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VcetXaxf3DM
赫特河公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CtDk8I
全球第一個因疫情「亡國」!赫特河公國宣布解散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h0anAc
https://youtu.be/3SAxPbSS3vA
https://youtu.be/xmvnGli-CQs

2020-08-14_0755472020-08-14_0812262020-08-14_081832BB17Wh29 (1)BB17W6yQ2020-08-14_180538


全球第一個因疫情「亡國」!赫特河公國宣布解散
赫特河公國國旗。(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全球第一個因疫情「亡國」!赫特河公國宣布解散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h0anAc
2020-08-14 07:22:3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位於澳洲內陸西部的微型國家赫特河公國(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建國50年,是少數向澳洲宣戰過的國家,卻因為不敵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無力償還積欠澳洲的稅金,宣布將回歸澳洲。
綜合媒體報導,赫特河公國解散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武漢肺炎造成賴以為生的觀光業收入稅減,無力償還積欠澳洲的稅金,赫特河公國的末代領導人卡斯利親王(Prince Graeme Casley)忍痛宣布解散國家,以賣國土償還積欠的稅金。
報導提到,赫特河公國位於西澳首府伯斯(Perth)以北500公里處,國土面積約75平方公里,人口僅有26人。該國起源於1970年,卡斯利親王的父親李歐納德親王(Prince Leonard Casley)原本是澳洲西部的一位小麥農民,但因為小麥生產問題,與澳洲政府發生嚴重衝突,一怒之下宣布建立赫特河公國。
赫特河公國雖小,且不被澳洲承認,但仍然表現得像一個獨立的國家。赫特河公國擁有自己的護照、駕照和貨幣,而且有自己的旗幟,包括美國和法國在內的10個不同國家設有13間外國辦事處。全球第一個因疫情「亡國」!赫特河公國宣布解散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h0anAc


赫特河公國,前稱赫特河省,是一個位於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境內,有40多年歷史的私人國家,與臨近其南部的西澳大利亞州首府珀斯相距數百公里。1970年4月21日,農場主倫納德·喬治·卡斯利和數名追隨者宣布所轄農場場領 地從澳大利亞西澳州脫離,成立赫特河省(2006年改用現名)。該國自稱它的獨立已經由澳大利亞國土局1989年的一封內部信件中獲得官方確認,惟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國皆從未於任何官式場合中承認此國存在。
赫特河公國,常稱作赫特河行省,亦即之前的稱謂。赫特河公國是澳洲境內,未受承認的私人國家。該公國宣稱是一個於1970年4月21日建立的獨立的主權國家。該公國領土位於珀斯北部517公里處(即354英里),臨近西澳北安普頓鎮。赫特河公國占地75平方公里(即29平方英里),土地面積比一些獨立國家還大。無論是澳大利亞政府,或是其他任何一國的政府,都不承認赫特河公國是一個國家。同時,澳大利亞高等法院與西澳大利亞最高法院,已駁回該公國稱號不依從澳大利亞法律的爭辯。
赫特河公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CtDk8I
歷史
由於與西澳州政府關於小麥配額的問題長期存有爭議;1969年,農場主倫納德·喬治·卡斯利,援引英國叛國法令第1495條,認為州政府的作為已事實上迫使他獨立。1970年4月21日,卡斯利和他的數名追隨者宣布所轄農場領土,正式從澳大利亞聯邦分離,赫特河親王國成立。但倫納德·卡斯利同時宣布,他仍將舊效忠於伊莉莎白女王二世。隨後,倫納德·卡斯利由他的家庭成員,也是他的國民,選為這個新國家的領導人,倫納德·卡斯利也自封為「至高無上的赫特君主倫納德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Leonard of Hutt)」。
1980年代早期,該國曾改稱為王國,但不久又回復原本的親王國國名。在此階段,一個擁有領袖魅力的成員-凱文·蓋爾(Kevin Gale)加入了這個親王國,並很快由貴族頭銜升為攝政王。儘管凱文·蓋爾居住在昆士蘭州,遠離該國在澳大利亞大陸的另一端,但他逐漸把持了親王國的財政大權,並大規模發行親王國的郵票和錢幣。同時,他還在歐洲和北美積極地出售赫特河貴族和爵位頭銜。
