡會痛,痛得好像腳彎處要分家一樣,能熬過30、40分鐘就不會痛,所以要避免不痛,就不要讓它懸空,把腳板靠大腿裡面一點,這就是簡單的如意坐。
如果是老參的話就要把左腳板放出來外面一點,那味道就不一樣了,這就是雙盤,也就是標準的跏趺坐。左腳放好後,再把右腿盤起來,這雙腳能盤得很緊,力道就很強,逼得足叄陰脈會發動氣機,足叄陰脈都走內臟-脾、腎、肝這叄個脈。足叄陽脈是膀胱、胃、膽等叄,氣是由頭走入腳端的。
你也許會說:我已經是很痛了,怎麼能夠再擺往外擺出來一點呢?在坐的有很多是高級班的老同學,用那一個姿勢擺什麼樣子,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要去體會一下。簡單講:如意坐是左腳在上,把正定手印擺出來,如果那一天覺得這個姿勢不好,沒關係,換個腳,右腳在上就是金剛坐。金剛坐一盤,右腿在用力,間接的氣就被逼到右腎,右腎為什麼叫金剛?哦!原來金剛坐是會刺激右腎臟氣源。剛開始學的人,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右腎會比較早通,這就是金剛坐的好處。
氣的起源有叄個部位:一是丹田,二是腎臟,叄是會陰穴(前陰跟後陰的中間點)。有的人氣要通會陰時,啪的一聲就通過去了,若通後從那一點起就會連結丹田、連結兩腎臟,也會走沖脈,甚至也會走中脈。
上面述說得道理要懂呀!為什麼要把它分成如意、金剛坐,它裡面都有不同的涵義,沒有正統體會的話,只會說右腳在上,左腳在上,但不知其真實義。
跏趺坐:一般都是如意坐再把外面的右腳抬上來,腳儘量往內擺,能夠緊密最好,儘量不要有空隙。有的師父要求很嚴格,兩腳膝蓋盤後的寬度不能夠超出你的肩膀寬度,出家師父都是這麼磨練學人的。當然我們也不必這麼要求,如果你這樣做不到,就換一個看看,金剛坐後再把左腳抬起來。這兩個腳一上一下不同的坐法,會影響左腎、右腎的氣感,自己去體會有無氣感的不同。
剛開始學的人腳很硬很痛,那是代表老化。所以要多用功,多磨練!先用單盤再改用雙盤,痛時用心法去觀你身體會覺痛的是誰,被你觀的會痛的又是誰,那你才知道我們有兩個心,兩個心是修行最起碼的境界。你本有八個心,現在只會兩個心沒關係,往後會加以體會的。
剛開始可以用單盤,左右腳輪換,去體會那個痛,看電視、聊天時都要學盤腿,從10、20、30 分鐘一直加,到了兩個月後就慢慢可以雙盤了。
【錯誤的坐姿】
補充說明:
什麼樣才是盤腳坐好了呢?我們自己摸一摸,屁股後面兩個骨頭(男女都一樣),要把它翹出一點,擺好,就端正了。不要貪圖舒服,悠哉游哉,彎起來,那就不行啦!如果你有氣的話,跏趺坐下盤氣較旺,若用單盤氣會往上盤走。所以雙盤能夠慢慢熬30、60、100、120分鐘的話,以後基礎夠了,學什麼都比較快。
·單足跏趺坐(單盤):是指將一腳彎曲,放在另一腳大腿上即可,雙腳上下交迭。
·散盤:雙腳向下交叉,置於大腿下方。
緬甸坐:雙腳平置於坐墊之上,不交叉,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兩腳平行,如此能保持身體平衡。
·跪坐:雙腿長跪,臀部坐在腳掌上,上身挺直,雙手置於膝上。跪坐適合用於餐後,可幫助消化。
第二支:手支——手持定印
手結定印於臍下,右手掌置於左手掌上(正定手印,或男性),或者左手掌置於右手掌上(定心手印,或女性),兩拇指輕輕接觸,自然放鬆置於腿上。(按:也有人認為不論男女都採用第一種。若有師傳的請依自己上師所教為準)
在一般的禪修之間,都是結三昧印為手印,「三」梵語就是正,「昧」是定,正定手印,要能入正定都是從手印結出來的,所以我們結的三昧印就是正定手印。佛殿裡面看正中間的釋迦牟尼佛就是結這個手印。
藏文的定稱為「釀夏」,意思是平等(平衡)而安住,因此定印也可以是將兩手平等的安放在兩膝蓋之上,而不是一高一低,這樣的手勢被稱為觸地印。容易散亂的人可以採用另一種手印:大拇指輕觸無名指根,並輕握成拳,分置於膝蓋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兩肩平衡。
