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 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

摩爾人(西班牙語:Moro,英語:Moors)是指中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西西里島、撒丁尼亞、馬爾他、科西嘉島、馬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歷史上,摩爾人主要指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伊斯蘭征服者。直到3世紀,「毛利」這個名字羅馬人用來對所有未羅馬化的由自己首領統治的北非土著的稱呼。摩爾人主要由衣索比亞人、撒哈拉人、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組成,也有伊比利半島出身的土著穆斯林(穆拉迪人)
摩爾人一詞在歐洲使用很廣泛且略帶貶義,一般指穆斯林,特別是西班牙或北非的阿拉伯人或柏柏爾人。在葡萄牙殖民印時代,葡萄牙人在斯里蘭卡和印度果阿使用「錫蘭摩爾人」和「印度摩爾人」兩個詞,孟加拉國的穆斯林也被稱為「摩爾人」。莎士比亞的《奧賽羅》中的主人公就是「威尼斯的摩爾人」。
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亞半島(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個非洲柏柏爾人將軍塔里克·伊本·齊亞德率領6500名北非柏柏爾人和500名阿拉伯人北渡直布羅陀海峽在伊比利亞半島登陸。登陸後他立刻焚燒戰船,以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經過八年的征戰,摩爾人征服了南部大半個西班牙。他們試圖向東北進軍,跨越庇里牛斯山,但732年在圖爾戰役中被法蘭克人擊敗。數十年中摩爾人統治了北非以及西班牙除了西北部和庇里牛斯山區的巴斯克地區。摩爾人內部從750年代開始兄弟鬩牆
1212年,基督教各王國聯盟在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的帶領下將穆斯林趕出西班牙中部。但在格拉納達的摩爾人王國在此之後仍在伊比利亞南部安達魯西亞得以保持了三個多世紀的繁榮。這個王國以像阿爾罕布拉宮這樣的美輪美奐的建築而聲名遠播。1492年1月2日,這個在格拉那達的最後一個穆斯林堡壘臣服於新近統一的基督教西班牙王國。穆斯林們被迫在離開西班牙和皈依基督教中選擇。這些穆斯林的後代被稱為「摩里斯科人」,受到歧視。他們在如阿拉貢、瓦倫西亞或安達魯西亞這樣的地區大部分從事農業。在1609年到1614年間他們被有組織地迫害,當時全部800萬西班牙人中有30萬被波及。
1236年6月,斐迪南三世收復摩爾人的一代名城哥多華(Córdoba),1246年再光復塞維爾(Sevilla)。塞維爾之後,基督教的勢力乘勝一直擴張至直布羅陀海峽,這時,摩爾人的政權就只剩下在格拉納達(Granada)的奈斯爾皇朝了。好像潮水一樣,摩爾人的勢力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從南到北一路席捲上來,經過幾百年,又好像潮水一樣從北到南退回非洲去 

居住在非洲北部的民族。為巴利人及阿拉伯人的混合種,曾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征服西班牙,形成中世紀的摩爾文化。西元一二三八年建格拉那達王朝,一四九二年又被新興的西班牙所滅,於是族人移居北非阿爾及耳、突尼斯、摩洛哥等地。初信基督教,後來改信回教。

----------------------

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
伊比利半島(西班牙語:la Península Ibérica、葡萄牙語:a Península Ibérica、加泰隆尼亞語:la Península Ibèrica、加利西亞語:a Península Ibérica、巴斯克語:Iberiar penintsula、英語:the Iberian Peninsula),位於歐洲西南角,東面和南面臨著地中海,西邊是大西洋,北臨比斯開灣[參 1],在東北部由庇里牛斯山脈與歐洲大陸連接。主要包括當今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法國的一小部分地區、以及直布羅陀。其總面積582,000平方公里。
地理
伊比利半島大部分地區都屬地中海氣候區,即夏季乾燥少雨,冬季則剛好相反。地形上則包括梅塞塔高原和庇里牛斯山脈,其中後者乃法國和西班牙的邊界。
國家
一幅18世紀伊比利半島的地圖,顯示出當地的地理特徵。
早在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今天巴斯克人的祖先可能已經在今天伊比利半島生活. 進入文明時代,一些古希臘城邦在半島西南部沿岸地區建立的殖民地。在布匿戰爭時期,這裡是迦太基的領地,同時也是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漢尼拔所率領的遠征軍的前進基地。迦太基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失敗,這塊領地被併入羅馬共和國,成為羅馬行省之一。此外,伊比利半島可能也是巴斯克人的原生故鄉。
在中世紀的大部分時間當中,伊比利半島的大部為來自北非的穆斯林摩爾人所占領,身為當地土著的基督教民族處於被壓迫狀態,僅有半島西北部沿海地區為基督徒所據有。中世紀後期,摩爾人的勢力日漸衰落,半島北部的基督徒逐漸收復失土,為收復失地運動。公元1385年,葡萄牙王國的疆域大致形成;公元1480年,西班牙王國正式建立;公元1492年,穆斯林勢力被徹底驅逐出伊比利半島。此後的幾百年當中,西班牙—葡萄牙邊境,以及西班牙—法國邊境,發生過多次小規模變遷,當今的邊境線,基本上是由1815年維也納會議所確認的。目前分別隸屬於下列五個主權國家或政治實體:
 西班牙:占據半島大部地區
 葡萄牙:西部
 安道爾:位於庇里牛斯山脈上,夾在加泰隆尼亞和法國之間的微型國家
 法國的一小部分區域:東北部
 直布羅陀:半島最南端的一小片英國海外領地
伊比利半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pB5d2k
---------------------------------------