1990年代初期,凱文·蓋爾在各個方面的運作已經變得越來越獨立,他定期舉辦盛大的公共集會,並經常以高調的姿態出現在黃金海岸的慈善募捐活動中。1995年,凱文·蓋爾和他的支持者正試圖推翻倫納德君主的統治時(在太平洋一個小島上建立真正主權獨立、受各國認可的赫特河親王國),凱文·蓋爾卻突然逝世,一切計劃也隨即終止。
凱文·蓋爾的活躍最終引起了倫納德君主的注意,倫納德宣布這個攝政王為叛國者,並在他死後收回了所有的貴族頭銜和其他榮譽。從此,對凱文·蓋爾在赫特河親王國的15年,一直爭議不斷,赫特河親王國的官方機構對凱文·蓋爾為本國做出的貢獻也鮮少提及。但值得注意的是,赫特河親王國在1995年之後變得愈發低調,甚至包括2000年4月21日眾多國際媒體和支持者出席的30周年國慶。
澳大利亞官方對該親王國的解釋為,它是一個個人行為的商業炒作;在澳大利亞官方出版的觀光地圖上,註明了該地幾個具有特色的旅遊景點,並表示了該親王國已宣布獨立。
赫特河親王國自稱獨立的事情在澳大利亞稍長一些的國人中廣為人知。
2020年8月,因新冠肺炎全球肆虐, 旅遊業大受打擊。最終王室決定賣出該國土地以償還澳洲債務。赫特河公國自此滅亡。
數據資料
赫特河親王國位於珀斯以北595公里,占地面積約75平方公里。主要收入來自野生花卉、農業產品、郵票和錢幣,旅遊業也是一個主要收入來源。雖然居於領土內的人民非常少,據估計為20人左右,但宣稱在全世界擁有13000個國民。該國沒有常設軍隊,但是許多國民曾經領受軍事頭銜為獎勵。另外,即使是內陸國家,仍授出海軍頭銜;領導成員主要由倫納德君主和他的家庭成員所組成,包括倫納德君主的妻子雪莉(Shirley)王妃和他的兒子伊恩(Ian)王儲。儘管赫特河親王國尚未獲得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國正式認可過,但是所發行的護照在許多時候已經被作為出入各國的有效證件。從2004年9月2日開始,赫特河親王國開始接受公司註冊。至少有一個傳統的離岸實體公司被授權受理公司註冊業務。
澳大利亞政府的反應
澳大利亞官方針對赫特河親王國最常見的解釋便是說這是一個私人農場,所謂的「君主」是一個商人。有時候,赫特河親王國的問題也會被提議到國會上去,但對它的解釋多是機會主義的投機取巧的行為。澳大利亞郵政機構已正式表態將中斷對該國的相關服務,但事實上,不僅寄往這個地區的信件能夠平安抵達,而且甚至粘貼著赫特河郵票的信件也能夠被寄出。赫特河親王國曾多次沒有繳稅,張貼在赫特河親王國官方網站上的澳大利亞國土局的內部文件也顯示這親王國並未打算繳稅。澳大利亞政府通常總避免與赫特河親王國進行法律上的爭辯,赫特河親王國建造自己的建築(無需經澳大利亞政府審批)、提供公司註冊、辦理駕照、製造貨幣、出版郵票,甚至運作他自己的大學,許多諸如此類的事件似乎在有意激起澳大利亞政府的憤怒,但澳大利亞政府從來就沒有妨礙過赫特河親王國的「主權」,總是儘可能避免任何法律上的糾紛。
追討欠稅訴訟
雖然澳大利亞政府並未禁止赫特河公國宣稱「獨立」,但仍堅持赫特河公國「皇族」有義務向澳洲大利亞政府繳納稅金。澳大利亞稅局曾指赫特河公國「皇族」積欠稅款,並循法律途徑追討。[1] 澳洲稅局指納德·喬治·卡斯利積欠2006年6月30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間的稅款、利息和罸鍰,合共大約澳幣277萬元,遂於2016年提出起訴追討;澳洲稅局亦於2017年提出起訴,指亞瑟·卡斯利(Arthur Casley)國王積欠2006年6月30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間的稅款、利息和罸鍰,合共大約澳幣24萬2千多元。[2] 面對澳洲稅局的指控,卡斯利父子反駁稱赫特河公國屬獨立國家,澳洲政府並未於赫特河公國擁有司法管轄權;卡斯利父子亦宣稱二人沒有欠稅,但高等法院指二人並未向庭上提出任何相關證據。[3] 赫特河公國宣稱是獨立國家,但高等法院則指有關說法並無法理基礎和依據。負責審理該案的Rene Lucien Le Miere法官在裁決書上明言:「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家裡宣稱主權獨立,但即使如此,仍然不可以無視澳洲法律,也不可以不繳稅。」[4] Le Miere法官提到,卡斯利父子提出了「虛假稻草人法律論證」。卡斯利父子指出,他們是真實的自己,而非服鷹於權勢的稻草人。Le Miere法官強調,他們以為可以託辭說是作為稻草人的他們才需要繳稅,但真實的他們則並不需要;但這說法是沒有法理基礎和依據,只是玩弄生僻晦澀的語言(gobbledygook)罷了。[5] 西澳州高等法院於2017年6月16日裁決澳洲稅局勝訴,下令卡斯利父子繳清合共約澳幣300萬元欠稅。[6]
倫納德君主
