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381217-2250940052

https://visitkinmen.pixnet.net/blog/post/18432644

120198506_3671718249505960_3909966504403362923_o2020-10-01_131556

官澳龍鳳宮
官澳龍鳳宮-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https://bit.ly/3cJZBwN
官澳龍鳳宮為傳統閩南式豪華建築
資產類別: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16號
公告日期:公元2007年09月26日
創建/起源年代:推估始於明代
攝影者:
經 緯 度:118.41264,24.51829
指定/登錄機關:金門縣
公告文號:府文資字第096190795號
資產保存者:財團法人金門官澳龍鳳宮
指定/登錄理由
官澳為金門北岸重要港灣,龍鳳宮的祭祀活動,已流傳三百餘年,見證金門早期聚落發展與海運的發達。
發展源流
官澳龍鳳宮創建的確切年代,已無可考,因特殊的時空背景,龍鳳宮兼容「天妃廟」、「鳳山寺」、「赤埕宮」的神明,也促使龍鳳宮成為地方上的信仰重鎮。「龍鳳宮」因廟內主祀廣澤尊王與媽祖而得名,現址本僅主奉媽祖,稱「天妃廟」,據《金門志》記載創建於明代,而廟中〈龍鳳宮重修誌〉石碑也記載,龍鳳宮的創立時間,至此時「已歷三百餘年」,推測時間約落在明鄭時期以前,而根據廟內官方的寺廟登記資料,始建年代則為明神宗萬曆39年(西元1611年),為浯島清代以前少數天后宮之一。 龍鳳宮內主奉2尊廣澤尊王,其中的「小廣澤」,原供奉在「新厝甲」前海邊的「鳯山寺」(另有一說為店仔口甲海岸的「聖王公宮」),後因海水侵蝕而坍塌,村民於是用原有建材重建之,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國軍轉進金門,為應軍需,廟宇被拆,廣澤尊王則移駕,後人改廟額為「龍鳳宮」。 主祀關帝爺的「赤埕宮」,原位於塘頭號稱「萬人煙」的楊姓聚落,但因聚落海岸旁大批樟樹林植被枯死,導致凜冽海風、風沙長驅直入,村民不堪負荷,大舉遷村前往福建定居後,民眾便將坍圯後的「赤埕宮」神明亦迎入龍鳳宮內。金門有一句俗諺說:「青嶼祖厝、官澳宮」是指昔日的龍鳳宮最富麗、青嶼張氏家廟最堂皇,可顯當代於信仰圈之重要性。目前祭祀圈為官澳與塘頭聚落共8個甲頭(祖厝甲、鋪頂甲、西甲、中甲、塘頭甲、寮甲、新厝甲、店仔口甲)。 龍鳳宮在風水學而論,座擁「蟾蜍穴」,為坐山觀海、居高臨下的方正格局一說,視野遼闊宜人。曾於清道光年間(西元1821-1850年)重建,民國後曾有整修,民國96年(西元2007年)9月6日經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為以延長舊建材存年限,引用現代化補強工法,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11月修復落成,使成今日風貌。傳統閩南式豪華建築,為昔時地區寺廟之最,宮內廳戲臺空間,更是金門地區僅見。門廳的彩繪門神華麗不失莊嚴,廟內的水墨壁畫,磚砌、木雕與磁磚彩繪等裝飾美學,十分珍貴,也保存地方特有的信仰與歷史文化資產。
主要特色
龍鳯宮的建築形式為二進式七開間的廟宇,正面出簷是大展步、屋頂是三川脊,前後進明間以軒棚連接,將龍虎井移至兩側次間,後方基座抬高3尺,使得建築物顯得神聖高大,整體建築類明代宮廟的形制。 室內裝飾種類多樣,第ㄧ進正面水車堵泥塑彩繪、對看堵的泥塑龍虎圖樣、木雕屏扇、花鳥彩繪裝飾,第二進後殿以木屏扇之金漆透雕花瓶、吉祥如意、花開富貴彩畫、捲棚的獅、象座斗與60幅由林天助師傅親手繪製之意涵「忠孝節義」的黑白壁畫等,壁畫內容掌故皆出自《封神榜》、《三國演義》、《岳飛傳》等歷史通俗小說,繪製過程,以高粱桿代替毛筆製圖的手法,堪稱龍鳳宮的特色。現今壁畫因歲月摧殘,畫幅上的字樣和圖示有的無法辨識清楚,有些呈掉漆剝落現象。 相傳宮內的「大廣澤」尊王的底座和王帽是從大陸飄來,起初並無金身。某一天,一位綁蓑衣師傅在宮內工作時,忽然無端起乩,傳神明旨意取金身。在旗、鼓、輦的前導下,於西園村前方金龜山破井之中,取回一截樟樹樹幹,由佛雕師傅雕刻,供善男信女膜拜至今。另外,據地方耆老指稱,後浦頭慈德宮內的廣澤尊王亦是同一師傅用同一塊木材雕琢而成。 民國47年(西元1958年)八二三砲戰,亦有傳說龍鳳宮媽祖,頭披彩色花巾站在廟宇屋頂護衛整個村落,並將可能掉落在村莊的砲彈撥開。由於龍鳳宮內諸神祇的庇佑,將村民的損失減到最低,落在後殿的砲彈也因此未曾引爆。 龍鳯宮內有3尊媽祖,俗名大媽祖美麗、二媽祖美花、三媽祖美蓮,聖誕日皆不同,統一於農曆3月23日舉行醮儀典禮。廣澤尊王誕辰於農曆8月22日,這天是官澳村一年中3次大拜拜之一,當天照例要演戲酬神,請諸王爺出巡吃三牲粿,廟會範圍甚而遠至鄰近的吳坑村。 金門地區供奉廣澤尊王的廟宇不計其數,然主奉神祇的只有龍鳳宮、金沙鎮呂厝村朝山寺、內洋村景山宮、金湖鎮后壟村。官澳為金門北岸重要港灣,龍鳳宮的祭祀活動,已流傳三百餘年,見證金門早期聚落發展與海運的發達。
官澳龍鳳宮-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https://bit.ly/3cJZBwN


