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身部分斷裂!圓山飯店「百年金龍」被砸中毀損
龍身部分斷裂!圓山飯店「百年金龍」被砸中毀損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XmdB77
圓山飯店內陳設的百年金龍遭天井天花板掉落擊中毀損,龍身部分地方斷裂。(資料照、圓山大飯店提供;本報合成)
2023/06/24 08:2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圓山飯店內陳設的百年金龍傳出毀損消息,業者23日晚間證實,由於天花板天井掉落,導致百年金龍被壓到,造成龍身部分地方斷裂,不過狀況不嚴重,預估一週內即可完成修復。
圓山飯店表示,金龍廳這棟建築於1956年興建完工已經68年,維護工作相對不易,雖然平日嚴於檢查,仍發生這次天井天花板掉落事件,正好壓在金龍的噴泉上,所幸損壞尚不嚴重。
圓山飯店指出,金龍的頭部是由黃銅製作,另外其中一爪是由鑄鐵製作,上述2部位和龍身銜接處乃用水泥等及鐵條連接,因年久腐蝕,此次天花板掉落碰撞,導致產生斷裂。目前已會同工藝師進行修復作業,預計在1星期內可以完成。
圓山飯店提到,在此次事件發生前,金龍噴泉管道就有阻塞的情況發生,先前已多次討論維修事宜,剛好趁著這次機會整修、一併修復完成。
圓山飯店內陳設的百年金龍遭天井天花板掉落擊中毀損,龍身部分地方斷裂。(資料照)
龍身部分斷裂!圓山飯店「百年金龍」被砸中毀損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XmdB77
台灣神社的百年金龍
台灣神社神苑一隅,神域的意境裡,源遠流長,噴水池銅龍正噴出細密的清水。
台灣神社毀於第二次大戰,神苑一隅的噴水銅龍毫髮無傷幸運的躲過戰火,戰後圓山 飯店將銅龍渡金,成為金龍廳「百年金龍」的主角,供觀光客頂禮膜拜祈福,尤其是受有歷史因緣的日本觀光客格外尊重。圓山飯店 台灣神社的百年金龍 https://bit.ly/37pHLi3
[圓山飯店百年金龍的故事]金龍廳百年金龍
這座金碧輝煌的金龍 (圖一/圖二) 陳設在圓山大飯店金龍廳的入口處,相信很多到圓山飯店的朋友都見過它,也相信很多參加圓山飯店導覽的朋友們,都聽過它跟風水、以及圓山飯店本身歷史的故事,也就是說導覽本身偏重於圓山飯店成立後的故事,以及龍尾穴的風水傳說,只不過既然它是「百年金龍」,代表著這座金龍的歷史比起1952年 (民國41年) 成立的圓山大飯店要來得老。
但若要說它是百年金龍,其實只能說是對了一半,因為這座龍原本是座「銅龍」,它是1919年 (大正8年)由台北的商人館野弘六 (圖三) 捐贈奉納給台灣神社的「青銅製登龍噴水器」,它就放置在台灣神社入口處鳥居的外側 (圖四) ,原本是神社門口的噴水銅龍,地點的現址大約在現在圓山大飯店入口牌樓後方往圓山聯誼社的路上。
館野弘六這位人士的故事其實很精彩,他可以說是台灣近代汽車客運業的開創者,也是草山溫泉旅館 (陽明山溫泉) 的開發者之一,未來我們再專文介紹他的故事。
戰後,噴水銅龍一度成為圓山飯店的門面,直到1956年 (民國45年)金龍廳落成時,這座銅龍才移至金龍廳的位置,1987年 (民國76年)金龍廳改建時,才將這座龍鍍上了24K金。
而圓山大飯店的金龍廳所在位置,也正好是台灣神社本殿的所在位置,所以若要說這裡是風水龍穴,似乎也真的是那麼一回事了,因為風水學家認為劍潭山為一條隱龍,也就是龍的頭、尾兩端露出地面,但身軀隱藏在地下的龍,風水專家認為龍頭位置是在深坑指南宮後方的猴山岳,而龍尾則是在劍潭山,金龍廳的百年金龍,則是在龍尾穴的穴眼上,不過風水這學問圓山町沒有研究,我們只是覺得站在山上看基隆河真的很美!