伊比利半島簡史 @ 烏賊哥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從來不是一個缺少故事的地方。 翻開現代歐洲地圖,在伊比利亞半島上,上演的是一出別樣的「三國演義」
佔有半島80%土地和人口的西班牙向來視自己為半島的主人,小兄弟葡萄牙則是費盡辛苦才沒被隔壁的大哥吞併。 而直布羅陀,日不落帝國(英國)的這最後一抹餘暉,就像一根刺一樣扎在西班牙人的心中。
▲現代伊比利亞半島地圖
伊比利亞的歷史也就是這樣一出「三國演義」。。 兩代日不落帝國的爭霸,葡萄牙在兩大帝國間的不斷博弈,共同造就了半島如今的模樣。 也正是利用了西班牙和英國以及歐洲其他各強國間的矛盾,葡萄牙才能在近千年的歷史中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一、一起戰鬥吧,兄弟!
在伊比利亞這本故事集中,穆斯林征服和基督教的收複失地運動為其後所有的故事打下了基礎。
西元7世紀,對於歐洲的基督徒而言,能夠阻擋崛起的阿拉伯帝國向歐洲擴張的腳步的,只有擋在他們中間的拜占庭帝國,和浩瀚的地中海
。 但當阿拉伯人到達北非之後,直布羅陀,這個在伊比利亞半島和北非摩洛哥之間的、最窄處僅有14km的海峽,成了基督徒地中海防線上最脆弱的一環。
▲直布羅陀海峽,上方為伊比利亞半島,下方為北非摩洛哥
西元711年,穆斯林將領塔里克率軍從北非海岸出發,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半島,滅亡了當時統治半島的西哥特王國。 僅三年時間,除了北部沿海的一小塊地區,半島大部都被阿拉伯帝國所統治,連帶的還有大量的基督教人口。
▲阿拉伯帝國的擴張
阿拉伯帝國自然是很強大,卻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弱點,正是這些弱點給了基督教徒喘息的機會。
進入半島的穆斯林雖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他們卻屬於阿拉伯、柏柏爾等數個民族,共同的信仰並不能完全調和民族間的矛盾
。 另一方面,穆斯林征服者和基督教居民的矛盾也日趨尖銳。
利用這一機會,718年,流亡北方的哥特貴族建立了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向穆斯林發動進攻,意圖奪回半島南部的
土地。 持續了七個多世紀的收複失地運動由此拉開了大幕。
▲720年的伊比利亞半島(北部黃色為阿斯圖里亞斯王國
) 隨著收複失地運動的不斷進行,到了十世紀初,阿斯圖里亞斯王國遷都萊昂並更名為萊昂王國,隨後基督徒又建立了卡斯提爾王國和阿拉貢王國。 加上更早建立的納瓦拉王國,一系列基督教王國控制了半島北部,和南部的穆斯林勢力對抗。
而卡斯提爾和阿拉貢在日後通過兼併和對外擴張逐漸壯大,成為半島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最終通過一場政治聯姻,兩國合併,成為西班牙王國,不過這一事件的發生要等到1469年
了。
▲1380年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諸王國
相比於西班牙,小兄弟葡萄牙的歷史反而要長不少。 1139年,本臣屬於卡斯提爾王國的葡萄牙伯爵,乘卡斯提爾和穆斯林作戰之機,起兵獨立,建立了獨立的葡萄牙王國。
雖然在獨立的過程中葡萄牙和卡斯提爾發生了不少的衝突,但面對共同的敵人,雙方還是決定通力
合作。 直到1249年葡萄牙軍隊攻克現代葡萄牙最南部的阿爾加威地區,完成了葡萄牙的收複失地運動,也奠定了現代葡萄牙的疆域。
▲阿爾加威大區
一起戰鬥吧,兄弟。 解決完我們共同的敵人再來算我們自己的帳。
二、鬩牆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這句話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同樣適用。 早期葡萄牙和卡斯提爾王國之間矛盾的爆發點並非是葡萄牙獨立一事,而是在收複失地運動中不斷積攢的、並在收複失地運動結束后、共同敵人消失之後集中爆發的。
▲收複失地運動進程
1249年,葡萄牙佔領阿爾加威,既是葡萄牙收複失地運動的結束,也是兄弟反目的開始。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 伊比利亞半島北部的海岸地區多為山地地形,人口稀少、經濟也不
發達。 而地勢平坦、人口密集、經濟發達且港口條件更加優良的西部海岸線則幾乎全部被葡萄牙所佔領。
▲由地圖可以看出半島北部海岸區多為山地,西部海岸多為平原
因此,葡萄牙對阿爾加威的佔領使得卡斯提爾獲取西部優良海港的企圖破滅。
卡斯提爾人若想通過大西洋進行對外貿易,要不然借用葡萄牙的港口,要不然就只能利用塞維利亞這樣的內河
港口。 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導致卡斯提爾對外貿易成本的增加,這自然激起了卡斯提利亞人的強烈不滿。
▲塞維利亞可通過瓜達爾基維爾河與大西洋相聯
另一方面,在陸地上,葡萄牙原本用來防備穆斯林的碉堡等設施,因為穆斯林敵人的消失,搖身一變就成了防備卡斯提爾人的利器。 而卡斯提爾此時還在繼續和穆斯林戰鬥力圖奪回整個半島,葡萄牙這種似乎有些「背叛」意味的行為,進一步加深了卡斯提爾對葡萄牙的敵意。
在諸如這樣的種種因素之下,卡斯提爾對葡萄牙的敵意越來越強烈,葡萄牙也為了自保,與英格蘭結成同盟

