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在戰爭中拯救文明
叙利亚:在战争中拯救文明-青年参考 https://bit.ly/2JxKFar
在戰爭中,藝術往往是最容易被遺忘的受害者。 而在敘利亞,這一問題尤為嚴重。
希臘和羅馬城市,拜占庭村莊,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的遺址,古老的城堡,以及華麗的伊斯蘭建築和藝術品,是這個國家最寶貴的歷史遺產。 然而,美國國務院表示,90%的文明遺迹已陷入戰火。
像納粹一樣,掠奪者無情地將其古董竊走,在黑市上出售,建築瑰寶也淪為武裝衝突的受害者。 今年4月,有近千年歷史的阿勒頗倭瑪亞清真寺尖塔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轟然倒塌。
為了在飽受戰爭蹂躪的敘利亞保護這些無價之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國務院與國際博物館協會在紐約開會,宣佈敘利亞文化遺產的緊急紅色名錄,希望能將其保存下來。
這一紅色名錄將會發放給世界各地的執法人員、海關檢查員、藝術品轉銷商、拍賣行和博物館,防止敘利亞寶藏被暗中轉移。 在美國首屈一指的文化遺產保護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國務卿助理理查·安妮解釋說,紅色名錄包括幾乎所有的類型,包括古代著作、硬幣、郵票、雕塑等叙利亚:在战争中拯救文明-青年参考 https://bit.ly/2JxKFar


s181rorr91154o4r9q0254849no2ooo0 (1)Pnyx2020-11-03_150941427074232rs842p18n6r4q5n487997009n70p254n9q64rr1os224n44865r1r3987n3n3627q1o40839nnrnnr307s5586os21239op65664175n8pq5544rrpo62o19qr3q1r08qr442pnnqnp5r81s80op9r6

2020-11-03_143946de5ak557wdephiri509bm7jwkdmn3a (1)f0f1ttu02ti3inhu25uofstrfrjybn (1)2020-11-03_144353

古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戰爭的模式,間接推動了民主制度的發展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oS49XC
西元前十世紀起,雅典逐漸成為了希臘城邦文明的中心,其政治制度也逐漸由貴族政治轉變為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是最早期的民主制度,民主一詞約在前五世紀出現。古雅典民主政治,人民可以直接參與對立法和行政議案的投票,開啟直接民主的濫觴。西元前323年雅典城邦遭到馬其頓擊敗,民主制度隨之廢除。雅典城邦人口分為三個主要的階級,不同的階級在政治上和法律上有著顯著差別。公民才是城邦真正的主人,雅典的投票權的限制是逐漸放寬的,由地主貴族擴展至受過義務軍事訓練的20歲以上的公民,全雅典約只有十分之一或更少的人才有投票權。婦女、社會最底層佔人口三分之一的奴隸(slaves)、與外籍人士(resident foreigners)無法擁有公民權。雅典公民透過投票可以創立法律或向某個國家開戰,所有公民也可在大會上進行演講。雅典城邦第一任執政官梭倫(Solon)於西元前594年,進行一次重要政治改革,縮小雅典貴族權力,並設置了「四百人議會」,讓雅典「公民」首次有權利進入政治領域,公民權利受到保障。議會成員由雅典各部族成員推派選出,但公民指的是出生於雅典的男性自由人,且受到財產、血統等限制。西元前508年,執政官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所推動的政治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他擴大公民大會權限,改掉「四百人議會」,以區作為自治區,由個區派出代表組成「五百人會議」(Council of Five Hundred),作為立法機構,以50人為一組,分為十個委員會,城邦事務由十個委員會輪流當值一個月,負責日常的行政事務。雅典人民透過五百人會議和擁有龐大人民陪審團的法庭的兩個機構來控制政府(court)。公民大會(Assembly) 類似國民大會,擁有立法權,是最高的立法機關,每年開會約40次,每次一整天,法定人數為6000人;五百人議會則有行政權和一般的立法權;法庭擁有司法權。為了確保雅典的民主制度,實行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清除任何威脅此制度的人,但此法卻有時被有心人用來攻擊政敵。雅典政治歷經過數次政治改革,逐漸由貴族操控轉為平民控制,由公民管理自己的事務,而不通過中介和代表國家政治,雅典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直接民主制」。古雅典民主政治 https://bit.ly/3oRkLyB
---------------------------

雅典戰爭的模式,間接推動了民主制度的發展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雅典戰爭的模式,間接推動了民主制度的發展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oS49XC
從軍事角度看,單純以重步兵方陣作為戰力非常的不可思疑。尤其希臘是多山之地,這種需要以平原排列的重步兵方陣竟主導了戰場而非其他有遠射能力的輕步兵更是接近瘋狂。
我們上次從銀礦談到軍事,也讓我們介紹一下雅典的軍事概況。不過認真的去想,其實雅典的軍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雅典的軍事文化大概跟希臘半島其他城邦沒有太大的差距,又或者倒過來說,只是斯巴達的軍事文化與眾不同、獨樹一幟。所以我們這裡說雅典的軍事文化,又可以說是希臘半島南方大部分城邦的普遍現象。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前,雅典的軍事制度跟是很傳統的民兵制度——國家沒有設置「常備兵」的概念,只有在戰爭時才會集結公民兵;而服兵役是公民的義務。我們說過,古希臘的戰爭型態相對地簡單:攻擊方一般進入對方的領地後便會進行莊稼的破壞,以逼使對方在斷糧的情況下投降;而防守方要阻止自己的家園被毀,也只能集結軍隊於敵人進行破壞前在野戰中將對方擊潰
這樣的野戰進行也相當簡潔。大部分的公民以重步兵的方式自我裝備,再安排到方陣的戰列內作戰。「重步兵」一詞在希臘文中稱為「hoplitēs」,名字來自於他們手上的大盾「hoplon」,從字面上解釋就是手持大盾的士兵(不宜與後來的「持盾者」混同)。實際上,這種重步兵都會身穿重裝甲和裝備一支長槍(2米左右),以及其標誌性的大盾「hoplon」
