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經又稱「一字石經」、「一體石經」、「今字石經」,是刻於東漢熹平四年(175年)的石經,它是官方校定儒家「七經」的刻石,由蔡邕、潁川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書寫[1],光和六年告成,立於洛陽城南太學門外,並列相接,共刻《易經》、《論語》、《尚書》、《春秋》、《公羊》、《魯詩》、《儀禮》七種儒家經典。
熹平四年(175年),議郎蔡邕和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鑑於當時儒家經籍因輾轉傳抄,多生謬弊,乃「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2],蔡邕上奏後書冊於碑並使工鐫刻。光和六年共刻四十六石碑,前後歷時九年刻成。南宋晁公武撰《石經考異》專門研究石經,但其書已佚;清代初年的顧炎武作《石經考》,萬斯同作《石經考》。近人羅振玉的《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馬衡的《漢石經集存》,張國淦有《歷代石經考》。
熹平石經共四十六石,各高一丈許,寬四尺,兩面刻字,共二十餘萬字,書法為漢隸成熟時期廟堂巨製的代表作[3],梁武帝《書評》云:「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自刻成後幾經戰火,損壞嚴重,1922年在洛陽太學遺址出土殘石百餘塊,現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等處都有殘石收藏
熹平石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HVYjTM
---------------
《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最有影響力的一部石刻經書,具有特殊歷史意義。東漢靈帝熹平四年(西元175年),蔡邕、楊賜、張訓、韓說等人,奏准正定易、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傳及論語等七經文字,以當時盛行的八分書書寫,並由當代書家以丹字書於石上,再命工匠鑴刻,前後歷經九年始完成。此經共鐫刻於四十六個石碑,高十一尺,寬四尺,分別樹立於洛陽開陽門外之太學門前,以為諸經暨文字之範本。本館收藏的熹平石經,出土於洛陽城東南十八里之碑樓莊朱家圪塔,正是東漢洛陽城開陽門外太學的舊址。董卓之亂時崩壞,沈埋地下達1745年。內文為春秋公羊經,表裡鑴國立歷史博物館-文物精選-熹平石經殘石 https://bit.ly/3248nlc
熹平石經又稱「一字石經」、「一體石經」、「今字石經」,是刻於東漢熹平四年(175年)的石經,它是官方校定儒家「七經」的刻石,由蔡邕、潁川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書寫[1],光和六年告成,立於洛陽城南太學門外,並列相接,共刻《易經》、《論語》、《尚書》、《春秋》、《公羊》、《魯詩》、《儀禮》七種儒家經典。 熹平四年(175年),議郎蔡邕和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鑑於當時儒家經籍因輾轉傳抄,多生謬弊,乃「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2],蔡邕上奏後書冊於碑並使工鐫刻。光和六年共刻四十六石碑,前後歷時九年刻成。南宋晁公武撰《石經考異》專門研究石經,但其書已佚;清代初年的顧炎武作《石經考》,萬斯同作《石經考》。近人羅振玉的《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馬衡的《漢石經集存》,張國淦有《歷代石經考》。 熹平石經共四十六石,各高一丈許,寬四尺,兩面刻字,共二十餘萬字,書法為漢隸成熟時期廟堂巨製的代表作[3],梁武帝《書評》云:「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自刻成後幾經戰火,損壞嚴重,1922年在洛陽太學遺址出土殘石百餘塊,現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等處都有殘石收藏。