1383年,雙方發生了第一次大的
衝突。 葡萄牙國王斐迪南一世死後沒有繼承人,卡斯提爾國王胡安一世乘機宣布繼承葡萄牙王位。 但葡萄牙貴族並不支援胡安一世,而是推舉了王室的一個私生子若昂一世繼承王位。
為了達成兼併葡萄牙的目的,胡安一世發兵進攻葡萄牙,但被英葡聯軍
擊敗。 因為穆斯林的壓力,卡斯提爾無法長期雙線作戰,只得承認若昂一世對王位的繼承。 而英葡兩國,則在戰後通過一紙《溫莎條約》鞏固了雙方的同盟關係。
▲溫莎條約簽訂的同時,葡萄牙國王和英格蘭蘭開斯特公爵的女兒結婚
戰爭的結果,其實說明此時葡萄牙和卡斯提爾之間的實力差距還不是特別明顯。 而稍有優勢的卡斯提爾,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對葡萄牙的企圖。
三、夾縫中生存
對於葡萄牙而言,被夾在英格蘭和西班牙兩個強權之間,使得他們必須選擇一個靠山。 而至於選擇誰,葡萄牙的貴族們並不像中下層人民那樣,對卡斯提爾有著強烈的反感。
無論是誰,只要能夠保證貴族的統治和利益,那就是
好朋友。 因此當葡萄牙再一次陷入王位繼承危機的時候,葡萄牙對卡斯提爾的態度發生了180°的大轉彎。
1578年葡萄牙又一次面臨著王朝絕嗣的
危機。 和1383年那一次相比,最大的變數在於卡斯提爾早已今非昔比。
▲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和阿拉貢的費爾南多的婚姻使兩國合二為一
此時整合了阿拉貢王國的卡斯提爾,已經以西班牙的身份成為歐洲最富有、最強大的帝國。 若此時與西班牙聯合,對外,葡萄牙的殖民地可以得到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陸、海軍的保護,減輕英、法等國的威脅。 對內,葡萄牙也能獲取到急需的金屬、糧食等原料產品 。
此在1580年西班牙國王菲力浦二世的軍隊開進葡萄牙的時候,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就佔領了葡萄牙全境,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納入西班牙的領土之中。
▲伊比利亞聯盟的龐大疆域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在伊比利亞半島也同樣適用。 曾經的好朋友英格蘭,在陸地上,失去了在歐洲大陸上的所有領地;而海洋霸權也被西班牙牢牢地握在手中。
甚至是英格蘭人的本土,都在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威脅
之下。 自身難保的英格蘭對葡萄牙而言自然是失去了作用,那麼葡萄牙貴族在這一次的危機中選擇投向西班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像油和水一樣不可調和
1580年西班牙對葡萄牙的佔領,似乎讓伊比利亞半島的統一看起來成了一件順水推舟的事情,畢竟卡斯提爾和阿拉貢、納瓦拉都是通過一個國王同時兼任數國國王的方式,成為一個統一國家的。
西班牙國徽,上面有卡斯提爾、萊昂、阿拉貢和納瓦拉四個王國的徽章
但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不能被忽略,1580此時的西班牙還是一個中世紀傳統的封建制國家,國家是由各級封建領主構成的,人們效忠的是自己的領主而非國家本身。
當卡斯提爾人取得了阿拉貢和納瓦拉的王位之後,只要能控制住高級的封建領主,對阿拉貢和納瓦拉的統治就是穩固
的。 但葡萄牙則更像是一個早期的民族國家,中下層人民普遍對葡萄牙這個國家有著強烈的歸屬感,而對外來的西班牙國王沒有什麼感情 。
城市的快速發展也打破了原來的封建體系,市民階層崛起使得普通民眾在國家事務中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這種根本上的差別,使得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就像油和水一樣,從根本上就無法調和。 另一方面,併入西班牙也沒能帶給葡萄牙多少實質上的好處,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社會的撕裂。
貴族們全力靠攏卡斯提爾,在宮廷中開始使用卡斯提爾化的葡萄牙文,但在民間的民歌中,卡斯提爾人更多的還是被稱作強盜和入侵者。
而在更為實際的社會經濟層面,成為西班牙的一部分不僅沒能幫助葡萄牙解決經濟問題,甚至因為西班牙白銀的大量流入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
。 與此同時葡萄牙也被西班牙拖入了八十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之中,葡萄牙因為這兩場與自己毫無關聯的戰爭又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席捲全歐的三十年戰爭
西班牙在葡萄牙的統治措施損害到了葡萄牙貴族的利益,導致這些原本親卡斯提爾的貴族們開始謀求葡萄牙的獨立,最終導致了1640年葡萄牙復國運動的爆發。
貴族們在市民的支援下趕走了西班牙派來的總督,推舉布拉干薩公爵成為新的葡萄牙
國王。 深陷對外戰爭的西班牙無力鎮壓葡萄牙的反抗,被強行統一了60年的葡萄牙重新取得了獨立。
▲布拉干薩公爵若昂一世
五、難兄難弟
八十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這兩場戰爭的失利,讓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元氣大傷,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迎來了日落的時刻,而將要取而代之的,正是數次擊敗西班牙的英格蘭人。
無敵艦隊被英國海軍擊敗
重新獨立的葡萄牙也十分機敏地注意到了這一趨勢,幾乎是立刻就重新回到了英國的懷抱之中,堅定不移地當起了大英帝國的小跟班。 而西班牙也沒能保住完全獨立的地位,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各列強間爆發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根據戰後簽訂的條約,西班牙王位由來自法國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繼承,而直布羅陀則由英國佔領,西班牙徹底失去了歐洲強國的地位,淪為了法國的跟
班。 西葡關係,更多的成了英法關係的一個縮影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后的歐洲