早期的護甲包括有青銅鎧甲、護足等一系列裝備;但後來由於實戰經驗影響,裝甲愈趨輕便,身體主要以亞麻布等重疊製成的布甲為主,而護足等也多被簡化。而大盾一般為木芯青銅皮,直徑約一米。重步兵的戰術並不能脫離方陣的概念而獨立存在。重步兵的大盾異常地大,其設計原意並非是讓個人使用。當重步兵以左手提着他的大盾,他同時保護了自己的左手和站在他左側的戰友的右手。同樣,他負責持長槍而沒有保護的右手,則由他右側的戰友的大盾保護。
重步兵只要能結成方陣緊緊相連,便能擁有極佳的防禦能力。方陣的希臘文「phalanx」本意就是指「列」和「排」,重步兵一般會型排成一個深8至12層的矩陣(長度視乎人數)。方陣的作戰基本上就是交戰雙方各自排出方陣,互相向前衝擊,直至一方潰散。從軍事角度看,單純以重步兵方陣作為戰力非常的不可思疑。尤其希臘是多山之地,這種需要以平原排列的重步兵方陣竟主導了戰場而非其他有遠射能力的輕步兵更是接近瘋狂。
希臘方陣兵對上波斯士兵
最為經典的例子是公元前490年馬拉松之戰時,雅典傾盡全國的兵力於馬拉松與波斯軍決戰,但當中竟沒有弓箭手和騎兵的保護,被波斯人認為是「瘋狂一般的行為」(希羅多德,6.12)。不過這種論述其實忽視了整個古希臘的經濟模式與軍事行為的關係。
古希臘的城市都實行民兵制,他們並非專業軍人要掌握騎馬和射箭等專業的戰爭技術其實並不容易。而方陣戰中民兵基本上無須特別的技術,只要排成戰列向前衝擊。對於欠缺軍事訓練的人而言,這種戰術相對而言就非常直接了當(簡單而粗暴地)。
此外,重步兵的優勢比起其他兵種在古希臘仍然是相對明顯。當時的遠射武器對於全副武裝的重步兵並沒有明顯的傷害力;故此即使重步兵欠缺機動力,也不能追上輕步兵,但輕步兵同時也無法對重步兵結成的方陣做成很大傷害。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保衛莊稼才是士兵所關心的事情,一旦重步兵方陣強行突入,輕步兵其實完全不能達到保衛家園的目的
其實大部分與斯巴達以外的其他希臘南部城邦差不多(但在波奧蒂亞以北就開始受其他民族影響而有一定差異)。比較特別的就是雅典是一個很大型的城邦。我們以前提過,古典時代雅典的意義並不單指雅典城,同時也包含了整個阿提卡(Attica)的腹地。
高峰時,雅典公民就可能達20,000人以上(只包含有公民權的男子),從《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記述的動員力,單雅典自己就已能動員15,000人以上的公民重步兵。能對抗這個實力的城邦並沒有幾個,就數斯巴達和北方的波奧蒂亞。雅典的兵役原初是公民義務制(非公民是不能參軍),根據公民的財產決定他們的兵種。
傳說中梭倫(Solon)改制時,將公民根據收入分成4等。有關於這4等,我們會在討論社會制度的時候再詳述。首兩等的公民屬於最富有的階層,一般認為他們服役時會以騎兵(古希臘的騎兵應為游騎,不具突擊能力)的形式;第3等屬於中產,一般以重步兵的形式參軍;最低一等的貧民,由於沒能力裝備好自己,只能成為輕步兵。這種兵役分擔看似非常合理,甚至跟唐代的府兵制有相似
但實際上雅典在古風時期的騎兵嚴格而言並不屬於戰力的明顯部分。騎馬基本上只是從青銅時代延伸下來部分貴族的地位象徵。實際上這些貴族騎兵在戰爭中並不會真的上戰場作戰。而「輕步兵」也跟後來所指的輕步兵意義不盡相當(弓兵或擲矛兵等戰術輕步兵)。當時的「輕步兵」可能只是單純沒有錢裝備自己的步兵,並不具有特殊的戰術能力。
公元前490和479年兩次波斯戰爭的決戰中,都基本上可以看到「重步兵」是唯一的作戰主流。真正對雅典人軍隊作出影響的是兩次波斯戰爭的經驗。希臘人雖然戰勝了波斯人,但通過這番新的戰爭經驗開始意識到騎兵和輕步兵的戰術價值。
我們可以想像,以往的希臘人都在相同的重步兵方陣戰術中戰鬥,自然不覺得這種戰鬥有什麼問題。但波斯人的入侵令他們意識的「自我世界」以外的戰爭模式。自479年開始,雅典已着力於建立一支戰鬥用的騎兵和輕步兵(弓兵)部隊以在戰場上掌握更大的優勢
伯羅奔尼薩戰爭圖,紅色為雅典陣營,藍色為斯巴達陣營
公元431年伯羅奔尼撒開戰前歹,伯里克里斯(Pericles)就指出雅典先常備有1,200騎兵與1,600名弓箭手(《伯羅奔尼撒戰爭史》2.13),可算是極為進步的思想。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後,我們更可看見騎兵與輕步兵被編入重步兵的戰力,成為重要的軍隊編成之一,也就意味着希臘的軍事文化走向更為多元的時代。
後來的雅典軍事家色諾芬(Xenophon)更特意著述了兩部有關於騎兵運用的作品:《騎兵指揮官》(On Cavalry Commander)和《騎術》(On Horsemanship)。從此可見騎兵的重要性。從多方面看,波斯戰爭對整個古希臘歷史有着極為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認為其從根本改變了整個古希臘的軍事和社會結構。
如果我們認為波希戰爭是刺激雅典,甚或是整個希臘軍事變革的第一個原點,那伯羅奔尼撒戰爭將是第一個原點。伯羅奔尼撒戰爭從公元前431年一直到404年雅典淪陷總共持續了27年,可謂前無古例,後無來者。從結果而論,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給予了所有希臘人一個極不一樣的戰爭體驗,從根本上弱化了整個公民兵制度和對社會做成了巨大影響。
持久戰爭的第一個問題是需要士兵長期服役,這對農民為主的公民兵是很大的負擔。傳統希臘戰爭一般選在夏季,避開農忙時期(如果你問我為什麼對方這麼笨要配合你,我只能回答你因為大家的兵都是農民)。在古希臘就有一句諺語:「夏天、收割、戰爭」,簡潔地陳述了這個論點。
有一種戰術是於夏初發動軍隊,趕在敵人還未收割前攻擊,然後再將快要成熟的農作物收割(斯巴達的其中一個特色戰術)。但戰爭一旦演變成持久戰時,士兵就需要長期服役,根本無法快速復員。尤其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雅典更經常派出遠征軍到遠離雅典的地區作戰,令問題更為嚴重。在此情況下,為了令士兵願意服役,雅典就必須對士兵支付金錢作補償
雖說支付金錢並非伯羅奔尼撒戰爭才開始,傭兵(克里特的弓兵)也是很早已有,但大規劃地支付公民兵作服役並成為常態則算是從前開始。修昔底德(Thucydides)就記載過(戰爭第12年),雅典支付給每名步兵和弓兵每天3個埃基納制奧波勒斯(Aeginetan obol)的薪金,而騎兵則為1個德拉克瑪(Aeginetan drachma)(修昔底特,5.47;貨幣單位請參考貨幣篇)。這種支付金錢作戰的方法開始改變了希臘傳統的軍事文化習慣,並且開啟了往後軍人專業化的一條道路。
希臘的海軍戰艦
另一方面,雅典戰爭的模式也對社會權力進行了很大的改變,間接推動了民主制度在雅典的發展。這兩者聽起來有點莫名其妙,但卻有緊密的共生關係。雅典在戰爭中依靠從波希戰爭後開始發展的海軍勢力在戰爭早期得到顯着優勢。在陸上,雅典放棄了傳統以重步兵方陣一決勝負的方法,實行焦土戰術,令斯巴達無法抓住雅典軍隊進行野戰。