第三支:腰脊支——身直
身直也就是脊椎要直。為什麼身體要直呢?因為身體當中有脈,脈中有氣,氣的流動影響我們的心。脊椎的每一錐體如珠算珠子疊豎一般,身體順直,脈就直,脈直了氣就通順,氣通順了,心就自然容易安住。由於自然生理彎曲造成的習慣,坐時腰錐易呈後突,應注意糾正。
第四支:肩胛支——兩肩平衡與放開
兩肩不要內縮或沉肩躬背,應自然舒張,但不要挺胸。第3、4支的具體做法:坐好後以頭頂上領,整條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張開,然後從上而下順勢放鬆,上半身便處於自然松直的狀態。這樣不緊張不懈怠地維持下去即可。這兩支做好了,則可以達到「松胸實腹」的效果,便於達到心靜氣沉。
第五支:頭頸支——微收下顎與自然呼吸
雖然脊椎要直,但是頸部自然有些向前彎,因此下顎自然會微收。自然呼吸意思是不緊不松,不疾不徐,自然呼吸就好。
頭中正:頭不俯仰,不歪斜,下頦微內收(不是低頭)。這即利於頸錐正直,又可輕微壓迫頸動脈,減緩生理活動,減低新陳代謝,便於入靜。
第六支:舌支——舌頂上顎
舌頭的前半部輕舔上齶(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齶)。具體竅門是:把舌後部的空氣排盡,咽喉部放鬆,舌稍後縮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輕閉,嘴部肌肉自然放鬆,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縫隙。這樣做可幫助減少口水產生,總是吞口水有可能會產生妄念而影響心的平靜。
上顎在哪裡?不是上面牙齒的根根,上面牙齒根根靠裡面去一點。學過針灸的知道那裡有個穴道,可以針扎進去,這個上面蓋蓋裡頭有個坑,舌頭常常這樣輕抵上顎。
第七支:目支——眼睛直視前方
「外道梵天向上看」,意思是有些宗教相信創造萬物的天神在天上,因此眼睛向上看而讓天神歡喜。「二乘行者向下看」,意思是聲聞與緣覺的修行者為了自利自修,為了不讓眼睛看到外在的誘惑而影響修持,因此眼觀下方。
雙眼微閉:雙眼半開,以能見體前三米左右的距離為宜。目光可注視於體前約一肘遠處之一靜物上。(此靜物應①較小②單色③形狀簡單。如念珠。)如易散亂可閉上只留一絲光線即可。如易昏沉則可睜大眼睛,平視前方。
按七支坐法做禪修,就能夠調整、保持內氣,讓生命充滿活力,並能產生內在的覺悟。五氣合一時行者就能體驗到覺悟。
下座注意事項:下座前,最好做以下動作以保護身體:
1.身體前後左右輕動。
2.將雙手搓熱,搓揉臉部、按住眼睛,將熱氣傳到眼睛;然後再輕輕放鬆的按摩全身,頭、肩、手、胸、背、腰、腳,按摩至全身微微發熱,讓身體恢復正常狀態。
七支坐法注意事項:
(1)意識的放鬆很重要。凡在打坐的時候,必須使腦神經以及全身神經與肌肉放鬆,絕對不可有緊張狀態。最好是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可以想一下「以難得之身修難得之法多可貴」,「我在為度濟眾生而修無上法門」,帶著慈悲喜舍之心態,微笑從心中泛起並形諸於色。特別把眉心和下頦肌肉放鬆。
(2)飽脹或飢餓時,不宜打坐。吃過飯就打坐妨礙消化;肚子餓時打坐也分散心神。
(3)在室內靜坐時應保持空氣流通,但不可當風而坐,讓風直接吹到身上。室內光線適中,太暗容易昏沉,太強容易緊張。
(4)在室外打坐時要注意保暖,不要直接坐在濕地上。氣候涼時應注意兩膝、脖項和後腦的保暖。即使熱天打坐,也不宜使膝蓋裸露。
(5)肢體形態要求很嚴,但應注意放鬆,細心內調,找到一種身體既合要求又輕鬆舒適的狀態。
(6)不管雙跏趺、單跏趺或散坐,臀部應墊二、三寸的墊子,以自己覺得重心穩,無前傾後仰的感覺為原則。一開始做不到雙跏趺便做單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7)初學打坐不要勉強坐太久,以時間短、次數多為原則。