到了19世紀美洲獨立浪潮后,葡萄牙和西班牙逐漸丟失了大片的海外殖民地,又在工業革命中落後於英、法、德、美等國,逐漸離開了人類歷史的中心舞臺。
而到了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處境更加糟糕,是歐洲經濟狀況最差的兩個國家,甚至被戲稱為"歐豬四國"(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四國首字母合起來正是英語豬這一單詞——PIGS)。
這一帶有輕蔑的綽號,實打實表現出了西葡兩國當今處境的
困難。 不知道往日的榮耀和恩怨情仇,還有多少沒被現實的壓力所淹沒。
同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为什么不能吞并葡萄牙? - 知乎 https://bit.ly/38QiWMA
-------------------------------------------
伊比利亞半島(Ibérian Peninsula),位於歐洲西南角,東部、東南部臨地中海,西邊是大西洋,北臨比斯開灣。 比利牛斯山脈在半島東北部,為天然界線與法國連接。 南部隔著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對望。 面積約58.4萬平方公里,人口5200多萬。 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和英屬直布羅陀。
伊比利亞半島又稱比利牛斯半島,歐洲第二大半島,南歐三大半島之一(與義大利等國所在的亞平寧半島、希臘等國所在的巴爾幹半島並稱為南歐三大半島)
半島上大部分為西班牙領土,西南角一小部分為葡萄牙領土,東北部比利牛斯山以北為法國。 海岸平直,多高原和山地;西和西南部有低地。 中部的梅塞塔高原平均海拔600米,占半島面積的60%。 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為半島最高峰。 半島約有1800條河流,最長的河流為塔霍河。 有色金屬礦藏較豐富,能源礦藏較貧乏。 半島上的西班牙為世界旅遊業發達的國家之一。 葡萄牙沿岸中部盛產葡萄。
伊比利亚半岛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38gNIP
-----------------------------------
三分鐘了解伊比利亞半島,歐洲文明與亞洲文明的完美融合
今天,亞歐君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西班牙的歷史。因為更早的腓尼基人、希臘人對當代西班牙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所以亞歐君從羅馬帝國統治開始講起。西班牙歷史大致可以分為這幾個階段:
羅馬行省時期——西歌特王國時期——穆斯林統治時期——天主教收復運動時期——西班牙王國時期——西班牙帝國時期——共和國時期
早在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便基本統一了環地中海地區,這當然也包括西班牙。當時的西班牙大致分為貝提卡西班牙行省和塔拉哥納西班牙行省,這兩個行省西邊還有一個盧西塔尼亞西班牙行省,大致上相當於日後的葡萄牙。
羅馬帝國統治了幾百年後漸漸衰亡,之後環地中海地區再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羅馬帝國的各個行省則漸漸被不同的民族所統治。西班牙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被西哥特人占領,於是進入西哥特王國時期。需要說明的是,羅馬帝國信奉天主教,而占領西班牙的西哥特人久受羅馬文化薰陶,也皈依了天主教,所以西班牙地區自羅馬帝國時期便深受天主教影響,這一傳統一直持續到現在,如今的西班牙人也一直為其天主教文化而自豪。
然而隨著阿拉伯人的興起,西班牙地區的宗教版圖發生了變化——公元7世紀時,一支穆斯林軍隊橫渡直布羅陀海峽入侵西哥特並殺死了西哥特國王,將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變成阿拉伯帝國的總督區。阿拉伯人的野心其實還要更大,但東北部的查理曼帝國與後繼的法蘭克王國阻止了阿拉伯人的北伐,於是整個西歐從此在宗教意義上分裂成天主教地區與西班牙地區。
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阿拉伯總督區很快成為科爾多瓦哈里發國家,歐洲人稱之為西薩拉森帝國,中國古代則稱之為白衣大食。一個歐洲最西部的國家居然在中國史書上有專門的名字,從中可以看出這個國家有多繁榮。科爾多瓦哈里發國家占領了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但只是幾乎——那哪一塊沒占領到呢?沒錯,巴塞隆納人(以下簡稱巴塞)此時就不屬於科爾多瓦哈里發國家管轄,而是向法蘭克王國稱臣。
當然,法蘭克王國對巴塞的宗主權也只是名義上的,巴塞事實上處於半自立狀態。此時巴塞隆納伯爵開始了「本土文化建設」,大力排擠法蘭克文化與阿拉伯文化的影響。雖然科爾多瓦哈里發國家帶來了先進了阿拉伯文明,但「反科復天(主教)」的運動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所以以科爾多瓦哈里發國統治西班牙的八百年中,西班牙人也斷斷續續打了整整八百年的仗——這一繼續戰爭,被稱為「收復失地運動」,我們可以將之視為天主教收復運動。
在收復失地運動過程中,隨著阿拉伯人的一步步擊退,西班牙人漸漸形成了兩大勢力,西部是卡斯蒂利亞王國,東部則是阿拉貢王國,而阿拉貢王國事實上便是阿拉貢地區與巴塞的聯合體。後來卡斯蒂利亞王國與阿拉貢王國組合共主聯邦,巴塞於是成了阿拉貢王國送給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嫁妝」,巴塞心裡自然有所不滿。不過在1492年,西班牙人的共主聯邦終於打贏了收復失地的最後一戰格拉納達戰役,西班牙也從此回到了天主教時代,西班牙王國也由此成形。
西班牙王國是建立在卡斯蒂利亞王國與阿拉貢王國的聯合之上的,不過從建國伊始,巴塞便有著極強的自主權。一方面是因為巴塞在文化上的確自成一體,另一方面也是巴塞經濟發達,為收復失地運動砸了不少錢。但成也經濟富也經濟,西班牙王室一有戰爭便朝巴塞伸手——三十年戰爭時期,巴塞終於在法國的支持下宣布自立。巴塞在法蘭克王國時期就與法國關係緊密。拿破崙帝國時期,更成為法國的本土,直到拿破崙失敗後回歸西班牙。但在二戰時期,西班牙又爆發了一次內戰……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ezevojz.html