在海上,雅典可以攻擊陸路所攻擊不到的地方,維持其同盟和逼使其他靠海為生的城邦向其繳納軍資金。海軍的有為與陸軍的無為使負責服役於海軍的低下階層地位得到提升。希臘時代的三層戰船主要依賴人力以槃推動(事實上一直到近現代槳帆船也是地中海最主力的船種),這些工作非常消耗體力,極為辛苦,一般由最貧窮的人擔任。另一方面,貧民由於買不起裝甲,只能作為輕步兵在上岸時參戰。
但意外地海軍和輕步兵都在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的戰術作用;相反那些出生不錯的中產卻沒有太關鍵的作用。由於這些貧民不單人數要比其他人多,而且他們實質上對城邦的貢獻更大,這就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政治力量,而使得以人數決作標準的雅典民主得以推向高峰。
托名色諾芬(Xenophon)所著的《雅典憲制》(1.2)中有一段話深刻地形容此情況:
貧窮的人與大眾整體而言是應該比那些出生好和富有的人更有權力,因為他們是操縱船和為這個城邦帶來力量的人;舵手、甲板長、甲板副長、瞭望手和造船員——這些人為城邦帶來的力量遠超過那些重步兵、出生良好的,和優越的人。 雅典戰爭的模式,間接推動了民主制度的發展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雅典戰爭的模式,間接推動了民主制度的發展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oS49XC


雅典式民主或古希臘式民主是在公元前508年於古希臘城邦雅典(包括雅典的中心城邦及其周邊的阿提卡地區)發展出的一套民主體系。雅典也因此成為最早的民主政體之一。雖然其他的希臘城邦也設立了各式各樣的民主體制,其中大多數也借鑑了雅典的模式,但它們沒有一個能如同雅典的民主體制一般有力、穩定且具備良好的明文規定。雅典民主可以被看作是一次對直接民主制度的實驗——因為選民並非選舉民意代表(代議政治)而是直接參加對立法、行政議案的投票。
雅典民主是一種公民領導的地方自治,但它與現代民主制度的差異仍然是巨大的。首先,雅典民主的參與權並非如現代基於居民,阿提卡的女性被認為是不完整的人(女性不具有人權,但直至法國大革命時期仍有爭論),奴隸被認為是物品,不算人;其次,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政府的效率非常低。政治家們為了名利經常借演講互相詆毀,選民的民意會受在劇場中上演的政治諷刺戲劇的巨大影響都是無法忽視的事實。[1]然而由於參與權有無的劃分與經濟上的階層無關,因此雅典民主的選民參與程度在那個時代來說已經非常高。這種制度為希臘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雅典式民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JvRGIS
詞源
「民主」(δημοκρατία)一詞來源於希臘語的δήμος(人民)和κρατος(強權),即人民掌握權力。而κρατος(kratos)事實上是一個粗鄙的詞,在現代西方語言中的君主制、寡頭政治等詞(以英語為例:monarchy, oligarchy)中代表統治的詞根來源於αρχειν(archein,統治),表示治理、領導等義。可能該詞是對民主的蔑視者所起。不過不管怎麼說,雅典的民主政治家們還是欣然接受了這個名詞。
希羅多德撰寫了現存最早的希臘語散文,在他的著作中該詞被證實使用,但是這也可能早不過前440年或430年。對於該詞能否追溯到民主政體的早期沒有任何的定論,不過在前460年左右[2],一個男孩的父母決定將他命名為「德謨克拉提斯」(Δημοκρατης),很可能是一種對民主頂禮的姿態。
歷史
從村議會到僭主制度
在歷史的早些時期,希臘的人口只聚集在一些小村莊中,並沒有貧富不均的現象。當有需要公眾討論的重大事件,市民就會聚集在村落廣場上議事。人們會推選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為議會的主席,議會主席通過行使其權力來讓每一個人都能平等地得到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當發生戰爭時人們會推選出一位統帥並服從他的指揮,而他的職務也會在危機過去後被解除。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貧富分化逐漸出現,富人通過其經濟優勢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包括政治上的。於是貴族階級便出現了,隨之而來的便是僭主制度。[3]
梭倫改革到僭主制度的推翻
主條目:梭倫
西元前7世紀初期雅典人開始嘗試廢除僭主制度,建立起讓為數眾多的自由民參政的制度。梭倫(前594年)開始了他改革的嘗試,但卻最終失敗,政權落入獨裁者庇西特拉圖手中。後來以哈爾摩狄奧斯和阿里斯托革頓刺殺了喜帕恰斯(當時的僭主希庇亞斯的弟弟)為契機,雅典人大起義推翻了僭主統治。
真正實施到黃金時代
主條目:黃金時代
斯里提克(約前507年)對梭倫的制度進行了改革後,雅典式的民主終於得到真正實施。幾里德(前473年)對斯里提克的制度也進行過一些比較溫和的修訂。最出色、在位時間最長的民選領袖是伯里克利,他所引領的時代被稱作「黃金時代」。在他死後,雅典的民主被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期兩次短暫的寡頭革命所打斷。在民主恢復之後,雅典執政官歐幾里德施行了數項改革。在流傳下來的文獻中對這個前6世紀版本的民主的闡述要詳細於對伯里克利系統的描述。
廢除和恢復
前322年雅典民主制度被馬其頓人征服後廢除。雖然這種制度在日後得到了恢復,但它們在何種程度上承載著民主的精神仍具有爭議。
主體
集會
主條目:雅典集會
議會
主條目:五百人會議
民眾法庭
主條目:民眾法庭
民眾法庭(dikasteria)是古希臘城邦雅典的民主政制的其中一個司法機構,法庭的職責是接受公民就執政官的判決所作的的上訴,是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擔當十分重要的司法角色。其中法官由自願者抽籤選出。[4]
行政官員
參與權
全體2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也就是不到一半的人口才具備參政的權利,而女性和奴隸則被排除在外。
雅典人口及組成
對於雅典人口只有粗略的猜測,因為雅典人自己從來不進行人口普查。奴隸和外鄉人(μέτοικος)的數量特別不穩定。在前4世紀中,雅典的人口可能達到25萬至30萬左右;市民家庭的數量可能有10萬人,而其中3萬人為可以參與議會投票的成年男性公民。在前5世紀中期,成年男性公民的數量可能高達6萬,不過這個數字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銳減。這個數字在下滑後再也沒被恢復,因為戰後引進了對公民資格更嚴格的認定標準。從現代的眼光看這些數字可能相當不起眼,不過在古希臘世界雅典是個超級大國:1000多希臘城邦中的大多數只能召集1000至1500公民,而另一個強國科林斯最多時有過15000人。