官澳龍鳳宮
廟中供奉之主神為媽祖及廣澤尊王,所以宮取"龍鳳"名之。
官澳龍鳳宮 - 金門部落 - 新浪部落 https://bit.ly/2Gp0jU4
官澳村原名《官塢》。後來可能因【澳】有渡口之意,而訛稱為「官澳」。
龍鳳宮位官澳村的在新厝、舖頂、店仔口三甲之交界,創建年代不明,約有四百年,民國六十七年重修,廟為二進三開間的宏偉格局,在金門地區,算是相當罕見的古寺大廟,富麗堂皇,使"官澳宮"名揚全島。
因此金門有一個俗諺:『官澳宮,青嶼祖厝』. 『官澳宮,青嶼祖厝』,指的是官澳的龍鳳宮最富麗,青嶼的張氏家廟最堂皇。
祭祀圈涵蓋塘頭,分八角頭輪值頭家負擔祖,八甲分為、厝甲、鋪頂甲、西甲、中甲、塘頭甲、寮甲、新厝甲、店仔口甲,據村中耆老稱:"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以前,輪值頭家享有山后礁、西礁上所產之魚貝及海產等之採拾權益。
山后礁在山后村海濱,原以嫁妝送給官澳親家,後因乏人力採拾而捐作廟產。"成為一塊"飛地"該是地區所僅見吧!龍鳳宮左側有陽翟陳氏祖墓,穴名"龍蝦出港",是座明代古墳。
磨石子的地板上故意留下改建前的花崗石地板一塊,這處舊花崗石地板上的二處凹陷就是讓前人丟擲笅經年累月所造成的凹陷!留下來讓你想像香火鼎盛的年代的龍鳳宮。
據民俗學者楊天厚指出,「龍鳳宮」的稱呼乃因廟內主祀「廣澤尊王」與「媽祖」(天上聖母)而得名,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與八月二十三日兩日設醮,為官澳與塘頭聚落共八個甲頭(祖厝甲、鋪頂甲、西甲、中甲、塘頭甲、寮甲、新厝甲、店仔口甲)所供奉,民國三十八年前的現址僅主奉媽祖,稱「天妃廟」,為明神宗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興建,而龍鳳宮內供奉的廣澤尊王(俗稱大王)原供奉在店仔口甲海岸的「聖王公宮」,後因海水侵蝕而坍塌,村民於是用原有建材在西甲新蓋「西宮」,民國三十八年,國軍轉進金門,為應軍需,「西宮」被拆,廣澤尊王則移駕「天妃廟」,最後一次修建於民國六十四年,六十七年秋修建完工,民國六十九年農曆十月十六日奠安。
德被羣生/咸豐丁已年(1857年)瓜月(7月)之吉/本鄉眾第子薰沐立
龍鳳宮內主奉2尊廣澤尊王(大王、二王,聖誕日皆為農曆8月22日,據《金門縣金沙鎮志》得知,二王為塘頭前楊姓聚落的「赤埕村」內「王公宮」所供奉的廣澤尊王,後因自然環境改變,而遷村大陸。
千里眼、順風耳
3尊媽祖(大媽祖俗名美麗、二媽祖俗名美花、三媽祖俗名美蓮,聖誕日皆為農曆3月23日),另敬祀黎王爺(農曆8月12日)、邢王爺、高王爺(農曆10月25日)、邱王爺(農曆11月12日)、大道公(農曆3月15日)、關帝爺(農曆5月13日)、觀音佛祖(農曆6月19日)、註生娘娘(農曆3月20日)、壓境公、壓境娘、善才(農曆1月23日)、玉女;目前龍鳳宮以黎王爺為主壇,龍鳳宮現址乃為「蝌蚪穴」。官澳為金門北岸重要港灣,龍鳳宮的祭祀活動,已流傳三百餘年,見證金門早期聚落發展與海運的發達,建築本體雖歷經民國六十四年的整修,但仍保持地方原貌。
三英戰呂布壁畫,壁畫內容有很多則,內容為封神榜和三國演義故事,廟中的壁畫,更是烈嶼出身的近代寺廟彩繪大師林天助,少數留在金門的粉牆墨繪作品,相當值得流連。
八座上的廣澤尊王
廣澤尊王是由台灣早期的先民自福建泉州攜帶而來的神明,泉州人視為他們的保護神,因此又稱「保安尊王」,也稱「郭王公」或「聖王公」。
廣澤尊王與一般民間崇奉的神祇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他生前沒有像媽祖那樣救苦救難的善舉,也無像關公那般忠孝節義的事蹟,更沒有像孚佑帝君的苦心修行。他只是一位年僅十餘歲的小孩童,因為曾經善待主人所聘請的一位地理師,因而得到地理師的指引而得道成仙。
廣澤尊王姓郭名洪福(一說為郭忠福或郭乾),清朝泉州南安縣人。
據說以前大陸攻打金門時,本來要從馬山登陸攻打官澳,可是,龍鳳宮理的媽祖顯靈了,他用黑令其遮住敵人的視線,因此擾亂了敵人的判斷而改變方向,就此才保住官澳免於受炸彈攻擊而減少損傷。
龍鳳宮的聖王公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在官澳有個無子嗣之人,一直到廟內向聖王公求嗣
在該位村民擲筊時,聖王公沒算算此人命底有無子嗣就給他三筊;當第三聖筊擲出後,聖王公才算出此人此生並無子嗣!!既然賜他三筊,總要有人投胎當他兒子吧!!後來聖王公與麾下官將商討後,則派出一位官將投胎當村民的兒子;並跟此位官將爺囑咐說:待高中金榜,紅綾披甲汝就可以回來了這樣聖王公總算給村民一個交代,那個孩子後來長大成人也赴京趕考高中作官了,等回到家時,全家歡天喜地把紅綾披在他身上,結果隔幾天後,那孩子就死了.....又回到聖王公麾下囉!!
官澳龍鳳宮 - 金門部落 - 新浪部落 https://bit.ly/2Gp0jU4