蔡邕隸書經典《熹平石經》
蔡邕(132-192),字伯喈,陳留圉(yǔ)(今河南開封市圉鎮)人。少博學,師事大儒胡廣。好辭章、術數、天文,妙解音律,善鼓琴。初為司徒橋玄屬官,出補平河長。靈帝時召任郎中,校書於東觀,遷議郎。後因指切時政,遭宦官和權臣誣陷,流放朔方。翌年遇大赦,因害怕宦官加害,隱居吳會12年。獻帝時,董卓專權,聞蔡琶名高而辟之,9不得已,出任祭酒,為董卓所敬重。蔡邕也多次向董卓進諫,董卓很少聽從。獻帝初平元年(190),任左中郎將。遷都長安後,封高陽鄉侯。董卓被誅後,他因表同情而被捕,死於獄中,時年60歲。所著詩、賦、碑、誄、銘、贊、議論表章及《獨斷》、《女訓》等凡104篇傳於世,後人輯有《蔡中郎集》10卷,並有《篆勢》等書論。
蔡邕書法,以體勢多變著稱於世,他深刻體悟前人用筆經驗,融會貫通,終至「體法百變,窮靈盡妙,獨步古今」(唐張懷瓘《書斷》)。南朝梁武帝亦稱其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古今書人優劣評》)。而「洞達」之意,析而言之,則中透為洞,邊透為達。梁武帝此評高度讚揚了蔡邕書法神采形勢之佳妙。他善於從生活中體悟筆法,相傳他所發明的飛白書,就是在鴻都門見工匠用掃白粉帚書壁而受到啟發。這種書體筆畫絲絲露白,效果獨特。唐張懷瓘《書斷》盛讚蔡邕飛白書,說它「妙有絕倫,動合神功」。
熹平四年,蔡邕與堂溪典、楊賜等正定儒家六經文字,蔡邕親自用隸書書丹,內容有《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七經,由石工鐫刻在46塊石面上,立於太學門外。正背面刻,工程浩大,歷經九個春秋才告完工。據說石經立後,前來觀看及摹寫者坐的車,日超千輛。
《熹平石經》有三方面的意義,首先,它開創了我國歷代經書刻石的先河,以刻石的方式向世人示範經典的用字及內容標準,此後的魏《三體石經》、唐《開成石經》、宋代石經、清代石經等均為效法之作。佛、道等諸家經典也仿效此作法,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石刻書籍群。其次,是作為漢字書法的意義。《熹平石經》時期,隸書已經有了成熟規範的法度,也有了《乙瑛》《禮器》等經典作品的誕生,蔡邕書丹的隸書文字,進一步總結了隸書體式,消解掉個人風格,使其更加嚴謹規整,更符合作為經典範本書寫的標準用字。其結體方正勻稱,點畫有著程式化般的一定之規,一絲不苟,工穩整飭,毫無懈怠。其用筆方圓兼用,器量恢宏,端莊典雅,靜穆雍容,標誌著隸書達到了極高的標準化水平。很多人將它與明清台閣體相提並論,斥其了無生氣,刻板乏味。
實際上。它的應用場合和功能決定了它的儀態必須嚴整端莊和規範,這一點非常類似於秦刻石的意義,更何況它的精神層面非但不乏味。還蘊含著一種此前罕見的書卷氣。范文瀾在其《中國通史簡編》對《熹平石經》及其作者作了客觀評價:「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了最高境界。……石經是兩漢書法的總結。」「最高境界」此處即指可以根據場合應用之需,調整及控制情緒和個人表達習慣,理性地表現出符合要求的書法面貌。蔡邕貴為祭酒之尊,具備這種素養,修正漢隸中千姿百態,莫有同者的強烈個性風格,創造出符合太學正字之用的中庸平實的隸書體態,又不失漢隸的質樸厚重之氣,的確難能可貴。
《熹平石經》所保留的蠶頭雁尾的隸書特徵及表現手段,不僅風行當時,而且染披後世,千百年後,猶有遺響。《熹平石經》的第三個意義在於,它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次公開展覽和交流活動。這次大規模的社會觀摩和學習活動,無疑使《熹平石經》上的書法風格,帶有官方認可的象徵,從而波及社會。
蔡邕不僅是一位大書法家,而且是漢代書法理論的集大成者。他所著《篆勢》、《筆賦》、《筆論》、《九勢》等,在中國書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筆論》開篇所提出「書者,散也」,成為書家創作時最佳精神狀態的理論總結,還論述了書法抒發情懷的藝術本質,及書法應取法自然、追求形勢的生動之美等。《九勢》中的「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的著名論斷,將書法審美理論上升到哲學高度。他所闡述的八種運筆規則,對於表現筆勢的生動有重大指導意義。蔡氏的這些重要思想和觀點,言簡意賅,成為中國書法理論的建設和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l8joml2.html