非公民的人口被分為外鄉人和奴隸,可能後者的人數更眾。在前338年,演說家喜帕里德斯(斷章13)稱阿提卡有15萬奴隸,不過這個數字可能只是一個印象:奴隸人數比市民更多,但並沒有多到將其淹沒的地步。
影響
近代,歐洲政治理論家約翰·洛克、孟德斯鳩和盧梭等人發展了雅典民主理論。其理論主要在探討民主的價值與民主應該如何實踐。[5]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第一,公民的政治行為是理性的。第二,人人會積極參與政治,而積極參與政治可實現民主政治,增強公民的政治美德與能力。第三,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民主政治具多元目標——包括政治目標、社會目標和個人目標。第四,個人能夠應用維持社會繁榮所需要的最好的決策能力和智慧
雅典式民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JvRGIS
-----------------------------------
雅典式民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JvRGIS
雅典民主政治
中國處於春秋戰國紛亂征伐之時,另一端的古希臘卻比較早地步入早期的民主階段,古希臘境內有兩百多個奴隸制小國家,被稱為城邦,基本特點是小國寡民、獨立自主。《斯巴達300勇士》里抗擊薛西斯的英雄讓人熱血沸騰,斯巴達城邦採用軍事專制,貴族寡頭統治整個城邦。在電影里被美化的斯巴達城邦其實是全民皆兵並熱衷於擴張,曾與雅典多次交戰(也是梭倫限制糧食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背景:
任何政治制度都不能脫離經濟基礎的決定性影響。各城邦天然港口多,境內多山。為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必須與外邦,甚至更遠的地方進行海外貿易。工商以及海外貿易的發達、交流溝通增多造就了城邦開放寬鬆的社會環境,開闊了眼界,使城邦居民比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觀念。這些都為古希臘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條件。
對比中國,大河滋養了眾多的土地和人民,發展了農業,也造成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在整個封建社會一直占據主要位置,有地萬事足,不求乎於四方。當封建統治者以天朝上國自居,閉目塞聽,最榮耀的莫過於四方來朝,大殿里外國使者的誇讚和跪拜讓高坐龍椅的皇帝們樂在其中,結果:西方隆隆的炮聲響徹浙廣沿海是其入侵中國的信號,也是中國100多年來屈辱的開端……
雅典作為古希臘民主制度的典型,簡述下其民主政治的內容(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
梭倫改革:民主政治的奠基者,於前594(前6世紀末)進行改革。
1.解除債務奴隸,廢除以人身為抵押的債務關係,緩和了階級矛盾。
2.按財產劃(農產品收入總量)分四個等級,從公職人員到日常幫傭都在四個等級之內。由於城邦間戰爭的需要,所有等級公民都有服兵役的義務,具有普遍性。但第四個等級不能擔任公職和參加四百人議事會,並且作為普通士兵可以不用自備武器,簡單的禦敵工具即可。
3.設四百人議事會(按血緣關係組成的部落,各選舉100人參加,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參政人數增加,打破了貴族壟斷政治的局面)和最高法院
4.設公民陪審法庭,可以審議公民大會和議事會通過的法令,並做出最終判決,相當於從原來貴族會議中得到了部分最高司法權。由於陪審法官由抽籤產生,不一定具有相應的素質,容易造成不合理的判決。
5.公民大會作為最高權力機關,處理城邦內的重大事務,首次規定沒有財產的平民也可參加公民大會。
另外,限制當時具有戰略地位的糧食出口,承認私有財產繼承的自由,鼓勵發展工商業並獎勵外來工匠來雅典傳授手工業生產技術。
克里斯提尼改革:前506(前6世紀末)
1.將四個部落變為十個行政區,用區域劃分代替以血緣為紐帶的劃分,每個行政區選出50名公民(任何等級),組成五百人議事會取代原來的四百人議事會。公民大會畢會期間,五百人議事會負責處理大部分事務。
2.陶片放逐法,目的是防止領導人專權。依照法律,雅典人可以每年放逐一位領袖,投票時只要在陶片上寫上名字即可,某個人的名字出現在陶片上超過6000次,就要遭到放逐。曾經出現過一個事件,142個陶片上出現了3個人的筆跡,可想而知,結果不一定反應真正的民意。
3.設十將軍委員會。十個部落各選一人,輪流掌握城邦的軍事指揮權各將軍向公民大會負責,統領軍隊,可與其他城邦訂立條約(外交事務,並擁有有限財政權),但最終要由公民大會批准,也體現了公民大會權力擴大。
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期):
1.擴大陪審法庭的人數和權力:對公民大會的決定有最終核定權,是最高司法和監察機關。陪審人員達6000人(10個部落各600人)
2.國家一切官職(除十將軍外,由於其特殊性質,需要實戰經驗)向各級男性公民開放,由選舉產生。
3.從10個部落中各抽籤選舉50人組成公民大會,作為最高長設行政機關,並規定國家一切權力屬於全體公民。年滿20男性公民可就城邦重大事務發表看法。
4.為提高城邦居民的素質和文化情操,城邦會發放「觀劇津貼」,對於公職人員根據不同職位,實行「公職津貼制」,提高公民參政熱情。理念之先進讓人稱嘆。
局限性:
1.雅典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隸主階級統治之上的少數人的民主,公民權僅限於成年男性公民,婦女和奴隸除外。婦女甚至都不能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
2.適用於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和輪番而治容易造成不公正、不科學以及極端民主的後果,影響決策,阻礙另一部分公民的發展。
在千年前政治、經濟以及認知觀念的環境下,古希臘就有這種民主制度堪稱奇蹟,使其成為古代文明的中心。這種民主管理的方式為後世歐美資本主義制度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zy94rm3.html
-------------------
你真的了解輝煌燦爛的古希臘民主制度嗎?
