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萬世昌
徐翰卿拓、吳大澂題 金石彝鼎拓本
水墨紙本 立軸 四屏
款識:
〈一〉 新莽泉笵。
平五十千泉,著錄所無攷。莽傳有「一刀平五千」,是泉當金錯刀十,或亦莽時所鑄金泉之笵,惜其泉不傳於世耳。愙齋。
莽布殘笵,塼質甚堅。
右始建國四年殘瓦,亦莽制也。「都」下「司空」二字已泐。大澂。
〈二〉 四圭。
〈周禮.攷工記〉玉人之職:「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典瑞職曰:「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先鄭注云:「中央為璧圭,著其四面一玉俱成。」又云:「圭末四出。」是玉制作古樸,其為四圭無疑。愙齋所藏。
漢九字瓦。吳子苾閣學舊藏。仲飴太守所贈。
余所藏瓦當尚有一九字者,文曰:「長樂未央千秋萬世昌」,亦從來金石家所未見也。大澂。
〈三〉 唐咸通塼艁象。
此造像殘文可與唐善業埿相埒,多至二十餘字,尤為難得。
齊天保造像。此佛頂上圓光鏡,向所罕見。愙齋。
劉達玉造像。此像得之長安,以文字定之,當係北魏時物。昔六舟上人藏梁天監玉造像,自署玉佛菴主,今不知流落何所矣。大澂。
〈四〉 周服。
古銅矢服,周初之器。可寶也。藁,箭榦也。古文從「」、「」釋「」,即古「服」字。
龍節。文載〈積古齋款識〉,阮氏列入漢器,非也。
商戈。文象,立戈形。商器之精者。
翰卿徐君手拓本。次侯先生鑒賞。愙齋吳大澂記。
鈐印:
〈吳〉 「愙齋」(二鈐)、「吳氏吉金」、「吳大澂印」(四鈐)、「愙齋」(二鈐)、「吳大澂印」(二鈐)、「吳大澂」、「愙齋所得金石」。
〈徐〉 「翰卿手拓」(五鈐)、「徐熙」(二鈐)、「翰卿」。
上款:「次侯」即趙宗建(1828-1900),字次侯,江蘇常熟人。藏書家,著作有〈舊山樓書目〉、〈舊山樓詩錄〉。
註:本件含吳大澂藏古物拓本四屏,皆由徐翰卿手拓,吳氏題名並作扼要考訂。愙齋常以己藏及友好所蓄古物,拓製組合,單軸四屏,朱砂墨拓,鼎彝陶玉,千變萬化,再長題攷訂,分贈仝道,壁懸几張,古香襲人。
趙次侯與吳愙齋數十年於金石、詩文皆有往來。趙氏〈舊山樓詩錄〉有愙齋作跋,亦有詩贈趙:「一緘書至一詩來」。一八九○年八月,吳、趙與徐翰卿三人有宜興之遊,亦曾見翰卿拓趙氏所藏秦銅權、愙齋題跋考訂,本件四屏恰作三人金石往來之佳證。
千秋萬世長樂未央昌
大美西漢瓦當
大美西漢瓦當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2WOyVne
千秋萬世長樂未央昌
西漢吉語用瓦。直徑十六點六厘米。無格界,「昌」字位於當面中央,「千秋萬世」環「昌」字順時針旋讀,「長樂未央」環「昌」字逆時針旋讀,篆書。結體疏朗清麗,筆畫圓渾舒展,整個佈局通過筆畫避讓,巧妙安排,整個當面充實飽滿、毫不侷促。瓦文為漢代常用頌辭,寓意美好。出土於陝西周至。
華倉
西漢官署用瓦。直徑十六厘米。無格界,字上下排列,篆隸雜糅,筆畫勁健俊逸。「華」字上部為山字結構,為華山專用字,豎筆下部分彎曲,意在為「倉」字讓出空間,「倉」字上部「人」部撇畫拉長,使得當面構圖更為豐滿,又有濃郁的隸書意味。「華倉」即京師倉別稱,因在華山下而得名,是長安附近最重要的糧倉。《漢書·王莽傳》:「京師倉在華陰灌北渭口也。」此瓦出土於陝西華陰。
麃窯下當
西漢官窯用瓦。圓形,直徑十五點六厘米。中心圓突外雙欄四格界,每格一字,右讀,篆書。結體依圓就勢,字體呈斜勢、規整大方。筆畫方圓結合。整個構圖清新明麗。「麃窯下當」,「麃」,秦邑名,《史記·始皇本紀》:「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應劭註:「麃,秦邑。」司馬貞《索隱》:「麃公蓋麃邑公,史失其姓名。」張守節正義:「麃,彼苗反,蓋秦之縣邑。大夫稱公,若楚制。」「窯」,燒制磚瓦和陶瓷器皿的灶,《說文·穴部》:「燒瓦灶也。從穴羔聲。」以此可知,此瓦應為麃邑官窯建築用瓦。未見史籍記載,可補史籍闕如。出土於陝西寶雞地區。