熹平石经(东汉太学石经)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jMSCF5
熹平石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典刻石,刻於東漢靈帝熹平四年(西元175年)至東漢光和六年(西元183年),刻成後立於當時的漢魏洛陽城開陽門外洛陽太學所在地,所以人們又稱這部書為"太學石經"。 石經是用隸書一體寫成,字體方平正直、中規人矩,極為有名,故也稱為"一字石經"。 [1]
東漢時期漢靈帝為了維護統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經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經(《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抄刻成石書,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塊石碑。 每塊石碑高3米多,寬1米多。 當年,熹平石經曾轟動京師洛陽,甚至轟動全國。 石經刻成,被豎立於太學門前,"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兩(輛),填塞街陌"。 造成交通堵塞的熱鬧場面持續了很長時間 [2] 。
熹平石經後因戰亂毀壞。 自宋代以來偶爾有石經殘石出土,歷代總共發掘和收集了8800多字,共四十六石,殘石主要分藏西安碑林博物館(491字)部分藏於洛陽博物館(24字)以及北京圖書館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後,儒家書籍被奉為經典,法定為教科書,設專門博士官講授,成為判斷是非標準與決策依據。
儒學被定為官學,必須有一部標準本作為評定正誤的依據,然而,皇家藏書樓裡的標準本"蘭台漆書"卻由於腐
石经原石(1)
石經原石(1)
敗而遭偷改。 鑒於此,蔡邕向漢靈帝提出校正經書、刊刻於石的奏請,獲許。
漢靈帝熹平四年(175),議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得到靈帝許可。 於是,參校諸體文字的經書,由蔡邕等書石,鐫刻四十六碑,立於洛陽城南的開陽門外太學講堂(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家圪地址村)前。 碑高一丈許,廣四尺。 所刻經書有《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和《公羊傳》、《論語》。 除《論語》外,皆當時學官所立。 石經以一家本為主而各有校記,備列學官所立諸家異同於後。 《易》、《書》、《禮》三經校記不存,無可考;《詩》用魯詩本,有齊、韓兩家異字;《公羊傳》用嚴氏本,有顏氏異字;《論語》用某本,有盍、毛、包、周諸家異字。 共約二十萬零九百一十一字。 這對糾正俗儒的穿鑿附會,臆造別字,維護文字的統一,起了積極作用。
文化瑰寶
《熹平石經》是中國刻於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 一稱"漢石經"。 其字體俱為隸書,故又稱"一體石經"。 《熹平石經》規模浩大,氣勢恢宏,是東漢時期尊崇儒學、經學發達等諸多社會歷史原因所產生的文化瑰寶,作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儒家經典石刻本,《熹平石經》對人們校對版本、規範文字提供了準確的範本。 同時也對其後歷朝歷代以經典文獻為內容的大規模刻石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此外,石經精嚴端莊的字體結構也是研究漢代書法的珍貴資料。 [4]
學術影響
熹平石經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印刷術發明前的一種圖書編輯出版活動,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是訂誤正偽,平息紛爭,為讀書人提供了儒家經典教材的範本。