2019-01-19 由 九爺的文藝復興 發表于歷史
民主作為一種國家政治形勢已經被許多國家所接受,並且在立法中得到體現。事實上最早的民主制度其實源自於愛琴海的古希臘,民主精神是古希臘文明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並且對後世的民主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民主政治
古希臘民主制度大體可分為民主政治、公民大會和陪審法庭三個部分。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奠基人是偉大的雅典首席執政官克里斯提尼,這位富有遠見而又具備魄力的政治家在公元前508年對雅典的政治制度進行了重大的改革,被稱為"雅典民主之父。"
克里斯提尼做出了一個英明的決定,授予定居該國所有自由的男子以充分的權利。他設立了新的議事會,擴大了雅典公民的人數,並使其成為政府的主要決策機構,只要是20歲以上的公民都可以當選。它們不但擁有為公民大會準備提案的權利,還負有行政管理的職責。雖然這種古典的民主制度與現代民主制度相比,還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的地方,有著濃重的奴隸制主義的色彩,但在2500多年前已經是非常超前的政治制度。
公民大會
古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傑出代表者伯利克里繼承了克里斯提尼的精神,他進一步擴大了公民大會的權力。他削弱了執政官和貴族議會的權力,規定所有的擔任政府公職的人員(也就是公務員)都可以領導政府津貼,公務員的任免有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公民大會做出決定。
凡年滿20周歲的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公民大會,同時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每9天在雅典城兩邊的廣場上召開一次,每位公民都可以對國家的政策和所有的公職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涉及經濟、內政、外交、軍事與和平的所有國家大事都必須由公民大會討論通過才能付諸實行。
除此以外,公民大會還有一個常設機構叫做500人議會,顧名思義是由500名議員組成的。這500人將從10個選區所有20歲以上的男子中選出,每個選區50人,任期為一年。主席團由是個選區輪流擔任一次,期間要推舉出一位執行主席,任期只能是一天,不得連任。
陪審法庭
說完了立法和行政,咱們再來看看司法。陪審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機關,由600名陪審法官組成,法官從陪審公民中選出,每年改選一次。陪審法庭的權力相當大,小到公民個人的民事糾紛,大到公職人員的瀆職,一切國家大小案件都有它來做出裁決,甚至還會參加具體的立法工作。每個案件的審理法官都是有抽籤決定的,而判決結果則是由所有陪審法官秘密投票所決定,而且審判的效率也相當高,一天只能必須做出判決。
儘管用現代的眼光看,古希臘的民主制度有其歷史局限性,主要為奴隸主義所服務,比如奴隸和婦女沒有參加公民大會的資格,也不能發表自己在政治上的看法,但俗話說瑕不掩瑜,這種不徹底的民主制度依然的人類文明的發展與現代民主制度的產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研究和改進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4n9rr6g.html


敘利亞:在戰爭中拯救文明
叙利亚:在战争中拯救文明-青年参考 https://bit.ly/2JxKFar
在戰爭中,藝術往往是最容易被遺忘的受害者。 而在敘利亞,這一問題尤為嚴重。
希臘和羅馬城市,拜占庭村莊,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的遺址,古老的城堡,以及華麗的伊斯蘭建築和藝術品,是這個國家最寶貴的歷史遺產。 然而,美國國務院表示,90%的文明遺迹已陷入戰火。
像納粹一樣,掠奪者無情地將其古董竊走,在黑市上出售,建築瑰寶也淪為武裝衝突的受害者。 今年4月,有近千年歷史的阿勒頗倭瑪亞清真寺尖塔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轟然倒塌。
為了在飽受戰爭蹂躪的敘利亞保護這些無價之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國務院與國際博物館協會在紐約開會,宣佈敘利亞文化遺產的緊急紅色名錄,希望能將其保存下來。
這一紅色名錄將會發放給世界各地的執法人員、海關檢查員、藝術品轉銷商、拍賣行和博物館,防止敘利亞寶藏被暗中轉移。 在美國首屈一指的文化遺產保護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國務卿助理理查·安妮解釋說,紅色名錄包括幾乎所有的類型,包括古代著作、硬幣、郵票、雕塑等叙利亚:在战争中拯救文明-青年参考 https://bit.ly/2JxKFar

2020-11-03_1509413051323545335a4c594a3051323545336158706130513235453369316f6c3051323545337536636d3051323545336f744d393051323545334965487a30513235453331486d6e30513235453334693769305132354533774b34683051323545336d39497130513235453376783554 (1)30513235453376783554Pnyx


這兩場戰爭,一場拯救了希臘文明一場則毀滅了希臘文明