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

三分鐘了解伊比利亞半島,歐洲文明與亞洲文明的完美融合 - 每日頭條


2017年,西班牙南部之一:尋找摩爾人留下的無盡嘆息
2017年,西班牙南部之一:尋找摩爾人留下的無盡嘆息 – 高原・萬里 https://bit.ly/35Cq6Cg
第一次興起去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省的念頭,是因為看了林達的《西班牙像一本書》(2007年時報文化出版)。書買了很久了,卻留到2015年才看,翻開來時,四邊的紙質已經微微地泛著黃。
對喜歡歷史也喜歡旅行的人來說,《西班牙像一本書》是一本不錯的讀物,雖然成書已經一段時間,也沒有懾人的景點照片,不過作者從北到南,再從南到北,由羅馬帝國到民主現代化,順著歷史時序帶領讀者走過每個上過西班牙歷史舞台的城市,和盛衰過後被留下來的一幢幢建築物,有時輝煌、有時頹敗,讀完之後,西班牙擺在你面前的已經不再只是一個一個被動的「景點」,而是一個有生命的、呼吸著的、成功過也失敗過的國家,那裡的一磚一瓦,背後都有無盡的滄涼,和重量。
安達魯西亞──基督和真主拉鋸與並存之地
喜歡歷史的人可以在西班牙找到許多深具代表性的建築物和遺硛,中部有世界文化遺產托雷多,往下一點,羅馬人留下來的巨形輸水道在塞哥維亞的藍色天空上排開來,像是一列一列懸浮著的門,北面是兩個長年對西班牙政府若即若離的地區:高第在巴塞隆納留下了許多童話一般的建築,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在巴斯克區靜靜地守候,來到南面,是被摩爾人統治了足足有七百年的安達魯西亞,也是我們今次旅程的目的地。
如果看地圖,西班牙跟非洲大陸,其實真的很近,最南面的塔里法(Tarifa)幾乎就要貼到對岸的摩洛哥上了,反而是北面與法國接壤的邊境上橫亙著連綿的比利牛斯山脈(The Pyrenees),硬生生地將伊比利亞半島與歐洲大陸分割開來,林達在他的書中第一章這樣說:
我想,西班牙的命運是,歐洲還沒有結束,非洲就已經開始。
林達《西班牙像一本書》
歐洲和非洲,兩片巨大的板塊,兩種膚色,兩個誓不兩立的宗教700年來在同一塊土地上共生,700年來,摩爾人沒有同化到天主教徒,也沒有被同化,然而到底是彼此影響著,在接受影響時,心裡還有些抗拒,在對彼此欣賞和厭惡之間,便造就出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摩爾皇朝最後的根據地──特有的、帶著濃濃阿拉伯色彩的歐洲街景,以及世上唯一的半清真寺半天主教堂的混合體。
摩爾皇朝的美麗與哀愁
根據劍橋的網上字典,Moor(摩爾人)專指在公元711年到1492年之間統治西班牙的、來自北非的穆斯林。公元前44年,羅馬人進入北非時(今日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一帶),把當地的柏柏爾民族為稱作 Mauri,即是未受到羅馬教化的非洲土著。後來,各個受拉丁語影響的語言漸漸演變出自己的叫法,好像英文的 Moors、西班牙文的 Moros、法文的 Maure 等等。在7世紀初回教興起並在北非得到大批信眾之後,「摩爾人」就成了歐洲人對穆斯林的一種叫法,不過這叫法含有眨意。
公元711年4月29日,塔里克・伊本・齊亞德(Tariq ibn Ziyad)帶著7000個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渡過直布羅陀海峽,登上了伊比利亞半島,有說他們甫上岸就把船都燒了,以表示背水一戰的決心,所以,16世紀的歷史學家馬加里就為他們留下了這樣的詩句:
Oh my warriors, whither would you flee?
Behind you is the sea, before you, the enemy.
You have left now only the hope of your courage and your constancy.
THE BREATH OF PERFUME BY AHMED MOHAMMED AL-MAQQARI,引文及翻譯摘自維基百科
「喔我的戰士們,你們還有何處可逃?在你們身後的是大海,在你們面前的是敵人。」
確實,既然船都燒了,後面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摩爾人的軍隊只有硬著頭皮向伊比利亞半島推進,用了八年的時間,終於攻下大半個西班牙,他們本來還想翻過比利牛斯山脈進入今天的法國,可惜被法蘭克人打回來了。
諷刺的是,風風火火打回來的江山都還未坐穩,摩爾人就開始自己人打自己人,在他們忙著內耗的時候,原本統治著伊比利亞半島、信奉羅馬基督教的西哥德人得到喘息和再起的機會,公元718年,西哥德貴族佩拉約在北部成立了阿斯圖里亞斯王國(Kingdom of Asturias),後世很多人將此舉當成是西班牙光復運動 (Reconquista) 的開始,此後幾百年,位於北方的基督教勢力又漸漸收回中部及南部不少失地:加利西亞(Galicia)、萊昂(León)、納瓦拉(Navarre)、亞拉岡(Aragon)、加泰隆尼亞(Catalonia)和卡斯提爾(Castile)等。