(8)打坐時不要攜帶電子通訊設備(如手機、小靈通、傳呼機等),或關掉電源,初學者不要在有磁場干擾或嘈雜聲響的地方打坐。
(9)七支的坐姿,因為雙足盤曲,兩手交叉,使四肢活動靜止,便可減輕心臟的負擔,所以靜止的時間愈久,對於恢復心臟功能的功效愈大。
採用下面幾個方法刻苦訓練,一般人均可在幾個月的時間內達到雙跏趺。
a.在看書、休息時儘可能盤腿而坐。
b.多練習跨鶴坐(臀壓在雙腳上而跪)。在跨鶴坐的基礎上做如下練習:保持臀壓住雙腳,上身向後倒平(一開始可用被子墊成斜面,逐漸放平),儘量維持時間。
c.雙腿併攏伸直,脊椎從頸椎、胸椎至腰椎逐節前彎,雙手摸地,再用手抓腳後跟腱,漸至頭面貼腿。如此反覆多次。
d.作正弓箭步,放鬆下沉。腳不挪位,身轉180度換方向再放鬆下沉。反覆交換下沉若干次,步子自然逐漸變大。至最大限度時,後一隻腳後跟拔起,腳尖著地,再盡力下沉,反覆若干次,收勢。
e.雙腳尖分左右成一直線(重心不穩者,可稍留一角度,還不穩者,可扶樹等),開步過肩寬,雙膝盡力外擺,放鬆慢慢下沉,多次練習。待腿力增強,步子逐漸加大。
f.雙腳踝關節向外突出,用腳掌外沿著力。剛開始練習,應循序漸進並作好防護,以免韌帶拉傷。待踝關節部的力量增強,可練習走路。常作此練習,踝關節不易被扭傷。
作上述練習一段時間後,腿、跨、膝、踝的韌帶拉伸,彈性增強,跨膝踝關節活動範圍增大,雙跏趺自然便成。
跏趺坐的功德及重要
---宣化上人
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四 見寶塔品第十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j6n8eel.html
[爾時諸佛。各於此座結跏趺坐。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
在這個時候,十方諸佛,各在師子座上,結雙跏趺坐。這樣一位佛連著一位佛,輾轉一排一排的坐,已經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可是在東方所分身的化佛,尚有未能入座,何況其他九方的諸佛呢?
有人問:'什麼是雙跏趺坐呢?』你們看佛所坐的姿勢,先將左腳搬在右腿上,然後再將右腳搬到左腿上,這叫雙跏趺坐。又有單跏趺坐,就是隨意將左腳放在右腿上,或者將右腳放在左腿上。雙跏趺坐叫做金剛坐,這是降魔坐。坐禪的人能結雙踟趺坐,容易入定。這種坐法,能降其心,令人不散亂,精神集中,不生妄想。
我們為什麼不能開悟?就因為妄想紛飛,心猿意馬拴不住,向外奔馳。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時,第一句話便說:'奇哉!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參禪就是剋期求證,參話頭就是控制妄想。由此可知,妄想是修道的絆腳石。
在中國大陸佛教中有這樣一句話:'金山腿子高旻香』。在鎮江金山寺坐禪的人,不准換腿。無論腿怎樣痛,仍然咬緊牙根忍耐著。如果動一動,就挨香板子(用木做板子,打在身上,實在不好受)。久而久之,腿就聽指揮。所謂'金山禪和子,腿最守規矩。』
在揚州高旻寺坐禪的人,最守時間的規矩。以香代替時鐘,到止靜的時候,就止靜;到開靜的時候,就開靜,一分鐘也不錯,所以稱為高旻香。凡是在這兩寺參過禪、打過坐的人,經過大冶洪爐,千錘百鍊出金剛。虛雲老和尚,就在高旻寺參禪而開悟。
結跏趺坐的功德,能生戒力、定力、慧力,三力具足。所有金剛護法神,都來保護你。所有天魔知難而退,離你遠遠的。所有惡鬼向你叩頭。今天講個公案:
從前有位和尚,專為死人念經,維持生活,所以稱為趕經懺。有一天,他為死人做完法會,半夜的時候,他便回廟。走到河邊,天降大雨,他在橋下避雨。心血來潮,便結雙跏趺坐。此時,來了兩個鬼,見他是個金塔,因為塔中皆供養佛舍利,乃頂禮叩拜。不久,和尚覺得腿痛,將雙跏趺變成單跏趺,二鬼抬頭一看,金塔成為銀塔,但也不計較,照拜不誤。未幾,和尚覺得腿還是痛,遂改變成如意坐(即是將雙腳放下)。二鬼一看,銀塔已變成泥巴堆了!二鬼大怒,要打泥巴堆。和尚一看,嚇得魂飛天外,出一身冷汗。於是即刻恢復雙跏趺坐。二鬼一看,又是金塔,便拜到雞鳴而去。從此之後,和尚放棄趕經懺,專心修禪,不久明心見性,自稱'鬼逼禪師』。