2020-01-11 由 Mr小叨說歷史 發表于歷史
古希臘文明興起於公元前8世紀左右與當時正處於春秋戰國的華夏文明都是整個人類文明發展重要的組成部分,古希臘文明直接促進了歐洲文明的成型對當今世界仍有重大的影響。然而古希臘文明的鼎盛和衰敗卻因這兩場戰爭而起。
一 以弱勝強的希波戰爭。公元前485年,薛西斯成為波斯帝國的皇帝,繼位伊始他就率領著25萬大軍和1000艘戰船兵分水陸兩軍浩浩蕩蕩殺向希臘。作為西到波斯高原東到地中海東岸擁有著廣袤國土強大帝國並沒有停下向西擴張的步伐,然而愛琴海西岸的希臘諸城邦就成了波斯帝國西進歐洲的阻礙想要進入歐洲必先要征服希臘。早在薛西斯的父親大流士在位時就兩次進攻希臘但是都沒能成功,其父大流士抱憾而終。薛西斯不管是為了波斯還是為了其父他這次的戰爭都勢在必行。作為希臘諸邦最負盛名的兩個領導者斯巴達和雅典帶領著希臘城邦分別在陸地和海上迎擊波斯軍隊。斯巴達軍隊與波斯軍隊在北部溫泉關相遇,英勇的斯巴達勇士雖然只有可憐的三百多人可是士氣高昂人人視死如歸,對波斯軍隊造成了極大的殺傷。損兵折將的波斯人攻破斯巴達後一路但是雅典等城邦居民早就轉移他出,並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斯巴達僅僅占領了一些空城。
在海上戰鬥中雅典也創下輝煌的戰績,斯巴達人在溫泉關對波斯陸軍的阻擊為雅典等城邦的備戰爭取了時間,雅典人用計誘騙波斯海軍進入狹窄的薩拉米灣。波斯軍艦體大笨拙,而雅典海軍則利用船小靈活的特點對波斯海軍進行有序又有力的進攻。波斯艦隊損失慘重,許多波斯軍艦在一片混亂中被己方艦隊撞沉,士兵紛紛溺水。薛西斯看到整場海戰後氣得捶胸頓足,但也知道大勢已去為了不讓希臘人乘勝反擊自己灰溜溜地摔領剩下的主力退回了愛琴海西岸。
自此大敗之後波斯帝國元氣大傷,自此一蹶不振。此戰後希臘的民主制度和城邦文明發展到鼎盛,使希臘文明沒有因外族的入侵而中斷,獨特的文明得以保留。
二 一損俱損的爭霸戰爭。在戰勝波斯後,雅典的聲譽貫徹了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越來越多的城邦希望能與雅典聯盟。雅典人當然來著不拒因為在整個聯盟中雅典肯定是當之無愧的盟主,逐漸在整個聯盟中建立起了霸主地位。雅典稱霸勢必要與另一個強國斯巴達產生摩擦。公元前432年因為兩個強國因為各自屬國間爆發戰爭隨即兩國也被捲入其中全面戰爭正式打響,兩國為了取勝動員了一切能動員的力量,公元前429年雅典發生大瘟疫人口銳減近一半。雅典人為了不讓斯巴達人趁此攻占雅典決定派兵去占領作為斯巴達人後方糧倉但是被殺得大敗而歸,至此雅典再也無力抵抗斯巴達人的進攻只好向其投降。誰知斯巴達人占領雅典後比之前的雅典還要專橫跋扈,民眾苦不堪言。於是被占領的雅典又聯合底比斯人反抗斯巴達人的統治,奪得了希臘統治權。但是在雅典和底比斯人立足未穩之際,北方逐漸壯大的馬其頓王國於公元前338年又大敗雅典和底比斯人統治了希臘。
數十年間伯羅奔尼撒半島又一次陷入了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爭霸戰爭可以說這次的爭霸戰爭對整個希臘文明是毀滅性的打擊, 這場內戰耗盡了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也摧毀了其引以為傲的民主政治制度。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pvznmkp.html
-----------------------------------
古希臘文明興起於西元前8世紀左右與當時正處於春秋戰國的華夏文明都是整個人類文明發展重要的組成部分,古希臘文明直接促進了歐洲文明的成型對當今世界仍有重大的影響。 然而享譽世界的古希臘文明其鼎盛和衰敗卻因兩場戰爭而起。
一 以弱勝強的希波戰爭。 西元前485年,薛西斯成為波斯帝國的皇帝,繼位伊始他就率領著25萬大軍和1000艘戰船兵分水陸兩軍浩浩蕩蕩殺向希臘。 作為西到波斯高原東到地中海東岸擁有著廣袤國土強大帝國並沒有停下向西擴張的步伐,然而愛琴海西岸的希臘諸城邦就成了波斯帝國西進歐洲的阻礙想要進入歐洲必先要征服希臘。 早在薛西斯的父親大流士在位時就兩次進攻希臘但是都沒能成功,其父大流士抱憾而終。 薛西斯不管是為了波斯還是為了其父他這次的戰爭都勢在必行。 作為希臘諸邦最負盛名的兩個領導者斯巴達和雅典帶領著希臘城邦分別在陸地和海上迎擊波斯軍隊。 斯巴達軍隊與波斯軍隊在北部溫泉關相遇,英勇的斯巴達勇士雖然只有可憐的三百多人可是士氣高昂人人視死如歸,對波斯軍隊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損兵折將的波斯人攻破斯巴達后一路南下但是雅典等城邦居民早就轉移他出,並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斯巴達僅僅佔領了一些空城。
在海上戰鬥中雅典也創下輝煌的戰績,斯巴達人在溫泉關對波斯陸軍的阻擊為雅典等城邦的備戰爭取了時間,雅典人用計誘騙波斯海軍進入狹窄的薩拉米灣。 波斯軍艦體大笨拙,而雅典海軍則利用船小靈活的特點對波斯海軍進行有序又有力的進攻。 波斯艦隊損失慘重,許多波斯軍艦在一片混亂中被己方艦隊撞沉,士兵紛紛溺水。 薛西斯看到整場海戰後氣得捶胸頓足,但也知道大勢已去為了不讓希臘人乘勝反擊自己灰溜溜地摔領剩下的主力退回了愛琴海西岸。 自此大敗之後波斯帝國元氣大傷,自此一蹶不振。
此战后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城邦文明发展到鼎盛,使希腊文明没有因外族的入侵而中断,其独特的文明得以保留。