1212年,卡斯提爾國王阿方索八世得到羅馬教廷及歐洲中部的基督徒的協助,將穆斯林趕出伊比利亞半島的中部。
1236年6月,斐迪南三世收復摩爾人的一代名城哥多華(Córdoba),1246年再光復塞維爾(Sevilla)。
塞維爾之後,基督教的勢力乘勝一直擴張至直布羅陀海峽,這時,摩爾人的政權就只剩下在格拉納達(Granada)的奈斯爾皇朝了。
好像潮水一樣,摩爾人的勢力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從南到北一路席捲上來,經過幾百年,又好像潮水一樣從北到南退回非洲去 。
摩爾人的最後嘆息──Granada、阿罕布拉宮和奈斯爾皇朝
偏安在南方一隅的奈斯爾皇朝(the Nasrid Dynasty),幾乎已經是卡斯提爾的附屬國了。即使這樣,皇朝還是維持了二百多年,留下了不少美麗的文化遺產,今天舉世知名,日日遊人不絕的阿罕布拉宮就是其一。
從李後主,到溥儀,或是俄國的安娜塔西亞,我們對於末代的皇室,總有一些情意結,好像,他們流轉的人生特別浪漫,奈斯爾的最後一位蘇丹穆罕默德12世也一樣(Muhammad XII of Granada),後世的文藝作品裡不斷有他的身影出沒,或褒或貶,都總是染著一份淡淡的無奈和哀愁。
▲ 1492年,穆罕默德12世把鎖鑰交給伊莎貝拉,格拉納達正式降伏(Francisco Pradilla, 1882)
西班牙的基督徒慣稱這位末代摩爾國王為 Boabdil the Little或el rey chico,真譯是「小皇帝」的意思,他本國的人則稱他為al-zogoyb,意指「那不幸的」。我第一次認識這一位歷史人物,是透過西班牙電視台2013年的連續劇Isabel。Isabel講述的是西班牙人(正確一點來說是中部卡斯提爾王國)引以為傲的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生平,她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徒,在位其間,把穆斯林趕出歐洲,完成了光復運動,開設了惡名昭彰的宗教裁判所,又贊助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為西班牙日後的鼎盛國力打下了穏固的基礎的同時,也開始了異教徒爾後幾百年在歐洲被殘酷迫害的惡夢。
Isabel第二季講的就是她跟丈夫費爾南多如何收復留在西班牙國土上的最後一個穆斯林皇朝的故事,當中出現的Boabdil the Little,儼然是一個被困在朝廷的明爭暗鬥和歷史的輪替中的犠牲者。他年青,是一個浪漫的詩人,父親冷酷而殺人不貶眼,有了竉妃所生的小孩之後,就把他當成了眼中釘,強悍的母親當然不肯就此罷休,千方百計想把他推上王位,結果他真的是當上王了,當中還借助了卡斯提爾的實力,可是這也讓他的王國在伊莎貝拉和費爾南多面前抬不起頭來,結果,在1492年1月2日,他把摩爾皇朝在西班牙最後一個重鎮格拉納達的城門鎖鑰交給伊莎貝拉,揮淚退出了伊比利亞半島,到摩洛哥展開了流徙的生活,他此後的行蹤成迷,有說他在離開西班牙兩年後死於阿爾及利亞。
不論是他把鎖鑰交給伊莎貝拉的場面,還是他回首凝望格拉納達的樣子,都是西畫中很出名的一幕。
▲ Boabdil 離開前回望格拉納達(Alfred Dehodencq, c. 1869)
在西方正史裡的Boabdil,有點可憐有點可悲之外,總是少不了也帶著一份愚昧,傳說在他投降之日,他母親這樣罵他:「你哭吧,你只可以像個女人那樣哭,而不能像個男人那樣去保衛屬於你的東西!」可是近年來學界也出現了平反Boabdil的聲音。
香港人對穆斯林的歷史大多不太熟悉,聽到他們統治歐洲七百年時,腦中出現的畫面是什麼呢?是不是一大群穿著白袍的男人爬在地上祈禱的樣子?其實15世紀的歐洲還未進入文明大躍進的時代,看Isabel時,會看到他們生病了要靠猶太人醫生,天文數學要靠阿拉伯人,連哥倫布的航海路線也得仰賴阿拉伯人的知識才畫得成,皇室人員吃飯還是用手的,意大利人終於發明了叉子了,可是歐洲普遍還很迷信,覺得叉子的形狀跟魔鬼的三叉太相似了所以不敢用。當歐洲還是很落後的時候,摩爾人的城市已經出現了萬世來朝的景像,路是鋪好了的,還有街燈,超過七十間圖書館,還有大學。Boabdil的格拉納達雖然說是穆斯林國家,裡面其實住了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穆斯林、猶太人和基督徒比較相安無事地一起生活著。面對圍城而明知打不過的Boabdil,以投降換取了他的子民的生命,和伊莎貝拉/費爾南多的保證,讓他走後,非基督徒不會受到迫害。可惜,伊莎貝拉/費爾南多反臉反得快,不到一年就已經有近20萬人被驅逐,留下來的,由後來的宗教裁判所來處置。
▲ 從Albacin區看過去的阿罕布拉宫全景
歷史,總是此消彼長,沒有永遠的文明,沒有不落的帝國,沒有永垂不朽的霸權。
留下來的,只有夕陽默默打在阿罕布拉宮的石牆上的淡淡金光。
▲ 阿罕拉布宫內其中一個極漂亮的水池
哥多華(Córdoba)、塞維爾(Sevilla)、格拉納達(Granada)⋯⋯2017年,追尋著摩爾人的足跡,我們來到西班牙南部的安達魯西亞
2017年,西班牙南部之一:尋找摩爾人留下的無盡嘆息 – 高原・萬里 https://bit.ly/35Cq6Cg