這個公案乃是傳說,無法證實。可是,結跏趺坐,功夫純熟,而自知時至的情形,卻有真實的例證。
如何克服腿子疼
初學的人腿子疼是很正常的,這屬於調身的範圍,幾乎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初學者入坐後五分鐘到二十分鐘那是最佳狀態。二十分鐘以後,如果腿子疼,心也都亂了,堅持不住了,那個時候狀態已經不行了,所以就不要勉強。初學者一般在自己感覺最舒服的時候下座,這樣會對打坐有信心和有興趣,能讓自己一有時間就去坐。
開始打坐時一定不要讓自己見到座位就害怕。坐的時候也不要一下就達到半個小時,但最少要十分鐘。第一周每次堅持十分鐘不動,讓這十分鐘坐下來非常輕鬆,有非常良好的感覺,這樣才有信心去坐。到了第二周的時候,就再加五分鐘,坐十五分鐘。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坐到第六周,半個小時下來很輕鬆,就在那個半小時的基礎上去坐,起碼三個月,五個月以後,再慢慢加到一個小時。這樣我們坐的時候就容易收攝我們的身心,有一個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狀態,不至於對打坐這件事產生畏難之心,從而失去信心。
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的身心就會柔軟,腿子疼也能慢慢適應。這種方法對於每一個人都是適用的,大家可以試一試,看是不是從入坐以後十分鐘左右是最佳的精神狀態,可以自己試。這個雖然不是技巧問題,只是一種數量上的把握,但它非常的重要。
平時一定要注意練腿子。比如說坐在那裡看書,可以把腿子盤起來;打電腦的時候,可以把腿盤起來;坐在沙發上,沙發寬一點,也可以把腿盤起來……只要是能盤腿子的時候就把腿子盤起來。這對於現代坐辦公室的人特別管用,既不會影響工作,又能鍛鍊腿子。
這樣長期地訓練,把軟組織能夠使它寬鬆的,有些繃得很緊的筋能夠使它慢慢拉長了,慢慢拉長了以後,腿子就不那麼疼了。現在疼是什麼?是那個筋繃得很緊,還沒有拉長,血液就在筋裡邊脹著疼。當你適應以後,就可以更加地專注用功,就更容易度過腿子疼這一關。
如果這些方法都不行,那就是因為你的業力太大,要先修懺悔。也可以打坐和懺悔結合起來修行。
努力去練習腿子,增加自己的意志力,使自己的腿子適應下來。關鍵是要多練,不要對腿子疼產生害怕的心理;不要覺得自己不行、不如別人。應該有他行我為什麼不行的志氣,沒有見過打坐把腿子坐壞的前例啊。
心剛強故腿子疼
我們打坐為什麼一上來就會腿子疼?這與我們無始以來的業力有關,在眼前表現出來的境界就是心太剛強,不柔軟。所以,我們對疼痛的腿子要像對一個非常柔軟的嬰兒一樣來善待它,感恩它。心柔和了,腿子慢慢也就會變得柔軟。當身心調和了,血脈通了,自然會好起來。
應該知道,疼是因為血脈沒有打通的原因,如果血脈打通了,疼不但會消失,而且人會非常舒服。如果這個時候不對抗,或者說裝死。那麼,疼痛的確不會很快消失,但是疼痛會慢慢麻木或者減輕。時間長了血脈會被打通,所以自己常常是建議大家拚命忍住不動。
尤其是對抗方面最能使得腿子疼。因為我們的心剛強,我們就有能力去對抗。當我們覺得有塊肌肉很疼的時候,我們不自覺地會調動邊上的那塊肌肉去放鬆它,試圖通過放鬆使得很疼的肌肉不再疼痛。事實上適得其反,原先疼的肌肉還沒有緩過來,被調動起來的肌肉也疼起來了。結果就墮入死循環,渾身疼。
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用功越專注的時候越感覺不到腿子疼。包括現在也是這樣,現在並不是腿子不疼了,而是自己知道如何應對;如何裝死;如何放下;如何不理它;如何不對抗……其實,每一次長時間地打坐後下坐,腿子也是疼得厲害,只是會忍耐了,所以表面上好像不疼。