二 一损俱损的争霸战争。在战胜波斯后,雅典的声誉贯彻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越来越多的城邦希望能与雅典联盟。雅典人当然来着不拒因为在整个联盟中雅典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盟主,逐渐在整个联盟中建立起了霸主地位。雅典称霸势必要与另一个强国斯巴达产生摩擦。公元前432年因为两个强国因为各自属国间爆发战争随即两国也被卷入其中全面战争正式打响,两国为了取胜动员了一切能动员的力量,公元前429年雅典发生大瘟疫人口锐减近一半。雅典人为了不让斯巴达人趁此攻占雅典决定派兵去占领作为斯巴达人后方粮仓但是被杀得大败而归,至此雅典再也无力抵抗斯巴达人的进攻只好向其投降。谁知斯巴达人占领雅典后比之前的雅典还要专横跋扈,民众苦不堪言。于是被占领的雅典又联合底比斯人反抗斯巴达人的统治,夺得了希腊统治权。但是在雅典和底比斯人立足未稳之际,北方逐渐壮大的马其顿王国于公元前338年又大败雅典和底比斯人统治了希腊。
数十年间伯罗奔尼撒半岛又一次陷入了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争霸战争,可以说这次的争霸战争对整个希腊文明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场内战耗尽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摧毁了其引以为傲的民主政治制度
这两场战争,一场拯救了希腊文明一场则毁灭了希腊文明_【快资讯】 https://bit.ly/3kRm5PG

4r8738q5-7nrs-477n-oo8s-rr2or510n917255rppp7-o5q0-4233-os0o-5p2007sn947p87s0pq0o-n975-4s9p-npn7-ppq98967s0268r2n3433-o415-48so-o61s-721r50865165358352n3-qq27-43qs-o945-7no0o039646p


雅典風土記——軍事篇(一)
我們上次從銀礦談到軍事,也讓我們介紹一下雅典的軍事概況。不過認真的去想,其實雅典的軍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雅典的軍事文化大概跟希臘半島其他城邦沒有太大的差距,又或者倒過來說,只是斯巴達的軍事文化與眾不同、獨樹一幟。所以我們這裡說雅典的軍事文化,又可以說是希臘半島南方大部分城邦的普遍現象。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前,雅典的軍事制度跟是很傳統的民兵制度——國家沒有設置「常備兵」的概念,只有在戰爭時才會集結公民兵;而服兵役是公民的義務。我們說過,古希臘的戰爭型態相對地簡單:攻擊方一般進入對方的領地後便會進行莊稼的破壞,以逼使對方在斷糧的情況下投降;而防守方要阻止自己的家園被毀,也只能集結軍隊於敵人進行破壞前在野戰中將對方擊潰。
這樣的野戰進行也相當簡潔。大部分的公民以重步兵的方式自我裝備,再安排到方陣的戰列內作戰。「重步兵」一詞在希臘文中稱為「hoplitēs」,名字來自於他們手上的大盾「hoplon」,從字面上解釋就是手持大盾的士兵(不宜與後來的「持盾者」混同)。實際上,這種重步兵都會身穿重裝甲和裝備一支長槍(2米左右),以及其標誌性的大盾「hoplon」。早期的護甲包括有青銅鎧甲、護足等一系列裝備;但後來由於實戰經驗影響,裝甲愈趨輕便,身體主要以亞麻布等重疊製成的布甲為主,而護足等也多被簡化。而大盾一般為木芯青銅皮,直徑約一米。
重步兵的戰術並不能脫離方陣的概念而獨立存在。重步兵的大盾異常地大,其設計原意並非是讓個人使用。當重步兵以左手提着他的大盾,他同時保護了自己的左手和站在他左側的戰友的右手。同樣,他負責持長槍而沒有保護的右手,則由他右側的戰友的大盾保護。重步兵只要能結成方陣緊緊相連,便能擁有極佳的防禦能力。方陣的希臘文「phalanx」本意就是指「列」和「排」,重步兵一般會型排成一個深8至12層的矩陣(長度視乎人數)。方陣的作戰基本上就是交戰雙方各自排出方陣,互相向前衝擊,直至一方潰散。
從軍事角度看,單純以重步兵方陣作為戰力非常的不可思疑。尤其希臘是多山之地,這種需要以平原排列的重步兵方陣竟主導了戰場而非其他有遠射能力的輕步兵更是接近瘋狂。最為經典的例子是公元前490年馬拉松之戰時,雅典傾盡全國的兵力於馬拉松與波斯軍決戰,但當中竟沒有弓箭手和騎兵的保護,被波斯人認為是「瘋狂一般的行為」(希羅多德,6.12)。
不過這種論述其實忽視了整個古希臘的經濟模式與軍事行為的關係。古希臘的城市都實行民兵制,他們並非專業軍人,要掌握騎馬和射箭等專業的戰爭技術其實並不容易。而方陣戰中民兵基本上無須特別的技術,只要排成戰列向前衝擊。對於欠缺軍事訓練的人而言,這種戰術相對而言就非常直接了當(簡單而粗暴地)。
此外,重步兵的優勢比起其他兵種在古希臘仍然是相對明顯。當時的遠射武器對於全副武裝的重步兵並沒有明顯的傷害力;故此即使重步兵欠缺機動力,也不能追上輕步兵,但輕步兵同時也無法對重步兵結成的方陣做成很大傷害。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保衛莊稼才是士兵所關心的事情,一旦重步兵方陣強行突入,輕步兵其實完全不能達到保衛家園的目的。
圖片:經典早期的希臘重步兵
來源:Ancient History Encyclopedia
http://www.ancient.eu/hoplite/
雅典風土記——軍事篇(二)
上回說到傳統雅典的軍事概覽,其實大部分與斯巴達以外的其他希臘南部城邦差不多(但在波奧蒂亞以北就開始受其他民族影響而有一定差異)。比較特別的就是雅典是一個很大型的城邦。我們以前提過,古典時代雅典的意義並不單指雅典城,同時也包含了整個阿提卡(Attica)的腹地。高峰時,雅典公民就可能達20,000人以上(只包含有公民權的男子),從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記述的動員力,單雅典自己就已能動員15,000人以上的公民重步兵。能對抗這個實力的城邦並沒有幾個,就數斯巴達和北方的波奧蒂亞。