4ade7d0e74925201012061606410721192714235_5201012061606406992010120616064116120101206160641680200812262010413664ade7c8e4022f4ade7ca366fbf

官澳龍鳳宮第六屆董監事就職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新聞日期:105-03-14
官澳龍鳳宮第六屆董監事就職.jpg
官澳龍鳳宮第六屆董監事就職
官澳龍鳳宮12日晚間舉辦「第6屆董事、監察人就職典禮」,由縣議員李應文主持,包括副縣長林德恭、立委楊鎮浯、議長洪麗萍、副議長謝東龍、議會祕書長洪允典、前立委楊應雄賢伉儷、金沙鎮長陳其德、民政處長王中聖等人,及第6屆董事、監察人均到場參加。由到場貴賓頒發董事、監察人當選證書、會務人員聘書、顧問聘書等。
官澳龍鳳宮第6屆董事會名冊如下,董事主席楊昂成;董事張世居、楊忠立、楊能斌、黃鴻時、楊增祺、楊恭勤、楊建新、楊恭文、黃華僑、苗招城、楊水生、黃國輝、楊世宏、李昭鵬;常務監察人楊忠福;監察人楊維居、楊肅正、楊延文、楊宏居。顧問包括,浯坑許福氣、陳聰泉、鄭藩志;塘頭楊勤讀、楊誠友;本境許維男、李寧春、李昭紫、張光海、張金石、黃邦雄、楊誠華、楊誠傑、楊根強、楊永福、楊天厚、楊寶傑、楊應雄、楊維生;外鄉楊鎮浯。會務人員包括,總幹事楊義群、幹事楊恭賜、總務組長楊能輝、典禮組長張水溪、財政組長兼會計楊恭敬、出納洪依綸、行政組長張梓祥。
副縣長林德恭致詞時,代表縣長陳福海,對龍鳳宮新任董事與監察人,致上恭賀之意,也對於上一屆董事監察人的付出,致上敬佩之意。林德恭說,龍鳳宮在金門歷史悠久,已經列入古蹟,相信能夠帶給官澳地區甚至整個金門地區鄉親平安,龍鳳宮對大家來說已經是地方信仰中心,對於新任董事與監察人,大家有心有熱情要來管理這間已經算是古蹟的廟宇,令人欽佩。林德恭提到,縣府受到鄉親的支持與照顧,加上過去立委楊應雄在立院為金門奔走打拚,他誠摯地向楊應雄致上最高謝意;另外,今年農曆過年春運工作遇到大霧攪局,林德恭特別感謝新科立委楊鎮浯的幫忙,親自打電話給總統馬英九請求協助,加上金門縣府團隊的努力,總算解決這次艱困的任務,而事後縣府也開會檢討春運工作,相信未來會做得更好。林德恭表示,在中央靠立委、地方靠縣府議會的共同努力下,相信金門未來一定會更好,他說,金門的優勢就是在兩岸,未來如何有效掌握,是共同要面對、努力的方向,未來鄉親府會同心協力,也要仰賴楊鎮浯委員在中央協調,林德恭就提到,最近縣府剛提出共12個方案,要請託楊鎮浯幫忙與中央政府溝通協調。議長洪麗萍致詞時說,龍鳳宮在金門是很有名的宮廟,是鄉親信仰寄託,她祝福鄉親一切平安。
金門俗諺「青嶼祖厝官澳宮」,官澳宮指的是官澳的「龍鳳宮」,龍鳳宮主祀媽祖和廣澤尊王,為官澳與塘頭聚落八甲頭(祖厝甲、鋪頂甲、西甲、中甲、塘頭甲、寮甲、新厝甲、店仔口甲)的信仰中心。金門縣議會全球資訊網 - 官澳龍鳳宮第六屆董監事就職 https://bit.ly/36zcRDt


【官澳宮,青嶼祖厝】
在金門,有兩句話非常相似,一句是"金門城宮,平林祖厝",另一句是"官澳宮,青嶼祖厝",兩句話都是在說這些個地方的宮(廟)跟祖厝非常有名,但原因卻完全不一樣。
"金門城宮,平林祖厝"說的是金門城的廟及平林(瓊林舊稱)的祖厝數量很多,在當時金門城有13間廟,平林則是有七座八祠;"官澳宮,青嶼祖厝"說的是官澳的廟及青嶼的祖厝很漂亮,又以龍鳳宮及張氏家廟(褒忠祠)為主要的例子,圖即官澳的龍鳳宮與青嶼的張氏家廟。