二是開創了我國歷代石經的先河。 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佈經文範本的做法,自漢代創例後,又有魏三體石經、唐開成石經、宋石經、清石經。 同時,佛、道等諸家也刻有石經,構成我國獨有的石刻書籍林。
三是啟發了捶拓方法的發明。 捶拓技術是雕版印刷術的先驅,因此,石經對印刷術的發明也有間接影響。
石經損壞
《熹平石經》立後不久,漢獻帝初平元年(西元190年),董卓燒毀洛陽宮廟,太學荒廢,石經始遭破壞。 北齊高澄時將石碑從洛陽遷往鄴都,石碑卻在半路上掉到水裡,運到鄴都的已不到一半。 隋朝開皇年間,又從鄴都運往長安,但營造司竟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 至唐貞觀年間,魏征去收集殘存石經時,已幾乎毀壞殆盡。
自宋代以來偶爾有石經殘石出土,後又陸續在河南洛陽、陝西西安兩地發現一些零碎殘石,至民國時期在太學舊址時有殘石出土,達數百餘塊之多,據統計共8275字。 新中國成立后又發掘和收集了600餘字,總計共有8800多字。 自宋代洪適在《隸釋》中著錄石經拓本以來,歷代文人學者收集、傳拓石經殘字以校勘經文、研究書法。 現這些極為珍貴的殘石分別收藏於西安碑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圖書館等,還有的已流散到國外,如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就收藏殘石數塊。 [4]
石經保護
1933年,於右任為搶救文物,慨然以四千銀元從洛陽一個古董商人手裡買來一塊略似三角形的東漢刻
石经原石(2)
石经原石(2)
石。 關中著名史學家張扶萬確認此石為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所出,是《熹平石經》的一部分。 於右任所得石經殘石為兩面刻,一面刻《周易·家人》迄《歸妹》十八卦,存二百八十六字;另一面刻《文言》和《說卦》,存二百零五字。 這是數十年來出土殘石中字最多的一塊,向來為書法界、考古界所珍視。 1940年,抗日戰爭形勢緊張,於右任為確保碑石安全,將其由上海轉運至西安,后捐贈於西安碑林,現陳列於西安碑林第三室。
石經內容
儒家經典本為古文篆字所寫,歷經秦始皇焚書坑儒后損失巨大,存世極少,世傳多為隸書所記,故稱今文經。 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於夾牆內發現一批以古文書寫的儒家書籍,被稱為古文經。
由於今、古文經在篇章、文字上都有較大出入,因而產生兩大學派之間的爭論。
對經文的解說不同,是兩大學派之間的根本分歧所在:
今文經學家認為六經皆孔子所作,其中寓含著他的政治理想和思想精華,可以垂教萬世,所以解經多著意於闡發其中的"微言大意"。
古文經學家認為"六經皆史",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聖人,六經不過是他將前代史料加以整理,作為傳授弟子後人的教科書而已,所以解經多側重說解章句訓诂、名物典章。
蔡邕主持校定六經工作結束后,以小字八分將校正的經文書於石碑,因始刻於熹平四年,故稱熹平石經。 歷時9年,共刻7部經典於46塊石碑之上,字體一律採用隸書,故又稱"一體石經"。
經王國維考證,熹平石經的內容,包括《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並《公羊》、《論語》二傳。
後漢書記載
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經文字。 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 於是后儒晚學,鹹取正焉。 及碑始立, 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兩,填塞街陌。 ——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研究編輯
趙秋成,男,49歲,遼寧瀋陽人,工程師,研究專業人士。 潛心研究漢熹平石經多年,基本完成了漢熹平石經的五經恢復。 當前正以石經研究為基礎,進行漢代今文經文本及經義研究。