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


甘願當白種人奴隸,北非的摩爾人為何不願廢除蓄奴傳統
2018-11-27 由 史料不輯 發表于歷史
隨著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普通老百姓也能經常接觸到一些有趣的外國民族,比如最近幾天在網上傳得比較火的「摩爾人」。他們曾經統治西班牙長達800年之久,然而今天卻以蓄奴而聞名全球。
伊斯蘭教自誕生起就爆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在阿拉伯半島站穩腳跟後,公元8世紀初又進一步傳到北非。北非土著不僅將阿拉伯語當做母語,還與阿拉伯人共同孕育出「摩爾人」。
摩爾人雖然是穆斯林,但這一詞卻出自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
公元5世紀到8世紀,統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實行「共和制」,國王由選舉產生,不能世襲。西哥特國王為打破限制,便邀請直布羅陀海峽對面的摩爾人前來助拳。
八世紀的阿拉伯帝國戰鬥力可以用「令人髮指」來形容。在星月旗的指揮下,北非總督穆薩經過幾次試探性的攻擊發現,西哥特人根本就是紙老虎,於是有了征服西班牙的想法。
公元711年,摩爾人名將塔里克率領300騎兵和7000步兵的先頭部隊渡過直布羅陀海峽。由於對手太弱,塔里克從前鋒變主力,一路打進西哥特人的首都托萊多。穆薩隨後又繼續向北進軍,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占領了西班牙,
摩爾人對西班牙的統治維持了長達800年之久,在這期間,原本僅是西班牙對非洲穆斯林稱呼的「摩爾人」逐漸成為他們民族的名稱。一般來說,摩爾人分為兩個群體,即白摩爾人和黑摩爾人。白摩爾人又被稱為「畢丹」,由「武士」和「聖人」兩個群體組成。
武士為哈桑人,膚色較白,為阿拉伯後裔;聖人則是伊斯蘭化的本地柏柏爾人,他們的膚色較暗。在傳統的摩爾人社會裡,聖人要向武士交納供奉,提供精神服務,武士則報之以人身和政治上的保護。不過經過長時間的通婚,兩者之間的界限早已模糊。
北非主要以白人為主,黑摩爾人實際上是摩爾人在擴張中捕獲的南方黑人奴隸。在成百上千年的同化教育下,他們雖然膚色黝黑,但卻對摩爾人的身份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
黑摩爾人內部又分為三個等級,第一是阿得布,他們是臣民,地位較高;第二是自由的奴隸;第三是沒有自由的奴隸,他們叫做「哈拉丁」。
摩爾人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茅利塔尼亞,二十世紀初,法國人將茅利塔尼亞變為殖民地後,逐漸取代了哈桑人「武士」的作用,同時又將非洲南部的黑人納入統治之中,這位日後的種族矛盾埋下了隱患。
白摩爾人從剝削階層變成了勞動者,但很多人家中仍保留有奴隸,為他們放牧、耕種和打理家務。黑摩爾人長期接受白摩爾人的「馴化」,在經濟上對白摩爾人高度依賴,同時對非洲黑人抱有很深的蔑視和敵意。
白摩爾人也經常利用這種心理,讓黑摩爾人打壓非洲黑人,從而使得兩個黑人族群的關係始終劍拔弩張。從1905年法國人第一次宣布廢除奴隸制起,茅利塔尼亞發動了無數次廢奴運動,但均以失敗告終。
1994年,美國的反奴隸組織認為茅利塔尼亞仍有9萬多黑人奴隸,還有3萬多獲得自由,但依舊生活在主人家中的奴隸。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白摩爾人早已不再使用「奴隸」二字,而是改用「我的學生」,但是所人都知道「學生」二字指的是什麼。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g3g8v4e.html

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


400多年前的西班牙,摩爾人最終去了哪裡?摩里斯科人又是誰?
2017-10-30 由 人文悟宇 發表于歷史
點擊右上方「關注」關注人文悟宇!
在我前面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公元711年,阿拉伯帝國的摩爾人幾乎控制了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全境,除了北部的幾個基督教小國之外。他們控制的地盤被稱為阿爾-安達盧西亞。
當然,這些摩爾人遭遇了基督教世界的頑強抵抗,在與法蘭克鐵錘查理的圖爾戰役之後,他們的擴張隨之停止,在倭馬亞王朝被阿拔斯王朝取代之後,西班牙的摩爾人又逐步建立了科爾多瓦哈里發國家,之後又分裂成許多小國。
在這過程中,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逐漸強大,驅逐穆斯林的運動開戰得如火如荼。在這些國家的不停打擊下,摩爾人只剩下了格瑞那達王國。
然而,1492年,在雙王的最後一擊下,格瑞那達也被徹底消滅,摩爾人的穆斯林投降。
西班牙從此開始了驅逐穆斯林和猶太人的行動。
猶太人我們這裡就不講了,單說摩爾人。
摩爾人或者說信仰伊斯蘭的穆斯林,如果不改信基督教,必須徹底離開西班牙。
最終,還是有一部分穆斯林被迫改信基督教而留了下來。
這些留下來的人被稱作摩里斯科人。
摩里斯科人
這些摩里斯科人中,其實不僅有摩爾人,也有一大部分為之前皈依伊斯蘭教的西班牙本土人。
但是事情還沒完,1566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就是那個血腥瑪麗的丈夫,伊莉莎白的姐夫,通過勒班陀海戰擊敗奧斯曼土耳其的著名國王,禁止格瑞那達的摩里斯科人使用他們的語言、服飾和文化習俗,從而導致起義。
但他們最終還是被驅離格瑞那達至西班牙北部。
但還沒完,1609年,西班牙的摩里斯科人繼續遭到驅逐,離開了西班牙,來到了現在的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摩洛哥等地。
摩里斯科人人後裔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8m9rvl.html