單于天降
西漢記事用瓦。圓形,直徑十七厘米。單線十字格界,每格一字,右讀,篆書。結體雄渾,字體端莊洒脫,筆畫勁健,富有意趣。「單于天降」,「單于」,匈奴首領之稱號,即呼韓邪單于,也就是王昭君的夫君。匈奴是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以射獵為生,不時侵擾內地,掠奪財物和人口,使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封建政權的穩固受到威脅。武帝時,隨着經濟狀況的改善和軍事力量的加強,全面反擊匈奴的條件已經成熟。
起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經過十多年、十餘次戰役,擊退匈奴,保證了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正常進行。漢元帝時,將宮人王昭君嫁予呼延邪單于,結束了漢匈百餘年來的你征我伐,使漢朝北部邊境出現了難得的和平局面。此瓦是對當時漢軍擊退匈奴貴族侵擾的一種頌揚,是漢匈和洽的歷史見證。該瓦出土於內蒙古包頭市。
漢兼天下
西漢記事用瓦。圓形,直徑十五點六厘米。中心圓突外單線四格界,每格一字,篆書,逆時針方向旋讀。字體較簡略,「天下」二字,起、收筆處波挑鮮明,着意加粗為三角形,構思奇特。「漢兼天下」,漢代稱耀天下,《漢書·賈鄒枚路傳》:「夫漢並二十四郡,十七諸侯,方輸錯出,運行數千里不絕於道,其珍怪不如東山之府。」《董仲舒傳》:「今陛下並有天下,海內莫不率服,廣覽兼聽,極群下之如,盡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於方外。夜郎、康居,殊方萬里,說德歸誼,此太平之致也。」故「漢兼天下」,有頌揚漢代稱耀天下之意。出土於陝西省淳化縣。
關
西漢官署用瓦。圓形,直徑十五點五厘米,邊輪寬厚。「關」字位於當面中央,篆書。字體樸拙,筆畫纖細方硬,兩側各伸出一爪紋,增添了裝飾性。「關」,泛指城門、要塞。按漢代習慣,函谷關可通稱為「關」。即函谷關簡稱。函谷關是我國古代重要的關隘,因其路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我國歷史上有三處函谷關,即秦關、漢關、魏關。秦關為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所建,在今河南省靈寶市境內。漢關為漢武帝元鼎三年(114),祖籍新安的樓船將軍楊仆「恥為關外民」,在向漢武帝申請並得到恩准後,自己出資,將故關東遷三百里,移至今河南省新安縣境內。魏關是三國時期,曹操討伐張魯、馬超,為迅速轉運軍糧,在據秦關約五公里處開鑿隧道,築起關樓,故稱魏關。此瓦出土於出河南省新安縣函谷關古道上,故為西漢關隘遺物無疑。
合水置當
西漢官署用瓦。圓形,直徑十五點八厘米。中心圓突周圍一圈連珠紋,圓外雙欄四格界,每格一字,篆書。字體規整,筆畫方硬。外周一圈網格紋。合水,即合水縣,唐置合水縣。《讀史方輿紀要》載:「合水縣,因縣東北的建水西流、南流至縣北,岔河流合,故謂之合水。縣因水得名。」「合水置當」疑似為合水官署用瓦當。
吉祥宜官
西漢吉語用瓦。圓形,直徑十八厘米。中心圓突外弦紋,圓外伸出四個長方形框,每框內各置一字,字體近似隸書,字形簡略。「吉祥宜官」四字上、下、左、右十字讀法。「吉」字反書,「祥」字省筆較多,偏旁「示」直接省去,書寫為「羊」;另外,兩兩相鄰四方框之間所形成的扇形空間內各飾一蘑菇狀雲紋,雲紋左右各一乳丁。整個構圖富麗規整,悅目華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a6vmnkn.html
高手在民間:漢磚書法
2018-02-2