趙秋成熹平石經研究是以文獻和出土文物為基礎,對東漢時期的一字石經——熹平石經的刻立、流傳到損毀的過程進行詳細研究,對漢代今文經學的流傳源流作了梳理,並且對石經在中國學術史上的價值及影響作了比較公允的評價。 在業界具有重要影響
熹平石经(东汉太学石经)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jMSCF5
國藏高清放大《熹平石經·尚書》殘石拓片(舊出)附殘石全部拓片
國寶級刻石《熹平石經》,開刻於漢熹平四年(一七五年),因此被稱為《熹平石經》,亦稱《漢石經》。內容為《周易》、 《尚書》、 《詩經》、 《儀禮》、《春秋》、《公羊傳》和《論語》等七種經書,刻成後立於河南洛陽太學門前。書體為隸書,字體雍容方正,結構嚴謹規範,為漢隸的典範,具有極高的書法價值和史料價值。
《熹平石經·尚書》殘石,簡稱《尚書》殘石,此殘石在《熹平石經》眾殘石裏邊是最為清晰的一塊殘石,是學習隸書極好的一個範本。
《尚書》殘石整拓片:
《尚書》殘石整拓片
《尚書》殘石放大圖一
釋文:短星昂以正仲冬厥民隩(ào/yà)鳥獸□毛帝予采騏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功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帝曰咨四岳朕在烝烝乂不格姦帝曰我其試哉
《尚書》殘石放大圖一
《尚書》殘石放大圖二
釋文:女於時觀厥刑稽古帝舜曰重華協於帝濬(xùn/jùn)哲文明溫恭允塞玄德三載汝陟(zhì)帝位舜讓於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終於文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後協時月正
《尚書》殘石放大圖二
《尚書》殘石放大圖三
釋文:日同律度量衡修禮歸格於藝祖用特五載壹巡狩羣後四朝敷奏以言刑之恤哉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目達四聰咨十有二牧曰
《尚書》殘石放大圖三
《尚書》殘石放大圖四
釋文:食哉惟時柔遠能邇惇(dūn)德允元首讓於稷契暨皋陶帝曰俞汝往哉帝曰棄黎民阻飢汝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帝曰疇若於工僉(qiān)曰垂哉帝曰讓於朱虎
《尚書》殘石放大圖四
《尚書》殘石放大圖五
釋文:熊羆(pí)帝曰俞往哉汝諧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水律和聲八汝廿有二人欽哉惟時亮天功三載績三考黜(chù陟(zhì)
《尚書》殘石放大圖五
《尚書》殘石放大圖六
釋文:幽明書孔氏傅皋陶矢厥謨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奄有四海為天下君□曰惠迪□□逆凶惟影響
《尚書》殘石放大圖六
附:《熹平石經》殘石拓片
《熹平石經》殘石拓片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op9evvo.html
張毅演說全文:
上海的朋友、台灣的朋友,大家好,我是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最後演說】張毅:誰還關心文化?我對民族未來充滿憂心! https://bit.ly/35Y7wmS
其實文化是一件很深沉的事情,我自己呢又不是文化的專家,談中華文化呢素養也不夠,但是為什麼我老愛談文化這個題目?主要是因為對整個社會對周邊的人,經常覺得有一種不安。
這種不安其實從我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那時候最簡單的結論就是恨鐵不成鋼。為什麼我的社會、我的民族是這樣的一個狀況?而跟別人比較起來總是缺陷很大?電影11年、琉璃工房30多年,這個問題呢一直在心裡面揮之不去。20多歲、有機會自己出國時,那個憂心更是沉重,我覺得我們在觀察別人的社會,那種共通的一種價值觀念。
回到自己的社會,卻完全看不到這樣的東西。我們不是一個5000年歷史的國家嗎?我們的中華文化、我們的文明在哪裡?我們一直非常努力做這樣的事,直到我30多歲,其實沒有找到任何人給我一個好的定義。
張毅引用杭廷頓:文化是國家競爭力之本!