倫納德·喬治·卡斯利生於1930年,曾是一位出名的律師,但同時又是赫密士主義的忠實擁護者,並有多篇關於此信仰的論文發表。卡斯利的妻子為「尊貴的雪莉王妃殿下(Her Serene Highness Princess Shirley)」,至今他們已有7個成年的孩子,其中以「至高無上的伊恩王子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Crown Prince Ian)」為王儲。倫納德君主在澳大利亞家喻戶曉,多數人認為他的所做只是一種無害的古怪行為,而且許多人認為他面對一個強大政府所表現出的堅韌與無畏令人欽佩。現在在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博物館,倫納德已經作為一項展覽被永久陳列於館中。
赫特河公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CtDk8I


根據CNN報導,赫特河公國位於西澳洲省的省會珀斯(Perth)北方約500公里處,近年來被稱為「古怪的旅遊勝地(quirky tourist attraction)」,以觀光產業為收入的主要來源,不過由於新冠肺炎的嚴重衝擊,導致其無力償還積欠澳洲的300萬澳幣稅金(約6300萬元新台幣),末代領導人卡斯利親王(Prince Graeme Casley)忍痛宣布解散國家,以賣國土償還積欠稅金,「看著父親辛苦建立起的國家,50年後不得不將它結束,非常難受」。
赫特河公國5角貨幣,印有建國者李歐納德。(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赫特河公國5角貨幣,印有建國者李歐納德。(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據了解,赫特河公國建國至今50年,面積約75平方公里,全國僅有26人。原是農場主人的李歐納德(Prince Leonard Casley)1969年因小麥配額問題與政府發生衝突,一怒之下宣布獨立,雖不被澳洲承認,但其不僅發行貨幣及護照,還擁有自己的國旗,在美國、法國等10個國家設有13間外國辦事處全球首個「因疫亡國」!南半球小國賣地還債宣布解散 https://bit.ly/3g0nCzw


新冠疫情(COVID-19)持續延燒全球,就在確診人數衝破2000萬大關的此刻,今天(8/14)出現全球第一個因疫情而「亡國」的國家──赫特河公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何會因病毒而滅國呢?
截至台灣時間14日下午2時,全球有74萬4,385人死於新冠肺炎,至少2,043萬9,814人染疫。「赫特河公國」(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是全球第一個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而宣告滅亡的國家。
這個位於澳洲內陸的微型國家,長期依賴大批遊客觀光,最終卻因為全球鎖國政策,導致觀光收入銳減,因而走向滅國一途。
根據美國CNN報導,自1970年建國以來,因不敵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導致觀光收入銳減,加上無力償還積欠澳洲政府的巨額稅金,王室忍痛決定賣出該國土地以償還澳洲債務。這也讓她成為全球第一個因疫情,而宣告滅亡的國家。
約四分之一台北市大的赫特河公國
赫特河公國,位於西澳省伯斯(Perth)北方500公里處,面積大約75平方公里,相當於四分之一的台北市;但人口僅有26人的微型國家(Micronation),領土上可說只有王室及其後代子孫。
赫特河公國,是西澳的國中國。取自維基百科©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赫特河公國,是西澳的國中國。取自維基百科
赫特河公國,是西澳的國中國。取自維基百科
其中,在澳洲境內的微型國家數量(全球約有70多個,澳洲就有13個),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所謂「微型國家」,就是聲稱是主權國家,但在法律上並未被國際組織視為獨立的國家;與梵蒂岡、摩納哥等小國不同,後者擁有國際公認的主權。
因農務配額爭議,1970年宣布獨立於澳洲政府
赫特河公國成立的契機,可追溯至建國前一年(1969),由於當時西澳政府農場實施小麥的低配額制度,使得擁有數千公頃農地的卡斯利家族,無法以合法的管道出售小麥。
在與政府溝通未果的情況下,當時還是西澳小麥農民的李歐納德親王(Prince Leonard Casley),為了抗議低配額制度,並使他們能夠「出口」小麥,因此,在隔年(1970)宣布獨立於澳洲政府。
而李歐納德親王,因為身體狀況因素,已於2017年2月退位,並在去年(2019)去世,由最小的兒子格雷姆王子(Graeme Casley)繼承王位,成為「卡斯利親王」。
赫特河公國,曾是台灣與香港人的旅遊勝地
雖然赫特河公國是不具有主權的微型國家,但卻如同主權國家般,發行自己的護照、簽證、郵票,以及通行貨幣「赫特河元」(Hutt River dollar),遊客們可以用1元澳幣換匯1赫特河元(約台幣 21元),可在公國內的紀念商店,購買紀念品等。