這個時候腿子不是不疼了,而是一門心思專注在用功上了,心不跑了,所以腿子才不疼了。先是坐半個小時不疼,然後是盤得緊點半個小時不疼。再是盤松點一個小時不疼,然後盤得緊點一個小時不疼……說他坐了十年後才坐一夜不疼,而且是在坐三、四個小時的時候最舒服。所以只有等百脈都通了,才可以不疼;才可以得定。
不要怕腿子疼,不但自己要在家努力鍛鍊腿子,還要積極參加禪七等集體共坐的機會。因為自己一個人在家容易懈怠,只有參加集體的共坐,才能在嚴格環境裡面,鍛鍊自己的身心。當然參加集體共坐會有很多的困難和不適,但是這是我們突破自己的最好機會。
出家人就要住禪堂,禪堂是最上乘,了生死要在禪堂里了。出家人在禪堂要住個三冬四夏,功夫才能純熟,腿子才能不疼,才好用功。功夫上路了,或住山,或住茅蓬,走哪兒也有功夫用。經過了幾年的鍛鍊,知道用功了,才真是一個出家人。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場合,功夫都不會忘,都在那裡用功,這才算個用功人。
打七中的腿子疼
在打禪七的時候腿子會更疼,原來可以坐兩三個小時的人往往在禪七中半個小時都堅持不住。為什麼呢?因為禪七的時候是密集打坐,而且是要你坐的時候你就要坐,不管你的狀態是什麼樣子,不管你身邊有什麼樣的干擾。在家則不同,會因為一點點的不如意就下座,坐的好的時候才能做兩三個小時,而且身邊不會有干擾,所以這樣的功夫是不踏實的。
參加禪七進了禪堂,腿子痛就成為了頂大的事情。有人說把墊子墊高些胯就不疼了;有人說把腿子包緊些就沒那麼疼了……如此總總,翻來倒去,中午換個禪被,晚上加個墊子,第二天早上又把禪被的一半翻到椅背……哪裡顧得上用功。怎樣使腿不那麼疼是天地間第一重要的事情了。有的人因為疼的太厲害了,毛衣都被汗濕透了;還有的疼得忍不住哭了,常常是不停的祝禱各路諸佛和菩薩——讓監香的法師快敲開靜的引磬吧!大家都忙著腿子疼。
有人說腿子疼兩天就不疼了,但兩天之後還是疼。然後又說疼三四天,第五天就不疼了,但第五天還是疼。禪堂里有人咳嗽了,心就跟著咳嗽跑了;有人經不住要翻翻腿了,心又跟著人家的腿子跑了;到坐香的最後,又忍不住想,時間快到了吧?怎麼還不開靜呢?
不由得眯覷著眼,看看當值師有沒有要起來敲磬的意思,結果自己的腿子就越來越疼,而且是沒完沒了。最冤枉的是一個小時的香也是最後五分鐘疼得死去活來,半個小時的香也是在最後五分鐘疼得死去活來。這就是典型的偷心不死,如果死了這條想開靜的心,每一支香都當作兩個小時來坐就沒有問題了。
其實參加禪七正是練功夫的時候。腿子疼,吃不消,一定要挺下去。可以先把腿子盤松點,等腿子適應後再盤緊點。可以持念真言或者默誦經文攝心,比如這裡經常介紹的默寫《心經》,一筆一划地在腦中寫。這實際上就是讓我們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心不住在疼的覺受上。
在腿子非常疼的時候專注於默寫,把我們的注意力從腿子疼上轉移開。在很疼的時候,就會覺的每寫一筆就像搬動一塊大石頭一樣困難,因為如果不把全身心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那個堅固的腿子疼妄想就會進來,要想甩開它非全力以赴不可,所以非常的費力費神。
當你體會到專注是非常吃力的時候,不要沮喪。這是個好消息,說明你開始會用功了,開始明白專注的好處了。所謂一點清明絕萬慮的時候就要來到了,因為只有你專注了,你才能感受到用功的好處。不要怕,繼續專注下去,總有一天會功到自然成的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j6n8eel.html
開元寺 (臺南市) - The Reader Wiki, Reader View of Wikipedi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