龍鳳宮的整修工程昨天動工。 (張建騰攝)
 擁有四百年歷史的金門縣定古蹟官澳「龍鳳宮」已擇吉於昨日(二月二十八日)「動工」整修。
 在金門廟宇中,「龍鳳宮」一直是被津津樂道的範式。金門俗諺中有「青嶼祖厝官澳宮」的說法-「官澳宮」指的就是官澳的「龍鳳宮」,「青嶼祖厝」指的則是青嶼的「張氏家廟」。過去,只要一提到祖厝,人們就會聯想到青嶼的「張氏家廟」;一提到宮廟,就會聯想到官澳「龍鳳宮」。
 「龍鳳宮」是官澳、塘頭兩聚落的八個甲頭的信仰中心。八個甲頭包括:祖厝甲、鋪頂甲、西甲、中甲、塘頭甲、寮甲、新厝甲、店仔口甲。
 根據「龍鳳宮」董事會的說明,官澳「龍鳳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及「廣澤尊王」。這座廟宇,已於民國九十六年被公告為金門縣的縣定古蹟。
 今年已經是西元二零一一年(民國一百年),「龍鳳宮」始建於西元一六一一年,也就是明神宗萬曆三十九年;因此,這間廟宇,已經有超過四百年的歷史。
 「龍鳳宮」上一次整建是在民國六十四年,歷時約三十六年;由於風化剝蝕嚴重,為了維護廟貌,保存古蹟,有再修的必要。
 「龍鳳宮」所需的整修經費約為一千八百萬餘元,由金門縣文化局補助百分之六十,另外百分之四十由廟方自籌。
 在民間捐款中,楊昂成捐了新台幣六百萬元,楊維居捐了新台幣一百二十萬元、楊維生捐了新台幣一百萬元。
 昨天的動工祭儀是由金門縣政府主任祕書盧志輝擔任主祭官;龍鳳宮董事主席許維男、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金門縣議員楊應雄、金沙鎮長陳昆第等擔任陪祭宮;與祭者包括數十位鄉民,環保局長楊世宏也在其列。
 金門文史工作者楊天厚(博士)也是「龍鳳宮」祭祀圈中的一員,也是龍鳳宮文史的研究者及紀錄者;昨天,他到場拍攝這一個「龍鳳宮」的歷史環節。
 盧志輝在致詞中提到了「青嶼祖厝官澳宮」這句俗諺及「村里有宮才會興」的傳統觀念。他感謝各界出錢出力,共同保存歷史古蹟,並鼓勵大家一起參與監工,讓承攬工程的建華營造把工程做得更好。
 楊應雄、陳昆第都希望配合「龍鳳宮」的整建,發展官澳的觀光。楊應雄希望在宮前的池上,能建一座水上活動式的戲台。
 現任「龍鳳宮」董事的金門縣前議員張光海表示,「龍鳳宮」位在「蟾蜍穴」,宮前的海灣為「龍蝦出港」,有金門首屈一指的風貌。他認為「龍鳳宮」的年代不只四百年,應該有六、七百年-應可再考證。這一次的重建,不只官澳、塘頭的信眾踴躍捐獻,浯坑的信眾也共襄盛舉,捐了五、六十萬元。
 「龍鳳宮」董事主席許維男表示,三十多年前,「龍鳳宮」整修時,是在環境艱困的情況下進行;如今,在政府及民間的合力之下,希望事情可以做得更圓滿。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縣定古蹟官澳龍鳳宮開始整修 https://bit.ly/3kXa4aM


金門青嶼張氏家廟(敇賜「褒忠祠」

下載 (51)4ade7c8e4022f4ade7ca366fbf4ade7d0e749254ade7ccf92e934ade7ce2593644ade7cb83d80f4ade7cf3caa664ade7d03d51d14ade7c7a356a711228047_1693451184209022_632816753677674013_n12047095_1693451170875690_1518012286331114128_n