圓山町 - 貼文 https://bit.ly/3dBrcjZ
館野弘六 奉納青銅製登龍噴水器 給台灣神社
--------------
[圓山大飯店入口處的石獅]
圓山飯店前的廣場相信是很多人到此一遊必定拍照的地點,廣場最前方的兩隻石獅,就守在這裡,其實這一對石獅是傳承來自於台灣神社的,做為珍貴的神社奉納遺留物,繼續站立在這個山丘上。
圓山町 - 貼文 https://bit.ly/3j4OKz5
本書精選十件最具代表性,且能反映臺灣神社歷史時序性的「神社之物」作為各章的主題,包含繪畫、工藝器物、紀念碑,以及紀錄神社文物交接的「清單」,甚至神宮內最神秘不得見於世的供奉祭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御靈代(神體)」等。進一步探討後續留存在臺灣,原本屬於神社的器物,在轉變成為戰敗國遺物的身分後,如何面臨超乎想像的移轉、改作與再詮釋的意外命運。
《神明離去之後》:從臺灣神社「青銅製登龍噴水器」,到圓山大飯店百年金龍噴泉的謎團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Tlzq6f
第六章 從神社噴水龍到飯店金龍的謎團
經過蜿蜒且漫長的車道,終於抵達圓山大飯店的門口。行過大廳,走上寬敞的階梯,兩側壁面懸掛著多件巨幅中國書畫複製品。經由紅色地毯、金黃燈光構築而成的中式意象空間,引領我們抵達金龍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金龍噴泉,坐落在散發出莊嚴氣息的格天井與藻井所打造的大廳正中央,令人不禁感受到此處空間位置好像具有某種重要性。
那座宛如視覺焦點的金龍,盤繞在假山與植物造景之中,口部噴吐著徐徐流水。底下的水池清澈,滿布錢幣,不知已有多少路過的遊客在此流連,因而在此沉積下無數擲幣祈福的心願,金龍儼然成為了近似神明般傾聽眾生的存在。
一百年前,這個金龍噴泉所在的金黃色大廳,大約就是臺灣神社正殿神庫附近的位置,也就是存放臺灣神社「神寶」(可能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衣服、佩刀、書信等相關遺物)之地。換言之,這裡就是過去臺灣神社的心臟、是神社建築中最核心、隱密的位置。
至於眼前所見的金龍,本來也是屬於臺灣神社之物,只不過,它本來的位置是在較偏遠的神社休憩所(繪馬堂)與鳥居旁邊,大概就在現今圓山大飯店的入口警衛室附近,並沒有現在這樣看起來的神聖與耀眼。
1930年代拍攝的青銅製登龍噴水器。後方是擺放繪馬的休憩所,以及日俄戰爭繳獲的俄
1930年代拍攝的青銅製登龍噴水器。後方是擺放繪馬的休憩所,以及日俄戰爭繳獲的俄國大砲取自臺灣神社社務所,《御鎭座三十周年記念 臺灣神社寫眞帖》,臺北:臺灣神社社務所,1932
金色與龍,我們非常熟悉這組象徵著中國王朝史中帝王威權的符號。圓山大飯店作為戰後蔣家創設的國際招待所,為了彰顯政權正當性和中國正統形象,有這樣一座金龍噴泉在招待外賓的建築中軸要道深處,並不會讓人感到意外。至於這是否有意、或只是無意間對應了過去神社的中心地帶呢?一旦疊合了臺灣神社的前世,的確不免開始令人遐想起來。
而且,跟其他消逝的神社之物相比,金龍可說受到了禮遇。這一尊金龍,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境和機緣下,才會在這劍潭山麓的特別空間中受到保護呢?
