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f73452070d469ae476fc1fe7c1dc3d884cc7dfc92785eb5b554bf977121b31aa9523a91a79d18a38c547f8baa41fb08183be03e34aaea15105bbf315f46ec6a1080d6676efd03e8dff3a35dc4b045517f3a8f7e187cfef760bd7429b8fe9f0

乾隆年代的香港書屋
2020-07-30
林文映:乾隆年代的香港書屋 - 思考香港 https://bit.ly/35kpkdB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鏡蓉書屋座落在沙頭角上禾坑村。上禾坑這個存在逾三百年的客家部落,藏身在群山環抱之中,村莊的最盡頭就是書屋。整個建築小巧精緻且端莊,門前有棵百年巨榕,亭亭如蓋,郁郁蔥蔥。佇立書屋坪台,眼前芳草萋萋,溪瀾潺潺。
有媒體評鏡蓉書屋為「最無人氣的古蹟」,因為交通確實不便。香港共有大約一百項法定古蹟,其中近六成屬政府擁有,私人佔四成,絕大部分都對公眾開放。康文署負責維修及管理,亦會聘請保安員到古蹟駐守。訪古尋幽探秘,在生活節奏高度緊張的香港,其實是有市場的。舉一個例子,法定古蹟景賢里復修後,開放予公眾參觀,二萬張門票三小時內派罄。筆者不久前在《思考香港》寫的柴灣羅屋,亦一度名列最受歡迎古蹟的前三甲。
鏡蓉書屋曾經顯赫不凡,是極少數專為教學用途而建的書室。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國古時候沒有中小學,少兒通常入讀私塾,也叫私學,香港稱私塾為「卜卜齋」。這類以掃盲及啟蒙為目的之學堂,絕大部份設在鄉村的祠堂。我們知道祠堂是族人在特定日子拜祭、婚嫁或村中長老議事的地方,私塾設在祠堂只是「物盡其用」,也有很多是設在私宅,娃娃上學自帶桌椅板凳。依當時的辦學條件而言,清雅潔淨的鏡蓉書屋堪比今天的名校、私校。
走進鏡蓉書屋,午後的陽光穿透花崗岩石條砌成的窄窄的窗戶,在青磚地板留下長長的影子。只有我們幾位訪客,天井、廂房、課室顯得異常靜謐,找一板凳坐下來,閉上眼睛,讓思緒穿越三百年的時光,你彷彿能夠聽到客家學童們的朗朗讀書聲,課間在綠葉婆娑的榕樹下的嬉鬧中。
書屋不遠處有一個李氏祠堂,可追溯族人最早從廣東博羅縣遷徙來到香港。書室建於清初,乃上禾坑村李姓族人專為子弟提供教育而興建的私塾,可見客家人縱算生活在萬山叢中,亦崇文重教。書室於乾隆年間(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曾大規模擴建。正門門額題字可見,書室在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再次重修。
鏡蓉書屋見證了香港漫長的私塾教學模式。據說先生上堂皆手持一把戒尺,學生朗讀三字經等艱澀文字,沒有唸好便打手心。卜卜有聲,因此得名。筆者早年曾經採訪過上過卜卜齋的老人,說幼兒讀艱深的四書五經,似懂非懂,囫圇吞棗,故十有八九都要受戒尺之刑,痛及錐心,印象自然深刻。
私塾大多由秀才或讀書人開辦,入學者多係六歲至八歲孩童。早期香港的客家圍村,多由村民合資延聘塾師,富家門第則有條件請「私教」,與今時今日的富家子弟無異。私塾分為「蒙館」、「經館」。顧名思義,蒙館旨在啟蒙、識字;經館的教學與科舉考試緊密關聯,內容包括四書五經、春秋左傳、唐詩宋詞元曲及其它中國典籍。
中式教育的「填鴨式」舉世皆知,「死記硬背」是特色之一。但不可否認的是,小時候打的功底扎實,對成長之後的治學很有幫助。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亦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
鏡蓉書屋當年為客家村落子弟而用,亦歡迎各地有志科舉之士入讀,培育了许多秀才。據說當年在全廣州科舉的首名亦曾入讀,所以吸引了不少有志於通過科舉考試實現青雲之志者,包括從大埔、西貢、沙田、荃灣等地來寄宿的學童。
林文映:乾隆年代的香港書屋 - 思考香港 https://bit.ly/35kpkdB
書屋後期轉型成為一所鄉村小學遲至1986年夏季,最後一批學生離校,鏡蓉書屋正式走進歷史,1991年4月被政府列為法定古蹟。大約是八年前,因為參加三聯書店與中文大學阮志博士主辦的客家文化的導賞項目,筆者第一次走進鏡蓉書屋。從此之後,筆者陪同海內外的學者或客家鄉親進進出出,為的是尋找和留住香港早期教育的集體記憶林文映:乾隆年代的香港書屋 - 思考香港 https://bit.ly/35kpkd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