直到 Samuel Huntington(杭亭頓)他的論文集Culture Matters(為什麼文化很重要?)。Samuel Huntington直覺地先說了一件事情,他比較了非洲迦納跟南韓兩個國家。他說在1960年這兩個國家經濟國力相去無幾,但是40年後,我們今天看到南韓已經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國家,迦納呢還是原來他的老樣子。
差別是什麼?Samuel Huntington的結論是文化。這個重大的結論嚴格說並沒有說清楚,文化到底是什麼?在那本書裡面Michael Porter(麥可‧波特)補上去。他認為文化總結的是態度,是一種內心的價值觀念,最後他說的是一種相信,他說的是Believe。
我回想起來,我覺得這些定義如果總結起來,他的確可以反省我們失掉了什麼。在這一路下來我自己很慚愧,我們努力希望每一件我們做的工作,是能夠讓這個社會的態度改變、讓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念提升、讓我們有信仰。
但是我覺得我們的能力非常微薄,長期下來走到今天,我應該自己反省,我們還能夠做什麼努力。 40年過去,我可能最後留在我自己是高中時候的一個小故事。(談談)文化是什麼?為什麼要文化?有文化會怎麼樣?
85歲老師的垂淚:不顧生死從河南一路送到台灣的《熹平石經》
我在高中念的是建國中學夜間部,我的學校對面就是國立歷史博物館,我有一位老師叫張浚之。他是個大概85歲的老頭子,每天光著頭、穿了個青布長衫,像是個羅漢。
學校快畢業了,這些小屁孩心情浮躁,會在那個快要畢業的時候,把整片的窗子丟到樓下去。我們在三樓,一霎那時間,只覺得像放鞭炮一樣。大家在慶祝什麼,我不知道,我沒有什麼特殊的因緣。我只覺得我觀察到我的張浚之老師,遠遠坐在那個桌子上竟然垂淚,慢慢的他哭個不停。
我想,在最後那段時間自己看那樣的景象,我也是在學校被張老師經常叫起來罵一頓的人。今天他擔心什麼?他哀求什麼?他坐著坐著看我們,看那個四周乒乒乓乓把窗子丟到樓下去,他慢慢站起來說了一個小故事。
他說,民國20多年的時候,他是河南安陽縣小屯村的村長。那個時候,他受委命要把一批東西運出來,那一路下來路程是生(是)死、不知如何是好。張浚之老師自己說「我一介書生我懂什麼護送?」可是他自己就帶著盒子炮(毛瑟手槍)、押著驢子順著沿途,把一批東西一步一步運到台灣來。
各位,他運的是什麼?今天還有人知道嗎?我在建中這麼久,我從來沒有看過那批東西,他自己說是《熹平石經》。石經?一批石頭有什麼好關心的?讓一個老頭子,當時也許還年輕,一路下來不顧生死。他要把這批東西運到台灣?那批東西意義是什麼?
熹平石經。圖片來自國立歷史博物館。©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熹平石經。圖片來自國立歷史博物館。
熹平石經。圖片來自國立歷史博物館。
是《熹平石經》。我們後來才非常非常薄弱的知道,他是儒家重要的幾個經典,其中包括《論語》包括《公羊傳》。而張老師運到的這一批就是《公羊傳》。
是我們自己看輕了文化:國之重寶竟押在博物館底層
我覺得不談它(石經)的書法上,它作為中國的文化經典的傳承,它都是國家至寶。各位知道那批《熹平石經》有多少人看過?它在歷史博物館占什麼樣的地位?其實是我們自己看輕了文化。
當我們從這件事情開始,我們已經把我們自己的根拋棄了。我想對我的感觸是,那個哭泣的老先生跟他所謂的《熹平石經》,本來是國之重寶的,現在我們只能在歷史博物館最底層、最不顯眼的地方。根本沒有人會去重視它。
其實我們又何必說《熹平石經》,今天我們的文化政策是什麼?我們在看所有的我們的社會,什麼樣的資源是在前面的?當然都是經濟、都是科技,所謂的文化在哪裡?
我覺得連我們的幾個部長,嚴格來說能有什麼資源可以發揮?我們這個民族對文化的啟動,我們看看亞洲周邊的國家。我們看日本、看韓國,我們今天看《寄生上流》,我們看到這個民族經過50年,他們自己在文化推動到一個什麼程度?【最後演說】張毅:誰還關心文化?我對民族未來充滿憂心! https://bit.ly/35Y7wm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