神社空間中的昇龍
根據許多學者、專家挖掘的史料與相關研究,我們已經可以知道,這座被圓山大飯店譽為「百年金龍噴泉」的三爪龍噴水池,最早出現的時間點是在日治時期。有文獻記錄這是奉納給臺灣神社的奉納品之一,是由一位經營旅館、餐廳的日本商人館野弘六出資,由總督府的建築師森山松之助(1869-1949)設計製圖,再由同樣任職總督府,引進鑄金工藝的技師齋藤靜美(1876-?)製作而成的「官民合作」產物。在那時,有許多臺灣神社的奉納品、建物,都是依循此模式所製作。
不過,若是在1932 年發行的《臺灣神社誌》上尋找跟這座噴水池的相關紀錄,所見登記的名稱卻是「青銅製登龍噴水器」。換言之,森山與齋藤所參與製作的,應該也只是盤據在水池假山上的青銅龍身,以及龍身內利用高低差噴出水柱的機關。此外,在這個登記時間點之前,神社早已經有水池的配置,只是上頭不一定有龍,這點倒已可以從更早的大正五年(1916)社境銅版畫或史料中得到確認(請見本書附件〈官幣大社臺灣神社境內之圖〉)。
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青銅製登龍噴水器
即使觀察現在的圓山飯店金龍,也能查覺到它與日本在地龍文化的親近關係。以日本傳統而言,龍在寺院、神社內並不罕見。例如京都妙心寺或廣尾稻荷神社的天井,都有日本畫家受託繪製的龍圖,和「青銅製登龍噴水器」一樣,都是三爪龍的造型。
三爪龍在日本的佛教已有特定的圖像學意義,也影響神道教的龍圖像。無論是佛教或神道教,龍都是備受崇敬或使人畏懼的存在,例如在日本各地流傳的九頭龍信仰,就與源自佛教的祈雨治水故事有關,後來成為神道信仰的一部分,至今也存在著許多祭祀這些作為水神的龍神神社。
回觀漢文化,同樣是龍,對應的故事、主題,可能就更加五花八門了,例如臺灣寺廟石堵中常見的「帶子上朝」主題,便是以一大一小的龍穿越「龍門」,寓意家族世代為官;更不用說龍生九子等派生出更多複雜的龍形圖像與典故。而如果還有人物搭配出現,則又可以是「降龍羅漢」等等主題。總之,伴隨著龍的形象組合不同,寓意可謂千變萬化。
從紀錄上看,齋藤靜美與森山松之助製作的是「登龍」(部分史料稱之為昇龍),試圖透過三度空間的雕塑,表現飛龍昇天的意象,也就是龍身如蛇扭曲蜿蜒,龍頭則向上朝天,即將盤旋登天的動態。類似造型也出現在同時期的日本畫家尾形月耕(1859-1920)的畫作,以及臺灣雕塑家黃土水(1895-1930)所製作的置物(「置物」為日語,在日本文化中,擺放於和室內的裝飾品,或供奉神佛供桌前的器物)。
這顯示了至少在明治時期,昇龍圖像已經出現定型化的樣式,甚至被帶到臺灣,出現、運用在公共與私人空間之中。
尾形月耕〈龍昇天〉1897年印製發行的浮世繪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圖像資源:htt
尾形月耕〈龍昇天〉1897年印製發行的浮世繪取自維基百科公共領域圖像資源:
進一步思考的話,「青銅製登龍噴水器」除了姿勢可明確對應飛龍昇天的傳統形象,為神社鑄造的青銅龍騰空飛起又噴吐水柱,結合潤澤水池的意象,似乎也指涉著日本神話中時常出現與祈雨相關的龍神典故。在中國民俗神話故事中,我們時常聽到龍具有興水、祈雨或製造洪流的能力,這些故事伴隨佛教的傳播來到日本,結合日本在地的神道泛靈信仰,出現如八岐大蛇、九頭龍傳承等宛如河川化身的龍神信仰。