雅典的兵役原初是公民義務制(非公民是不能參軍),根據公民的財產決定他們的兵種。傳說中梭倫改制時,將公民根據收入分成4等。有關於這4等,我們會在討論社會制度的時候再詳述。首兩等的公民屬於最富有的階層,一般認為他們服役時會以騎兵(古希臘的騎兵應為游騎,不具突擊能力)的形式;第3等屬於中產,一般以重步兵的形式參軍;最低一等的貧民,由於沒能力裝備好自己,只能成為輕步兵。
這種兵役分擔看似非常合理,甚至跟唐代的府兵制有相似。但實際上雅典在古風時期的騎兵嚴格而言並不屬於戰力的明顯部分。騎馬基本上只是從青銅時代延伸下來部分貴族的地位象徵。實際上這些貴族騎兵在戰爭中並不會真的上戰場作戰。而「輕步兵」也跟後來所指的輕步兵意義不盡相當(弓兵或擲矛兵等戰術輕步兵)。當時的「輕步兵」可能只是單純沒有錢裝備自己的步兵,並不具有特殊的戰術能力。在公元前490和479年兩次波斯戰爭的決戰中,都基本上可以看到「重步兵」是唯一的作戰主流。
真正對雅典人軍隊作出影響的是兩次波斯戰爭的經驗。希臘人雖然戰勝了波斯人,但通過這番新的戰爭經驗開始意識到騎兵和輕步兵的戰術價值。我們可以想像,以往的希臘人都在相同的重步兵方陣戰術中戰鬥,自然不覺得這種戰鬥有什麼問題。但波斯人的入侵令他們意識的「自我世界」以外的戰爭模式。自479年開始,雅典已着力於建立一支戰鬥用的騎兵和輕步兵(弓兵)部隊以在戰場上掌握更大的優勢。公元431年伯羅奔尼撒開戰前歹,伯里克里斯(Pericles)就指出雅典先常備有1,200騎兵與1,600名弓箭手(《伯羅奔尼撒戰爭史》2.13),可算是極為進步的思想。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後,我們更可看見騎兵與輕步兵被編入重步兵的戰力,成為重要的軍隊編成之一,也就意味着希臘的軍事文化走向更為多元的時代。後來的雅典軍事家色諾芬(Xenophon)更特意著述了兩部有關於騎兵運用的作品:《騎兵指揮官》(On Cavalry Commander)和《騎術》(On Horsemanship)。從此可見騎兵的重要性。
從多方面看,波斯戰爭對整個古希臘歷史有着極為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認為其從根本改變了整個古希臘的軍事和社會結構。
圖片:5世紀後期的雅典騎兵浮雕(South Frieze of the Parthenon, Athens),約公元前443至438年。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雅典風土記——軍事篇(三)
如果我們認為希波戰爭是刺激雅典,甚或是整個希臘軍事變革的第一個原點,那伯羅奔尼撒戰爭將是第一個原點。伯羅奔尼撒戰爭從公元前431年一直到404年雅典淪陷總共持續了27年,可謂前無古例,後無來者。從結果而論,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給予了所有希臘人一個極不一樣的戰爭體驗,從根本上弱化了整個公民兵制度和對社會做成了巨大影響。
持久戰爭的第一個問題是需要士兵長期服役,這對農民為主的公民兵是很大的負擔。傳統的希臘戰爭一般選在夏季,避開農忙時期(如果你問我為什麼對方這麼笨要配合你,我只能回答你因為大家的兵都是農民)。在古希臘就有一句諺語:「夏天、收割、戰爭」,簡潔地陳述了這個論點。有一種戰術是於夏初發動軍隊,趕在敵人還未收割前攻擊,然後再將快要成熟的農作物收割(斯巴達的其中一個特色戰術)。
但戰爭一旦演變成持久戰時,士兵就需要長期服役,根本無法快速復員。尤其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雅典更經常派出遠征軍到遠離雅典的地區作戰,令問題更為嚴重。在此情況下,為了令士兵願意服役,雅典就必須對士兵支付金錢作補償。雖說支付金錢並非伯羅奔尼撒戰爭才開始,傭兵(好克里特的弓兵)也是很早已有,但大規劃地支付公民兵作服役並成為常態則算是從前開始。修昔底特就記載過(戰爭第12年),雅典支付給每名步兵和弓兵每天3個埃基納制奧波勒斯(Aeginetan obol)的薪金,而騎兵則為1個德拉克瑪(Aeginetan drachma)(修昔底特,5.47;貨幣單位請參考貨幣篇)。這種支付金錢作戰的方法開始改變了希臘傳統的軍事文化習慣,並且開啟了往後軍人專業化的一條道路。
另一方面,雅典戰爭的模式也對社會權力進行了很大的改變,間接推動了民主制度在雅典的發展。這兩者聽起來有點莫名其妙,但卻有緊密的共生關係。雅典在戰爭中依靠從希波戰爭後開始發展的海軍勢力在戰爭早期得到顯着優勢。在陸上,雅典放棄了傳統以重步兵方陣一決勝負的方法,實行焦土戰術,令斯巴達無法抓住雅典軍隊進行野戰。在海上,雅典可以攻擊陸路所攻擊不到的地方,維持其同盟和逼使其他靠海為生的城邦向其繳納軍資金。
海軍的有為與陸軍的無為使負責服役於海軍的低下階層地位得到提升。希臘時代的三層戰船主要依賴人力以槃推動(事實上一直到近現代槃船也是地中海最主力的船種),這些工作非常消耗體力,極為辛苦,一般由最貧窮的人擔任。另一方面,貧民由於買不起裝甲,只能作為輕步兵在上岸時參戰。但意外地海軍和輕步兵都在戰爭中也發揮了重要的戰術作用;但相反那些出生不錯的中產卻沒有太關鍵的作用。
由於這些貧民不單人數要比其他人多,而且他們實質上對城邦的貢獻更大,這就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政治力量,而使得以人數決作標準的雅典民主得以推向高峰。托名色諾芬所著的《雅典憲制》(1.2)中有一段話深刻地形容此情況:
「貧窮的人與大眾整體而言是應該比那些出生好和富有的人更有權力,因為他們是操縱船和為這個城邦帶來力量的人;舵手、甲板長、甲板副長、瞭望手和造船員——這些人為城邦帶來的力量遠超過那些重步兵、出生良好的,和優越的人。」
圖片:雅典的公民議會(boule)跡
來源:Wikimedia Commons


https://www.rchss.sinica.edu.tw/app/ebook/journal/31-01-2019/1.pdf

2020-11-03_15045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