這類吉祥語的漢代磚文,有「千秋萬口子孫益昌長樂未英」、「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無飢人」、「夏陽扶荔宮令壁與天地無極」、「單于和親千秋萬歲安樂未央」、「富樂未央子孫益昌」、「左常遂右富貴吉詳」。
「富貴昌,宜宮堂;意氣陽,宜弟兄;長相思,毋相忘;爵祿尊,壽萬年」,二十四字漢磚。 陽文繆篆,在正方的磚面中分成四格,橫豎線條以等距離排列,篆法方整,各字因勢又長短不一,空間協調而獨具匠心,被「甲骨文之父」王懿榮在四川新繁發現,廣為世人所知,當為漢代出土文字磚之王者。
還有「宜子孫大吉利」、「利後子孫」、「宜侯王」、「大富安」、「長壽貴」、「不敗」、「宜官」、「萬歲」、「大吉」、「宜貴」、「常宜」,等等,表達了當時人們的理想和嚮往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祈望,是漢磚文字的主要類別之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q3qp4pr.html
據西安晚報報導,3月6日中午,一篇名為《我在西安博物院發現了幾處錯誤》的文章在網路上傳播,引起了眾多文物愛好者熱議。 3月6日晚,西安博物院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網友在文中反映問題屬實,在立即整改之外,博物院邀請社會各界監督批評,「以後誰再發現類似錯誤,有獎勵! "
西安博物院,資料圖
在網傳文章中,這位網友表示近日在西安博物院參觀時,在瓦當及板瓦區發現了幾處錯誤:如漢代宮殿建築用瓦「長樂未央千秋萬世昌」,說明牌上把「世」字錯譯 為「歲」字;秦代」將作官瓦「殘片的正前方放置了一塊」司空瓦「殘片說明牌;」昭禮官瓦「殘片的說明牌上把」官「字錯譯為」宮」字等。 文中,網友不僅指出了錯誤,而且逐一進行了分析,行文嚴謹。
這位網友的文章經過某知名公眾號推送,不到半天已有近萬人閱讀,不少關心和熱愛文物的市民進行了關注。 對此,西安博物院當日立即展開核查,記者在前晚收到博物院關於此事的說明。 聲明中,西安博物院表示該文章反映問題屬實。 為此,該院已責成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標識牌進行更換,責令相關責任人對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反思與檢討。 同時,組織相關專家和業務人員對博物院內展品標牌及全院標識系統進行全面排查,力求做到科學、嚴謹、準確。
此外,西安博物院院方也表示,歡迎社會各界繼續監督批評,「凡是在博物院內發現類似錯誤,一經核實,我院將獎勵小雁塔登塔票兩張。 我們將努力提高公眾服務水準和意識,更好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院方表示。
(翻頁請看《我在西安博物院發現了幾處錯誤》,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貞觀")
《我在西安博物院發現了幾處錯誤》
西安博物院位於西安市南門外友誼西路,館藏文物13萬件,其中以周、秦、漢、唐的文物收藏最為豐富。 博物館區的負一層環形展廳集中展示古代的建築構件及模型,其中尤以秦磚漢瓦最具地方特色。
然而,在極具地方特色之一的瓦當及板瓦區卻錯誤層出,這不僅誤導了普通遊客,也使博物館以及西安歷史文化名城的自身形象受損。
自從2009年到現在,我去西安博物院參觀學習不下百餘次,每次看到這些錯誤無人更改,難免傷心。 記得兩年前有一次遇見一位在瓦當展櫃前看展品的講解員,我好心告知了其中一處錯誤,他隨意搪塞後便毫不理會的離開,著實令我尷尬。
明顯的錯誤有四處:
1、"佐弋"瓦當
"佐弋"瓦當是漢代的官署用瓦,說明牌上把"弋"字錯譯為了"義"字,這一字之差,就謬之千里了。