東京淺草寺有一座佛教沙竭羅龍王的銅像噴水器,放置在手水舍內,由雕刻家高村光雲(1852-1934)設計,1903年奉納。沙竭羅龍王的頭部與底部有多條龍神,龍雖為幻想虛構之物,高村光雲卻為其賦予真實生物的肌肉線條,這部分似乎與同時代臺灣神社銅龍的製作理念頗為相似。
龍既是自然災害的化身,同時也帶來雨水、河水,滋潤農作物。這些都不免讓人猜想,森山松之助與齋藤靜美要在水池上設計一座青銅登龍的考量,便是藉由昇天降雨的龍神造型,表達水神滋潤土地的意義。
公共空間中的水龍
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考慮「噴水池」這一設施在日本的歷史發展。雖說日本古代早已有簡易的噴水池,但神社內並沒有這樣的設施,換言之,在神社內設置噴水池這件事,是屬於近代的概念。實際上,作為都市計畫與公園營造概念的一環,西式噴水池於19世紀才被引入日本,這之中也涉及了私人園林、庭園被現代公共空間取代的過程。
1900 年代,日本第一座近代公園日比谷公園,委託雕金家製作鶴形的噴水器(臺灣神社銅龍的製作者齋藤靜美正好也是一名雕金家),結合臺座,安置在水池中央,成為百年來當地的知名景點。
臺灣在1910 年代以後,於公園內、車站前或都市圓環也都陸續出現了噴水池,然而臺灣人一開始並不熟悉這樣的設施,時常可見有民眾在噴水池洗澡、玩鬧而遭到警察喝斥的報導。青銅製登龍噴水器在奉納後,成為了臺灣神社空間的一份子,且由森山松之助這位公共建築的建造專家進行設計,正與公共噴水池在臺灣出現的時間點相差不遠。也因此,這座神社登龍噴水器,其實也可說是近代神社空間的公園化、公共空間化的象徵。
日治時期艋舺龍山寺寺前水池照片 李朝北攝影 夏門攝影企畫研究室提供
Photo Credit: 衛城出版
日治時期艋舺龍山寺寺前水池照片。李朝北攝影,夏門攝影企畫研究室提供。
江戶時期以來,參詣神社的風潮興盛。到了明治時代,隨著神道國教化,神社變成培養國民精神,以及塑造國族認同的場域,由國家動員的集體參拜與觀光活動,成為江戶以來參詣文化的延續。然而日本在打造近代神社境內的「神苑」時,也融合了西方公園的部分概念:經過人為治理的清淨自然,搭配噴水池、道路等設施,營造可觀、可遊玩的場所。有學者這麼分析,神苑與公園當時在概念上有相同之處,都是對公共環境的治理與整備。
在臺灣神社的區域空間中,以鳥居、玉垣為界,劃分「內苑」與「外苑」,前者是供人參拜的靜肅空間,後者則是休憩與散步的休憩場所。總督府在外苑布置表參道的植被、植樹,並安置石燈籠、兵器、紀念碑,以及同樣由齋藤靜美鑄造的銅馬等。這些散置在神社外苑的建物、奉納品,一方面對應日本神社信仰的某些既有傳統(兵器與神馬的奉納),另一方面也同時是效仿西式公園裡作為公共空間內的造景,既提供視覺的奇觀,也作為國民教育的一環。
青銅龍噴水池的獻納,正處於這新舊時代視野交疊與相容的脈絡內。
(文未完)
圓山大飯店百年金龍噴泉
Photo Credit: 衛城出版
圓山大飯店百年金龍噴泉。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神明離去之後:臺灣神社的收藏物語》,衛城出版
《神明離去之後》:從臺灣神社「青銅製登龍噴水器」,到圓山大飯店百年金龍噴泉的謎團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Tlzq6f
作者:劉錡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