此外,國內設有許多王室的收藏品,其中著名的展品,為一尊出自加拿大藝術家之手的李歐納德親王半身石像。因此,幾十年來,也吸引到世界各國的遊客,來到赫特河公國朝聖。
李歐納德親王半身石像,多年來是當地國家象徵與旅遊朝聖點。取自維基百科。©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李歐納德親王半身石像,多年來是當地國家象徵與旅遊朝聖點。取自維基百科。
李歐納德親王半身石像,多年來是當地國家象徵與旅遊朝聖點。取自維基百科。
其中,在公國內擔任郵政大臣和傑出功績大師,同時也是卡斯利親王的兄弟理查德王子(Prince Richard)曾表示:「我們招待過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來自台灣和香港的觀光客尤其多,我想他們十分理解我們想在這裡做的事。」
原先鉅額欠稅,碰上疫情雪上加霜
雖然澳洲政府並未禁止赫特河公國宣稱「獨立」,但堅持公國的「皇族」有義務向澳洲政府繳納稅金。
然而,李歐納德親王及卡斯利親王宣稱,政府的司法管轄權,不包括赫特河公國,因此拒絕繳納稅款,至今已積欠達300萬元(約台幣 6,327萬元)澳幣稅款。
截至今(14)日,澳洲因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達22,358,其中西澳大利亞州則有644人確診。
卡斯利親王更表示,除了原先的鉅額稅債,再加上今年1月疫情爆發後,公國便開始對遊客關閉,導致公國主要的旅遊業收入銳減,是公國解散的重要原因,更說道:「看著父親建立50年的國家不得不在我手上結束,令人覺得悲傷。」不堪「疫」擊!全球第一個因疫情亡國的小國,究竟什麼來頭? https://bit.ly/3kORuCv
--------------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肆虐全世界,目前俄國宣稱已經研發出疫苗,可靠性仍遭各界質疑,不過位於南半球、澳洲內陸的微型國家赫特河公國(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卻因為疫情滅亡。有鄉民曬出自己2013年到赫特河公國旅遊的照片,表示「其實你把他想成一個農場還比較好一些」。
 ID-2717955©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ID-2717955
▼▲倫納德親王50年前一手創立赫特河公國。(圖/翻攝自赫特河公國政府官網)
 ID-2717954©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ID-2717954
赫特河公國的起源可追溯到1970年,國土面積為75平方公里,人口僅26人。雖然赫特河公國沒有獲得澳洲政府承認,卻像是主權獨立國家一般,發行護照、貨幣、國旗、郵票等,甚至在包括美國、法國在內等10個不同國家中設有13間駐外辦事處。不過由於赫特河公國積欠澳洲300萬澳元(約新台幣6300萬元)的稅金,加上賴以為生的觀光也被疫情影響,末代領導人只好宣布赫特河公國滅亡,回歸澳洲。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原PO分享赫特河公國的國門和貨幣。(圖/網友xzcb2008授權)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有鄉民就在PTT上分享自己2013年到赫特河公國旅遊的照片,表示赫特河公國能夠建國,其實跟法律漏洞有些關係,「其實你把他想成一個農場還比較好一些」;原PO透露,當時該處還沒有網路,路面也都是單純的泥土,一手建國的已故倫納德親王(Prince Leonard Casley),也有蒐藏貨幣的興趣,其中赫然可見台灣過去發行的5元紙鈔,甚至倫納德親王還曾拿著「我愛台灣」的扇子開心合影。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倫納德親王合影時持「我愛台灣」的扇子、開心比讚,還蒐藏了台灣貨幣。(圖/網友xzcb2008授權)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對此,許多網友紛紛直呼「鄉民果然臥虎藏龍」、「有趣,還有台灣的紙鈔5元」、「國王本人看起來就跟路邊老頭一樣」,其他曾造訪當地的鄉民也表示「我有拿到國王親筆簽名的書還有寫中文,真是奇葩地方」、「他有不少台灣收藏品」、「我護照有給他們蓋出入境章,結果從澳洲飛去紐西蘭差點在海關卡關」獨家/武肺滅亡第1國!鄉民曬照片:先王大讚「我愛台灣」 https://bit.ly/3kIhUpA

BB17Y5agBB17XQPZBB17XCJH2020-08-15_0805042020-08-15_0804572020-08-15_080452BB17Yma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