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


摩爾人(西班牙語:Moro,英語:Moors)是指中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西西里島、撒丁尼亞、馬爾他、科西嘉島、馬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歷史上,摩爾人主要指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伊斯蘭征服者。直到3世紀,「毛利」這個名字羅馬人用來對所有未羅馬化的由自己首領統治的北非土著的稱呼。摩爾人主要由衣索比亞人、撒哈拉人、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組成,也有伊比利半島出身的土著穆斯林(穆拉迪人)。
歷史學家認為,摩爾人是一個階級和文化的統稱。儘管非洲摩爾人占大多數,摩爾人這一概念其實並沒有人類學和民族學上的意義。[1]喬伊·奧古斯都·羅傑的著作《自然界不論顏色》中闡述了此一觀點。繼而《非洲:西方文明之母》的作者猶瑟夫·本·尤卡南證實這個族群是來自衣索比亞然後移居到非洲西北部和東北部。事實上,直到640年阿拉伯人入侵北非之後,摩爾人才和阿拉伯扯上關係,即他們都是穆斯林。今天的摩爾人並不認同自己為白人或黑人。
摩爾人一詞在歐洲使用很廣泛且略帶貶義,一般指穆斯林[2],特別是西班牙或北非的阿拉伯人或柏柏爾人[3]。在葡萄牙殖民印時代,葡萄牙人在斯里蘭卡和印度果阿使用「錫蘭摩爾人」和「印度摩爾人」兩個詞,孟加拉國的穆斯林也被稱為「摩爾人」[4]。莎士比亞的《奧賽羅》中的主人公就是「威尼斯的摩爾人」。
摩爾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5DWcgZ
歷史
穆斯林征服伊比利亞,750年
公元前46年,羅馬人進入北非西部在看到非洲人之後,羅馬人把他們稱作「毛利人」,這個詞源自希臘語「毛羅人」(意思是「黑暗的、淡淡的、朦朦朧朧的」)。在北非、東非、西非的一部分,儘管人們屬於不同的種族,但大多有深色的皮膚。
640年,伊斯蘭教興起之後,新興的阿拉伯帝國四面擴張。708年伊斯蘭教傳入北非。大量當地人把阿拉伯語接受為母語,並皈依伊斯蘭教。其中從衣索比亞來的摩爾人成了最有影響的一支。在伊斯蘭教在非洲傳播的過程中,多種文化的族群融入其中。
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亞半島(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個非洲柏柏爾人將軍塔里克·伊本·齊亞德率領6500名北非柏柏爾人和500名阿拉伯人北渡直布羅陀海峽在伊比利亞半島登陸。登陸後他立刻焚燒戰船,以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經過八年的征戰,摩爾人征服了南部大半個西班牙。他們試圖向東北進軍,跨越庇里牛斯山,但732年在圖爾戰役中被法蘭克人擊敗。數十年中摩爾人統治了北非以及西班牙除了西北部和庇里牛斯山區的巴斯克地區。摩爾人內部從750年代開始兄弟鬩牆。
1037年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諸泰法(南部),以及基督教王國(北部)
這個國家後來分裂成幾個伊斯蘭泰法,這些泰法名義上臣服於科爾多瓦哈里發。位於北部和西部的基督教王國則在伊比利亞半島上逐漸擴張勢力。加利西亞、萊昂王國、納瓦拉、阿拉貢、加泰隆尼亞和卡斯提爾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逐漸擴張。這一時期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得以和睦相處。1031年科爾多瓦哈里發垮台,在西班牙的伊斯蘭領土被北非的穆拉比特王朝統治。
阿爾罕布拉宮花園中的噴泉
1212年,基督教各王國聯盟在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的帶領下將穆斯林趕出西班牙中部。但在格拉納達的摩爾人王國在此之後仍在伊比利亞南部安達魯西亞得以保持了三個多世紀的繁榮。這個王國以像阿爾罕布拉宮這樣的美輪美奐的建築而聲名遠播。1492年1月2日,這個在格拉那達的最後一個穆斯林堡壘臣服於新近統一的基督教西班牙王國。穆斯林們被迫在離開西班牙和皈依基督教中選擇。這些穆斯林的後代被稱為「摩里斯科人」,受到歧視。他們在如阿拉貢、瓦倫西亞或安達魯西亞這樣的地區大部分從事農業。在1609年到1614年間他們被有組織地迫害,當時全部800萬西班牙人中有30萬被波及。
與此同時,征服伊斯蘭的浪潮不光西進到了西班牙,也東征亞洲:經由印度、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直到菲律賓的棉蘭老島。1521年,麥哲倫的船隊經新大陸到達菲律賓群島,將當地的土著稱為摩爾人(後來的摩洛人)。
近代摩爾人
「摩爾人」是十六世紀歐洲人指以哈薩尼亞阿拉伯語為母語的人。他們主要生活在西撒哈拉地區和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里、尼日、突尼西亞一部分)。茅利塔尼亞因此而得名。他們也是茅利塔尼亞主要居民。
從歷史的角度,歐洲的學者通常把摩爾人分為非洲摩爾人(哈拉廷人)和歐洲—阿拉伯摩爾人兩類。斯里蘭卡摩爾人追溯他們的祖先為阿拉伯的摩爾人。在茅利塔尼亞歐洲—阿拉伯摩爾人地位較高(歐洲—阿拉伯摩爾人多數是貴族與自由民,黑摩爾人多數是奴隸)。
在現代伊比利半島,摩爾人指阿拉伯人與北非穆斯林(特別是摩洛哥人),在葡萄牙,北方居民也稱南方葡萄牙人為摩爾。
在荷蘭殖民斯里蘭卡時代,將孟加拉族出身的穆斯林稱為穆爾人(在葡萄牙殖民印度時,果阿穆斯林也稱穆爾人)
摩爾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5DWcgZ

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711年,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