青嶼祖厝-金門青嶼張氏家廟(敇賜「褒忠祠」大宗)[歷史建築](歷史建築登錄已於2011年10月24日起解除)
「御賜忠勤第 世登科甲家」,這是青嶼張氏家廟正門兩側的門聯,不但是青嶼張氏一族的勳表,也點出了張氏先祖的榮光。
若要比氣派,金門島上沒有任何一間家廟的規模比得上青嶼的「張氏家廟」,連島上最顯要的瓊林蔡家在起造大宗家廟時都以此家廟的規格為藍圖仿之。
青嶼張氏一族,雖然先祖張均正在宋仁宗廿年(西元1042年)就到青嶼開基,但是真正顯達卻是從明朝以後。「義父太上皇」張敏保育儲君有功而顯貴之後,張氏家族家聲斐起,也接連科舉登榜,除了明弘治三年(西元1490年)及十二年(1501年)張定、張宜兄弟連登功名之後,更有張鳳徴、張繼桂父子於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及萬曆二十三年(1594年)分別考上進士,成為父子進士,「世登科甲家」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青嶼流芳遠 東園世澤長」則是交代了福建同安青園的親密關係。傳說張均正四傳之後,張必宜因倭寇作亂避居內陸同安李厝一帶,獲贈東側一塊地,後來就憑著這一塊地發跡,1949年以前每年青嶼祭祖東園族親還會有代表到青嶼來,後因兩岸分治而暫停。
原本書寫「祖為忠臣孝子 孫亦明宦鄉賢」門聯的柱子上如今貼上了「分虎符屏籓三省 仗鈇鉞威震二京」說明青嶼張家先祖的功勳不只在科舉亦在武績。
張氏家廟最有名的就是這一對「雙龍搶珠」的石鼓,金門民間有張敏「權君七日」的傳說,明代是太監當國,皇帝看完章奏之後是由「司禮監」批紅發出,而明憲宗大部分的時間是周旋在嬪妃與方士之間,朝事幾乎都有司禮監張敏代之,所以張敏的家廟才得以使用龍紋石鼓,但畢竟不是真正的天子,所以這對石鼓上的龍是四指,而不是皇帝用的五爪金龍。傳說張敏故居裡有「三元及第人間有 七日權君天下無」的對聯,但因未實際拜訪其故居,故不知此聯是否至今依然存在。
雖然張氏家廟記錄了青嶼張家的過往輝煌,但是卻無法抵擋戰火的摧殘,現在的張氏家廟是八二三炮戰後在1976年重修的,當時先修復外觀規模,1984年裝修內部,讓內部恢復原本的模樣。20多年過去了,雖然規制格局依然宏偉,時光卻已經在細微之處留下痕跡。
大門兩側子午窗下石質裙堵上的麒麟浮雕應該是早期的遺物,神態生動,雕工精美,是不輸雙龍搶珠石鼓的石雕精品,充滿了盎然的古意。
張氏家廟是二進式建築,佔地廣大而富麗堂皇,金門地方上因此有「官澳宮,青嶼祖厝」的說法來形容張家祖廟的華麗尊貴,全是筒瓦的屋頂更呈現出青嶼張家與眾不同的身分,也讓後代子孫在表彰慎終追遠的無盡孝思之餘,也能緬懷於先祖的豐功聖德。
基本資料:
名稱:張氏家廟(敇賜「褒忠祠」大宗)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祠堂
公告文號:府文資字第0961900004號
公告日期:2007/01/19
行政區域:金門縣 金沙鎮
地址或位置:官澳里青嶼46號
定著土地之範圍:342.00㎡
指定理由:創建年代久遠者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五條
創建年代:明代不確定時期 (明正統五年)
所有權屬:私有
是否開放:否
是否收費:否
資料來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青嶼祖厝-金門青嶼張氏家廟(敇賜「褒忠祠」大宗)[歷史建築](歷史建築登錄已於2011年10月24日起解除) @ 北雁南飛-金門 :: 痞客邦 :: https://bit.ly/2ELZXGq