"弋"字的意思,主要是指用帶有繩子的箭射鳥,如漢代楊雄的《法言·問明》有:"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的描述,另外在漢代的畫像磚中也可以見到這種弋獲飛禽的射獵方式。
佐弋是秦及漢初掌管弋射事務的官職名,《史記·秦始皇本紀》有"佐弋謁",《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有:"少府,秦官... 屬官... 有佐弋...",《秦漢瓦當文字》也收錄有佐弋瓦當。
從《居延漢簡釋文》中「佐弋弩力六百廿」的記載,可知佐弋除了掌管弋射之外,還管理督造部分弓弩,並輸往邊郡。
漢武帝太初元年,改佐弋為有網友飛,有九丞兩尉,是少府屬官之中所屬丞最多的一個。
2、"長樂未央千秋萬世昌"瓦當
漢代宮殿建築用瓦「長樂未央千秋萬世昌」屬於九字長銘的吉語瓦當,說明牌上把「世」字錯譯為了「歲」字。
此瓦當銘文有「長樂未央千秋萬世昌」或「千秋萬世長樂未央昌」兩種讀法,其對銘文的內涵傳達並無影響。
"未央"一詞出自《詩經》:"夜如何其? 夜未央。 "未央是沒有盡頭,綿延不斷之意。 杜甫的長恨歌有:「歸來池苑還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
未央常作為通行吉語與「長樂、萬歲」等吉語同時出現,不難看出,未央含有平安、健康、長壽的含義。
這塊瓦當書法精美,佈局嚴謹,瓦當中心一個"昌"字,傳達出大漢王朝對自己幸福生活以及國祚永昌的理想追求。
3、"將作官瓦"殘片
秦代"將作官瓦"殘片,因為有戳印的銘文而顯得珍貴,是秦代陶文的重要實物資料。 然而博物館工作人員卻把與之風馬牛不相及的「司空瓦殘片」說明牌置於」將作官瓦殘片」的正前方。
所謂"將作官瓦"的"將作"是官名"將作少府"或"將作大匠"的省稱。 秦稱將作少府,漢稱將作大匠,此處應是"將作少府"的簡稱。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將作少府,秦官,掌治宮室,有兩丞、左右中候。 景帝中六年更名將作大匠。 "在戰漢時期,將作大匠是最重要的官職之一,掌管著皇家宮室、宗廟、陵寢等的營建。
"將作官瓦"即是在將作少府監製下的中央制陶作坊生產的建築構件。
4、"昭禮官瓦"殘片
"昭禮官瓦"殘片,博物館的說明牌上出現了兩處錯誤:一是把"官"字錯譯為了"宮"字;一是把"唐代"誤定為了"漢代"。
"昭禮官瓦"銘文的具體官署、官職現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屬於唐代官府名類的銘文瓦。
陝西歷史博物館常設展覽的第三展廳有"內作昭禮官瓦"和"六官昭"的殘瓦,其均出自西安市唐翰林院遺址。
通過對三塊殘瓦銘文中"昭"、"禮"、"官"、"瓦"四字的字體風格和殘瓦形制、材質的比對,可以證實西安博物院所藏的"昭禮官瓦"應為唐瓦無疑。
這四件陶質瓦當、板瓦殘片均帶有文字,一件有銘文的文物具有極其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書法價值。 銘文翻譯的錯誤是對文物本體客觀真實性的扭曲,是不可取的。
錯就是錯,對就是對。 不要以粗心的疏忽為藉口,這是專業及職業的失誤。
2015年2月15日,習總書記考察西安博物院時指出:"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 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 "今天我替這四件文物說話,希望有所裨益。 衷心祝願西安博物院越辦越好!
西安博物院回应网友:文物名确实标错,纠错有奖-观察者网 https://bit.ly/3hmRzM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