1188914031_71188914031_01188914031_11188914031_21188914031_31188914031_41188914031_51188914031_6

青嶼張氏家廟
金門有一個俗諺:『官澳宮,青嶼祖厝』
『官澳宮,青嶼祖厝』,指的是官澳的龍鳳宮最富麗,青嶼的張氏家廟最堂皇。
廟前內側刻蟠龍搶珠的石鼓,外側刻花草。
石鼓又稱『石球』、『抱鼓石』、『石螺』或『椒圖』
椒圖為龍生九子之一,形狀像螺蚌,性好閉,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舖首銜環為其形象。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舖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其用於門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以求安全吧。
傳說漢朝時代,孝子董永家貧,父王,無錢葬父,於是賣身為奴,適巧天帝女兒下凡遊人間,見董永賣身葬父,深受感動,乃委身為妻。天母久不見女兒,思念成病,遣使下尋,使者尋得天女在董永家,入內欲請天女回返天庭,卻被椒圖阻擋門外,只得回天庭奏母。天母大怒,下令椒圖永不得回天庭,長年坐守人間門舖外,時日既久,椒圖坐化成屈螺狀,因此,今日所見的石螺,只具尾紋,而不見頭形 。
內側雕刻蟠龍石鼓為四爪蟠龍,刻意有別於五爪的真龍天子。
此空間稱為前殿 又叫做『三川殿』或『三川門』,是寺廟宗祠的第一殿,也是信眾初拜的位置。外觀華麗,裝飾最為繁複,是建築物的藝術表現的重點所在。
張氏家廟位在西甲與後張兩角頭交界處,建於明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重修,民國六十九年(公元1920年)再重修一次
瓊林蔡氏家廟,俗稱『大祖厝』相傳原本要仿照青嶼張氏家廟的規格大小建造,當初主持修建的是前庭房十九世裔孫蔡克魁(太學生),但是測量者,到青嶼測量時,僅測量張氏家廟的內側的長寬高,而忽略了牆壁的厚度,建成後才發現小了四面牆壁的規模。 
張氏家廟屋頂全用筒瓦,屬宮廷式建築,華麗尊貴,為地區所僅見,使『青嶼祖厝』名傳千古。
張氏家廟內部,明孝宗敕賜為『褒忠祠』,其祖龕明憲宗賜匾御書『重恩堂』。祠內二側石墩(柱珠)皆呈八角形,每一面又有駿馬浮雕上共有八匹駿馬,讓青嶼宗祠有『八馬皇宮』
類別    歷史建築
古蹟類別    
歷史建築    種類    祠堂
公告日期    
2007/01/19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0961900004
行政區域    金門縣 金沙鎮
地址或位置    官澳里青嶼46號
定著土地之範圍    342.00㎡
指定或登錄理由    創建年代久遠者,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者,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法令依據    文資法
青嶼張氏家廟 - 金門部落 - 新浪部落 https://bit.ly/2SrLliZ


1124881986_l1124879485_l (1)1124883071_l1124879400_l1124882374_l1124882872_l1124878879_l1124883173_l1124879485_l1124882491_l1124878884_l1124882972_l1124879685_l1124883073_l1124881981_l1124882490_l1124882489_l1124882875_l1124882970_l1124881683_l1124882188_l

青嶼 前甲 張氏宗祠
青嶼 前甲 張氏宗祠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Gqrhue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張氏有許多衍派和堂號。
清河郡望或清河堂,源于張揮封地青陽,後改為清河,唐置清河縣來。
百忍堂則源于唐張公藝九代同居,唐高宗親到其家了解和睦相處秘訣,張公藝連寫100個忍字,
歷史上傳為美談。
IMG_9290.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05.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26.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張揮95代孫,即張良16代孫張,仕晉封壯武公,其裔孫由吳郡經浙江紹興鑒湖入閩居晉江張林,
為福建泉州張氏始祖。其後裔張延魯,據明成化十年《金門青嶼張氏族譜》載︰
盈公生昭公,昭公子二︰長延齋,居五店市湖中;次延魯,居泉州大寺後,子鏡齋。
鏡齋生九子(仁、義、禮、智、信、恭、敬、遜、讓),分支晉江、南安、惠安、安溪、
德化、同安、漳浦、雲宵,子孫眾盛,文武科第,發展為泉州各縣望族,人丁科甲昌盛。
IMG_9306.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08.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07.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晉江張林祖祠內有兄弟進士、父子進士、三代進士等20多方匾額,
被稱為儒林祖祠,遂有儒林派之稱。
IMG_9323.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IMG_9327.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28.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宋末泉州張均正來浯定居青嶼,後代子孫顯貴,遂有青嶼張氏族人聚居的村落。
青嶼村屬於金沙鎮官嶼里,其下轄官澳、青嶼、塘頭三個自然村,
其中以官澳青嶼最大,因此就取官澳的「官」和青嶼的「嶼」兩字為村名。
民國88年,本縣行政區名改制,鄉下設村,鎮下設里,故改為官嶼里。
IMG_9321.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20.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24.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12.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嘉靖三十八年(1558),倭寇刧掠金門青嶼,殺戮蹂躪極慘,擄民勒贖。
青嶼是一個張姓單姓聚落,在明代有一段輝煌的歷史,
青嶼張氏宗祠曾被敕為「褒忠祠」,族人也以「忠勤世第」為堂號,其恩澤之盛,閩所未有。
金門有一個俗諺:「官澳宮,青嶼祖厝」,意謂官澳的龍鳳宮最富麗,而青嶼的張氏家廟最堂皇。
IMG_9318.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金門全境共有七座張姓祠堂,除了列嶼鄉(小金門)後宅的張氏祖厝已經傾圮外,
另有五座分布在金沙鎮,一座在金寧鄉,而最具代表性的就屬金沙鎮青嶼的兩座張氏宗祠。
IMG_9311.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10.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09.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青嶼張氏家廟始建於明正統五年(1440),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其間在青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修一次,這一項修葺紀錄可以從張家保存的一塊十分珍貴的
「磚契」上,找到證明。
IMG_9315.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14.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張氏家廟最早叫做「重恩堂」,是張家裔孫早年自立的堂號,
現在的張氏家廟祖龕上,仍然高懸一塊重恩堂的匾額。
 宗祠俗稱「祖厝」,亦稱「家廟」、「祠堂」,源自於商周封建宗法制度,是各姓氏奉祀其祖先神位
的一種傳統式建築,書經太甲篇:「社稷宗廟,罔不祇肅」,禮記曲禮:「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庫廄為次,居室為後」。
不過在先秦時代,僅有天子、諸侯、大夫及士等階級,才可以建宗祠,一般庶人是不許有宗祠的。
漢唐以後,百姓興建宗祠祭祀祖先的風氣才漸開。
IMG_9316.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19.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在金門現有各姓氏宗祠中,論規模之寬廣,要數青嶼的張氏家廟為最,
不論是它的外觀門面,或是內部格局,都稱得上宏偉壯觀。
IMG_9313.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IMG_9318.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青嶼村的張氏家廟,除了屋內廳堂高屋子 寬,彩繪華麗,屋頂上圓圓的筒瓦和彎彎的板瓦,
用來區別官家和民房的身份。
而屋頂上的筒瓦左右對稱,筒瓦越多表示身份越尊貴。而龍,是天子 的象徵,
家廟前的蟠龍石鼓為四爪蟠龍,刻意有別於五爪的真龍天子。
IMG_9317.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近來文化部已將改建後的青嶼張氏家廟,以不符「表現地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
從歷史建築名單中刪除。
IMG_9322.JPG - 青嶼  甲頭  張氏宗祠
經過委員實地勘查及審議,文化局通過指定將前甲張氏宗祠傳統建築為古蹟。
以取代已然改建的張氏家廟.......
油彩盡脫的木雕作品, 更顯其古拙之美
青嶼 前甲 張氏宗祠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Gqrhue


2aefde8d-5e53-4be4-81d4-7005ccc671f4

「青嶼祖厝,官澳宮」,青嶼張氏家廟(大宗)又稱褒忠祠,為金門東北角張氏族裔崇遠的象徵。張氏族人近年於整建家廟一帶時發現殘缺的褒忠坊石柱,為使後代傳述先祖歷史,議請文化局協助文資保存修繕整建。
明清二代青嶼張氏寫下「九進士、八貢生、二解元、十五舉人」的紀錄,可見當地人文薈萃、文風鼎盛。加以張氏先祖曾蒙明憲宗、孝宗褒勉,憲宗時御賜「忠勤第」、孝宗時賜為「褒忠祠」,青嶼張氏家廟的建築盡顯榮寵;家廟外觀以紅磚、紅陶瓦筒構建,內有八駿石珠雕刻,木柱雕龍畫棟,大門兩側石鼓刻四爪蟠龍戲珠,為金門僅見,此係為感念張氏先祖張敏之功,明孝宗亦遣使於祠堂左側立褒忠坊,大道前有下馬碑。鄉賢張皆欣表示如今鄉里內所存者僅戰後改建的家廟,褒忠坊僅存石柱,牌坊的石板部分在戰亂期間被挪作他用。
張皆欣指出明朝時官道自青嶼延伸到金門城,張氏家廟旁即為官道,褒忠坊和下馬碑就立在官道上。褒忠坊有別於金門常見的貞節坊,可說是唯一的褒勉忠勤的牌坊,柱體呈圓形和多數的方柱不同。而褒忠坊則在兩岸對峙國共對戰期間傾圮,日前於原地先後起出牌坊的四根柱子,村里中耆老深覺應將先代歷史傳與後代知曉,有意請文化局協助修繕。家廟前廣場目前正籌畫於壁面嵌上畫,講述褒忠祠的故事,壁畫構思以數張圖講述張敏兄弟的故事,寇亂、入宮、監國、護幼、立坊…等事,壁畫前整地一方,擬植栽數株,闢為一小公園,公園預計於今年五月完工。
張皆欣表示因為牌坊的主體已亡佚,如修繕只能依明制,樣式和字體仿同年代古蹟;牌坊的石柱則沿用找到的部分,牌坊內側二根石柱較長、外側二根較短,目前殘存的較長石柱是以前外側的柱體。張氏宗親期望「褒忠坊」的修繕能將祖先的故事代代相傳,凝聚族人向心力的同時,亦能讓青嶼有一個亮點。
張氏宗親期望褒忠坊能修繕,以傳述當地曾有過的一段歷史;牌坊經戰禍,現存石柱殘破,難以想像原貌。(詹宗翰攝)
張氏宗親期望褒忠坊能修繕,以傳述當地曾有過的一段歷史;牌坊經戰禍,現存石柱殘破,難以想像原貌。
金門縣文化局-青嶼發現明代褒忠坊石柱 盼修繕傳述歷史 https://bit.ly/34cS1G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